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街头2怎么骑人:奇异的潮汕民间人生礼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9:36:46

奇异的潮汕民间人生礼俗

我有幸与潮州非物质遗产大吴泥塑传承人之一的吴光让大师交往,并闻大师正全力创作大吴泥塑“人生礼俗”组件,无比欣慰。更有幸搜集到有关潮汕民间人生礼俗的一些文摘,借此奉上各位欣赏。“人生礼俗”,说的是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到最后瞑目而逝,人生的诸多礼俗一直贯穿在生命的过程中。在这个生命过程中,人们必须经过诞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等几个大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中,又包含着潮汕人丰富多彩的种种习俗。

一、祈 子

祈求得子的习俗与灯关系密切。“灯”,在潮语中与“丁”谐音。因此,关于“灯”,人们从中不知寄托了多少希望,因为这是一家香火能否承继的问题。正如潮州俗谚所说:“有游灯,家时生千丁;无游灯,家时要绝种。”因此,每当元宵晚上游灯,就有许多人敲锣打鼓,抬着神像出游,几乎每人手里都提着一盏灯,跟着神像一路游行到各姓的宗祠里,大放焰火。游完回转神庙,各姓人家都用三牲果饼酬谢神明,以祈得子。一个姑娘出嫁时,嫁妆少没有人非议,但是,一盏崭新的油灯却是少不了。这盏灯带到婆家之后要放在床头,意思是为婆家带来了男丁。每一年祭拜公婆时就点燃这盏灯。祭拜后不能吹灭,而应该让其自然熄灭。

生了男孩的人家,会在元宵夜举行热闹非凡的“上灯”活动。海丰一带,那些去年生男孩的人家要在正月十三那天举行“开灯”、“庆灯”活动。在神庙里或宗祠里挂起许多花灯,这就是“开灯”。同时还备茶菜邀请亲戚邻居一同来吃喝,这就是“庆灯”,又叫“喝灯茶”、“吃灯桌”。隆重的要具备牲礼,祀神祭祖。这天晚上灯烛辉煌,锣鼓喧天,一直闹到深夜。也有一族族众联合举办“灯酒”的,即生了男孩的同族人集中在祠堂里于同一天举行盛大“庆灯”宴会。在潮州,人们往往将灯挂到凤栖路路口的凤栖庙门口,然后,每晚抱着孩子到庙中,一方面往自己的灯笼里添点红蜡烛,一方面接受四邻的祝贺。还要在庙前悬八屏大“花灯”,后宫里还挂着一只彩凤,并在供桌上摆了“花碗”。而这些花灯和大彩凤,就成了那些娶了媳妇而尚未产育或只生女未生男的人的争夺对象。他们在菩萨面前掷杯许愿,派人把一屏花灯送到自己家里,然后兴高采烈地把花灯屏挂上厅堂,让四邻亲戚前来赏灯,预祝他家早得贵子。当然,那一只象征吉祥的彩凤,更是难求。无论是得花灯还是得彩凤的人,到明年“上灯”时,必偿还一屏新扎的花灯屏或一只彩凤。

其实,以“灯”谐“丁”以祈求子的习俗,不仅是潮汕地区有,在其他地区也很多。像江苏北部的“送灯”习俗:妇人多年不育,家人去偷取土地祠里的红灯一盏,然后大吹大擂地请回家;也可以堂堂皇皇地去土地祠请灯,这就要一个孩子(叫灯宝子),坐在轿子里同去。请的那盏灯,用红帛绕着,挂在轿门。有许多人敲锣打鼓,缓缓行进,但是在路上要防有人来拦路抢灯。回到家里,把红灯挂在床帐之前,然后先用粉圆请客,接着还要设宴招待。如果因此而添丁,便把灯送回土地祠去。 广州民间一到元宵,也要举行“请灯”活动。事先在庙里挂满了灯,灯上写上吉祥的名目,按等级定价。有人想请灯就先告诉庙里的司祝,说明喜欢那一盏灯,便用红纸写上“某宅敬请”四个字,贴在灯上。等到元宵过了三天,庙祝邀人同挑花灯,敲着铜锣把灯送到请灯人家去。据说这样那一家今年就可以添丁。

每年三月二十三,每逢妈祖圣诞这一天,潮汕乡民都要到天妃庙去抬天妃出游。这时,那些结婚而未有子嗣的人最为踊跃。因为能为妈祖抬轿,都意在求妈祖赠福赐子。而那些无能力为妈祖抬轿效劳的,就站在旁,等妈祖圣驾经过时,摸一摸妈祖轿,也算是沾了光。妈祖是海神,同时又是赐子的神祗。《三教搜神大全>>载:妈祖“尤善司孕嗣,一邑共奉之。邑有某妇醮于人,十年不字,万方高祷,终无有应者,卒祷于妃(指妈祖),即产男子嗣。是凡有不育者,随祷随应。”同广州人崇信“金花娘娘”,福建人崇拜“临水夫人”一样,潮汕人把妈祖作为施赐子嗣的神祗来崇拜。

送子观音也是人们所崇拜的施赐子嗣的神祗。潮汕农村一带流传着这样的故事:观音菩萨原来是男的。一天,他驾着彩云经过一个将临产的妇女家上空,听到难产妇女的凄厉叫声,动了恻隐之心。但作为男子身份不便,于是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接生婆,进去帮助那位临产的妇女。那妇女顺利产出了婴儿,菩萨却受了污秽,回不了真身。

在民间的习俗活动中,还有不少是将这一种期得子的心理寄寓于民俗活动方式中。像新娘出嫁时,除了备一盏油灯外,还得备些龙眼干,潮汕人称之为“桂圆”,除含有富贵圆满的意义外,也含着早生贵子的愿望。婚后第二天,农村人总喜欢将新娘引到井边,往井里投放一颗汤圆,然后让新娘打水。这新娘应该眼急手快,将汤圆打起来,这就意味着新娘这一年能够得贵子。以汤圆喻子嗣的习俗,另有一种就是每年的冬节,家家户户都做汤圆。那些在这一年结婚的人家,搓完了汤圆后,总会将汤圆数一数,如果汤圆是单数,那么意味着生男孩;如果是双数,则意味生女孩。

