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结衣978磁力链接:学习与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20:01:38

关于对学习问题的思考

 

一、    今天讲座的缘起。

读书的人,就我们整个社会来讲,好像是越来越少了。我在网上看到有个青年教师读书会,有点好奇,所以跟校长书记问了问情况,很难得,现在学校还有些老师能够静下心来看点书。就我本人来讲呢,今天实际上我是以书友的一个角色跟大家交流。所以,大家不要把我看成什么领导,更不是国学老师,纯粹是一个比较忠实的读者。这是先要跟大家讲的,第二个我想因为大家都是读书人吧,我想在讨论问题时,我们可以平等的交流,最好我讲了之后,大家可以提一些问题,不要有什么情面的事情,直面问题,越尖锐越好,不要有什么身份上的障碍,年龄上的障碍。就读书本身来讲,在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过程当中,大家都是同路人,我想这次讲之前,跟大家做一些说明。

那么关于学习的问题,学习的问题本身它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学习是一个人的本能,任何一种生命,它一旦从母体出生以后,它会本能的学习适应环境,不光是人,动物是一样的,哪怕是低等生物。首先它要适应环境,那么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它是处于生存的需要,那么作为人来讲,学习它是成为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它学习要解决另外一个问题,除了生存以外,还要生活,所以首先有必要区别生存生活。生存作为任何一个生命体来讲,首先就要解决一个食物问题。没有食物就无法生存。第二个呢,为了要生存,它还有一个睡眠问题,第三个,它要应付这个眼前的危险性,这有个安全性问题,生物本身无论动植物都有这个问题,植物对安全无法选择而已。最后是性的需要,解决种的繁衍问题,这四样就是我平时讲生命存在的基础性问题。那么生活呢?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情趣问题,要有尊严,还有一个求真。这是生活要解决的问题。那么这两个问题有一个前后次序的问题,这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然后呢在这个基础上解决生活问题。但是我们中国的古老的学问,孔夫子或者更早的时代开始,古代的圣贤,更多的时候他把精力关注在生活,也就是活着怎么样有情趣,追求的是生命当中不变(永恒)的东西。这是古人的智慧,追求的目标,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现代人把整个追求放在比较浅的层次上,都是在为衣食奔波,这个从古代上来讲这个层次就低了一大截。

二、    问题的由来。

“学习”这个问题是怎么来的?它的来源。我们既然在讨论学习这个事情,实际上,大家可能都知道。《论语》开首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习”,我们一般狭义的理解学习就是看书做练习对吧?但是我要跟大家讲,这样理解学习,本身是错的。至少是非常低级的思考问题。这句话作为一个“学习”词的来源,大家看到没有?孔老夫子讲这句话,他少了几样东西。是需要我们把它补充完整:第一,学习的主体是谁?就是说是谁在学习。第二个学的是什么内容?学什么?第三个怎么习?最后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再明确“悦乎”,一个“竖心旁一个兑,兑是开口笑的意思,发自内心的喜悦。这是“悦”的本来意思,它和乐是不一样,乐是主要从生理上的,悦是心理上来的。所以它有一个竖心旁。喜悦和喜乐是不一样的,我们这里大家看一下,

大家看《论语》也好,看任何经典也好,因为它有超越时空的意义,但是古人对文字的保留它是非常精炼的,需要我们,用我们的经验和智慧把它还原,把它当时的场景还原。所以读经典要学会什么呢?当作剧本来看,你就想象自己是当场的一个参与者,是怎么样的氛围当中,场景当中讲了什么话?你只有这样去还原它,你才能了解,经典它讲的什么意思。这句话实际上是整部《论语》的核心,如果说你懂了这句话,你才有可能打开论语的大门。但,恰恰这句话有很多人理解的相当偏颇。我们先一个一个来探讨。谁在学?孔夫子大家都知道被称为“素王”,即没有国土的国王,是后人对他无比的尊敬和仰慕!一般的帝王活着人家记得,朝代过去就没有了,有这么多皇帝,记得几个皇帝?而孔夫子过世二千多年了,文明社会都纪念他老人家。孔夫子在《论语》中把这句话摆在第一个,第一句,当然,他这个学不只是普通的学,他这个首先的主体是君子。不是普通人,大家知道君子跟什么人对应呢?小人。怎么样的人被称为君子?在古人,它讲的很简单很清楚,文质彬彬,然后这里有一个什么问题呢?文质彬彬。它这里面既有文又有质对不对?文就是有教育的,很儒雅,学识非常丰富。被称有文化。同时,质就是非常质朴,不虚伪非常诚实,彬彬是多,丰富的意思,才能称为君子,但是我们一般意义上来讲很难做到这点。一般来说,书读多的人,他第一个做法,马上就会学会伪装自己,学会了欺骗,学会了掩盖自己。所以他一旦学了文以后,他很难做到朴质。反过来讲呢?一个质朴的人,他往往觉得学文的人酸。文和质是分开的,有些人文多一点,有些人质多一点。现在的人可能当今社会来讲,文可能更偏重一点,质基本上很多人都忘掉了。所以现在我们有危机。就是因为这个质没有了,只剩下文了。人就变成不是儒雅,是虚伪。所以我们平时讲的君子,我们读书人都称为君子,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理解。常规来讲包括你我在内,都是小人,小人不是坏人,大家不要搞错了。小人就是常人,普通人。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在哪里呢?君子他有文的一面还有质的一面,他是一个可以担当的人,对人非常诚实的人,对自己也是非常自信的人。而小人呢?人家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小人是什么?整天坐立不安。他的内心不得安宁,没有能可以安抚他内心灵魂的这么一个东西。所以他老是在算计别人,同时他也在堤防别人,所以他心里永远不安宁。所以不要把小人看作坏人。这是两码事情。一般我们文化教育当中,普遍地偏重于文,但是对古人来讲,正真好的老师,它首先要强调你这个质怎么样?你书读多少没关系,可以教,但这个质不行,免谈。所以呢,在过去,儒家学习是从家里先学会做人,怎么做人呢?很简单,就是在家里帮父母亲做事情,从这件事开始学习,学习做人的本份,你是家里的一份子,无论是大人和小孩,你有生活的本份,有质的要求,做好了,在这个基础上面,你再来学文,那你这个文是锦上添花。所以古时候无论是哪一个行业高端的人,他找传人对学徒的质朴的要求远远超过文的本身,所以这是我们要讲的文质彬彬的问题,从历史上我们也得出一个结论,所谓的文明国家经常被一些野蛮民族打败,清朝他20万人的军队可以占领整个汉族地区,靠的是什么?他首先是质,质的力量远远超过了文,离开了“质”的“文”,经过自我包装之后只剩下堕落的人!而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千万不要忘记质,这是第一点我想要说的事情,这是关于学习的主体。

