现代红色经典诗文:中國大陸對外貿易之發展與特色--投資台灣入口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7:08:41

中國大陸對外貿易之發展與特色

2011-12-21
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 ITIS計畫 吳玉瑩

一、中國大陸對外貿易對其經濟發展之貢獻
中國大陸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即實行各種獎勵出口的貿易政策,使中國大陸透過外商以加工貿易的方式發展對外貿易,帶動其經濟成長,並因此使其在國際分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至2002年,中國大陸已是僅次於美國、日本及德國的第四大產業製造者,2003年後,中國大陸對外貿易總額占其GDP比重超過50%,該比例至2005年超過60%以上,是有史以來的最高值(參見表1),至2008年開始因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且中國大陸逐漸著重其內需市場之發展,致使該比例下降至60%以下,並在2009年降為44.2%。顯見國際貿易在中國大陸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二、中國大陸對外貿易之特色
綜觀中國大陸國際貿易的發展特色有三,第一,加工貿易佔中國大陸對外貿易比重雖在下降,但仍扮演重要角色;第二,中國大陸是世界工業產品的供給者;農產品的需求者;第三,中國大陸的出口市場集中,並造成貿易摩擦。以下將分別介紹上述中國大陸對外貿易的三個特色。

(一)、加工貿易佔中國大陸對外貿易比重雖在下降,但仍扮演重要角色
開放經濟初期,中國政府針對外資廠商開放諸如一般輕紡產品、機電產品、礦產品,以及部分農副產品等產業,旨在引進亞洲四小龍正向外轉移的勞力密集型產業,並藉以參與全球分工,使中國加工貿易開始發展。而所謂加工貿易,係指由境外保稅進口全部或部分原輔材料、零部件、原器件、包裝物料,經境內企業加工或裝配後,將製成品復出口的經營活動,其主要形式包括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來料加工係指由外商提供並進口加工所需料件,進口的料件不需付匯,也不需用加工費償還,製成品由外商銷售,經營企業收取加工費的加工貿易。進料加工則係指進口料件由經營企業 (包括三資企業和內資企業) 付匯進口,而製成品則由經營企業外銷出口的加工貿易。兩者的共同特性皆是「兩頭在外」,意即,生產所需的原材料或零部件之供應市場以及生產成品的銷售市場皆是海外,僅中間的生產部分在中國進行。但以來料加工方式進行的貿易的中國境內廠商,並不需要考量原物料來源及最終產品市場的銷售及價格,對其而言,僅是收取加工費用;但採進料加工方式的中國境內廠商則需考量上下游之間的供應鏈是否健全,甚至需面對國際市場的價量變動狀況。因此,加工貿易發展初期是以對中國境內廠商而言較簡單的來料加工為主,其後中國的相關產業鏈逐漸發展完整後,進料加工的貿易型式方取代來料加工成為加工貿易的主要形式。

1990年代,中國政府為了引進其他具有較高階技術之產業,並使外資技術能對於中國當地企業產生引領作用,遂於1991年放寬對外商企業之限制,且給予外資廠商許多所得稅減免以及退稅等優惠政策,使中國的外資流入出現巨幅成長,且主要資金來源除亞洲四小龍之外,歐美國家的跨國公司亦開始將較成熟的製程或加工技術轉移至中國,使中國繼傳統輕工業之後,開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自此,中國加工貿易快速成長,且逐件以進料加工為主要模式,1988年,進料加工占加工貿易比例為44%,而至1991年,該比例已成長至58.5%。同時,加工貿易逐漸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形式。

參照表2可更清楚觀察到,中國加工貿易出口占總出口比例由1991年45.1%至1996年超過5成,並持續增加到中國入世前。由於加工貿易原係以出口為主要目的,加工貿易進口乃係為了提供境內廠商生產所需原物料,因此以加工貿易為主的進出口型態造成中國大幅的貿易順差,如是的貿易方式使中國在加入WTO後遭遇許多壓力;加上入世後,面對各國以維護國家安全、保護人類與動植物安全和健康、保護環境、防止欺詐行為以及保證食品安全與產品品質等為原因,採取的強制性或非強制性的技術性限制措施或法規,中國為達以上要求的各種標準,亦使其出口產品的成本上升,對其出口競爭力產生挑戰。

