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厘米120斤女生:清代名家名画赏析:宫廷绘画之巅峰 中国绘画简史之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22:48:45
清代名家名画赏析:宫廷绘画之巅峰 中国绘画简史之六(组图)
2011-06-12 02:54:08|  分类:【名画赏析】 |  标签:清代  绘画简史  宫廷绘画  石涛   |字号大中小
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宫廷画在康乾盛世获得了较大发展,可称中国绘画顶峰。文人画日益呈现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民间绘画呈现纷繁的风格和流派。
清代宫廷绘画可称中国绘画巅峰
康熙末年至嘉庆年间,清朝政权巩固、疆域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出现了所谓“康乾盛世”,绘画上也呈现隆兴景象。其内容形式丰富,尤以人物画的成就最为突出。所绘题材包括帝后及皇家、大臣等上层人物的肖像画,表现宫内生活场面的宫廷生活画,纪录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实画,反映农耕经济和文艺作品的风俗画,装饰宫廷用的山水画及花鸟画等。人物有工笔重彩和白描两种画法,花鸟画也有工笔和没骨两法,山水则宗四王一派,中西合璧的画风尤甚,唯独水墨写意画没有传播。
而清宫绘画因长期不为民众所知,许多顶级画家和高水准作品被历史封存。现今我们可借助网络平台领略昔日皇家艺术风范,而且也可与唐代、北宋和“明四家”三个辉煌时期的优秀作品作一比较。笔者通过顶级画家及作品数量、画作技法、画作水平和创作题材等因素综合比较,认为清宫绘画远远超过前三者,堪称中国绘画史顶峰,并初步排出清宫十大顶级画家:郎世宁、禹之鼎、焦秉贞、冷枚、唐岱、丁观鹏、徐扬、姚文瀚、金廷标和余省……
同时,因众多清宫绘画所描绘场景宏大,需多名画家共同合作绘制,且在绘制前均有小样经皇帝审核批准,故绘画质量之高、艺术水准之精堪,是前人和民间艺术家所无法比拟的。本文列图可见一斑。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由孙祜、金昆、程志道三位一级画师与陈牧和戴洪合创 台北故宫藏(点击可看全图文)
清宫十大顶级画家作品精选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金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十大传世名画
简介关注作品1作品2作品3作品4
郎世宁清宫顶级 百骏图  弘历哨鹿图 孔雀开屏图 聚瑞图
嵩献英芝图 高宗帝后像 平安春信图 乾隆岁朝行乐图
郊原牧马图 弘历雪景行乐图
禹之鼎 康熙顶级 江乡清晓图 王士祯放鹇图 双英图 蚕尾山图
王原祁艺菊 李图南听松图像 移居图
京口三山图 念堂溪边独立图 翁嵩年负土图
焦秉贞 康熙顶级 康熙南巡图  耕织图  孔子圣迹图 历朝贤后故事图 
百子团圆图  仕女图 
冷枚 康熙顶级 避暑山庄图 梧桐双兔图 连生贵子图
唐岱 康熙顶级 十二月令图  晴峦春霭图 塔影钟声诗意图
丁观鹏 雍正顶级 太族始和图 弘历洗象图 无量寿佛图 乾隆帝是一是二图
宫妃话宠图
金廷标  婕妤挡熊图 负担图 罗汉图 品泉图
莲塘纳凉图 瞎子说唱图
姚文瀚  紫光阁赐宴 四序图
余省 乾隆顶级 花鸟图 菊石图
徐扬 乾隆顶级 姑苏繁华图   乾隆南巡图 
民间绘画随时局变迁而异彩纷呈
清初:“四僧”与“金陵八家”成主流