三、学什么。

学什么的问题,“从学而时习之”这句话当中,它没讲习的内容。古人学习目的不是为了生存,因为就生存来讲,他普通家庭就教育的好,不需要你外面专门去找老师去学,找老师去学,特别是找孔子这样的圣人去学,学的就是“道”,否则的话也根本不需要去找他。比如说读小学就去小学,根本不用到大学去读。那么什么是“道”呢?所谓“道”,就是我们平时在讲的真理,古人不用这个词,古人就是用“道”这个词,一句话就讲完了,不像我们现在整天说是要追求真理捍卫真理,什么东西是真理?所谓真理,首先是“真”再是“理”,真就是真实的,它是相对于变化的,是真还是假?我们天地宇宙都在变化,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但是它要在变化当中找一样不变的东西。我们中国传统哲学讲,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称为无常,无常还加一个鬼字,无常鬼。其实无常鬼就是变化,一回事情。我们平时讲天体宇宙当中,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实际上就是情感的变化,对不对?那么释迦牟尼有一句话,四个字:成、住、坏、空。所有的变化全讲完了。物质的世界,任何一个东西当它存在的时候,首先是生成,这就是“成”。然后存在一段时间就是“住”,“住”了一段以后,它就一定会变坏,变成不是它本质的东西就是“坏”。最后消亡,成为“空”。生命的世界换个说法,生命的世界叫生老病死。

