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热血传奇网站1.85:菜根谭(上、下集)及注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6:15:05
前言
《菜根谭》是明朝万历年间洪应明所著,共二卷。洪应明字自诚,又号还初道人,生平不详,《四库全书》另收有他的《仙佛奇踪》四卷。从《菜根谭》的内容及洪的友人于孔兼等人的记载中,可知洪应明是早年热衷尘世,晚来皈依佛门、广事交游、出人佛道的儒生。
《菜根谭》书名之由来,众说纷纭。洪的友人于孔兼认为:“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洪子曰:‘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以遇,吾高吾道以通之。’其所自警自力者又可思矣!”看来,洪应明是以菜根之清苦历练来喻自己历经人世沧桑后所获得的一种超逸、通达之品格。而清乾隆年间三山通理在序文中称:“菜之为物,日月所不可少,以其有味也。但味由根发,故几种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认为作者是将菜味比作世味,须培本固根、静心沉玩方能领悟其中妙旨。关于其中妙旨,通理在序文中转述不翁老人的话说:“其间有持身语,有涉世语,有隐逸语,有显达语,有迁善语,有介节语,有仁语,有义语,有禅语,有趣语,有学道语,不见道语,词约意明、文简理诣。设能熟悉沉玩而励现之,其于语默动静之间,穷通得失之际,可以补过,可以进德,且近于律,亦近于道也。”由此可知,这是一部儒佛道三教合一关于修身养性、待人处世、自警自励的语录体书籍。
在自身修养方面,作者主张无欲、无我,保持自然本心,“万虑都捐,一真自得”,能够抛弃一切私欲杂念,胸中就会出现一片纯真自然的本性;“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有了闲适宁静的心境,世间的荣辱得失、是非利害就不能左右、欺骗我,就能达到卧雪眠云、心无系恋、绝俗超尘的境地,“夷犹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悠游在纯真自然的本性中,才感觉到生命之可爱,否则“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被物欲所羁绊,生命就可悲可哀。
在人际关系方面,要崇尚节义,厉己恕人。“节义之人济以和衷,才不启忿争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谦德,方不开嫉妒之门”,崇尚节义、功成名就的人,保持谦恭诚恳的美德,可消弥纷争;对他人要宽恕,“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对待别人要宽容,要善于原谅他人的过失,而对己则要严格,要在自己没有过错时找到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使品德不断增进;大千世界,众生芸芸,因而交友须慎之又慎,“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如果交友太滥,必定良莠不齐,善于逢迎阿谀的人都会设法来到身边,因而要静思、静听,“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冷静仔细地观察、听取、感觉、思考,就能风斜雨急处立定脚跟,路危径险处回头得早,不致迷失从而陷入危险境地。
在才德方面,洪应明认为应德才兼备,以德御才,“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猖狂”,品德是才能的主人,才能是品德的奴婢,有才无德就会胡作非为。一个人的成长,须经受磨难,“欲做精金美工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变之妙用”,经得起烈火锻炼的人,才有百折不回的毅力,才能成就大业。
大千世界,幻象无常,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返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在人生之路走不通的地方,须退一步;在顺达之时,也一定要予人三分的便利,这样才能以退为进、逢凶化吉、一帆风顺。这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智慧。读《菜根谭》,它会让你彻悟人生的真谛,无论顺逆穷达,皆游刃有余。
饶有兴味的是,中国《菜根谭》热是九十年代前后从东洋日本辐射过来的。1988年第六期《环球》介绍日本对《菜根谭》的评价时说:“论企业管理的书籍成千上万,而从根本道理上说,多数抵不过一部《菜根谭》。”日本企业界认为,每个企业家都应好好地读一读《菜根谭》,“因为它在企业管理、用人制度、扩大商品销售市场以及企业家自身修养方面,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珍贵教材,是‘企业经营之书’。”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已不鲜见,该是我们自己正视自己的文化、追寻中国古老智慧的时候了。

(上集)
第一页
1 栖守道德   毋依阿权贵 11 志从淡泊来   节在肥甘丧
2 与其练达   不若朴鲁 12 田地放宽   恩泽流长
3 心地光明   才华韫藏 13 路留一步   味减三分
4 污泥不染   机巧不用 14 脱俗成名   减欲人圣
5 闻逆耳言   怀拂心事 15 侠心交友   素心做人
6 和气喜神   天人一理 16 利毋居前   德毋落后
7 复味是淡   至人如常 17 忍让为高   利人利己
8 闲时吃紧   忙时悠闲 18 矜则无功   忏悔灭罪
9 静坐观心   真妄毕现 19 美名不独享   责任不推脱
10 得意早回头   拂心莫停手 20 功名不求盈满   做人恰到好处
第二页
21 诚心和气   胜于观心 31 富宜宽厚   智宜敛藏
22 云止水中   动寂适宜 32 登高思危   少言勿躁
23 责恶勿太严   教善勿太高 33 放得功名   即可脱俗
24 洁常自污出   明每从暗生 34 偏见害人   聪明障道
25 伸张正气   再现真心 35 知退一步   加让三分
26 事悟痴除   性定动正 36 不恶小人   有礼君子
27 志在林泉   胸怀廊庙 37 正气清白   留于乾坤
28 无过是功   无怨是德 38 降魔先降心   驭横先驭气
29 忧勤匆过   待人匆枯 39 教育子弟   要严交游
30 原其初心   观其末路 40 欲路勿染   理路勿退
第三页
41 不可浓艳 不可枯寂 51 忘功念过 忘怨念恩
42 超越天地 不人名利 52 施之不求 求之无功
43 高一步立身 退一步处世 53 相观对治 方便法门
44 修德忘名 读书深心 54 心地干净 方可学古
45 一念之差 失之千里 55 崇俭养廉 守拙全真
46 有木石心 具云水趣 56 学以致用 立业种德
47 善人和气 凶人杀气 57 扫除外物 直觅本来
48 君子无祸 勿罪冥冥 58 苦中有乐 得意生悲
49 多心为祸 少事为福 59 富贵名誉 来自道德
50 当方则方 当圆则圆 60 花铺好色 人行好事
第四页
61 兢业的心思    潇洒的趣味 71 宁默毋躁    宁拙毋巧
62 立名者贪    用术者拙 72 热心之人    其福亦厚
63 守虚勿溢    宁缺勿全 73 天理路广    人欲路窄
64 拔去名根    融化客气 74 磨练福久    参勘知真
65 心体光明    暗室青天 75 虚心明理    实心却欲
66 无名无位    无忧无虑 76 宽宏大量    胸能容物
67 阴恶恶大    显善善小 77 多病未羞    无病是忧
68 居安思危    天亦无用 78 一念贪私    坏了一生
69 偏激之人    难建功业 79 心中亮堂    不受诱惑
70 愉快求福    去怨避祸 80 保已成业    防将来非
第五页
81 培养气度    不偏不颇 91 天机最神    智巧何益
82 风不留声    雁不留影 92 人生态度    晚节更重
83 君子懿德    中庸之道 93 种德施惠    无位公相
84 穷当益工    不失风雅 94 积累念难    倾覆思易
85 未雨绸缎    有备无患 95 君子诈善    无异小人
86 念头起处    切莫放过 96 春风解冻    和气消冰
87 静闲淡泊    观心证道 97 看得圆满    放得宽平
88 动中真静    苦中真乐 98 坚守操履    不露锋芒
89 舍己勿疑    施恩勿报 99 逆境砺志    顺境杀人
90 厚德积福    逸心补劳 100 富贵如火    必将自焚
第六页
101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111 公论不犯    权门不沾
102 文章恰好    人品本然 112 不畏人忌    不惧人毁
103 能看得破    才认得真 113 从容处变    割切规友
104 美味快意    享用五分 114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105 忠恕待人    养德远害 115 爱重为仇    薄极成喜
106 持身勿轻    用心勿重 116 藏巧于拙    以屈为伸
107 人生百年    不可虚度 117 盛极必衰    居安虑患
108 德怨两忘    恩仇俱误 118 奇人乏识    独行无恒
109 持盈履满    君子兢兢 119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110 扶公却私    种德修身 120 毋形人短    毋忌人能
第七页
121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131 亲善杜谗    除恶防祸
122 阴者匆交    傲者勿言 132 培养节操    磨炼本领
123 调节情绪    一张一弛 133 父慈子孝    伦常天性
124 君子之心    毫无障塞 134 不夸妍洁    谁能丑污
125 智慧识魔    意志斩妖 135 富多炎凉    亲多妒忌
126 宽而容人    不动声色 136 功过要清    恩仇勿明
127 英雄豪杰    经受锤炼 137 位盛危至    德高谤兴
128 天地父母    万物敦睦 138 阴恶祸深    阳善功小
129 戒疏于虑    警伤于察 139 以德御才    恃才败德
130 明辨是非    大局为重 140 穷寇勿追    投鼠忌器
第八页
141 有过归己    有功让人 151 去混心清    去苦乐存
142 警言救人    功德无量 152 一言一行    切戒犯忌
143 趋炎附热    人之通病 153 欲擒故纵    宽之自明
144 冷眼观物    轻动刚肠 154 不能养德    终归末技
145 德量共进    识见更高 155 急流勇退    与世无争
146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156 细处着眼    施不求报
147 反省从善    尤人成恶 157 清心去俗    趣味高雅
148 功名一时    气节万古 158 修身种德    事业之基
149 机里藏机    变外生变 159 心善子盛    根固叶荣
150 诚恳为人    灵活处世 160 勿昧所有    勿夸所有
第九页
161 道德学问    人皆可修 171 心虚性现    意净心清
162 信人己诚    疑人己诈 172 物自为物    我自为我
163 春风催生    寒风残杀 173 慈悲心肠    繁衍生机
164 善根暗长    恶损潜消 174 心体天体    人心天心
165 愈隐愈显    愈淡愈浓 175 无事寂寂    有事惺惺
166 君子立德    小人图利 176 议事论事    明晓利害
167 意气用事    难有作为 177 操履严明    亦毋偏激
168 律己宜严    待人宜宽 178 浑然和气    居家之珍
169 为奇不异    求情不激 179 诚心和气    激励陶冶
170 恩宜后浓    咸宜先严 180 一念慈祥    寸心洁白
第十页
181 异行奇能    涉世祸胎 191 百炼成金    轻发无功
182 忍得耐得    自在之境 192 戒小人媚    愿君子责
183 心体莹然    本来不失 193 好利害浅    好名害深
184 一张一弛    事先安排 194 忘恩报怨    刻薄之极
185 为民请命    造福子孙 195 不畏谗言    却惧蜜语
186 为官公廉    居家恕俭 196 清高偏急    君子重戒
187 富贵知贫    少壮念老 197 虚圆建功    执拗愤事
188 气量宽厚    兼容并包 198 处世之道    不同不异
189 勿仇小人    勿媚君子 199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190 疾病易医    魔障难除 200 聪明不露    才华不逞
第十一页
201 过俭者吝    过谦者卑 214 事上警谨    待下宽仁
202 喜忧安危    勿介于心 215 逆境消怨    怠荒思奋
203 声华名利    非君子行 216 轻诺惹祸    倦怠无成
204 乐极生悲    苦尽甜来 217 心领神会    全神贯注
205 过满则溢    过刚即折 218 勿以长欺短    勿以富凌贫
206 冷眼观人    冷心思理 219 中才之人    高低难成
207 心宽福厚    量小福薄 220 守口应密    防意应严
208 闻恶防谗    闻善防奸 221 责人宜宽    责己宜严
209 躁急无成    平和得福 222 幼时定基    少时勤学
210 用人不刻    交友不滥 223 君子忧乐    亦怜茕独
211 立定脚跟    著得眼高 224 浓夭淡久    大器晚成
212 和衷少争    谦德少护 225 静中真境    淡现本然
213 居官有节    居乡有情
(下集)
第十二页
1 乐者不言    言者不乐 11 得个中趣    破眼前机
2 省事为适    无能全真 12 非上上智    无了了心
3 艳为虚幻    枯为胜境 13 人生苦短    宇宙无限
4 天地之闲    因人而异 14 极端空寂    过犹不及
5 盆池竹屋    意境高远 15 休无休时    了无了时
6 静夜梦醒    月现本性 16 从冷视热    从冗人闲
7 天地万物    皆是实相 17 轻视富贵    不溺酒中
8 知无形物    悟无尽趣 18 不嫌人醉    不夸己醒
9 淡欲有书    神仙之境 19 心问日长    意广天宽
10 盛宴散后    兴味索然 20 栽花种竹    去欲忘忧
第十三页
21 知足则仙    善用则生 31 隐者多趣    省事心闭
22 附势遭祸    守逸味长 32 自得之士    逍遥自适
23 松涧望闲云    竹夜见风月 33 孤云出岫    朗镜悬空
24 欲时思病    利来思死 34 浓处味短    淡中趣真
25 退后一步    清淡一分 35 高寓于平    难出于易
26 忙不乱性    死不动心 36 喧中见寂    有人于无
27 隐无荣辱    道无炎凉 37 心无系恋    乐境仙都
28 心静自然凉    乐观无穷愁 38 静躁稍分    昏明顿异
29 进时思退    得手思放 39 卧雪眠云    绝俗超尘
30 贪者常贫    知足常富 40 浓不胜淡    俗不如雅
第十四页
41 出世涉世    了心尽心 51 盛衰始终    自然之理
42 身放闲处    心安静中 52 无欲则寂    虚心则凉
43 云中世界    静里乾坤 53 贫则无虑    贱则常安
44 不忧利禄    不畏仕祸 54 晓窗读易    午案谈经
45 山泉去凡心    书画消俗气 55 花失生机    鸟减天趣
46 秋日清爽    神骨俱清 56 诸多烦恼    因我而起
47 得诗真趣    悟禅玄机 57 少时思老    荣时思枯
48 好用心机    杯弓蛇影 58 人情世态    倏忽万端
49 身心自如    融通自在 59 热中取静    冷处热心
50 皆鸣天机    皆畅生意 60 寻常人家    最为安乐
第十五页
61 乾坤自在    物我两忘 71 高天可翔    万物可饮
62 生死成败    任其自然 72 求心内佛    却心外法
63 水流境静    花落意闲 73 冷情当事    如汤消雪
64 自然乐曲    乾坤文章 74 物欲可哀    性真可乐
65 溪壑易填    人心难满 75 胸无物欲    眼自空明
66 心无风涛    性有化育 76 林岫江畔    诗兴自涌
67 贵贱高低    自适其性 77 伏久飞高    开先谢早
68 鱼得水游    鸟乘风飞 78 花叶成梦    玉帛成空
69 盛衰无常    强弱安在 79 真空不空    在世出世
70 宠辱不惊    去留无意 80 欲有尊卑    贪无二致
第十六页
81 覆雨翻云    总慵开眼 91 天性未枯    机神触事
82 前念后念    随缘打发 92 把柄在手    收放自如
83 偶会佳境    自然真机 93 造化人心    混合无间
84 性天澄澈    何必谈禅 94 文以拙进    道以拙成
85 人有真境    即可自愉 95 以我转物    大地逍遥
86 幻以求真    雅中求俗 96 形影皆去    心境皆空
87 俗眼观异    道眼观常 97 任其自然    总在自适
88 布被神醋    藜羹味足 98 思及生死    万念灰冷
89 了心悟性    俗即是僧 99 福祸生死    须有卓见
90 万虑都指    一真自得 100 妍丑胜负    今又安在
第十七页
101 风花竹石    静闲得之 111 机息有风月    心达无喧嚣
102 天全欲淡    人生至境 112 生生之意    天地之心
103 观心增障    齐物剖同 113 雨后山清    静中钟扬
104 悬崖撒手    苦海离身 114 雪夜读书    神清气爽
105 修行绝尘    悟道涉俗 115 万钟一发    存乎一心
106 人我一视    动静两忘 116 以我转物    驾驭欲念
107 山居清洒    人尘即俗 117 就身了身    以物件物
108 野乌作伴    白云无语 118 抱身心忧    耽风月趣
109 念头稍异    境界顿殊 119 一念不生    处处真境
110 水滴石穿    瓜熟蒂落 120 顺逆一视    欣戚两忘
第十八页
121 空谷巨响    过而不留 129 无事为福    雄心冰融
122 世亦不尘    海亦不苦 130 茫茫世间    矛盾之窟
123 履盈满者    宜慎思之 131 身在事中    心超事外
124 任其自然    不受点染 132 不减求增    桎梏此生
125 观物自得    不在物华 133 满腔和气    随地春风
126 隐于不义    生不若死 134 超越嗜欲    只求真趣
127 着眼要高    不落圈套 135 万事随缘    随遇而安
128 根蒂在手    不受提掇
一、栖守道德  毋依权贵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注释]
道德:指人类所应遵守的法理与规范,据《礼记·曲礼》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依阿:胸无定见,曲意逢迎,随声附和,阿谀攀附权贵。
达人:指心胸豁达宽广、智慧高超、眼光远大、通达知命的人。
物外之物:泛指物质以外的东西,也就是现实物质生活以外的道德修养和精神世界。
身后之身:指身死后的名誉。
毋:同“勿”,不要。
[译文]
一个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也许会暂时寂寞;而那些阿谀攀附权贵的人,却会遭到永远的孤独。心胸豁达宽广的人,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考虑到死后的千古名誉,他们所以宁可坚守道德准则,而忍受暂时的寂寞,也决不会趋炎附势,而遭受万古的凄凉。
二、与其练达  不若朴鲁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注释]
涉世:经历世事。
点染:此处是指一个人沾上不良社会习气,有玷污之意。
机械:原指巧妙器物,此处比喻人的城府。
练达:指阅历多而通晓人情世故。
朴鲁:朴实、粗鲁,此处指憨厚,老实。
曲谨;拘泥小节谨慎求全。
疏狂:放荡不羁,不拘细节。白居易诗: “疏狂属年少。”
[译文]
涉世不深的人,阅历不深,沾染的不良习惯也少;而阅历丰富的人,权谋奸计也很多。所以,一个坚守道德准则的君子,与其精明老练,熟悉人情世故,不妨朴实笃厚;与其谨小慎微曲意迎合,不如坦荡大度,不拘小节。
三、心地光明  才华韫藏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注释]
君子:泛指有才华和道德的人。 《论语·劝学》:“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使人:让人知晓。
玉韫珠藏:泛指珠宝玉石深藏起来。
[译文]
有道德懂修养的君子,其思想行为应该像青天白日一样,没有什么不能让人知道的阴暗行为:而他的才华和能力应该像珠玉一样深藏,从不轻易地向世人炫耀。
四、污泥不染  机巧不用
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为尤高。
[注释]
势利:指权势和利欲,《汉书·张耳陈余传》说:“势利之交,古人羞之。”
纷华:指繁华的景色。《史记·礼书》:“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解决。”张均亦有“江涔相映发,卉木共纷华”的诗句。
智械机巧:运用心计权谋。
不近:不去接近。
不染:不去接近、不受感染。
[译文]
面对世间众多追逐名利的恶行,不去接近权势名利是志向高洁的,然而接近了却不为之所动的人,品格更为高尚;面对权谋诡计,不知道它奸滑手段的人固然是高尚的,而懂得了却不去用这种手段者,则无疑更加高尚可贵。
五、闻逆耳言  怀拂心事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注释]
逆耳:刺耳,使人听了不高兴的话。《孔子家语·六本》中有“良药苦口而利二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
拂心:不顺心。
砥石:指磨刀石。粗石叫砺,细石叫砥。《淮南子·说山》:“厉利剑者必以柔砥。”
鸩毒:鸩,是一种有毒的鸟,其羽毛有剧毒,泡入酒中可制成毒药,成为古时候所谓的鸩酒。《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古人以宴安为鸩毒。”
[译文]
耳中能够经常听到一些不中听的话,心中常想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这样才是修身养性提高道行的磨砺方法;如果听到的句句话都是顺耳的,遇到的件件事都顺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毒酒中了。
六、和气喜神 天人一理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风光,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注释]
戚戚:忧愁而惶惶不安。《论语》中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霁日风光:风和日丽。
草木欣欣:花草树木充满生机。
喜神:欣喜乐观。
[译文]
在狂风暴雨中,飞禽走兽会感到忧伤惶惶不安;风和日丽会使花草树木者充满欣欣向荣的生机。从这些自然现象中可看到,天地间不可以一天没有祥和安宁之气,人的心中不能够一天没有愉快喜悦的心情。
七、真味是淡  至人如常
酡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注释]
酉农 肥: 酉农, 美酒;肥,美食、肉肥美。《淮南子·主术篇》中说:“肥 酉农 酣脆,非不美也;然民有糟糠菽粟,不接于口者,则明主弗甘也。”
真味:美妙可口的味道,喻人的自然本性。
卓异:神奇怪异。
至人:道德修养都达到完美无缺的人,即最高境界。《庄子·逍遥游》篇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
烈酒、肥肉、辛辣、甘甜并不是真正的美味,真正自然的美味是清淡平和;言谈举止神奇超常的人不是道德修养最完美的人,真正道德修养完美的人,其行为举止和普通人一样。
八、闲时吃紧  忙时悠闲
天地寂然不协,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注释]
吃紧:事情紧急时称吃紧,犹言感到急迫。
寂然:宁静的意思。白居易《偶作诗》有:“寂然无他念,但对一炉香。”
气机:机,活动。气机指大自然的活动。具体说来,气是天地阴阳之气,而机泛指宇宙的运动,气机就是天地运转。
尽夜:尽,终。夜以继日的意思。
贞明:光明,光辉。
[译文]
天地看起来好像寂静不动,其实日月时时在运行,没有一刻会停止;太阳和月亮万古不变昼夜不停地运转,但它的光辉万古不变。所以君子在清闲时要有紧迫感,在忙碌时要有悠闲的情趣。
九、静坐观心  真妄毕现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注释]
观心:佛家语,指观察自己内心所映现的一切。《辞海》注:“观察心性如何谓之观心。”
妄:非分、越轨。
真:真境脱离妄见所达到的涅槃境界。
机趣:机是极细致,趣可作境地解。即隐微的境地。
大:很。
惭忸:惭愧,不好意思。
[译文]
夜深人静之里,一个人坐下反省自己,开始觉得私心杂念都消失了,而只有本性,每当这个时候才从中领悟生命的真义;继而又发现真性只是暂时的流露,杂念仍然无法消除,在这个时候感到很惭愧。
十、得意早回头  拂心莫停手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注释]
恩里:恩惠,蒙受好处。
快意:舒适,称心。《史记·李斯传》:“今弃击瓮叩瓦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就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拂心:意指不如意或不顺心。
[译文]
在受到恩惠时往往会招来祸害,所以在得意的时候要早点回头;遇到失败挫折或许反而有助于成功,所以在不顺心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追求。
十一、志从淡泊来  节在肥甘丧
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
[注释]
藜口苋肠:藜,植物名,藜科,一年生草本,黄绿色新叶及嫩苗可吃。苋,植物名,苋科,一年生草本,茎叶可供食用。此处指粗茶淡饭。
衮衣玉食:指权贵。衮衣是古代帝王所穿的龙服,此处比喻华服。玉食是形容山珍海味等美食。衮衣玉食是华服美食的意思。
肥甘:美味的东西,比喻物质享受。
丧也:丧失、失掉之意。
[译文]
能享受粗茶淡饭的人,大多具有冰清玉洁的品格;而追求锦衣玉食的人,往往甘心卑躬屈膝。所以,人的高尚志向可从淡泊名利中表现出来,而人的节操也可以从贪图奢侈享受中丧失怠尽。
十二、田地放宽  恩泽流长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
[注释]
田地:指心田,心胸。
不平之叹:对事情有不平之感时所发出的怨言。
惠泽:恩泽、德泽。
流:流传之意。
不匮之恩:匮,缺乏,比喻永恒的恩泽。据《诗·大雅·既醉》篇;“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译文]
为人处事要心胸开阔,与人为善,才不会招人的怨恨;死后留给世人和子孙的德泽,要流传长远,才会赢得后人无尽的怀念。
十三、路留一步  味减三分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注释]
径路:指小路。
滋味:味道。这里指好吃的东西。
涉世:经历世事。此处指为人处世。
[译文]
在经过道路狭窄的地方时,要留一点余地让别人能走得过去;在享受美味可口的食物时,要留一些分给别人品尝。这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取得快乐的最好方法。
十四、脱俗成名  减欲入圣
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减除得物累,便超圣境。
[注释]
俗情:世俗之人追逐利欲的意念。
增益:增加,积累。
物累:心为外物所困,也就是心中对物的欲望。
圣境:至高境界。
[译文]
做人不需要成就什么伟大的事业,只要能够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可跻身于名流;做学问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只要能够排除名利的诱惑保持宁静心情,便可达到圣贤的境界。
十五、侠心交友  素心做人
交友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注释]
侠:指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
素心:心地朴素之意。素本来是指未经染色的纯白细绢。引申为纯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赤子之心。据陶渊明《归田园居》诗:“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译文]
交朋友要抱着患难与共、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为人处世要保留一颗朴素善良的赤子之心。
十六、利毋居前  德毋落后
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
[注释]
宠利:荣誉、金钱和财富。
德业:德行、事业。
修为:修是涵养学习,修为即品德修养。
分外:不在本分之内。
[译文]
个人的恩宠名利不要抢在别人前面,积德修身的事情要不落人后地积极去做。享受应得的利益不要超过自己的本分,修身养性时则不要放弃自己应该遵守的标准。
十七、忍让为高  利人利己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注释]
处世:度过世间,即一个人生活在茫茫人海中的基本做人态度。
张本: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
[译文]
为人处世懂得谦让容忍才是高明的做法,因为退让往往是更好的进步的基础;待人接物能够宽容大度就是有福之人,因为便利别人是为方便自己奠定了的根基。
十八、矜则无功  悔可减过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注释]
矜:自负、骄傲。据《尹文子》:“名者所以正尊卑,亦所以生矜篡。”
忏悔:本是佛家语,自我认错请人饶恕之意。
弥天:满天、滔天之意。
[译文]
一个人即使有盖世的丰功伟绩,如果他恃功自傲自以为是的话,他的功劳很快就会消失殆尽;一个人即使犯下了滔天大罪,只要能忏悔改邪归正,也能赎回以前的罪过。
十九、美名不独享  责任不推脱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注释]
美节:完美的名声和高尚的节操。
远害全身:远离祸害,保全性命。
韬光:韬,本义是剑鞘,引申为掩藏。韬光是掩盖光泽,喻掩饰自己的才华。
养德:修养品德。
[译文]
完美的名誉和高尚的节操,不要一个人独自拥有,必须让别人一起分享,才不会惹发他人的忌恨,避免灾害在自己身上发生;耻辱的行为和不利于己的名声,不可以全部推到别人身上,应该自己主动承担几分责任,才能收敛锋芒修养品德。
二十、功名不求盈满  做人恰到好处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
[注释]
造物:指创造天地万物的神,通称造物主。《庄子·大宗师》:“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造物亦称造化。
盈:充满。
外忧:外来的攻讦、忌恨。
[译文]
如果做任何事都留有几分余地,那样即使是全能的造物主也不会忌恨我,鬼神也不能对我有所伤害。如果在事业上过度好强,功业追求绝对的完美,那么即使不为此而发生内乱,也必然为此而招致外患。

