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刘琳是谁的女儿:“GDP”是啥?难道就是“发展是硬道理”(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32:51

“GDP”是啥?难道就是“发展是硬道理”(图)

来源:半月谈网

“九五”规划提出,要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十五”规划提出,要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十一五”规划提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然而在今年10月27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却不再提及有关GDP增速的量性要求。

在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教授看来,这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大信号。“核心是‘建立一个人民满意的社会’,这意味着对于各个地方政府的最终评价就在于‘人民满意不满意’,以GDP为主要甚至唯一考核指标的时代过去了”。

结束“唯GDP”时代

对GDP增长速度的要求,让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增长,也使得中国经济的总量跃居为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是,解决了温饱之后,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却产生了。

为了发展GDP,不少地方出现了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在资源开采上,采了肥的,弃了瘦的;开了大的,甩了小的;挖了浅的,甩了深的。对此,北京大学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称之为“断子孙饭碗”,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不利。“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能只是为了这一代人,甚至只是为了这一代的部分人,更甚至是为了某些官员的政绩增长而影响了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这不能全怪地方干部,主要是体制机制的问题”。经济学家、中央党校前教育长李兴山向新华社记者分析说,当前,地方政府官员考核上存在的“唯GDP主义”,是导致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不太重视环境保护和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的重要原因。

在陕西省平利县兰溪河村,祖祖辈辈过惯了依山傍水生活的村民们现在却开始面临吃水困难。每天早上,几乎每家都要提塑料桶到山下取水,家庭困难的只能徒步背桶取水,每次背50斤,一天背三次,一次耗时一个多小时。“山上60多户、200多口人,每天基本上把时间都用在取水上了。”村民罗远春说,“洗脸水、洗脚水都不能倒掉,都要装在一个大桶里沉淀,沉淀后还可以喂猪。”

这里村民的遭遇,与当地近年来粗放型过度开发不无关系。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的岚河是汉江的一条支流,为发展当地经济,当地有关部门在岚河流域相继建起十几座引水式电站。过度开发不但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部分河道干枯,鱼类资源遭受灭顶之灾,而且严重影响了附近群众的饮水等日常生活。

在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这里承担着向中东部省份提供“动力源”的任务,在此前提下,包括民生在内的其他问题统统“为能源让路”成为现实又无奈的选择。

鄂尔多斯市一位干部对记者说,有时候舆论对这里“以煤为主”的发展路子不理解、多指责,认为是浪费资源、粗放发展。实际上,如果不产煤,即使是少产煤,不仅北京、上海、广州不答应,国家建设也不许可。这里产煤量占全国的1/8左右,产煤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然而正是这个“职责”,也会给地方和百姓生活带来不少困扰。比如,越来越多的地方远距离从内蒙古运煤,造成境内铁路、公路不堪重负。每逢“抢运电煤”,内蒙古的牛奶、电子产品等“白货”一律让路,外运主通道G6、G65高速公路堵车已经成为常态,动辄绵延数十公里。

“GDP呈两位数的发展,但是我们的人均收入始终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李兴山认为,人民收入不随经济增长而同步增长,是民生问题之中很要害的环节。

我们再以十年西部大开发为例,西部各地把建设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生态、资源型产业等方面,这一阶段性选择为西部未来的发展打下必要基础。但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不同步”的问题日益突显。

统计显示,在GDP、投资额等宏观经济数据上,西部这10年都能与全国的平均数同步增长甚至领先,但在涉及民生的领域,居民收入水平、教育、居住、医疗服务等指标却全方位落后于全国平均数,更不用说与东部相比了。

即使在西部发展“明星”内蒙古,情况也不容盲目乐观。从2004年开始,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长,而同期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发展,没有做到水涨船高。去年,全区人均GDP排在全国第7位,而全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排在全国第14位,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对居民收入增长的“不同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2000年,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为65.5%,接近2/3;而到了2007年,这一数字为57.5%,下降了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一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再辅之以不时出现的通货膨胀,购买力严重下降,居民收入实际为“负增长”。

彭真怀认为,在各地GDP增长的同时,人民的幸福感却越来越低。他发现,一些危险的信号已经出现。比如,企业家的安全感越来越脆弱,不少精英人群移居海外,以及不断滋生的腐败问题。“人民幸福感的减少,看似是一个现象,其实说明了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果我们喝着污染的水,吸入着污染的空气,吃的是污染的食品,这种GDP的增长对各级领导的政绩无疑是一种讽刺,没有任何意义。”

反对唯GDP ,但不能“去GDP”

然而在今天国内的一些地区,却存在着某种“谈GDP色变”的思潮。部分干部和群众在以往不科学的发展之后,开始将一些社会矛盾归罪为GDP增长。这种因噎废食的“去GDP”态度值得深思。

那么我们还要不要发展?答案显而易见,我们不只要发展,而且可能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需要发展。

青海省都兰县县长孟海在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欠发达地区,“小财政”支撑“大民生”矛盾突出,改善民生任重而道远。目前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集中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住房等领域。在第二轮西部大开发中,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民生水平是时代所需,既是群众所急,更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目标。欠发达地区“造血”能力差,除了接受上级财政的扶持外,自身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十分迫切。

甘肃省静宁县委书记宋全科表示,静宁这样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县,发展尚且困难,确保民生福祉在发展中得到维护更显艰难。我们确定的目标是,借助大开发的政策机遇,以民生福祉为重,结合当地实际科学确定发展思路和产业方向,确保发展思路维系民生福祉,让百姓在发展中得到实惠,在产业发展中将继续把握好几个关键词——特色、科学、可持续。