二、保 胎

妇女有了身孕,便有了许多禁忌,如忌动砖瓦土石、修葺房屋、拆窗、砌灶等,唯恐触动了胎神;忌钉钉子,恐有死胎之虞;忌动剪刀、针线,因为剪刀能断东西,针线、锥子等会扎穿衣物,动了这些利器,恐怕会伤了胎神而生下缺耳朵、瞎眼睛的孩子;忌捆绑东西,否则会生十指不会伸直或者手脚变形的怪胎,或者肚脐带会缠绕在胎儿的脖子上;忌搬动大型家具、器物,更忌安床,否则会导致流产,滑胎;忌接触嫁娶,孕妇不能参加别人的婚礼,不能到新娘身边去,也不能摸新娘的轿子,嫁妆,忌进洞房且坐到新娘的床上,否则,于双方都不利。孕妇也忌接触丧葬。

三、生 产

妇女临产时,必须请来接生婆。丈夫不能留在产房里服侍妻子,要和全家的男人一样离开产房。有些人为了分娩顺利,还会到庙宇里去祭拜“催生娘娘”,保佑顺产。怀孕至十个月,有的孩子尚未呱呱坠地,产妇的娘家就送来了一个熟蛋,意思是像母鸡下蛋一样顺利,这就是“送催生”。

产妇产下婴儿后,胎衣不能随便丢,有的地方把胎衣埋在江滨沙滩,据说埋得越深孩子的胃力越好。有的地方则把胎衣撒上草木灰,密封在坛罐里,放在床底下。当做父亲的干完了这些之后,就立刻到产妇的娘家报喜。于是,产妇的娘家就必须准备鸡蛋送到产妇家,为其补养。

在过去,“办鸡蛋”是一件颇为隆重的仪式,但日子不一定选择在婴儿初生时侯,而是在婴儿出生1月或1年以至5年期内。择吉选日之后,即赶紧裁制小衣服,小衣服的件数视娘家财力而定,少则十二件,多则五六十件。还一些金银饰器,诸如手镯、项链、脚镯之类,作婴儿的礼物。礼物之中,鸡蛋是必不可少的。当娘家把这些礼物送到女儿家时,产妇家必须煮甜糯米粥招待来客。有的地方是由娘家送来“乌豆酒”,乌豆酒的制法是将乌豆煮熟后加浓糖,然后和以白醅酒。但现在这种繁琐的仪式已经少见了。

四、坐腊、开荤

产妇在产后一个星期内,产房不能透风,这段日子叫做“坐腊”。因为过去潮汕乡村,产妇一般由接生婆接生,而接生婆的器械落后,使用的工具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如果没有严格的护理,极容易感染病菌。到了第七天(有的地方是第九天或十二天),举行“开荤”仪式,产妇开始吃肉、吃鱼来滋养身体。同时,还要备办礼物送给邻里亲朋,生男孩的送甜面条,生女孩的送用薯粉制的圆子,称为“圆仔”。接受这些东西的人家要备鸡蛋五枚以回赠。到了满月,则必须备办丰盛的酒菜宴请亲朋好友,叫做喝“满月酒”。

为使婴儿顺利长大,又有一系列民俗活动。有的人会购买耳环、脚镯给小孩佩戴,据说这样就可使小孩长寿。有的人将小孩的生辰日月,交给算命先生收禁。收禁的法子,就是把孩子的时辰八字写在布上,放入坛里,算命先生念咒作法后,为求收禁的孩子请来一张神符。然后,做母亲的便将神符缝在一个红布袋里,让小孩随身带着,等到来年新正才将神符交付给算命先生开禁。还有,就是设置公婆神位祭拜。公婆━━潮俗认为这是一对夫妇,是看护儿童的神祗。祭拜公婆时,使用的灯,就是新娘带过来的那盏。

五、婚姻礼俗

随着时代的发展,潮汕人的婚礼已越来越富于时代气息了,不少青年男女早已摆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习俗。然而,传统婚礼还存在,特别是在偏僻地区。

(一) 定 亲:蔡泽民的《潮州风情录》,对潮州婚礼程式做了较为详细的记录,兹转录如下:

提亲,亦称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亲,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绍女方情况,男方认可再到女方提亲。

合婚。这里有两个环节,比方提亲认可后,即由媒人把女方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贴送交男方。三天内若男方家里没有发生意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锅等,这叫做“三日好”。有这个好兆头,男方才答应互换庚贴。换了庚贴再各自请人占卜合婚,确认男女双方中相生还是相克;如果相克,婚事只好告吹。

定亲。合婚之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即由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定下亲事。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枚金戒指,也有送金项链的,还有白糖、面条,这是表示订婚的信物。女方在定亲礼时,要给亲朋邻里分送糖果饼食,告知亲事已定,定亲后便行聘礼。

行聘,亦称送聘。过去的聘礼,富有人家是金银、彩缎、猪羊、酒果;贫者则是槟榔、鸡酒而已。潮州人把槟榔当作吉祥如意的象征,这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礼物。现代的聘礼包括实物和现金。实物必备四式以上:白糖、面条、大吉(潮州柑)、金银首饰、布料、饼食等,但不能为奇数,务必偶数。现金也称为聘金,分一份、旱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数。在 买卖婚姻相当盛行时,聘金多少成了婚姻成败的关键。双方为了避开赤裸裸的讨价还价,便把聘金美称为“茶仪”,使它变为男方对女方父母育女的报答之意。“茶仪”以一担茶为单位,双方通过媒人两头奔走,定下了双方都满意的担数,然后按市价换成现款,尔后才行聘。男方有的早在定亲阶段就预支了部分“茶仪”,这就是买卖婚姻最为商品化的典型(解放后,这种买卖婚姻已在潮汕地区基本消失)。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礼,却把聘礼中的饼食部分退还,并回赠“鸳鸯蕉”、桔、猪心等。鸳鸯蕉即两个并生的香蕉,象征百年偕老;桔谐音“吉”,象征大吉;猪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征同心。双方这时还要用对方礼物中的饼食郑重其事地分赠给亲朋邻里,报告结婚喜期。亲朋邻里也要回赠礼物表示祝贺。