我们平时所追求的功名、事业建在什么基础上?是建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地球有其出生的一天,就有它死亡的一天。所以地球本身是不永恒的,在地球上建立起来的任何东西都是不永恒的。人都有生老病死,都是变化的。但是我们古人相信在一个变化万千的世界里它还存在一个不变的,那就是求真。我们经常讲得一句话,叫“求真而务实”。求真就是追求真理,务实就是先解决生存问题。务实的人先把生存问题解决掉,然后更多的精力是用在求真上面。求真怎么求啊?我们学物理的时候要找一个参照物,但是什么都在变,参照在哪里呢?如果真的没有,为什么我们这么多的圣贤都在追求这个目标?如果说这纯粹是一个欺骗吗?那任何一个谎言要流几千年,那很难。这是我们要思考的。这就是学什么的问题。最后呢,他这里很实在,对求真来讲,对孔夫子来讲,求真不但是可以求到的,而且要时时的安坐在里面。这时候,他才会得到一个生命的满足、喜悦。我们生命的意义、价值都会随一个动机所驱动。什么动机呢?趋利避害,利用安身。亦步亦趋,都想追求利益避害。在古人眼里,用民国时期大师李叔同(弘一法师)的话来讲“生活的本来意义是追求幸福。”就是为了享受。物质享受、精神享受、灵魂享受。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大家都理解。灵魂享受,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呢?思考过呢?实际上,我们从生活当中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所谓的洪福齐天,这个福,在中国古人当中,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洪福,一种是清福。洪福就是我们平时讲得功名利禄,受到别人的尊重,这些就是形而下的满足。洪福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建立在他人对你的认同,对你的尊重,对你的佩服,也就是说洪福建立在他人的基础上。而清福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的。一个享清福的人,他能享洪福。但是99%的能享洪福的人不能享清福。清福就是一种灵魂的享受,洪福是一种精神和物欲的享受。明心见性。明什么心?心脏?“heart”、“idea”?这两个是心的影子。在汉朝以前,用“里虚”、“振衣”指代现代解剖意义的心脏。读中国经典的文字首先要学好“小学”。这个“小学”是文字学的意思。你不了解文字的本来意义,你很难读懂经典。所以求真很难。但是只有真正求到了,而且不断地在实践它,你才有发自内心的喜悦,而且是永恒的喜悦。这就是古人孜孜以求的道德境界。读书干什么,就是求道。所以孔夫子才会说“朝闻道,夕死可也。”早上得到了,晚上死了也情愿。我们平时的悦是什么呢?没有真正的悦,因为我们学习的目标不对、方法不对。为什么会不对呢?我们缺少一个君子人格的养成,因为他是君子才可以这样做,其他人想做做不了的。这就是资格的限制。孔夫子弟子3000,只取得了72贤人。其实得到孔子心法的没有几个人。所以学道很难,但是作为生命来讲,他要有一个追求。洪福是竞争出来的。在竞争的基础下,很难达到和谐。以前中国人讲“大同社会”就是和谐社会。和谐的前提是什么呢?人人都追求清福,哪怕是大多数人达不到享清福的高度。但在追求清福的过程中,你会变得谦让,忍让,这就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否则你的目标就是奔着钱去的,官位去的。为了这个目标,你就会不择手段。你的道德就会变坏。为什么要讲这些东西呢?因为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考虑一个大局。要有大的胸襟,大的气魄,人生的价值取向。清代有一个很有名的学者,一个官员叫陈谵然,他曾经说过两句名言“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这就是大局观。他是起点高,他要谋万世,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他要实现最高的道德。谋万世,只有确立这么一个最终目标的时候,这就是目标的定位。他来考虑每一步的具体实施,谋一时才会有价值。万世是需要一步一步来做的,要有细节的。那么作为一个国家的领袖,或者一校之长,他要谋全局,然后才来考虑某一个区域,怎么来操作。用另外一句话就是“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这就是读书人生的规划,就要有气度。这是关于学习的目标的一个基本的阐述。

四、学习之路径和方法。

确定了目标以后,怎么来实施。自然科学它实现的路径是3个:1、能吃苦,2、敢于怀疑,3、勇于验证。搞任何发明、创造,离开这三点免谈。你不敢怀疑,就永远不会有突破。你老是在前人的框架里面打转,不可能有创新。要创新,必须建立在怀疑的基础上。能够证实你的怀疑就是创新。光是怀疑不行,你要在实验室里去做数据,去验证怀疑,那么这个前提当然是吃的起苦。我们中国人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更侧重的是人文科学。人文能够称为科学,它和自然有什么相同的吗?人文科学,用民国时期的大师光厚和尚(时人尊称其为活罗汉)的话来讲是“疑、参、破、定、保任、启用。”这就是人文科学的六大步骤。首先要学会怀疑。我们现在搞学术的,很多在引用前人的话,说的对不对,不知道。各种各样的学术,任何一个东西被称为真理,就没有怀疑。没有怀疑,就谈不上研究。研究以后有一个突破,就是跟自然科学一样的,是实验,是拿自家身心做实验。不一样的是什么呢?突破了以后,它还有一个安住在里面。确定了,反复研究了以后,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这就是定。