二十一、诚心和气  胜于观心
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注释]
真佛:真正的佛,此当信仰。
真道:真正的道理。道,真理。
愉色:脸上所表现的快乐神色。
形骸两释:形骸,有形的肉体,躯壳。《庄子·德充符》:“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形骸两释,指人我之间没有身体外形的对立,即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意气交流:彼此的意态和气概互相了解,互相影响。
观 心:观察自己种种行为,也就是反省自己。
[译文]
家庭里应该有一个真正的信仰,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一个真正的原则,人与人之间能够心平气和,坦诚相见,彼此能以愉快的态度和温和的言辞相待,那么父母兄弟之间感情就会融洽,没有隔阂,意气相投,这比起坐禅调息、观心内省还要强上千万倍。
二十二、云止水中  动寂适宜
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
[注释]
云电风灯:形容短暂、不稳定。
嗜寂者:特别好静的人。
死灰槁木:死灰,熄灭后的灰烬;槁木,指枯树,比喻丧失生机的东西。
定云止水:定云,停在一处不动的云;止水,停在一处不流的水,都是比喻极为宁靜的心境。
鸢飞鱼跃:《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引申为君子修其乐易之德,上及飞鸟,下及渊鱼,无不欢欣悦愉。
心体:心就是本体。古人认为心为思想的主体。
[译文]
生性好动的人就像云中的闪电一样飘忽不定,又像风中的残灯孤独一样忽明忽暗;而一个嗜好安静的人就像火已经熄灭的灰烬,又像已毫无生机的枯木。以上这些人都不合乎中庸之道。应该像在静止的云中有飞翔的鸢鸟,在不动的水中有跳跃的鱼儿,用这种心态来观察万事万物,才算是达到了真正符合有道的理想境界。
二十三、责恶勿太严  教善勿太高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注释]
攻:攻击、指责。
恶:指缺点、隐私。
毋:无、不。
堪受:能否接受。
[译文]
批评别人的缺点不要太严厉,要想想别人是否能够承受;教人家做善事,也不要要求太高,要考虑别人是否能够做到,不要使其感到太为难。
二十四、洁常自污出  明每从暗生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月。因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
[注释]
秽:脏臭的东西。
粪虫:粪指粪土或尘土,粪虫是尘芥中所生的蛆虫。
蝉:又名知了,幼虫在土中吸树根汁,蜕变成蛹后而登树,再蜕皮成蝉。
饮露于秋风:蝉不吃普通的食物,只以喝露水为生,古代以此为高洁之象征。
化为萤:腐草能化为萤火虫是传统说法,据《礼记·月令》篇:“季夏三月,……腐草为萤。”
[译文]
粪土中的幼虫是最为肮脏的,可是它一旦蜕变成蝉后,却在秋风中吸饮洁净的露水为生;腐败的草堆本身不会有光泽的,可是它孕育出的萤火虫却在夏夜里闪耀出荧荧光亮。从这些自然现象中可以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洁净的东西出自污秽之中,而光明在黑暗中孕育。
二十五、伸张正气  再现真心
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服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俗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注释]
矜高倨傲:矜高,自夸自大;倨傲,态度傲慢。
客气:言行虚矫,不是出于至诚。
正气:至大至刚之气。例如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就是正气。
意识:心理学名词,指精神觉醒状态,例如知觉、记忆、想象等一切精神现象都是意识的内容,此处含有认识和想象等意。
妄心:妄,虚幻不实,指人的本性被幻象所蒙蔽。
真心:指真实不变的心,据《辞海》注:“按楞伽经以海水与波浪喻真妄二心:海水常住不变,是为真;波浪起伏无常,是为妄。众生之心,对境妄动,起灭无常,故皆是妄心。得金刚不坏之心,惟佛而已。”
[译文]
一个人之所以会心高气傲自以为是,无非是表现出一种脱离实际的虚浮之气,如果能消除这种浮夸的不良习气,心中光明正大刚直无邪的浩然正气才会出现;一个人心中的七情六欲都是由于虚幻无常的妄心所致,只要能够消除这种虚幻无常、胡思乱想的妄心,真正的善良本性就会显现出来。
二十六、事悟痴除  性定动正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注释]
痴迷:心中只想一事一物叫迷。痴迷是指见到事物的一面,而不能对事物做全面的明智的判断,却又全身心投入。
性定:性是本然之性,即真心;定是安定,不动摇。性定即本性安定不动。
不正:出格
[译文]
吃饱喝足之后再品尝美味佳肴,食物的甘美是体会不出来的;交欢之后再来回想淫邪之事,一定无法激起男欢女爱的念头。所以人们如果常常用事后的悔悟心情,来作为另一件事情开端的判断参考,那么,便可以消除一切错误而保持自己纯真的本性,在行动上就有了正确原则,而不至于出轨。
二十七、志在林泉  胸怀廊庙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
[注释]
轩冕:古制大夫以上的官吏,每当出门时都要穿礼服坐马车,马车就是轩,礼服就是冕。比喻高官,或者是显贵之人。《晋书·应贞传》:“轩冕相袭,为郡盛族。”
山林:泛称田园风光或闲居山野之间。与林泉均喻隐退的意思。
廊庙:比喻在朝从政做官。
经纶:以治丝之事比喻政治。《易·屯》:“君子以经纶。”《礼·中庸》:“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经。”朱熹:“经者,理者绪而分之,纶者,比其类而合之。”
[译文]
身居要职享受高官厚禄的人,不能没有隐士的淡泊之气;而隐居山林清泉的人,应该胸怀治理国家的大志和才能。
二十八、无过是功  无怨是德
外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注释]
邀:求取。
与人:帮助别人,施恩于人。
感德:感激他人的恩德。据《诗经·小雅》篇:“忘我大德,恩我小怨。”
[译文]
为人处世不必想方设法去追逐名利,其实只要能够做到不犯错误就是最大的功劳;施舍恩惠给别人不必要求对方感恩戴德,只要别人没有怨恨自己,就是最好的回报。
二十九、忧勤勿过  待人勿枯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注释]
忧勤:绞尽脑汁用足体力去做事。
适性怡情:使心情愉快精神爽朗。
高风:高尚的风骨或高风亮节。
枯:已经丧失生机的树木。此处有不近人情的含义。
[译文]
勤劳多思是一种美德,但如果过于认真把自己弄得太苦,就无助于调适自己的性情而使生活失去乐趣;淡泊寡欲本来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如果过分逃避社会,就无法对他人他事有所帮助了。
三十、原其初心  观其末路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注释]
势蹙:势态紧迫。意指穷途末路。
功成行满:事业有所成就,一切都如意圆满。
末路:本指路的终点。
[译文]
对于在事业上遭受失败、事事不顺心的人,应当体谅他当初的本意是为了奋发上进;对于事业成功感到万事圆满的人,要看他在以后的道路上能否保住晚节。
三十一、富宜宽厚  智宜敛藏
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是富贵而贫贱其行矣,如何能享?聪明人宜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败?
[注释]
忌刻:忌,猜忌、嫉妒;刻是刻薄寡恩。
敛藏:敛,收、聚、敛束,敛藏就是深藏不露。
懵:心神恍惚,对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不明事理。《说文》:“懵,不明也。”
[译文]
富贵之家的人应该待人宽容仁厚,如果对别人挑剔苛刻,那么即使是处在富贵之中,其行为和贫贱无知的人是没有两样的,又怎么能够长久享受富贵的生活?聪明有才华的人应该掩藏自己的才智,如果到处炫耀张扬,那么他的言行就跟愚蠢无知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他的事业哪有不失败的道理?
三十二、登高思危  少言勿躁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露,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
[注释]
居卑:泛指处于地位低的地方。
处晦:在昏暗的地方。
守静:隐居山林寺院的寂静心理。
养默:沉默寡言。
躁:不安静,急促。
[译文]
处在低矮的地方,才知道攀登高处的危险;在昏暗的地方,才知道当初的光亮会刺眼睛;持有宁静的心情,才知道四处奔波的辛苦;保持沉默的心性,才知道过多的言语会带来烦躁不安。
三十三、放得功名  即可脱俗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
[注释]
脱凡:脱,脱俗,即超越尘世外的意思。
入圣:进入光明伟大的境界。
[译文]
如果能够抛弃追逐功名富贵之思想,就可超越尘世,做个超凡脱俗的人;如果能摆脱仁义道德等教条的束缚,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三十四、偏见害人  聪明障道
利欲未尽害心,意见乃害心之蟊贼;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之藩屏。
[注释]
意见:本是意思和见解之意,此处为偏见、邪念。
蟊贼:蟊,害虫名,专吃禾苗。据《诗经·小雅·大田》:“及其蟊贼。”传:“食根曰蟊,食节曰贼。”这里比喩贪财的人。
声色:指沉湎于享乐的颓废生活。
藩屏:原指保卫国家的重臣,此处指屏障、藩篱。
[译文]
名利和欲望未必都会伤害自己的本性,而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偏见才是残害心灵的毒虫;淫乐美色未必都会妨碍人对真理的探求,自作聪明、目中无人才是修悟道德的最大障碍。
三十五、知退一步  加让三分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注释]
人情:指人的情绪、欲望。
[译文]
人间世情反复无常,人生之路崎岖不平。在人生之路走不通的地方,要知道退让一步的道理;在走得过去的地方,也一定要给予人家三分的便利,这样才能逢凶化吉,一帆风顺。
三十六、不恶小人  有礼君子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注释]
小人:泛指一般无知的人,此处含品行不端的坏人的意思。
恶:憎恨。
[译文]
对待心术不正的小人,要做到对他们严厉苛刻并不难,难的是做不到不憎恶他们;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要做到对他们恭敬并不难,难的是遵守适当的礼节。
三十七、正气清白  留于乾坤
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澹泊,遗个清白在乾坤。
[注释]
浑噩:同浑浑噩噩,指人类天真朴实的本性。《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灝灝尔,周书噩噩尔。”浑浑,深大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
黜:摒除。
纷华:繁华富丽。
乾坤:象征天地、阴阳等。《易·说卦》:“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
[译文]
做人宁可保持纯朴自然的本性,抛弃机心巧诈的聪明,留些浩然正气在大自然;宁可谢绝世俗富丽繁华的诱惑,甘心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也要在世间留个清白的声名。
三十八、降魔先降心  驭横先驭气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注释]
降魔:降,降服。魔,本意是鬼,此处指障碍修行。
退听:指听本心的命令。又当不起作用解。
驭:控制、统治的意思。
外横:意指那些外来纷乱的事物。
气:此处指情绪。
[译文]
要想降伏恶魔,必须首先降伏自己内心的邪念,只有把自己内心的邪念降伏了,那么所有的恶魔自然会消除;要想驾驭住悖礼违纪的事情,必须首先驾驭自己的浮躁之气,只有把自己的浮躁驾驭控制住了,那些外来的纷乱事物就自然不会侵入。
三十九、教育子弟  要严交游
教弟子如养闺女,最要严出入,谨交游。若一接近匪人,是清净田中下一不净的种子,便终身难植嘉禾矣!
[注释]
弟子:同子弟。
匪人:泛指行为不正的人。
嘉禾:长得特别茂盛的稻谷。
[译文]
教育子弟就好像养闺阁中的女儿一样,最重要的是严格管理其生活起居,与人交往要谨慎。一旦结交了品行不端的人,就好像在肥沃的土地中,播下了一颗不良的种子,这样就永远也种不出好的庄稼了。
四十、欲路勿染  理路勿退
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
[注释]
欲路:泛指欲念、情欲、欲望。
染指:比喻巧取不应得的利益。 仞:古时以八尺为一仞。
理路:泛指义理、真理、道理。 惮:害怕。
[译文]
对于欲念方面的事,不要因为贪图眼前的方便而随意沾染,一旦放纵自己就会堕入万丈深渊;关于道义方面的事,不要因为害怕困难而退缩不前,因为一旦退缩就会离真理越来越远,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

四十一、不可浓艳  不可枯寂
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注释]
念头浓:念头,想法、动机。这里指热情。
淡:冷漠。
居常:日常生活。
浓艳:此处指奢侈讲究。
枯寂:寂寞到极点。此处指吝啬。
[译文]
一个热情的人,往往能够善待自己,同样对待待别人也温馨仁厚,他要求处处都丰富、气派、讲究;而一个冷漠淡薄的人,不仅处处苛薄自己,同时也处处苛薄别人,于是事事显得枯燥无味而毫无生气。可见,作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在日常生活及待人接物方面,既不可过份热情奢侈,也不可过度冷漠吝啬。
四十二、超越天地  不入名利
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故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一动气,君子亦不受造物之陶铸。
[注释]
彼富我仁:出自《孟子》:“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谦乎哉?”
我义:意指高尚情操和正义之感。
牢笼:此指限制、束缚。
人定胜天:人的力量一定能够战胜自然的力量。
志一动气:一,专一或集中;动,统御、控制、发动;气,情绪、气质。
陶铸:范土曰陶,镕金曰铸。变通造作之使成为一定形式之义。《隋书·高祖纪》:“五气陶铸,万物流形。”
[译文]
别人拥有富贵钱财,我拥有仁义道德,别人拥有爵禄我拥有正义,如果是一个有高尚心性的正人君子就不会被统治者的高官厚禄所引诱和束缚;人的力量一定能够战胜自然的力量,意志坚定可以发挥出无坚不摧的精气,所以君子当然也不会被造物者所限制。
四十三、高一步立身  退一步处世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注释]
立身:接人待物,在社会上立足。
尘里振衣:振衣是抖掉衣服上沾染的尘土,在灰尘中抖去尘土会越抖越多。比喻做事没有成效。
泥中濯足:在泥巴里洗脚,比喻做事白费力气。
超达:超脱流俗,见解高明。
飞蛾投烛:飞蛾接近灯火往往葬身火中,比喻自取灭亡。
羝羊触藩:羝,指公羊。藩,指竹蓠笆。《易·大壮》:“羝羊触藩,赢其角。”比喻进退两难之意。
[译文]
立身如果不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就如同在灰尘中抖衣服,在泥水中洗脚一样,怎么能够做到超凡脱俗呢?处世如果不作退一步考虑,就像飞蛾扑火、公羊用角去抵撞篱笆一样,怎么会有安乐的生活呢?
四十四、修德忘名  读书深心
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
[注释]
收拾精神:收拾散漫不能集中的意志。
事功:事业。
实诣:实在造诣。
吟咏:指作诗歌时的低声朗诵。
风雅:风流儒雅。
[译文]
一心一意致力于研究。如果在修养道德的时候在乎名声荣誉和功名成败,必定不会有真正的造诣;如果读书的时候仍喜欢附庸风雅,吟诗咏文,必定难以深入,也难以有所收获。
四十五、一念之差  失之千里
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味,金屋茅檐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注释]
大慈悲:慈,能给他人以快乐;悲,消除他人的痛苦,这是佛家语。
维摩:佛名,即“维摩诘”。释迦同时人,也作毗摩罗诘。
屠刽:屠,宰杀家畜的屠夫;刽,指以执行罪犯死刑为专业的刽子手。
金屋:指富豪之家的住宅。
咫尺:一咫是八寸。咫尺指极梪的距离。
[译文]
人人都有一颗大慈大悲之心,维摩居士和屠夫、刽子手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人间处处都有一种真正的情趣,金宅玉宇和草寮茅屋之间也没有什么两样。所差别的只是,人心往往被欲念和私情所蒙蔽,以至于错过了慈悲心与真情趣,虽然看起来只有咫尺的距离,实际上已经相差千万里了。
四十六、有木石心  具云水趣
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长著,便坠危机。
[注释]
修道:泛指修炼佛道两派心法。
木石:木柴和石块都是无欲望无感情的物体,这里比喻没有情欲。
云水:禅林称行脚僧为云水,以其到处为家,有如行云流水。黄庭坚诗:“淡如云水僧”
贪著:贪图荣华富贵的念头。
[译文]
凡是培养道德磨炼心性的人,必须具有木石一样坚定不移的意志,如果对世间的名利奢华稍有羡慕 , 便会落入被物欲困扰的境地;凡是治理国家拯救世间的人,必须有一种如行云流水般淡泊的胸怀,如果有了贪图荣华富贵的杂念,就会陷入危险的深渊。
四十七、善人和气  凶人杀气
善人无论作用安详,即梦寐神魂,无非和气;凶人无论行事狠戾,即声音笑语,浑是杀机。
[注释]
善人:心地善良的人。
作用安祥:言行从容不迫。
梦寐神魂:指睡梦中的神情。
声音笑语:指言谈说笑。
杀机:指令人感到有杀人的恐惧。
[译文]
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日常的举止都很安详,即使是睡梦中的神情,也都洋溢着祥和之气;一个凶狠残暴的人,为人处事狠毒狡诈,即使是在谈笑之中,也一样充满了肃杀恐怖。
四十八、君子无祸  勿罪冥冥
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先无得罪于冥冥。
[注释]
昭昭:明亮、显著,明显可见。《楚辞·九歌·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庄子·达生》篇:“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冥冥:昏暗不明,隐蔽场所。《诗·小雅·无将大车》:“无将大车,维尘冥冥。”
[译文]
肝脏如果得了病,就会表现出眼睛看不见东西的症状;肾脏如果发生毛病,就会表现出耳朵听不见声音的症状。病虽然生在人看不见的地方,可表现出来的症状人们都能看见。所以正人君子要想在明处不表现出过错,那么就要先在不易察觉的细微之处不犯过错。
四十九、多心为祸  少事为福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惟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惟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注释]
少事:指没有烦心的琐事。
多心:这里指猜忌,疑神疑鬼。
[译文]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没有无谓的牵挂,而最大的灾祸莫过于多疑猜忌。只有每天辛苦忙碌的人,才真正知道无事清闲的幸福;只有心宁气平的人,才真正理解疑神疑鬼的祸患。
五十、当方则方  当圆则圆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注释]
治世:太平盛世。
方:指品行端正。
乱世:动荡之世,与“治世”对称。
圆:圆滑,随机应变。
叔季:古时少长顺序按伯、仲、叔、季排列,叔季排行最后,指衰乱将亡的时代。《左传》云:“政衰为叔世”,“将亡为季世。”
[译文]
生活在太平盛世,为人处世应当严正刚直,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为人处世应当圆滑婉转,生活在衰乱将亡的末世,为人处世就要方圆并济交相使用;对待心地善良的人要宽厚,对待邪恶的人要严厉,对待那些庸碌平凡的人则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宽容和严厉互用,恩威并施。
五十一、忘功念过  忘怨念恩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注释]
功:对他人有恩或有帮助。
过:对他人的歉疚或冒犯。
[译文]
我对别人有过帮助和功劳,不要常常挂在嘴上或记在心上,但是对别人有什么对不起的地方则应时时放在心上反思;别人曾对我有帮助和恩惠不能够不牢记在心中,而别人对我有过失则应当及时忘却。
五十二、施之不求  求之无功
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惠;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
[注释]
斗粟:斗,量器的名, 十升 。斗粟,一斗米。
万钟:钟,量器名。万钟形容多,指受禄之多。《孟子·告子》:“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
镒:古时重量名,《孟子·梁惠王》注:“古者以一镒为一金,一镒是为二十四两也。”
[译文]
一个布施恩惠于人的人,不应总将此事记挂在心头,也不应该张扬出去让别人赞美,那么即使是一斗粟的付出也可以得到万斗的回报。一个以财物帮助别人的人,如果计较对他人的给予,而要求别人回报予他,那么即使是付出万两黄金,也难有一文钱的功德。
五十三、相观对治  方便法门
人之际遇,有齐有不齐,而能使己独齐乎?己之情理,有顺有不顺,而能使人皆顺乎?以此相观对治,亦是一方便法门。
[注释]
际遇:机会、境遇。
齐:相等、相平。
情理:这里指情绪,精神状态。
相观对治:治,修正。相互对照修正。
法门:佛家用语,指领悟佛法的通路。《增一阿含经》:“如来开法门,闻者得笃信。”
[译文]
人生的命运有幸运也有不幸运,所处的境况各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又如何要求特别的幸运呢?自己的情绪有平静的时候也有烦躁的时候,每个人的情绪也各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又如何能要求别人时刻都心平气和呢?用这个道理来反躬自问,将心比心,也不失为人生的一种为人处世的好方法。
五十四、心地干净  方可学古
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济盗粮矣。
[注释]
心地干净:心性洁白无疵。
窃以济私:偷偷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假以覆短:借名言佳句掩饰自己的过失。
济盗粮:《史记·范雎传》:“齐所以大破者,以其所以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借贼兵、济盗粮者也。”比喻被敌人所利用。
[译文]
心地干净有一方净土,才能做纯洁无瑕的人,才能够研法诗书学习圣贤的美德。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看见善行好事就偷偷地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听到名言佳句就利用它来掩饰自己的短处,这种行为不但成了向强盗资助武器,而且又成了向盗贼赠送粮食。
五十五、祟俭养廉  守拙全真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能者劳而府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
[注释]
劳:劳苦。
府怨:府,聚集之处。府怨指大众的怨恨。
逸而全真:安闲而能保全本性,道家语。
[译文]
生活奢侈的人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也不会感到满足,哪里比得上那些虽然贫穷却因为节俭而有富余的人呢?有才干的人操劳忙碌却招致众人的怨恨,还不如那些生性笨拙的人安逸,而且能保持自己的纯真本性。
五十六、学以致用 立业种德
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庸;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如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如眼前花。
[注释]
铅椠:铅,铅粉笔;椠,削木为牍。铅椠就代表纸笔。
衣冠盗:偷窃俸禄的官吏。
口头禅:不明禅理,袭取禅家套语以资谈助者,谓之口头禅。
[译文]
研读诗书却不洞察古代圣贤的思想精髓,就是一个写字匠;当官却不爱护黎民百姓,就是穿着官服戴着官帽的强盗;只讲习学问却不身体力行,就像一个只会口头念经却不通佛理的和尚;追求成功立业却不考虑积累功德,就像眼前昙花转眼凋谢。
五十七、扫除外物  直觅本来
人心有一部真文章,都被残篇断简封锢了;有一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艳舞淹没了。学者须扫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
[注释]
残篇断简: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此处有物欲杂念之意。
鼓吹:乐名。
真受用:真正的好处。
[译文]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篇真正的好文章,可惜都被残缺不全的杂乱文章所遮盖;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首真正的好乐曲,可惜都被那些妖艳的歌声和淫靡的舞蹈所淹没了。所以,做学问的人一定要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直接去寻求人心中最自然的本性,这样才能求得真正享用不尽的真学问。
五十八、苦中有乐  得意生悲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
[注释]
苦心:困苦的感受。
悦心:喜悦的感受。
趣:此指乐趣。
失意之悲:由于失望而感到悲哀。
[译文]
心存俭苦,常能感受到追求成功的喜悦而觉得乐趣无穷;顺心得意时,因为面临着顶峰过后的低谷,往往潜藏着失意的悲伤。
五十九、富贵名誉  来自道德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注释]
舒徐:舒,展开。徐,缓慢。舒徐指从容自然。
瓶钵中花:插在花瓶里的花。
[译文]
世间的财富地位和道德名声,如果是通过提高品行和修养所得来,那么就像生长着的漫山遍野的花草,自然会繁荣昌盛绵延不断;如果是通过建立功业所换来,那么就像生长在花盆中的花草,便会因为生长环境的变迁或者繁茂或者枯萎;如果是通过玩弄权术或依靠暴力得来的,那么就像插在花瓶中的花草,因为没有根基,花草会很快地凋谢枯萎。
六十、花铺好色  人行好事
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发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注释]
好色:美景。
时和:气候暖和。
啭:鸟的叫声。
头角:比喻才华出众,一般说成“崭露头角”。
[译文]
春天来临时,风和日丽,花草树木争奇斗艳,为大地铺上一层美丽的景色,连鸟儿也发出婉转动听的鸣叫。一个读书人如果能通过努力侥幸出人头地,又能够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但却不思考为后世写下不朽的篇章,为世间多做几件善事,那么他即使能活到百岁,也宛如没有在世上活过一天一样。

