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乳酸菌怎么吃: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197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45: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年——xxxx年)

               1974年(农历甲寅年. 虎年)

 

  本年度重大事件:邓小平同志重新回到中央工作;彭德怀元帅、张云逸大将、王树声大将相继辞世;世界第九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被发现;中共早期领导人王明病故;我国建成胜利油田;邓小平副总理出席联大第6届特别会议;全国开展批判湘剧《园丁之歌》运动;全国开展批林批孔运动;王稼祥、傅作义、竺可桢、侯德榜、顾准等著名人士相继逝世;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建成;党中央为贺龙同志平反,恢复名誉;三门峡水电站胜利建成。

1月5日――中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周淑安女士逝世,享年81岁。

周淑安,曾用名胡周淑安,女,1894年5月4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1911年毕业于厦门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14年作为清华学校官费女留学生赴美国,先后在哈佛大学、新英格兰音乐学校、纽约音乐学院攻读音乐理论、钢琴与声乐等科目。曾取得哈佛大学艺术学士学位。1921年回国,在上海中西女塾、厦门大学等校任教。1927年再次去美国入纽约音乐学院进修声乐。1928年回国后,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授兼声乐系主任。1959年应聘至沈阳音乐学院任声乐教授。她是中国最早学习与研究欧洲传统声乐艺术的音乐教育家之一。数十年来,她努力探索声乐教学民族化,为培养中国声乐专业人才作出了成绩。她的论文《我的声乐教学经验》,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她不但擅长声乐,还兼指挥和作曲。20年代末,她在上海组织女子歌咏团,亲任指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她的作品有艺术歌曲、儿童歌曲与合唱曲,大多作于20至30年代。“九一八”事变后不久,她写的《同胞们》和《不买日货》等歌曲,表达了作者的爱国热情;艺术歌曲《假朋友、假师生》、《纺纱歌》等则反映了她的民主思想。在创作中,她很重视歌词的声韵,注意吸收民族音调,如《安眠歌》、《坚劲歌》、《乐观》等。她的早期作品《佛曲》是根据传统曲调《思凡》改编而成,在和声配置以及运用民族乐器木鱼、铜钟与钢琴伴奏的配合等方面,对民族风格进行了初步尝试。她的合唱《佛曲》和一些儿童歌曲,曾录制了唱片。出版的歌集有《抒情歌曲集》、《恋歌集》《儿童歌曲集》4册等。

――同日,中国数学史专家钱宝琮先生在苏州逝世,享年83岁。

钱宝琮,家琢如,1892年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县。幼年在城区塔弄张子廉家塾读算学、英语等课。后入嘉兴府学堂。15岁考入苏州铁路学堂工程科。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考取浙江省公费留学生,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宣统三年(1911),获工程(理学)学士学位。1912年2月在浙江省公署任职,负责筹划拆除杭州旗营、开辟新马路等工程事务,后去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任教。1913年任江苏省第二工业专门学校土木科主任,后兼任附中教务主任,并参加中国科学社、学艺社等学术团体,任《科学》杂志编辑。1920年起,研读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学著作,对天算书籍进行考证、校订、整理,并用现代的数学符号、语言阐述古代学者的科学理论、方法和贡献,使国内外学者认识我国古代在数学、天文学方面的许多伟大成就。同时也为中国数学史、中国天文史的研究工作开辟了道路。1926年在南开大学讲授数学,开设数学史课。1927年在南京第四中山大学任教。1928年任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1929年改由陈建功教授任数学系主任,自此他任浙大教授直至1956年。1932年出版《中国算学史》(上卷),1933年出版《古算考源》,蜚声海内外。抗日战争中期,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慕名专程往贵州湄潭拜访他。1956年,他经竺可桢推荐,调至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任一级研究员并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委员会委员。1958年任《科学史集刊》主编。同年,在其组织下,开始编写《中国数学史》。这部著作从古代一直写到1911年,为他几十年来研究中国数学史的总结性工作,为中国数学史这一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半个世纪来,宝琮注重数学史实和源流的考证、分析,其论文和著作被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李约琴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指出:“在中国的数学史家中,李俨和钱宝琮是特别突出的。他的著作虽然比李俨少,但质量上旗鼓相当。” 他治学严谨,坚持真理。50年代初,对于教育界几乎全盘苏化的现象深为不满,在一次讨论苏联教材优越性的座谈会上,发言认为:“正和欧美教材有其优点和缺点一样,苏联教材也有它的优缺点。现在把苏联教材捧上了天,似乎好得不能再好;把欧美教材跺下了地,坏得一无是处,这种不加分析的态度,我就不赞成。”“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批判,被迫停止数学史研究。1972年春患中风,卧床不起,但仍坚持接待各处来访同志,讨论问题。他著述繁富,主要著作有《中国数学史话》、《算经十书》(校点)、《宋元数学史论文集》(合著)、《钱宝琮科学史论文选集》等。教学科研之余,亦耽吟咏,尤长于五古,与苏步青等时有唱和之作。著有诗集《骈枝集》。他去世后,中国科学院于2月18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他举行了追悼会,并将他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1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解放军总政治部副部长刘其人同志在在济南逝世,享年59岁。

刘其人,原名刘德贤,曾用名刘一民。1916年2月9日出生于山东省荣城县(今荣城市)泊于镇蒲湾村。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任山东沂蒙地区抗日游击队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二团政治处主任,山东纵队后方政治部主任,第九支队政治委员,第三旅政治委员,清河军区副政治委员,渤海军区副政治委员兼行政公署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七师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东北军政大学上级干部大队政治委员,东北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政大学副政治委员,第四高级步兵学校政治委员,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秘书长,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逝世。“文革”后平反。

1月7日――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我军军械装备建设和军事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将王树声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

王树声,原名王宏信,1905年5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岗区项家冲。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建了麻城县第一支农民武装,1927年参与领导麻城暴动和黄麻起义。1928年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副师长兼团长、师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31军军长、西路军副总指挥兼第9军军长等职。他英勇善战,战功显赫,为创建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37年3月西路军失败后,他身遇危难,矢志不渝,一心向党,最后一路乞讨,历尽艰辛,辗转回到延安,先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和马列学院学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晋冀豫军区(后为晋冀豫边游击司令部)副司令员、代司令员。1940年6月,晋冀豫军区一分为二,分别组成太行、太岳军区,他改任太行军区专职副司令员兼人民武装力量动员部部长。他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愉快地服从组织分配。他说:“职务大小,都是为人民服务,我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争名誉地位的权利。”在率领太行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参加反“扫荡”和百团大战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地方武装和民兵建设,使地方武装同正规军的比例由1941年的77:100上升到1942年的200:100,从而为主力部队输送了大量兵员。1942年秋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参加整风运动。1944年10月,任河南军区司令员,率部深入河南敌后,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建立起了拥有300多万人口的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与新四军第5师一起在中原地区打通了华北与华中的联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鄂西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鄂豫军区司令员等职,为中原解放区的创建与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湖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二政治委员等职,为加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特别是武器装备建设和军事科研事业作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十届中央委员。

1月16日――著名起义将领程邦昌先生在长沙逝世,享年72岁。

程邦昌,别号漱凡,1903年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1923年秋到广州,先入大本营军政部陆军讲武学校第一期学习,后该校并入黄埔军校,在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六队毕业。 参加东征和北伐战争。毕业后历任黄埔军校教导第二团区队长,国民革命军东路北伐军排、连长,福建省保安团营长、中校副团长,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上校参谋,军政部新兵训练处处长,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警备团上校团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湖南攸县团管区司令,军政部第一厅副处长、少将部附,军政部军法执行部第五组少将组长,中央军官训练团少将团员。1947年4月授陆军少将,后任湖南省保安司令部高参兼参谋处长,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参谋长.第一兵团第三军副军长。1949年8月参加长沙起义。后任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第五十三军副军长。1952年转业。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南省第二、三届政协委员。著有《湖南和平起义片断回忆》等。

1月18日――经毛泽东批准,中共中央转发由江青主持选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24日和25日,江青等在北京连续召开在京部队单位和中直机关、国家机关的“批林批孔”动员大会。江青等人打着“批林批孔”的旗号,在大会上发表煽动性演说,对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同志进行不指名的攻击。江青在大会前后还以个人名义,给海军、空军、南京部队、广州部队等领导机关写信,派亲信到某部防化连送材料,煽风点火,妄图搞乱部队。在江青、康生、张春桥、姚文元操纵指挥下,这一时期报刊上大量刊载他们的写作班子写的反动文章,不批林、假批孔,以批“周公”、批“宰相”来影射攻击周恩来,并吹捧“女皇”,为江青反革命集团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反周组阁的阴谋制造舆论。在这期间,江青等人还制造了河南省“马振抚公社中学事件”,把一个女学生因未答完考卷而自杀,作为“批林批孔”运动中所谓“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复辟、回潮”的典型,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展开批判。他们还开展了对晋剧《三上桃峰》、湘剧《园丁之歌》的批判。把《三上桃峰》说成是“为刘少奇招魂”,“文艺黑线回潮”。把宣传教师称作“园丁”,说成是“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旧调重弹”。

1月19日――我西沙群岛军民,对连日来侵犯我领海、领空,强占我岛屿,打死打伤我渔民的南越伪军,进行了胜利的自卫还击,捍卫了领土主权。中国大陆派出海军参加西沙群岛保卫战。中国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下令放行并护航,最终击败越军。