请期。行聘礼后,就要选择结婚的日期,并转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么时候剪裁结婚礼服,什么时候“挽面”(开脸,即用线绞去脸上的汗毛),什么时辰沐浴,什么时辰迎娶等。请期所请的时辰大多在黑夜里,潮俗保持黑夜迎亲的婚俗,实是远古的遗风。在古时候,婚礼总是以昏为期,因此迎亲一定要在黄昏之底甚至深夜。因此,《释名》给婚姻下定义说:“婚,昏时成礼也;姻,女因媒也。”《白虎通义.嫁娶篇》也说:“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故谓之婚”。

粤东的饶平姑娘,每当她们到了适婚年龄,为了祈求得到一个如意的夫婿,元宵夜里她们总是成群结队地跑到菜园里,坐在芥菜上(芥菜,潮俗称大菜)虔诚地祷告:“坐大菜,将来嫁个好儿婿。”如果是儿女年龄大了,而婚事又迟迟不就,做父母的当然心里焦急。于是,他们往往向别人家要来一条捆缚烟叶的草绳,带回家门口念念有词地说“奴个姻星浮了。”

饶平人当男方给女方送去了聘金、聘礼后,女方应该回赠一块割而未断的猪肉,美名曰“鸳鸯肉”以示,“血肉相连”。新娘子出嫁前的沐浴、更衣更有一番讲究:浴盆中须放人石榴等十二种植物的花或叶,浴毕,让新娘坐在浴盆里吃下两颗熟鸡蛋,以祈婚后产育顺利。而且,新娘穿的衣服里里外外都不能缝上袋子,意在不把父母的幸运带走。

(二)迎 亲 迎亲:这是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也是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迎亲有两种:一种是新郎迎亲,另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新郎迎娶之前,新娘要“分钱米”,即把一大堆混有钱币的大米,均分给家中兄弟姐妹,表示把财富分给大家。沐浴时,要用仙草、石榴花沐浴。浴毕则站在一只预先准备好的竹箶(大笸箩)里,由男方派来的“好命人”替她穿上结婚礼服。打扮好之后,向长辈一一告别,由未婚的弟弟送至门口,再由“好命人”搀扶上轿。这时,新娘往往放声大哭,这叫“哭嫁”。一方面是为远别父母亲而哭,另一方面据说只有流泪,才能使娘家富裕。新娘走后,家人要即刻关闭大门,以期今后不会因夫家发生意外或夫妻闹翻而离异回转娘家。

新娘的嫁妆过去一般是衣服木箱之类。过去隆重的陪嫁,就是“全厅面”。“全厅面”即新娘到夫家后,卧室、堂厅上面所必需的一切物品,如炕床、圆桌、鼓椅、成对交椅、皮箱、五桶(饭桶、碗桶、脚桶、腰桶、马桶)、梳妆台、金银首饰等。还要用红口袋装上谷种,用整根竹苗当扁担挑着,随着新娘带到夫家。替新娘挑随嫁物品到夫家的人叫“青郎”。

彩轿来到夫家门口,夫家要放鞭炮迎接。新郎用脚踢轿,卷轿帘,拔下新娘头上的如意,往新娘额上作势欲扎。踢轿、扎如意,意在给薪娘下马威:今后一切须如夫意。这是夫权的暗示(有趣的是,新娘临睡前要“使劲”踩新郎一脚,作为对扎如意的报复)。接着新娘在伴娘搀扶下跨过门槛底下一堆燃着的“火烟”。新娘进门之后,要在婆家请来的“青娘母”陪伴下,与新郎吃“合房圆”,进洞房,上厅堂给长辈、平辈端茶行礼等。这时,青娘母应在旁诵祝颂歌辞。例如:

新郎踢轿门歌

姜叶红,就请娘仔过君旁。

今日就是好日子,二人相惜心相同。

“开轿门,跨火烟”歌二首

手牵阿娘跨火烟,夫妻偕老二百春。金马上堂玉堂客,五代同堂公抱孙。火烟踏毕步再移,轻轻迈步入房边。梦得明年得贵子,双双贵子读书诗。

新娘举步踏火烟,早得麒麟是男孙。夫唱妇随同心腹,孝顺爹娘欲殷勤。金莲移步踏火烟,夫妻偕老百年春。儿孙金马玉堂客,五代同堂孙抱孙。

进 厅 歌

火烟踏毕步再移,款款莲步进厅边。金玉满堂福禄寿,来年定得状元儿。

进 房 歌

阿娘玉步进房中,琴瑟和鸣早得男。夫荣妻贵同偕老,子子孙孙掌朝纲。佳人进步洞房边,好像唐朝郭子仪。七子八婿来庆寿,儿孙个个穿锦衣。新娘移步进蟾宫,鸾凤成双得和鸣。老君来送麒麟子,代代儿孙做公卿。

婚宴举行的过程中,新娘照规矩是不能出来坐席的,只能在洞房里头,由婆婆或是小姑送一点东西进来吃,宴席吃到差不多时,就由婆婆带新娘出来向亲友客人们敬茶,或者敬槟榔。以前,敬茶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辈序,但现在就简化了,只需一桌敬完再敬一桌。敬茶的时候,婆婆要在旁边挨个教给新娘:这个是谁,那个叫什么。长辈喝下一杯喜茶,就得回赐一个红包,并说上一些祝福的话语。

娘家在新娘迎娶当天,要派小舅子送百合汤赠与男方,愿新娘在婆家人人合意。第二天要给新娘送木耳猪心汤,期望新娘不要忘记娘家亲人。第三天,新娘还要举行祭祀主宰功名利禄的司命帝君,并举行“开井”、“舂米豆”、“搅潘缸”等仪式。四个月后,新娘要举行“归宁”礼,即回娘家。连续三次,俗称“头返厝”、“二返厝”和“三返厝“。头两次回娘家,新娘需在娘家吃过了午饭,但未见娘家晚饭炊烟之前就得返回。只有第三次才能在娘家住上几天,好好倾吐思念父母之情。

