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有什么样的品质:走近以色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6:35:24

      以色列国旗

  以色列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国家。说它古老,是因为三千年前犹太民族就在巴勒斯坦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说它年轻,是因为当代以色列国诞生于二次大战后的1948年,迄今只有60年的时间。以色列也是一个在当代世界知名度很高的国家,这不仅因为几十年来它曾多次在战争中打败人口数十倍于它的阿拉伯邻国,而且还因为它能在恶劣的环境中迅速发展,成为中东地区经济、军事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都首屈一指的国家。另外,以色列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汇之处的中东地区的中心,虎视着连通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苏伊士运河,靠近盛产石油的阿拉伯半岛,地缘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里还是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这一切,都使以色列在国际社会中格外引人注目,也使学术界对它充满了研究的兴趣。

 以色列,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是个熟悉而又十分神秘的国度。之所以熟悉,就是因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50年1月9日,以色列即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第一批、也是中东地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周恩来总理曾回电表示感谢。以色列,1949年起即是联合国成员国,在世界事务中曾长期积极寻求和推进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坚持“一个中国 ”的政策。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驱逐台湾的提案,以色列在表决中投了赞成票。1992年1月23日,中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色列1948年建国,新中国是1949年成立,然而,直到九十年代才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也因如此,中以两国长期不相往来造成了种种不该有的隔膜和面纱,产生了神秘感。我在赴以国前,新闻给我的感觉是以色列有两个特点:一是战争,一是沙漠。其实,战争背后的和平,沙漠背后的奇迹,如果不走近或不踏进那片国土,是怎么也想象不出的。中国和以色列同在亚洲,只不过地理上最东与最西之遥;汉族与犹太族都有过被强盗杀戮的历史,只不过刽子手系纳粹与倭寇之别;中国和以色列都渴望和平,只不过面临的国情与形势之迥然不同;以色列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却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农业大国、旅游大国、政治强国、经济强国。现在,就让我们撩开战争与沙漠的膜沙,去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看一看这个“世界新闻热点”的究竟。   
    耶路撒冷、特拉维夫、海法是以色列最大的三座城市,它们到处洋溢的宗教色彩和别具的建筑风格使我大开眼界三座古城----宗教文化和历史名城保护的典型

  以色列国防军官兵

  耶路撒冷,以色列人视为首都。可能一提到耶路撒冷,人们即刻就能把它与战争、与爆炸、与警察、与警车联系在一起,而从不再将它们与虔诚、与和平、与庄重、与文明联想为一体。当然,这与新闻宣传导向有关系,据说,中央电视台一年中至少有200天要播出以色列不安定情况的报道。其实,正如她的名字一样,耶路撒冷今天的平静、祥和,才是这座古老城市和它的文化得以保护和存续的真正原因。

  在以色列国语希伯来文中,“耶路”为城市,“撒冷”为和平。耶路撒冷即“和平之城”的意思,它代表着人类最崇高的渴求与希望。当然,耶路撒冷曾有过上百个名字,面貌也曾千变万化,18次被外族统治者夷为平地而后又新生重建,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要不然它怎么能够成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地呢?耶路撒冷之所以成为犹太教的圣地,是因为早在青铜时代,阿拉伯迦南人的一个部落耶布斯就在此建立堡垒,并于公元前1200年产生犹太教。《圣经》的旧约,就是犹太教的经典。公元前11世纪,古以色列王大卫统一犹太各部族,建立以色列王国,接着,大卫的儿子继承王位,建立了犹太教圣殿,史称“第一圣殿”。“哭墙”是犹太教的崇拜物,它是两千多年前大希律王所建犹太教圣殿,即“第二圣殿”,也是西墙的残剩部分。过去,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到达耶路撒冷朝圣的犹太人,看到他们的圣殿,只剩西墙那一片残垣断壁,都禁不住为他们亡国的悲惨命运而哭泣,这片西墙也因之称为“哭墙”;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的圣地,因为耶稣在这里被钉在十字架受难升天;耶路撒冷是伊斯兰的圣地,因为穆罕默德在此受真主启示。这种三教圣地集于一城的特点,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她就好象皇冠上最大的宝石镶嵌在以色列的国土上。她漂亮极了,在阳光下呈现金色,在月光下又变为银色,正象巴比伦《塔本圣经》中描写的那样:在授予世界的十份美丽中,有九份为耶路撒冷所得,只有一份给了世界其它地方。是向往和平,向往美丽?是向往主的慈颜,还是向往祖先的功业。只有到了1967年“六天战争”之后,耶路撒冷才回到了所罗门子孙的手中。总之,两千多年来,全世界的犹太人不论其走在那里,都要朝向耶路撒冷的方向祈祷。