1月21日――国民党统治时期重要的政治、军事人物熊式辉先生在台湾台中逝世,享年81岁。

熊式辉,字天翼,谱名西广,别署雪松主人,1893年出生于江西省安义县万埠镇鸭嘴垅村。幼习军事,先毕业于江西陆军小学。1915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1924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回国返粤,任广州滇军干部学校教育长。1926年夏北伐任第14军党代表,10月兼第一师师长。1927年2月任江西省政务委员会会计长,1928年任陆军第五师师长,淞沪警备司令。1930年5月任江浙皖三省剿匪总指挥兼陆海军总司令部参谋长。1931年12月任江西省主席,1933年5月兼任南昌行营办公厅主任。1935年10月任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942年调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旋出任驻美军事代表团团长。1943年秋任中央设计局局长,1944年任中央银行监事,1945年5月,任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9月任东北行营(后改称东北行辕)主任及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主任委员,后离开东北,由当时参谋总长陈诚兼任东北行辕主任。1947年1月任国民政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1949年寄居香港与澳门,并在曼谷经营纺织厂。1954年去台湾。

1月22日――中国大陆提出在今后三五年内,从国外进口一批大型化学肥料、化学纤维和连续式钢板轧机等设备。这些设备在改革后陆续投产。

1月25日――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领导人、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王稼祥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

王稼祥,原名嘉祥,又名稼蔷,1906年8月15日出生于安徽省泾县厚岸村。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进莫斯科红色教授学院读书。同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3月回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1931年1月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长和《红旗》、《实话》总编辑。1931年4月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团的成员被派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后任中共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局委员、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11月,在第一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外交人民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4月,在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负重伤。193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六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0月参加长征。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拥护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会后,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组成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9月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政治部主任。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曾同张国焘分裂中央的行为作斗争。1937年6月,去莫斯科治伤。11月,任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1938年8月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总政治部代主任,负责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1939年1月,兼任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八路军军政学院院长。1941年任中央研究组副组长。1942年6月,同陈云负责领导中央军委直属系统的整风。1943年7月,他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和论证了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1944年伤病复发,脱离工作。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46年去苏联治病。1947年5月回国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城市工作部部长、宣传部代理部长。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递补为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首任驻苏联大使、外交部副部长。1951年起,长期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在此期间他参与了党中央、国务院在外交方面的许多重大决策。1956年9月,在中共八大和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他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73年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月31日――中共中央转发《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情况通报》,把一个女学生因未答完考卷而自杀,作为所谓“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进行复辟的严重恶果”。全国各地区组织广大教师检查、揭露“修正主义路线回潮”的表现,对一批教育工作者展开了批判。

2月3日――著名的侨领、实业家李一谔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83岁。

李一谔,原名恺章,后名霭章,字瑞饶,1892年出生于广东省鹤山县桃源镇蟠光村禄洞南头。少年随父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工程学校研习机械专业,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积极参加当地侨团爱国活动。1915年在鹤山谷埠开设辗米厂、榨油厂,后又到广州开办广东珠江电船公司,发展航运事业,深得孙中山赞许。1917年7月在广州支持孙中山开展护法运动。1918年初任孙中山大元帅府航空处处长,在广州大沙头发展航空基地,同年6月运载两架飞机到海南岛,配合陆军讨伐北洋军阀余孽龙济光。1921年8月1日在鹤山市任民选县长、鹤山市联团总局局长、粤军第一军新编一旅旅长等职,颇有政声。1924年旅居香港,经营乐古印务公司。抗日战争时期,组织“鹤邑筹赈兵灾难民会”,在县内举办平粜、施粥、赠医施药,赈济灾民。1945年后,任旅港鹤山同乡会主席,历24年,又任香港印刷业理事长,复刊《鹤侨报》,兴学济贫,赞襄乡事。1949年12月10日致信鹤山市军管会,表示拥护人民政府,为建设新鹤山而努力。广州十九路军坟场竖广东航空先躯纪念碑,他名列第二。其后代秉父遗训捐建鹤山市人民医院李一谔大楼、鹤华中学礼堂以及桃源镇蟠光学校一谔堂、蟠光村自来水、村上水泥大道等福利设施。

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陈伯钧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4岁。

陈伯钧,原名陈国懋,字少达,1910年11月26日生于四川省达县河市乡的一个小康人家。1916年高小毕业后,入万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学习。在师范学习期间参加了 “五四”运动,后考黄埔军校。1927年1月,他编入黄埔军校第六期第一大队第二队。同年5月17日,编入中央独立师,参与迎击叛军夏斗寅部的战斗。1927年5月在咸宁前线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他随中央独立师回师武汉后,遇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招兵买马,重回广东,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教导团。是年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独立团团部副官、独立团新兵训练处主任。同年9月10日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第三营第六连第一排排长。9月19日,跟随毛泽东进军文家市,参加“三湾改编”。改编后,他任工农革命军教导队副队长兼党支部书记。1928年4月,他调到第一团第一营第一连工作。4月下旬,朱毛两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后,统一编成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他任红四军一营一连连长。1929年1月他由赣西特委分配到北路行委担任军事工作。 1930年1月他任红六军第一纵队参谋长。同年7月红二十军成立,他任参谋长。在吉安战役中负伤。毛泽东让他暂时兼任红军学校三分校学生总队政委。11月,他被任命为红三军主力第七师师长。1931年4月他率部参加第二次反“围剿”的东固战役。1932年3月,陈伯钧率部参加漳州之战。7月初,升任红十五军军长。10月,在宁都召开的苏区中央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被免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职务,他因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也被免去十五军军长的职务,调到瑞金红军学校学习。1933年1月8日,他继任红五军团参谋长。到职后,便投入了第四次反“围剿”战役。指挥了攻克南丰、黄陂等战斗。同年8月获二等红星奖章。10月,红五军团第十三军改为第十三师。他调任十三师师长。1934年10月18日,他率红十三师从兴国曲利出发,参加长征。12月初到达贵州的洪州。1934年12月18日,他调军团部接替刘伯承任参谋长。1935年1月,他因腿伤在遵义打口治疗。手术3天后,随队行军到达桐梓。3月,他抱病协助军团长率部掩护军委纵队四渡赤水,抢渡乌江、金沙江,多次打退敌人的追击。同年7月21日,他调任红四方面军第9军参谋长。后与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坚决斗争,离开9军后,被分到红军大学当主任教员。1936年1月,他到第四军任参谋长。同年7月4日调任红二方面第六军团军团长。11月2日,红二方面军司令部召开会议,决定由他协助刘伯承主办随营学校,训练干部。会后,他便抽调大批干部组建了高级班、上级班和中级班3个学校。11月26日3校编成红军大学第二校。1937年1月,他奉命回到红六军团,贯彻前总关于整顿司令部、严肃军风纪、克服部队游击习气的指示。在此期间,他出席了红二方面军党代表大会,与王震主持召开红六军团党代表大会,并出席了在延安召开的苏区党代表大会。“七七”芦沟桥事变后,红六军团编为三五九旅,他任旅长。9月3日部队主力开赴抗日前线。他率七一八团暂留陕中,驻防洛川。1938年6月,他调任抗日军政大学总校训练部部长。同年12月中旬,中央军委决定建立抗大第一、第二分校。1939年3月中央抗大二分校正式开学,他被任命为抗大二分校校长。1940年5月1日,他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13日赴延安,后因“七大”推迟召开,被留总政治部。在此期间,他撰写了《八路军简史》。同年10月11日他到八路军军政学院工作。次年11月7日任军事学院副教育长。1942年2月,他由毛泽东亲自批准,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同年5月,党校学习尚未结束,他奉命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副司令。1943年1月,他离延安赴甘肃庆阳三八五旅任副旅长,协助三八五旅王维舟旅长工作。1945年4月至6月参加了中共七大。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后,他奉命调延安任联防军副参谋长。1945年9月下旬,他奉命率800名干部赴东北工作。1946年1月19日,叶剑英电示他到北平军调处工作,被委派担任军调处热河执行小组中共代表。同年6月,他奉命到东北前线。8月任东北军政大学教育长。1947年5月,他调任合江军区司令员。同年8月,他调任东北野战军高级干部大队大队长。1948年5月,他调到东北野战军前方指挥所工作。随后指挥所改为第一兵团司令部,他任副司令员。同年9月,回到长春前线,他根据中央军委发布的辽沈战役作战方针,与东北野战军领导人一起,确定了东北战场的作战部署。参加指挥了辽沈战役。随后向关内进军,参加指挥了平津战役。接著,率部进军北平城下,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他负责改编了20万国民党守军。1949年2月3日,他作为胜利者之一站在正阳门城楼上,目睹人民解放军北平入城仪式。1949年初,他奉命到天津主持警备工作。不久,奉命南下豫鄂,策应渡江战役。3月,他率部南下至开封、许昌,并沿平汉路及其以东地区奔袭信阳、黄园、孝感、黄安等地,钳制白崇禧部,掩护刘邓大军安全渡江。4月,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改称十二兵团,他任第一副司令员兼四十五军军长。6月11日赴鄂城四十五军兼职。9月下旬率四十五军向广西进军,进行了解放战争史上有名的“衡宝战役”。后,又进军广西进行了“广西战役”。战役结束后进驻贵县,负责在桂中及桂东南剿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调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1952年2月他受命到达长沙,指挥部队清剿湘西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剿匪任务完成后,协助刘伯承组建军事学院。同年12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1953年任副教育长兼军事学术研究部部长、教育长,1955年任副院长。同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11月代理军事学院院长。1957年10月,他调任北京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1962年9月,叶剑英辞去院长职务后,中央军委任命他为院长。他还担任过中央军委训练小组成员,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月7日――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著名教育家、气象、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先生逝世,享年85岁。