饶平的风俗,在新娘的嫁妆中,一定有针、梳子等。到了夫家后,新娘把针分别送给上门的亲戚,表示要和他们切磋手艺,梳子则象征着新娘做事有如梳头,有条不紊。

惠来县葵潭一带的姑娘出嫁到夫家后,要把从娘家带来的两株连根的草头香(莎草)配上两株良蕉(美人蕉,与“良宵”谐音)种在夫家菜园里,以祈福禄联绵,千子万孙。

这里的姑娘出嫁时还有分赠“姐妹钱”的习俗。“姐妹钱”是由前来迎娶的新郎分赠给送新娘上路的弟妹们,一般是4元4角8分。分赠姐妹钱选一对男女代送,含意是“好”。448 分,寓“世世好”和“世世不分(离)”之意。

惠来民间婚礼另有特色:新娘将入夫家门时,屋里人都要回避。新郎在新娘尚未到来时,要用瓦片做成一个叫做“阴子”的圆筒放在门坎上,里面装着百合、甘草等,寓意百年和合、同甘共苦、阴调阳顺、福荫子孙。然后站在门坎上伸出一只手按在门框上,让新娘从新郎腋下钻过去,跨过门坎及瓦筒。接着,夫家人方可出来相会。

饶平海山镇,新娘出嫁那天要与兄弟分钱米。由母亲在簸箕或竹筛中放上钱米,用力摇簸,边摇边念:“簸圆圆,簸后儿孙大有钱;簸匀匀,明年抱个男外孙。”然后把钱和米按兄弟人数和女儿各分一份,新娘拿后装入一个特别制作的肚兜,将钱米放在夫家的米瓮里。

揭阳民间婚礼,在新娘出嫁当天,新娘的兄弟要先备好礼品到男家,这礼品有雌雄鸡一对,还有一瓶化妆油。小舅子到了亲家家里,会受到热烈款待。

普宁人在回赠男方送来的聘礼中,除糖果外,还送上了春草二棵,谓之草头结发;猪心一个,谓之同心;五样种子(稻谷、绿豆、酵母饼、龙眼干、薯粉丸),谓之五子登科;香蕉若干,谓之招子成行;甜糖乌豆球,谓之拿给箕裘。另外,有的新娘出嫁前夕,还要邀同辈姐妹吃“厚合”甜菜,并一起睡在下垫稻草上铺草席的灶前。为什么有这习俗呢?传说以前有一继母,虐待前氏女,十分残酷,即使是姑娘临嫁日子,也不给她好脸色,反而喝令她在灶前席地而睡。没想到这姑娘嫁过去后,夫家立即发迹。因此,人们纷纷仿效,以至相沿成俗。

澄海流传一首“出嫁歌”,其词曰:正月荆春萝,四娘欲嫁物哩无,也无剪刀共鞋尺,也无梳仔好梳毛。急急寄字分大哥,大哥赠伊金被箱,二哥赠伊金鸳鸯,三哥赠伊金交椅,四哥做官未返圆;大嫂赠姑头上钗,二嫂赠姑脚下鞋,三嫂赠姑龙凤髻,四嫂赠姑鬓脚钗;外公外妈赠耳钩,内公内妈赠枕头,同寅姐妹赠雨伞,雨伞挈起遮娘头。

这反映了澄海的婚礼习俗:姑娘将要当上新娘时,亲朋好友都会纷纷向她送礼,这叫“送花粉”。新娘将嫁妆和亲朋所送礼物带过夫家后,都堆放在新婚床上让人观看。嗣后,从嫁妆布料中,找出合适的布料分赠给家公、家婆及丈夫的姐妹兄弟,以示礼貌。观看新娘的人要给新娘“赏面钱”(见面礼)。新娘将这些赏面钱敛在一起后,送还家公家婆。实际上,家公家婆过目后,一般分文不取,送回给新娘做私房钱。

新郎在布置新房时,要举行庄严的“安床”仪式。安床之时要请算命先生择日,床头朝向也有个讲究。在安床时,要做“四句”以图吉利。

良辰吉日来安床,东西南北向四方。月老仙翁童子到,明年公妈来抱孙。

一盘大桔放落房,新娘进房教新郎。明年双生两贵子,一个尚书一侍郎。

大被来牵四角头,千子万孙发齐齐。招财进宝童子到,寿比南山福禄高

安床完毕,要将一条“安床大吉”的条联以及事先请到的神符贴在床上,然后叫一个男孩到床上躺一会,意味着早生贵子。忌床刚安好,女子便坐到床上去。还要祭拜祖先,告诉家中又有人成家立业,并做“四句”云:点起喜烛照万庭,满堂光辉大光明;金龙飞舞真富贵,欢喜鸾凤共和鸣。

潮阳女子出嫁,也保留着一些古老习俗,如“吊猪[月劳]”。过去,新郎家前来迎娶的花轿,轿前必须挂一块肥猪肉。传说此俗始于明代。当时任江西提学的县城人李陵告假在家,一日见到邻居抬着花轿要去娶新娘,李陵说此日是“罗猴”(民间传说中凶煞的一种动物)弄食日,不吉利。但花轿已经出门,邻居请教李陵有何解救方法,李陵便建议在轿前吊一块猪[月劳]。如果遇“罗猴”,猪[月劳]可为食物,新娘便可保平安。邻人照办,果然无事。此后,其他人家要娶新娘,也依法在轿前“吊猪[月劳]”,以避煞驱邪,逐渐形成习俗,沿传至今。现在虽然没有花轿,但仍然有人将一块肥猪肉挂在载新娘的自行车把上。

当新娘艳妆浓抹、将上花轿的时候,新娘娘家的人,便要端一盆清水,向花轿泼洒,边泼边念:“钵水泼上轿,新娘变新样。”寄寓对出嫁新娘的祝愿。不过,现在泼洒的当然不再是花轿,而是自行车或是摩托车、小轿车了。

海丰陆丰一带人家,新娘在出嫁前,要穿上“嫁衣裳”,“嫁衣裳”通常由五件上衣组成(也有三件或七件的)。上面一件由夫家送来,多为礼服;第二件为苫麻衫,必须反面穿上;第三件为白衫,俗有“死人打扮”之说。穿好出嫁衣裳之后,这才哭辞父母上轿。

