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连续剧2017粤语:复张曙蕉居士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5:23:14
复张曙蕉居士书一    观所作诗,其声调意致,实不让古人。但只是诗人之诗,其衷曲愁怨,
似绝未闻道者之气象。即与君题序者,皆与君同是一流人物。君既有此慧根,
忍令以悲怨而消磨之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既有佛性,可任其被烦恼
盖覆,历劫不得发现乎。当移此愁怨以念佛,则生入圣贤之域,没预莲池海
会。倘具有宿根,当不负老僧此一呵斥也。
复张曙蕉居士书二
接手书,不胜欣慰。但以香期人事冗繁,未能即复为歉耳。大凡聪明人,
多皆傲物而自是,不肯受人呵斥。光愧无学问道德,不能稍益于世,因兹抱
一他山石之素愿。欲令纯金良璞,皆由我粗砺之质,以成世宝。是以三次相
见,不以赞而以勉,不以人情而以佛法为指示。其书与三次之语,呵斥颇切,
意必此后绝不过问。而书中所叙,颇生感激。足见宿根深而见理明,不自是
而肯听善言。倘能将才人习气,西欧虚派,尽情放下。以敦本重伦,躬行家
庭教育,俾一切女流,同仰懿范。再加以生信发愿,自修净业,自行化他,
同期解脱,以为闺范母仪,女流师范。则吾国之兴,断可必矣。然文人所说,
多属虚浮,果真实如书诗中所说而实行之,则光前所期望者,皆必定可成事
实也。好高务胜,见异思迁,乃文人及虚浮学道者之通病。须知尧舜之道,
孝弟而已。如来之道,戒定慧而已。纵使万圣万佛相继出世,亦不能稍变章
程也。了此则自知见异思迁者,皆由心中无主,非受道法器之所致也。佛法
法门无量。若欲仗自力,于若禅若教若律若密中得其指归,尚不容易。况由
此证无生而了生死乎。净土法门,乃普令一切圣凡,同于现生往生西方,了
生脱死之最捷,最圆,最顿,最简易,最玄妙之法门也。若不以文钞文字刺
眼,祈详阅而实行之。此后再阅古德净土各著述,则势如破竹,循流得源矣。
汝之诗意义甚佳,然欲避绮语之讥,须当行其事。否则何止绮语,乃妄语戏
语欺三宝语也。光四十余年不作诗,故不为和。
复张曙蕉居士书三
接手书,知前次之书,尚不讨厌。此次除过誉不慧外,皆属实情。一息
不来,即属后世。此时纵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亦无用处。若不及早修持净
业,待到此时,方知虚受此生。枉将宿生所种善根,尽消耗于之乎者也中矣。
可不哀哉。净土法门,贵乎实行。今既知之,当随分随力行之,方有实益。
若但研究而不肯持佛圣号,以期近则消业障而增福慧,远则出三界以登九莲,
则仍是文人习气。有此习气,欲真实了生死证无生之利益,实万难万难。果
能发大菩提心,于公私之暇,实行愚夫愚妇老实念佛之行。则将来之母仪闺
范,师范女流,与预会莲池,亲承佛记,皆可必得矣。愿将身体力行之不遑,
不敢故作戏论,以开罪三宝,常念勿忘,则幸甚。此后不须来信,光约于月
半后往沪。
复张曙蕉居士书四
君于民十六年见光时,光颇嘉其聪慧,而又能受人指斥,故光常冀君为
浙地女界之善导。其后绝无音问,意其在普陀时所发起之善根,以无人提持,
遂复消灭矣。然光亦不肯再多事,以强人所不欲也。及见所汇之诗,其意致
完全不与此道相应,因略一启迪。后见所复,遂大畅慰。是知入道,各有因
缘时节也。所寄弘法社刊,以冗繁无暇,只看曾女士孔节妇及某女士传,并
八识四宾主颂。文意俱好,然宗门中语句,意在言外。四宾主似有文义,聪
明文人,可以模仿。若酬机之无义味语,决不可以文义会。如其真有所悟,
不妨为之提倡发挥。若祗以聪明模仿,且勿妄动笔。此与教大相悬殊,极宜
慎重。果真念到一心不乱,亦可顿识彼之意旨。未能真知,切勿含糊,冒充
通家。因近世人好剽窃,光颇不愿人因此获罪,故为君言之。
复张曙蕉居士书五
午后接海沤集一包,随便阅其题目,亦有已在宝静法师弘法社刊登者。
其秦始皇论,颇涉激烈,殊失中道。称始皇之才处,可谓具眼。至完全推尊
始皇,而以焚书坑儒为大作略,则其过可胜言哉。彼欲愚民而焚书,非恐其
邪说诬民而焚书也。若凡邪说者焚之,固为有功。彼系悉焚言政治道德之书。
以易为卜筮之书,故不在焚烧之列。圣人在位,善人执政,恶人自可向化。
而彼所坑者,是不附己者,此种处何可推诩,而犹恨其未能坑尽乎。居士才
力有余,涵养不足,只图一时快口,并不计误无知之狂人。光旦暮将死之人,
于世无所益,唯以居士宿根深厚,特加磋磨,不知居士以为然否。
复张曙蕉居士书六