顺治至康熙初年,以王时敏、王鉴、王翚和王原祁为代表的“四王”,受到皇室的重视,居画坛正统地位。但也有一些画家多少承续明末董其昌衣钵,以摹古为宗旨,缺乏创意。而活动于江南地区的一批明代遗民画家,则寄情山水,借画抒怀,艺术上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其中石涛、朱耷、髡残和弘仁“四僧”,前两人是明宗室后裔,后两人为明遗民,以前两人绘画成就最为显著。以龚贤为首,包括樊圻、高岑、邹□、吴宏、叶欣、谢荪、胡□的“金陵八家”,他们重视师法自然,突破成规,创立新意,且具有清新怡人的意趣。
石涛(1630-1724年),本姓朱,名若极。明宗室靖江王赞仪之十世孙,广西全州人,出家后法名原济,字石涛。曾拜名僧旅庵本月为师,性喜漫游,屡次游敬亭山、黄山及南京、扬州等地,绘画名扬四海。康熙南巡时,他曾两次在扬州接驾,并奉献《海晏河清图》。晚年与上层人物交往密切,并居扬州。所作山水花果人物,构图新奇善变,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著《画语录》,反对因袭,力主创造,主张“借古以开今”,“我用我法”和“搜尽奇峰打草稿”等,对“扬州八怪”和近代中国绘画发展影响较大。作品有千山红树图、采菊图、游华阳山图、巢湖图、雪景山水图、对牛弹琴图、梅竹图、十六罗汉图卷、搜尽奇峰图和水墨山水图等。
朱耷(1626-1705),清原名统。明宗室后裔,江西南昌人。明亡后出家,法名八大山人最为知名。作为明宗室后裔,朱耷身遭国亡家破之痛,一生不与清王朝合作。他性情孤傲倔强,行为狂怪,以诗书画发泄其悲愤抑郁之情,所作花鸟、山水,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以其奇特形象和简练造型,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作品有枯木来禽图、柳条八哥图和彩笔山水图
龚贤(1618-1689),字半千,江苏昆山人,出生于家道中落的官宦之家,幼年随家迁居南京。13岁习画,21岁参加复社活动,结社赋诗,讲学论艺,挽救民族危机。由于他正直不阿和在诗书画上的成就,便在南京士大夫中显露头角。南明弘光元年(1645),清兵攻陷南京。他随复社成员开始长达20年的漂泊生涯。清顺治二年(1664),龚贤的妻子及其亲人相继有8人去世,他再次返回南京并定居清凉山,以卖画为生,生活清贫。作品有春山图、翠嶂飞泉图、松亭远山图、云山结楼图、山家黄叶图、云岭残曛图、木叶丹黄图等。
清代中期:“扬州八怪”成时尚
南方扬州,由于交通便利、富贾云集,也萃集了一批以卖画为生的失意文人画家,人称“扬州八怪”。其所以称怪,一是书画创作皆流露强烈的个性;二是与当时社会时尚相背戾,为人大多不趋炎附势,孤高自傲。当地人视他们稀奇古怪,便按方言“八怪”称之。其主要画家有郑燮、金农、黄慎、汪士慎、李□、、李方膺、高翔、罗聘等,他们继承了四僧及先贤传统,以革新面貌出现于画坛。常以四君子等花卉为题,抒发性情,手法上采用了水墨为主的多种手段,形式更加不拘一格,对后世直至今日,都有深远影响。

金农(1687-1764),字寿门,号冬心,。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博学多才,工书画诗文,精篆刻、鉴定,居扬州画坛之首。举博学鸿词落选后,心情抑郁,周游四方,晚年卖画为生,生活清苦。50岁开始学画,兼善山水、人物、花鸟,尤工墨梅。所作梅花,枝繁花多,往往以淡墨画干,浓墨写枝,圈花点蕊,黑白分明,并参以古拙的金石笔意,质朴苍老。作品有红绿梅花图、竹图、兰花图、红兰花图、玉壶春色图和梅花图。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被诬罢官回乡,在扬州卖画为生。诗书画皆精,影响极大。工于兰竹,尤精墨竹。主张继承传统“学三撇七”,强调个人“真性情”、“真意气”,多借画竹抒发心志。所画墨竹,挺劲孤直,干湿并用,布局疏密相间,以少胜多。重视诗文点题,并将书法题识穿插于画面之中,形成诗书画三者合一的效果。传世作品有甘谷菊泉图、墨竹图、兰竹芳馨图和兰竹图。
清代后期:“海派”和“岭南画派”成新宠