  当逛完整个耶路撒冷,你就会发现,这里所有的建筑都是用石头砌成的。小则几公斤,大则几吨重,构筑“哭墙”的石块最大,进而成为建筑学之谜。石头不仅是建筑材料,而且是装潢材料。以大马士革门为代表的耶路撒冷城墙上八个城门的石雕、石刻、石砌技术是最好的建筑艺术的体现,它是炫耀古代艺术最华丽、最直观且最具代表性的杰作。耶路撒冷有新城和旧城之分,位于东面的旧城用古老的城墙包围着,《旧约》和《新约》中提到的人名、地名、神话等,都可以在此找到相对应的对照物。奇妙的神话,垂史的古迹,独特的宗教文化,绚丽的山城景色,在如此完美地统一在了一起,不论是信徒们的顶礼膜拜,还是旅游者的参观访问,都是那么地虔心,那么地神往。耶路撒冷旧城依宗教派别大致分为四个区域,即:西北的基督教区、东北的伊斯兰教区、西南的亚美尼亚基督徒区、东南的犹太教区。每个区域都保持着各自的特色。但不论哪种特色,产自耶路撒冷淡黄色的石灰石岩是建筑的基本色调,似乎任何建筑的结构、风格、设计和整体布局都和这种石头的性格紧密地融为一体。可喜的是,遗迹得到了保存,遗风得到了继承,约定俗成得到了约法规定。至今,耶路撒冷新起的建筑仍用石材而不允许用砖瓦。因为砖瓦烧窑即破坏耕地,又污染环境,而且砖瓦建筑与城市特色有着本质上的不协调和不格套。城里到处可见犹太会堂、博物馆、图书馆以及画廊,可激发和满足游客的不同兴致和雅趣,加上闻名的希伯来大学及其附设的名目繁多的科研机构,使耶路撒冷更显示出百花齐放、芬芳浓厚的宗教文化和现代学术气息。虔诚是这座城市居民最独特的表现,就宗教服装而言,犹太教虔诚分子常常穿戴着奇特的黑帽黑制服,迈着坚定的阔步,伊斯兰教徒身着长袍,基督教徒则是一副副修士装束。这些从教堂、从哭墙手持经卷、低声吟诵的信徒,或从街上穿往的行人便可分晓,一目了然。这种在外表毫不掩饰的宗教信仰,显示了他们毫不空虚的思想和精神;就安居乐业而论,以色列人的宗教认同感、民族认同感、国民责任感、国家使命感特别强烈,这与他们的浪迹史、创业史、移民史是分不开的,也与中国人的老乡观念或乡土认同感很是一样。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似乎有挖掘不完的宝藏。1948年,联合国将耶路撒冷暂定为国际都市,从某种意义上讲,以色列人不愧为这个城市的市民。像交通工具发达一样,以色列人的交流工具也颇为发达。据说,以色列人起码懂三门语言,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是官方语言,英语是通用语,各国来的移民还有各自的语言。从以色列的教育制度看,即使从移民中带有文盲也很难漏网,移民一旦入境,就得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学到技术,参加就业。可以说,他们能把文盲、科盲、法盲压到最低程度。犹太民族与阿拉伯民族杂居在这个城市,有许多历史问题和现实矛盾,他们却共同维护着它的文化和城池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确实难能可贵。因为这是宗教圣地,永远也不会出现信仰危机;因为这是旅游胜地,永远不会培养蓬头垢面;因为这是环保洁地,我亲眼看到,他们是用绿色行动,用生态观念,用进步思想,用虔诚心灵,去热爱和建造他们的家乡的。我们曾惊奇地站在基督教青年会的高塔上鸟瞰全市,但最难忘的是刚进耶路撒冷市的那个路边平台。我们站在那里看到了难得的一幕景色:金色的太阳就落在耶路撒冷这颗明珠上,金色的光辉撒满全城又向四面八方反射,金灿灿的,十分耀眼,十分迷人。站在我身边的欧芳小姐,看我取了这美妙的镜头,便问我:“美吗?”。我说“很美!”,“是的,太美了,我太爱我美丽的家乡了!”