竺可桢,字藕舫,又名绍荣、兆熊、烈祖,1890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上虞东关。先后求学绍兴东湖通艺学堂、复旦公学、唐山路矿学堂学校。。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地理系主任、南开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等职。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主任、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自然科学委员会主任、中国气象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德友好协会会长。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博物学、地学、地理及气象学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贡献,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主要著作:《中国气象概论》、《物候学》、《中国的亚热带》、《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2月15日――毛泽东在一个批语中针对江青等在批林批孔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现在,形而上学猖獗,片面性,批林批孔,又夹着走后门,有可能冲淡批林批孔”。毛泽东还扣发了江青等人在全国播放的1月25日大会的录音带。

――同日,香港廉政公署成立。

2月16日――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女战士何柏华同志逝世,享年65岁。

何柏华,又名何正生、何陈英,女,1910年出生于福州城内文儒坊,原籍福建福清。1926年在当时的道山路国立女子师范读书时,受中共地下党的教育,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冬季,在武汉中央政治军事学校(黄埔军校分校)学习。1927年奔赴江西南昌,参加八一南昌起义。8月2日,起义部队撤出了南昌,她被编入红28军,担任宣传员和卫生员。之后数年,在闽粤边区从事游击斗争,领导了永定金沙暴动。1930年任中共福州中心市委组织部长。1932年在厦门举行的中共第二届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福建省委候补委员,并选为省妇女委员会书记。期间,她在暨南大学文史系读书毕业,获文学士学位。1937年全面抗战后,她一直在广东东莞、宝安地区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底她受中共广东党组织指派回福州联络地下党组织。1940年,在李友邦将军的主持下,在金华抗日义勇队里,与赵天问结成夫妇,次年生下女儿。同年到永安县任教员,引导学生从事进步活动。抗战胜利后,她与赵天问随李友邦将军和大批义勇队员一起东渡回到台湾。在光复后的数年内,她一直在台北第一女子中学教书。1949年11月,因“共党嫌疑”被通缉的她,和丈夫赵天问携带女儿和两个在台湾出生的儿子九死一生,千辛万苦逃离台湾,转途香港到了北京,在邓颖超同志的关怀下进入军政学校学习,1951年分配回闽。曾任福州第十六中学副校长、福州市政协常委等职,至此去世,她一直在福州市文教部门工作。

2月17日―― 新华社报道,中国大陆胜利油田去年创年钻井进尺150105米的全国石油钻井最高纪录。

2月22日――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提出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号召联合起来反对霸权主义。

2月24日―― 中国大陆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建成。

3月3日-- 中国早期话剧和电影演员、作家王莹女士逝世,享年62岁。

王莹,原名喻志华,又名王克勤,1913年 3月8日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县(今芜湖市)。她少年时为背叛封建家庭来到上海,曾就读于复旦大学、上海艺术大学。她先参加了上海艺术剧社《炭坑夫》、《西线无战事》的演出,后加入复旦剧社,演出过《少奶奶的扇子》、《酒店》、《约翰.曼利》等剧。因参加革命活动曾 4次被捕。1932年参加了上海艺术剧社、辛酉剧社和联合剧社,曾主演电影《女性的呐喊》、《铁板红泪泉》、《同仇》。1933年至1941年间,先后入四友、广生、启明、大观声片等电影公司,出演《怨女望夫归》、《嫁错郎》、《流亡之歌》、《民族的吼声》等影片。1934年东渡日本留学。1935年回国后,主演了电影《自由神》,又参加了40年代剧社主演话剧《赛金花》。抗日战争开始, 她参加上海救亡演剧队第二队,在各地巡回演出了《芦沟桥》、《放下你的鞭子》、《台儿庄之战》等剧。1939年,二队改为新中国剧团,她任副团长兼主要演员,去香港、南洋一带演出。1942年,曾应美国政府邀请,在白宫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和演唱中国抗日歌曲,受到热列欢迎。30年代起,她经常撰写散文、游记、影评、诗歌。旅美期间,曾为《纽约新报》、《华侨日报》撰写社论。还协助史沫特莱写作《朱德传》。她创作了长篇小说《宝姑》和《两种美国人》。她还曾任美国东西文化协会的董事并兼该会中国戏剧部主任及中国剧团负责人。1948年至1952年和丈夫旅居美国,50年代复出影坛,入南洋、四达、大路等影片公司,出演影片《锦绣年华》、《难为了爸爸》等影片。1955年他们夫妇坚决要求回国,因触犯美国移民局而入狱,后历尽艰难于1955年回到祖国。1956年她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1967年夫妇双双入狱,她则逝世在狱中。

3月11日――被称做世界第九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被发现。陕西省临潼县农民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公里处打井时,发现秦陶俑残片及铜镞、弩机等。1974年7月, 陕西省文物考古部门组织考古队开始对该地进行勘察和清理,先后发现4个兵马俑坑,总面积为25380平方米,属于秦始皇陵园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考古工作者把沉睡千年的7000多件陶捅发掘出土,被认为是本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秦兵马俑,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考古发现上,都是世界上所罕见,如此规模的随葬人俑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考古价值。它对于深入研究公元前二世纪秦代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艺术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材料。它既是古代的奇迹、是中国人民的艺术珍品,又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遗产。秦兵马俑的发现,对研究秦代军队编制,武器装备、作战方式以及后吏服饰、雕塑艺术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铜车马表明我国当时的冶炼技术领先于其他国家。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显示出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勒令《解放军报》停止编发自己的稿件,只准转发新华社消息。 江、张、王、姚等“四人帮”多次刁难和攻击《解放军报》。他们派人到一个连队捉刀代笔,用战士名义,给《解放军报》写揭发信,攻击该报的一篇短评《既要讲批评又要讲谅解》。 江青将这封信批给《解放军报》社,《解放军报》只好刊登了这封信,并在按语中被迫承认“犯了原则性错误”。为此,《解放军报》被变相停刊长达178天。

3月21日――中国工人运动先驱者和领导者陈郁同志在广州逝世,享年73岁。

陈郁,幼名陈旭贵,化名李文,在苏联被下放工厂劳动时俄文名彼得,1901年11月11日出生于广东省宝安县南头陈屋村。他1924年参加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省港大罢工和广州公社起义。历任广州海员工会主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工业部部长、燃料工业部部长、北京矿业学院院长,煤炭工业部部长、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和广东省省长、中共儿、九、十届中央委员、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

3月23日――中国大陆西南交通干线成昆铁路建成。

3月27日――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王明在莫斯科病逝,终年70岁。

王明,原名陈绍禹,又名陈绍玉,字露清,1904年4月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家寨(今属金寨县),他资质聪颖,6岁入私塾,8岁能为乡邻写春联。后入大王庙小学读书。1920年考入六安第三农业学校,民国13年,他和进步同学共同组织豫皖青年学会。翌年入武昌商科大学预科学习。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并担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宣传干事。同年秋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得到中山大学校长米夫的赏识。在米夫的支持下,他逐步成为教条主义宗派的首脑人物,1929-1930年间他和其他一些教条主义者陆续从苏联回国。12月米夫以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身份来华。他在米夫支持下迫使中共中央于1931年1月召开六届四中全会。他在这次会议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实际上主持中共中央的工作。同年10月去苏联,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1931年到1934年间他掌握了中共中央领导权,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推行教条主义、“左”倾冒险主义,使中国革命事业遭到严重危害。1935年1月遵义会议批评了这种错误,结束了他们在中共中央的统治。他在1937年11月由苏联回国,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主张对国民党只要团结、不要斗争,使他领导地区的革命事业又受到严重损失。1938年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免去他的书记职务。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他受到了严厉批评。1945年4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当时他给全会写信对决议表示“完全同意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央法律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在此期间,做过一些法律草案起草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制定过的有关婚姻的法规和条例,同时,也借鉴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婚姻法》,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婚姻法》,这部《婚姻法》一直使用了30年,到1980年才修改。1956年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但已去苏联就医,从此拒不回国。60年代及70年代他写了许多文章和小册子,先后撰写、发表了《论中国事件》、《列宁、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等书,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攻击毛泽东,攻击中国共产党。

