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世界影音先锋:《星期專論》台派不必悲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2:52:23
《星期專論》台派不必悲觀

台灣第五次總統直選,蔡英文功敗垂成,未能成為台灣第一女總統,讓許多人鬱卒。相形之下,以無能著稱的馬英九連任,人民的壞日子延續,國家社會的前景堪慮,為他助選的中國成為最大贏家。面對即將接踵而至的政經挑戰,連美國學者林丹(Daniel Lynch)都指出,台灣正處於緊急關頭。

再看大選過程,同樣讓很多人高興不起來。負面文宣、資源懸殊、外力介入是其中三大特色,不但有損台灣「成功的民主故事」,也凸顯我們仍然不是正常的民主國家。

中國介入大選 台派不能氣餒

所謂外力,指中國直接介入,「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實踐面臨中國干擾。資源懸殊,不但國民黨家大業大,有錢好辦事,連國家機器、行政資源一併傾巢而出,而民主最可恥的「鈔票換選票」,不論賄選或政策買票,依舊大行其道。至於負面選舉,在媒體推波助瀾之下,抹黑攻訐成為人格謀殺有效伎倆,取代了政策辯論,也障蔽了公民明智抉擇。

中國並非第一次干預我們內政、試圖影響大選結果,四年前如願之後,這次再度得逞。它透過「九二共識」喊話,有效恐嚇了只顧眼前腹肚的選民;它催促在中國做生意的工商大咖公開表態,帶動選前氣勢;它以機票優惠大放中國台商回國,投票對象都有交代。

有異以往,不必由朱鎔基之流親自出馬,它只透過國台辦發聲,就有已經「入島」為它做「入戶、入心」工作的代理人敲鑼打鼓,加上仇視台灣主體性的政媒助攻,恐嚇效果甚至更好。

台灣經濟因馬英九執政而更依賴中國,導致無須文攻武嚇,只透過放話及經濟手段,中國就足以左右大選結果。「以經促統、以商圍政」既見成效,台灣人民選擇總統的自主性下降,中國食髓知味,今後必然設法繼續替台灣人民做選擇與決定,使「人民當家作主」淪為「北京拍板定案」。台灣的「香港化」或總統「特首化」,甚至等而下之的政治「中國化」,危機至為明顯。

正因如此,台派反而不能氣餒或失志。台派既然以維護台灣主體性為職志,挫折反而更使人堅強,勇於面對挑戰與危機。

比上次謝出征 小英增65萬票

就選舉結果而言,蔡英文挑戰馬英九不成,誠然令台派失望。換個角度看,蔡英文得票比四年前謝長廷增加六十五萬票或四.一%,與馬英九票差八十萬,顯見台派基本盤已近四成六,再努力從對方爭取四十一萬選民支持,即可能勝選。李登輝說,「這次不成功,下次再拚」,就是這個道理。同樣地,民進黨立委增加十三席,台聯取得三席,合計四十三席雖不到總席次四成,透過黨團協商及運作,也有相當的力量及空間,不讓執政黨為所欲為。

更重要地,這次大選台派的進展,是在抹黑、金錢及中國三大不利因素圍堵之下所達成,顯現至少有六○九萬選民突破這些阻力,願意付託蔡英文,支持她所代表的台灣主體路線。現實上,兩個掛著中國招牌的黨,國民黨希望終極統一,但台灣不可能統一中國,只有被統一途;共產黨期待不必動武即可吃下台灣。大選顯示將近半數台灣人民不願接受這種國共聯手制台做法,台派既有堅強民意基礎,即使哭泣,頂多也只有開票當晚,豈能放棄?

因此,選後台派必須進行確實的檢討調整,為立即到來的新局面做好有效監督的準備,也厚植下次再拚的實力,以不負眾多人民期待。所有這些,都不能匆促草率,春節的長假期正好是沉澱思考的時間。

就選後檢討來說,敗選一定事出有因,也絕非單一因素,從投票結果、民調及消息面做判斷,必須力求準確務實,避免錯誤解讀。例如,連日來有人把大選結果視同對「九二共識」的公投,也有人進一步強調民進黨敗在「兩岸政策」。這些論調,出自主觀武斷的成分遠多於客觀分析,把錯綜複雜的大選決定因素單一化。台派無疑需要把中國政策論述說得更透徹而貼近民意,也必須做更多對公眾說服,但既獲得近半人民付託,斷無自棄對的理想而隨對手起舞的道理。

其次,善盡反對黨角色雖然辛苦,卻更有力量。馬英九無能既屬「台灣共識」,有如國人所見,它領導的政府機器螺絲鬆散,連最平常的事務都會凸槌。而且,因歐債而致的經濟金融挑戰正席捲而來,中國要求助選回饋及政治談判壓力將接踵而至,台派不論基於回應人民期待、為台灣把關或實現價值理想,都必須積極做好強力監督的工作,不能讓馬政府恣意妄為、國共聯手吃定台灣。

務實長遠規劃「下次就贏了」

另外,包括民進黨、台聯、本土社團所有台派力量,也要有個別分工及協調整合的機制。以民進黨為例,在總統大選二連敗後,有待就組織架構、人才培養、基層經營、社會互動、選戰策略等,從大局著眼,做務實而長遠規劃;既不能讓選後檢討形式化,尤忌再度落入派系鬥爭奪權老把戲。卸職之後的蔡英文,實戰體會最深,不論以後動向如何,沉潛期間對此工作責無旁貸。簡單說,民進黨必須有基本長遠發展策略做法,選戰也不能以臨時編組拼湊成軍。至於台派力量如何在各自努力、統一目標的原則分進合擊,更是要務。

失敗讓人學習更多,挫折常使人堅強。台派面對選後新局,既不必悲觀,更有奮起的責任。還是李登輝的話︰積極努力,「下次就贏了」。

(作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