另一方面,中國加入WTO後,必須履行其入世承諾逐步開放內銷市場,遂使中國以出口導向的經濟成長模式發生改變,逐漸將依靠投資和出口帶動經濟發展的模式,轉變為依靠提升技術及效率的成長模式,並更加強調「藏富於民」,以增加民間消費意願,擴大內需市場,使中國加工貿易進口比重逐漸下降。此現象由表2亦可清楚觀察到,中國自2002年之後,不僅加工貿易比重不斷下降,且加工貿易進口比重較加工出口比重下降速度更快,至2010年,加工貿易出口比重已與一般貿易出口比重相當,而加工貿易進口占比則僅約為進口總額的30%,該比例在今(2011)年仍持續下降,2011年1至6月,其加工貿易出口金額約為一般貿易出口金額的93.24%,加工貿易進口則進一步下降至27%。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外資企業進出口總額由1978年206.4億美元,增至2009年之12174.79億美元,占中國總貿易額約為55.15%,在中國對外貿易仍扮演重要角色。此外,在中國投資並以出口為主的外資企業係以高新技術產業或電子相關產品的生產廠商為主,中國出口的高新技術產品中,約有90%屬於外資廠商所生產,且多以加工貿易形式對外出口。因此,中國的加工貿易比重雖逐漸下降,但因中國主要工業產業仍以此形式進行對外貿易,且多由外資掌控,故目前外資廠商以及加工貿易形式在中國的對外貿易中仍係不容忽視的一環。

(二)、中國大陸是世界工業產品的供給者;農產品的需求者
由於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即以吸引外資,發展工業及對外貿易作為帶動經濟發展的主要策略,導致其進出口產品集中於工業產品,且使中國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工業產品供應者。而工業產品出口的快速增長亦是中國出口貿易快速發展的原因,1996年至2009年,中國總出口的年平均成長率為17.30%,其中農業與工業的出口平均成長率分別為8.2%及17.86%;同此期間,中國農產品出口比重由9.1%下降至3.2%,而工業產品出口金額所占比重則由90.9%增加至96.8%。而在進口方面亦有類似的情形,中國總進口的年平均成長率為16.46%,其中農業與工業的進口年平均成長率分別為13.96%,以及16.60%。農產品占進口比重由1996年約6.1%降至2009年之4.6%;而工業產品部分則由1996年93.9%增加為2009年的95.4%。

中國的農產品貿易不僅所占比重低,且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在農產品的國際市場上,即是扮演需求者的角色。而隨著經濟發展,中國對農產品的需求更隨著人民消費能力的增加而快速上升。此現象由中國農產品進口成長速度更快於其整體出口增加速度可觀察而得。依據中國統計年鑑資料,1996年至2009年間,中國農產品的貿易逆差金額由1996年95.45億美元,增加為2009年之286.61億美元。2009年,中國的農產品進口值為668.99億美元,占世界農產品進口比重達6.38%。以產品結構而言,中國進口農產品以植物產品所占比重最高,2009年,該比重達54.79%,而在1996至2009年間,進口的平均年成長率最高者亦是植物產品,達16.70%,其次則為活動物及動物產品,其成長率達16.28%。此亦顯示中國經濟發展之後,其人民在消費能力上升的同時,對於「食」的需求亦正快速增長。

而在工業產品部分,中國則為貿易順差,且其出口金額與進口金額之差距亦不斷擴大,其順差金額由1997年334.02億美元增加至2009年之2037.75億美元,而2009年中國工業產品出口金額(11633.74億美元)占世界工業產品出口比重達10.27%。而在工業出口結構方面,中國由開放初期以初級產業為主,至90年代之後逐漸轉變為以勞動密集型的加工工業製成品,而2000年以降,「機器、機械器具」等產品出口快速成長,1996年至2009年此產業的平均出口成長率達24.51%,並自2000年起取代輕紡產品成為中國的第一大出口產品;至2009年,機器機械產品占中國工業產品出口品比重已達46.16%,紡織原料及紡織品則雖仍為中國第二大出口產業,但其占比卻持續下降至13.87%。此外,中國的賤金屬及其製品以及「車輛、航空器、船舶及有關運輸設備」兩產品則分別為中國第三及第四大出口產品,所占比重分別為6.63%以及5.17%,其中汽車相關產品的出口平均年成長率達22.76%。

在進口產品方面,中國亦有高度集中於部分產業的現象,中國的最大宗進口產品仍係「機械、機械器具」,產生此種進出口皆集中於相同產業的原因主要在於此類產業為外商主要投資生產並從事加工貿易的產業。然而,進一步觀察可發現,相較於出口佔比,機械機器產品的進口金額占其工業產品進口金額比重在1996年至2009年期間並沒有明顯變化,其進口金額占工業產品總進口之比重僅由37.60%微幅增加至38.27%,成長率亦僅與工業產品進口成長率相當,約為16.76%(工業產品進口成長率為16.46%)。目前中國的工業進口產品中,礦產品乃係第二大進口產品,且其成長率居所有產業之冠,其進口占比由1996年6.65%,增加至2006年15.61%,2009年更增加為20.52%;而1996年至2006年期間,其年平均進口成長率達26.54%,此現象顯示中國在工業生產及人民生活方面,對於能源的需求正快速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十二五規劃中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光學、照相、電影、計量、檢驗、醫療或外科用儀器設備、精密儀器及設備;鐘錶;樂器;及其零附件」,在1996至2009年間的年平均進口成長率達23.03%,為中國目前增加速度第二快的產業。此是否顯示,中國的光學精密儀器等相關產業發展型態將與其機器機械產品相似,先以進口相關原物料進行生產或後續研發,而後方逐漸發展成為中國重要出口產品,實值得繼續觀察研究。

