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罪师申爱:论 “武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6:57:14

论 “武德”

(一)

 

   习拳练武重“武德”。而武德观念的提出,是一个含义极为深刻、广泛的“拳术道德的范畴”,又是传统拳术功夫内容的实质性之表述。

 

文以评心,武以观德。

 

习拳练武,有德者得之。

  

尚德不尚力。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

  

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

  

拳以德立,无德无拳。

  

武以德彰,武要重德。  

 

······。

 

  类似论“德”的武术、拳术之谚语数量极多。而综观众各门派的拳谱家法之开宗明义,几乎无一例外都首先阐明“武德”的重要性。故于“武德”的内涵及其作用,不得不论述明白其具体所指。明白此点,这对于一个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关乎到一个习拳者的始与终,是否能实现“打拳原为保身之计”的目的,故对“武德”内涵、实质的分析、讨论,就成为重要课题之一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武术、拳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为什么在武术、拳术承继和发展的历史上却出现了“有上乘功夫艺境之人,却做伤天害理的缺德之事;而有品行道德修养意境崇高之人,却拳术功夫艺境平平;有上乘功夫艺境之人,而品行修养亦崇高;有下乘功夫艺境之人,而品德修养意境亦未脱俗。”等四种现象的事实呢?当然以第三种说是修拳得道的大家风范、标准,而艺达此境者代不乏人。第四种说是一般习拳练武者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此两者,却同为表里如一,虽艺境修为有高低之别,都与自己的修为有关系,这好理解。而第一种和第二种的两种现象的存在,确实让人费解。因其所修、所为表里不一。正因于此,才能说明“武德”的含义非辩不知。

  “武德”,确实存在内德、外德的分别。那就是说“武德”确实存在有两个内容所指:一个是指练拳术功夫的“内德”;而“外德”有两个内容:一个是指本身形体的外德之修炼,乃指形体柔弱无骨的外德之修,一个是品行德性的修养而说的。而一般拳谱的拳论之论述“武德”,都是指习武练拳之人的品行德性,为人处世为重点修养内容而说的,这都在各门拳谱中白纸黑字明摆着的事情。而拳术功夫的“内德”之修、外形的“外德”之练,全在各种内修外练的功法中含蓄着,或由师传的口述传授中得知,故不显而易见,而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武德”说,实际上是蕴含着“内德、外德、品德”三个内容的综合之论述,也就是说,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内德、外德”的修炼和“品行道德”的修养两个内容,只有这样认识“武德”的内容,才能很好的解释上述“四种”存在于武林中的现象之事实。

  以“武德”而论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中枢的关键是“内德”之修炼,即“气沉丹田德润身”之“德”,也是《越女论剑道》中所说的“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句的“阳兴”。而此“德”是为上天之德,故又名“上德”,也是杨谱论拳所说的“上乘之修”的内容即指“内劲”而说的,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能以形体修炼而得此内劲之修为主者,再以此内劲的聚放之运行使形体柔弱无骨,内外合一,便能达大乘之艺境的“虚灵妙境”,此乃谚云:“习拳练艺,有德者得之”之“德”。此“德”是身体内按法而修炼所得的一种“内物质”。此物质初期可以意念引导而随意调动。功夫成时,达自动化艺境,则有感而应。此“德”的物质即“阴衰阳兴”中的“阳兴”之内在功夫的“内德”;形体的柔弱无骨,是“阴衰”的外在功夫之“外德”,内德与外德的合一,各有主从的攻防功能以为用,谚云“拳以德立,无德无拳;尚德不尚力”中的“德”,即指“内德”为主而说的。“内德”乃是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练、用的一切功夫艺境之灵魂。可以说:拳无内劲,就不是传统拳术功夫。这种说法一点也不为过。从各家论拳中可以知道,如“十年练拳,十年养气”、“意气君来骨肉臣”、“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术曰内劲”。都在强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内德”即“内劲”在拳术中练用的“灵魂与主宰”的中枢作用。孙禄堂先生的内劲自我体验之论,最有代表性:“惟身体如同九重天,内外如一,玲珑透体,无有杂气搀入其中,心一思念,纯是天理,身一动作,皆是天道,故能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此圣人可以与太虚同体,与天地并立也。”从此论中可得知“武以德彰”的“德”是拳术中的第一层内蕴,乃“内德”之说,即“上德”之论,乃不容质疑了。