从道光年间开始,清王朝逐渐走上了下坡路,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伴随政治的衰败,以怡情养性为尚的士大夫画逐渐衰微。同时,在新开辟的通商口岸上海、广州等地,越来越多的画家聚居于此,并形成“海派”和“岭南画派”两个最大的画派,涌现出大批画家和作品,影响了近现代的绘画创作。海派代表有虚谷、蒲华、任伯年和吴昌硕“清末海派四杰”,“岭南画派”则是在苏六朋、苏长春、居廉和居巢影响下,在二十世纪初,逐渐形成的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为代表画派。前者重人物画,后者重花鸟画。另外改琦和费丹旭,善画人物、佛像,尤精于仕女,有“改派”和“费派”之称。
任颐(1840-1896),初名润,字小楼,后字伯年,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父亲任声鹤是民间画像师,大伯任熊,二伯任熏,均是名声显赫的画家。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作品:小红低唱我吹箫图、幽鸟鸣春图、凌霄松鼠图、花鸟图、支遁爱马图和梅花仕女图等。
改琦(1773—1828),字伯蕴,号香白,又号七芗,别号玉壶外史。其祖先西域人,家松江(今属上海市)。工人物、佛像、仕女,笔意秀逸。山水、花草、兰竹小品,师前人而又独具面貌。传世作品有:元机诗意图宫娥梳髻图、靓妆倚石图和钱东像等。
费丹旭(1801—1850),字子苕,号晓楼、环溪生、偶翁、环渚生、三碑乡人,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擅画人物、花卉,尤精仕女。其山水画,清灵雅淡。所作肖像,“如镜取影,无不曲肖”。传世作品有罗浮梦景图、姚燮忏绮图、月下吹箫图和十二金钗图等。
画册精选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金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十大传世名画
康熙南巡图 《康熙南巡图》绢本,重设色,共12卷,每卷纵67.8厘米、横1555~2612.5厘米 清 王翚 、杨晋等
绘康熙帝 第二次南巡(1689)从离开京师到沿途所经过的山川城池 、名胜古迹等,每卷均有康熙出现。作品以鲜明的色彩和工整的手法,真实、细致地表现了所经之处的风土人情及农业、商业的繁荣景象,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清代大画家焦秉贞也曾绘一版本《康熙南巡图》。
绘本《红楼梦》01 绘本《红楼梦》 清 孙温和孙允谟? 大连旅顺博物馆
绘本《红楼梦》画作被我国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专家、诗人和书法家周汝昌先生称为“红楼瑰宝”。此绘本作者有说是清代孙温,有说为孙温和孙允谟共同描绘,也有说为孙允谟一人所作。那么,此画作者究竟何许人也? 他们之间与曹雪芹又有何关系? 对此,以下图文则可给出答案。
十二金钗图02 《十二金钗图》 清 费丹旭 绢本设色 纵20.3厘米 横27.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十二金钗”此典出自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为“红楼梦”十二个女子,她们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这些人物早为艺术家们所重视。“黛玉葬花”出自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画面上,数株盛开着鲜花的桃树,花谢花飞,黛玉左手拈着鲜花,右手把着花锄,黛玉是愁绪满怀,半为怜春半恼春,黛玉哭得好伤心,侬今葬花人哭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烘托出人物的娇弱、寂寞与哀愁。
