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搜捕令 下载:石公山像一杯碧螺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3:31:00
2011年02月09日 09:23:23  来源:姑苏晚报  字号:〖 〗我要评论
■金培德
近读《吴县志》,古人论及太湖山峰,对石公山评价甚高。《志》云:“太湖峰七十二,名者八九,石公最著”。又读清代王鸣盛的《翠屏轩记》,对石公山也是推崇备至,文道:“关山之奇尽于西洞庭,西洞庭之奇尽于石公”。
读罢掩卷而思:古人为何对石公山如此钟情?于是,请教当地文化长者。他们告诉我:三十年代,石公山还是太湖中的一座孤山,合抱的古树满目皆是,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才有一种光明的喜悦。它给人的感觉是“三幽一奇”。三幽为:幽径、幽静、幽境。一奇为:奇石多。太湖石奇幻玲珑,皱、漏、透、秀,更有湖边两块巨石,状如一对老人……怪不得古人会如此青睐于它!遗憾的是五十年代时石公山遭遇了大树砍伐与湖石开采的磨难。因此,它少了一份“幽”,也缺失了一份“奇”。长者叹息。
但人是聪明的,缺失的东西可以用另外一种来修补。84年前,石公山沿湖一圈是走不通的。84年后,石公山得到了保护与开发。东侧的浅滩乱石杂草扩成了70亩的草坪、垂柳与荷花池,显得明艳与通达。长者显得愉悦起来。
我们去石公山走走,一位资深导游陪着。登临石公山大门,拾阶而上,一路见有“桔香亭”、“归云洞”、“敬佛亭”、“浮玉北堂”、“来鹤亭”、“明月坡”、“灵骨塔”等人文景观。而每个景观都呈现出极强的人文性。导游一路介绍:“桔香亭”因当年四周桔林一片,桔花盛开,香气盈亭而得名。“归云洞”因洞口上方有石块状若云朵,洞内塑造送子观音一尊,传说观音曾脚踩祥云而归……“敬佛亭”是清代顺治皇帝赐给包山寺的墨宝……“浮玉北堂”则是昔年女眷居士居住,堂屋临湖,如碧玉浮空……“来鹤亭”传说仙鹤迷恋此处久久不肯离去而得名。“明月坡”相传为吴王与西施在此赏月……“灵骨塔”则为海灯法师之舍利子……
一圈走完,坐在茶室里喝茶聊天。导游说,石公山就像一本书需要认真读的;它又像一杯碧螺春,需要慢慢品的。如果你把一杯茶一口饮下,就会觉得没有什么味道;但假如你慢慢地品尝,就会觉得确实有股甘甜清香之味。如果你去石公山游玩走马看花,那你就听不到关于石公山与“敬佛”两字的来历,也听不到海灯法师十年隐居于此的由来,他为何而来又为何而去?更看不到美妙的天象奇观——“日月双照”图景!农历九月十三,圆圆的月亮从东方冉冉升起,红红的太阳从西边徐徐下降,此时,东面的银白色月光与西面金黄色的夕阳映在同一湖面上,交织在一起,通过湖水的反射与倒映,一种瑰丽的景象出现了:太阳与月亮交相辉映于碧波微漾的湖面上!听着导游神采飞扬的描述,我被感染了,陶醉了。
听着导游细细的介绍,望着波光粼粼的太湖,湖鸟翻飞,快艇穿梭,远山如黛,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块硕大的碧玉之上。那味道,那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