这两个地区作为中西部的代表最能够体现发展在今时今日的意义。要解决民生问题,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发展仍然是现在的第一要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唯有做好蛋糕、做大蛋糕才能有“料”分给民众。

“民穷省弱”曾是湖南的基本省情。改革开放以后,农业大省、财政穷省的定位使湖南人尴尬不已。“湖南运到广东一车猪,只能换回广东一车水(健力宝)”,这一笑话曾广为流传。强烈的反差使湖南人痛感“强省”的重要。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一心一意抓经济,聚精会神谋发展”成为湖南各市县提得最多的口号。招商引资、项目工程成为市县发展经济的中心工作。

虽然湖南也曾经历过“唯GDP论”和“唯财政税收增长论”指导下的发展困境:农民工收入增长缓慢、大学生就业难、社会保障水平低、环境质量下降等。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也出现了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后劲不足的问题;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乡镇运行艰难,“买税”成风,农民增收缓慢,部分地区粮田抛荒严重……

2006年,时任省委书记的张春贤在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将“富民”列于“强省”之前。他说:“富民,就是要加快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变,让全省人民尽快过上富裕的生活。”

2009年12月底,湖南省委省政府首次明确提出“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要与人均GDP增幅基本保持同步,不再将GDP作为考核各地的约束性指标”。同时,社保、扶贫、饮水、医疗、环保和法律援助等21项被列为政绩考核的“民生指标”。比如:到2010年底,新增37个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县市区,新农合参合率要稳定在90%以上;全面实现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保障。

湖南省社科院研究员方向新认为,从淡化GDP考核到“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赶上GDP”,背后都体现一种“富民优先”导向。而“富民优先”与近年来提及较多的“民生优先”一脉相承,同时,富民是在民生保障基础之上的提升和飞跃,内涵更具体、要求更高。

在湖南,作为富民之本的就业也被摆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2007年湖南在中部地区率先消灭了城镇“零就业”家庭。2008年,又实施重点工程带动、承接产业转移、创业带动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四大计划,使280多万返乡农民工中的230万人实现了重新就业和自主创业。

可见,要实现“民富国强”,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生活水平提升,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发展仍然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我们要认真思考的是GDP增长方式的科学合理性,是GDP的质量,而非走向“唯GDP”的反面极端。即便是“去GDP”,我们要“去”的也是以往粗放型发展中高消耗、重污染、结构不合理的低质量GDP。

我们要什么样的“GDP”

发展是硬道理,并不等于“增长”、“速度”就是硬道理。以往对于“立竿见影”的粗放型发展的追求恰恰导致了今天很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们在告别“唯GDP”时代之后,更加应该将精力放在可持续性发展,“绿色GDP”以及“民生”与“民富”这些最迫切的发展方向上来。

“‘十二五’的政绩考核指标应增加一些有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的约束性指标。”中央政研室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包括单位GDP能源消耗、二氧化硫和含氧化合物的排放量、污染物的排放量、绿化率、森林覆盖率等,以此敦促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向良性社会转变。

粗放型转向精细型,定性转向量化管理,是“十二五”期间经济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的实现,要通过一系列科学规范的量化管理指标来实现。”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中国开始在国际社会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责任,而这些国际责任正要通过这些方面的指标体系才能达到。”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巴特尔对半月谈记者说,老百姓看经济发展,主要看收入而不是看GDP。从今年开始,内蒙古不再追求GDP增速的全国第一,而是要集中精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不争第一,不是说抓发展的劲头有所松懈,而是把抓发展的着力点从追求速度转到追求质量效益上来,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结构优化、效益增加、老百姓得实惠的基础上。因此,自治区提出要像抓“强区”一样抓“富民”,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在发展方向上,对民众能够参与的“普惠经济”和民生建设上,陕西神木县的经验可以作为一种积极的参考。

陕西省神木县一位领导在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表示,神木县因实施全民免费医疗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们所想象的是:因为神木有煤有钱,所以免费医疗。而事实并非如此。神木近年县域经济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真实县情是“三富三不富”:财政富老百姓不富、少数人富多数人不富、北部有资源的乡镇富南部黄河沿岸不富。因此,如何兼顾经济建设与民生改善,用公共财政手段调节利益分配,实现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是我们面对的重大考验。

从实践看,神木把民营经济和民生建设当做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或是政府这个机体拉动社会快速前行的两个轮子。前者解决了民生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这种既能创造财富又植根于民众的发展模式,是民生建设的源头活水。反过来,民生的改善可以推动软实力的提升,更进一步激发群众发展经济的热情与潜能。

去年神木县财政总收入70%来自民企,可民企只占全县煤炭资源的3.7%。农民人均纯收入60%来自在民营企业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5%来自在民营企业的投资收益。民营经济发展了,地方财政状况明显改善,民生投入初步做到“按需分配”。

结束“唯GDP”时代绝不是片面强调“去GDP”化,而是需要我们更加关注GDP的质量和价值。能够让更多民众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GDP,能够带来民生状况改善的GDP,能够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减少环境破坏的GDP都是我们举双手欢迎的。看待GDP视角的转变,同样是我们转变发展方式的开始。

发展,仍然是硬道理,而发展的“硬度”则取决于人民的幸福。(本文综合《半月谈》《半月谈内部版》《人民日报》等媒体稿件)

读报探索源自: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2/01/c_128378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