3月30日—— 中国大陆地热发电站在河北怀涞建成。

4月1日――评弹作家、电影编剧、记者、编辑、影剧评论家姚苏凤先生逝世,享年68岁。

姚苏凤,原名姚庚夔,1906年出生于江苏苏州。毕业于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科。蒋介石亲发口令,吹三番号向他致敬,命令到会全体官兵举枪向他敬礼,并当场宣布提升他为营长。此后,他平步青云,先入军校进修,后升任团长。1931年,他任第3独立旅旅长,奉命率部对石友山进行合力夹击。讨石战役后,他被蒋介石提为88师副师长兼238旅旅长。1933年,他升为88师师长,在七里坪、新集等地“进剿”红军。1934年夏,他所属的238旅在沙县被红军击溃后,88师移驻龙岩。他被蒋介石电令到庐山,被留在军官训练团学习,编在第1大队任大队副兼中队长。在庐山学习几个月后到庐山任2师师长,不久又调任国民党军委会参议的闲职。1935年入陆军大学第13期学习,学期3年。1938年春,他被任命为预备2师师长。在湖北咸宁接任后率部参加抗击日军的九江作战。1940年他率师参加了广西昆仑关的对日作战。1941升为预2师中将师长。1942年,他任远征军第17集团军71军副军长。1944年夏,他率部越过怒江,进攻龙陵日军,在松山要塞与日军展开一场恶战,全歼守敌。接着指挥部队从攀枝花、惠通桥渡过怒江,沿滇缅公路正面主攻龙陵。他组织各师敢死队,采取轮番攻击的部署,使日军疲于应战,经过8天的进攻,日军大部被歼,百余人被俘。他升任71军军长。参加滇西缅北反击,他的有效指挥,打破日本企图打通东南亚物资通道的幻想,成功的守卫了军事要地。1946年春,他率71军到东北参加内战。同年4月15日参加了四平之战,其指挥的四平战役成为国民党军事研究破防围点打援战略的重要和基本根据。四平之战后,他被蒋介石提升为兵团司令官,并颁发青天白日勋章。后刘翰东等告发他纵兵抢粮,由陈诚请求蒋介石查办。蒋介石将他撤职后调往总统府任中将参军的闲职。他在闲居南京期间,71军高级将领致信他不能再为蒋介石、陈诚卖命。在四平被俘的胞弟陈明信从东北释放回到南京,向他转告了李立三的寄语,叙说了优待俘虏的事实。一些好友也鼓励他抓一点实力做“资本”,以图东山再起,另谋生路。这一切对他触动很大。1948年10月的一天,他在一次秘密集会上表示了不跟蒋介石走下去的愿望。1948年10月,他应白崇禧屈驾恭请赴武汉就职。他到武汉后,既有华中“剿总”副司令的头衔,又有武汉警备司令部兼29军军长的实职。不久,国民党恢复71军,成立第1兵团,他为兵团司令官。在武汉,他口里喊“要战到最后一人”,暗中则与程潜默契,倾向和平(程潜:长沙绥靖主任兼湖南主席,深明大义,决心投向中共,并与中共湖南地下党有联系)。1949年初,程潜派人找白崇禧要求将他移驻湖南就地整训,充实力量,得到白崇禧欣然同意。2月18日,他以第1兵团司令官身份率29军、71军到湖南编训,兵团司令部设在长沙。他到长沙后,与程潜来往非常密切。为避嫌疑,先指定人员联系,后来,程潜要他兼任长沙警备司令。他在回武汉请示白崇禧,得到同意后,即回长沙接管长沙警备司令部。随后,经过中共地下党的一系列工作,程潜和他共同表示了与共产党合作,走和平道路的意愿。1949年6月,程潜写了要求和平起义的备忘录,请中共湖南省工委送交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毛泽东7月4日给程潜复电:“先生决心取反蒋反桂及和平解决湖南问题的方针,极为佩慰。”1949年8月3日下午,他约集汪士楷等人在麻园岭住地共商草拟宣告起义电文稿。8月4日,由程潜、他领衔发出起义通电。宣布率领全湘军民,正式脱离广州政府,加入中共领导之人民民主政权,与人民军队为伍。当晚8时,程潜致电毛泽东、朱德等:“潜等业经8月4日电宣布正式脱离广州政府,即日成立湖南人民政府临时军政委员会,由他和程潜、唐生智、仇鳌、唐伯球任委员,并推定程为主任委员的同时,由临时军政委员会推定他任湖南省政府临时主席,并决定由第1兵团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推定他兼司令官。” 8月5日,毛泽东、朱德复电同意。随后,他又兼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和长沙市军官会副主任。8月5日湖南和平解放。9月3日,毛泽东电邀他到北京出席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他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受到毛泽东等接见。1949年11月,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他任兵团司令员。1950年2月,21兵团由浏阳移驻醴陵,全军集中整训。同年12月,他率部开赴广西参加剿匪。经过5个月战斗,歼匪3万余人,胜利完成了任务。 1952年1月,第21兵团改组为水利工程队司令部,领导荆江分洪工程建设。同年10月,在完成以上两项任务后与其他一部分部队合并为55军,他任军长。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他是第一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政协代表,第三第四届政协常委。

6月11日――著名起义将领、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副主席周祥初先生逝世,

周祥初,1895年出生于甘肃省渭源县。保定军官学校、陆军大学毕业。1934年后,任国民党军队旅长、师长。1938年率部参加长沙保卫战,因功绩卓著,受嘉奖并晋升为87军中将军长。后任平凉专员,甘肃省保安副司令。但因其非蒋介石嫡系,时遭到排挤和压制,遂渐次萌生民主及反蒋倾向,于1946年5月经章伯钧、杨子恒介绍在重庆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9年9月15日在岷县率部起义。解放后,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第一军军长、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副主席、民盟甘肃省支部委员会委员兼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民盟甘肃省委员会常委、省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等职务。

6月14日――江青召集会议,授意她的写作班子,要批“现在的儒”。随后江青去天津在一次谈话中,更露骨地说,“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批党内的大儒”。江青还指使亲信读一份吹捧江青是“激进派”,诬蔑周恩来是“温和派”的外国电讯,暗示周恩来就是他们所说的“现代的大儒”。此后,又掀起一阵所谓“评法批儒”的浪潮。

6月17日――现代文学史家、戏曲史家、作家冯沅君女士因病在山东济南逝世,享年75岁。

冯沅君,女,原名恭兰、淑兰,字德馥,笔名淦女士、大绮、吴仪、漱峦、易安、沅君等,1900年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年幼的她喜爱读古文,尤爱读唐诗,十一二岁时不仅能背诵大量的诗词,而且还能够吟诗填词,故有“才女”之誉。后来,她的大兄、二兄先后赴京、沪学习。她在家一方面利用家中父兄念过的书,刻苦攻读,吟诗作赋;一方面大量阅读大兄、二兄带回来的中国古典名著及新出的报刊,从中接受新的思想。1917年秋,她说服母亲,随长兄冯友兰到北京,入考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她考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由于社会新思潮的猛烈冲击和个人自由思想的迅猛发展,她连续写了《隔绝》、《隔绝之后》、《慈母》、《旅行》等短篇小说,以淦女士的笔名在创造社办的《创造季刊》、《创造周报》上发表。3个集子《卷箷》、《春痕》、《劫灰》系统地表现了一个女性生活的全部过程,仿佛是一个女性青春时代的“自传”。 她从事文艺创作的同时,还写了几篇阐述文艺见解的精辟论文,《为病呻吟》、《对于文学应有的见解》、《不著名的文人作品》、《闲暇与文艺》等,文章清晰、简炼,表达了她对文艺的诸多看法。1925年起,她先后到南京金陵大学、上海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中文系任教。1929年1月24日,与三峡文学研究家陆侃如在上海结婚。1932年,他们考取巴黎大学文学博士班,专事古典词曲的研究,并获得博士学位。1933年出版论文集《沅君卅前选集》(上海女子书店)。她1935年回国,先后在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武汉大学、东北大学等校中文系担任中国古典文学教授,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除担任教学工作外,仍继续古典文学、文学史的研究和著述,被誉为中国著名的文学史家。这期间出版了《张玉田年谱》、《古优解》、《孤本元明杂剧题记》、《古剧说汇》等,并与陆侃如合著《中国诗史》、《南戏拾遗》等书。1949年以后,她一直担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并被选为省妇联副主席。1955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先后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及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等职。在繁忙的教学和行政工作之余,她还与陆侃如合编了《中国文学史简编》和《中国文学简史》,和林庚教授一起主编了《中国历代诗歌选》(下编),为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学课的教学提供了教学依据和系统教材。她是一位著名学者,一位教育家,也是“五四”以后出现的新文学史上第一批颇有影响的女作家之一,曾与蜚声文坛的女作家冰心、庐隐齐名。袁世硕汇编整理的《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由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收录了《古优解》、《南戏拾遗?导言》、《记侯正卿》及1949年以后撰写的重要戏曲论文13篇,较完整地保存了冯沅君一生研治古典文学的成果。1983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冯沅君创作译文集》,辑有她的小说、散文、诗词及译文等。

6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马泽迎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63岁。

马泽迎,1912年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永丰乡茶石村。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红三军第八师炮兵连班长,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连指导员,师直属队总支书记,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参加了长征。在著名的湘江战役中,他带领卫生员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顽强地抢救伤员。有一位战友身负重伤,在弥留之际将身边带着不满周岁的婴儿,托付给马泽迎抚养。从此,马泽迎不负战友的重托,一直把孩子背在身上继续长征,带到了陕北,并抚养成人,还帮其成家立业。这是个感人肺腑的传奇故事。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骑兵团政委、冀中军区第1军分区19大队政委、21团政委、第1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第8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6军分区副司令员、冀中军区警备旅副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司令员、第11军分区司令员、独立7旅政委、华北军区7纵20旅政委、206师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5师政委。1951年率领空军5师入朝作战。后历空军27师政委、海军西营基地政委、53军副政委、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被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6月18日――国家计划委员会向中央政治局汇报:上半年工业生产“不少地区有所下降。主要问题是煤炭和铁路运输情况不好,钢铁、化肥等产品一些军工产品也欠账较多,对整个国民经济和战备影响较大”。煤炭比去年同期下降6.2%,铁路运输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5%,钢比去年同期下降9.4%,化肥比去年同期下降3.7%。7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通知》。