我们很多搞学术研究的人,很少有怀疑,都是在引用,这家怎么说,那家怎么说,说的对不对,对不起,不知道,罗列各种各样的学术见解,他缺少一种深入的思考,所以你不敢怀疑,任何已知东西成为真理是可怕的,因为前提没有了,是真理了就没有怀疑了,没有怀疑就谈不上研究,所以这个“禅”就是研究的意思,怀疑、研究,最后研究了之后就有一个突破,就是和自然科学一样的,实验证明,某个东西成立的就是突破,然后他跟自然科学不一样的,突破了以后,他还是安住在里面。确定了,反复研究了得出来的结果就是“定”,我们说:某某人没有“定力”,你安住不了,没有“定力”,定是能力,不是想不想的事情,对不对?有了“定力”以后还要很长时间的潜心修炼。古人要修炼几年、几十年,一般不出来说话,平时看起来笨笨的,其实功夫好的很。这个就是人文科学的路径。当然,他要能吃苦,前面过程中“疑、参、破”这个过程中非常非常辛苦的,也是“学海无涯苦作舟”。但是等到“定”了以后,你的生命当中就会获得能量,从心底发出一种喜悦,这种喜悦是淡淡地,古人为什么在深山老林修炼,为什么不出来呢?因为他有这个东西,你们以为在山洞的修炼苦的很,告诉你,能长期在山洞中的人一定是喜,快乐的很,不然就不会去修炼了,跟我们想象不一样的。在老子《道德经》里讲: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为什么呢?古时候,就是原始社会,那时候的君人是有高度修养的人,所以他们都在“保任”当中,大家都在享福。还要出来干什么?为什么要往来呢?往来是不甘寂寞的,互相聊天呀什么的,如果你觉得很幸福,别人也很幸福,那还有什么好聊呢?禅师与禅师见面,一句话也没有,就去打坐去,就像情人一样,不用说情话了,你对我一眼,我对你一眼就知道了。当然作为孔夫子也好,释迦摩尼的弟子也好,还要求“起用”,一个人享福是不行的,还要为人民服务的,这个就是全心全意的,因为他知道这条路是行得通的,然后让有缘的人,或者是愿意享这样福的人,吃得起“苦”的人,他教你路径、方法,就是服务大众。不像我们现在讲全心全意服务大众,自己都苦的很,怎么去服务大众,你给人家的服务也只不过是生存的满足,对不对?你不能给他们一种精神的引领,做不到,自己都没有到达。求“道”,我们常人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呢?有没有这样的资格呢?古人讲: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能力。就像每个人一出生银行里就有十亿美元的存款,但是密码找不到,你能找到密码,这十亿美元就是你的,找不到对不起,你这辈子就是“穷光蛋”。生命的本能带来的,所以生命是非常不可思议。怎么个能法,就是你取款的密码,大家有没有看过电视连续剧《暗战》,我看过这本书,书上面有一点我非常认同,密码要破译,制密与破译都是天才与天才的对决,有一句话非常好:就像让死人听他的心跳。大家看看这是不是一个悖论啊,死人怎么还有心跳呢?但是他这样说一点也没有说错,就是在我们学习当中道理是相通的,自古以来,在追求真理当中,古人有句话:要想人不死,先要死个人。同样一个意思,你要做到“长生不老”,要先死个人才能长生不老。这句话用“死人听心跳”更贴切一点。既然是死人就没有头脑。所以这个死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死人,不是生理上的死亡,讲得是:头脑停止分辨,当你的头脑停止分辨的时候,我们生命当中除了头脑以外还有一样东西,这样东西是随着你的生命存在而存在的,是不生不灭的,首先它“无相”,同时还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对象,就是“形而上学”,就像“黑洞”你看不见的,只能猜测。不是思维的对象,本身是存在,怎样来验证?西方的科学用实验来验证,东方的科学用身心来验证,所以中国在人文科学当中要用身心来验证。如果你求真的过程中,仅仅学到了知识、理论、方法,而不是拿身心去验证他,那就走了弯路。身心的验证我用几句话大致描述一下:以前我在街道里面做党务的时候,当时搞科学发展观,普通党员、群众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跟我们群众有什么关系?我就说有啊,就给他们提出了三个标准:普通人怎么理解科学发展观,第一个标准:可持续发展与年龄挂钩,活的年龄越大气量要越大;第二个标准:相关联的,你的人际关系、亲属关系、朋友关系越来越和谐了;第三个标准:年龄上去了,生理机能在衰退,但你的眼光、眼神要越来越慈祥,让人感到你和蔼可亲。符合这三个标准就是“可持续发展”,否则你的路就走错掉了。其实用在事业上也是一样,就是精神领域的标准,当你说学习中有没有走错路,前面三个标准是一样的,气量越来越大,人际关系越来越和谐了,眼神更加慈祥了。真正的学习身体也会越来越健康的,学习的目标、路径、方法、人生观对于他们老人听不进了,但是我们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学道”应该身体也会越来越健康,道家和儒家是一回事情,有些人弄不清楚,道家、儒家。在学问上面过去是不分家的,都学的这个“道”,只不过路径、方法不一样,道家更多的是从身体入手,儒家从人与人的人际关系入手,入手的路径不一样,他们追求的目标还是“道”,所以儒道不分家,分的是路径,所以大家要搞清楚。庄子有句话,他说,“道之真修之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所以庄子他讲,求道就一定会使身体越来越健康。就是“道之真修之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就是说,把身体修好以后,有一点多余的闲情逸致来为国家服务。