另一习俗是“镖青”。“青”是用榕树枝叶做成的,在轿子抵达新郎门口时,由陪轿的“好命人”把从新娘家带来的“青”镖上新郎的屋顶,并念四句云:青嫖上去,五男二女。白头到老,美满如意。

新郎新娘首次同桌用膳,由“好命人”喂之,各自吃半碗饭后,交换剩余的吃下。合卺时,夫妇坐在床的两端吃“合房圆”,仍由“好命人”喂之,也在吃一半之后将剩余的交换着吃。 新房的床头要放置一对油上漆的枕头,暗喻夫妻感情“如胶似膝”。如果事先了解到新人对漆过敏,可改用竹制枕头,则是取“同心同德”之意(潮语“竹”与“德”同音)。有的眠床的纱橱顶上还放上一支竹扁担,意味夫妻俩将共同肩负新家庭生活担子。新娘的嫁妆中,过去还必须备有两双木屐,除方便日常生活外,也取“同偕老”或“亦步亦趋”之意。

新娘过门后,隔一天清早就要起床下厨,亲自做一碗甜米饭,待家翁、家婆及丈夫的兄弟姐妹起床后,请他们各尝一点。据说,这碗甜饭,糖要从娘家带来,做饭时还必须将一口自己的唾液掺进米汤中。当然,唾液掺米汤得悄悄进行,吃的人也不必多问。这一习俗意味着夫家的人吃了含有新娘唾液的甜米饭,新娘和全家大小就能融洽相处,生活和睦。

新婚三天内,新娘子与公婆应避免相见。第四天一早,新娘要到新居所在地的公共井汲水。汲水前先将一小撮红糖和一小撮由娘家带来的泥上投入井中。这是为使新娘此后不致“水上不服”,且能和邻里和谐相处。

三)闹洞房:无论是哪一个地区,婚礼的最高潮是“闹洞房”。潮汕也如此,无论老少、贵贱、贫富、相识或不相识,只要说声“看新娘”,“青娘母”就会马上掀开门帘,让新娘到门口给客人敬茶、敬槟榔,并赠送上绣祥禽瑞兽、四时佳果的各式香包。香包是新娘出嫁前躲在闺房里刺绣的,人们要从这些刺绣工艺品的手艺高低、数量多寡来品评新娘的灵巧与笨拙、勤劳与懒惰。

潮汕闹洞房之习俗中,最有特色的要算“做四句”。“四句”即“四句”顺口溜。你如果想一睹新娘的芳容,必须说出吉祥如意的“四句”,新娘才肯放下遮面的扇。如果有人说了不三不四的话,那么青娘就不让新娘放扇露面,只是客气地敬油、敬茶,请他再作佳句。也有一些生性诙谐的闹客,运用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的手法,把个新娘弄得不知如何回答。像 “新娘面似桃花红,在家上会交错人。”这“交错人”三字,潮俗有两个含义:一是能联系人,团结人,属褒义;一是与人搞不正当关系,属贬义。当青娘听到这种歧义句时,立即警惕起来,准备作四句回击,忽又听唱道:“所错同寅好姐妹,学文学武学针工。”于是,喜娘便笑脸相迎,敬茶敬烟。又有的唱:“新娘娶进来,十年生九个。”这两句对于重视子嗣的潮汕人来说是吉祥的,没有想到调皮的闹洞房者接下去却唱道:“五个抽鸦片,四个赌纸牌。”这就大煞风景了。

(四)海丰婚嫁渔歌:海丰渔家人的婚娶,以渔歌贯穿迎娶的全过程,而且都在双方的船上进行。渔歌唱得柔婉动人,令人闻之动容。 渔女出嫁之前,以送嫁为契机,女家母亲嫂嫂等亲人,要对着出嫁女,一边哭泣,一边唱歌,俗称为“哭嫁”。母亲要唱出对女儿的关怀及良好的家教,女儿则以声声呼唤,倾诉对慈母依依不舍的报效之情。通过平白如话的即兴词,把感情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真切感人。

如嫁女母亲所唱《叮咛歌》曰:灯笼光, 叮咛我仔早出门。夜来暗睏早走起(早起床),茶热水热敬老人。做人新妇(媳妇)爱勤谨,婆家唔比俺家中。

出嫁女所唱《心焦歌》则为:阿公[口也],阿公啊,唔敢留孙加个月,唔敢留孙加一年。阿公[口也],阿公啊,养有男孙扶脚手,养俺女孙别人个。阿爸[口也],阿姆(妈)啊,疼我女子真无用,疼我女子乞别人。阿爸[口也],阿姆啊,大风大涌去讨赚,养育女儿恩如天。阿姆[口会],阿爸啊,无功无劳还阿姆,无功无劳还阿爸。

出嫁女的嫂嫂、姐妹也用唱歌表达彼此间的深情厚意。嫂嫂唱《打扮细姑做新人》歌云:一只大船去过南,腊腊珠子买成双。桃红李白剪六尺,打扮细姑做新人。一只大船去过洋,腊腊珠子买成箱。桃红李白剪六尺,打扮细姑做新娘。

无论是男家新郎的母亲、新郎的姑妈或男女双方的亲友以及新娘骂媒人,还是媒人对答,都用唱渔歌的形式来表达各自的真情实感,男女双方的渔船成为“对歌”的歌台。亲戚朋友的渔船往往停泊在旁听歌,凑凑热闹。良辰一到,新娘“好命人”牵过男方船中。“好命人”唱《拖松歌》:松头红,松尾拖,三十二岁做大官(家翁)。松头红,松尾青,三十二岁做大家(家婆)。松头接起,五男二女。松头接过来,添丁大发财。

闹洞房时,新郎新娘要合唱渔歌,如《是阮(我们)二人唔甘嫌(不嫌弃)》:苦瓜甜,苦瓜揾糖嗦嗦甜。是俺穷女嫁穷子,是阮二人唔甘嫌。

五、特殊婚俗

过去,潮汕地区还存在许多特殊的婚姻习俗,如“粜米换豆”、娶接枝、童养媳、入赘、寡妇再嫁、走贼日、乞奸等等。随着社会的进步,这形形式式的婚姻习俗,有的已被淘汰,有的虽然尚存其名,但形式已完全改观。