6月26日――我党的地下工作者汪振丰同志逝世,享年80岁。

汪振丰,又名“土佬”,1895年出生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祁红乡棕里村。他是我党的地下工作者。当年作为红军通信员、交通员,负责白区与游击区的秘密通信,负责为红军提供物资供给。土佬曾为送信通过白区,在自己大腿上割开一个口子,把信件放入伤口里带回来,曾为营救红军首长李步新,舍弃了自己的儿子汪祖顺,而把红军战士送到了安全地带。解放后,他作为老区代表前往北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6月28日――中国与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建交。委内瑞拉玻利瓦尔位于南美洲北端,北临加勒比海,首都加拉加斯。

7月6日――中国著名篆刻家、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朱晖先生逝世,享年65岁。

朱晖,原名宝庭,号醉竹,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他是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当代书画家。工书,擅花卉、山水、喜篆刻。篆刻以汉印为宗,旁及明清诸家,方中见圆,正中见奇。

7月11日――中国自辛亥革命以来近代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参加者和历史见证人、辛亥革命北方指挥部领导人钱纳水先生在台湾逝世,享年73岁。

钱纳水,原名铁名,字纳水,笔名寿康等,1892年4月21日出生于湖北省江陵。1906年与胡鄂公等发起辅仁社。1907年留学日本,加入共进会、同盟会。1911年在保定参与发起共和会,任会长。辛亥革命后任北京革命军总司令。1912年初,任天津《大中华日报》编辑,未久便回江陵,协助胡鄂公办理旗人善后事宜。1914年后在家乡经商。1921年任郧阳征收局长、巴东、安陆等县县长。1929年来上海,与熊得山等创办昆仑书店,任经理。1930年参加发起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任出版部长。又参加中国互济会,任宣传部长。九一八事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被捕,次年获释,脱离共产党。赴香港从事译著工作。抗战初期在上海从事新闻工作,任《每日译报》总主笔、总编辑,曾主持“孤岛”时期关于“鲁迅风”杂文争论问题的座谈会。后政治上倾向反共,任国民党《中央日报》主笔,并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抗战胜利后,任《前线日报》总主笔。去台湾后,任《中央日报》、《中华日报》主笔。著有《社会运动史》,译有《社会科学概论》(与李达合作)、《唯物史观经济史》(与熊得山、施复亮合作)、《西洋哲学史》(与熊得山合作)、《新经济学之任务》等。

7月17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批评江青说:“不要设两个工厂,一个叫钢铁工厂,一个叫帽子工厂,动不动就给人戴大帽子”,并当众宣布:“她并不代表我,她代表她自己”。毛泽东还批评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搞帮派活动。毛泽东说:“你们不要搞成四人小宗派呢”。这是第一次提出“四人帮”的问题。

7月18日――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舒荣先生逝世,享年76岁。

舒荣,1898年出生于云南弥渡。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在抗战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89师师长、国民革命军第13军副军长。抗战胜利后,任国民革命军第12军军长。1949年去台湾,弃军从商。

7月19日――国务院文化组发出《关于批判〈园丁之歌〉的通知》。接着,报刊发表大量批判文章,把宣传教师应作“园丁”,说成是“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旧调重弹”,对湘剧《园丁之歌》展开批判。

7月28日――著名学者、哲学家、先秦诸子楚辞金文专家谭戒甫先生逝世,享年87岁。

谭戒甫,原名作民,改名铭,字介夫,又用介甫,曾用名石奇,1887年3月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今涟源市)龙塘乡洞沖。少时入私塾读经史。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考入湖南游学预备科,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年)入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学习电机工程。1911年因投入辛亥革命而肄业。1914年,任湖南省立第一中学英文教员,并在湖南第一师范和妙高峰中学兼课。这期间攻读先秦诸子之书,卓有成效。1926年发表《怎样研究目录学》一文。1928年任武汉大学中文系讲师,后改聘为教授,直至1938年。主讲诸子概论、诸子专书研究、目录学、形名学等课程。1938年9月至1945年,先后在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学院、之江大学等院校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2月任湖南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53年院系调整时被调回武汉大学,任历史系教授,讲授中国历史文选,培养研究生,并着力研究先秦诸子、楚辞和金文。1951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曾被选为武汉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革湖北省委员会委员。谭治学主张不阙疑,不囿旧注、旧说。其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受到毛泽东的关注和称赞。一生专治先秦诸子,旁及西周金文和楚辞,尤其精通墨经。1928年编著《墨经易解》,对墨家、名家、形名家以及周秦诸子中学术异同剖论尤详,深得国内外墨学研究者的重视和好评。所著《墨辩发微》,新中国建立后再版3次,在台湾亦有出版。该书被中华书局列为建国30年出版的10多种重要著作之一。谭最突出的贡献是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及因明、逻辑于《墨经》研究,发现形名学与墨经小取论式(近似西方的逻辑学),并对这两个发现在所著的《墨辩》与《形名》二“发微”中作了深刻阐述。此外,还反复修订过颜昌尧的《管子核释》稿本,其中不少见解为郭沫若等学者的《管子集释所采用。《庄子天下篇校释》是其精心之作。该书对了解当时名家学派的源流及其演变的分合很有价值。他在楚辞研究上造诣很深,1967年整理《屈赋旧稿》,完成了长达30万字的《屈赋新篇》,这是一部专门研究屈原及其作品的很有价值的论著。《董武钟肛考》,为其最早的一篇研究金文的作品。其《西周金文综合研究》和《西周彝铭历谱》为钻研西周史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年代认识,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生前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墨辩发微》、《公孙龙子形名发微》、《墨经分类译注》等,主要 论文有《“彭祖”杂考》、《周季宋国学术的源流》、《春秋战国间的“百家争鸣”》、《现存“庄子天下篇”研究》、《思孟五行考》、《校吕遗谊》、《西周“舀”器铭文综合研究》、《西周〈鼎铭〉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的哲学观》、《〈孔雀东南飞〉的研究》。

8月1日——中国大陆第一艘鱼雷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

8月5日――著名粤剧小生表演艺术家、粤剧四大天王之一的白驹荣先生逝世,享年83岁。

白驹荣,原姓陈,又名陈荣,字少波,1892年出生于广东顺德县龙潭村。父亲是一位普通粤剧演员,自小双亲去世,在大母韦氏身边长大,他当过“纸扎店”学徒,还在鞋店站过柜台。19岁时,跟“天演台”志士班的男花旦郑居可当学徒,该班艺人吴有山见他聪明勤奋,认为有发展前途,便收他做徒弟。吴为培养和造就他成材,还亲自为他编写了首本戏《金生桃盒》。该剧上演时,又为他起了“白驹荣”这个响亮的名字。他擅长演小生,对古老排场也颇为熟悉,先后加入“民寿年”、“国丰年”、“汉天乐”、“华天乐”、“周丰年”、“人寿年”等戏班。辛亥革命时在香港油麻地演出,不久回广州。与师傅一起进“民寿年”大班,在四本《太平天国》中饰演“钱江将军”,上演以后,受观众好评。后与宝昌公司订了两年合同,又成了“国丰年”班的第二小生。后又被邀到“汉天乐”班。1916年由“国丰年”转入“华天乐”当正印小生。一年以后,又转入“周丰年”大班当正印小生。1917年在澳门演出《再生缘》,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后又在香港高升戏院演出该戏,从此名震省、港、澳。1925年秋应马傅之的邀请,从香港到美国旧金山演出。一年后回到广州,加入“入寿年”班,与千里驹、靓少凤等合作演出,次年又与小丁香合作在“高升乐”班演出。1938年又和薛觉先同往香港组成“觉先声”剧团。他的嗓音清越明亮,行腔婉转圆润,吞吐跌宕自然流畅,尾音拖腔,一气呵成,回肠悦耳,经过不懈的磨炼,二十年代初期已有“小生王”之称。他发展了“二黄”的腔调和板式,使唱腔更富特色,自成流派,后患“视神经萎缩”眼病,终至失明,被迫离开舞台。1948年冬开始靠唱曲艺度日。解放后在政府的关怀下,重登舞台演出,虽双目失明但仍塑造了不少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令人赞叹不已。1953年曲艺大队改组为粤剧团,被任命为团长。1958年起,担任广东粤剧学校校长,悉心培养粤剧的接班人,为粤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60年曾与郎筠玉等在香港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南国红豆》。1962年被任命为广东粤剧学校校长,专职培养后一代的粤剧艺术人才。

8月20日―― 新中国首进亚运赛场,邓小平亲拟参赛方针

。在德黑兰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以33金64银27铜的成绩列团体总分第三,紧随日本和东道主伊朗之后,展现了体育强国的实力。中国选手不仅获得了本届亚运会首枚金牌,女射手李亚敏还成为本届亚运会唯一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8月23日――著名水墨画家、西泠印社社员阮性山先生逝世,享年84岁。

