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周播:《布林线》续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1:22:09

应当谨记的关键点

     在布林线分析中,信守统计规则,但却不能太绝对

    在实际运用中,回归并不会表现得像统计原理中说明的那样强烈

    运用技术指标考证股价的触轨行为

     虽然股价并不呈周期性波动,但股价的波动率却是呈周期性波动

     波动率是高低相间的

    作者附注

    1.在计算标准差时,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随机抽取的样本计算;二是根据全部统计对象来计算。它们间的差异只是除数不同,按样本法计算时,其除数是n-1;按全部统计对象计算时,其除数是n。

    2.GACH和ARCH均是关于循环周期性的数学分析理论。

 

第三部分  布林线的形态分析

 

    此部分深入探讨了技术分析最基本的功能和作用,探讨了技术形态判断的方法以及如何使用布林线来正确判断和识别股价的走势形态。关于顶部、底部和长期趋势分析均将分章详细论述。本书还将给你讲解三种重要的分析方法,本部分将首先讲述其中的第一种方法即基于挤压效应的一种方法

 

第十章  形态的识别

 

    识别形态实际上是我们在认知上反复出现的一种过程。从表面上看,市场交易数据似乎是似乎是由相互并不连贯的数据所组成,但当我们将这些数据按照一定的逻辑次序排列起来后,会发现它们实际上会形成某种形态并对我们产生有益的指导意义。当然,同一种形态并不是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反复出现。为了准确地研判形态,需要有一套框架规则来帮助我们分析,而布林线就能提供这种分析框架。

    从本质上讲,技术分析就是对技术形态的描述。双顶、双底、头肩形(常规型和反转型)以及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是几种最为常见的技术形态。在这些形态中,有些是反转形态,暗示着反转信号和趋势的反转,有些则是延续形态,意味着趋势的进一步延续(见附注1)。

    布林线之所以能帮助我们识别形态,主要是通过解读一系列的市场特征,并将这些特征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市场以及不同事件上进行比较分析。比方说,对高点和低点的认识,如何进行各种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等。而形态就显现在布林线中。通常,通过图表和趋势线的分析,也能提供形态分析的框架,但太绝对化,太呆板,而布林线则为我们识别形态提供了一个相对的、灵活的框架。

    证券市场实际上很少是以非常唐突的方式从牛转熊或从熊转牛,牛熊的转换通常要经历一系列的有阻力、有支撑的、反复涨跌的过程。在市场中,我们通常看到M顶和W底形态是在某些转折点处形成,并提示我们一种趋势即将结束、另一种趋势即将形成,即它们能预先给我们某种提示和信号。牛熊间最常见的转换形态除了W底型、M头型外,还有头肩顶形等。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的牛熊转换形态都是M头型、W底型等,它们仅仅只是最为常见的形态罢了,故投资者不能拘泥于此(见图10.1和图10.2)。

    单顶形和V形底形态也常常出现,它们标志着不同趋势间的快速转换。通常,有些反转形态也许是最后证明根本就不是什么反转形态,它们或许仅仅意味着就有趋势的结束和向另一种市场状态过渡,而并不表示一种新的相反趋势已经开始。于是,市场中就存在时间跨度更长的、更复杂的形态:渐进底部形态、复合顶等。

    通常,形态有大有小,同样的形态可以出现在较长的时间周期内,也可以出现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就像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在月线图上、在周线图上甚至在分时走势图上,都会出现M型或W型形态。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出现了可以采用长、中、短期三种不同的时间周期进行形态分布分析的交易理论(见附注2)。

    根据不同的时间周期来分析走势形态,就会发现形态并不都是标准的。由于种种原因,市场的走势形态大多数时间内都是不规则的,各种形态间会相互交错。比如说,一个时间较周期较长的W底中,你还会看到一个短期的M头形态(见图10.3)。从图中我们看到,在W底形态中间,有一个小M头出现。正因为如此,在实际分析中,对形态的正确识别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是需要较深功力的,如果形态识别错误,很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导致决策失误。

    但是,不管技术形态是如何千变万化,也不管此行太实在那种时间级次上,它们都会万变不离其宗,都会有一些最基本的共同点,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布林线来识别形态,而不至于无所适从。