六十一、兢业的心思  潇洒的趣味
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注释]
兢业:也可作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尽心尽力的意思。
潇洒:形容行劝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
敛束:收敛约束。
秋杀:与春生相对,气象凛冽、毫无生机。
[译文]
做学问的人要抱有专心治学的心思,行为谨慎勤于事业,还要有大度洒脱不受拘束的情怀,这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趣味。如果一味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过着极端清苦拘束的生活,那么这样的人生就只像秋天一样充满肃杀凄凉之感,而缺乏春天般万木争发的勃勃生机,如何去滋育万物成长呢?
六十二、立名者贪  用术者拙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注释]
廉:不贪、廉洁。《荀子·修身》:“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者矣。”(嗜:喜好、爱好。恶少:恶少年。)
大巧:聪明绝顶。
术:方法、手段。贾思勰《齐民要术序》:“桑弘羊之均输法,益国利民之术也。”
拙:笨。《庄子·胠箧》:“大巧苦拙。”
[译文]
真正廉洁的人并不一定树立廉洁的美名,那些为自己树立名声的人正是因为贪图虚名;一个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去玩弄那些技巧,玩弄技巧的人正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拙劣和愚蠢。
六十三、宁虚勿溢  宁缺勿全
欹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居缺不处完。
[注释]
欹器:倾斜易覆之器。《荀子 .宥坐》:“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为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注》:“宥与右同。言人君可置于坐右以为戒也。”
扑满:用来存钱用的陶罐,有入口无出口,满则需打破取出。
[译文]
倾斜的容器因为装满了水才会倾覆,储蓄盒因为空无一钱才得以保全。所以正人君子宁可无所作为而不愿有所争夺,宁可有些欠缺而不会十全十美。
六十四、拔去名根  融化客气
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瓢,总堕尘情;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技。
[注释]
名根:功利的思想。
千乘:乘,车,谓一车四马。《史记·陈涉世家》:“国六攻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一瓢:瓢,用葫芦做的盛水器。一瓢是说用瓢来饮水吃饭的清苦生活。《论语·雍也》篇:“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尘情:人世之情 。
剩:多余。
技:伎俩之意。
[译文]
一个人追逐名利的思想若不从内心彻底拔除,即使他表面上轻视世间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甘愿过着一瓢饮的清贫生活,到头来仍然摆脱不了世俗名利的诱惑;一个人受外力的影响若不能被自身的正气所化解,虽然他恩泽世上所有的人,并为后世开创利益,终究也只是多余的伎俩。
六十五、心体光明  暗室青天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注释]
心体:智慧和良心。
暗室:隐密的地方。
暗昧:昧,暗。暗昧指阴险见不得人。
[译文]
心地光明磊落,即使是在黑暗的屋子里,也如头顶明亮的天空;心地邪恶不正,即使在青天白日下,也会遇见阴森的厉鬼。
六十六、无名无位  无忧无虑
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寒为忧,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
[注释]
名:名声、名望。《史记·西门豹传》:“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位:官位、爵位。《战国策·赵策四》:“位尊而无功。”
[译文]
人们只知道有了名声地位是一种快乐,殊不知那种没有名声地位牵累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世人只知道挨饿受冻是令人忧虑的事,殊不知那些虽无饥寒之苦却精神空虚忧愁的人更为痛苦。
六十七、阴恶恶大  显善善小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注释]
阴:暗中、暗地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善路:向善的道路。
恶根:恶,罪恶、不良行为,与“善”相对。恶根指过失的根源。
[译文]
做了坏事怕别人知道的人,虽然是作恶,但还留有通往善良的路径;做了好事却急于想宣扬的人,他做善事的同时就已种下了恶根。
六十八、居安思危  天亦无用
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只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
[注释]
机缄:《庄子·天运》:“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唐成玄英《疏》:“机,关也;缄,闭也。”指推动事物运动的造化力量。
抑:压抑。
伸:指舒展。
播弄:玩弄、摆布,含有颠倒是非、胡作非为的意思。
[译文]
上天的奥秘变幻莫测,有时让人先陷入困境然后再进入顺境,有时又让人先得意而后失意,不论是处于何种境地,都是上天有意在捉弄那些自命不凡的所谓英雄豪杰。因此,一个真正的君子,如果能够坚忍地度过外来的困厄和挫折,平安之时不忘危难,那么就连上天也没有办法对他施加任何的伎俩了。
六十九、偏激之人  难建功业
燥性者火炽,遇物则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杀;凝滞固执者,如死水腐木,生机已绝。俱难建功业而延福祉。
[注释]
炽:火旺。《北史·齐纪总论》:“火既炽矣,更负薪以足之。”(负薪:背柴)
凝滞:停留不动,比喻人的性情古板。
祉:福。
[译文]
一个性情暴躁的人就像炽热的烈火,仿佛跟他接触就会被烧毁;一个刻薄寡恩的人就像寒冷的冰块一样冷酷,仿佛碰到他都会被无情的残害;一个固执呆板的人,就像静止的死水和腐朽的枯木,毫无一线生机。这些人都难以建立功业,造福于人。
七十、愉快求福  去怨避祸
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
[注释]
徼:求、求取,当祈福解。
喜神:喜气洋洋的神态。
杀机:暗中决定要杀害他人的动机。
[译文]
福分是不可强求的,保持愉快的心境,才是召来人生幸福的根本;灾祸是无法逃避的,排除怨恨的心绪,才是远离灾祸的办法。
七十一、宁默毋躁  宁拙毋巧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之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注释]
愆尤:愆,过失。尤,责怪。愆尤是指责归咎的意思。李白诗:“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骈:并。《管子四称》:“出则党骈。”
訾议:訾,诋毁。訾议是非议、责难的意思。
[译文]
十句话有九次都说得很正确,未必有人称赞你,但是如果有一句话没说对,那么就会受到众多的指责。十个谋略有九次成功,人们不一定把功劳给你,但是如果有一次谋略失败,那么批评、责难之声纷至沓来。这就是君子宁可保持沉默也不浮躁多言,宁可显得笨拙也不显露机巧的缘故。
七十二、热心之人  其福亦厚
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惟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注释]
天地之气:指天地间的气候。
杀:衰退,残败。黄巢《不等后赋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性气:性情、气质。
清冷:清高冷漠。
受享:所享的福分。
泽:恩泽、恩惠。《史记·西门豹传》:“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流:流传。)
[译文]
自然界气候温暖的时候就会催发万物,气候寒冷的时候就会使万物萧条沉寂。做人的道理也和大自然一样,性情高傲冷漠的人,所得的福分也比较淡薄。只有那些性情温和而又乐于助人的人,他所得到的回报才会深厚,福分才会绵长,留下的恩泽也会长久。
七十三、天理路广  人欲路窄
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涂。
[注释]
天理:天道。
游心:游是出入,游心是说心念出入的天理路上。
人欲:人的欲望。
寄迹:投身立足。
荆棘:比喻纷乱梗阻。《后汉书·冯异传》:“异朝京师,引见,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译文]
追求自然真理的正道十分宽广,稍微用心追求,就感觉心胸坦荡开阔;追求个人欲望的邪道非常狭窄,刚把脚踏上去,就发现眼前布满了荆棘泥泞,寸步难行。
七十四、磨练福久  参勘知真
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注释]
参勘:参是交互考证,勘是调查、核对。
知:通“智”。
[译文]
在人生路上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就会获得幸福,这样的幸福才会长久;对知识的学习和怀疑交替验证,探索到最后而获得的知识,才是千真万确的智慧。
七十五、虚心明理  实心却欲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注释]
虚:谦虚、不自满。
实:真实、执着。
[译文]
一个人不可以没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只有谦虚才能获得真正的学问和真理;一个人的内心不能不抱着择善的坚决态度,只有坚定的意志才能不受名利的诱惑,挡住物欲的侵袭。
七十六、宽宏大量  胸能容物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注释]
水清无鱼:《孔子家语》中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含垢纳污:容纳脏的东西,比喻有容忍的气度。
操:品德、品行。《史记·张汤传》:“汤之客田甲,虽贾人,有贤操。”(贾人:商人。)
[译文]
污物的地方往往滋生众多生物,而极为清澈的水中反而没有鱼儿生长。所以真正有德行的君子应该有容纳度量,绝对不能自命清高,孤芳自赏。
七十七、多病未羞  无病是忧
泛驾之马可就驰驱,跃冶之金终归型范。只一优游不振,便终身无个进步。白沙云:“为人多病未足羞,一生无病是吾忧。”真确论也。
[注释]
泛驾之马:泛驾,谓覆驾。《汉书·武帝纪》:“泛驾之马。”
跃冶之金:比喻不守本分而自命不凡的人。
型范:铸造用的模具。
白沙:陈献章,明朝学者,广东新会人。字公甫,隐居白沙里,世人称他为白沙先生。著有《白沙集》十二卷。
[译文]
在原野上奔驰的野马经过人的驯养可以成为供人驾驭奔驰的好马,溅到熔炉外面的金属最终还是被人放在模具中熔铸成可用之物。而人只要一落入游手好闲不思振作的地步,那么就永远不会有什么出息了。所以白沙先生说:“一个人有很多缺点并不可耻,只有一生都看不到自己缺点的人才是最令人担忧的。”这真是至理名言。
七十八、一念贪私  坏了一生
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
[注释]
一念:一瞬间所引起的观念。
恩:惠爱、恩惠。
惨:狠毒。
品:品质、品德。
度越:超越。
[译文]
人只要有一丝贪图私利的杂念,那么就会由刚直变为懦弱,由聪明变为昏庸,由慈善变为残忍,由高洁变为污浊,结果损坏了他一生的品格。所以古人把不贪作为修身的宝贵品质,从而超凡脱俗地度过一生。
七十九、心中亮堂  不受诱惑
耳目见闻为外贼,情欲意识为内贼。只是主人翁惺惺不昧,独坐中堂,贼便化为家人矣!
[注释]
外贼:来自外部的侵害。
情欲意识:内心的情感欲望。
惺惺:清醒、机警。唐玄觉《禅宗永嘉集·奢靡他颂》:“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
不昧:不糊涂。
中堂:堂的中央。
[译文]
耳朵听到美音,眼睛看到美色,这些外界诱惑都是外来的盗贼,心中的情感和欲念这些都是人内心中潜藏的盗贼。可是只要灵魂保持正直清醒,在堂中央坐稳,不受诱惑,保持一片纯净的心境,那么这些使人受到诱惑的感受和心理都能化作帮助自己培养正直品德的好帮手。
八十、保已成业  防将来非
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悔既往之失,不如防将来之非。
[注释]
业:事业、功业。《左传·襄公十八年》:“人其以不谷为自逸而忘先君之业矣。”
失:过失、错误。
非:过失。
[译文]
与其图谋计划没有把握的功业,还不如将精力用来保持已经完成的事业;与其追悔过去的过失,还不如将精力用来预防将可能发生的错误 。

八十一、培养气度  不偏不颇
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缜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注释]
气象:气度、气质。
疏狂:狂放不羁的风貌。
缜密:周全、细致。
琐屑:烦杂、烦琐。
激烈:指偏激。
[译文]
一个人的气度要高远旷达,但是不能太狂放不羁;心思要细致周密,但是不能太杂乱琐碎;趣味要高雅清淡,但是不能太单调枯燥;节操要严正光明,但是不要偏激刚烈。
八十二、风不留声  雁不留影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注释]
寒潭:大雁都在秋天飞过,河水此时显得寒冷清澈,因此称寒潭。
现:显现。
空:平静。
[译文]
当风吹过稀疏的竹林时,会发出沙沙的声响,当风吹过之后,竹林又依然归于寂静而不会将声响留下;当大雁飞过寒冷的潭水时,潭面映出大雁的身影,可是雁儿飞过之后,潭面依然晶宝一片,不会留下大雁的身影。所以君子临事之时才会显现出本来的心性,可是事情处理完后心中也恢复原来的平静。
八十三、君子懿德  中庸之道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注释]
清:清廉。
懿德:美德。《诗·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传》“懿,美也。”
[译文]
清廉纯洁的人,有包容一切的雅量,有仁义和敏锐的判断力,洞察一切而又不苛求于人,正直而又不过于矫饰,如果做到恰如其分,就像蜜饯虽由蜜粮炮制却不太甜,海水虽然含盐但不太咸一样,那就是一种高尚的美德。
八十四、穷当益工  不失风雅
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一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驰哉!
[注释]
益工:益、增加。《韩非子·定法》:“五年而秦不益一尺之地。”益工指更努力下功夫。
景色:此处指摆设、穿着。
寥落:寂寞不得志。
奈何:为什么要。
废弛:应做的不做,指自暴自弃。
[译文]
贫穷的人家经常把地扫得干干净净,穷人的女儿天天把头梳得整整齐齐,虽然没有艳丽奢华的陈设,美丽的装饰,却有一种自然朴实的风雅气质。有才之君子,怎能因穷困忧愁或者际遇不佳受到冷落,就自暴自弃呢 !
八十五、未雨绸缪  有备无患
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处有受用。
[注释]
未雨绸缪:绸缪,缠绕、缠绵。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受用:受益。《朱子全书》:“认得圣贤本意,道义实体不外此心,便自有受用处耳。”
[译文]
在闲暇时不让时光轻易流过,抓紧时间做些准备,到了忙的时候自然会有用;在平静时不让心灵空虚,在遇到变化的时候就能够应付自如;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也不做阴暗的事,在大庭广众之下自然会受到尊敬。
八十六、念头起处  切莫放过
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
[注释]
挽:牵引,拉。《左传·襄公十四年》:“或挽之,或推之。”
[译文]
在念头刚刚产生时,一发觉此念头是个人欲望,便马上用理智将它拉回到正道上来。邪念一起就警觉,一发觉就转变方向,这个时候就是将祸害转变为幸福,将死亡转变为生机的关键,千万不能轻易放过。
八十七、静闲淡泊  观心证道
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注释]
澄澈:河水清澈见底。
真体:指心性的真正本源。
气象:此指气度、气概。
[译文]
清静的时候,意念思虑清澈,可以看出心性的本源;在闲暇中气度舒畅从容,可以发觉心中真正的玄机;在淡泊中性情谦静平和,可以体会心中真趣味。反省内心印证道理,没有比这三种方法更好的了。
八十八、动中真静  苦中真乐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注释]
性天:天性、本性。
[译文]
在悄然无声的环境中所得来的宁静,不能算是真正的宁静,在喧闹骚动中能保持宁静的心情,才算达到天性原本的真境界;在快乐的地方得到乐趣不能算是真正的快乐,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能保持乐观的情趣,这种快乐才是人本性中真正快乐的境界。
八十九、舍己勿疑  施恩勿报
舒己毋处其疑,处其疑,即所舒之志多愧矣;施人毋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
[注释]
舍己:牺牲自己。 毋处其疑:不要犹疑不决。
[译文]
既然要作出自我牺牲,就不要过多地计较得失而犹豫不决,过多计较得失,那么这种自我牺牲的心意就会打折扣;既然要施恩与人就不要希望得到回报,如果一定要求对方感恩图报,那么这种乐善好施的善良之心也就会变质。
九十、厚德积福  逸心补劳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注释]
薄:减轻。
迓:迎接。《左传·成公十三年》:“迓晋侯于新楚。”
厄:穷困,危迫。《汉书·元帝纪》:“百姓仍遭凶厄。”
亨:通。《易·坤》:“品物咸亨。”
[译文]
上天不给我很多福分,我就多做善事培养品德来对待这种命运;上天使我的身体劳乏,我便用安逸的心情来保养我的身体;命运使我的生活陷于困窘,我就开辟我的道路来打通困境。上天又能对我怎么样呢?
九十一、天机最神  智巧何益
贞士无心徼福,天即就无心处片牖其衷;憸人着意避祸,天即就着意中夺其魄。可见天之机权最神,人之智何益?
[注释]
贞士:指意志坚定的人。
徼福:徼,同邀,祈求。《左传·僖公四年》:“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
牖:打穿墙壁用木料做的窗子。《说文·通训定声》:“牖,旁窗也。”
憸人:行为不正的小人。 憸:邪妄。《书·立政》:“国则罔有立政用憸人。”
[译文]
一个志节坚贞的人,虽然并不用心去为自己求取福分,可是上天却在他无意之间引导他完成自己的心愿;阴险邪恶的小人虽然用尽心机去躲避灾祸的惩罚,可是上天却偏在他着意逃避之处夺走他的魂灵使其蒙受灾难。由此可见,上天的玄机极其奥妙、神奇莫测,人类平凡无奇的智慧在上天面前实在无计可施。
九十二、人生态度  晚节更重
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名言也。
[注释]
声妓:指妓女。
烟花:妓女的代称,指妓女的生涯。
[译文]
歌妓、舞女在晚年的时候能够嫁人做一个良家妇女,那么过去的风尘生涯对她后来的正常生活不会有什么妨害;一个坚守节操的妇女,如果在晚年的时候耐不住寂寞而失身的话,那么她前半生的清苦守节都白费了。所以俗语说:“观察一个人的节操如何主要是看他的后半生。”这真是至理名言啊。
九十三、种德施惠  无位公相
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公相;士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
[注释]
种德:行善积德。
士夫:士大夫的简称。
市:买卖。
[译文]
一个平民老百姓如果愿意尽自己的能力广积恩德广施恩惠,他虽然没有公卿相国的名位,却同样受到世人景仰;那些有高官厚禄的士大夫们如果只是一味地争夺权势贪恋名声,虽然有着公卿爵位,却像一个讨饭的乞丐一样可悲。
九十四、积累念难  倾覆思易
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
[注释]
祉:与福同义。
贻:遗留。《魏书·张袞传》:“贻丑于来叶。”(叶:世)
[译文]
如果问祖先给我们留下什么恩德,只要看我们现在所享幸福的厚薄就可以知道,因此应当时时感谢祖先们创造积累的艰辛;如果要问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来会享受到什么样的幸福,那么只要看我们所留下恩泽究竟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同时,要考虑到这些家业是很容易遭受衰败的厄运的。
九十五、君子诈善  无异小人
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及小人之自新。
[注释]
诈善:虚伪的善行。
肆恶:纵恣,放肆。《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不可肆也。”
[译文]
身为君子却具有伪善的恶行,那么他们的行为与邪恶的小人作恶多端没有什么两样;行仁义的正人君子如果放弃自己的志向落入浊流,那还不如一个改过自新的小人。
九十六、春风解冻  和气消冰
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再警之。如春见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
[注释]
隐讽:暗示,婉转劝人改过。
俟:等。 型范:典型模范。
[译文]
家里有人犯了过错,不能随便大发脾气,也不应该轻易地放弃不管。如果这件事不好直接说明其错误,可以借其他的事来提醒暗示,使他知错改正;今天不能使他醒悟,可以过一些时候再耐心劝告。就像温暖的春风化解大地的冻土,暖和的气候使冰融一样,这样才是处理家庭琐事的典范。
九十七、看得圆满  放得宽平
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
[注释]
险侧:邪恶不正。
[译文]
如果自己内心是圆满善良的,那么世界也会变得美好而没有缺陷;如果自己内心是宽大仁厚的,那么世界也会是一个没有阴险诡计的境地。
九十八、坚守操履  不露锋芒
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锋芒。
[注释]
操履:操行,谓平日所操守及履行之事。
澹泊:恬静无为。
锋芒:比喻人的才华和锐气。
[译文]
对名利淡泊而又有才华的人,必定会受到那些热衷于名利的人猜疑;一个生活俭朴谨慎的人,往往会遭受那些邪恶放纵之辈的妒嫉。一个坚守正道的君子,固然不应该因此而稍稍改变自己的操守,但是也不能够过于锋芒毕露。
九十九、逆境砺志  顺境杀人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注释]
针砭药石:针砭,一种用石针治病的方法。药石,泛称治病用的药物。针砭药石比喻砥砺人品德气节的良方。
砥砺:磨刀石,此指磨练。
膏:脂肪。
[译文]
一个人如果生活逆境中,身边所接触到的全是犹如医治自身不足的良药,在不知不觉中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和品德;一个人如果生活在顺境中,就等在你的面前布满了看不见的刀枪戈矛,在不知不觉中消磨了人的意志,让人走向堕落。
一OO、富贵如火  必将自焚
生长富贵丛中的,嗜欲如猛火,权势似烈焰。若不带些清冷气味,其火焰不至焚人,必将自烁矣。
[注释]
嗜欲:指放纵自己对财色的嗜好。
[译文]
生长在富豪权贵之家的人,他们的欲望像猛火一样强烈,他们的权势像烈焰一样灼人。如果不时时给他们一些清醒的观念加以调和,即使这些欲望和权势的火焰不会焚烧他人,也会将他们自己灼伤 。