粜米换豆:这是一种交换婚的习俗。过去在穷困的农村,由于聘礼、聘金漫天要价,因此,许许多多穷家子弟都娶不起老婆。这对于重视香火的传延、子嗣承继的潮汕人来说,的确是个大问题。因此,如果家中有较多女儿的,有时为了儿子的亲事,不得不打女儿的主意。就是找一家同样有众多儿女而同样为儿女亲事发愁的人家,然后用交换的形式,即双方之间,甲方的儿子娶乙方的女儿,那么甲方的女儿就得给乙方当媳妇。更有甚者就是数家之间,商议妥当,进行多家庭的交换婚.

双方或多方经过若干次的协商停妥后就可以举行婚礼。这种婚礼与一般婚礼大体相同,不过在迎接新娘时不能走同一条路线,要互相回避。还有一条,必须在预先约好的同一日子,同一时辰接走新娘,举行婚礼,不得一方临时借故擅自拖延婚期。如果有一方确有特殊原因不能如期举行婚礼的,就得事先通知,另行选择日子。因为这种形式没有任何保障,因此,交换亲的双方总是担心“赔了夫人”。

娶接枝:一个男子死了妻子后再次结婚,新娘被称为“接枝”。在过去,结婚那天,“接枝”新娘进门后要到丈夫亡妻的灵位前喊一声“××姐,我来了”或“先氏姐,我来了”,并行过祭礼。在新婚的第一夜,床底要多放一双女式鞋,床上要多放一个枕头。或者,这一天夜里新婚夫妻不同床。新妻子“头返厝”要回“先氏姐”的娘家,拜见她的双亲,并认作父母,然后方可回自己的娘家。

娶接枝,有时是将妻子的妹妹作为接枝而娶过来。这多半是妻子得暴病或不明原因而死去。妻子如果是不明原因而死,她的娘家一定会兴师动众,问个究竟;如果是受虐待而死,则闹个天翻地覆;如果是死得突然,连夫家也始料不及,那也就情有可原了。但仍然要假闹一翻,这其实是一种仪式。当亡妻的母亲、兄弟和姐妹前来时,女婿要奉茶伺候。岳母接过后将茶泼掉,于是女婿必须立刻将妻子的死因及经过禀报一番。女方母亲即表示谅解,并念“过时过运”、“顺顺兴兴”等吉祥语。而亡妻兄弟则将其亡姐家的筷筒砸破,随后念吉祥语表示祝福。亡妻的姐妹们则默不作声,径自入房翻箱倒柜,将亡姐遗物带走,并带走外甥。有的时候,亡妻娘家怕女婿娶续弦,会使外甥受委屈,往往将家中未嫁女儿嫁过去做续弦。

走贼日:走贼日是冲喜的一种通俗说法。不过,这里不是指新郎病了娶新娘过去冲一冲,而是指原来已订了婚的男方家里,倘若不幸死了父母或祖父祖母等亲人,结婚的日子为了避免冲犯,必须推迟到周年或者三年以后。有的人家为了不耽误婚期,同时也为了体现死者的儿孙已经成家,有福气,于是在死人未出殡之前,提前把对象娶过来,但不能称为“新娘“,而称为“孝妇”。娶的时间必须在午时以后,由新郎到女方家里迎接。女方家人把嫁妆装进春[木盛],上面点一上盏灯,出门时新郎挑春[木盛]在前。“孝妇”不能浓妆艳抹,只能穿便服紧跟后面。到了家门口必须举行二种仪式:首先是“探生”,即新娘到门时,不能立刻进入,先要在门外,探问死者是否“安康”以示对死者的关切。这时,就由家里的一位亲人站在门内,代死者回答平安,“安慰”新娘。然后是“见莿”,即进门之后,不是进洞房,而要到大厅同死者“见面”,行孝妇礼。“见莿”后,方可按孝妇身份披麻带孝,守灵祭奠。这种婚礼,最为尴尬。婚礼本来应是热热闹闹、欢声笑语,丧礼却是凄凄惨惨,悲悲切切。因此,来宾诸多不知怎样应付。因此便有不少这样的婚丧哭笑合一的趣联流传,如:

红喜事白喜事红白喜事,哭不得笑不得哭笑不得。

来一口去一口来去无损,哭三声笑三声哭笑皆非。

遇丧事行婚礼哭乎笑乎细思想哭笑不得,辞灵柩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

寡妇再嫁和男子入赘:寡妇再嫁或男子入赘按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然而,在过去,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那时候,寡妇再婚不但没有新婚的那一种形式,而且结婚时不能在娘家或者婆家,须走到另一个地方等待夫家来接。到达男方家乡时应先在村边的竹林下梳头,潮音“梳”与“修“、“竹”与“德”谐音,意即“修德”。在过去,封建礼教认为,女人再婚是“伤风败俗”的事,需要修德方能再嫁。然后在男方家巷边用谷苫围成一圈,在里边独宿一夜(寄意新家庭圆满和顺),第二天才可以与新夫同房。

入赘是男子到女子家里为婿,又称“招入”。有的是男方贫穷娶不起媳妇自愿上门为婿;有的是女方家里没有男子,香火无继;有的是寡妇招入。女婿入赘,将来子女一般承女方姓氏。过去,入赘女婿在女方家族中地位极低,死后的家神牌位不准放在女方家族祠堂的龛上,只能迁回男方本家族祠堂。正如旧潮汕俗语所说:“后生分人招,食老归返乡。”人死了遗体也不得停放在女方家族的公厅和在那里办丧事。

童养媳:旧时一般人家生了男孩以后,唯恐儿子成年娶亲有困难,而生了太多女孩的人家又怕办不起嫁妆,或者有男轻女者,愿意把女婴送人。这样男方便抱女婴来抚养,作为儿子未来的媳妇,称童养媳。等到孩子均长大成人,不管是否有感情,便由父母择日(一般于除夕)让男女同房,称为分床。