过去国家与现在的国家不一样,过去在庄子那个时代,春秋战国时代,一个家就是一个家族,国是诸侯国,相当于现在的小县城,比如说我是知识份子,我要为乡里做点贡献,像我们陈校长说,我义务为大家讲堂课,这就是“其绪余”,它首先是把身体搞好,自己都搞不定还搞什么东西,我看古人讲得很实在的,不像我们现在夸夸其谈。“其土苴,以治天下”自己乡村里面,家乡父老都已经摆平了,还有点余兴、雅兴来为天下人服务,他是非常平实的,一步一步来的,这个跟我们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不对?是不是一样的道理。儒家也让你先修身啊。没有让你身不修啊。如果说我有学问的,我有修养的,那种修身只修了一半,没修好啊。中国古人讲做学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步一步来的,你修身都没修好,就敢说自己有真学问,这学问我看也靠不住。平时看医生,如果医生自己都病歪歪的,还有谁敢吃他的药?因为你没有“信”。所以我们中国古人讲做学问啊,他是非常平实的。他是要建立一种“信”。“信“什么呢,“信”首先是自己相信自己。不是说自我安慰,明明有病,说自己没病,那个不叫自信,那个是自我欺骗。这个“信”很关键,这个“信”是诚信,他是诚实于自己。平时我们讲诚实是对人的,其实弄错了,“诚”首先是对自己的。《中庸》这本书里面讲两句话:“自诚明,信也。自明诚,教也。”大家不知道懂不懂这意思。“自诚明,信也。”他告诉我们,本性,我们生命当中的本性,他本来就是诚的,明的。这句话非常关键,大家可能不大容易理解,因为是靠体悟的。打个比方说,我拍一个桌子的声音,声音大家能听到吗?听的到,你不听到行不行?但你一定要讲他是声音吗。不对,因为这个响声我们能够把他定义为“响声”,是因为我们后天人为的智慧定出来的,如果从小教你这个不叫声音呢?把他定义成为另一个东西呢。但是这样的响声本身是听的到的,对不对,你听的到的功能,是本能的,并不需要你头脑去思考,而你把这个状态定义为响声,我在这里拍桌子,那是你头脑的识别能力。所以我前面就跟你们讲了,什么叫“让死人听心跳”。你头脑停止识辨的时候,本来明白,洞然明白,生命的本有的功能,我这样讲,大家听懂了吗?本来的,与生俱来的这个能力,而你把他定义为这个是敲桌子发出来的声音,那是你后天学习的,后天学习的产物。但是我们在追求最根本学问的时候受到的污染,受到的干扰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头脑。这个头脑呢,恰恰对我们求真理造成了最大干扰。所以,我们平时说,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你有办法把自己的头脑给停止思考,而你还好好的活着。这个时候你就明白这句话了:自诚明,信也。自明诚,教也。最大的教育,就是让你明白-----你自己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生命本有的功能。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所以过去孔夫子讲,教育就是让你们求真,孔夫子讲:求道,禄在其中。你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你放心好了,你肯定有饭吃,饿不死。这当然也是说明孔夫子他追求学问和他的学生们追求的目标非常明确,他就是求道,不是求术,所以自古以来求道和求术是两种不同的追求。所以以前古人说:君子不器。君子不器,就是说君子不以成为一个工具而满足,但是既然是君子,他能够有文化,又保证他做人的诚实,不自欺。他是能生存的,一定有本领在。就像我们说,我们教书是混饭吃,这个就是器,但不是以教书而满足的,有一种追求真理的勇气和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你评职称,评上了没有,房子分到了没有,这是第二位的。当然,我们要解决生存问题。简单的说,就是生活的舒适问题。但是与“道”相比,那都是第二位的。真正的求到了这个东西,房子,票子不是问题。或者说有没有都不在乎。所以《论语》讲这句话:“一箪食,一壶浆,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一箪食,就是一个饭团,没有菜了。一壶浆,可能是说就一包汤料,在陋巷,就是说在贫民窟里,大家觉得苦的不得了,颜回他不改其乐。他为什么不改其乐呢,因为他有“道”在身上。所以古人有两句话: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贫富不在他心中,但他能出的厅堂,下的厨房,否则,他就不称为君子。换另一种话说就是提的起,放的下。让他出来干事情,政府发布一个命令,叫他当市长,当个省长,当个总理,他马上就可以去干。但是不让他出来干,他绝对不会埋怨,他可能还觉得比较舒服自在,何必来受这个累。这样的人才知道自由,这个才叫真正的自由。所以讲,“自由”的发明人是我们中国人,“自在,由然”的生活,不是老外发明的。圣人的目标就是自由,而且是无条件的自由,而我们现在的自由都是有条件的。所以民国时期的大学者陈寅恪,他讲,做学问就是要为了脱离俗谛,得到心智的自由。他做学问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得到灵魂的自由。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的学问的累计一定会得到世人的尊重和爱戴、敬仰。前面讲了学习的主体,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方法。