    如何利用布林线来识别技术形态呢

    标准的W底形态是股价两次探底,第二次探底的低点比第一次探底的低点要高,否则的话,要另作考虑。而实际上,以这样的原则来判断W底形态,通常会出现误判。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如何对两次探底时的低点作出判断,是不是只要股价在第二次探底时创出新低就意味着底部支撑力度不强,探底不成功?这在实际分析中,的确比较难以把握。

    布林线能够比较成功地解决这一问题。

    布林线分析认为,判断股价第二次探底时是否真正创出新低并不是以股价的绝对价位是否创出新低来论。布林线提出了关于新低的相对性概念。具体而言,布林线关于新低的概念是以股价在布林线间的位置来决定的。如果股价二次探底时,没有像第一次探底时那样冲破布林线的下轨线,那么即使股价绝对数创新低,在用于判断W底时也不应该认为股价创出了新低。这时,仍有理由认为二次探底成功,W底形态有效。也就是说,运用布林线与股价间的关系,我们能更好地判断和识别W形态。

    我们来看看图10.4。从图中可以看到,股价在第一次探底时冲破了布林线,且成交量迅速放大,此次股价回升乏力,不久开始第二探底,但此次探底时股价并没有冲破布林线的下轨线,且在股价下探时成交量有所减少,这表明股价二次探底成功,随后股价第三次下探时不仅没有冲破布林线之外,而且低点在抬高,这表明股价第三次探底也是成功的,底部形态有效。果然不久股价迅速回升,在触及颈线位时放量,随后一轮升势便徐徐打开。

    注意:在识别形态时,你还要考虑与股价高点和低点时对应出现的动量指标,动量越高,对应的成交量也越大(参见图10.5).

    布林线不仅在识别顶部和底部时很有效,而且它同样可以用于识别和分析市场运行趋势是否可持续性;也可以用于定义适合投资者进行交易的价格区间,还可以辨别价格变动中将出现的收缩状态。

    总之,正确地识别形态是成功投资的关键性一步。

    应当谨记的关键点

   W型和M型是最常见的技术形态

   形态通常是不规则的

   布林线可用于识别形态,提高形态识别的效率

   布林线分析中引入了相对低点和高点的概念,这在识别反转形态中很有用

   在识别顶部和底部时,要配合使用成交量指标和动量指标

    作者附注

    1.本书并不全面讨论技术形态。关于技术形态方面的全面而详细内容可参见后面的参考书目。

    2.这是由《Statistical Analysis》一书的作者Sam Kash Kachigan创立的Lennox系统。见参考书目第13

号。

   第十一章  五点型形态

 

    对价格形态的归类可以采用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即价格过滤器(price filter)。

    所谓价格过滤器,就是在图表上将某些重要的高点和低点连接起来,过滤掉大量细小的股价变动和市场噪音,勾画出价格走势的基本趋势。价格过滤器有两种,一种是点过滤器(point filter),一种是百分比过滤器(percentage filters).

    点过滤器是将相差一定点数的两个股价连接起来,以反映价格的基本走势方向。

    点过滤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来说,对道.琼期工业平均指数而言,点过滤器可以设置得大些,如设置为100点;对个股,则可以设得小一点,如对IBM公司股票,点过滤器可以设为2点。

    百分比过滤器就是将两个相差一定百分比的股价连接起来,达到简单明了地反映股价基本运行方向的目的。

    由于价格是不断变化的,采用固定点数的过滤器通常并不能更好地表现价格的变化状况,而且也不利于比较分析。因此,在股市分析当中,我们并不提倡使用点过滤器,而建议采用百分比过滤器。

    在股市分析中,通常采用的是2%和10%的百分比过滤器。图11.1至图11.6系列地反映了百分比过滤器对纳斯达克指数的功能作用。图11.1是没有采用过滤器的股票指数的原始走势图,详细地描述了从1998年至2000年年间三年来股指走势状况,这其中股价的每一细小的变化都能一览无余;图11.2中则采用了5%的过滤器,相对于11.1图而言,此图过滤掉了不少细小的股价变动,对市场基本走势方向的反应要清晰一些;图11.3采用了10%的过滤器;图11.4采用了20%的过滤器;图11.5中采用了30%的过滤器;图11.6中采用了40%的过滤器。我们看到,这几幅图表,对市场基本运行方向的勾画,一幅比一幅简单明了。可见,过滤器的作用主要是能过滤掉市场噪音,能清晰地反映出市场主要走势趋向。