世间聪明人,每以聪明自负,不肯虚心受人指斥。汝宿根深厚,实为进
德之基,观手书不胜钦佩。宗门语句,勿道不悟,即悟而不善识机,以致误
人,则自实得祸。前在迦叶佛法中,百丈山主人以一语不契机,致堕五百劫
野狐身。至唐百丈怀海禅师座前表明其事,始得脱去。是知以宗语作儿戏逞
口辩者,可畏之至。居士但实行礼诵,待至凡情圣见悉不得时,所有酬机之
语,直下俱皆明了。然虽明了,犹不可不慎重其事。如前百丈所说,实在不
错。但以误机而自遭五百劫野狐之报。况所答完全是错乎。至于所汇十元,
仍为居士寄各要书,以期宁地闺阁英贤,同沐佛化。然人多书少,何能遍及,
故寄一函遍复,一包五百张,令学堂学生人各一张。得居土为之演说,彼等
必欣欣向荣。若最初志在顾本及求利,则小乎小矣。非光所望于居士者。宁
波信佛者固不乏人。然以粲华之舌,锦绣之笔,于日用伦常中,孝弟忠信礼
义廉耻各法中,提倡佛法之净土法门,则实不多见。居士固有此资格,惜数
年来尚未真实发心。今既发心矣,忍令一切坤伦,同终其身不沐佛化,不知
了生脱死之出路乎。此光所以代两土教主而劝驾也。
复张曙蕉居士书七
接手书,似深知其病。然以文字习气太深,虽自知而实不能痛改则毕生
终是一诗文匠。其佛法真实利益,皆由此习气隔之远之。故佛以世智辩聪,
列于八难,其警之也深矣。读永明宗镜录诗,声韵铿锵,非夙有慧根者不能,
然亦是修道者之障。以此种言句,皆系卜度而成,非真得道人随口吐出者可
比。居士欲死作诗文之偷心,现在人无能为此种决裂开示,今引一古事以作
殷鉴,则诗文匠即可为担荷如来慧命之龙象,而永为闺阃母仪女流师范于无
既也。其事在普陀山志,妙峰大师传中,清凉峨嵋二志亦载之。以此大师于
三山均有因缘,故不厌其详。此师乃叔季不多见之人,其得益在山阴王寄鞋
底于关中,遂得大彻大悟,不复以诗偈为事矣。
附录妙峰大师传以资参考
明妙峰名福登,山西平阳人,姓续氏,春秋续鞠居之裔,生秉奇姿,唇
掀齿露,鼻昂喉结,七岁失恃怙,为里人牧羊,十二岁投近寺僧出家,僧待
之虐,逃至蒲坂,行乞于市,夜宿文昌阁,阁系山阴王建,请万固寺朗公居
之,一日山阴王见之,谓朗公曰,此子五官皆露,而神凝骨坚,他日必成大
器,当收为徒,善视之,未几地大震,民居尽塌,登压其下无所伤,王益奇
之,乃修中条山栖岩兰若,令登闭关,专修禅观,日夜鹄立者三年,入关未
久,即有悟处,作偈呈王,王曰此子见处已如此,若不挫之,后必发狂,遂
取敝履割底,书一偈云,(者片臭鞋底、封将寄与汝、并不为别事、专打作
诗嘴)封而寄之,登接得礼佛,以线系项,自此绝无一言矣,三年关满,往
见王,则本分事明,具大人相。(节录清凉山志妙峰大师传)
复张曙蕉居士书八
世间多少聪明人,皆被之乎者也所误,毕世不得实益。居士慧根夙植,
固为难得。然以多知多见,反为障碍。既信净土法门,何不于此法中死心做
去。而修返闻数息唯识等观,此各种法,均是大乘法门。然皆属自力,未可
与仗佛力之法门论其利益也。今既发心念佛,当以心佛相应,生前得一心不
乱,报尽登极乐上品为志事。不必求其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也。宗门以开悟
为事,净宗以往生为事。开悟而不往生者,百有九十,往生而不开悟者,万
无有一。此义认不准,或致因求悟而反不以往生为事,则其误大矣。今修念
佛法门,当依大势至菩萨所示,如子忆母之诚心,修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实
行。果能死尽偷心,则一心不乱,念佛三昧,或可即得。然念佛三昧,乃三
昧中王,且勿视为易易。纵不即得,当亦相去不远矣。都摄六根,为念佛最
妙之一法。念时无论声默,常须摄耳谛听。此乃合返念念自性,与返闻闻自
性之二义而兼修者。返闻单属自力,返念兼有佛力,则为益大矣。心念属意,
口念属舌,耳听属耳,眼皮下垂,即见鼻端,则眼鼻二根亦摄。五根既同归
一句佛号,身根焉有不恭敬严肃之理乎。故知都摄六根,下手在听。能都摄
六根,则心识凝静而不浮散,便名净念。以六根既摄,杂妄等念潜消故也。
净念又能常常相继无或间断。则念佛三昧,可即得矣。故下曰得三摩地,斯
为第一。此大势至菩萨,以教化九法界一切众生者。实三根普被,有利无弊
也。果肯依之而修,当必有观行相似等利益可得也。
免责声明:作品版权归所属媒体与作者所有!!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有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