五、学习的心路历程。

接下来讲一讲学习可能会经历的心路历程,或者说是过程。作为一个学人,作为一个受现代教育的人来讲,一生当中可能会经历那么几个时期,一个是读书求学时期,在求学时期,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原理,哲理,还有所谓的真理。而且用我们学到的这些东西来对照现实的生活,一定会发现,现实社会非常的不符合道理,简直是一塌糊涂。所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因为年轻的生命所本有的追求正义,公平的一种愿望,和他学到的文化,知识,学问,他会有一种强烈的,改造社会的愿望,我们就称为激情澎湃期,第一时期,激情澎湃。但是接下来,当一个人从学校,或者研究生毕业也好,博士毕业也好,大学毕业也好,他一旦踏上社会,把他的所谓的学问,知识,理念运用于现实生活的时候,他会马上碰的头破血流,可以说他学到的这么多的东西用不上,或者说学校教的东西用不上,觉得社会不公正,但他改变不了,欲振乏力,他非常的苦恼,所以我们称为彷徨期。自然而然,他的心态就产生了。他会觉得很苦闷,很难受。但是就他的能力水平来讲又乏力,他觉得社会不公正,很黑暗,秩序不合理,但是他的能力跟不上,他根本无力去改变社会,改变环境,甚至改变不了身边的亲人。所以他自然而然的会有一个彷徨期,沉寂期。这个时间或长,或短。但是一般来说青年学子,特别是对一个有抱负的青年来讲,他一定会经历这个时期,除非出来就是准备混吃等死的人。那么接下来以后呢,就开始分岔了,分成什么呢,大部分人会觉得当初建立的雄心壮志,确定的目标,非常不现实,这样的努力是白费劲。可以说有很多人,他会马上的适应环境,与世浮沉,或者说同流合污,同流合污难听点。他觉得社会本来就这样。他去改变什么社会啊。适应它就不错了,我们说实话出校门后,搞个饭碗,管它什么门道,,只要有饭碗,规则合不合理不是我们考虑的事,与世浮沉。这而且被视为聪明人的觉悟,聪明人觉悟的态度,一说马上就与世浮沉。那么这个他当初的目标,作为一个改造社会的雄心壮志的这么一个人,马上是被社会所改造,是不是?所以他也就成为庸常的部分,我们一般称为庸常的人。这是也一般常人的状态,所以就是很多人到了三十多岁了,你们去看,想这辈子自己没有什么希望了,希望子女好点,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奔头了,可能职称也到头了,看到天花板了,房子也就这样了,也够了,希望儿子,女儿能出息点,都是这样在想,这类人占了社会的大部分。第二类人呢,愤世嫉俗,愤青,觉得社会太黑暗,太不可救药了,而且很多人麻木不仁。这个社会不是人活的社会,愤世嫉俗,也很多,这类人往往闹乱子,叫刺头,他是经常拿大棒打别人,经常提出偏激的想法,一天到晚在出头露面,但他本身没有什么真理好说,他在棒打别人的时候就是显示他的存在,至于被他打棒的对象是什么,他不会考虑的,对他来讲需要经常出来显示他的存在。第三类人呢,我们称为说是超脱者,认为外面的世界是没有救了,社会也是没有救了,但是这么活着,适应社会却觉得心有不甘。那么找个地方就好好玩玩,弄一本文学书看看,看看小说,现在有游戏可以玩玩,网聊什么的是不是,还有裸聊什么的,我也搞不清楚,这就是文学青年,说白了就是在躲避社会。沉浮在自己的世界里和天地里,他即知无力改变社会,对自己没有信心。这个文学青年呢表现出自娱自乐,超脱人非常的消极,发展下去有可能成为诗人,出家人,他寻求心灵的寄托、安慰,他找到什么东西呢,他可能做一个诗人,如著名诗人顾城的诗《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要用它寻找光明”,他最后光明在哪 里呢,对于顾城也许今天的许多年轻人已经不甚了解,93年10月诗人顾城在激流岛拭妻后自杀身亡,与他同一时期的还有一位诗人海子,曾写过著名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写下这首诗后不久,诗人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面前两位诗人都选择了一种决绝的方式告别了尘世。有些人选择遁入空门,他会从宗教里面追求,这就是大致的分类,这里我要讲清楚什么呢,我们对于宗教的理解,一般人往往把宗教和迷信连接在一起,其实我们现在对宗教的理解和古人对宗教的理解是大有不同的。宗者归宗,教者教育宗教他的本来的意思是一个人通过合适的教育,让他回归生命的主体,这就叫做宗,东方的宗教和西方的宗教还不一样,东方的宗教在老祖宗来讲无论是儒家也好,道家也好,还是从印度来的大乘佛教也好,生命有它自由的光辉,生命是无限的,是光明的,需要实践去证明的,它没有一个主宰命运的神,所以东方的学问,东方的宗教,没有一个主宰的神,和西方的基督教不一样,西方的基督教有一个主宰人类的神,是完全不一样的,西方来讲最后的归宿是接受上帝的审判,做个好人,最后上天堂,做坏事要下地狱,佛教有六道轮回一说,六道轮回是你自己造成的,这六道轮回本身是虚幻的,但是它又具体存在的,这个是你自己自作自受的,没有神来主宰你的命运,是你自己的因结的果,所以在东西方来讲,宗教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东方的宗教他要你完成自我的觉醒,觉悟,这以后来做什么呢?自我主宰命运,而西方来讲你一定只能接受上帝的审判,所以东西方对于宗教的理解是大有歧义,宗教的本来意义就是叫你做好人,东方人叫人做好人,做善事,但要有个前提,你要有智慧。可能你所认为的好人,恰恰是坏人,这就是对西方的不一样。中国人讲读书学习,要追求智慧,有智慧来引导你,来做好人,才能真正的做好人做善事。你没有智慧的引导,可能往往是好心办坏事,而且很好的事出于好心,动机并不错,但因智慧不够,方法不合适时机不够成熟,最后坏事情,东方人非常强调的是智慧,对不对?智慧哪里?