    当然,在过滤掉市场噪音的同时,要记住,不要过滤掉了重要的市场信息。过滤器所用的比例越大,过滤掉的市场噪音也越多,图11.6是噪音过滤得最多的图形,它将市场的运行趋势简单明了地勾画出。当然,运用多大过滤比例,可根据实际分析的需要以及市场状况来具体决定,没有必要千篇一律。

    除了点过滤器和百分比过滤器之外,另一种重要的过滤方法是画点数图(Point and figure chart)。

    点数图是西方古老的一种图表分析方法,它早在十九世纪就已出现。点数图纯粹是反映价格的涨跌波动情况,并不反映价格波动时的成交量和时间点。它一般是画在一张正方形的坐标纸上,每个格子代表一个价格变动单位,图左边的Y轴表示价格。

    点数图是以X表示股价的上升,O表示股价的下跌。早期的点数图的画法比较复杂,见图11.7。现在,经过完善和改进,点数图的画法变得相当简单了,完全可以手工画。见图11.8。当价格上升时,就将X在同一栏中连续向上叠加上去;而当价格下跌时,就在右边的下一栏中将O连续叠加下去。当上升的X柱状转向下跌的O柱状,且X的数目与O的数目超过一定的数量,就意味着反转的出现。通常,小格子的数量是三个,当X与O转换并超过三个时,就表示反转形成。

    点数图的开创者长期以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选择恰当的过滤器或者说是如何选择合适大小的方格子来表示价格。一般情况下,他们总是基于股价设定一定的规则。当股价处于低位时,每一个方格代表四分之一点或二分之一点;当股价处于高位时,方格就代表二分之一点或一个点。对于股价为10元的个股,每一格子可能只代表1个点;对于股价为80元的个股,每一格子可能只代表1.5点。这种方法称为The Chart Craft法,它是由Abe Cohen创立的,目前已被市场普遍接受。表11.1中就是Chart Craft方法中推荐的不同价格股票,其每一方格所代表的点数。从表中我们看到,当股价低于5美元时,每一方格的大小仅代表二分之一点,而当股价大于100美元时,每一方格则代表了2个点。不难看出,股价越高,方格所代表的点数越多。

表11.1 ChartCraft方法中推荐的方格代表的点数

───────────────────────────────────

                  价格区间                                    方格的大小

───────────────────────────────────

                低于5美元以下                                  1/4点

                介于5美元至20美元之间                          1/2点

                介于20美元至100美元之间                          1点

                超过100美元之上                                  2点

───────────────────────────────────

    为了及时掌握股价从上升波段向下跌波段的转换,我们利用ChartCraft方法,设定最低三格转换制。这样,即使采用比较大的过滤器时,股价较细小的变动也不会被滤掉。

    当然,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涨跌转换间的易变性(variability)。当股价在 19美元和在20美元时,价格走势出现反转时所需的表示涨跌的格数差是不同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创立了布林盒(Bollinger Boxes),推出了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即平滑设定格子的大小(smoothly specifying box size)。为了创立布林盒,我们将从Wheelan到Cohen以来对价格盒大小的设定方法列表,然后将设定的组合画出来,即以X轴表示价格,以Y轴表示价格盒的百分比。对每一套组合,都可以画出类似图11.9的图来。

    值得注意的是图11.9中曲线的计算公式,见表11.2。

    表11.2 采用简化的布林盒所做的股票盒案例(0.17*最新价0.5)

──────────────────────────────────

价格                                        反转

──────────────────────────────────

                         $4.5                                         8%

                         $8                                           6%

                         $18                                          4%

                         $69                                          2%

──────────────────────────────────

    在了解了股价过滤器之后,我们就要讲到股价形态了。最早对股价走势形态进行分类的是Robert Levy,他在1971年对各种价格走势形态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将各类形态归纳为五点形态,即任何形态都是由五个重要的点构成的。这种归类方法直到10年之后,才再次为人们所重视,直到这时,市场分析专家Arthur A. Merrill对Robert Levy的分类方法进一步发扬光大,他根据8%的过滤器,将所有的形态归为两大类,即W底型和M头型,而且每个大类中又都细分为16个具体的形态。

    Merrill根据一系列从高到低有规则排列的点,归纳出M型和W型,关于这种类型,分别见图11.3和图11.4。而且,Merrill还将这些形态按照其内在的涵义进一步归纳为上升趋势、下跌趋势、头肩顶或底形态、三角形态等,详见表11.3。