红楼梦人物图03 《红楼梦人物图》 清 改琦 纸本墨色 纵25.4厘米 横19.7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改琦宗法华 ,喜用兰叶描,仕女衣纹细秀,树石背景简逸,造型纤弱,敷色清雅,创立了仕女画新的体格,时人称为“改派”。此《红楼梦人物图》描绘了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的形象。
月曼清游图04 《月曼清游图》 清 陈枚 绢本设色 纵37厘米 横31.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陈枚(18世纪),字载东,号殿抡,娄县人(今上海市松江人)。雍正间供奉内廷,官至内务府掌仪司员外郎。擅画人物,技法上吸取西洋画法,风格清秀工细。此图作于乾隆三年,用工笔重彩画仕女,共十二页。此画入《石渠宝笈》等著录。
雍正妃行乐图05 《雍正妃行乐图》 清 佚名 绢本设色
《雍正妃行乐图》描绘雍正皇帝的妃子在漫长而清冷的后宫中行乐的情景。虽然描绘对象是妃子,却以明清美女的模式绘出,再加上具有明暗效果的晕染,画面具有一种难得的通透感和立体感。但由于描绘对象的特殊性,为了显示妃子们的雍容端庄,只得以千篇一律的矫揉造作的面容示人。
雍正耕织图06《雍正耕织图》 清 佚名
《雍正耕织图》是雍正登基以前以康熙年间刻版印制的《耕织图》为蓝本,由清宫廷画师精心绘制而成,共有图46幅,其中耕图织图各23幅,每幅画上都有雍正的亲笔题诗,并盖有“雍亲王宝”和“破尘居士”两方印章。画册用笔精到、设色典雅,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描绘了劳动者辛勤耕作的场景。雍正在《耕织图》中的亲笔题诗,把意境深远的五言律诗和文雅遒劲的书法相结合,诗、书、画达到完美的统一,堪称珠联璧合的宫廷艺术瑰宝。该图册深藏故宫紫禁城武英殿,近三百年从未公开展示。
杜甫诗意图07《杜甫诗意图》清 王时敏 纸本设色,纵39厘米,横25.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共12页,每幅隶书杜诗二句,后幅页又自跋云:“少陵诗体宏众妙,意匠经营高出万层,其奥博沉雄,有掣鲸鱼探凤髓之力,故宜标准百代,冠古绝今,余每读七律,见其所写景物,瑰丽高寒,历历在眼,恍若身游其间,辄思寄兴盘礴。适旭咸甥以巨册属画,寒窗偶暇,遂拈景联佳句,点染成图,顾以肺肠枯涸,俗赖填塞,于作者意惬飞动之致,略未得其毫末。诗中字字有画,而画中笔笔无诗,漫借强题,钝置浣花翁不少,惭愧!西庐老人王时敏。”上册页画巫峡弈棋,松云绝壁,山村春色,藤月荻花。用笔颇为潇逸,满纸墨韵,非常生动。
燕山八景图08《燕山八景图》 清 张若澄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此册以北京城著名的“燕京八景”为题而画。该画册中建筑的刻画不用界尺,但是对建筑的特征却描绘得生动准确,表现手法活泼而不失稳重,是画家对景写实的佳作。画上自题:“臣张若澄敬写。”下钤“臣若澄”、“笔露思雨”二方印。对幅均有清乾隆帝题诗。钤清乾隆内府诸收藏印。
十骏马图册09《十骏马图册》 清 法国画家王致诚 全册共10开,纸本,设色,每幅纵24.2厘米,横29.1厘米,故宫博物院所藏
《十骏马图册》是兼具中西绘画之风的佳作。是法国画家王致诚惟一署有名款的存世作品。该册精绘了乾隆皇帝的十匹由西域进呈的坐骑。它们分别是万吉骦、阚虎骝、狮子玉、霹雳骧、雪点雕、自在驹、奔雪驰、赤花鹰、英骥子、籋云驶。
耄耋同春10《耄耋同春》 清 沈振麟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古人以猫、蝶谐音「耄耋」,寓有祝贺长寿之意。本作共分上、下两册,各自于墨笺上以金粉等矿物性色料描绘戏耍飞舞的猫、蝶与不同的应时花卉。上册「耄」部十二幅,以及下册「耋」部四幅。精致富丽的图绘在深暗底色的反衬之下,显得分外活泼讨喜,照人眼明。