  既然有上乘功夫的“内劲”,即“内德”修炼为主,而外形体的“外德”之修炼又是所指为何呢?外形之德,就是形体“柔弱无骨”功夫艺境的修炼而说的。老子曰:“抟气至柔,能如婴儿乎。”就是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外形体的修炼方法及准则。杨谱《太极下乘武事解》说:“太极之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而求柔软之于外,久而久之,自能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也。所难者,内要含蓄坚刚而不外施,终柔软而应敌。以柔软而应坚刚,使坚刚尽化无有。”孙禄堂曰:“形体应当似水流”,无不是在论外形的柔弱无骨,才是外形的“下德”之修。从此论中可得知,“武以德彰”的“德”的拳术中的第二层内蕴,乃“外德”之说,即“下德”之论,又不容质疑了。

  以上所论,皆是从拳术功夫的自身阐明“内劲”的“内德”之修,又有形体“外德”的柔弱无骨之修。内德、外德具备,合一而用,才见传统拳术攻防功夫艺境。内德为上天之德,外德为下地之德,内外合一而用,才见人的“诚之者”的“合德”之功夫艺境。所谓“内清虚而外脱换”的传统拳术功夫艺境,就是自身“内德”、“外德”内外合一的“合德”功夫艺境之描述,即“虚灵妙境”的“中和之道”的真功夫艺境的写照,练用皆以此为宗旨。

  因此,内劲的上德之修,外形柔弱无骨的下德之修和内外合德如一之修,才是“有德者得之”的“武德”,才是自身功夫内涵之精义。故此“武德”之德,单从自身拳术功夫修为而说,谁具此“德”,谁便能达大乘之艺境,谁不能具备此“德”,谁便不能获大乘之功夫艺境。这就是我常说的“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自有其实质性的功夫内容”。这一实质内容的存在,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谁能明白这点,谁就能获得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真实功夫艺境以享用。

  “尚德不尚力”是指上述“内外合德”的功夫艺境而说的。此言点明了传统拳术的修炼和运用于攻防艺境的精髓所在,是传统拳术修炼和运用的宗旨,即以顺随为法,能顺随而用的自身条件,就是功夫。

  “武以观德”,是指拳术行家里手能观拳的法眼、观察、品评练拳,用拳于攻防的人的“内劲、外形、内外合一而用,及是否顺随为法”的修为而说的。俗云:“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就说的这层意思,行家里手能观其内德、外德、内外合德,及其所用,便明了其人功夫艺境之“道”境如何。此乃“武以德彰”的“德”在拳术中的又一层意思,是综合了前面所论的两层意思在内了,是为“功夫之德”。

  以上所论的“德”的内容,是“武德”中自身内在的“内德、外德、内外合德、顺随为法”的自身内在功夫内容而说的,是决定自身功夫艺境水平高低的直接的“德”的内容。

  而一个人习拳练武,非自己所能努力而明之、得之,必有“一方拜师,八方学艺”的完整过程,才能获益。这就有了习拳学艺、不断地与他人切磋较技而必然存在的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之交往。故一个人能取得明师的传授,高朋好友的点拨、陪练,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得到明师、高友的赏识而获益。这就有了在家孝敬父母、疼兄爱弟、助人为乐、和睦友邻,为人处世仁义当先、谦虚为本、尽忠报国、忠于职守、在所不辞的全方位的品性道德的修养了。这就是常人所说的习拳练艺之人的“重武德”的意思。尤其是艺有所成之时,又不仗艺欺人、恃艺凌弱,才能技有所得、功有所进,而不断地进步、提高,这又是“武以德彰”之“品德”的含义。

  习拳练艺之前,有了良好的品德的修养,才能容易得到明师的赏识而传授、高朋好友的各方面的指点,才能获得内德之修的方法、外德之练的准则、内外合德的艺境。这就是“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的说法之精义。此处“习德”是指品行修养之德而说的。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品德之修养,便能自觉地尊师爱友。以拳为宝,则师可传授“内德之修、外德之修,内外合德之修”的法则。自己尊师之嘱,按法而修,功夫日进不息。不管是修炼时,还是运用时,坚持“尚德不尚力”的法则,持之以恒,明学潜修,假以时日,便可达上乘功夫之圣境矣!这乃是拳术行家里手所说的“武重德”之内涵深意。“有德者得之”,此又有品德修为好,容易得明师、高友的真传之意思。所以说,功德、品德又能相辅相成以为用,而相得益彰。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传统拳术各门宗派的优良传统之一,艺成不忘本。因为从一个人对其师父的态度便可知其为人了。而能从此处可观察一个人的“始终”之观念。“有始无终,一事无成,要是练功,自然稀松”,这样的人多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多终生一事无成。而能“慎终如始”者,必能有大成就,可托大事之人矣!必能终生事师如父。