    关于W型和M型,最为重要的是,它们都可以根据布林线和技术分析指标进行识别和预测。我们将在下面几章中讲到。

表11.3 Merrill关于M和W型的归类

─────────────────────────

                           技术形态                     Merrill形态

─────────────────────────

                           上升趋势                 M15,M16,W14,W16

                           下跌趋势                 M1,M3,W1,W2

                           头肩底形态               W6,W7,W9,W13,W15

                           头肩顶形态               M2,M4,M6,M8,M10,M11

                           三角形                   M13,W4

                           扩大型(喇叭形)         M5,W12

─────────────────────────

     应当谨记的关键点

    价格过滤器可以用来过滤掉市场噪音,更清晰地反映市场运行趋势

    股市分析中,最好采用百分比过滤器

    布林盒可以提供最好的过滤法

    所有价格形态都可以归纳为一系列的M型和W型

 

第十二章  W型形态

 

    现在我们开始着重讲一讲W型和M型,看看这两种形态是如何反应价格的走势情况,而价格的走势变化又是如何通过这两种形态反映出来的。关于W型和M型的基本形态以及其各种变化形态,详见本书的附页一和附页二。附页一是对M型形态的归类,附页二是对W型形态的归类。

    我们首先将将底部形态。

    形态的形成与心理状态的关系

    一般来说,底部形态比顶部形态容易识别和掌握,因此,我们看到,不少人会抄底但不会逃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底部形态和顶部形态形成的过程中,市场处于不同的心理状态所致。在价格处于底部时,市场常常处于恐惧、担忧、痛苦状态中,而在价格处于顶部状态时,市场常常处于比较兴奋、欣喜、满怀希望的状态。因此,人们常常希望底部的时间不要太长、底部时能发生一些戏剧性的变化等等,对底部何时会结束倍加关注;而同时,人们希望能延长顶部时间,在顶部时,人们出于亢奋状态,对顶部何时形成没有投入更多的关注,也就说警惕性不高,由此,也使得对顶部的判断难度增大。

    我们对中期低点和高点时的价格形态特征进行了深入地跟踪测试,发现了三重顶和双重底的规律,顶是三重的,而底是双重的,即在顶部的时间通常会长于在底部的时间。这就证实了华尔街的名言:跌时比涨时快(down is faster)。这显然是符合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的。

    W型形态的常见类型

    股价由跌转升,很少是一蹴而就的、以简单的形式完成的,它必定要经过下跌,反弹,再下跌下探支撑位是否有效,然后再重新回升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就常常形成了所谓的W底形态或双重底形态等(见图12.1)。W型形态是最常见的底部看涨形态之一。

    有时候,我们也会看到在底部出现V型反转形态,但这通常是在有重大利好突然出现时发生的。一旦有重大利好消息出现时,市场可以迅速扭转下跌趋势,股价迅速止跌回升,展开反转行情。

    还有一种最常见的底部形态是,股价在创新低后,还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整理筑底。这通常是基本面上有问题的个股的筑底图(base building),这类个股往往属于市场弱势的群体之一,需要较长时间修复元气,它们在第一次探底后,同样会出现第二次探底。随着公司基本面状况即经营业绩的好转,促成股价第二次探底成功,最终并形成W底型形态。

    W形态的形成方式千差万别,形成的方式不同,所反映的市场心理也不同,不同的W形态,刻画着不同的市场心理状态和情绪。但不管W形态如何千变万化,最后都可以归纳为三种:即右底高于左底型、右底等于左底型和右底低于左底型。这三种基本型又可以演化为许多不同形状来,Merrill pattern详细地列举了各种可能出现的W型的子形态(见附表)。

    一、右底高于左底型

    通常右底高于左底型反映着一种受挫心理(frustration)。就好像是众多投资者在原来的低点处等待着价格再一次下探时,而价格却在众人的等待中,不等下探到前次低点时就掉头向上,让众多等候的投资者扑了个空。W4、W5和W10(见88页图11.11)就是这种类型的典型形态(见图12.2)。

    二、右底等于左底型

    通常右底等于左底时,市场会处于较为满足的状态(satisfaction),投资者在股价下探至原有的低点处顺利地买进,并迅速获利(见图12.3)。

    三、右底低于左底型

    当右底低于左底时,恐惧和不安就会充斥着市场,投资者普遍处于担忧和害怕的状态。W2、W3和W8(见88页图11.11)就是这种类型的典型形态。在这种担惊受怕的状态下,在前次低点处买入的投资者也会因害怕而割肉,不惜抛出手中筹码,这是很少有人有勇气敢跨入这个市场当中去,本来在场外观望待入的资金也暂时撤离而去(见图12.4)。