阮性山,名继曾,字木石,号拓翁,晚号木石翁,1891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53年被聘为浙江文史馆馆员。他是清钱塘县学附生。曾任浙江省会警察厅科长、秘书,浙江省会工程局坐办,嘉兴县财政公所会办,中国通商银行总行稽核兼文书等。工诗词,擅设色花卉,尤擅画墨梅竹,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年病聋,忘世绝俗,专心绘事。著有《近代浙江画人录》、《杭州风俗志》、《阮性山画梅册》、《木石居诗集》等。

8月26日――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著名科学家、杰出的化学家、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联合制碱技术的发明者侯德榜先生逝世,享年84岁。

侯德榜,字致本,1890年8月9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区)坡尾村。190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福州英华书院。1913年以特别优秀的成绩完成预科学业,公费派往美国留学。1921年获博士学位,同年接受水利碱业公司的聘请,回国发展我国的化学工业。曾任塘沽永利碱厂和南京永利硫酸铵厂总工程师兼厂长、永利化学公司总经理。为解决当时国内外市场急需纯碱,在较短的时间掌握并改进了著名的索尔维制碱法,使工艺过程缩短,而产量大增,1939年首先提出并自行设计的新的联合制碱法的连续过程,使纯碱工业和氮肥工业得到发展,这就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 他积极参加科学学会的活动,曾任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主要著作有《碱的制造》、《制碱》、《制碱工学》等。

9月11日――电影艺术家、沈阳鲁迅美术学院院长白大方同志因病逝世,享年62岁。

白大方,曾用名白亦周,汉族,1913年7月出生于河北省沧县。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进人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西画系学习。1935年毕业后曾任中学美术、音乐教员。1938年出于抗日爱国热情,毅然赴延安,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于同年3月入党。以后又在中央组织部党员训练班和中央党校学习。同年9月,新疆军阀盛世才响应中国共产党中央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帮助该省的抗日工作和建设事业。党中央为此派出了陈潭秋、毛泽民等大批干部。他也被派赴新疆。历任新疆教育厅编辑室主任,文化协会编辑科长,实验话剧团演员、导演、《新疆日报》编辑,新疆学院教授等职。1942年,盛世才突然背叛初衷,将大批共产党人及爱国的志士投入监狱。他也被逮捕。他在狱中备受摧残,但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他在一首抒发自己革命情怀的诗篇中写道:“让带锈的铁门更加锁紧吧!我只要热血未凝,一片丹心永远归向延安”。他在狱中坚持斗争了4年,经党中央多方营救,才同战友出狱回到延安。当时朱德总司令亲自前去迎接,毛主席和朱德还为从新疆返回延安的同志设宴欢迎。1946年6月,他由延安赴东北,并从1947年起到东北电影制片厂历任1、2、4期电影训练班主任,为即将解放的新中国培养电影人才。他亲自为学员讲授社会发展史和树立革命的人生观等课程。1950年4月,他受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的委派,在南京主持了1800名学员的电影放映训练班,为新中国的电影放映发行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1951年6月,中央电影局电影学校成立,他被任命为校长,并讲授哲学课。在此期间,他始终不忘普通一兵的本色,有很多做人和革命道理,他都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融汇进学生的心田中。从1946年到1955年,是我国人民电影教育事业开创、发展的10年。他做为辛勤的园丁,在这片土地上进行了10年的拓荒工作,从而为北京电影学院的建立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由于革命工作需要,1956年9月他调人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任美学组组长。1961年调回电影系统,任中国电影家协会艺术研究部主任。1962年5月,他调沈阳鲁迅美术学院任院长兼党委书记。

9月12日—— 中国大陆第一个5万吨级码头建成。

9月15日—— 中国大陆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建成。

9月16日――中国著名电影美术师、电影导演李恩杰同志因病逝世,享年60岁。

李恩杰,1914年3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19年至1928年在无锡市立第一小学,无锡县立初级中学读书。自幼酷爱绘画,后转入无锡私立美专学习,十四岁时,由于经济困窘,他到上海一家印刷制版商处做学徒。1938年2月到武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十五期学生总队一大队二中队任司书。后考入“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攻读舞台设计和导演两系。1941年赴重庆,先后为中央青年剧社,中华剧艺社,怒吼剧社,神鹰剧团等演出的《秦良玉》、《边城故事》、《忠王李秀成》、《北京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大雷雨》、《芳草天涯》等中外剧目从事舞台美术设计,颇有影响。1946年到上海与重庆戏剧专科学校部分师生组织“上海观众演出公司”,担任《结婚进行曲》、《天国春秋》、《清宫外史》等剧的舞美设计。同时加入昆仑影业公司,为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任美术设计,1947年后又为《大团圆》等做美术设计。1949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在影片《内蒙人民的胜利》中任美术设计兼副导演。1950年与伊琳合作导演了影片《保卫胜利果实》,1951年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参加导演影片《一贯害人道》。后相继导演故事片《马兰花开》、《矿灯》,纪录片《红旗飘飘》、《北京的星期天》,杂技艺术片《春燕展翅》,并参与导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片《东方红》等。他担任导演或美工设计的几十部戏剧、电影,在中国戏剧、电影的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了积极的进步作用,在艺术上他追求真实质朴,生动细腻的现实主义风格。

9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机部副部长吴皓同志逝世,享年60岁。

吴皓,原名乡贤,号饮宾,化名何少堂,1914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三元乡。幼读书五载,因家贫中途缀学,边务农边自学。民国16年(1927年)同乡李斐然从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返里,组织农民协会。他任小组长。民国19年春,三区六乡苏维埃政府成立,他加入共青团,并参加了第三区游击队。次年秋,由团员转为中共党员,调任三区政治保卫局代办处主任,后任县保卫局秘书。民国21年7月,霍邱保卫战失利,他等43等名干部被俘,解往南京军法司看守所。他与李华封等私下商定,个人改名,否定身份。提审时,他浩然正气,一一驳斥法庭指控的“罪行”,被判刑10年,转押苏州军人监狱。国共第二次合作,他获释回到家乡,与寿县曹去露、张如屏等取得联系。经过积极准备,于民国27年2月建立中共霍邱支部,5月成立中共霍邱县委,他先后任特支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委书记。在霍邱建立各级抗敌协会、组织群众团体。次年夏,任中共六安中心县委书记。民国29年2月,中共皖西省委成立,任组织部长,后参加淮北新四军第六支队,历任皖北特委书记、豫皖边区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期间,任豫东南地委书记及其所属第十二团政委,率部随中原部队第二纵队转战北撤,冲出重围。后任河南七地委、汝南、信阳地委书记。建国后,历任河南省委工业部长兼工会主席、省财委主任、省委常委、省委书记处书记等职。1966年2月调任国家五机部副部长。“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文化革命”结束后予以平反。

9月21日――著名医学家、神经外科学家、我国脑神经外科医学创始人赵以成先生享年67岁。

赵以成,字泽如,1908年2月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接官亭(今新华东路)。1929年获北京燕京大学学士学位,1934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留院任普通外科住院医师、神经精神科研究员及脑系外科住院医师。1937年获孙氏耳鼻喉科论文著作奖金并曾发明肠胃无菌吻合电动外科新技术。1938年入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学习。1940年发明预防粘连新法。1941年回国,曾任协和医学院讲师。建国后,先后在天津和北京医院建立脑系科,建立并担任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脑系科主任、院长、所长等职。历任天津医学院教授、附属医院脑系科主任,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北京医学院教授,北京宣武医院院长,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外科学会和国际神经外科学会会员,加拿大神经外科研究所学员会年长会员。他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论文50多篇。他所主编或编写的《神经内外科手册》、《实用神经病学》、《外科学》、《实用肿瘤学》等著作,广泛吸收国际上研究成果,详细阐述自己的见解和经验,对传播神经外科知识及指导诊断、医疗实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大革命”中,周总理指示保护他,但他仍遭受迫害和冲击,被迫放弃科研和教学岗位。他曾被推选为全国人大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及天津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历任北京宣武医院院长、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医学院、天津医学院一级教授,中央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外科学会和国际神经精神科学会会员等。国际知名的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为缅怀已故的他,1980年设立“白求恩.赵友谊金”,用以纪念他在脑系神经外科所作的卓越贡献。他对颅脑损伤、脑肿瘤、脑脓肿、脑寄生虫等研究较深。主编有《神经内外科手册》、《争性颅脑损伤手册》等。

9月29日――经周恩来提议,毛泽东批准,中共中央为原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平反,恢复名誉(贺龙因遭受迫害于1969年6月9日在北京含冤逝世)。

9月30日――我国宣布山东渤海湾地区建起一个新的大油田——胜利油田。

10月3日――中国大陆最大竖井钻井研制成功。

10月4日――毛泽东提议邓小平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四人帮”对此非常不满,他们于17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制造借口,对邓小平进行攻击。当晚,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进行密谋。次日,王洪文到长沙,向毛泽东告周恩来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状,造谣说北京大有“庐山会议味道”,妄图阻挠邓小平出任第一副总理,实现由他们的组阁的阴谋。王洪文当即受到毛泽东的批评。11月12日,毛泽东对江青的一封来信的批示中,直接指出江青有“组阁”野心,说:“不要由你组阁(当后台老板)”。