     特拉维夫城区一暼

   特拉维夫是以色列建国时的首都,尽管1950年就宣布迁都耶路撒冷,但它在全国政治、军事、交通、商业、文化的中心地位并没有多少逊色和改变。这是因为,以色列主要的政党党部、国防部、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均设于此;各主要企业和商业机构的总公司设在这里;驰名全球的以色列交响乐团、称著于世的特拉维夫大学和巴以兰大学也都设在这里;这里有特拉维夫国际机场和1892年修建的雅法通往耶路撒冷的全国第一条铁路,而且,这里巳成为以色列城市居民最大的聚集点,人口曾超过120万,大致是耶路撒冷的2倍。

     特拉维夫街头景色宜人

   然而,特拉维夫今日的辉煌却是从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港都雅法北 5公里以外的一片菜园区上崛起的,后来,城市建设以特拉维夫为中心,合并了雅法。1965年,特拉维夫新港投入使用后,雅法港随即停运。但是,发展了特拉维夫,以色列人并没忘记雅法.它是市中之市,也是受到保护的重中之重,俨然一颗地中海之滨永不泛黄的珍珠。雅法气候温湿,风光明媚,四周环抱着密集的柑桔园,过去,在阿拉伯半岛和欧州市场上被公认为上品的雅法桔,销路更广,美誉更浓;雅法古城清静典雅、庄严巍峨,从海滩顺着山势构建的层层叠叠的各类古建筑物,就象万丈高楼依然、清清静静、整整齐齐地矗立在那里,似乎是向世人昭示,它没有受到污染,没有受到破坏,更没有被违章建筑所淹没。雅法,也正象希伯来语中赞美男子的“雅法”一样,必将永远“雅法”下去!令我注意的是,特拉维夫居民还被一股趋势所驱散,这就是远离局促喧嚷的大城市,躲到安详恬静的乡间去住。这样的结果,导致了特拉维夫市区人口逐渐萎缩。尽管如此,并不影响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形象。兴许,这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海法是以色列仅次于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的第三大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它位于地中海畔的迦密山麓。可以说,加法与迦密山同命相连。在迦密山区发现的史前人类居住的遗迹,《圣经》曾多次提到它,并称之为“美丽之地”和“退隐之地”。事实也正是如此,漫步迦密山峦,密林浩瀚,鲜花烂漫,层叠交映,如画似锦,山上的圣玛俐修道院,曲径通幽,掩盖在主干挺拔的椰树之中,历经多少风雨,浓郁的建筑特色依然如故。修道院下的山洞,就是先知以利亚逃避以色列古王亚哈追捕时所藏的山洞。据《圣经》记载,以色列先知以利亚,为了维护以色列传统的一神信仰,在迦密山上单独向400位异教先知挑战并获得胜利。后世为纪念他,就在山顶上修道院内建了一座以利亚手举宝剑,脚踏异教先知的巨型雕像。遥望迦密山面临地中海的一侧,整个城市最显著的建筑物巴海圣殿一揽无余。巴海圣殿是巴海宗教中心,巴海宗教崇拜并特别信仰单一神与人类间的彼此相爱。巴海圣殿金黄色的屋顶与地中海蔚蓝色的海水交相辉映,展示出迦密山的不凡与久远。除此之外,另一些特别引人注目的红顶屋子,就是曾属于德国殖民地建筑物。它们也安然无恙地被保留着。遥望迦密山的另一侧,是以色列最大的平原耶列斯平原。一望无际的耶列斯平原正穿着翠绿色的睡衣躺在迦密山下,平平稳稳,安安静静,似乎视野中的一切绿色尽在你的怀抱中,而且将孕育出一个喜出望外的丰硕的秋天。它与山那边的海法城受到人为的保护完全相反,它整个处在自然的养护之下。当然,不论是古城,还是平原,与迦密山的地理,与迦密山的景色,都是那么协调、融合。

           特拉维夫之夜

   走进兹布兹01

  快要到加沙地带的一个山坡上,我们的车停住稍事休息。我看到远处有一片方方整整的小绿块。诺大沙漠出现这么一片绿斑,简直太令人兴奋了。“那肯定是一片椰林吧?!”欧芳小姐笑着说:“对,但也不完全对,一会儿我们去那里,你就会明白!”原来,那的确不是单纯的椰林,而是“基布兹”,以色列的一种村落形式。太惊奇了,只有走进这椰林,你才会发现,沙漠上的人太爱绿色了,他们的生活就在这绿色的夹层里展开:修剪整齐而椰枣累累的树冠下掩隐着和整个椰林大小相等的硕大绿色地毯,修剪草坪的机械在林中穿梭作业着;这里硬化的地面并不多,可能只是道路用水泥铺成,房前屋后也都披得草皮,绿丛丛的;农民的住房远看成排成行,近看单门独户或点式小楼,没有院墙,没有防盗门窗,自行车也没有锁,即使夜里也整齐地排列在房檐下;这么多的绿色,家家户户仍要养花,或露栽,或盆栽,或草本,或木本,或灌丛,或乔干,或观叶,或观花,或挂果,或造型,或一年生,或多年生,应有尽有,品种俱全;路标和地图,随处可见,希伯来文和英文对照,学校、食堂、会堂、图书馆、电影院、游泳池、犹太教堂、俱乐部、幼儿园、商店、体育馆,等等,都标得明明白白;最令人欢欣鼓舞的是那个大游泳池,碧蓝碧蓝的水面,把万里晴空一下子拉到地面,与周围碧绿的地毯相拼接,是那么和谐,那么恬美。后来才晓得,每个基布兹都有这样的游泳池和大草坪,即使是年降雨量只有25毫米的地带也是如此。因此,以色列农村给我的深刻印象就是,说是沙漠地带,到处却有绿色荡漾;说是缺水地段,身边却有泳池喷泉;说是干旱地区,遍野密布滴灌系统。村子里尽管很少见到人,但这块方方的浓浓的绿色告诉我,以色列人治家有方,生机郁浓,从大自然景色中便可知道人的素质多么高雅,人的情操是多么高尚。