是生命本来就有的,所以一个人的智慧是天生的,智慧本来就是天生的,智慧本来就是有创造的功能,但智慧一定不是后天学习来的,后天学不到智慧,学的东西可以称为学问,学到技术,但不能称为智慧,智慧而且不用你去学,它本来就存在,难的是什么,是像开拓者一样去发现去开拓。打个比方,假如你的父母在银行里给你存有十个亿美元的存款,但你忘了取钱的密码,你一定要找到密码,才能取出钱来,否则,你还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遗憾的是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不去找这个密码或找的方法不对),所以在讲这个路径方面的时候先把宗教的事先讲讲。还有一大部分人走入空门,往往因为小气,他成不了大事,宗门里被称为焦芽败种,这个种子是炒过的,就不可能发芽长成麦子,但是它也不反对,这辈子不成就,留着下辈子发芽,发不了了,特别是对社会绝望者,遁入空门的人,他往往是求脱离社会,求得清净,这个木鱼叮咚叮咚的敲,过一辈子。还有些人,他会选择革命,因为革命者认为既然社会的一切努力,和平的努力,没有办法去改造,他就会选择流血牺牲来面对命运,真正的革命者是理想主义者,他的理想是追求公平正义。他才会直面命运。像第一代共产党人一样,热爱祖国,救民族的危亡。其实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国民党里的民族知识分子里面有很多的革命者,他们非常接近这种人,接受时代潮流的涌动,他自然而然响应领袖的呼唤,揭竿而起,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的人,突破这么多的重重封锁去延安,以前可以到国外追求真理,但是革命者有个天然的问题,什么问题呢?他可以烧火,把激情燃烧起来,但是它很难守的住,所以美国总统尼克松在《领袖们》一书中说毛是一位伟人,把中国革命的烈火点燃了,打出一个红色的中国,但是如果不是因为有周恩来这样一批人来降温,那么中国革命的结果就会变成一堆灰烬。火烧起来容易,但是要真的把火灭下去非常不容易。象一个人受了寒气,人体本能的机制会让你发烧,为什么会发烧,就是人体本来的抵御机制通过发烧把身体的寒气赶走,是人体自我保护机制发挥作用,所以你要做的事情是帮助它驱赶寒气。(这里中医和西医是有区别的,中医说人的本能已经起来了,用点药助一臂之力,把寒气赶出去。你把寒气赶出去后它根本这时候烧自然就退了,西医呢,认为发烧就是有动乱,有动乱就是要镇压下来,镇压后就像小日本打到东三省一样,当时的政府采用不抵抗政策,谁要是抵抗谁就要被镇压,那么这样的寒气进来后就会长期存在。表面的和平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又会得寸进尺)。所有革命者的缺陷,他要长期存在就要吸取先进民族这一套思想和文化,在打下天下后进行角色的转变,从革命党变成执政党,搞安定团结。只有马上得天下,却无法马上安天下,所以事实上革命党在争夺天下时,这时候他烧的火越大越好,最好老百姓饿死,揭竿而起,如果大家日子都很好过的话,那么谁还会来革命呢?但状态就是这样的。这样的状态,有高度理性的人,理性的知识分子,认为不理想,这样的代价太大了,会死很多的人,最后成不成还是一个问题,所以中国旧时一般知识分子,真正读书的人很少会造反,他不愿意造反,因为为什么呢?认为这不是最优的选择,那么选择什么呢?就是很多人经过长期的思想思考后就会去求道。求道之人,前面的人真正求道的人少之又少,前面这么多选择都不会合他的心意。他不愿意杀人,也不愿意被人杀,也想过一个有尊严的生活,想有个真正自由人一样的生活,所以求道不容易。不经历思考你不会轻易去求道。只有大抱负、大志向又很仁慈的人,才会真求道。所以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一句话:“学佛(即指求道)乃大丈夫事也,非帝王将相所能为!”意思是最高的真理不是掌握在皇帝手里,也不是做宰相的人,做将军的人所能求得的,只有真正的大丈夫才可以求道。当然这些是李世民的体验和感叹,同时也是他对真理的敬畏。所以对过去真正的读书人来说,中国自古以来对真正读书的人非常敬重的,所以为什么我们祖宗一直在讲尊师重道。因为有这个才尊你这个,对不对。你没有这个道,你这个师就不值钱,所以你要让他尊重就要有道,说话分量不够重人家就不大佩服你,这个就是路径的问题,那么说了半天,这个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实际上真正求道是既简单又困难,简单的不能再简单,所以古人讲大道至简,不是说大道非常非常难,复杂就不叫道了,大道至简,道在哪里呢?触目皆是,眼睛看到的都是道,溪声就是广长舌!溪水声就是道在欢唱,大道简单,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了,但是我们这么简单的问题,却找不到它。所以,真的明眼老师叫你自己去参,参禅!自己去找,如果说我告诉你了,那是我的不是你的。所以真正的学问是自己研究的,不是老师告诉你的,老师只让你去找,告诉你选的路途对不对,方法对不对,结果对不对,但是真理本身是“自觉”,不是“他觉”,凭什么说这句话,大家想想看,很多很多人到庙宇里面去,烧香拜佛,但是就我们现在的实际是很清楚的,释迦摩尼佛说是法力无边,但是他仍没能拯救他的家族,大家知道,释迦摩尼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既然说法力无边,但是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他是眼睁睁地看着释迦族被另一个国家毁灭,他根本救不了。他的儿子跟着他学道,也是经过非常长的时间修炼,然后才有成就的,并不是说,他法力无边以后可以给他的儿子的,所以智慧是不能赠送的,不是什么东西国宝啊什么送给你就是了,谁也没有办法送给你,一个民族的命运靠它自强,一个个人的命运靠他自强。