10月9日――陈毅元帅的夫人张茜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53岁。

张茜,原名掌珠,小字春兰,笔名耿星,女,1922年出生于湖北武汉。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事抗日宣传。1938年赴南昌参加新四军。在皖南新四军军部从事战地宣传工作。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调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政治部工作,在茅山根据地与陈毅结婚。后随新四军东进抗日。皖南事变后,历任抗日军政大学华中分校宣传干事、新四军卫生部政治指导员,华中建设大学财经系统政治干部。抗战胜利后,随新四军军部北移,任山东野战军直属队副协理员。上海解放后,到上海第三次与陈毅会合。此前曾自学英语、俄语,1951年到北京俄文专校学习。1953年任上海新文艺出版社编辑。1955年至1957年,先后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任编译。她是陈毅同志的夫人,又在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工作,多次陪同陈毅同志出访欧亚国家。“文革”中曾受到诽谤和陷害。陈毅逝世后,她参与编订《陈毅诗词选集》。她生前为军事科学院某部副部长。著有《张茜诗抄》。译作有:《沙原》、《平平常常的人》等。

10月11日――中共中央为在最近期间召开四届人大发出通知。通知转述了毛泽东的意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8年。现在,以安定为好。全党全军要团结。

10月20日――毛泽东会见丹麦相保罗.哈特林时,谈到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问题。他说:“总而言之,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解放前跟资本主义差不多。现在还实行8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变更了”。12月26日,他又对周恩来说:“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要写文章”,“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8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他还说:“列宁说,‘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工人阶级一部分,党员一部分,也有这种情况。无产阶级中,机关工作人员中,都有发生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这些话表明,毛泽东此时仍陷于对社会主义的混乱思想中。这种混乱思想,正是使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原因。

――同日,毛泽东派人转告周恩来和王洪文:总理还是我们的总理,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和人事安排由总理和王洪文一起管。11月12日,毛泽东在对江青的一封来信的批示中,指出江青有“组阁”的野心,说:“不要由你组阁(当后台老板)”。

10月27日夜――20世纪30年代中国最大零售企业上海永安公司创办人、全程经历上海永安公司沧桑变化的重要人物郭琳爽先生因心脏病发作在上海华山医院逝世,享年78岁。

郭琳爽,1896年出生于广东香山竹秀园。毕业于岭南大学农学系,家人起初打算让他到南洋经营橡胶种植园,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乱了计划,便被派去美、德和日本诸国视察商业。在美国波士顿,他从一家大型百货公司总经理处,初次听到了“顾客才是公司真正主人”的道理,记住了“股东的股息和职员的工资都是顾客赐予的”的理念,打下了新一代营商的思想基础。1918年,他和他的父辈郭乐、郭葵、郭泉创建了上海永安公司。他们是与精于生意、名噪上海滩的犹太人哈同艰苦周旋后,才终于签下了十分苛刻的契约,租得南京路口和浙江路南端一块8亩7分的黄金宝地,条件是永安公司在30年内必需赚足20吨黄金予以偿还。他接手公司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这给永安公司和他以严峻的考验。1937年8月23日,日本空军滥炸上海,一枚重磅炸弹落在繁华的南京路上,与永安公司近在咫尺,永安公司的职工死23人、伤百余人。事后国民党政府并没有向日本政府提出抗议,使上海市民和永安员工的抗日情绪汇成汹涌浪潮,他们空前团结地进行了抗日救国活动。永安作出对受伤者的医疗费一律由公司支付的决定,大家捐钱捐物,救助死难同胞,组织战时服务团,将物资和日用品运送到抗日前线。他也积极参加义演,激励员工,尽力筹款,他们共筹集捐款一万多元,名列南京路各大百货公司第一名。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他们向哈同租地30年的合同期已满,哈同本人已去世15年,永安公司已赚够了20吨金子,他面对的任务,是要长期继续使用这块地皮,使它回归国人手里掌握。在30年租期里,永安公司已付给哈同公司累计达150万两白银之多。如今,他要买回连同地皮之内的公司产权,他与哈同的传人经过讨价还价,终于达成协议,以115.5万美元买断,使这块上海滩的宝地重新由犹太人手里回到中国人之手,重写南京路上的辉煌。1949年5月,上海解放,他仍然留在永安,解放军进入上海城的第三天,永安便开门营业了。1956年1月14日,永安成为上海百货业第一家实行公私合营公司。

11月16日——香港港元改作自由浮动。

11月19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将张云逸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张云逸,原名张运镒,又名张胜之,1892年8月10日出生于广东省文昌县(今属海南省)头范区造福乡上僚村。1908年入广东陆军小学堂,后在广东陆军速成学校毕业。1909年10月,与同班的几个爱国学生秘密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1年4月,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黄花岗起义。10月,辛亥革命爆发,加入革命军行列,充当炸弹队队长,参加攻打两广总督府。1912年,到广东陆军速成学校学习。两年后毕业,由同盟会南方支部派遣,到海南岛北洋军中做反对袁世的工作。在此期间,秘密发展反袁“三合会”成员80多人。1921年,到粤军工作,任香山护沙营营长。1923年,任广东揭阳县县长。1924年,积极拥护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后受派到广东许崇智部任旅长。 1925年,所在的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先后两次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东征作战,屡立战功。1926年7月,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25师参谋长、第2方面军参谋处处长。先后参加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河南等战役战斗,为北伐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同年10月,在武汉参加中国共产党。1929年12月,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军长,参与创建右江苏区。1931年3月率部进入湘赣苏区。同年冬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粤赣军区司令员、红军总司令部和红1方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6年12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后受中共中央派遣,往来于广州、香港、南京、武汉、福州、桂林等地,在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员中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参与领导新四军的组建、整编等工作。1938年春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3支队司令员,指挥了清水潭、马家园等战斗。11月率两个连到江北无为地区,发展抗日武装力量,组建江北游击纵队,后率部东进,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939年5月参与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任指挥和中共前委书记。指挥第4、第5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在淮河以南、津浦路两侧积极打击日伪军。1940年1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员。与书记刘少奇等指挥第4、第5支队主力先后取得大桥、半塔集反顽作战和夏季反“扫荡”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淮南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抗日军政大学第8分校校长。直接领导第2师同敌伪的军事进攻、政治破坏、经济封锁进行斗争,同时注重加强根据地建设。1943年11月,陈毅赴延安后,他代l理军长,主持新四军军事工作。根据中共中央指示,1944年7月部署第4师主力西进,基本上收复了豫皖苏边区根据地。同年冬部署第1师一部渡江南下,开辟苏浙皖边敌后新区。接着又指挥新四军各师开展对日大反攻作战,歼灭大量日伪军,收复大片失地,为创建和巩固华中抗日根据地,为新四军的全面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第1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1副司令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校长、中共华东后方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为华东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他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八、九、十届中央委员。

11月29日14时――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和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彭德怀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彭德怀,原名得华,族名清宗,字怀归,号石穿,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乌石乡彭家围子。他幼年读过两年书,后因家贫辍学务农,下煤窑做工。15岁时参加饥民闹粜,被官府通缉,逃到洞庭湖当堤工。1916年入湘军当兵,痛恨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黑暗统治,萌发富国强兵思想。1919年在连队秘密组织“救贫会”,后因派会员杀死一恶霸被捕,在押解途中逃脱。1922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回湘军任排长、连长、营长。1926年随部队编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结识共产党人段德昌,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1927年1月于所在营成立士兵委员会,订立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维护士兵权益的会章。1928年1月升任团长。1928年4月在大革命失败的革命低潮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22日与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平江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任军长兼第13师师长。率部在湘鄂赣边转战数月,建立三省边界革命根据地,后率5军主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第4军会师。1929年1月为了配合第4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担负留守井冈山、钳制湘赣敌军的艰巨任务。1930年6月任第3军团总指挥,率部在平江击败国民党军的进攻,乘胜攻入长沙,占领十日。1931年11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4年1月补选为中共第六届候补中央委员。在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中,他是前线主要指挥员之一,所率3军团屡建战功。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逐渐认识到“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曾对错误的军事指挥提出严肃的批评。1934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会后率3军团积极执行新的作战方针,北渡赤水,回师攻占娄山关,再克遵义城,协同第1军团歼灭大量反扑之敌,取得第一方面军长征后第一个大胜利。1935年6月第一方面军同第四方面军会合后,他坚决拥护北上方针,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1935年9月,第1、3军合编为陕甘支队,任司令员。1935年10月,与政治委员毛泽东率部到达陕北。在他率领红军勇猛打退敌军骑兵的追击后,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1935年11月,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一方面军司令员,参与指挥直罗镇战役。1936年1月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35年2月任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司令员,与毛泽东等指挥部队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宣传抗日,扩大红军。1935年5月任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西征宁夏、陇东,迎接第二、第四方面军北上会师。1935年10月底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副总指挥(第18集团军副总司令)。与朱德总司令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取得平型关等战斗的胜利。之后在华北敌后领导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指挥部队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在与日军进行频繁战斗的同时,并与制造摩擦的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40年,在华北发动大规模的交通破袭战(史称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使全国军民受到鼓舞。1942年8月代理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统一领导对敌斗争、整风学习、大生产和减租减息运动,实行精兵简政,领导华北军民渡过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1943年9月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对日军的大反攻。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后为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1947年3月初,国民党军胡宗南等部20多万人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时,指挥仅2万余人的陕北部队和后勤机关,同十倍于己的敌军作战。在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后,根据毛泽东提出的作战方针,采取拖疲敌人的“蘑菇战术”,伺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在一个半月内连续于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后又在沙家店歼敌两个旅,挫败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扭转了西北战局,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在其他战场的作战。1948年2、3月间率部在宜川、瓦子街一举歼敌五个旅,于4月22日收复延安。他出奇制胜,以劣势兵力战胜优势兵力的指挥艺术,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1949年在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形势下,运用军事进攻与和平谈判方式,解放西北五省。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0年10月,当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边境安全时,他坚决拥护抗美援朝的决策,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在七个月内连续进行五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迫使其转入战略防御,接受停战谈判。经过两年边打边谈,于1953年7月签订停战协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1952年4月回国,主持中共中央军委日常工作。1954年9月起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他以极大的魄力,领导实行军队组织机构和重大制度的改革,改善武器装备,组建技术兵种,举办各类军事学校和研究机构,实施正规的军政训练,建立第一线国防筑城体系,促进人民解放军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从单一兵种到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历史性转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江西九江庐山召开期间,他勇于直言,写信给毛泽东主席,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提出批评,遭到错误的批判,并在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被错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首领,免去国防部长职务。1962年06月,他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写信,反驳“庐山会议”强加给他的不实之词,坚持真理,再次受到错误的批判和审查。1965年9月被派往四川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仍顾全大局,兢兢业业地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又遭“四人帮”严重迫害,他据理斗争,坚贞不屈,由于长期的摧残和折磨,在他逝世后的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12月1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铁道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平江起义领导人滕代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