一O一、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陨,金石可贯。若伪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
[注释]
霜可飞:比喻人的真诚可以感动上天,使不可能的变为可能。
陨:坏的意思。《淮南子·览冥》:“景公台陨。”
真宰:天为主宰万物者,故云真宰《庄子·齐物论》:“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
[译文]
人的心灵只要完全真诚,那么就可以使六月下霜,使城墙哭倒,使金石贯穿。如果一个人虚伪奸邪,空有一付躯壳,真正的灵魂早已消亡,与人相处会让人觉得面目可恶,独自一个人时也会为自己的形体和灵魂感到惭愧。
一O二、文章恰好  人品本然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注释]
本然:本来如此。
[译文]
文章写到最美妙的境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表达得恰到好处;品德修炼到最高尚的境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表现出人最善良的本性。
一O三、能看得破  才认得真
以幻迹言,无论功名富贵,即肢体亦属委形;以真境言,无论父母兄弟,即万物皆吾一体。人能看得破,认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负担,亦可脱世间之缰锁。
[注释]
委形:《列子 . 天瑞》:“‘吾身非吾有,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也。'”意谓吾身之形为天地所委,非吾所自有。
缰锁:套在马脖子上控制马行动的绳索。此处比喻人事相牵。
[译文]
从虚幻的现象来看,不只功名富贵是假象,就连四肢五官也都是上天给予的躯壳;从真实的境界来看,不要说父母兄弟,就是万事万物也和我同为一体。所以,人要看得透彻,认得真切,才可以担负天下的重任,也才可以摆脱世间功名利禄的束缚。
点评: 佛陀言:“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    一切皆幻
庄子曰:“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这些都是圣人才会悟得出的道理啊!圣人不点化,我们这些凡夫还懵懵懂懂哩。
一O四、美味快意  享用五分
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分便无悔。
[注释]
爽口:可口。
殃:残害。《孟子·告子下》:“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
[译文]
可口的美味的山珍海味,多吃便等于伤害肠胃的毒药,如果只吃五分饱便不会受到伤害;令人满足如意的事情,也是引诱人走向身败名裂的媒介,只享受五分便不至于追悔莫及。
一O五、忠恕待人  养德远害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注释]
过:过错、过施。
发:揭发。
阴私:指个人私生活的隐秘事。
旧恶:指他人以前的过失。
[译文]
不责备别人的小过,不揭露别人的隐秘,不记恨别人的旧仇。能够做到这三点就可以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可以使人避免祸害。
一O六、持身勿轻  用心勿重
士君子持身不可轻,轻则物能挠我,而无悠闲镇定之趣;用意不可重,重则我为物泥,而无潇洒活泼之机。
[注释]
持身:做人的原则。
轻:轻浮。
泥:拘泥。
[译文]
正人君子不可轻浮急躁,要善于把握自己,修养言行要严谨,浮躁就容易受到外物的困扰,而失去了悠闲宁静的情趣;而用心不能够太执著,太执著就会使自己受到外物的约束,因为执著是偏见和短见的同行者,太执著会失去活泼洒脱的乐趣。
一O七、人生百年  不可虚度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
[注释]
万古:比喻时间长。
虚:虚度。
[译文]
天地能够万古长存,可是人的生命却不可再次获得新生;人的一生只有百年光景,是很容易就消逝了的。有幸生活在世界上,不能不知道拥有生命的乐趣,也不能不提醒自己不要虚度时光。
一O八、德怨两忘  恩仇俱泯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注释]
彰:明显。东方朔《七谏·沉江》:“夷吾忠而名彰。”
德:作动词,对我感恩怀德。
泯:灭。
[译文]
怨恨都会因为行善而更加明显,所以与其让人感谢我的德行,还不如让别人把赞扬和怨恨都忘掉;仇恨都是因为恩惠而产生的,所以与其让人知道我的恩惠,还不如让别人把恩惠和仇恨都忘掉。
一O九、持盈履满  君子兢兢
老来疾病,都是壮阳招的;衰后罪孽,都是盛时造的。故持盈履满,君子尤兢兢焉。
[注释]
持盈:指保守成业。
履满:履,福禄。履满,指福寿完满。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译文]
一个人年老时体弱多病,这都是在年轻时不注意保养身体所造成的;一个人在事业失意以后还会有恶孽缠身、遭受罪责,那都是在兴盛得意的时候埋下的祸根。所以在拥有成功和圆满的事业和生活的时候,一个君子不能不时时小心谨慎。
一一 O 、扶公却私  种德修身
市私恩,不如扶公议;结新知,不如敦旧好;立荣名,不如种隐德;尚奇节,不如谨庸行。
[注释]
市:买卖。
扶:扶持。
敦:厚,这里指加深。
庸行:平常行为。
[译文]
与其收买人心,还不如去帮助大众获得利益;与其结交很多新朋友,还不如加深与老朋友之间的友谊;标榜名声,还不如在暗中积累德行;与其追求异想天开的功绩,还不如平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默默地做点好事。
一一一、公论不犯  权门不沾
公平正论,不可犯手,一犯,则贻羞万世;权门私窦,不可著脚,一著,则玷污终身。
[注释]
犯手:违犯。
权门:指权贵之家。《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舆金辇璧,输货权门。”
私窦:私门,暗指走后门。
著脚:涉足之意。
[译文]
凡是社会大众所公认的行为准则,千万不能去触犯,一旦触犯了,就会留下永远的耻辱;凡是权贵营私舞弊的地方,千万不能去涉足,一旦沾染上了,就会玷污一世的清名。
一一二、人畏不忌  不惧人毁
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躬而使人忌;无善而致人誉,不若无恶而致人毁。
[注释]
曲意:委屈自己的意志。
直躬:刚正不阿的行为。
[译文]
一个人违背自己的意志去博得别人的欢心,还不如保持刚直不阿的品德让那些小人去嫉恨;一个人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善行却接受别人的称扬赞颂,还不如没有恶行劣迹却遭受小人的诋毁诽谤。
一一三、从容处变  剀切规友
处父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优游。
[注释]
剀切:直接了当。
优游:模棱两可。
[译文]
面对父兄或骨肉至亲之间发生意料不到的变故,应该保持镇定沉着,绝不可感情用事采取激烈的态度;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遇到朋友有过失,应该态度诚恳地规劝,不宜得过且过地让他错下去。
一一四、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个真正英雄。
[注释]
怠荒:懒惰、颓丧、不上进。
[译文]
做人处事即使在细微的地方,也不可粗心大意、疏忽遗漏;在无人所见的地方也要心地正直不做见不得人的事情,在遇到潦倒窘迫的境地时也不丧失进取之心,这样才能算是个真正的英雄好汉。
一一五、爱重为仇  薄极成喜
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竟致终身之感。盖爱重反为仇,薄极翻成喜也。
[注释]
感:感激。
[译文]
用千金来馈赠他人,有时也难以打动人心换得一时之欢喜,相反有时候一顿饭的恩惠却能使人终身感激。这是因为有时过分的关爱反而变成仇恨,而一点小小的恩惠反而容易讨人欢心。
一一六、藏巧于拙  以屈为伸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注释]
三窟:比喻安身救命之处很多。《战国策·齐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译文]
人再聪明也不宜锋芒毕露,不妨装得笨拙一点;即使非常清楚明白也不宜过于表现,宁可用谦虚来收敛自己;志节很高也不要孤芳自赏,宁可随和一点也不要自命清高;在有能力时也不宜过于激进,宁可以退为进,也不要太过于冒进,这才是立身处世的救命法宝,明哲保身最有用的狡兔有三窟。
一一七、盛极必衰  居安虑患
衰飒的景象,就在盛满中;发生的机缄,即在零落内。故君子居安宜操一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
[注释]
衰飒:凋落、枯萎。
发生:生长。
百忍:比喻极大的忍耐力。
[译文]
凡是衰败萧瑟的景象往往很早就在繁华的盛况之中隐藏着;凡是草木的蓬勃生机也早就孕育在换季的凋零时刻。所以一个聪明的人,当自己处在顺境中平安无事时,要有防患于未然的考虑,而当自己处在动乱和灾祸中时,也要用坚忍不拔的意志来争取事业最后的成功。
一一八、奇人乏识  独行无恒
惊奇喜异者,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非恒久之操。
[注释]
恒:永久的。
[译文]
喜欢标新立异、行为怪诞不经的人,必然不会有高深的学问和卓越的见识;一个人刻苦潜修名节、特立独行,也必然没有长久不变的操守。
一一九、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当怒火欲火正腾沸处,明明知得,又明明犯著。知的是谁?犯的又是谁?此处能猛然转念,邪魔便为真君矣。
[注释]
真君:主宰万物的上帝。《庄子·齐物论》:“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其递相为群臣乎?其有真君在焉。”成玄英疏:“真君即真宰也。”
[译文]
当一个人怒火燃烧或欲火上升的时候,人往往不能克制自己,明知不对,但又偏偏去违犯。知道这个道理的是谁?明知故犯的又是谁?若这时能够冷静下来,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在这紧要关头猛然觉悟,转变念头,那么再邪恶的魔鬼也会变成慈祥的圣人了。
一二O、毋形人短  毋忌人能
毋偏信而为奸所欺,毋自任而为气所使;毋以己之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之拙而忌人之能。
[注释]
自任:自负。
形:对比。
[译文]
一个人不要误信他人的片面之辞,而被那些奸诈的小人所欺骗,也不要自以为绝对正确而被一时的意气所驱使;不要仰仗自己的长处来比较人家的短处,不要因自己的笨拙而嫉妒别人的才能。

一二一、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
[注释]
曲:婉转、含蓄。
弥缝:弥补、掩饰。
暴:暴露、揭发。
[译文]
当我们发现了别人的缺点时,要很委婉地为人家掩饰,如果故意暴露宣扬,是在证明自己的无知和缺德,是用自己的短处来攻击别人的短处;对于别人的执拗,要善于诱导教诲劝解,如果因为他的固执己见而怨愤或讨厌他,不仅不能使他改变固执,同时还等于用自己的固执来强化别人的固执。
一二二、阴者勿交  傲者勿言
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
[注释]
输心:推心置腹。
悻悻:很有怒气的样子。《孟子·公孙丑》“悻悻然见于其面。”
[译文]
遇到表情阴沉不说话的人,暂时不要急着和他坦诚相交,推心置腹;遇到高傲自大自以为是的人,要谨慎自己的言行。
一二三、调节情绪  一张一弛
念头昏散处,要知提醒;念头吃紧时,要知放下。不然恐去昏昏之病,又来憧憧之扰矣。
[注释]
昏散:迷惑。
憧憧:来往不绝的样子。《易·咸》:“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译文]
当头脑昏沉、无精打彩时,要把精神提振起来,保持头脑的清醒敏锐;当工作繁忙压力大、心理紧张时,可以暂时将工作放下,使自己轻松一下。如果不这样注意调节自己的精神和情绪,就很容易刚克服了头脑昏沉的毛病,却又惹来了精神紧张的困扰。
一二四、君子之心  毫无障塞
霁日青天,倏变为迅雷震电;疾风怒雨,倏转为朗月晴空。气机何当一毫凝滞?太虚何当一毫障塞?人心之体,亦当如是。
[注释]
霁:雨后转晴。
倏:忽然、迅速。
气机:这里比喻主宰气候变化的大自然。
太虚: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出自《庄子 . 知北游》:“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成玄英疏:“昆仑是高远之山,太虚是深远之理。”第二种出自《文选 . 游天台赋》:“太虚辽廓而无阖。”注:“太虚,谓天也。”
[译文]
晴空万里的天空,忽然间乌云密布雷电交加;转瞬之间又太阳高照或明月高挂。大自然的运行无止无息,何曾有一刻的停止,宇宙间的运动无比通畅从没有一丝阻塞。所以人的心性也要和大自然一样毫无滞塞,不被名利所阻碍。
一二五、智慧识魔  意志斩妖
胜私制欲之功,有曰:识不早,力不易者;有曰:识得破,忍不过者。盖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斩魔的慧剑,两不可少也。
[注释]
慧剑:佛家语,用智慧比喻利剑。
[译文]
对于战胜自己的私心和克制自己欲念的功夫,有的人说由于没有认识到私心欲念的害处、也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去战胜和克服它;有的人则说明明知道私心欲念的害处,却又忍受不了它的诱惑。所以一个人的智慧是认识邪魔的法宝,坚强的意志力则是一把能斩除邪魔的利剑,要想战胜克制自己的私心欲念,智慧和意志力两者缺一不可。
一二六、宽而容人  不动声色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注释]
觉:发觉、察觉。
诈:欺骗。
形:表形、表露。蕭统《文选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中:心中)
[译文]
发觉别人在欺诈自己时,并不以言语表现自己的不满;受到别人的欺侮,也不在表情上显现出愤怒的情绪。这种处事方法中有无穷的意蕴,也含有一生受用不尽的奥妙。
一二七、英雄豪杰  经受锤炼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身心交益;不受其锻炼,则身心交损。
[注释]
横逆:指意想不到的灾祸。
炉锤:比喻锻练人心性的东西。
[译文]
灾祸和穷困的境地就是锻炼英雄豪杰心性的熔炉。只要能够经受这种锻炼,那么身心才会有质的飞跃;相反,承受不了这种锻炼,那么对身心来说会是一种损害。
点评:好钢不怕磨砺,越磨越利,若是废铁木头那就另当别论了。
苦难,可磨利人的思维和智慧。所以,成佛也只能是在人道,而非在福报很大的天道。其实,做人最大的好处和意  义也是在于此。
众多的名言也说明这个道理,如:
“不受一翻寒剌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一二八、天地父母  万物敦睦
吾身一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好恶有则,便是燮理的功夫;天地一大父母也,使民无怨咨,物无氛疹,亦是敦睦的气象。
[注释]
愆:过失、错误。《尚书·伊训》:“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
燮理:调和、谐和。
怨咨:怨恨。
氛:恶气。《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楚氛甚恶。”
[译文]
人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小天地,如果能使自己喜怒不逾越规矩,使自己的好恶遵守一定的规则,这就是做人的一种调理谐和的功夫;天地就像是万物的父母,如果能让百姓没有怨恨和叹息,万事万物没有了灾害,大自然便能够呈现一片祥和太平的景象。
一二九、戒疏于虑  警伤于察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虑也;宁受人之欺,勿逆人之诈,此警惕于察也。二语并存,精明而浑厚矣。
[注释]
逆:预先。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译文]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用来告诫那些思虑不周警惕性不高的人;宁可受到别人的欺骗,也不揣摩别人的机诈之心,这是用来劝戒那些警惕性过高想得太细的人。与人交往能做到这两点,便能够思虑精明且心地浑厚了。
一三O、明辨是非  大局为重
毋因群疑而阻独见,毋任己意而废人言,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注释]
快:称心如意、高兴、痛快。熟语有“大快人心”。
[译文]
不能因为大多数人的猜疑而影响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要固执己见而不听从别人的忠实良言,不要因为贪恋小的私欲而伤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不要借公众的舆论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一三一、亲善杜谗  除恶防祸
善人未能急亲,不宜预扬,恐来谗谮之奸;恶人未能轻去,不宜先发,恐遭媒孽之祸。
[注释]
急:急切。
谮:说坏话诬陷别人。《荀子·致士》:“残贼加累之谮,君子不用。”
媒孽:借故陷害人而酿成其罪。
[译文]
好人不能急着和他亲近,也不应当事先就去赞扬他的美德,为的是防止遭受奸邪小人的诽谤和中伤;要想摆脱坏人,不要事先揭发他的恶行,以免受到报复和陷害。
一三二、培养节操  磨炼本领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操出。
[注释]
节义:指人格。
经纶:纺织丝绸,这里指经邦治国的政治韬略。
临深履薄:面临深渊脚踏薄冰,比喻做事非常谨慎小心。
[译文]
大凡一种青天白日那样光明磊落的节操义举,都是在艰苦和默默无闻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大凡一种可以扭转乾坤担当重任的本领,都是从谨慎严密的处事险境中磨炼出来的。
一三三、父慈子孝  伦常天性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做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此,着不得一丝感激的念头。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
[注释]
合当:应该。
市道:交易市场。
[译文]
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子女们对父母的孝顺,兄长对弟妹们友爱,弟妹们对兄长敬重,即使是用了全部爱心做到了最完美的境界,也都是理所当然,彼此间不须存有一丝感激的念头。如果施恩的人自以为是恩人,接受的人抱着感恩图报的想法,那么就是将至亲骨肉之间的关系当作了陌路人来看待,真诚的骨肉之情就会变成一种市井交易了。
一三四、不夸妍洁  谁能丑污
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谁能丑我?有洁必有污为之仇,我不好洁,谁能污我?
[注释]
妍:美、美丽。刘知几《史通·惑经》:“明镜之照物也,妍媸必露。”
丑:作动词。
[译文]
天地之间的事物,有美丽必然就有丑陋行为对比,只要自己不自夸自大宣扬自己美丽,那谁又能指责我丑陋呢?有洁净的地方必然就有脏污作为对比,只要自己不宣扬自己如何洁净,那谁又能讥讽我脏污呢?
一三五、富多炎凉  亲多妒忌
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
[注释]
冷肠:相对于热肠而言。
[译文]
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富贵之家比贫苦人家更显得明显;嫉妒、猜疑的心理,在至亲骨肉之间比外人表现得更为厉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用冷静的态度来解决,以平和的心态控制自己,那就会天天处在烦恼的困境中了。
一三六、功过要清  恩仇勿明
功过不容少混,混则人怀惰隳之心;恩仇不可太明,明则人起携贰之志。
[注释]
惰隳:疏懒堕落,灰心丧气。
携贰之志:携贰,指有疑心,不相亲附。《左传·文公七年》:“亲之以德,皆股肱也,谁敢携贰。”
[译文]
对部下的功绩和过失一点都不容混淆,如果混淆了,人们就会变得懒怠而没有上进之心;对恩惠和仇恨不能表现得过于明显,太明显了人们就容易的生怀疑背叛之心。
一三七、位盛危至  德高谤兴
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结,尽毕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
[注释]
爵位:指官位,君主国家所封的等级。
行谊:合乎道义的品行。
谤:毁谤。《史记·屈原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信而见疑:诚实却被人怀疑。)
[译文]
官不可做得太大,太大了就会使自己陷于危险境地;才能和本事不能全部用尽,用尽之后就会走向衰落;言行论调不可太高,太高就容易招来毁谤和中伤。
一三八、阴恶祸深  阳善功小
恶忌阴,善忌阳。故恶之显者祸浅,而隐者祸深;善之显者功小,而隐者功大。
[注释]
阴阳:古人哲学概念。古代思想家把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如天、火、暑是阳,地、水、寒是阴。这里“阴”指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地方;“阳”指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地方。
[译文]
做坏事最忌讳是隐藏不让人知道,做好事最忌讳到处宣扬。所以显而易见的坏事所造成的灾祸较小,不为人知的坏事所造成的灾祸较大;做了善事要让别人知道的所积的功德小,在暗中默默行善不被别人知道的所积的功德才大。
点评:阳恶恶小,阴恶恶大;阳德德小,阴德德大。
一三九、以备御才  恃才败德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猖狂。
[注释]
魍魉:迷信传说中的一种怪物。杜甫《崔少府高斋三十韵》:“魍魉森惨戚。”又写作“罔两”、“蝄蜽”。
猖狂:狂妄而放肆。
[译文]
品德是一个人才能的主人,而才能只是一个人品德的奴婢。如果一个人只有才干学识却缺乏品德修养,就好像一个家庭没有主人而由奴婢当家,这又哪能不胡作非为、狂妄嚣张的呢?
点评:有才无德的人作的恶通常会更大,对人类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会更甚。
一四O、穷寇勿追  投鼠忌器
锄奸杜倖,要放他一条去路。若使之一无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尽,则一切好物俱咬破矣。
[注释]
投鼠忌器:想打老鼠又怕把东西打坏,比喻做事有所顾忌。
杜:杜绝、阻止。李斯《谏逐客书》:“强公室,杜私门。”(公室:指王室。)
倖:用手段谋求更高职位的人。
[译文]
要想铲除杜绝那些邪恶奸诈之人,就要给他们一条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路径。如果使他们走投无路、无立锥之地的话,就好像堵塞老鼠洞一样,一切进出的道路都堵死了,一切好的东西也都被咬坏了。

一四一、有过归己  有功让人
当与人同过,不当与人同功,同功则相忌;可与人共患难,不可与人共安乐,安乐则相仇。
[注释]
患难:患,忧患。患难指艰难困苦。
仇:仇恨。《史记·郭解传》:“雒阳人有相仇者。”
[译文]
应该有和别人共同承担过失的雅量,不应当有和别人共同享受功劳念头,共享功劳就会引起彼此的猜疑;应该有和别人共同渡过难关的胸襟,不可有和别人共同享受安乐的贪心,共享安乐就会造成互相仇恨。
一四二、警言救人  功德无量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注释]
济物:用金钱救助他人。
[译文]
有学问有节操的人,虽然贫穷无法用物质去接济他人,但当碰到别人为某件事执迷不悟时,能去指点他提醒他使他领悟,当别人发生危急困难时,能为他说几句公道的话,说几句安慰的话,使他摆脱困境,这也算是无限的大功德。
一四三、趋炎附热  人之通病
饥则附,饱则扬,燠则趋,寒则弃,人情通患也。
[注释]
燠:《说文 . 无衣》:“安且燠兮。”注:“燠,暖也。”
患:疾病。柳宗元《愈膏肓赋》:“愈膏肓之患难。”(愈:治好。)
[译文]
饥饿潦倒时就去投靠人家,富裕饱足时就远走高飞,富贵的就去巴结,贫困的就鄙弃,这是一般人都会有的通病。
一四四、冷眼观物  轻动刚肠
君子宜净拭冷眼,慎勿轻动刚肠。
[注释]
冷:冷静。
刚肠:个性耿直。
[译文]
一个有品德才学的君子,要以冷静的态度来面对事物,要小心从事,切忌随便表现自己耿直的性格。
一四五、德量共进  识见更高
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
[注释]
识:知识、见识、经验。
弘::扩大、光大。《汉书·叙传下》:“思弘祖业。”
量:气量、抱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译文]
人的道德是随着气量而增长的,人的气量又是随着人的见识而增加的。所以要想使自己的道德更加完美,不能够不使自己的气量更宽宏;要使自己的气量更宽宏,不能不增加自己的见识。
一四六、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一灯萤然,万籁无声,此吾人初人宴寂时也;晓梦初醒,群动未起,此吾人初出混沌处也。乘此而一念回光,炯然返照,始知耳目口鼻皆桎梏,而情欲嗜好悉机械矣。
[注释]
萤然:形容灯光微弱得像荧火虫一般闪烁。
万籁:一切声音。
桎梏:捆住手足的刑具。《战国策·齐策六》:“束缚桎梏,辱身也。”引申为约束、束缚。
[译文]
当夜晚时分,清灯枯照,万籁俱寂,这正是人们要开始入睡的时候;清晨人们从睡梦中醒来,万物还未复苏,这正是我们刚刚从朦朦胧胧的睡意中清醒的时刻。如果能利用这一刻来澄清自己的内心世界,来反省自身的一切,便会明白耳目口鼻是束缚我们心智的枷锁,而情欲爱好等都是使我们堕落的机器。
一四七、 反省从善  尤人成恶
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即是戈矛。一以辟众善之路,一以浚诸恶之源,相去霄壤矣。
[注释]
药石:治病的东西,引申为规诫他人改过之言。
尤人:尤,指责、归咎之意。《论语·宪问》:“不尤人。”
[译文]
一个人能够经常反省自己,遇到任何事情都可能成为使自己警醒的良药;一个经常怨天尤人的人,心中的念头都会像伤害自己的戈矛。一个是通向各种善行的途径,一个是形成恶行的源头,两者有天壤之别。
一四八、功名一时  气切万古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君子信不当以彼易此也。
[注释]
千载一日:千年仿佛一日,比喻永恒不变。
[译文]
事业和文章都会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但圣贤的精神却可以亘古不变;功名利绿和荣华富贵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转移,只有高尚的气节却能千年不朽。所以,一个道德学问都很高尚的君子是不可以用一时的事业功名来换永恒的精神气节的。
一四九、机里藏机  变外生变
鱼网之设,鸿则罹其中;螳螂之贪,雀又乘其后。机里藏机,变外生变,智巧何足恃哉!
[注释]
罹:遭遇。《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河北罹袁氏之难。”
螳螂之贪,雀又乘其后:比喻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略了背后的灾祸。
[译文]
投设鱼网是为了捕鱼,可是鸿雁却落入网中;螳螂正想贪吃眼前的蝉,却不知道黄雀在背后伺机偷袭。玄机里面暗藏玄机,变化之外再生变化,人的智慧和计谋又有什么可仗恃的呢?
一五O、诚恳为人  灵活处世
作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段圆活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注释]
花子:乞丐的俗称。
[译文]
做人如果没有一点真诚恳切的念头,就会像个一无所有的乞丐,做任何事都很虚伪,处世如果没有一些随机应变的技巧,那么就成了一个没有生命的木头人,时时处处都会碰到阻碍。
一五一、去混心清  去苦乐存
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故心无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现;乐不必寻,去其苦之者,而乐自存。
[注释]
鉴:古指镜子。《左传·庄公二十一年》:“王以后之鞶鉴予之。”
翳:蔽。《楚辞·九歌·远逝》:“石屿嵯以翳日。”
[译文]
水不兴波作浪就会自然平静,镜子没有灰尘就自然明净。所以人的心地并不需要刻意去追求什么清静,只要去掉了私心杂念,就自然会明澈清静;快乐不必刻意去寻找,只要远离那些痛苦和烦恼,快乐就自然会存在了。
一五二、一言一行  切戒犯忌
有一念而犯鬼神之禁,一言而伤天地之和,一事而酿子孙之祸者,最宜切戒。
[注释]
酿:造成。
切戒:引以为戒。
[译文]
如果有一个邪恶的念头会触犯鬼神的禁忌,说一句话会伤害人间的祥和之气,如果做一件事会造成子孙后代的祸患,那么这些言行是我们要引以为戒的。
一五三、欲拎故纵  宽之自明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躁切以益其顽。
[注释]
自化:自己觉悟。
《老子》:“我无为而反自化。”
[译文]
有些事情越是想弄清楚,就越弄不清楚,可是宽限一些时间就会自然明白,不要急躁以免增加紧张的气氛;有的人想指导他却不能听从,如果放松约束也许他会自然受到感化,不要急切地去约束他,以免增加他的抵触情绪。
一五四、不能养德  终归末技
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镕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
[注释]
青云:比喻达官显贵。
白雪:五十弦瑟乐曲名。《昭明文选》陆机《文赋》:“缀下里于白雪。注:淮南子曰师旷奏自雪而神禽下降。白雪:五十弦琴乐名。”
血气:这里指感情。
[译文]
节操和正气足以胜过高官厚禄,生动感人的文章足以胜过白雪名曲,如果不是用道德准则来贯穿其中,那么终究只不过是血气冲动时的个人感情,或只不过是一种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吧了。
一五五、急流勇退  与世无争
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居身宜居于独后之地。
[注释]
谢事:指辞官归隐。
独后:不与人争,独自居后。
[译文]
引退要在自己事业处于鼎盛的时候,这样才能使自己有一个完满的结局;而居家度日则应生活在清静不与人争先的地方,这样才能真正地修身养性。
一五六、细处着眼  施不求报
谨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施恩务施于不报之人。
[注释]
至:极、最。《荀子·正论》:“罪至重而刑至轻。”
不报:此指无力回报。
[译文]
人要加强品德修养,须在最细微的地方下功夫,施予别人恩惠应该施予那些根本无法回报你的人。
一五七、清心去俗  趣味高雅
交市人不如友山翁,谒朱门不如亲白屋;听街谈巷语,不如闻樵歌牧咏;谈今人失德过举,不如述古人嘉言懿行。
[注释]
朱门:杜甫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比喻富贵之家。
白屋:指贫穷人家住的地方。“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
[译文]
与其和市井凡俗之人交朋友不如与山野老翁来往,与其去拜谒达官贵人还不如亲近普通的平民百姓;与其听街头巷尾的是是非非,还不如去听樵夫和牧童歌唱;与其议论当今的人违背道德的行为和失当的举动,还不如讲述古代圣贤的美好言行。
一五八、修身种德  事业之基
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不栋宇坚久者。
[注释]
基:基础、根本。《老子》:“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译文]
高尚美好的品德是一切事业的根基,正如盖房子一样,如果没有坚实的地基,就不可能修建坚固而耐用的房屋。
一五九、心善子盛  根固叶荣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
[注释]
裔:后代。左思《吴都赋》:“虞、魏之昆,顾、陆之裔。”(昆:后代)
[译文]
善良的心地是子孙后代的根本,就像栽花种树一样,如果没有牢固的根基,就不可能有繁花似锦、枝叶茂盛的景象。
一六O、勿昧所有  勿夸所有
前人云:“抛却自家无尽藏,治门持钵效贫儿。”又云:“暴富贫儿休说梦,谁家灶里火无烟?”一箴自昧所有,一箴自夸所有,可为学问切戒。
[注释]
无尽藏:比喻无穷的道德和财富。《大乘义章》:“德广难穷,名为无尽,无尽之德,包含曰藏。”
[译文]
古人说过:“抛弃自己家里无穷宝藏,效仿乞丐拿着饭碗沿门沿户去讨饭。”又说:“突然暴富的穷人不要信口开河,哪家的炉灶烟囱不冒烟呢?”前一句话告诫人们不要妄自菲薄,后一句话是告诫人们不要自我夸耀,所说的这两种情况都应该作为做学问的鉴戒。