  谦虚,乃做人的基本准则,凡具谦虚品德之人,言必有信,言不托大。表现在习拳者的身上,不管自己艺境如何高妙,总能做到“人人为我师”的艺境,具备手德、口德、良好的品德。而此三德,又能观其心德。

  手德:与人切磋较技,用必打犯不伤人,从不发黑手,恶招伤人,亦不诓骗对手以击之,是谓之有手德。

  口德:谈拳论艺,只以拳术为宗旨,阐明理法术功心得体会,从不妄论他人之短长,以招高自己,从不恶语妄言中伤他人,是谓之有“口德”。

  良好的品德:心怀坦荡,只有拳术理法术功之论,没有门户派别观念之是非;只有拳学技术功夫艺境的追求,没有功名利禄的非分之想,人人皆为我师。以上皆为“心德”之修为。

  手德:可在较技中以观之,如推手中,突然出手击人或伤人,或在手谈、较技中突出黑手伤人,或乘人不备而偷袭击人致命要害处,皆属艺低无手德之人。亦可观其心德矣!

  口德:在与人论谈拳技功夫艺境时以观之,如谈攻防之技而妄言隔空数米能打人,如何成仙、成神,已出拳术之范畴,近乎神奇怪异之说;论某人之技如何如何不如自己,毫无谦逊之态度,目的在抬高自己,皆属此人无“品德”,心性如此,已入迷途,故多妄言。

  品德:可从其日常的言谈话语、行动坐卧等各种表现,便可知之,不必细论。

  谦让:二人较技,目的在于切磋,仅在比较中认证各自的功夫艺境之高低而已,相互攻防变换,你来我往,其中胜负已分,旁观之人不晓得,乃习武之大家的风范、上乘之武德具体表现。此乃体现出习武之人的“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的成人之美的优良传统之一,只有习拳之大家才具有的成人之美的“谦让”之美德,不以胜负的名利而计较。如此,才能习拳练艺达到大境界。

  尚有什么“艺高人胆大;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宁可受人打,决不先打人;见义不为,无勇也;该出手时不出手,同样是无勇;大勇若怯;大智若愚”等等,都是广泛的“武德”之概念的不同层面的表述。

  而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武德”全方面的圆融的最高表现,就是“拳道”。一个人的拳术功夫修为的最高艺境之表现,也是“拳道”。达到“拳道”艺境,其人已返朴归真,与普通人无异,即老子所说的“被褐怀玉”之人。而在较技时,不崇尚智取的巧手妙招变化之用,纯以“顺随”为法,即“拳道本一,顺随为法”,便可应对对手万拳攻防之变化了。用此艺则修身处世,即为“拳道”的真人艺境了。而能艺达此境的人,必是内德、外德、品行修养之德备。三德合一,必然神充气足,尽性立命才能如此,这才是“武以观德”的全部内容。

  如果一个习拳练武之人,内德、外德、品行修为之德,此三德之修的方方面面不能齐而如一,便会最终出现因某方面修为不到、不精、不纯,而影响其人的“武德”亏损而不完善。由此可知“武重德”的“德”的内含及其外延之广泛如此,不是一句空谈之语。“武重德”,其存在是针对习拳之人的始终及一生对拳道的追求、修为而说的,亦包括承传之内容。

  今日论明“武德”的精义,并非我的遐想杜撰之言,老子《道德经》中,论道唯一,而论德却有二。录其文如下,并加以阐释之:“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阐释:上德,乃上天之德,在拳则为“内劲”。气沉丹田德润身之“德”即为“内劲”。内劲属阳,气化之物,不具备“形式”,是以“无形无象,似有似无”,具乾阳健运不息的阳刚之德。下德,乃地之德,在人则为外形。外形的柔弱无骨,乃外形象坤地,有“形式”而具备静而不躁的顺随的阴柔之德,所以外形的柔弱无骨功夫之艺境,无法体现内劲的无形无象具健运不息之德。