    如何利用布林线正确判断和识别W型形态

    布林线能帮助我们提高对W型的判断和识别能力,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误判。

    用布林线来判断和识别W型形态,主要是看左底和右底在布林线中处于何种相对位置上。一般来说,W型的左底会触及下轨线甚至跌破下轨线,但右底却大多是收在布林线下轨线之内,跌破下轨线的时候较少。我们看看图12.5。此图是W型的常见案例,根据图形,我们来分析一下股价走势与布林线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到,股价三次下探,从W8型转向W10型(见88页图11.11)。当股价第一次下跌时,股价跌破布林线下轨线,但随后的反弹却比较强劲,股价不仅越过了布林线的中轨,且能上摸至上轨线;当股价第二次下跌时,虽然绝对价位出现了新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它并没有跌破布林线的下轨线,而仅是刚刚触及下轨线,就受到下轨线的有力支撑,并再次出现了强劲反弹,那么,当股价第三次下探时,尽管股价又一次创出了新低,但是却在还没有碰到布林线的下轨线时就展开了反弹行情。从三次下探过程中我们看到,股价的每次下探时逐步与布林线下轨线拉开距离的,这表明股价虽在创新低,但是布林线却显示市场人气在逐渐地增强,在酝酿着转机。如果了解了这点,就不会在股价创新低时产生恐慌而导致杀跌了,当然也不会轻易被主力震仓出局,而会预先洞察到市场即将转势的先机。

    当然,我们也会看到一些第二次探底不成功的例子。见图12.6。从图中不难看到,股价在第二次探底时跌破了下轨线,且股价创出了相对新低。这种图形不符合我们所定义的W型形态的规则,或者说至少是不符合我们的分析目的,它是无效的W型。在实际分析当中,我们或许会经常遇到构筑不成功的形态。

    在典型的W型形态中,也不一定非要在股价探至布林线之下才可买入。我们常常看到股价在两次探底时均报收于布林线下轨线之内。见图12.7。遇到此种情形时,可以运用%b指标来帮助我们分析股价与布林线间的位置关系。

    在大的形态中,往往还包含着许多较小的类似形态。在时间跨度较长的大的W底形态中,会隐者一系列较小次级的W形态。因此,当你观察日线图上是否形成底部时,可以先看看小时走势图上是否有形成底部特征的迹象,以此来证实对日线图上底部的判断。

    当你确认了W形态出现后,你将如何操作呢?

    当然是买强了,此时应抓住机会,在大盘强势初现时就立即买入。具体来说,就是在股价完成两次探底形成W型形态之后,一旦股价向上突破,且成交量配合放大,就该买入了。见图12.8。从图中可以看到,股价在第二次探底时收于布林线下轨线之内,随后第二交易日即出现大幅弹升行情,且成交量迅速放大,这就是二次探底成功后市场由弱转强的买入信号。果然,随后股指跳空高开,之后便一路震荡上行,转入新一轮上升趋势当中。

    如何设好止损点,以防止误判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为了防止不慎误判,高明的做法是:在W型形态之后买入的同时,还要设置一个止损点。止损点通常设在W底的右底,且是最靠近的一个低点处。在设置止损点时,你可以采取类似Welles Wilders抛物线体系的方法,也可以凭视觉直观地将止损点设在近期最低点的下方一点的位置上。

    设置止损点时,你必须考虑到当前股价可能出现的波动区间。如果不充分考虑当前股价可能出现的波动,止损点的设置可能就会影响到你的买卖操作。如果止损区间设置的过小过紧,会让你不断地买入卖出,买卖节奏变得凌乱。如果止损区间设置的过大过松,又可能让到手的利润大打折扣。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设定一个相对宽松的止损区间,然后根据当时市场的强弱状况以及你的收益风险偏好程度逐步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附表  各种M型和W型形态一览