一六一、道德学问  人皆可修
道是一重公众物事,当随人而接引;学是一个寻常家饭,当随事而警惕。
[注释]
公众物事:指社会大众的事。
接引:迎接、引导。
[译文]
真理是一件人人都可以去追求和探索的事情,应该随着个人的性情来加以引导;做学问就像每个人吃的家常便饭一样,应该随着事情的变化而有所谨慎和警惕。
一六二、信人己诚  疑人己诈
信人者,人未必尽诚,怀则独诚矣;疑人者,人未必皆诈,己则先诈矣。
[注释]
信人:相信别人。
疑人:怀疑别人。
[译文]
能信任别人的人,别人不定会以诚相待,但他自己却是诚实的;一个常怀疑别人的人,别人也许并不都狡诈,但他自己却已是做了狡诈之事了。
一六三、春风催生  寒风残杀
念头宽厚的,如春风煦育,万物遭之而生;念头忌刻的,如朔雪阴凝,万物遭之而死。
[注释]
煦:温暖。颜延之《陶征士诔》:“晨烟暮霭,春煦秋阴。”
朔:北。
[译文]
一个胸怀宽大仁厚的人,就像温暖和煦的春风,能让万物充满生机;而心胸狭窄刻薄的人,就像呼啸阴冷的冰雪,万物遭到它的摧残会枯萎凋谢。
一六四、善 根 暗 长  恶 损 潜 消
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 ,当必潜消。
[注释]
潜:偷偷地、秘密地。
[译文]
做了好事不一定能立即看出它的益处,但是好事的益处就像掩在草里面的冬瓜一样,于不知不觉中长大;一个人做了坏事也许不会立即看出它的害处,但恶行的灾祸就像春天庭院中的积雪被阳光照射融化一样,在渐渐地显现出来。
点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一六五、愈隐愈显  愈淡愈浓
遇故旧之交,意气要愈新;处隐微之事,心迹宜愈显;待衰朽之人,恩礼当愈隆。
[注释]
隐微:隐私。
衰朽之人:指年老体衰的人。
[译文]
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情意要如同对待新知一样特别热烈真诚;处理隐秘细微的事情,态度要更加光明磊落;对待年老体衰的人,礼节应当更加恭敬周到。
一六六、君子立德  小人图利
勤者敏于德义,而世人借勤以济其贫;俭者淡于货利,而世人假俭以饰其吝。君子持身之符,反为小人营私之具矣,惜哉!
[注释]
敏:努力、奋勉。《汉书·东方朔传》:“敏行而不敢怠。”
[译文]
勤奋的人应该十分注意培养自己的德性和义理,而世人偏偏假借勤奋来作为解决贫困;俭朴的人对财物和金钱都很淡泊,但是世人偏偏假借俭朴作为掩饰自己的吝啬。君子修身立德的标准,却成了市井小人营私谋利的工具,真是可惜啊!
一六七、意气用事  难有作为
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
[注释]
不退之轮:佛家语,轮指法轮。
[译文]
一个人只凭一时的意气、兴趣办事,情绪高的时候就去行动,冲动一过马上就停止,这样怎能成为不断前进永不倒退的车轮呢!从情感出发去领悟事理的人,有所领悟,也会有所迷惑,这样终究不是永保明亮的智慧之灯。
一六八、律己宜严  待人宜宽
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可忍。
[注释]
恕:宽恕、原谅。
[译文]
对于别人的过失和错误应该采取宽恕的态度,而如果错误在自己那么就不能宽恕;对于自己遇到的困境和屈辱应当尽量忍受,如果困境和屈辱在别人身上就不能袖手旁观,忍心不顾。
一六九、为奇不异  求清不激
能脱俗便是奇,作意尚奇者,不为奇而为异;不合污便是清,绝俗求清者,不为清而为激。
[注释]
脱俗:不沾染俗气。
异:不同的、特殊的。
[译文]
能够超凡脱俗的人是奇人,如果刻意去标新立异就不是奇人而是怪人了;不肯同流合污的人就是高洁的人,如果以与世人断绝往来去标榜自己的清高,那就不是清高而是偏激。
一七O、恩宜后浓  威宜先严
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注释]
惠:恩惠。《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酷:残酷,暴虐。晁错《贤良文学对策》:“刑罚暴酷,轻绝人命。”
[译文]
对人施予恩惠应该从淡薄到浓厚,如果开始浓厚而逐渐淡薄,那么人们就容易忘掉你的恩惠;树立威信要先严格而后宽容,如果先宽容而后严格,人们就会怨恨你的冷酷。
一七一、心虚性现  意净心清
心虚则性现,不息心而求见性,如拔波觅月;意净则心清,不了意而求明心,如索镜增尘。
[注释]
心虚:指心中没有杂念。
[译文]
内心清净无物,人的本性就会显露出来,不息灭妄想纷飞的心却去寻找人的自然本性,就像拔开水中的波浪去捞月亮一样只是一场空;意念宁静纯洁,心灵就会清明,不了解自心而求内心清明,就像是为落满灰尘的镜子又增加了一层灰尘一样。
一七二、物自为物  我自为我
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
[注释]
峨冠:高冠。峨,高也。
胡:疑问代词,怎么,为什么。《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译文]
我富贵了人们就敬重我,敬重的是我穿着的华丽威严的官服和宽大的绶带;我贫穷了人们就轻视我,轻视我穿着布衣和草鞋。人们原本敬重的是官服不是我本人,我有什么可高兴的呢?人们原本轻视的是布衣草鞋不是轻视我,我有什么可恼怒呢?
一七三、慈悲心肠  繁衍生机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古人此等念头,是吾人一点生生之机。无此,便所为土木形骸而已。
[注释]
生生之机:此指使万物生长的意念。
形骸:人的形体。范缜《神灭论》:“是生者之形骸变为死者之骨骼也。”
[译文]
常为老鼠留下一些饭粒不让它饿死,怕飞蛾扑火烧死尽量不点灯,古代的人常有这些仁慈的心肠,这些慈悲之心正是我们人类繁衍不息的生机。没有这些,那么人类也就与那些树木泥土没有什么区别了。
一七四、心体天体  人心天心
心体便是天体。一念之喜,景星庆云;一念之怒,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风甘露;一念之严,烈日秋霜。何者少得,只要随起随灭,廓然无碍,便与太虚同体。
[注释]
景星庆云景星,代表祥瑞的星名。庆云,又名景云,象征祥瑞的云层。《史记·天官书》:“天晴而见景星。”《汉书·礼乐志》:“甘露降,庆云出。”
廓然:广大。
太虚:泛指天地。
[译文]
人心的本性与大自然宇宙的本体是一致的。当人心中有了喜悦的念头时,就像大自然的天空出现瑞星祥云;当人的心中有了愤怒的念头时,就像是大自然中雷雨交加的天气;当心中有慈悲的念头时,就像是春风雨露滋润天下万物;当心中有严厉的念头时,就像寒霜烈日冷热逼人。有哪些又能少得了呢?只要人类的喜怒衰乐可以在兴起之后立即消失,心体如同天体广袤无边毫无阻碍,便可以和天地同为一体了。
一七五、无事寂寂  有事惺惺
无事时,心易昏冥,宜寂寂而照以惺惺;有事时,心易奔逸,宜惺惺而主以寂寂。
[注释]
惺惺:机警、警觉。刘基《醒斋铭》:“昭昭生于惺惺,而愦愦出于冥冥。”
寂寂:安静、沉静。
[译文]
人在闲居无事时,心思最容易陷入昏沉迷乱,这时应该在沉静中保持自己的机警;人在有事忙碌时,心情最容易急躁忙乱,这时应该在机警中保持冷静。
一七六、议事论事  明晓利害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注释]
任事:负责某事。
[译文]
议论事情的人处在旁观者的身份,就能了解掌握事情的始末通晓利害;当事的人,应该忘记个人利益抛弃个人的利害得失。
一七七、操履严明  亦毋偏激
士君子处权门要路,操履要严明,心气要和易,毋少随而近腥膻之党,亦毋过激而犯蜂虿之毒。
[注释]
腥膻:比喻操行不好的人。
虿:蝎子一类的毒虫。《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蜂虿有毒,而况国乎?”
[译文]
一个正直有修养的人处于有权势的重要地位时,道德行为和节操品德要刚正清明,心地气度要平易随和,不要放弃自己的原则与结党营私的奸邪之人接近,也不要过于激烈去触犯那些阴险之人而遭其谋害。
一七八、浑然和气  居家之珍
标节义者,必以节义受谤;榜道学者,常因道学招尤。故君子不近恶事,亦不立善名,只浑然和气,才是居身之珍。
[注释]
道学:泛指学问、道德。
浑然和气:纯朴敦厚,儒雅温和。
[译文]
喜欢标榜自己有节义的人,必然会因为节义受到他人的毁谤;标榜道德学问的人,常会因为道德学问遭到他人的指责。所以一个有德行的君子,既不做坏事,也不去争美名,只要做到纯朴敦厚,这才是立身处世中最珍贵的法宝。
一七九、诚心和气  激励陶冶
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遇倾邪私曲之人,以名义气节激励之。天下无不入我陶冶中矣。
[注释]
戾:凶暴、猛烈。
薰:一种香草。《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莸:一种臭草)。此作沐化、感化的意思。
[译文]
遇到狡诈不诚实的人,用真诚去感动他;遇到粗暴乖戾的人,用平和去感染他;遇到行为不正自私自利的人,用道义名节去激励他。那么天下就没有人不受到我的感化了。
一八O、一念慈祥  寸心洁白
一念慈祥,可以酝酿两间和气;寸心洁白,可以昭垂百代清芬。
[注释]
酝酿:酿,此指制造、调和。
昭:明显、显著。《诗经·小雅·鹿鸣》:“德音孔昭。”(孔:很)
[译文]
心怀慈祥,就可以使天地充满温暖平和的气息;心地纯洁清白,就可以使美名千古流传。

一八一、异行奇能  涉世祸胎
阴谋怪习,异行奇能,俱是涉世的祸胎。只一个庸德庸行,便可以完混沌而招和来。
[注释]
混沌:比喻自然、淳朴的心神。
[译文]
阴险的诡计,古怪的陋习,奇异的行为和庸俗的能力,都是涉身处世时招致祸害的根源。只要谨守平凡的品德和简朴的言行,就可以有合乎自然的本性而给自己带来和平的氛围。
一八二、忍得耐得  自在之境
语云:“登山耐侧路,踏雪耐危桥。”一耐字极有意味,如倾险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撑持过去,几何不堕入榛莽坑堑哉?
[注释]
榛莽:榛,杂木。莽,草木深邃的地方。
堑:护城河,壕沟。《史记·高祖本纪》:“使高垒深堑,勿与战。”
[译文]
俗话说:“爬山要能耐得住险峻难行的路,踏雪要耐得住危险的桥梁。”这一个“耐”字意味深长。就像阴险邪恶的人情、坎坷难行的世道,如不用一个“耐”字支撑过去,几乎没有人不掉入荆棘遍布的深涧中的。
一八三、心体莹然  本来不失
夸逞功业,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做人。不知心体莹然,本来不失,即无寸功只字,亦自有堂堂正正做人处。
[注释]
莹:玉石的光彩。
逞:炫耀,显示。《韩非子·说林下》:“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译文]
夸耀自己的功业,炫耀自己的文章,这些都是依靠身外之物来做人。殊不知只要保持心地的洁白纯净,不失自然的本性,即使没有半点功业,没有片纸文章,也自然可以堂堂正正的做人。
一八四、一张一弛  事先安排
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欛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处立个主宰。不然,未有不因境而迁,随时而靡者。
[注释]
主宰:主见。
迁:转移、变更。
[译文]
在工作繁忙的时候要抽空轻闲一下,以调剂一下紧张的情绪,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空闲的时候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和考虑;要想在喧闹的环境中保持头脑的冷静,就必须先在心情平静时有个主张。不然的话,一旦遇到繁忙或者喧闹的情形就会手忙脚乱。
一八五、为民请命  造福子孙
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注释]
竭:完、尽。《庄子·天下》:“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不可竭。”
[译文]
不泯灭自己的良心,不违背人之常情,不暴殄珍物。做到这三点就可以在天地之间树立善良的心性,为民众创造命脉为子子孙孙造福。
一八六、为官公廉  居家恕俭
居官有二语,曰:唯公则生明,唯廉则生威。居家有二语,曰:唯恕则情平,唯俭则用足。
[注释]
恕: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做官有两句格言说:“只有公正才能清明,只有廉洁才能威严。”治家也有两句格言:“只有宽容才能心情平和,只有节俭家用才能富足。”
一八七、富贵知贫  少壮念老
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的辛酸。
[注释]
痛痒:指痛苦。王阳明《传习录》:“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译文]
富贵的时候要了解贫穷困苦人家的艰辛;年轻力壮时,要理解年老体衰之人的悲哀。
一八八、气量宽厚  兼容并包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惠,要包容得。
[注释]
皎:洁白明亮。《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
茹:含。范成大《相州》诗:“茹痛含辛说乱华。”
[译文]
做人不能太清高,所有污浊、屈辱、丑恶的东西都要能够容忍接受;与人相处不能太过计较,对于善良的、邪恶的、智慧的、愚蠢的人都要能够理解包容。
一八九、勿仇小人  勿媚君子
休与小人仇雠,小人自有对头;休向君子诌媚,君子原无私惠。
[注释]
雠:仇敌、仇人。《尚书·微子》:“小民方兴,相为敌雠。”
[译文]
不要与那些行为不正的小人结下仇怨,小人自然有他的冤家对头;不要向君子去讨好献媚,君子本来就不会因为私情而给予恩惠。
一九O、疾病易医  魔障难除
纵欲之病可医,而势理之病难医;事物之障可除,而义理之障难除。
[注释]
义理之障:真理方面的障碍。
[译文]
放纵欲念的毛病还可以医治,而固执己见的毛病却难以纠正;一般事物的障碍还能够除去,但是义理方面的障碍却难以消除。
一九一、百炼成金  轻发无功
磨砺当如百炼之金,急就者,非邃养;施为宜似千钧之弩,轻发者,无宏功。
[注释]
邃:深远。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窍穴逶邃。”(逶:曲折)
弩: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发射箭的弓。
[译文]
磨砺自己的意志应当像炼金一样,反复锻炼才能成功,急于求成的人,就没有高深的修养;做事就像使用千钧之力的弓弩一样,经过努力才能拉动,如果轻松地做事,不会建立宏大的功业。
一九二、戒小人媚  愿君子责
宁为小人所忌毁,毋为小人所媚悦;宁为君子所责备,毋为君子所包容。
[注释]
媚悦:此指用不正当的行为博取他人欢心。
[译文]
宁可受到小人嫉恨诽谤,也不愿意被小人之取宠献媚所迷惑;宁可受到君子的责难训斥,也不要被君子原谅和包涵。
一九三、好利害浅  好名害深
好利者,逸出于道义之外,其害显而浅;好名者,窜入于道义之中,其害隐而深。
[注释]
逸:超出、超越。《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少有逸群之才。”
窜:躲藏。
[译文]
贪求利益的人,所作所为逾越道义之外,所造成的伤害虽然明显但不深远;而贪图名誉的人,他的所作所为隐藏在道义之中,所造成的伤害虽然不明显却很深远。
一九四、忘恩报怨  刻薄之极
受人之恩,虽深不报,怨则浅亦报之;闻人之恶,虽隐不疑,善则显亦疑之。此刻之极,薄之尤也,宜切戒之。
[注释]
尤:特别、尤其、更。《汉书·辛庆忌传》:“居处恭俭,食饮被服尤节约。”
[译文]
受到了别人的恩德,虽然深厚却不去报答,而对人有一点怨恨就进行报复;听到他人的坏事虽不明显也坚信不疑,而明知他人做了好事却持怀疑的态度。这实在是刻薄到了极点,这样的行为一定要避免。
一九五、不畏谗言  却惧蜜语
谗夫毁士,如寸云蔽日,不久自明;媚子阿人,似隙风侵肌,不觉其损。
[注释]
阿人:指谄媚取巧、曲意附和的人。
隙风:指从门窗、墙壁的小孔吹进的风。
[译文]
那些喜爱搬弄是非的人对有德行君子的污蔑诽谤,只不过像有一片薄云遮蔽太阳一样,不久就会风吹云散重见光明;而那些喜欢阿谀奉承去巴结别人的人,却像从门缝中吹进的邪风侵害肌肤,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
一九六、清高偏急  君子重戒
山之高峻处无木,而溪谷回环则草木丛生;水之湍急处无鱼,而渊潭停蓄则鱼鳖聚集。此高绝之行,偏急之衷,君子重有戒焉。
[注释]
停蓄:指水静止不流动。
衷:内心。颜延之《五君咏》:“深衷自此见。”
[译文]
山高险峻的地方往往没有树木生长,而在溪谷蜿蜒曲折的地方却草木丛生;在水流湍急的地方没有鱼儿停留,而平静的深水潭下则生活着大量鱼鳖。这就是说过于清高的行为,过于偏激的心理,对一个有德行的君子来说,是应当努力引以为戒的。
一九七、虚圆建功  执拗偾事
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偾事失机者,必执拗之人。
[注释]
虚圆:谦虚圆通。
偾:败。《礼记·大学》:“此谓一言偾事。”
[译文]
自古能够建立宏大功业的人,大多是处世谦虚圆融的人;而容易失败抓不住机会的人,一定是性情固执倔犟的人。
一九八、处世之道  不同不异
处世不宜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作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
[注释]
俗:指一般人。
[译文]
为人处事既不要同流合污陷于庸俗,也不故作清高标新立异;做事不应该使人讨厌,也不应该故意委屈自己讨人欢喜。
一九九、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桔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神百倍。
[注释]
荒馨:香气四溢。
[译文]
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天空出现的晚霞放射出灿烂的光彩,绚丽夺目,一年将尽的晚秋季节,橙桔正在结出芬芳金黄的果实。所以一个有德行的君子到了晚年。更应该精神百倍地充满生活的信心。
二OO、聪明不露  才华不逞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取人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注释]
噬:咬。柳宗元《封建论》:“人不能搏筮。”
逞:炫耀、显示。《韩非子·说林下》:“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肩鸿:指担负大责任。
钜:通“巨”,大。
[译文]
老鹰站立时就像双目瘵睁半闭的好像处于睡态,老虎行地慵懒无力仿佛处于病态,实际这些正是它们准备取食的高明手段。所以有德行的君子做人时要做到不炫耀自己的聪明,不显示自己的才华,这样才能够有能力承担任艰巨重大的任务 。