  所以,内劲、外形合一而达虚灵妙境的自动化上德之艺境时,在较技中会自然地以顺随的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艺境,有感而应,应感而发。这是拳术功夫达到上德的无为艺境时的“无心而为”的拳道之上德的艺境了。

  当尚未达到“无心而为”的拳道艺境时,虽是无为运作,有意以顺随的粘走相生、化打合一为法,虽然也是有感而应,应感而发,但由于是有意而为主,故属拳道的下德之艺境。

  从上述所论上德、下德、拳道功夫的差异来看,只是“无心而为”的无为法和“有意而为”的无为法的微妙之区别,即妙手和神手的区别,正是“养灵根而动心者,敌将也;固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的分别。

  而以此论述品行道德之修养,亦分为上德无为之修的“无心而为”的自觉境界、下德无为之修的“有心而为”的区别。

通篇综合地对“武德”的论述内容涉及到“武德”的方方面面,以此而观“一个习拳练艺之人的武德”则较全面矣!依此而论“武德”的内容,可谓全而明矣!便于习拳者,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执此以自检;执此以观他人之“武德”矣!故有此“武德”之论的文章以成文矣!

 

论武德(二)

 

  或曰:听先生论拳时有精义,此先生论“武德”,可谓详矣!斗胆而问,此“武德”之论,是否先生杜撰?但请如实相告。

  答:苟一生言拳论艺,实不敢稍加己意,恐以己意阐述,贻误后人,罪不可赦矣!我所阐释论述中华传统拳学的理、法、术、功的内容,皆前贤之精义微旨。

  诸如上论“武德”中的“内劲”为“天之上德”、“外形”的柔弱无骨”之“地之下德”之说法,乃本老子的“上德、下德”之说而论。而孔子在十翼中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此乃以“乾、坤”论德之说。而前贤有从此而论拳的。如:故夫乾之为德,刚健中正,纯粹之精也;坤之为德,柔顺利贞,坤道之德。君子之攸行,内劲、外形匹配合一而“柔外刚中”,乃人道之德。“武以德立”其旨明矣!

  昔孔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刚之义大矣哉!小人勉强一时刚健,又岂能中正?既不能中正,又焉能纯粹其精也耶?刚之为的,乾也,动而直,故易知;柔之为物,坤也,动而辟,故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柔而功成,不大可允,此圣贤之德业也。能成位乎刚柔之中者,其金丹之道乎!所以乾阳之备,主乎秉与;坤阴之德,专乎含受。夫乾刚交坤柔,乾秘中虚,而为离,坤柔承乾,坤乃内实而为坎。是以坎离继而符阴阳之直且得刚柔之正。

  此论又点明:筋劲骨力刚势之拳法乃小人勉强一时之刚健,岂能中正呢?只有内劲外形的柔外刚中之柔从,才能有大作用,才能长久而不衰,乃圣贤修炼传统拳术之“德”业也。只有内劲、外形的柔外刚中之匹配,能有“坎实”的松沉之拳势,才能有“离虚”的轻灵之拳势,只有“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明乎此“内劲、外形的逆从匹配之用”,才能得“刚柔相济”的中正之功夫,此乃拳学渡命真言。

  由此而论,内劲,性刚;外形,性柔;内外匹配合一之“柔外刚中”才能有“刚柔相济”之功,又以顺随为法而用,才是功夫。

  乾天、坤地、内外合德,才见虚灵妙境,此乃圣人之“德”业。怎能说“拳乃小技”?实蕴圣贤之德业尔。言小技者,无关乎大业也。而自能得“道”之法,自又不能以小言之。

  通篇所说,“武德”之道明矣!吾岂敢不遵圣贤古训而自言之。综合老子、孔子、拳家众前贤之论“德”,可知“一理贯之”,明“武德”之论,便能知拳艺之修,故有前后两篇之“论武德”,希习拳者自读而明之,以备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所用,自不迷矣!

  由此两文之论述,可知:欲精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练与用,必先精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可证此言不谬矣!

 

论武德(三)

 

  或问:您两论“武德”,其意已明。“内劲”的修炼,是谓之“上德”之修,而“至德全神”的艺境,如何而修方能得之?

