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应届毕业生简历:为什么“差生”比“好学生”更成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09:56
    很多老师一提到差生就皱眉头,在他们眼中,差生不但学习为班级“拉后腿”,而且纪律也不好,难以管教,实在是班级的包袱。其实,差生是相对的,也不是永远的。有谁不想学习好,又有谁不想出类拔萃?或许仅仅是一次或者几次的考试成绩不好,就被划入“差生”的 行列,实际上,这种观点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应试教育实施多年的积弊造成的,对学生的评价片面单一,是一种严重错误的教育观。但是,很可惜,这种观点直到现在还很有市场,尤其是在应试教育泛滥的地区。这些所谓的“差生”,真的没有希望了吗?殊不知古今中外的一些出类拔萃的人才在学校时都曾是“差生”!
  现实揭示,一般人眼中的"差生"和"普通人"也可以成才。例如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卢瑟福,从小是放牛娃;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爱因斯坦,曾因成绩差而没拿上中学毕业证;特别是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田中耕一,在日本既非教授,亦非硕士、博士,仅是日本一个中小企业的普通工程师,学术界对他一无所知。大科学家牛顿、爱迪生等从小愚笨,成绩较差。我国著名的大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等都曾是差生。
  非智力因素才是成才的关键。那些具有超常动力的学生更有可能成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具有高远的志向、远大的目标、坚强的毅力、感恩的心。智商再高,如果意志品质不够好,也无法应对今后激烈的竞争。
  对于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讲,当接受完大学教育后,不管这些大学生是个什么状态,是准备好了还是没有准备好,学校就交出了考卷,把他们推进了社会,当这些大学生在社会经历五六年以后,不难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以前所谓的“差生”如今当老板的不少,而以前的好学生现在却为生活而奔波。
  为什么学校的“差生”步入社会后反而比“好学生”更成功呢?
  其实分数并不是衡量人一生的标准,在学校里所谓的好学生,简单的说就是考试能考高分的学生,对于这些好学生来讲,他们喜欢平平淡淡,喜欢死记硬背,因为这样才能获得好的分数,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同,但是当步入社会后,他们的能力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所以在社会上的地位也就显而易见了。
  对于那些学校的“差生”来讲,他们虽然在学校里不能考高分,但是一般这些“差生”思维灵活,动手能力很强,当他们步入社会后,就能容易被社会所接纳,他们所拥有的那些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创业,成为企业的老板。
  在学校所谓的“差生”当步入社会后,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那些好学生就显得比较落后了,通过这个现象,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我们的教育体系还是不够完善,如何让学生踏入社会的时候,成为真正的强者,这个还很欠缺。
  古今中外的一批出类拔萃的人才,在学校时都曾是人人皆知的“差生”。德国大诗人海涅是学校里众人皆知的后进生,教师常骂他对诗“一窍不通”;数学家巴比基和文学家玛阿特是同班同学,他俩因为成绩差常被罚站在椅子上任人取笑,达尔文读中学时,因为成绩不良而被教师,家长视为“智力低下的人”,大诗人拜伦在读小学时,成绩也是全班倒数第一:大发明家爱迪生更是被老师视为“笨蛋”……而恰恰就是这些老师眼中的“差生”,后来都成了杰出的人物,因此,教师千万不能随便给学生贴上“差生”的标签!
  谁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赢家,人生不仅仅要看起点,更要看全过程,看最终结果。学生时期的学习成绩不怎么好,并不表示这个人将来的生活就糟糕,人生不是短跑比赛,而更像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朝着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奋勇前进,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差生都是能够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