二O一、过俭者吝  过谦者卑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
[注释]
悭吝:小气、吝啬。
雅:高尚、不俗。《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才识不及预,而雅性过之。”(预:人名)
懿:美,好。《诗经·周颂·时迈》:“我求懿德。”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斯则前世之懿事,后王之元龟也。”(元龟:指借鉴。)
足恭:过分恭敬。
机心:诡诈狡猾的用心。
[译文]
俭朴是一种美德,可是俭朴过分就是吝啬小器,成为斤斤计较的守财奴,反而伤害了与人交往的雅趣;处事谦让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可是如果谦让过分就显得卑躬屈膝,谨小慎微不够大方得体,反而会多出一些巧诈的心思。
二O二、喜忧安危  勿介于心
毋忧拂意,毋喜快心,毋恃久安,毋惮初难。
[注释]
拂意:不如意。拂,违背、不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忠言拂于耳。”
快心:称心。快,高兴、痛快。熟语有“大快人心。”
惮:畏惧、害怕。《管子·乘马》:“民不惮劳苦。”
[译文]
不要为不合意的事感到忧心忡忡,不要对高兴的事欣喜若狂,对长久的安定不要过于依赖,对开始遇到的困难不要畏慎害怕而裹足不前。
二O三、声华名利  非君子行
饮宴之乐多,不是个好人家;声华之习胜,不是个好士子;名位之念重,不是个好臣士。
[注释]
习:习惯。
士子:指读书人或学生。
[译文]
经常宴请宾客饮酒作乐的,不会是个正派人家;喜欢淫靡音乐和华丽服饰的,不是个正经读书人;对于名声地位非常看重的,不是个好官吏。
二O四、乐极生悲  苦尽甜来
世人以心肯处为乐,欲被乐心引在苦处;达士以心拂处为乐,终为苦心换得乐来。
[注释]
心肯:指心愿得到满足。
拂:违背。
[译文]
世人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为快乐,然而却常常被寻求快乐的心引诱到痛苦中去;一个豁达明智的人在平时能信心百倍地忍受各种不如意,最后用自己的劳苦换到了真正的快乐。
二O五、过满则溢  过刚即折
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
[注释]
盈:充满。《诗经·小雅·楚茨》:“我仓既盈。”
搦:压制。左思《魏都赋》:“搦秦起赵”。(起:扶持)
[译文]
当一个人的权力达到鼎盛的时候,就像水缸中的水已经装满将要溢出来一样,这时切忌再加入一滴;当一个人处在危急状况时,就像树木将要折断却还未折断的时候,这时切忌再施加一点压力。
二O六、冷眼观人  冷心思理
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
[注释]
当:主持、掌管。《左传·襄公二年》:“于是子罕当国。”
[译文]
用冷静的眼光观察他人,用冷静的耳朵听他人说话,用冷静的情感来主导意识,用冷静的头脑来思考问题。
二O七、心宽福厚  量小福薄
仁人心地宽舒,便福厚而庆长,事事成个宽舒气象;鄙夫念头迫促,便禄薄而泽短,事事得个迫促规模。
[注释]
庆:福。《盐铁论·诛秦》:“初虽劳苦,卒获其庆。”(卒:终)
鄙夫:鄙陋之人。
[译文]
仁慈博爱的人心胸宽阔坦荡,所以能够福禄丰厚而长久,事事都能表现出宽宏大度的气概;浅薄无知的人心胸狭窄,所以福禄微薄而短暂,凡事都表现出目光短小狭隘局促的心态。
二O八、闻恶防谗  闻善防奸
闻恶不可就恶,恐为谗夫泄怒;闻善不可即亲,恐引奸人进身。
[注释]
就恶:立刻厌恶。
谗夫:陷害别人,说别人坏话的小人。谗,说别人的坏话。《荀子·修身》:“伤良曰谗,害良曰贼。”(良:好人)
[译文]
听到人家有恶行,不能马上就起厌恶之心,要仔细判断,看是否有人故意诬陷泄愤;听说别人的善行不要立刻相信并去亲近他,以防有奸邪的人作为谋求升官的手段。
二O九、躁急无成  平和得福
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注释]
集:聚集。贾谊《过秦论》:“天下云集而响应。”
[译文]
性情急躁粗暴、粗心大意的人,最后没有一件事情能够做得成功;心地平静、性情温和的人,往往各种福分都会降临到他的头上。
二一O、用人不刻  交友不滥
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注释]
刻:刻薄、苛刻。柳宗元《封建论》:“奸利浚财,怙势作威,大刻于民者。”
滥:随便、过度、无节制。《荀子·致士》:“刑不欲滥。”
贡谀:指说好话逢迎讨好。
[译文]
用人要宽厚不可太刻薄,如果用人刻薄,那些想前来效忠你的人也会因此离去;交朋友不应该太没原则,如果胡乱交友,那么善于逢迎献媚的人都会设法来到身边。
二一一、立定脚根  著得眼高
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著得眼高;路危径险处,要回得头早。
[注释]
路、径:这里均指世路。
[译文]
在急风暴雨的恶劣环境中,要站稳自己的脚根,才不至于跌倒;在花莺柳燕的温柔之乡,要放眼高处,才不至于被眼前的美景所迷惑并冲昏头脑;在危路险境之地,要能猛然回头,才不至于深陷其中。
二一二、和衷少争  谦德少妒
节义之人济以和衷,才不启忿争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谦德,方不开嫉妒之门。
[注释]
和衷:温和的心胸。《书经·皋陶谟》:“内码寅协恭和衷哉。”
承:辅助。《左传·哀公十八年》:“使帅师而行,请承。”
[译文]
有品行的人要用谦和和诚恳来调和,才不至于留下引起激烈纷争的隐患;功成名就的人要保持谦恭和蔼的美德,这样才不会给人留下嫉妒的把柄。
二一三、居官有节  居乡有情
士大夫居官,不可竿牍无节,要使人难见,以杜幸端;居乡,不可崖岸太高,要使人易见,以敦旧好。
[注释]
竿牍:书信。 杜:杜绝。
[译文]
读书人在做官的时候,与别人的书信往来不可漫无节制,要让那些求职的人难以见面,以避免那些投机取巧奔走钻营的人有机可乘;退职赋闲的时候,不能过于清高自傲,要态度平和使人容易接近,才能和亲族邻里增进友好感情。
二一四、事上警谨  待下宽仁
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则无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则无豪横之名。
[注释]
大人:指有官位的人。《左传》:“而后及其大人。
注:‘大人,卿大夫也。'” 豪横:豪强蛮横。
[译文]
对于德高望重的人不能不敬畏,因为畏惧德行高尚的人就不会有放纵轻浮的想法;对于平民百姓也不能没有敬畏之心,因为畏惧平民百姓就不会有豪强蛮横的恶名。
二一五、逆境消怨  怠荒思奋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消;心稍怠荒,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
[注释]
拂逆:不如意。
尤:指责,归罪。司马迁《报任安书》:“动而见尢,欲益反损。”(见尤:被指责)
怠:懒惰,松懈。《商君书·弱民》:“民畏死,事乱而战,故兵农怠而国弱。”
[译文]
处事遇有不顺心时,就去想想那些境遇不如自己的人,那么心中的怨恨就会自然消失;心中一出现懒怠松懈的念头,就想想那些比自己强的人,精神会马上振作起来。
二一六、轻诺惹祸  倦怠无成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注释]
嗔:生气、发怒。杜甫《丽人行》:“慎莫近前丞相嗔。”
鲜终:指有头无尾、有始无终。
[译文]
不要因为自己心情高兴而轻率对人许诺,不能因为借着醉意而乱发脾气,不能因为一时冲动而惹事生非,不能因为精神疲倦而有始无终。
二一七、心领神会  全神贯注
善读书者,要读到手舞足蹈处,方不落筌蹄;善观物者,要观到心融神洽时,方不泥迹象。
[注释]
筌蹄:即荃蹄。荃,捕鱼的工具。蹄,捕兔的工具。《庄子·外物》:“筌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洽:和谐,融洽。《诗经·大雅·江汉》:“洽此四国。”
泥:拘泥。《宋史·刘几传》:“儒者泥古。”
[译文]
真正善于读书的人,要读到心领神会的境界,才不会掉入文字的陷阱中;善于观察事物的人,要观察到与事物融为一体的境界,才不会停留于表面现象。
二一八、勿以长欺短  勿以富凌贫
天贤一人,以诲众人之愚,而世反逞所长,以形人之短;天富一人,以济众人之困,而世反挟所有,以凌人之贫。真天之戮民哉!
[注释]
诲:教导、指教。《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逞:炫耀、显示。《韩非子·说林下》:“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形:比拟。
戮民:此指有罪的人。
[译文]
上天给予一个人聪明才智,是要让他来教诲解除大众的愚昧,没想到世间的聪明人却卖弄个人的才华,来暴露别人的短处;上天给予一个人财富,是要让他来帮助救济大众的困难,没想到世间的有钱人却凭仗自己的财富,来欺凌别人的贫穷。这两种人真是上天的罪人。
二一九、中才之人  高低难成
至人何思何虑,愚人不识不知,可与论学,亦可与建功。唯中才的人,多一番思虑知识,便多一番臆度猜疑,事事难与下手。
[注释]
至:达到了顶点。《史记·春申君列传》:“物至则反。”至人指高人一等的人。《庄子·天下》:“不离于真,谓之至人。”
臆:主观想象和揣测。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译文]
智慧豁达的人处事无忧无虑,愚笨憨厚的人也不会操心费神,所以既可以和他们研究学问,也能够与他们一起创建功业,只有那些才能中等的人,智慧不高,什么都懂一点,遇事往往考虑得十分复杂,而且疑心很重,结果任何事情都很难和他们携手并进。
二二O、守口应密  防意应严
口乃心之门,守口不密,泄尽真机;真乃心之足,防意不严,走尽邪蹊。
[注释]
意:意识。
邪溪:指不正当的小路。
[译文]
口是心的大门,如果不能管好自己的口,就会泄露心中的秘密;意是心的双脚,如果防守得不够严谨,那么就会走上邪道 。
二二一、责人宜宽  责己宜严
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
[注释]
原:原谅,宽恕。
[译文]
对待别人应该宽厚,要善于原谅他人的过错,把有过错当作无过错,这样相处就能平心静气;对待自己应该严格,在自己没有过错时要能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增进自己的品德。
二二二、幼时定基  少时勤学
子弟者,大人之胚胎;秀才者,士大夫之胚胎。此时若火力不到,陶铸不纯,他日涉世立朝,终难成个令器。
[注释]
胚胎:指开端,根源。
令器:指美才。《唐书·张昌龄传》:“昌龄等华而少实,其文浮靡,非令器也。”
[译文]
小孩是大人的雏形,秀才是官吏的雏形。但如果锻炼得不够火候,陶冶得不够精纯,以后走向社会或者在朝作官,最终难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二二三、君子忧乐  亦怜茕独
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当宴游而惕虑,遇权豪而不惧,对茕独而惊心。
[注释]
惕:担心。《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无日不惕,岂敢忘哉!”
茕独:孤苦伶仃的意思。无兄弟曰茕,无子曰独。
[译文]
有能力和德行的君子哪怕面临危难的环境也绝对不会忧虑,而在安乐宴饮时却知道警惕,不沉迷于其中,他们遇到有权势或蛮横的人并不畏惧,而遇到那些孤苦无依的人却会产生同情心,而不会无动于衷。
二二四、浓夭淡久  大器晚成
桃李虽艳,何如松苍柏翠之坚贞?梨杏虽甘,何如橙黄桔绿之馨冽?信乎,浓夭不及淡久,早秀不如晚也。
[注释]
馨:芳香,多指花草。屈原《九歌·山鬼》:“折芳馨兮遗所思。”
夭:夭折,短命。《荀子·荣辱》:“忧险者常夭折。”
[译文]
桃李的花朵虽然鲜艳夺目,但哪里比得上苍松翠柏的四季常青;梨和杏的果实虽然甘甜,但怎么能比得上黄橙绿桔散发的芬芳?确实如此,浓烈却消逝得快还不如清淡而维持得长久,少年得志还不如大器晚成。
二二五、静中真境  淡现本然
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味淡声稀处,识心体之本然。
[注释]
风恬浪静:比喻生活平静。
心体:指心的深处。
[译文]
在安闲平静的时候,可以显现出人生的真实境界;在平淡宁静的时候,才能体会心性的本来面目。

(下集)
一、乐者不言  言者不乐
谈山林之乐者,未心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谈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注释]
趣:味。李白《月下独酌》:“但得醉中”
[译文]
好谈隐居山林生活之乐的人,不一定真的领悟了山林生活的乐趣。口头上说讨厌名利的人,未必真的忘却对名利的贪恋。
二、省事为适  无能全真
钓水,逸事也,尚持生杀之柄;弈棋,清戏也,且动战争之心。可见喜事不如省事之为适,多能不若无能之全真。
[注释]
钓水:指垂钓。
柄:权力,权柄。《韩非子·问田》:“治天下之柄。”
全真:保全真实的本性。
[译文]
在水边钓鱼本来是一种清闲洒脱的事,却掌握着鱼儿的生杀之权;下棋本是高雅轻松的娱乐,而其中还充斥着争强斗胜的心理。从中可以看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让人更加闲适,多才多艺还不如平凡无才能够保全自己的真实本性。
三、艳为虚幻  枯为胜境
莺花茂而山浓谷艳,总是乾坤之幻境;水木落而石瘦崖枯,才见天地之真吾。
[注释]
幻:虚幻。
真吾:真实的本来面目。
[译文]
鸟语花香草木繁茂,山谷溪流中充满了艳丽风光,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宇宙间的虚幻境象;流水干枯山崖光秃凋零石面清冷,这样才是表现了天地之间真实的本来面目。
点评:幻境是依众多外缘(条件)而存在的,外缘稍有变化即消逝,所以,它的存在是短暂的、虚假的、不实的。
太空的绝大多数行星都总是“水木落而石瘦崖枯”,这才是行星的本来面目。我们的地球过去是这样,将来也必然是这样。
四、天地之闲  因人而异
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劳攘者自冗。
[注释]
劳攘:形体,精神的劳碌与困扰。
冗:忙,繁忙。刘宰《走笔谢王去非》:“知君束装冗,不敢折简致。”
[译文]
时间本来是很长的,而忙碌的人自己觉得很紧迫;天地之间本来宽阔无限,而心胸狭窄的人却感觉到局促抑压;美丽的大自然本来是闲情逸致的,而庸碌的人却无事找事,徒增忙碌和烦恼。
点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万法本闲,唯人自闹。
五、盆池竹屋  意境高远
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会景不在远,蓬窗竹屋下,风月自赊。
[注释]
盆池拳石:比喻空间狭小。
[译文]
寻找生活的情趣不在于东西的多寡,即使在水池和小石头间,也可欣赏到云烟日霞的山水景色;能使人意会的景致不在远处,即便在自己家的草窗竹屋之下,也可以享受到清风明月的悠闲情趣。
六、静夜梦醒  月现本性
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注释]
身外之身:此指佛家所说的真如自性。
[译文]
静听夜阑人静从寺院远处传来的钟声,可以把我们从人生的大梦中唤醒;细看清澈的潭水中倒映的月影,可以亲见幻躯之外的真如自性。
七、天地万物  皆是实相
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学者要天机清澈,胸次玲珑,触物皆有会心处。
[注释]
玲珑:此指光明磊落。
[译文]
鸟的声音和虫儿的鸣叫,是大自然在传达心中的秘密;花的艳丽和草的翠绿都是阐明文章的哲理。学者要心灵透彻,胸怀光明,这样接触万物才能心领神会。
八、知无形物  悟无尽趣
人解读有字书,不解读无字书;知弹有弦琴,不知弹无弦琴。以迹用,不以神用,何以得琴书之趣?
[注释]
迹用:运用形体。
[译文]
人们只会读懂用文字写成的书,却无法读懂宇宙这本无字的书;只知道弹奏有弦的琴,却不知道弹奏大自然这架无弦之琴。知道用有形的东西,而不懂领悟其神韵,这样怎么能懂得弹琴和读书的真正乐趣呢?
九、淡欲有书  神仙之境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注释]
霁:天放晴。
石室丹丘:此处引申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译文]
心中没有功名利禄的欲望,就会像秋高气爽的天空和晴朗的海面一样明朗辽阔;在闲坐时有琴弦和书籍为伴,生活就会像居住在山洞中的神仙一样逍遥。
十、盛宴散后  兴味索然
宾朋云集,剧饮淋漓,乐矣,俄而漏尽烛残,香销茗冷,不觉反成呕咽,令人索然无味。天下事,率类此,人奈何不早回头也?
[注释]
茗:茶。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觉寺》:“渴饮茗汁。”
[译文]
宾客朋友聚集在一起,酣畅痛饮,狂欢作乐,可是事过之后面对的只是燃尽的残烛,烧尽的檀香,冰凉的茶水,一切快乐已经烟消云散,回想刚才的一切,真让人感到毫无兴趣。天下的事,大多和这相似,识时务的人为什么不及时回头呢?
十一、得个中趣  破眼前机
会得个中趣,五湖之烟月尽入寸里;破得眼前机,千古之英雄尽归掌握。
[注释]
烟月:指自然景色。
寸里:心里。
[译文]
能够体会天地之间所蕴含的机趣,那么五湖四海的山川景色便可纳入我的心中;能够看破眼前的机用,那么所有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都可归于我掌握。
十二、非上上智  无了了心
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身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注释]
上上智:最高的智慧。
了:明白、明了。
[译文]
山河大地与广袤的宇宙空间相比,只是一粒细小的尘土,而人类不过是微尘中的微尘;血肉之躯相对无限的时间来说,只是相当于一个一闪即逝的泡影,何况外在的功名富贵不过是泡影外的泡影。所以说,没有绝顶高超的智慧,就不能有彻悟真理之心。
十三、人生苦短  宇宙无限
石火光中争长竞短,几何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许大世界?
[注释]
蜗牛角上:比喻地方极小。
许大:多大。
[译文]
在电光石火般短暂的人生中较量时间的长短,又能争到多少的光阴?在蜗牛触角般狭小的空间里你争我夺,又能争夺到多大的世界空间?
十四、极端空寂  过犹不及
寒灯无焰,敝裘无温,总是播弄光景;身如槁木,心似死灰,不免堕在顽空。
[注释]
敝:坏,破旧。《墨子·公输》:“邻有敝轝( Yú ,车)而欲窃之。”
槁:草木枯干。刘向《九叹·远逝》:“草木摇落时槁悴兮。”
[译文]
微弱的灯火没有光焰,破旧的棉衣丧失了温暖,这是造化在玩弄世人;衰败的身体像干枯的树木,空虚的心灵像燃透的灰烬,这样的人不免陷入冥顽的空境。
十五、休无休时  了无了时
人肯当下休,便当下了。若要寻个歇处,则婚嫁虽完,事亦不少;僧道虽好,心亦不了。前人云:“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见之卓矣。
[译文]
一个人想要就此罢休,就要当机立断如快刀斩乱麻般立即罢休,不必等到万事俱备。如果一定要寻找一个好时机,那就像人们婚礼虽然完成了,以后有关家庭的事情还接踵而来;出家的和尚虽然暂时获得清静,其实内心的烦恼却不见得一时能够消除。古人说:“现在能够罢休就赶快罢休,如果去寻找一个可以完结的时候便永远无法罢休。”这真是真知卓见啊。
十六、从冷视热  从冗入闲
从冷视热,然后知热处之奔驰无益;从冗入闲,然后觉闲中之滋味最长。
[注释]
热:指名利权势。
冗:忙,繁忙。刘宰《走笔谢王去非》:“知君束装冗,不敢折简致。”
[译文]
从热闹的名利场中退出后再冷静地回头看之,才知道热衷于争名夺利是最没有意思的;从忙碌的生活转到安闲的生活,才知道安闲的人生趣味最为长久。
十七、轻视富贵  不溺酒中
有浮云富贵之风,而不必岩栖穴处;无膏肓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诗。
[注释]
岩栖穴处:指居住在深山洞穴中。
耽:沉溺,爱好而沉浸其中。《韩非子·十过》:“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译文]
有把富贵荣华视作浮云的风骨,就没有必要居住到深山幽洞中去怡养心性;不酷爱山石清泉的人,却总是作诗饮酒,也自有乐趣。
十八、不嫌人醉  不夸己醒
竞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淡适己,而不夸独醒。此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者。
[注释]
竞逐:竞争。
释氏:佛祖释迦牟尼的简称。
缠:扎束困扰。
[译文]
听任别人去争名逐利,但不因此去嫌恶他们、疏远他们;保持恬静淡泊的心境是为了顺着自己的本性,也不因此夸耀自己的清高。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不被物欲蒙蔽,也不被虚幻所迷惑,身心俱逍遥自在”的人。
十九、心闲日长  意广天宽
延促由于一念,宽窄系之寸心。故机闲者,一日遥于千古;意广者,斗室宽若两间。
[注释]
延促:延,延长、伸长。促,短、短促。
机闲者:忙中偷闲的人。
[译文]
时间的长短是因为人的主观感受,宽和窄是由于心理的体验。所以对心灵闲适的人来说一天比千古还长,对心境开阔的人来说,斗大的屋子像天地间一样宽广。
点评:万法唯心造。
现在有的理论物理学家也已提出时间和空间是假的,它们只不过是意识的产物而已。
您信吗?
二十、栽花种竹  去欲忘忧
损之又损,栽花种竹,尽交还乌有先生;忘无可忘,焚香煮茗,总不问白衣童子。
[注释]
损:减少。
乌有先生:《史记·司马相如》:“乌有先生有此事齐之为难。”
[译文]
把对生活的物质欲望尽量减少到最低限度,平日只是种些花草树竹培养生活情趣,将一切烦恼和忧愁都交还给乌有先生;要把生活琐事忘掉,每天只是烧香煮茗,甚至不去过问送酒的白衣童子是谁。

二一、知足则仙  善用则生
都来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总出世上因,善用者生机,不善用者杀机。
[注释]
杀机:危机。杀,败坏。
[译文]
对于每天的现实生活,能够知足的人就感到生活在仙境,而不知满足的人就只能始终处在凡俗的世界;总结世上的一切原因,善于运作的人,就能创造机运,不善运作的人,就处处陷入危机当中。
二二、附势遭祸  守逸味长
趋炎附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长。
[注释]
趋炎附势:攀附权贵。
[译文]
攀附权势的人,所带来的祸害往往是最悲惨最迅速的;坚持恬静淡泊的生活,虽然很平淡,但趣味却最悠久。
二三、松涧望闲云  竹夜见风月
松涧边,携杖独行,立处云生破衲;竹窗下,枕书高卧,觉时月侵寒毡。
[注释]
衲:僧衣。白居易《赠僧自远禅师》:“自出家来长自在,缘身一衲一绳床。”
毡:用毛制成的毡子。
[译文]
在松树溪涧旁边,手拄拐杖独步自行,云雾飘绕在身穿破袍的自己身边;在竹窗下,头枕书本无忧无虑地安然入睡,醒来时,清凉的月光照在自己的薄毛毡上。
点评:道骨仙风,一派世外高人之风范。
二四、欲时思病  利来思死
色欲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嚼蜡。故人常忧死虑病,亦可消幻业而长道心。
[注释]
饴:用米、麦制成的糖浆,糖稀。王充《论衡·本性》:“甘如饴蜜。”
道心:据《朱子全书·尚书》:“人心,人欲也;道心,天理也。”
[译文]
色情的欲望像火焰般炽热,可是当一想到生病时的情形,兴致就会像一堆死灰;功名利禄像蜜糖一样甜蜜,可是当一想到死亡时,味道便会像咀嚼蜡丸一般无味。所以如果一个人能常常想到疾病和死亡,那么就可以消除虚幻的追求而培养一些修行了道之心了。
二五、退后一步  清淡一分
争先的径路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
[注释]
争先:此指争强好胜。
[译文]
人人竞相争先的道路最为狭窄,如果能够退后一步,道路自然就会宽广一步;追求浓艳华丽,那么享受到的滋味就会缩短,如果清淡一些,趣味反而更加悠久。
二六、忙不乱性  死不动心
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物看得破。
[注释]
不动心:镇定,不畏惧。
[译文]
要想在忙碌的时候心性不乱,就必须在清闲的时候培养清醒敏捷的头脑;要想在死亡面前不感到畏惧,必须在平时就对人生觉悟得透彻。
二七、隐无荣辱  道无炎凉
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无炎凉。
[注释]
炎凉:炎,热。凉,冷。炎凉比喻人情冷暖。
[译文]
隐居山林之中的人生,没有荣耀与耻辱;追求仁义道德的道路上,没有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二八、心静自然凉  乐观无穷愁
热不必除,而除此热恼,身常在清凉台上;穷不可遣,而遣此穷愁,心常居安乐窝中。
[注释]
遣:排除,排遣。任昉《出群传舍哭范仆射》:“欲以遣离情。”
安乐窝:指舒适的处所。
[译文]
不一定要除去暑热本身,如果要去除暑热所带来的烦恼,只要保持清凉的心境即可;穷困不一定要用什么特殊的方法去改变,要排除穷困所带来的忧愁,只要保持安乐的心境即可。
二九、进时思退  得手思放
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著手时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
[注释]
触藩:进退两难。
骑虎之危:比喻做事不能停下的危险。
[译文]
在进步向前的时候要想好退路,才能避免进退两难的灾祸;在着手进行的时候要有中止放手的准备,才能摆脱骑虎难下的险境。
三十、贪者常贫  知足常富
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授候,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
[注释]
公:爵位。
膏梁:珍美的菜肴。
编平:指一般平民。
[译文]
对于贪得无厌的人,分给他金银他恨分不到珍贵的珠玉,封他为公爵他怨封不到有实权的候爵,明明是权贵人家却甘心自比为乞丐;对于知足常乐的人,觉得野菜比鱼肉味道还要美,粗布衣袍比狐皮貉裘还要温暖,虽然身为平民百姓却比王公贵族过得还要自在。
三十一、隐者多趣  省事心闲
矜名不若逃名趣,练事何如省事闲。
[注释]
矝:夸耀。《史记·文帝本纪》:“今又矝其功,受上赏,处尊位。”
练:训练,使熟练。此处有研究之意。
[译文]
炫耀名声还不如逃避名声更有趣味,练达世事也不如多省一事来得悠闲自得。
点评:清净无为最是福。
三十二、自得之士  逍遥自适
嗜寂者,观白云幽石而通玄;趋荣者,见清歌妙舞而忘倦。唯自得之士,无喧寂,无荣枯,无往非自适之天。
[注释]
玄:深奥,玄妙。《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自得:领悟人生。
[译文]
喜欢宁静的人,看到天上飘动的白云和山间的幽石就能悟出其中的玄机;喜欢繁华热闹的人,听见清扬的歌声看到美妙的舞蹈会忘记疲倦。只有那些纯净自得的人,没有喧嚣或寂寞的烦恼,没有得志或失意的痛苦,何时何地都是他逍遥自在的天地。
三十三、孤云出岫  朗镜悬空
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
[注释]
岫:山洞。张协《七命》:“临重岫而揽辔,顾石室而回轮。”
朗:明朗。王羲之《兰亭集序》:“天朗气清。”
[译文]
孤云从山谷中飘出来,它的去留和什么都没关系;一轮明月像悬挂在天空,世间的安静或喧闹与它毫无关系。
三十四、浓处味短  淡中趣真
悠长之趣,不得于浓酽,而得于啜菽饮水;惆恨之怀,不生于枯寂,而生于品竹调丝。故知浓处味常短,淡中趣独真也。
[注释]
酽:浓、味厚。
啜菽饮水:啜,吃。菽,豆类的总称,此处指粗粮。啜菽饮水比喻清淡的生活。《荀子·天论》:“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
品竹调丝:指欣赏音乐。
[译文]
悠远绵长的趣味不一定能从浓烈的美酒中得来,而是从食用清淡的豆类清水中得来的;惆怅悲恨的情怀不是从孤寂困苦中产生,而是从声色犬马中产生的。由此可知浓厚的味道往往很快消散,而平淡的事物才最有趣味和最真实的。
三十五、高寓于平 难出于易
禅宗曰:“饥来吃饭倦来眠。”《诗旨》曰:“眼前景致口头语。”盖极高寓于极平,至难出于至易;有意者反远,无心者自近也。
[注释]
饥来吃饭倦来眠:王阳明诗:“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去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由身外觅神仙。”
寓:寄,寄托。《管子·小匡》:“事有所隐,而政有所寓。”
[译文]
禅宗有一则偈语说:“饥饿时吃饭,疲倦时睡眠。”另外《诗旨》里有一句是:“眼前景致口头语。”这些都是将极深的哲理蕴含在极为平淡的日常生活当中,可见最难的东西也要从最简单处着手;凡事刻意去强求的人往往离真理更远,无心而任其自然的人反而会接近真理。
点评:最高深的原来是最简单,最简单的原来是最高深。
大道至简。
三十六、喧中见寂  有入于无
水流而境无声,得和喧见寂之趣;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
[注释]
有:有形的事物。
无:无我、忘我的境界。
[译文]
流水淙淙,却听不到一丝水声,由此可以看出在喧闹的环境中仍能享受寂静的趣味;高山耸立,云彩也不会觉和受到阻碍,从中可以悟出无我的玄机。
三十七、心无系恋  乐境仙都
山林是胜地,一营恋变成市朝;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盖心无染著,欲境是仙都;心有系恋,乐境成苦海矣。
[注释]
营:迷惑。《孙膑兵法·威王门》;“营而离之,我并卒而击之。”
贾:商人。《盐铁论·轻重》:“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
[译文]
山林是隐居的好地方,如果有了私心杂念,那么山林也成了俗市;欣赏书画是高雅的行为,如果有了贪求和痴恋,那就跟商人没有什么两样了。所以只要心地纯真没有污染,即使身在人欲横流的环境中也如同在仙境一般;心中牵挂太多,那么即使处在快乐的环境中也如同在苦海中生活一样。
三十八、静躁稍分  昏明顿异
时当喧杂,则平日所记忆者,皆漫然忘去;境在清宁,则夙昔所遗忘者,又恍尔现前。可见静躁稍分,昏明顿异也。
[注释]
夙昔:以前,过去。杜甫《骢马行》:“夙昔传闻思一见。” 恍尔:恍然,忽然。
[译文]
在喧闹嘈杂的时候,平时所记着的事情,都会淡忘掉;当环境清静安宁的时候,平时所遗忘的东西,又仿佛出现在眼前。可见安静和浮躁的分别,所带来的结果是清明和昏昧的不同。
三十九、卧雪眠云 绝俗超尘
芦花被下,卧雪眠云,保全得一窝夜气;竹叶杯中,吟风弄月,躲离了万丈红尘。
[注释]
吟风弄明:指填词吟诗。
红尘:尘世、人间,多指热闹繁华的地方。
[译文]
以芦花作棉被,以雪地作睡床,以云彩作蚊帐,在如此美景下睡眠,可以保持一天之间的精气;以竹叶作酒杯,在清风明月下吟咏,可以摆脱尘世间的纷乱烦扰。
四十、浓不胜淡  俗不如雅
衮冕行中,著一藜杖的山人,便增一段高风;渔樵路上,著一衮衣的朝士,转添许多俗气。固知浓不胜淡,俗不如雅也。
[注释]
衮冕:指代官位。衮,皇帝穿的绣有卷龙的衣服。冕,礼帽。
藜杖:手杖。
[译文]
在衣着华丽的达官贵人的行列中,如果出现一个手持藜杖隐居山中的隐士,便可以增加一种高雅的风韵;在渔人樵夫往来的路上,如果有一位穿着华丽朝服的达官显贵,反而会增添许多俗气。所以说浓艳比不上清淡,庸俗比不上高雅。