指腹婚(也称娃娃亲):旧交或要好亲友,由双方父母主,指定怀胎的二家婴孩出世后若是一男一女即作未来夫妻,称指腹婚。、男女双方长大后不管中意与否,由双方父母择日完婚,谓之“转屋”。

六、成年礼俗

成年礼,古称“冠礼”:冠礼在宗庙中举行,加冠青年的父亲先用筮决定行礼日期和哪位来宾为青年加冠。行礼天,加冠青年站于房中。其父请来宾进门,入庙就位,加冠青年出房就位,然后行礼。嘉宾把规定的服饰加在青年身上,一共三次,称为始加、再加、三加,然后用酒向青年祝福。青年由西阶而下,拜见母亲后,回到西阶以东,由嘉宾给青年起一个字。这样,冠礼告成。礼毕后,青年的父亲送嘉宾出庙门。加冠青年返家中见诸亲,然后设宴宴请来宾。

按规定,男子20岁方行冠礼:潮汕地区把成年礼称为“出花园”,在男孩子15岁这年的七夕举行。这一天,讲究的人家要采十二种不同的鲜花,浸在水里给孩子沐花水浴,让芬芳洗净身上的孩子气。洗完之后,扎上母亲亲手缝的新肚兜,肚兜里压着十二颗桂圆和两枚“顺治”铜钱,穿上外婆送的新衣服和一双红皮木屐。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上述的繁琐礼节已较为少见,但祭拜“公婆”这一仪式,至今仍然少不了(用薯粉圆、糕以及三牲来答谢“公婆”)。因为“公婆”是小孩的看护神,当小孩步入成年时,“公婆”也就尽了职了,因此要答谢他们多年来的辛苦。祭祀后,用这些供品宴请亲戚朋友。自此之后,“出花园”的孩子要以大人相待,破例让他坐到席上的主位,这一切都像征着他已经长大成人。这一天,“出花园”的孩子不能出远门,以免不测。

七、丧葬习俗

安葬死者的礼俗,起源于“灵魂说”。关于“灵魂不死”,恩格斯说过:“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

因为人们对于一些生理上出现的诸如梦幻的不理解,所以以为人死了之后灵魂会变成鬼。当人活在世上时,魂魄附身支配着人一生的活动,但是不对别人构成威胁或起庇护作用。然而,一旦人死亡,灵魂所变的鬼却具有非凡的能力和作用。可以对亲戚、朋友或者其他人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因此,人们为了祈求鬼魂,避灾求福,对遗体再不敢漠然置之了。这样,便产生了丧葬习俗。随着人们宗亲观念的加强,丧葬礼俗成了封建伦理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考察一个人是否符合“孝”的标准,看他对丧葬礼俗遵循的程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像《大戴礼记.盛德》云:“凡不孝生于不仁爱也,不仁爱生于丧祭之礼不明也。丧祭之礼所以教仁爱也,致爱故能致丧祭,春秋祭祀之不绝也,致思慕之死也。夫祭祀,致馈养之道也。死且思慕馈养,况于生而存乎?故曰:丧祭之礼明,则民孝矣。故有不孝之狱,则饰丧祭之礼也。”意思是说丧祭可以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和尽孝之道。正因如此,丧葬习俗在民间受到普遍重视,并流传至今。

(一)筑生居

潮人信“风水”,死前便多选择风水宝地来“筑生居”。所谓“生居”就是为未死的人修的墓。为什么人没有死,就要修筑坟墓呢?人们普遍认为:一块墓地风水的好坏,会关系到一家子孙的福灾,此所谓“富贵官品皆由安葬所致;年寿延促,亦由坟垄所招”。故此,人们选择“风水”时总是十分慎重,务必请来“风水先生。”风水宝地选定后,即可开工修筑“生居”。“生居”修筑完毕,便可树墓碑。一般人死后碑文上的字要涂绿色油漆,而生居的碑文上要涂上红色,以示人尚未死亡。

(二)预购棺木、寿衣

除了预先选择墓地外,有的还提前准备棺木、寿衣。棺材通常选用梓木、樟木、柏木等细密坚固的优质木材。棺材的形制多呈长方匣状,由棺盖和棺身两部分构成,尺寸大小视死者的躯体而定,以适中为度。民间丧葬用棺视其家资而定,富者置棺不惜千金,精雕细作,髹漆结彩,极尽奢华;穷者薄板白棺,简易粗糙。寿衣的制作要择日选时,制成后要单独收藏,不能被其它衣物所压。每年六月初六这一天,应该拿出来晒晒太阳,以除去霉气。 有人认为,提前制作棺材、寿衣,有所不祥。其实,人之垂老,死在旦夕,谁也无法预料。如果及早将这些东西准备妥当,老人一旦撒手归西,就不会仓皇失措。

(三)丧葬程序

老人将要断气时,应将他移入厅堂。断气后,其亲属必须带上锅钵到江边或泉边,丢下钱币“买”回水。然后用这水为死者举行沐浴礼。接着为死者理发整容,并脱去身上衣服,换上寿衣。一般是男的着双数长衣,女的着单数衣裙。俱是黑鞋白袜,手执手巾、扇子。尸体盖上天地被(即盖棺被),红布面在上,白布面在下。棺被遮面,俗谓死人似虎不让惊吓活人。其实,担心其家属睹人伤情,过分伤心也是一大原因。死者脚尾摆一盏豆油灯,叫做“脚尾灯”。“脚尾灯”据说可以在地府给死者照明引路,所以千万不可吹灭。灯旁置饭一碗,称为“冥饭”,以供死者在阴间享用。

在过去,还有一道“报钟”程序:停尸后,死者儿孙俱执白灯笼,列队前到土地庙或者城隍庙“办哭”,向土地神或城隍爷“报告”家中死了亲人。报钟后,即派人到亲戚、死者生前友好的门口报丧,称“赶老”。报丧的人不能直接进入人家家门,只能在门口谈。当亲戚朋友得知消息后,便送报丧的人一点“脚皮钱”,一表示惊悉,二来向报丧者表示谢意。这就是潮汕俗话所说的“买水报地头”。