所以中国的学问,始终在强调自强不息,自求多福,那么说“自求”为什么还要尊师重教呢?因为你自己一个人的摸索要走很多的弯路,有一个明师,他给你指导,让你少走弯路,可以走些捷径,但是路在我们脚下,还得自己走路,所以千万不要存这样的幻想,我们只能说讨点巧,少走点弯路,而不是不走,而我们因为急功近利的贪欲的追求,往往会不走路,像整天求神拜佛,让人家给你,施舍给你,世上没有这回事,所以自古以来,所有的学问,无论是世俗的,还是出世间的学问,它都告诉你一定是“自求多福”,然后“觉他”,所谓“觉他”就是帮助别人的意思,就是前面的,你已经觉悟的,你自己的“银行密码”找到了,你也可以帮助别人,去破译一下,破译了就可提取自己的存款,不用这样辛苦,这就是“觉他”。自己没有打开行不行呢,你提示他是可以的,所以在佛教界有两句话,自己还没有,你去帮助别人,你们都有存款,赶快自己去找去,那叫什么?“菩萨发心”,心地是很好的,但自己还没有得到;自己已经发现了,找到了,然后你再去帮助别人去打开别人的密码,那个是教导,叫做“如来应供”,一个是“菩萨发心”,是不一样的,这个差距太大了。菩萨本来是“觉悟”的意思。但是他发了这个心了,他为什么要去做这个事情呢?自己还没有成功,还要去帮助别人呢,有很多人啊,他觉得这个工作,这个事业太伟大了,他这辈子不可能有成就,他愿意积点福报,先帮助别人去成就,成就后再来帮我,和现在的好人银行一样,以“我”的毅力、智商打开没希望了,“我”还是想打开,就寄托于下辈子,那我这辈子积点福德、福报,多做点好事,很多人去放生啊、捐款啊什么的,做善事,许多人认为是无私的行为,其实真正无私的东西,它很难长久,背后他是有利益的,在支撑“他”,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苦的不得了,还要去庙里捐一块门槛。这条路对不对,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这是一个宗教话题,我也不搞宗教,但是我要跟你们讲得是,我们学习要自当求高远,求不到“道”没有问题,但是你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确立你的信仰,你不会觉得活着没有意义,你有这个目标了,你就会活的充实,你可以调剂好你的人际关系,让我们始终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因为你人生有个目标,所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你最高目标的追求达不到,没关系,你可以得到第二等次的。为什么会达到这样的效果,因为求“道”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专注,因为过去有人讲过:“只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只有“道”是不会变的,其他的都在变化,从这句话中体现出了专注的能力,他这时候就孜孜以求的,而我们没有追求目标的时候,大脑太多变,东想、西想,胡思乱想,所以我们的神态是发散的,一旦我们的心灵、思维专注了,我们可能求不到“道”,但我们专注地去追求世俗的学问、技术,你马上成为一个“上工”,“制心一处,事无不办”,你学不到“道”,但你的能力大大进步了,写文章就是一流的文章,学医就是一流的医生,因为你有专注的能力了,而我们平时最缺少这个能力。这个就是“副产品”,但这个“副产品”在常人的眼里是非常不得了了,所以求“道”,“道”没有得到,“器”得到了,君子藏器于其身,因为你有专注的能力,用于搞学术、搞任何东西都可孜孜以求。一定能开花结果,而且是上档次的,什么艺术大师也好,文学大师也好都是这样来的,“他”是不知不觉的。我们中国人茶有茶道,书有书道,剑有剑道,这些道是怎么来的,就是追求前面的“道”而来的。所以少林寺的武术怎么来的,它是求道以后,武术的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它是“副产品”,少林拳是“副产品”,什么“达摩易筋经”啊这些都是“副产品”,这就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的道理。我们现在最缺少的就是专注的能力,专注的能力需要长期训练的,而这样的训练,一般常人是不愿意的,他整天还是搞点“饮食男女”不愿意去搞专注,而你要取得成就就要有这个能力,当然你的专注能力足够了,你有机缘就能求到这个“道”,这是我想讲的一个道理。中国人的语言太精彩了,如“你不讲道理”我们想想看,我们常人哪个讲道理?常人既没有“道”也没有“理”,“道”是怎样写的,“道”字上面一撇一捺,代表阴阳,一划是“先天”里出来的,它不是思维的对象,形而上也,而“首”字是头脑,一直在“道”的状态中,就像开车,处于空挡的状态,就是一个人心灵达到空灵的状态,就是一种求“道”的过程。我们平时头脑的状态像太阳照耀大地一样,在向外发射、照耀,而求道的状态,要倒转回来,由外而内,所以叫求“道”,古人说:自闻闻者聪,自见见者明。——要不断地追问:我是谁?知道这个答案的是谁?知道是谁的又谁?谁?----层层推进,直至空灵、虚妙之境。

当然,参禅悟道并不容易——《西游记》第八回讲:“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劳;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误了几多年少?”。--------(略)

最后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还得靠自己证悟!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