四十一、出世涉世  了心尽心
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绝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尽心内,不必绝欲以灰心。
[注释]
了:懂得,明白。《南史·蔡撙传》:“卿殊不了事。”
[译文]
超凡脱俗的方法,就应该在尘世中寻找,不必刻意隔绝世人远遁山林;了悟心性的功夫,还是要用此心去体会领悟,不一定要断绝欲念,心如死灰。
点评: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四十二、身放闲处  心安静中
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
[注释]
瞒昧:隐瞒。
[译文]
把自己的身体放在闲适的环境中,那么世间的荣辱得失如何能够使唤我?使自己的心境经常处在安宁平静的状态,那么世间的是非利害又如何能够欺骗愚弄我?
四十三、云中世界  静里乾坤
竹篱下,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芸窗中,雅听蝉吟鸦噪,方知静里乾坤。
[注释]
芸窗:指代书房。芸,古人藏书用的一种香草。
乾坤:天地。杜甫《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译文]
在竹篱下忽然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恍然让人觉得置身于神仙世界之中;坐在书房里面优闲地听着蝉鸣鸦啼,才感受到安静中蕴藏无限情趣。
四十四、不忧利禄  不畏仕祸
我不希荣,何忧乎利禄之香饵?我不竞进,何畏乎仕宦之危机?
[注释]
香饵:引诱人的东西。
竞进:争夺,竞争。
[译文]
我不希望去追求荣华富贵,怎么会担心名利和官禄的诱惑呢?我不想升官发财,怎么会担心官场上潜伏的各种危机呢?
四十五、山泉去凡心  书画消俗气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
[注释]
徜徉:徘徊闲适的样子。
夷犹:留连忘返。
玩物丧志:玩赏珍宝而丧失了本来的志向。
[译文]
优闲地游玩在山间树林清泉怪石之间,尘世的俗心渐渐止息;浸淫在读书吟诗作画的情趣当中,庸俗的气息就会在慢慢消失。所以有德行的君子虽然不会因为沉溺于玩物而消磨意志,也常常借助优雅的环境陶冶情操。
四十六、秋日清爽 神骨俱清
春日气象繁华,令人心神骀荡,不若秋日云白风清,兰芳桂馥,水天一色,上下空明,使人神骨俱清也。
[注释]
骀:舒缓荡漾。马融《长笛赋》:“安翔骀骀,从容阐缓。”
馥:香,香气。谢朓《思归赋》:“晨露晞而草馥。”(晞:干。)
神骨:精神和形体。
[译文]
春天的景致繁华热闹,使人心旷神怡,但却不如秋天的秋高气爽,白云飘飞,兰花馥郁,桂花飘香,秋水与长天共一色,天地澄澈清明,使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感到清爽舒畅。
四十七、得诗真趣  悟禅玄机
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
[注释]
偈:佛经、禅语中的唱词和诗句。
玄机:深不可测的道理。
[译文]
一个字都不认识,而说话充满诗意,这才体会到了诗的真正趣味;一句偈语都不明白,却富有禅机,可以说已领悟到禅理的奥妙。
四十八、好用心机  杯弓蛇影
机动的,弓影疑为蛇蝎,寝石视为伏虎,此中浑是杀气;念息的,石虎可作海鸥,蛙声可当鼓吹,触处俱见真机。
[注释]
机动:多虑。
浑:全部,都。
念息:心中没有非分的欲望。
真机:真理。
[译文]
总用心机的人,在杯中看到弓影会怀疑是毒蛇,将草中的石头当作蹲趴在地上的老虎,内心中充满了杀机。内心平和的人,把凶恶的石虎化作温顺的海鸥,把聒噪的蛙声当作吹奏乐曲,所接触到的都是真正的机趣。
四十九、身心自如  融通自在
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坎止;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
[注释]
不系之舟:比喻自由自在。
[译文]
身体要像没有系上缆绳的小船,任凭船儿飘流或者静止;心地要像已经焚成灰的树木,不怕刀砍或者涂香,丝毫不觉痛痒。
五十、皆鸣天机  皆畅生意
人情听莺啼则喜,闻蛙鸣则厌,见花则思培之,遇草则欲去之,俱是以形气用事。若以性天视之,何者非自鸣其天机,非自畅其生意也?
[注释]
形气:躯体和情绪。
生意:生机。
[译文]
一般人按常情听到黄莺啼叫就高兴,听到蛙鸣就厌恶,看见花木就愿意栽培,看见野草就想拔掉,这都是根据对象的外形气质来主观地决定好恶;但如果以自然的本性来看待,哪一个动物不是随其天性而鸣叫,哪一种草木不是随其自然而生机?
五十一、盛衰始终  自然之理
发落齿疏,任幻形之凋谢;鸟吟花开,识自性之真知。
[注释]
幻形:指人的身体。
真如:真理。
[译文]
在发秃齿落的衰老年龄,只好任由那虚幻的躯壳自然的凋谢;在鸟语花香的春光时刻,却要能够体悟本性恒常不灭的真理。
五十二、无欲则寂  虚心则凉
欲其中者,波沸寒潭,山林不见其寂;虚其中者,凉生酷暑,朝市不知其喧。
[注释]
波拂寒潭:寒冷平静的潭水被扬起波浪。
[译文]
充满私欲而心浮气躁的人,即使在寒冷的深潭中心中也会烧起沸腾的波涛,就是处在深山野林中也无法使他心灵平静;无欲无求而心静意明的人,即使在酷热的暑天也会感到浑身凉爽,就是在早晨热闹的集市上也感觉不到内心的喧嚣。
五十三、贫则无虑  贱则常安
多藏者厚仁,故知富不如贫之无虑;高步者疾颠,故知贵不如贱之常安。
[注释]
高步者:指走路时昂首阔步目空一切的人。
[译文]
财富聚集得太多的人,失去时损失也大,由此可见富有的人还不如贪穷的人过得无忧无虑;地位爬得越高的人,摔得也会越惨,由此可见地位高的人还不如低下的人过得安逸。
五十四、晓窗读易 午案谈经
读《易》晓窗,丹砂研松间之露;谈经午案,宝馨宣竹下之风。
[注释]
易:指《易经》。
磬:一种用石头或玉制成的乐器。
[译文]
早晨坐在窗边研读《易经》,用松树上的露珠来研磨朱砂批阅评点;中午时分在书桌前诵读佛经,竹林间的清风把清脆的木鱼声传向远方。
五十五、花失生机  鸟减天趣
花居盆内终乏生机,鸟入笼中便减天趣。不若山间花鸟错集成文,翱翔自若,自是悠然会心。
[注释]
翱翔:展开翅膀回旋地飞。《庄子·逍遥游》:“翱翔蓬蒿,此亦飞之至也。”
[译文]
花木栽在盆中终归要失去生机,飞鸟关进木笼就减少了天然的生趣。不像山间的花鸟交错点染成美丽的图案,自由地飞翔,这样才能使人领会其中的妙趣。
五十六、诸多烦恼  因我而起
世人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
[注释]
破的:比喻说话恰当。
[译文]
世上的庸人因为把“我”字看得太重,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嗜好和那么多的苦恼。前人说:“如果已经不再知道我的存在,又怎么会知道东西是否贵重?”又说:“如果知道自身并不属于自己所有,那么烦恼又怎能侵害我呢?”这真是一语切中要害。
五十七、少时思老  荣时思枯
自老视少,可以消奔驰角逐之心;自瘁视荣,可以绝纷华靡丽之念。
[注释]
瘁:毁败,困病。《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今天下未定,民物劳瘁。”
靡:华丽。《汉书·韩信传》:“靡衣媮食。”(媮:苟且。)
[译文]
用老年人的眼光来看待少年时的行为,就可以消除很多追名逐利的争斗心理;从衰败时的情形来看荣华富贵,可以断绝很多追求奢侈豪华的念头。
五十八、人情世态  倏忽万端
人情世态,倏忽万端,不宜认得太真。尧夫云:“昔日所云我,而今去是伊。不知今日我,又属后来谁。”人常作是观,便可解却胸中挂矣。
[注释]
倏忽:极短的时间。倏,迅速,极快。
[译文]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瞬息万变,都不必看得那么认真。尧夫先生说:“昨天所说的我,在今天已经变成了他。不知道今天的我,明天又变成谁。”人们如果常常作这样的思考,就可以放下心中许多牵挂。
五十九、热中取静  冷处热心
热闹中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注释]
冷落:寂静冷寞。
[译文]
在热闹喧嚣的时候,如果能用冷静的眼光观察事物,便可省去许多令人烦恼的事情;在失意落寞的时候,如果能有一个奋发进取的决心,那就可以得到许多人生真正的乐趣。
六十、寻常人家  最为安乐
有一乐境界,就有一不乐的相对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只是寻常家饭,素位风光,才是个安乐的窝巢。
[注释]
乘除:消长。
素位:安守本分。
[译文]
有一个安乐的境界,就一定有一个不安乐的境界和它相对;有一处美好的景色,就一定有一处不美的景色相参照。只有那些普通的家常便饭,寻常的自然景色,才是真正安乐的归宿。

六十一、乾坤自在  物我两忘
帘栊高敞,看青山绿水吞吐云烟,识乾坤之自在;竹树扶疏,任乳燕鸣鸠送迎时序,知物我之两忘。
[注释]
扶疏:枝叶茂盛。
鸠:鸟名,也称鸬鸠、班鸠。《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盈之。”
[译文]
将窗帘高高卷起,敞开窗户眺望青山绿水间云蒸霞蔚的美妙景致,才目睹到大自然是多么美妙自在。竹林茂盛树木疏朗,听任小燕子和鸣叫的鸠鸟在报道着季节的变化,因而领悟到万物合一浑然忘我的境界。
六十二、生死成败  任其自然
知成之必败,则求成之心不必太坚;知生之必死,则保生之道不必过劳。
[注释]
过劳:过分费心。
[译文]
如果知道事情有成功就一定有失败,那么也许求取成功的意念就不会那么坚决;如果知道有生就会有死,那么养生之道就不必过于用心良苦。
六十三、水流境静  花落意闲
古德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注释]
竹影:与月轮均指幻觉。
[译文]
一位道德高尚的和尚说:“竹子的影子在台阶上掠过而尘土不会飞扬起来,月影倒映池塘而水面不会生起丝毫波纹。”一位儒家学者也说:“水流得再急,四周的环境仍然宁静,花落得再多,意兴依然闲适。”一个人如果常保持这样的处世心态来为人处世,那么身心是多么自在逍遥啊。
六十四、自然乐曲  乾坤文章
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
[注释]
佩:系在衣带上作装饰用的玉。李白《感兴八首·其二》:“解佩欲西去。”
烟光:迷蒙的景色。
[译文]
山林中松涛阵阵,泉石间水流淙淙,静静聆听,可以体会到天地之间大自然的美妙乐章;原野尽头上升起的迷蒙烟雾,水中央倒映的白云美景,悠闲地看去,是宇宙间最美妙的天然文章。
六十五、溪壑易填  人心难满
眼看西晋之荆榛,犹矜白刃;身属北邙之狐兔,尚惜黄金。语云:“猛兽易伏,人心难降;溪壑易填,人心难满。”信哉!
[注释]
榛:丛生的荆棘。左思《招隐诗二首》:“经始东山庐,果下自成榛。”
壑:沟。《礼记·郊特牲》:“土反其宅,水归其壑。”
[译文]
眼看西晋已快灭亡,将变成杂草丛生的荒野,可还有人在那里炫耀自己的武力;眼看人将死去变成北邙山狐兔的食物,此时竟然还有人吝惜黄金。俗话说:“猛兽容易制伏,而人心难以降服;深谷容易填平,而人心难以满足。”这句话是如此的正确啊!
六十六、心无风涛  性有化育
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
[注释]
性天:天性。
化育:善良的德行。《礼记·中庸》:“能尽物之性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鸢:一种鹰。《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译文]
如果心中风平浪静没有波涛,那么所处之处无不是青山绿水一派美景;如果本性中有化肓万物的爱心,那么所看之物无不是鱼跃鸟飞的生动景观。
六十七、贵贱高低  自适其性
峨冠大带之士,一旦睹轻蓑小笠,飘飘然逸也,未必不动其咨嗟;长筵广席之豪,一旦遇疏帘净几,悠悠焉静也,未必不增其绻恋。人奈何驱以火牛,诱以风马,而不思自适其性哉?
[注释]
峨冠大带:指古代官服。
咨嗟:感叹,赞叹。
风马:发情的马。
[译文]
头戴高冠腰横博带的达官贵人,一旦看见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老百姓飘飘然逍遥自在,未必心中不会产生失落的感叹;生活奢靡筵席不断的豪门贵族,一旦看见窗明几净的平民人家悠然闲适的样子,未必没有慕恋的心态。世上的人为什么还要以火牛阵相争斗,还要违背常情去追逐名利呢?为什么不去过朴素的生活来顺应自己清淡的人生本性呢?
六十八、鱼得水游  鸟乖风飞
鱼得水游,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识此可以超物累,可以乐天机。
[注释]
乐:享受,喜欢。
[译文]
鱼在水中才能自由地游动,却忘记得益于水;鸟儿乘风飞翔,却不知是有风托起它。认识了这个道理就可以超脱外物的束缚,可以享受到自然的机趣。
六十九、盛衰无常  强弱安在
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之地;露冷黄花,烟迷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盛衰何常?强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
[注释]
砌:台阶。
黄花:菊花。
[译文]
狐狸做窝在残垣断壁,野兔出没在荒废楼台,这些都是当年歌舞升平的地方。遍地黄花在寒露中抖擞,一片荒草在烟雾迷漫中摇曳,这里曾是英雄逐鹿争霸的战场。兴盛和衰败哪里会长久不变?强弱胜负如今何在?想到这些不禁令人心灰意冷!
点评:无常歌
七十、宠辱不惊  去留无意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注释]
去留:指归隐和为官。
[译文]
无论是宠爱或者屈辱,都不会在意,人生之荣辱,就如庭院前的花朵盛开和衰落那样平常;无论是晋升还是贬职,都不去在意,人生的去留,就如天上面的浮云飘来和飘去那样随意。
点评:炉火纯青之境界。
七十一高天可翔  万物可饮
晴空朗月,何天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清泉绿草,何物不可饮啄,而鸱枭偏嗜腐鼠。噫!世之不为飞蛾鸱枭者,几何人哉!
[注释]
鸱枭:猫头鹰一类的鸟。李商隐《隋师东》:“岂假鸱枭在泮林。”
[译文]
晴朗的夜空,明月高照,天空可任意翱翔,而飞蛾却偏偏要在夜间扑向烛火;清泉流水,绿草野果,哪一种东西不能饮食果腹,而鸱枭却偏偏爱吃死老鼠。唉,世界上能不像飞蛾、鸱枭那样犯傻的人又有几个呢?
七十二、求心内佛  却心外法
才就筏便思舍筏,方是无事道人;若骑驴又复觅驴,终为不了禅师。
[注释]
不了禅师:指还没有开悟和尚。
[译文]
登上了竹筏就想到上岸后要舍弃这竹筏,这才是懂得不受外物羁绊的真人;如果已经骑在驴上却还想着找另外一头驴,便永远也无法成为了却尘缘的高僧。
七十三、冷情当事  如汤消雪
权贵龙骧,英雄虎战,以冷眼视之,如蚁聚膻,如蝇竞血;是非蜂起,得失猬兴,以冷情当之,如冶化金,如汤消雪。
[注释]
骧:马抬着头快跑。
膻:羊膻气。
猬:刺猬。
冶:熔炉。
[译文]
有权势的达官贵人气势威武,英雄豪杰像猛虎一样征战,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他们,只不过是像蚂蚁聚集在腥膻味旁争食,苍蝇竞相争吸血一样;人间的是是非非像乱蜂涌集,人间的得失像刺猬毛密集,用冷静的头脑来应付,不过就像金属在炉中冶炼,冰雪被热火融化一样。
七十四、物欲可哀  性真可乐
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知其可哀,则尘情立破;知其可乐,则圣境自臻。
[注释]
羁锁:束缚。
夷犹:留连。
臻:到达。
[译文]
被物质欲望所束缚,会觉得生命很可悲;悠游在纯真的本性中,才觉得生命很可爱。知道什么很可悲,那么尘世的欲望可以立刻消除;知道什么很可爱,那么神圣的境界自然会达到完美。
七十五、胸无物欲  眼自空明
胸中即无半点物欲,已如雪消炉焰冰消日;眼前自有一段空明,时见月在青天影在波。
[注释]
空明:形容光明透彻。
[译文]
如果我们心中不存在有一丝对物质的欲望,心中的烦恼就会像炉火把雪消融及太阳将冰融化一样消散了;如果我们眼前有一片空旷开朗的环境,便可以时常看到皓月当空及其映在水波中的倒影。
七十六、林岫江畔  诗兴自涌
诗思在灞陵桥上,微吟就,林岫便已浩然;野兴在镜湖曲边,独往时,山川自相映发。
[注释]
岫:峰峦。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杜甫《甘林》:“晨光映远岫,夕露见日晞。”
浩:广大。《诗经·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
[译文]
在灞陵桥上能使你诗兴大发,刚刚低声吟出诗句,山峦丛林已经充满了诗情画意;人在镜湖畔曲江边,独自漫步时,山水交映令人陶醉。
七十七、伏久飞高  开先谢早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
[注释]
蹭蹬:失势的样子。木华《海赋》:“或乃蹭蹬穷波,陆死盐田。”(盐田:指海边)
[译文]
潜伏得越久的鸟,会飞得越高;花朵盛开得越早,凋谢得也会越快。知道了这个道理,就不必为怀才不遇而忧愁,就可以消除急躁求进的想法。
七十八、花叶成梦  玉帛成空
树木至归根,而后知华萼枝叶之徒荣;人事至盖棺,而后知子女玉帛之无益。
[注释]
华萼:花萼。萼,指花瓣的最外部。
盖棺:指死后入殓棺木。
[译文]
树木到了凋谢枯萎的时候,才知道茂盛的枝叶和鲜艳的花朵只是一时的繁荣;人到了死后盖棺入殓时,才知道原来追求子女众多、财物丰盈都没有用处。
七十九、真空不空  在世出世
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问世尊如何发付?在世出世,徇欲是苦,绝欲亦是苦,听或侪善自修持!
[注释]
执:执着。
世尊:即佛陀 。
发付:发表意见。
徇:追求。
[译文]
超出一切色相意识的“空”的境界,并不就是空掉一切,执著于事物外在形相并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同样地,破除事物外在形相也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请问佛陀怎样解释这个道理?身处俗世要能超脱于俗事之外,追求欲望是一种痛苦,断绝一切欲望也是一种痛苦,这就要靠我们自己好好领悟修持了。
八十、欲有尊卑  贪无二致
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人品星渊也,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家国,乞人号饔餮,分位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注释]
星渊:比喻差别极大。
饔飱:饔指早饭,飱指晚饭,这里泛指食物。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吾小人辍餮飱以劳吏者。”
霄壤:霄指天空,壤指土地,形容相差极远。
焦:苦。
[译文]
行为刚烈的义士可以将千乘之国礼让于人,贪婪无厌的人却为一文钱而进行争夺,这两种人的品格有天壤之别,但义士好名的心理和贪财好利的心理并没有什么区别;天子掌管国家大事,乞丐沿街要饭,这两种人的身份地位有天壤之别,但天子思虑国家事务的忧愁和乞丐求食物的苦恼却没有本质的区别。