然后是“收殓”:即将尸体收殓入棺的仪式。收殓前举行“饲生”礼,由孝子、儿媳用筷子夹一小块豆腐、几粒米饭喂到死者口里。这是古代丧礼中“饭含”的承延。古人认为,饭含是尽孝之道,“孝子所以实亲口也,缘生以事死,不忍露其口”(《公羊传.文公五年》)何休注),使亡故的亲长和生人一样享受饮食乐趣,同时也报答死者抚养之恩。殓前要等死者兄弟姐妹儿女都见上一面,然后才可入棺。入棺前棺底要铺上纸钱,再用纸钱叠成五朵“柿花”加在上面。尸体下棺后又在额上、肚脐、脚尖各添放一朵“柿花”,然后封棺,用斧头钉上六颗钉并念: 安头钉,万事兴;安二钉,仔孙昌盛;安三钉,三朝元老;安四钉,四季兴隆;安五钉,五代同堂;安六钉,安到圆,内外仔孙富贵万万年。

如果死者是男,棺木油红漆,并由族中上辈封棺。如果死者是女,棺木油黑色,并由外家上辈封棺。这就是大殓。 成服上孝。大殓后,死者家属亲眷要披麻戴孝,“成服上孝”,这也是古礼之一。丧服的形式有五种,就是所谓的“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死者亲属按亲疏关系而穿用不同服饰。“斩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一种,意思是割布作衰,不言裁割而言斩,意思是取悲痛至极的意思。这种丧服用极粗的生麻布作成,不缉边,使断处外露,以表示没有装饰,衣缝向外,裳缝向内,裳前三幅,后四幅。胸前缀一块长六寸、宽四寸的布条,谓之“衰”;冠用厚纸作成,宽三寸,长跨过头顶,再用一根麻绳缠在额下,谓之“武”;多余的麻绳从两耳边垂下,谓之“缨”;头和腰部各缠以单股和双股黑麻,谓之“至[右边加绞丝旁]”手持竹杖,脚穿草鞋或麻鞋。“齐衰”用粗麻作边,缉边,衣、裳边和下际皆缝起,其他形制与斩衰相似。“大功”意思是指做工粗糙,用熟麻布做成。麻布经过加工,色白较细。“小功”意思指作工细小,用较细的熟麻布作成,质地比大功细密。“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极细的麻布制成,作工更加讲究。

孝子手执由族中长辈或母舅赐给的哭丧棒,并念: 日落西山,母舅赐杖;儿孙有孝,代代荣昌。 父亡子手执竹杖,因竹有节,意为节哀;母亡子手执桐杖,意为哀痛同于丧父。 灵柩在厅堂里放置一天,在这期间,亲戚、朋友便前来凭吊。办丧事的人应该在门口放一盘石榴枝叶和红头绳扎成的小花朵,吊唁者走出灵堂时各拿一枝,以示除去晦气,带来幸运。一天后即出柩,也即送葬。出葬时,棺材上盖上一张描龙绣凤的缎棺盖。当棺材抬起的时候,要将安置棺材的两只板凳踢翻。这时,死者亲属必须放声大哭。出柩时,前头是挽联唁轴开路,然后是一个人在棺材前面撒放纸钱,贿赂孤魂野鬼,以免骚扰。左边扶棺的是孝子、孝孙、孝婿;右边扶棺的是孝媳、孝女。跟随在后面的是亲戚、生前好友及本族老人。以前,亲属送葬必须穿白长衫,所以潮俗说“穿白长衫缀行”。现在则只穿素色衣服就行了。

棺材抬到大路口或桥头,送葬的人,无论亲疏内外,一律与死者拜别回家。这时死者亲属要端出一盘糖让送葬的人吃,以示祛邪。送葬人回到家中,不能直接跨进家门,而是应在事先置放在门口的一盆浸有红花与菝草的清水中洗涤。

棺材由孝子孝婿护送到墓地安葬,棺材在途中不能歇息。不然的话,会使死者阴魂流落荒野,无可归宿。故俗语说:“棺材扛上肩━━孬歇。”所以,每次抬棺材必须有两组人马,若是其中有人累了,才有人来接替。

棺材到了山上时,先在圹里播种子,拿出一些稻谷也好,麦种也好,撒在圹里,并念道: 种子落土万年青,内外仔孙大发家。一种落土万种收,内外仔孙富贵盖亚洲。种子播落坟山,福荫子孙做大官。种子落土发四季,内外子孙大富贵。种子叠坟头,亲朋友人人富齐齐,仔孙代代富雅敖[下面加力字]。种子播到圆,内外子孙富万万年,亲朋戚友人人赚大钱。

最后收一些种子回去,并念: 种子播来播去播有剩,分乞仔孙去大赚,人人富过曼谷阿陈弼臣。

葬毕,送葬者脱去孝服,孝子在墓前点焚大贡香,把亡灵请回家中祭祀,称为“回灵”。亡灵到家后在家中设灵堂,逢七日祭奠一次,称做“头七”。到“七七”(49天)或百日始毕,称“脱孝”。脱孝时,要请“师公”诵经超生,保佑亡灵安宁,并早日投胎出世。这时,家属要糊纸床纸被,金童玉女,以供亡灵享用,并做“白馃”分送亲友。

在过去,还流行着二次葬的习俗,据《潮州府志》载:“陋俗相沿,葬后10年或20年,则易其棺贮骨于瓷罂,名曰金罐,骨黄者复痤原穴,骨黑者另觅佳城,不经甚矣。非一二缙绅明理之家,鲜不为俗所移者。”,风水的选择关系到后代人的福灾,所以必须在踝骨、腿骨、脊椎骨等按顺序取出来。打扫干净后,又按蹲坐姿势把骨骼一一装进一个口小腹大像花瓶一样一陶坛,这个陶坛就叫做“金罐”。捡骨头时要小心,不能漏掉任何一个细小部位,更不能摆错位置,如果骨头显金黄色,说明风水好,可重新将金罐埋进去;如果,骨头呈黑色,则说明风水欠佳,必须重新找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