《耄耋同春》沈振麟(西元十九世纪),字凤池,吴县人(今江苏苏州)。于咸丰、同治年间(西元一八五一-一八七四年)供奉内廷画院,擅长人物写照,又兼工花鸟写生、山水等,画名甚高,慈喜太后(西元一八三五-一九O八年)曾颁赐亲笔手书「传神妙手」匾额。
人物画精选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金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十大传世名画
乞巧图11 《乞巧图》
清 丁观鹏 纸本墨笔 纵27.8厘米 横384.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全图色彩丰富,人物颇具动感,是清代宫廷绘画中合笔画的代表作之一。此卷用白描写出七夕夜间庭院中妇女们燃烛斋供的情景。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七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网于瓜上,则以为得。”妇女发丝,著墨细匀,衣褶线条流畅,饰纹刻画细致,佩环飘动,得“吴带当风”之姿。
幽篁坐啸图12 《幽篁坐啸图》
清 禹之鼎
本图内容为竹林中独坐的逸士高人,人物身着长袍,长髯拂面。背景是寂静幽篁,似乎可闻风吹之声。人物表情孤单忧伤,沉浸在自己的心灵世界中。其构图稳重,人物是全画中心,位于中间稍偏左的位置,用色则惟求淡雅,紧紧扣住一个“幽”字。这种向往山林、向往幽静的题材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经常表现的,作品纷繁如烟海,真正的精品究竟仍是少数、此图着力刻画人物的表情,传情写照人物思想,使整幅画笼罩着一层悠远耐人回味的意境。
乔元之三好图13 《乔元之三好图》
清 禹之鼎 纸本设色 纵107.1厘米 横36.5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在此画中,禹之鼎用写真法画的肖像兼仕女画。画面勾染细腻,女乐、仕女用笔较工整,反映了禹之鼎另一种秀媚古雅的面貌。书斋、酒坛、女乐,即寓意书、酒、色“三好”,形象地展示了主人的生活意趣。
豪家佚乐图14 《豪家佚乐图》
清 杨晋 绢本设色 纵56.2厘米 横127.4厘米
杨晋(1644—1728),字子和,一字子鹤。号西亭,又号鹤道人;谷林樵客,江苏常熟人,王翚弟子。善画山水、牛马;兼及人物、花鸟,颇为精工。此卷描绘的是豪门之家春夏秋冬的四季享乐生活,笔墨工整细致,人物布局疏密得体,设色明丽鲜艳,人物的衣着裙衫均勾描设色,款式、颜色均是清代典型的流行风格。画面用笔风格多变,刻画人物、楼台等处极尽工整细致之能事。
弘历观画图15 《弘历观画图》
清 郎世宁 纸本设色 纵136.4厘米 横6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乾隆皇帝弘历坐在浓荫下凝神聚气 观看丁鹏所画的《洗象图》。画中人物衣纹用笔也似丁氏之《洗象图》一样用战笔流水描,画里画外,达到统一一致。人物脸部用西洋的明暗凹凸法来表现,很有立体感。
乾隆洗象图16 《乾隆戎装大阅图》
清 郎世宁 纸本设色
在这件作品中,郎世宁充分显示了他扎实的素描基本功,以及利用明暗来表现凹凸立体效果的本领。 明暗交织,立体感极强。此图的绘画技法以欧洲的为主,但题材内容却纯粹是中国传统的东西。
射猎图17 《射猎图》
清 郎世宁 纸本设色
郎世宁(1688—1766),意大利人,天主教士。康熙时来中国,工画,以西法参入中国画中,自成一家。于雍正、乾隆两朝供奉“内廷”。在《射猎图》中,郎世宁表现了骁勇善战的射猎人物形象,很是写实。郎世宁所创造的此类风格的中国画可以说只有他一人为代表,最终也未能蔚然成风,究其原因,可能就在于它过分写实,不是中国画之风。而后世西学东渐时,这样的枝叶改进也不足为训了。
允礼像18 《允礼像》