八十一、覆雨翻云  总慵开眼
饱谙世味,一任覆雨翻云,总慵开眼;会尽人情,随教呼牛唤马,只是点头。
[注释]
谙:熟悉、熟识。《晋书·刑法志》:“故谙事识体者,善权轻重,不以小害大不以近妨远。”(权:衡量)
慵:懒。杜甫《送李校书》:“晚节慵转剧。”
呼牛唤马:形容毁誉随人。
[译文]
饱尝熟悉了世态炎凉,任由世间变化万千,总懒得睁开眼睛去看一下;看透了世间的人情冷暖,管他人叫我牛还是唤我马,只是一味点头称是而已。
点评:大智若愚的境界。
八十二、前念后念  随缘打发
今人专求无念,而终不可无。只是前念不滞,后念不迎,但将现在的随缘打发得去,自然渐渐入无。
[注释]
滞:停滞,停留。屈原《九章·怀沙》:“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盛:多。不
济:指不能前进。)
[译文]
现在的人一心想心无杂念,但终究也没有办法达到完美的地步。只要先前的杂念不存心中,对于未来的杂念不去生起,只将现在的杂念随着机缘打发掉,也会渐渐达到无杂念的境界。
八十三、偶会佳境  自然真机
意所偶会便成佳境,物出天然才见真机,若加一分调停布置,趣意便减矣。白氏云:“意随无事适,风逐自然清。”有味哉其言之也。
[注释]
白氏:指白居易。
[译文]
心中偶然有所领悟才会达到最美妙的境界,事物要自然生成才能显现出真正的机趣,如果人为地安排布置,那么情趣意境就会消减。白居易诗云:“意随无事适,风逐自然清。”这句话真值得体味!诗中所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八十四、性天澄澈  何必谈禅
性天澄澈,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心;心地沉迷,纵谈禅演偈,总是播弄精魂。
[注释]
康济:指增进健康。
[译文]
天性纯真的人,即使无意修炼,饿了就吃,渴了就喝,这一切都是为了保养身心健康;心地沉沦随落的人,即使谈论佛经禅理,也只是在白白耗费自己的精力。
八十五、人有真境  即可自愉
人心有个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
[注释]
茗:茶。
形释:指躯体的解说。
衍:漫延,扩展。《后汉书·桓帝纪》:“流衍四方。”
[译文]
人心中有一个真实美妙的境界,不需要丝竹管弦之音也觉闲适愉快,不燃香不饮茶也感清新芳香。必须心中意念澄静,心境虚空,忘记忧思愁虑,解脱形体束缚,这样才能自如自在地生活在真实美妙的境界之中。
八十六、真不离幻  雅不离俗
金自矿出,玉从石生,非幻无以求真;道得酒中,仙遇花里,虽雅不能离俗。
[译文]
黄金从矿石中冶炼出来,美玉由石头琢磨而成,可见不经过虚幻就无法得到真实;道理可以在饮酒中悟得,神仙能在声色场中遇到,这是说即使高雅也不能完全脱离凡俗。
八十七、俗眼观异  道眼观常
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
[注释]
道眼:超越世俗的眼光。
[译文]
天地间的万物,人世间的情感,世界上的各种事情,用凡俗的眼光看待,纷纷扰扰、千头万绪各不相同;若用悟道者的眼光来看,统统是一样,全部是平等。有什么必要去区分,有什么必要去取舍呢?
八十八、布被神酣  藜羹味足
神酣布被窝中,得天地冲和之气;味足藜羹饭后,识人生淡泊之真。
[注释]
酣:指浓睡。
冲和:谦虚、和顺。《晋书·阮瞻传》:“神气冲和。”
[译文]
只要安然舒畅地睡在粗布棉被中,也可以吸收天地间的和顺之气;满足粗茶淡饭的人,才能体会淡泊人生的真实乐趣。
八十九、了心悟性 俗即是僧
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糠,居然净土。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卉,嗜好虽清,魔障终在。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信夫!
[注释]
肆:店铺。《后汉书·王充传》:“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
廛:卖东西的店铺。左思《魏都赋》:“廓三市而开廛。”(廓:扩大)
[译文]
想解脱世俗的纠缠,关键是看自己的内心,如果内心能够了悟,那么屠户酒肆也会变成极乐净土。要不,纵使是和琴鹤为伍,花草为伴,爱好虽然清雅,但羁绊的魔障终究还在。俗话说:“能够摆脱尘世才能进入真正的境界,没能了却尘缘的僧人也和俗家人没有两样。”这句话千真万确。
九十、万虑都捐  一真自得
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三杯后,一真自得,唯知素琴横月,短笛吟风。
[注释]
捐:抛弃,放弃。屈原《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
[译文]
住在狭窄的小屋里,抛弃所有私欲杂念,哪里还羡慕什么雕梁画栋飞檐入云的华屋;三杯酒下肚之后,自觉领悟到道理悠然自得,于是只管对月弹琴,迎着清风中吹笛。
九十一、天性未枯  机神触事
万籁寂寥中,忽闻一鸟弄声,便唤起许多幽趣;万卉摧剥后,忽见一枝擢秀,便触动无限生机。可见性天未常枯槁,机神最宜触发。
[注释]
寂寥:空虚,寂静。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
卉:草的总称。《诗经·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译文]
在万物俱静的时候,忽然听见一声鸟儿鸣叫,则会唤起许多幽情雅趣。百花草木凋谢枯败后,忽然看见一枝鲜花挺拔怒放,便会触动心灵产生无限生机。可见万物的本性并不会全部枯萎,生命的机趣应该不断激发。
九十二、把柄在手  收放自如
白氏云:“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晁氏云:“不如收身心,凝然归寂定。”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于枯寂。唯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注释]
晁:晁补之,宋朝人。
[译文]
白居易说:“不如放任自己的身心,默默地听从天地的造化。”晁补之说:“不如收敛自己的身心,静静地使一切归于安寂。”放任往往使人狂放自大,过度收敛心又会归入枯寂。只有善于把持自己身心的人,控制的开关在自己手中,可以收放自如,从而取得平衡。
九十三、造化人心  混合无间
当雪夜月天,心境便尔澄澈;遇春风和气,意界亦自冲融。造化人心,混合无间。
[注释]
意界:心间的境界。
[译文]
当面对飞雪的夜晚或者明月当空的时候,心境就会非常清澈明净;当春风吹拂、气候温暖的时候,意境也会自然通达。天地的造化和人心的交汇,联系在一起没有什么区别。
九十四、文以拙进  道以拙成
文以拙进,道以拙成,一拙字有无限意味。如桃源犬吠,桑间鸡鸣,何等淳庞。至于寒潭之月,古木之鸦,工巧中便觉有衰疯气象矣。
[注释]
淳庞:淳朴而充实。
飒:衰落,衰老。张九龄《登古阳云台》:“庭树日衰飒。”
[译文]
文章讲究质朴实在才能进步,学道讲究真诚自然才能修成,一个拙字蕴含着说不尽的意味。像桃花源中的狗叫,又如桑林间的鸡鸣,是何等的淳朴。至于寒潭中映照的月影,枯老树木上的乌鸦,虽然工巧,却给人一种衰败的景象。
九十五、以我转物  大地逍遥
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毫便生缠缚。
[注释]
转:支配。
役:役使,奴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奚:为什么)
[译文]
由我来把握和主宰事物,成功时也不会欣喜,失败了也没有忧愁,这样没有羁伴和挂牵地做人真是逍遥自在;若让事物来控制奴役我,那么不顺利时就会恼恨,顺利时又会喜欢,一点微小的事就能把自己束缚住。
九十六、形影皆去  心境皆空
理寂则事寂,遣事执理者,似去影留形;心空则境空,去境存心者,如聚膻却蚋。
[注释]
蚋:蚊子一类的昆虫。
[译文]
世间的道理如果归于空寂,那么一切事物也会归于空寂,若一味地舍弃事实而执著于道理,就好像要去除影子却要留下形体那样荒谬;内心如果保持空寂,那么外在的境遇也会随着空寂,若一味地舍弃境遇而仍然执著于此心,就好像以聚集腥臭来驱赶蚊蝇一样可笑。
九十七、任其自然  总是自适
幽人清事,总在自适。故酒以不劝为饮,棋以不争为胜,笛以无腔为适,琴以无弦为高,会以不期约为真率,客以不迎送为坦夷。若一牵文泥迹,便落尘世苦海矣!
[注释]
会:约会。
坦夷:坦白快乐。
[译文]
清高的人和高雅的事都为了顺应自己的本性,所以饮酒时以不劝饮最为快乐,下棋以不相争最为高明,吹笛时以自得其乐最为快意,弹琴以信手拈来为最雅,相会以没有邀约为最真诚,宾客往来以不迎送为最坦荡。假如一受到繁文缛节的束缚,那么就要掉进世俗的苦海之中了。
九十八、思及生死  万念灰冷
试思未生之前有何像貌,又思既死之后作何景色,则万念灰冷,一性寂然,自可超物外而游像先。
[注释]
象先:指超越各种形象。
[译文]
试想一下没有出生之前哪里有什么相貌,再想想死了之后还有什么形象?那么原先所有的念头便会冷却消失,内心也会寂静显出本性,自然可以超然物外,悠游在物象之外。
九十九、福祸生死  须有卓见
遇病而后思强之为宝,处乱而后思平之为福,非蚤智也;幸福而先知其为祸之本,贪生而先知其为死之因,其卓见乎。
[注释]
蚤:同“早”。
[译文]
患病时才想到身体强壮最为宝贵,身处在动乱才想到太平安稳的幸福,这不算是先见之明;得到幸福而预先知道幸福实际上是带来祸患的本源,贪着生命而能预先知道生命是走向死亡的前提,这才是远见卓识。
一OO、妍丑胜负  今又安在
优人傅粉调朱,效妍丑于毫端,俄而歌残场罢,妍丑何存?弈者争先竞后,较雌雄于着子,俄而局尽子收,雌雄安在?
[注释]
优人:戏子。
妍:美丽、美好。
雌雄:胜败。
[译文]
演戏的伶人涂抹胭脂口红,将美丽和丑陋再现得维妙维肖,歌舞结束好戏散场之后,那些美丽和丑陋哪里还会存在?下棋的人争先恐后,通过下棋比个你高我低,一会儿棋局结束收起棋子,刚才的胜负又在哪里呢?

一O一、风花竹石  静闲得之
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水木之荣枯,竹石之消长,独闲者操其权。
[注释]
权:引申为评量得失。
[译文]
微风中花朵的身姿随风飘舞,雪夜中明月皎洁,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成为这美妙景致的主人;河水边树木的繁茂或枯败,竹林间石头的消退增长,只有意态悠闲的人才能把玩欣赏。
一O二、天全欲淡  人生至境
田父野叟,语以黄鸡白酒则欣然喜,问以鼎食则不知;语以温饱短褐则油然乐,问以衮服则不识。其天全,故其欲淡,此是人生第一个境界。
[注释]
叟:古代对老人的称呼。《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
鼎食:形容美味的食物。
天全:天然的本性。
[译文]
在田间劳作的农夫或野山间打柴的樵夫,问到黄鸡白酒的家常便饭就兴致很高,问到山珍海味则全然不知道;谈论温暖的粗布袍和麻布短衣就自然愉快,问到华美的朝服却一点不知道。因为他们保持了纯真自然的本性,所以欲望淡泊,这是人生的第一等境界。
一O三、观心增障  齐物剖同
心无其心,何有于观。释氏曰:“观心者,重增其障。物本一的,何待于齐?”庄生曰:“齐物者,自剖其同。”
[注释]
心:思考。
庄生:庄子。
[译文]
人心如果不产生任何妄念,又何必要去操心呢?佛家所说的观心,反而是增加修持的障碍。天地间的万物原本是一体的,何必等待人去整齐划一?庄子说:“物我齐一,是把本属同一体的东西给分开。”
一O四、悬崖撒手  苦海离身
笙歌正浓处,便自拂衣长往,羡达人撒手悬崖;更漏已残时,犹然夜行不休,笑俗士沉身苦海。
[注释]
更漏:古代计时的仪器。
[译文]
当歌舞娱乐正达到高潮的时候,自行拂衣离身而去,这种豁达的人能够撒手于悬崖真是令人羡慕;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有人在不停地奔走忙碌,这种沉沦世俗苦海的人,真是令人可笑。
一O五、修行绝尘  悟道涉俗
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器,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吾静体;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注释]
把握未定:指意志不坚定。
[译文]
当内心的修持还没有把握能够坚定时,就应该远离尘世的烦嚣,使这颗心不受欲望的诱惑,这样就不会迷乱,然后能够清醒地体悟纯净的本性;如果内心的修持已经足够坚定时,又应该混居于滚滚红尘中,使这颗心接受欲望的诱惑也不会迷乱,这样便能修养自己圆通的智慧。
点评:大隐隐于市。
一O六、人我一视  动静两忘
喜寂厌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静,不知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著于静便是动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视、动静两忘的境界?
[注释]
人我一视:我和别人属于一体。
[译文]
喜欢寂静而厌恶喧嚣的人,常常逃避人群以求得安宁,却不知道有意离开人群便是执著于自我,刻意去求宁静实际是骚动的根源,这怎么能够达到将自我与他人视为一体、将宁静与喧嚣一起忘记的境界呢?
一O七、山居清洒  入尘即俗
山居胸次清洒,触物皆有佳思:见孤云野鹤,而起超绝之想;遇石涧流泉,而动澡雪之思;抚老桧寒梅,而劲节挺立;侣沙鸥麋鹿,而机心顿忘。若一走入尘寰,无论物不相关,即此身亦属赘旒矣!
[注释]
次:中。
澡雪:沐浴洗涤,指除去一切杂念。
寰:广大的地域。魏征《十渐不克终疏》:“道洽寰中,威加海外。”(洽:周遍)
赘旒:多余的。
[译文]
居住在山野时心胸清新开阔洒脱,接触到任何事物都会产生遐想:看见一片孤云飘荡一只野鹤飞翔就会产生超越一切的念头,遇到山谷中清泉流动会产生洗涤一切凡俗的想法,抚摸着苍老的松树和寒冬中的梅花会有挺立傲雪的情致,和海鸥麋鹿在一起游玩可以忘却一切心机。一旦再回到尘世中,不单止任何事物都和我无相关,即使这个身体也觉得是多余的。
一O八、野鸟作伴  白云无语
兴逐时来,芳草中撒履闲行,野鸟忘机时作伴;景与心会,落花下披襟兀坐,白云无语漫相留。
[注释]
履:鞋。《史记·留侯世家》:“孺子下取履。”
兀坐:静坐。兀,不动的意思。
[译文]
偶尔兴致来的时刻,在草地上脱鞋漫步,野鸟也会忘了被捕捉的危险飞到身旁来作伴;当景致与心灵互相融合时,在飘落的花朵下披着衣裳独自静坐,白云也似乎无言地停留在头上不忍离去。
一O九、念头稍异  境界顿殊
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警觉,航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
[注释]
彼岸:佛家语,指成正果。
[译文]
人生的幸福和祸祸,都是由于心念的好坏而产生的。所以释迦牟尼说:“对名利的欲望太过炽热,就会踏入火坑,过度沉沦在贪嗔爱恋里面就会掉入苦海。而一个清净的念头可使火坑变成水池,一念觉悟可以脱离苦海到达彼岸。”念头稍不一样,那么所得的境界有天渊之别,不能够不谨慎啊!
一一O、水滴石穿  瓜熟蒂落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
[注释]
水到渠成:比喻做事听其自然。
一任天机:完全靠天赋的悟性。
[译文]
细绳子可以锯断木头,水滴可以穿透石头,同理,修行学道的人应该努力用功才能成就;水流到时自然形成沟渠,瓜果熟透时自行落下,同理,要想悟得真理也需任运自然。
一一一、机息有风月 心达无喧嚣
机息时,便有月到风来,不必苦海人世;心达处,自无车尘马迹,何须痼疾丘山。
[注释]
痼疾:经久难愈的疾病。刘桢《赠五官中郎将》:“余婴沉痼疾。”引申为长期养成的不容易克服的习惯。
[译文]
当妄念止息后,便能感受到皎月清风缓缓而来,不会再将人间看成是苦海;当心境远离尘俗时,自然不会有车马喧嚣的嘈杂,哪还需要找个僻静的山林?
一一二、生生之意  天地之心
草木才零落,便露萌颖于根底;时序虽凝寒,终回阳气于飞灰。肃杀之中,生生之意常为之主,即是可以见天地之心。
[注释]
萌颖:苞芽。
凝寒:极度寒冷。
[译文]
花草树木的叶子开始飘零枯萎时,在根底已露出新芽;季节虽是到了寒冬,也终究会回到温暖和煦的温暖时节。在萧条肃杀的氛围中,大地似蕴含着无限生机,由此可以看出天地哺育万物的本性。
一一三、雨后山清  静中钟扬
雨余观山色,景像便觉新妍;夜静听钟声,音响尤为清越。
[注释]
清越:清脆悠扬。
[译文]
雨天过后观赏山峦颜色,会觉得景致非常清新秀美;在夜深人静时听见钟声,更觉得声音特别清晰悠扬。
一一四、雪夜读书  神清气爽
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读书于雨雪之夜,使人神清;舒啸于丘阜之巅,使人兴迈。
[注释]
阜:土山。《荀子·赋篇》:“生于山阜。”
迈:奋发,豪爽。
[译文]
登上高地可以使人心胸开阔,面对流水可以使人意境深远。在雨雪之夜读书,会使人神清气爽;在山巅上仰天长啸,会让人振奋无比。
一一五、万钟一发  存乎一心
心旷,则万钟如瓦缶;心隘,则一发似车轮。
[注释]
瓦缶:装酒的瓦器,此指没价值的东西。
隘:狭窄,狭小。
[译文]
心胸开阔,巨大的财富就像瓦罐一样不值钱;心胸狭隘,一根头发也会看得像车轮一样沉重。
一一六、以我转物  驾驭欲念
地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情欲嗜好,不成心体。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则嗜欲莫非天机,尘 情即是理境矣。
[注释]
役:役使,奴役。
天机:天然的妙机。
[译文]
没有清风明月鲜花树木,大自然就不成其完美;没有喜怒哀乐好恶爱憎,本心就不成其为人。只由我主宰万物,而不让万物来驱使于我,那么这些嗜好情欲无不是自然的机趣,尘世俗情也就成为包含天理的境界。
一一七、就身了身 以物付物
就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万物付万物;还天下于天下者,方能出世间于世间。
[注释]
了:明白,了解。
付:托付。
[译文]
能够通过自身了悟自身的人,才能使万物顺其自然各尽其用;能够将天下交还给天下的人,才能身处尘世而心灵超越到尘世之外。
一一八、抱身心忧  耽风月起
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现。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
[注释]
别念:杂念。
耽:沉溺,爱好而沉浸其中。《韩非子·十过》:“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译文]
人生如果太闲散了,那么杂念头就会悄然产生;人生太过忙碌,那么纯真的本性就不会显露。所以有学识高尚的君子既不可以使自己身心过于疲倦,也不可不懂得吟风弄月的乐趣。
一一九、一念不生  处处真境
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非真境,何物无真机?
[注释]
潇然:豁达开朗,无拘无束。
[译文]
心往往是因为容易浮动才失去纯真的本性。如果能一点妄念也不产生,心灵明澈地静坐,随着飘动的云朵一起消逝在天边,就着清冷的雨滴洗净心中的尘埃,从雀跃的鸟鸣声中领会自然的奥妙,随落花缤纷潇洒自得。那么何处不是人间的仙境?何处不体现人生的真谛呢?
一二O、顺逆一视  欣戚两忘
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故达人当顺逆一视,而欣戚两忘。
[注释]
镪:钱贯,即古代穿钱的绳子。这里指金银。
戚:忧愁,悲伤。《庄子·大宗师》:“哭泣无涕,心中不戚。”
[译文]
孩子出生时使母亲面临着生命危险,财富积累多了就会招致盗贼窥视,怎能说这是喜而不是忧呢?贫穷可以使人养成节俭的性格,患病可以使人注意养生,如何说这是忧虑不是喜事呢?所以豁达的人对于逆顺应一视同仁,对于欣喜和悲戚要同时忘却。
点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一二一、空谷巨响  过而不留
耳根似飙谷投响,过而不留,则是非俱谢;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著,则物我两忘。
[注释]
飙谷:飙,暴风。飙谷指大风吹过山谷。
月池浸色:月亮在水中印出倒影。
[译文]
耳根听东西,如果能像狂风吹过山谷造成巨响,过后就什么也没有留下,那么人间的是是非非都会消失无踪;心境如果像月光照映在水中,空空如也不着痕迹,那么就能做到把自我和万物都忘却。
一二二、世亦不尘  海亦不苦
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
[注释]
谷答樵讴:指樵夫一边砍柴一边唱歌。谷答是山谷中的回音。
[译文]
世人往往受到荣华利绿等的束缚,所以动不动就说:“红尘世间就像苦海。”却不知道白云逍遥山色青翠,流水不断山石林立,鲜花伴着鸟儿啁啾,山谷回响着樵夫的歌声,都是人间景色,人世间并非是凡俗之地,人生也不是那么痛苦,那些说人生是苦海的人不过是自己落入凡俗和苦海罢了。
一二三、履盈满者  宜慎思之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
[注释]
酕醄:形容大醉的样子。
[译文]
赏花要看它半开的时候,喝酒要饮到微醉的程度,这里面有很美妙的趣味。如果要到鲜花盛开、酒醉如泥的程度,那么就要进入糟糕的恶境了。那些境遇顺利、志得意满的人,要仔细考虑这些哲理。
一二四、任其自然  不受点染
山肴不受世间灌溉,野禽不受世间豢养,其味皆香而且洌。吾人能不为世法所点染,其臭味不迥然别乎!
[注释]
豢:饲养。
迥:差别很大。沈括《梦溪笔谈》:“其色清明,……与赏铁迥异。”
[译文]
山林间的植物不受人工灌溉施肥,野外的鸟兽不受人工饲养,可是它们的味道都香醇无比。我们如果不被尘世间的功名利禄所玷污,那么心地气质不就和别人有很大的不同吗?
一二五、观物自得  不在物华
栽花种竹,玩鹤观鱼,亦要有段自得处。若徒留连光景,玩弄物华,亦吾儒之口耳,释氏之顽空而已,有何佳趣?
[注释]
物华:美丽的景色。
[译文]
种植花草和竹木,饲养鹤鸟鱼类,也要懂得悠游其间怡然自得的道理。如果只是沉迷眼前的快乐,玩赏表面的景色,也只是儒家所说的口耳学问,佛家所说的冥顽不灵,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一二六、隐于不义  生不若死
山林之士,清苦而逸趣自饶;农野之人,鄙略而天真浑具。若一失身市井驵侩,不若转死沟壑神骨犹清。
[注释]
饶:富有、丰足。
驵侩:居中介绍买卖之人。
壑:山沟。
[译文]
隐居在山林中的高人,生活虽然清苦却享有很多雅逸自得的情趣;乡间田野的农夫,为人虽然粗鲁鄙俗,却具备纯朴自然的本性。如果不小心成为市井中污染的买卖商人,还不如死在荒谷保全精神肉体的纯洁。
一二七、着眼要高  不落圈套
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着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
[注释]
阱:为防御或捕捉野兽或敌人而挖的坑。《汉书·谷永传》:“又以掖庭狱大为乱阱。”李白《君马黄》:“猛虎落陷阱。”
[译文]
不是自己分内享有的福气,及无缘无故的意外收获,如果这两者不是上天有意安排的诱饵,就是他人故意设下的陷阱。在这种时候如果没有远大的目光,很少有人能不落入这些圈套之中的。
一二八、根蒂在手  不受提掇
人生原是一傀儡,只要根蒂在手,一线不乱,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毫不受他人提掇,便超出此场中矣!
[注释]
傀儡:木偶戏中的木偶人。《酉阳杂俎》:“宗元素右臂上刺葫芦,上出人首,如傀儡戏郭公者。”
提掇:上下牵引。
[译文]
人生原本就是一场傀儡戏,只要自已能够掌握牵动控制木偶的线索,任何丝线也不紊乱,收放自如,行动或停止由自己掌握,一点都不受他人的牵制和左右,那么便可以超脱这场游戏了。
一二九、无事为福  雄心冰融
一事起则一害生,故天下常以无事为福。读前人诗云:“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又云:“天下常令万事平,匣中不惜千年死。”虽有雄心猛气,不觉化为冰霰矣。
[注释]
前人:唐代诗人曹松。
霰:小雪珠,多在下雪前降下。
[译文]
凡是有事情发生,就会有弊病跟着出现,因此天下的人都把没有事端视为福分。前人的诗句说:“奉劝大家不要再谈授官封爵的事,一个将军的功勋需要千万士兵的牺牲才能换来。”又说:“如果天下能常保太平,就是把宝剑放在匣中一千年也在所不惜。”看了这样的诗句,即使怀抱万丈雄心,也不知不觉地像冰雪消融一样消失。
一三O、清洁之门  矛盾之窟
淫奔之妇矫而为尼,热中之人激而入道,清净之门,常为淫邪之渊薮也如此。
[注释]
矫:假装。
热中之人:沉迷于功名得禄的人。
渊薮:指聚集之处。
[译文]
不守节操的荡妇,往往违背意愿削发为尼,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因为意气用事而入寺出家,那么本应清静的佛门圣地,却往往成为藏污纳垢之地。
一三一、身在事中  心超事外
波浪兼天,舟中不知惧,而舟外者寒心;猖狂骂坐,席上不知警,而席外者咋舌。故君子身虽在事中,心要超事外也。
[ 注释 ]
兼天:滔天。
咋舌:惊吓得说不出话的样子。
[译文]
波浪冲天的时候,坐在船里的人不知道害怕,而在船外的人却感到十分恐惧;席间有人猖狂漫骂,席中的人不知道警惕,反而是席外的人感到心惊胆战。所以有德行的君子即使身陷杂事中,也要将心灵超然于事情之外,这样才能保持头脑清醒。
一三二、不减求增  桎梏此生
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如交游 减,便免纷扰;言语减,便寡衍尤;思虑减,则精神不耗;聪明减,则混沌完。彼不求日减而求日增者,真桎梏此生哉!
[注释]
衍尤:过失,怨恨。
桎梏:古代刑具,此指束缚。
[译文]
人生在世如果能减少一分事情,便能够超脱一分俗世。如减少人与人的交往应酬,就能免除不少争执纷扰;如能减少一些言语交谈,就能减少很多过失和责难;如减少一些操心忧虑,那么就少消耗些精神;如减少一些小了聪明,就能保持纯朴自然的本性。那些不求每天减少却希望增加的人,真是束缚自己的生命啊!
一三三、满腔和气  随地春风
天运之寒暑易避,人生之炎凉难除;人世之炎凉易除,吾心之冰炭难去。去得此中之冰炭,则满腔皆和气,自随地有春风矣。
[注释]
冰炭:此指斗争。
[译文]
天地运行所形成的寒冷和暑热容易躲避,而人世间的人情冷暖炎凉却难以消除;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即使容易消除,而我们心中水火不容的杂念却难以消除。如果能够去除心中水火不相容的私欲,那么心中就会充满祥和之气,随时随地都会有春风扑面的感受。
一三四、超越欲望  只求真趣
茶不求精而壶也不燥,酒不求冽而樽亦不空。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纵难超越羲皇,亦可匹俦嵇阮。
[注释]
羲皇:上古皇帝伏羲氏。
匹俦:匹敌。
嵇阮:指嵇康,阮籍。
[译文]
喝茶不需要精良的茶叶,茶壶不干就可以了;喝酒不需要最醇美的酒,只要酒杯不空就可以。无弦之琴能调出令身心愉悦的乐章,短笛不讲音调却能使我心情舒畅。纵然比不上羲皇那样的朴实淡泊,也可以和嵇康阮籍的飘逸洒脱匹敌。
一三五、万事随缘  随遇而安
释氏随缘,吾儒素位,四字是渡海的浮囊。盖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则万绪纷起;随遇而安,则无入不得矣。
[注释]
茫茫:指遥远。
[译文]
佛家讲求随顺因缘,而儒家主张谨守自己的本分,“随缘素位”这四个字是渡过人生苦海的救命船。因为人生之路茫茫无边,只要有一个求全求美的念头,那么各种纷乱的头绪就会不断袭来。能够安然于顺其自然,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