     走进兹布兹02

  其实,以色列农村定居地有三种,除基布兹(集体农庄)外,还有莫沙夫(合作农庄,有些类似我国上世纪50年代的农业初级合作社)和莫萨瓦(个体农庄)。它们都是本世纪最初20年中发展起来的。基布兹实质上是集体农场,它完全是为适应战争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和荒芜贫瘠的野地上戌边屯垦产生的,建国后,有相当一部分基布兹由军队改编。是受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感召,1910年由东欧移居的犹太青年。因此,基布兹运动的历史比以色列国家的历史更长。是其真正创始人。至1948年建国时,基布兹已发展到150个。可以说,一个基布兹就是一个移民村、边防村、宿营地、农垦地。目前,以色列有280多个基布兹,平均每个500人,占地500公顷。全国基布兹成员15余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基布兹的生产区和生活区分设,前者临近公路,后者则建在上风头。基布兹成员无论职位资格如何,待遇均相同。吃食、住房、坐车、电话等无偿供给,不发工资,只发零用钱。孩子从出生到高中毕业,基布兹提供全部抚养费、教育费。孩子满18岁时,就要服兵役,男三年,女两年。孩子们结婚便可得到住房。与孩子一样幸福的是退休老人,他们要受到尊重和供养,直到终年。基布兹内的文化生活十分丰富,医疗保健全部免费,甚至负担国外旅游的全部费用,不过一年仅安排一次。基布兹也有自己的公用小轿车,每人每年都有一定的免费旅程,如国内休假或私事出车,便可享用,但超过规定里程则由个人付费。我们一路的膳食都是自助餐,无论是星级宾馆,还是基布兹食堂,所不同的是,在基布兹食堂吃完后,要自己收拾餐盘,碗、盘、碟放一起,刀、叉、勺放在一起,并把它们放上传送带,吃剩物要另外倒在一起,无需付费,你就可以离开。

  基布兹,是以平等和公有制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和乡村生活方式,我常在一些文章中看到,有些作者喜欢把它称为“人民公社”或“集体农庄”,然而,它的公有化程度比我国的“人民公社”或苏联“集体农庄”要高出许多。基布兹在以色列建国前后,在移民、定居、战争、防务、自给自足和发展沙漠农业各个方面都发挥了中心作用,并为之后以色列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基布兹也成为一些重要领导人物的发迹地和归宿地。直到70年代,以色列历届政府总理、总统及部长中,有三分之一出身或担任基布兹成员。如开国之元勋、前总理本.古里安退休后,便去内盖夫沙漠中的一个基布兹当了羊倌;女总理梅厄夫人任职期间经常到基布兹成员的女儿家去度假,退休后也回了基布兹。她常说,如果没有基布兹,很难想象以色列会是什么样子。
  莫沙夫由许多独立的家庭农场组成,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农村定居地。在那里,各农场共同协作,相互服务,其特点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元。以色列前国防部长达扬,原是以色列第一批基布兹的成员。但后来,他对基布兹过严的行为准则和事无巨细的会议提出异议,决定退出。随之他与其它犹太移民一起,组建了以色列第一个莫沙夫村,现在,以色列约有450个莫沙夫,1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5%左右。