  攻防之“道”,能主此道者,圣人也;能行此道者,神人也。“德”者,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上事。因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而不修“德”,是有阴无阳,即只有形体的攻防招法之修炼,没有“内劲”的修炼,终归是俗学,或入旁门。只有“道德”全修,阴阳自配,才能达中和的“虚灵妙境”,即“内劲、外形”内外合一的修炼,才有“内劲、外形”的“主宾、幽明”之用,如“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摧逼不捷”。这就是“内、外”阴阳自配的传统拳术功夫之用法。知此者,便可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练与用尔。

  正气者,乃先天之阳,长存不坏;积累长久,变形即可通灵之性体,此乃为“长生不老功”也。练此“正气”者,是谓修仙了道。故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内劲”法,皆以“金丹大道法”为法而修炼。故前贤有“练精化气、炼气生神、炼神还虚”之说法。而此“炼神还虚”之虚,乃自身体内“空虚、虚空”之虚,因传统拳术修炼的是“内神通”功夫,即“浑身无处不太极,挨着何处何处发”,标明的是“内神通”的“内感通灵”的功夫艺境。

  只有“伏练”者,才能得其“上德”。如“怀玄抱真,化迹隐论,含精养神,通德三光”,才是修炼传统拳术的上事先行之法。故又云为“炉火”功夫,是谓之炼已,“真气熏蒸”,遍于一身,如炉中有火,暖气似烧。至“津液腠理,筋骨致坚又至柔,众邪辟除,正气长存”。如上四者,是名“伏气”,是谓之修炼“金丹大道”之功夫。非为“合成金丹”,乃修炼传统拳术之“内功法”也。以此而得“中气”即“内劲”也。

  盖“怀玄抱真”者:内怀玄一之气,负抱太乙之真,即“气沉丹田德润身”之“德”也。又诀云:“道自虚无生一气”,此一气者,即“真一之气”尔,又名“上德”。

  “化迹隐论”者,形,阴象也,阴则有体,以有为无,使形化气而超凡躯以入圣品,即“虚其形质,以气势为用”乃拳术炼形之上法。因形留真气,以直气而养形。故“内动不令人知”,是“德”行无迹,谓之“韬光藏迹,沉沦隐迹,使人不可识,故知我者稀,则识我者贵。”故古之善为之上法者,其功夫艺境微妙玄通,触之深不可测,其得“道”矣。故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善者,贵在“养精神”。含精者,饱含真永之精以练已;养神者,外养全体之神以合气,积累功德至此,大要通德三光。三光者,即:神光,目中有青苍之气,足以照远岀威,可御乱敌;灵光,身外有红光缭绕,使敌一见生畏怯之心;元光,乃体外黄光闪耀,临大阵而耐久。三光具足,是内外功满,毫无欠缺,浑光普照,周身光芒不断无隙可乘,目中身内手上,更有一番灵通稳准气象,足使人畏,故敌人动而得其咎。学力至此,乃为炼家。

  德者,修行之上事。修拳道而不修德,是谓有阴无阳。道德全修,阴阳自配。练拳者修德,自云有德而实无德,缘以妄想,德不感通。修炼拳道之人,德愈深厚,自不想德,德皆感彻。如张葛许,自积自修,心实罔觊。此即为通德三光也。炼已即勤,积德通感,是谓之“伏练”。行功至此,行拳出手用招无不有感而应、随感而发,已得拳之神品矣!

  通观历代圣贤所论,无不如此而述之。黄帝伏练九鼎大丹者,此之谓也;阴符而下,列圣相继,载于经者:文王周易,明乾坤其易之门,咸恒夫妇之道;孔子十翼,明乾动而直,坤静而翕之义;道德五千言,明有无玄牝之门;孙子论兵法,攻防进退之道;歧黄之学,乃明生死之机;子思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孟子养浩然之气,又明至大至刚,以直养无害;贤者论拳之经,明言健顺参半之旨。无不是以“修德”之大要为心法。

  至德全神,我已在阐释《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一文中,阐述得明明白白了。可兼观而习拳术中的“全体透空”之艺境,便是“至德全神”之神明艺境了,即“虚灵妙境”。亦可同观《“肌肉若一”解》一文。

此文再论“武德”之内容,三篇文章之论,可谓全矣!习拳者可通观之,对于“武德”之概念通明无误矣!拳艺修致于此,可谓明拳之“修身、修技、修杀”的三性通德之光矣!彻底明白“打拳原为保身之计”的宗旨了。习拳练艺可不迷途矣!

 

马国兴 书录于北京

2000年07月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