───────────────────────────────────

                        技术形态                      Merrill形态

───────────────────────────────────

                  上升趋势(创新高)            M15、M16、W14、W16

                  下降趋势(创新低)            M1、M3、W1、W2

                  头肩底型                      W6、W7、W9

                  头肩顶型                      M2、M4、M6、M8、M10、M11

                  收敛三角形                    M13、W4

                  喇叭形(扩散型)              M5、W12

───────────────────────────────────

    在进行底部形态分类时,我们发现各种类型的形态所体现的基本面因素和心理因素都是相似的。我们既然进行形态分析,就必须相信我们所做的分析,相信我们所看到的形态,而要让自己相信这些形态,我们就必须了解促使形态形成的背后的各种因素。实际上,技术分析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它不仅刻画了投资者的行为和心态,而且反映了市场背后的各种基本面因素,如政治经济等以及不同投资者的心理因素。

    技术分析中有诸多的术语和隐语,这些术语和隐语描述了千变万化的市场状况。描述的方法,或直截了当切中要害,或平铺直叙,或模棱两可,或晦涩难懂,或寓意深刻。总之,它们都成功地刻画和反映了影响股价走势的现实因素。如参见图12.9,当W型的右底过低并演变为头肩底型时,由W8型变化为W14或W16。在这个形态当中,我们看到,它的右肩就反映了市场在由弱转强的初期所出现的一种怀疑、犹豫的心态。

    应当谨记的关键点

   W底及其变化形态是最常见的底部形态

   V型反转形态发生的概率较小

   W形态更多的是描述底部转换形式而不仅仅是反转型

   布林线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判断和识别W型

   在W型构造完成之后出现的强势状态中买入

   为防止误判W型,建议设置好止损点,即像围棋中设一记后着,以警惕风险。

 

第十三章  M型形态

 

   顶部与底部不同M顶型自然也与W底型相异。当市场逐步进入顶部阶段时,也就开始了M顶型的形成过程,M顶形成的速度、波动率、成交量都不同于底部阶段。因此,对顶部和底部的判断虽然同样重要,但是顶部却不是底部的反面。这里,我们将要讲到有关顶部的各种形态,这种种顶部形态实际上都是在股价处于高位时,市场上各种心理症状的一种折射和反映。

    一般来说,在市场处于顶部阶段时,贪婪心理主宰着市场;而当市场处于底部阶段时,恐惧心理主宰着市场。从心理学上来讲,恐惧是一种较之贪婪更加强烈也更加外显的心理状态,因此,底部形态比顶部形态的表现特征相对简单一些,也相对容易识别和判断,最为典型的底部形态是双底型。而顶部形态则要复杂得多,常常出现三重顶。尽管我们也偶尔能看到单顶型,看到市场几乎是在一日之内就发生由升转跌的逆转,但这并竟是极少见的现象。绝大多数时候,顶部是在反反复复中形成的,顶部形态常常是双顶或多重顶或最常见的头肩顶型。

    图13.1是比较典型的头肩顶形态。仔细地分析,我们会看到,头肩顶型实际上是一系列M型的组合(在图中可明显看出M型的组合)。

    左肩和头构成M15型(见87页图11.10):在股价出现第一次回调后再次上行,并创出新高,但在创出新高不就再告回落,不过在跌至第一次回调的低点时止跌,此时形成了左肩和头。本阶段就是M15型。

    头和右肩构成了M12或M7型(见87页图11.10):当股价跌至第一次回落的地点时再次回升,但回升力度有限,股价不能创出新高,仅能上及左肩时的高点即告回落,而且此时回落后跌破了前次的低点,即跌破了颈线位。此时,M15就演变为M12或M7型。

    右肩和跌破颈线后的回抽构成了M1或M3型:当股价跌破颈线后会再次反抽颈线位,此时,M12或M7型则向M1或M3型转换。

    可见,顶部形态实际上是若干个M型的组合,将其进行分解有助于我们准确地判断市场在何时见顶。

    在头肩型形成的过程中,成交量也相应地表现出某种共同的特征,即在左肩形成时,成交量达到一个高峰,是整个头肩形形成的过程中成交量最大的阶段,随后成交量就会逐步减少,不过在右肩形成时,成交量会再次有所放大。头肩顶型确立后,一轮规模较大的下跌趋势即将出现。

    头肩顶型与市场心理状态间的关系

    在形态和成交量变化的背后,是一种市场心理的变化。可以说,是市场心理的变化造就了如此形态和成交量的出现。这里我们来看看头肩顶型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市场心理。