    走进兹布兹03

  莫沙夫村的土地由村向国家土地局租用,面积因农活类型和灌溉条件而异,租期49年,期满自动续约。村内各户土地面积差异不大,约30—40亩之间,肥力等级基本一致。为了适应家庭农业的阵势,村民们创造了专业化农业的种种方法,如笼养牛、笼养鸡、箱养鱼、温室果树、温室花卉、沙漠温室、需水灌溉,遗传育种,等等。虽然莫沙夫每个村民成员均有权决定自己的耕地用向,但一般都会依照市场供需行情订出的全国指导性生产目录办事。生产、营销、计划、市场基本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一大框架下,各家各户总会选择最适合自身劳力情况的项目。这种由专长走向专业,由自由选择走向定势竞争的结果,使农作物种植实现了彻底的专业化分工。增加出口,多挣外汇,这就是他们的利益诱导因素,大批栽培鲜花、蔬菜、水果的农户在这一诱因的感召下,上了规模,上了等级,提高了技术水平,提高了专业档次,成为挂了号的某一生产领域的专业户。特别是花卉专业户,他们的创汇能力特别强,这种无烟的产业,被形象地推举为“地中海阳光出口公司”。这是因为,沙漠地带的少雨气候可增加空气能见度、日光利用率和温室生产率,也可减少病虫害发生,以色列人正是这样巧妙地把劣势变成了优势,把有害变成了有利。因此,我在一次发言中曾作了这样的阐述:“在沙漠是开发种植花卉和绿色植物使我大开眼界,惊叹不已。目前,全世界每年有几千公顷良田遭受着沙漠的侵蚀,而贵国却用绿色吞食沙漠,用植物消除荒凉,用花卉装饰大地,用生态改善气候,用以色列优秀的民族精神创造新生活。我所见到的一片片绿洲,就是展现在我们面前最好的活生生的教材,也是在以色列我们的国外大实验室中看到的一幅幅满意的实验结果。”
   基布兹和莫沙夫是以色列农村定居形式和生产活动的主体,它们的人口占到全部农村人口的85%,同时,也为全国提供着85%的新鲜农产品。以色列这种按生产力增长要求培育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组织,按现代化农业的要求实现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效益,许多可供我们借鉴。不论是基布兹,还是莫沙夫,我觉得它们的存在形式和发展模式都不是一刀切或一面砍,而是共同存在,共同发展各有千秋。正象我们参观一个植物博物园式的基布兹,主人查瑞斯说得那样:我们这里有来自世界许多国家的优秀树种,是最美丽的基布兹。

  当然,所有基布兹都要占一个“最”字,产枣最多基布兹,产棉最好的基布兹,芒果园基布兹,柑桔园基布兹,出口滴灌技术设备的内塔菲姆公司,出产埃拉特宝石的基布兹,数不胜数。我插了一句:“我就最喜欢你这个基布兹,因为这里有从中国引植的几颗树,而且有能把中国树讲解得如此津津乐道的你—查瑞斯!”大家围着我俩大笑了起来,一位先生趁机按下了这欢笑的快门。为什么每个基布兹都要占一个“最”字呢?我想,正象变叶藤一样,只有以色列的土地上,才会有这样秀丽的共产主义式农庄(“基布兹”原意)。
  莫萨瓦是由个体农民自发组成的定居群体,绝大部分是阿拉伯人和德鲁兹人住的区域。个体农民约占农村人口的1/4。他们就组织自己的产品市场,进行农贸交易,但也十分注重现代代农业的规模效益。一位叫沃蒂康尼的个体农庄主,拥有133公顷柑桔园,而且有自己配套的柑桔加工包装工厂,产品大多销往国外。看起来他十分富裕。
  总之,以色列农民的定居形式和生产方式的有效统一,农村开发经济与开拓经营的紧密结合,使以色列这个一半国土被沙漠覆盖的国家发展了一流的现代化农业。在本世纪50年代初期,以色列每个农业从业人员平均养活17个人,而到1994年,每个农业从业人员能养活90个人,现在得养活150多人。农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收入也有所增长,每月可收入1250美元。
  尽管基布兹是移民、复国、战争、戊边的产物,但随着巴以和约的签订与中东和平的推进,基布兹又成为发展国家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地区和平友好关系的媒介。近年来,以色列向阿拉伯出口了近6亿美元的产品,客户包括沙特阿拉伯、约旦、科威特、摩洛哥,出口产品大都是基布兹的产品,有滴灌设备、化肥、水果、蔬菜等等,据说科威特人最喜欢吃以色列的西红柿。位于戈兰高地的哈戈什里姆基布兹还将价值百万美元的妇女汗毛脱落器销往阿拉伯一些国家。自1993年以来,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公开或私下表示,不再抵制以色列的产品。这就足以说明,一个国家如果真诚地为发展生产而不是战争,为争取国民幸福而不致使他们挣扎在贫困线上,为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达的环境而去竭诚追求、努力实现阿以友好、中东和平,对抗就会变成对话,军事斗争就会变成经济竞争,带动整个生产力的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