滕代远,乳名龙兆,化名唐大元、李光,苗族,1904年出生于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岩门镇玳瑁村。1919年至1922年,他就读于第一高等小学,生活俭朴,刻苦学习,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1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是时,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新思想、新文化广为传播,他常与进步同学阅读马列著作,商讨国事,并与麻阳籍校友滕代胜、滕代顺等人组建麻阳新民社,创办《锦江潮》,学习宣传马列主义。1924年10月加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10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5年春在二师发动学潮,与校内国民党右派势力开展斗争,被开除学籍。后经党组织介绍至中共湖南区委工作,相继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平江县委书记、长沙郊区农民协会委员长等职。1927年8月,他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省农民协会会长。1928年春调任中共湘东特委书记。同年7月22日,与彭德怀、黄公略一起领导平江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他任军党代表兼13师党代表。同年12月率部上井冈山,在宁冈、茨坪与朱毛红军主力会师。1930年5月,他参加中共中央在上海举行的全国红军代表会议,会议决定将红五军、红八军合编为红三军团,成立军团总指挥部和中共军团总前委,他任军团总政治委员。8月23日,三军团与一军团在浏阳会师,合编为红军第一方面军,他任副总政委。在湘赣边区根据地,他先后参与组织领导粉碎敌人第一、第三、第四次“围剿”战斗。1933年初,中共中央从上海迁至江西中央苏区,他任中央军委武装动员部部长。次年6月去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举办的军事学习班学习。1935年7月,他代表中共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受到斯大林接见。随后同陈云等人入列宁学院学习。1937年初结业,与陈云等人回国至新疆乌鲁木齐工作。在争取国民党新疆省主席盛世才联共抗日,及营救西路军的工作中,做出了很大贡献。后从新疆至廷安,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常委。1938年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1940年5月调任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兼副政治委员。1942年8月任八路军参谋长。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他协助彭德怀开展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斗争,组织领导精兵简政,发展生产。1944年与副参谋长杨立三提出开展增产节约的“滕杨方案”。1945年6月,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8月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和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谈判期间,他任北平军事调解处执行部顾问,协助叶剑英工作。1946年初返回延安。旋赴重庆协助周恩来与马歇尔(美国特使)、张治中(国民党代表)进行和平谈判。1947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他返回晋冀鲁豫中央局工作。次年6月,晋冀鲁豫军区与晋察冀军区合并,成立华北军区,他任军区副司令、中央华北局常委。是年11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成立,他任部长兼党委书记,后兼任铁道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1949年1月主持召开全国第一次铁路工作会议,提出“加强铁路建设,全力支援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的号召。是年,他率领全国铁路职工和铁道兵团指战员,以惊人的速度修复被国民党破坏的8000余公里铁路干线,使全国通车里程达21000余公里。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铁道部部长、党委书记。在此期间,不少亲友来到北京,求其介绍工作或援助物资,他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对来京者说:“我当部长不能为私,你们回去,为建设家乡多做贡献,工作安排和所需物资,应当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1956年,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1960年,其母病故,他获悉后很想回家为母治丧,但因工作繁忙,寄回200元,函劝家人,丧事简办。1964年,他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在1966年至1971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与朱德、董必武等人被软禁在广东从化。1971年,林彪自我爆炸,他才回到北京。在中共第九、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他是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2月3日――杰出的思想家、经济学家顾准先生因患肺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0岁。

顾准,1915年出生于民国初年从苏州移居上海的一个中医家庭,在职业学校的初中毕业后,因家境清贫,无力继续求学,12岁就到潘序伦先生创办的上海立信会计事务所当练习生。随后通过自学会计学,成为掌握现代会计知识的专业人士,1930年,十五岁的他便以其在会计学方面的成就和造诣,在上海工商界崭露头角,被誉为“奇特的少年天才”。20世纪30年代,有多部会计学著作问世,是上海知名的会计学家。1934年完成的会计学著作《银行会计》,成为国内第一本银行会计教材。他于1930年组织秘密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进社,后转入武卫会。同年10月,因武卫会组织被破坏,第一次流亡去北平。1934年后,曾任中国民族武装自卫会上海分会主席、总会宣传部副部长。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冬北平“一二?九”运动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国高潮。1936年2月,自北平回到上海,先后担任过上海职业界救国会党团书记,职员支部书记,江苏省职委宣传部长、书记、江苏省委副书记。在文委工作期间,与经济学家孙冶方(当时为文委书记)认识并共事。1940年后,曾任中共苏南澄锡虞工委书记、专员,江南行政委员会秘书长、苏北盐阜区财经处副处长、淮海区财经处副处长。后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6年1月回到华东后,先后担任中共中华分局财委委员,淮阴利丰棉业公司总经理,苏中区行政公署货管处处长、中共华中分局财委委员、山东省财政厅厅长。解放军占领上海前夕,任青州总队(接管上海财经工作的一支干部队伍)队长,积极准备接管上海。1949年5月,随军回到上海。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兼税务局长、上海市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和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副部长。为建国后上海的财税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1952年的“三反”运动,他受到了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处分。1953年后,曾先后担任中央建筑工程部财物司司长,洛阳工程局副局长。1956年入经济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后,开始研究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问题,最早提出并论证了计划体制根本不可能完全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成为探索市场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运行的第一人。并写成《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95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在随后的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右派分子。1962年下放劳动回到经济研究所,受孙冶方委托研究会计和经济,相继翻译了熊彼特和罗宾逊夫人的经济学著作;1965年再次被划为右派,并在随后的文革中遭受迫害,1968年4月,他的妻子汪璧因不堪迫害自杀。他遭受迫害期间,仍坚持独立思考,特别关注民主问题,坚持民主社会主义的理想,追问“娜拉走后怎样”(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怎样)的问题,写成《希腊城邦制度》、《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他对经济学、会计学研究颇有建树,主要著作有《银行会计》、《初级商业簿记教科书》、《簿记初阶》、《股份有限公司会计》、《中华银行会计制度》、《所得税原理与实务》、《中华政府会计制度》、《社会主义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希腊城邦制度》、《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等。翻译作品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约瑟夫.熊彼特)、《经济论文集》(琼.罗宾逊)。文集有《顾准文集》、《顾准日记》、《顾准自述》等。

12月19日――中国大陆三门峡水电站建成。

12月23日至27日--毛泽东多次同飞赴长沙汇报四届人大筹备情况的周恩来、王洪文谈话。毛泽东对王洪文说:“不要搞四人帮”,“不要搞宗派,搞宗派要摔跤的”。毛泽东强调:“邓小平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重申由邓小平出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的建议。谈到十届二中全会时,周恩来建议补邓小平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或中央副主席,毛泽东提出邓小平为中央副主席兼政治局常委,建议由张春桥兼任总政治部主任职务。毛泽东还提出要安定团结,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毛泽东与周恩来就党和国家领导人员的任职安排交换了意见,最终确定了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和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方案。 

12月27日―― 中国大陆大庆至秦皇岛输油管道建成。

12月31日――中国大陆政府要求切实抓紧计划生育工作。

――本年度,国民经济状况:工农业总产值4007亿元,仅比上年增长1.4%。其中,工业总产值2730亿元,仅比上年增长0.3%;农业总产值1277亿元,比上年增长4.2%(以上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工农业产品产量:粮食,2.7527亿吨,比上年增长3.9%;棉花,246.1万吨,比上年下降3.9%;油料,441.4万吨,比上年增长5.4%;钢,2112万吨,比上年下降16.3%;原煤,4.13亿吨,比上年下降0.96%;原油,6485万吨,比上年增长21%;发电量,1688亿度,比上年增长0.2%。基建投资总额347.71亿元,比上年增长2.8%。铁路货运量78772万吨,比上年下降3.2%。进出口贸易总额292.2亿元,比上年增长32.5%。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63.6亿元,比上年增长5.1%。国家财政总收入783.1亿元,总支出790.8亿元,赤字7.7亿元。

本年度代表歌曲:《满怀深情望北京》

 

 

                                                                           本集 (完)

                                                                                     日志作者:吴锦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