    左肩时市场的主要心理状态是过分乐观和贪婪。此时市场信息中充斥着大量的传言,市场交投活跃,成交量处于高峰状态。

    头部时市场上常伴随着各种利好消息的不断释放,股价创出新高,但是此时成交量却并没有随之继续放大,反而减少。这里,有一句相应的股谚:见利好消息出货。部分对后市转向悲观的投资者开始抛出,于是出现了头部。但此时仍有部分投资者处于乐观状态,继续买入股票,于是促成了右肩的形成。但是此时,市场交投不再像前期那么活跃,成交量出现萎缩。随着颈线位的跌破,市场上恐惧心理骤起,抛盘如潮,随后虽会出现一次短暂回抽,但力度有限,回抽无法越过颈线位,而且此次回抽成为市场大跌前的最后一次出货机会。

    头肩顶型在实际中并不都是很完整的,也不一定很标准。

    图13.2是头肩顶型的实例。我们看到,此头肩型就并非是标准的头肩型。由于运行状态本身的非标准性这一客观事实,因此,在形态没有完全形成前,要判断其是否属于头肩型,难度是比较大的。

    幸运的是,我们现在有了布林线这一有效的分析工具。我们可以采用布林线来帮助识别头肩型。在采用布林线时,一个最为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头部划分为若干个小的组成形态,一般来说小的形态比较易于识别。你可以将头部形态拆分为一系列的M型,即逐一分解,分别判断。这样简便又有效。

    头肩型与布林线的关系

    一般来讲,左肩会越出布林线上轨线,头部会上摸布林线的上轨线,回落时仅触及布林线的中轨线(见图13.3)。头肩型与布林线间位置的变化关系表明了市场向上的力量逐步衰退的过程。

    头肩顶型最常见的变化形式是股价以三次上推形式完成对头部的构造(见图13.4)。在这种情况下,头部区域的构造会变得较为复杂,持续的时间会较长。在股价三次上冲的过程中,布林线能比较好地表现上攻力量的变化情况。在第一次上攻时,力度最强,股价往往越出布林线的上轨线之外;在第二次上攻时,股价能创出新高位,并能达到布林线的上轨线,但很少能超出上轨线,这点值得注意;在第三次上攻时,股价依旧能创出新高,但是却常常无力触及布林线的上轨线。与此同时,成交量不仅没有稳步放大,反而呈逐步减少之势,这也是多方力量逐减的重要迹象。当然,在实践中,也不尽然如此,还得结合股价的其它表现特征进行分析。从图13.4中我们看到,股价在三次上推过程中,虽然都触及到了布林线的上轨线,但是在每次回档时,阴线却在不断增加,这也显示空方力量在不断增强,多方力量在减弱。

    在股价以三次上推完成头肩型的走势形态中,其主要的构成形态是M15和M16型(见87页图11.10)。

    头肩型与M型间的组合关系

    完整的头肩型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每个部分都表现为某种M型。

    第一部分是由左肩和头部组成的M型,其典型的形态是M14和M15或者是两者的融合;第二部分是由头和右肩组成的M型,其典型的形态是M3和M4或M7和M8;第三部分是由右肩和最后一次回抽组成的M型,其典型的M型是M1和M3。

    但是,在头部之后的第一次回档时,人们倾向于认为即将出现的形态是W形态。的确,在头肩顶形态当中出现的反弹和回抽很容易让人将其看成是W1型和W2型(见附注)。

    当你认为某一形态基本形成时,为谨慎起见,最好还是要等到最后的确认信号出现后再采取行动不迟。比如说,看看成交量是否超过均量等。一般来说,在最后的确认信号发出后,市场会出现短暂的反向运行,不论股市当时是处于底部还是顶部都会如此,这时往往是最佳的介入或卖出信号,见图13.5。

    如同市场处于底部时一样,在顶部,对股价相对高低的判断是非常关键的。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借助布林线了。如果股价第二次创新高时未能触及布林线上轨,我们就应当警惕了,尤其应当关注市场此时是否出现了形成顶部的征兆。

    应当谨记的关键点

   顶部形态往往较底部形态更加复杂,也因此更加难以认识

   最著名的顶部形态是头肩顶型

   上推三次创出新高是最常见的形态

   在典型的顶部出现过程中,成交量是逐步萎缩的

   等待转弱信号出现后再考虑介入

   牢牢把握反抽时的最后出货机会

    作者附注

    我认为,在分析头肩顶形态时,应该与M型相连结,而不要去考虑W型的底部形态,因为从逻辑上来讲,M型总是与顶部有关,就像W型总是与底部有关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