(三)、中國大陸的出口市場集中,並造成貿易摩擦
出口市場集中則是中國大陸對外貿易的另一特色,亦是中國大陸學者認為中國當前應當解決的貿易問題之一。然而,產生此現象的最直接的原因在於全球化的生產佈局使國際間產業轉移所致。中國大陸由於改革初期利用引進外資發展勞動密集產業以開展加工貿易,帶動其進出口發展及經濟成長,因此,中國周邊的經濟體紛紛將其出口至歐美出口市場的最終產品之生產活動轉移至中國,形成中國由日本、韓國以及台灣(中國主要進口地區)進口中間財,組裝加工後出口至美國及歐洲市場的「三角貿易」現象。

表3即列出2009年至中國投資的前20大國家,以及其與中國之間的進出口金額排序。由表中資料發現,除香港之外,日本、韓國、台灣分別是至中國投資規模最大到第三大的國家,同時,此三國亦是中國第一至第三的進口來源國。此現象間接說明此三國在中國的生產模式,乃係利用進口原物料或中間財至中國進行加工生產;而在其生產完成後,日、韓、台等三國廠商的最終產品又多以歐美地區為其主要最終市場,致使美國成為中國最大出口國。另根據中國海關資料,2010年,中國出口市場仍集中於美國、日本、韓國、歐洲以及台灣等市場。且即使中國與美國的貿易摩擦不斷,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仍繼續快速增長。至2005年,中國出口至美國的金額即佔中國總出口的21.4%(中國海關統計資料),其後在美國的壓力下,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雖逐漸下滑,但至2010年,美國仍為中國為最大出口國,其對美出口金額佔中國總出口額的17.95%,明顯高於中國對其他國家的出口。

而在出口金額的排序中可觀察到,除美國為其第一大出口國之外,中國的重要出口國亦多為重要投資來源國,包括香港、日本、韓國、德國等。而中國海關資料則顯示,2010年,中國除自美國進口增加,使美國由2009年第四大進口來源國成為2010年中國第三大進口國之外,中國的主要進口國仍以投資來源國為主,包括日本、韓國、台灣、香港、以及德國等。此現象除一方面表現出至中國投資的廠商在中國生產後,將其產品運回母國進行後續包裝、品管檢測等工作,以提高其產品出口至國際市場時的價格之外;亦表現出中國的外來投資乃係帶動其進出口的重要原動力,亦是造成中國現今與美國之間貿易逆差及貿易摩擦日增的重要原因。

三、中國大陸對外貿易發展之啟示
中國進出口貿易受其改革策略之影響,除使其對外貿易中將近一半的比例屬加工貿易之外,其進出口產業及貿易對象國亦十分集中。在進出口產業方面,中國的進出口產品明顯皆以工業產品為主。而利用外資發展加工貿易的方式,使中國在國際市場上扮演了重要的工業產品供給者的角色,且其出口工業產品中,機器機械產品即佔有近4成的比重,若依據中國針對其高新技術產品(包含機器機械產品以及醫療、光學儀器等產品)進出口的統計資料顯示,外資廠商所創造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即佔所有此類產品出口金額近9成,且此類產業的外資廠商仍多以加工貿易方式在中國從事進出口,導致中國的對外貿易仍明顯受到外來投資之影響。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發展,中國大陸人民的消費能力受到國際重視,加上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對中國出口之影響,使中國大陸政府的經濟政策發生改變,由利用對外貿易帶動經濟成長,轉變為「藏富於民」,並注重內需市場。遂使包括台商在內的各國際廠商由著眼於中國大陸的廣大勞動力,轉為重視中國大陸廣大的消費群。惟需注意的是,就目前而言,中國為符合WTO要求,雖逐漸鬆綁國內法規,並不斷調整其進口貿易政策以開放國內市場,然而中國內需市場的開拓與銷售渠道建立仍是一道進入中國市場的高大門檻。由於幅員廣闊且法規、偏好各不相同,加上交易成本不夠透明,皆增加商品在中國市場中銷售的複雜性。此外,中國的認證標準常與國際不同,即使整體而言,中國關稅不斷調降,但各項商品因認證不通過而無法進入中國者亦比比皆是。以上種種皆顯示,中國雖在法規上逐步開放國內市場,但其吸引外來投資勝過促進雙向貿易(即多購買外國製品)的傾向仍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