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纵31.5厘米 横36.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郎世宁擅长人物、肖像、花卉、鸟兽以及历史题材的绘画,以中西画法并用而独具一格。清代的《欧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记载:“郎世宁,供奉内廷祗候,画马兼工人物屋宇,多从西法。张抑山处士藏有小墨马尺幅,装于镜屏,为奉敕画,闻归延树南尚书;又见有五猫相戏大帧,落花满地,嫩草围石,神趣宛真,所写之貌盖西种也,亦奉敕画。”《允礼像》用中西掺合的笔法,使肖像神气生动。允礼,即果亲王,康熙第十七子,雍正初封多罗果郡王,晋封亲王。
扑蝶仕女图19 《扑蝶仕女图》
清 陈宇 纸本设色 纵93厘米 横3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陈字,生于1634年,卒年不详。初名儒祯,字无名,又字名儒,号小莲,又号酒道人,小名鹿头,浙江诸暨人。陈洪绶之子。擅书人物、花卉。画承家学,亦擅书。此幅仕女图颇有陈洪绶遗风,线条方折婉转而富有表现力。
仕女图20 《仕女图》
清 陈宇 绢本设色 纵158厘米 横45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画中仕女面目秀丽,衣纹粗简方折,设色淡雅。这套仕女屏风共十二开,皆以贵族妇女闲适安逸的生活为题材。在此选其中四开:之一为《梧叶惊秋》、之二为《竹荫铅椠》、之三为《阆苑采芳》、之四为《玉局敲闲》。
踏雪寻梅图21 《踏雪寻梅图》
清 萧晨 纸本设色
萧晨,生于1656年,卒年不详。字中素,号灵曦,江苏扬州人。工诗,擅画山水、人物。师法唐、宋人传统笔法,细秀雅淡,设色妍丽,衣纹清劲流畅,功力极深。 图中山崖、斜坡、矶石、梅枝均披银装。整个背景用淡墨渲染,  以呈白雪苍茫的景象。梅树屈拔而起,苍劲挺健,梅花用铅白细点,周围留白,宛然雪中花朵。树下伫立着持杖老翁,昂首观梅,凝目幽思,具有“意在其中,情见于外”的魅力。老者身后立一童子,身背行李,似乎对梅花并无兴趣,却望着缓缓的流水而出神。这是一幅耐人寻味的佳作。不落历代画家所作“踏雪寻梅”的旧套。
进酒图22 《进酒图》
清 周 绢本设色 纵147.4厘米 横47厘米 中国美术馆藏
周(1649—1729),字昆来,号嵩山,上元(今南京)人。擅画人物、花卉及龙马,而画龙尤妙。图中画一妇人提酒壶作进酒状,低首缓步,神态凝迟,复似谦恭。眉目清秀,丰润秀雅,发上簪花,腰佩绿叶裙装,足着草履,宛若仙姑。面部线条纤细,渲染微妙,衣纹繁复,略觉累赘,但枯笔湿染有燥润相得之趣。
醉儒图23 《醉儒图》
清 黄鼎 绢本设色 纵115.5厘米 横57厘米
黄鼎(1650—1730),字尊古,号旷亭,别号闲浦、独往客、净垢老人等,江苏常熟人。擅画山水,王原祁的弟子。画面上绝大部分内容是参天的松柏、树丛与坡石构成人物的环境,显得雄伟、幽深,是隐居者的处所。树间空地上一儒者赤着上身伏地而眠,周围散堆着几个酒坛,归隐山林的隐士生活之不拘、性格之不羁均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是作者心仪的一种生活方式。画面中,酒坛旁还有一部书函,可见画中人虽则爱酒成痴,亦是以书为命,不能不以一个“儒”字称之。
弄胡琴图24 《弄胡琴图》
清 王树榖 绢本设色 纵90.5厘米 横49.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描绘的是《唐诗纪事》卷八所引之《独异记》讲述唐代陈子昂碎胡琴之故事。陈子昂胸怀大志,才情四溢,然而终其一生也未获得施展的机会,因此他借击碎胡琴以惊骇世俗的行为表达了他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深沉的不平与愤慨。此图不设背景,纯以线描表现内容,笔法流利清俊,设色极其古淡。图中写二人相对席地坐于圆毯上,一人持胡琴弹奏,一人侧身倾听,神情落寞。二人身后立一童子,双手持包袱,似被琴声吸引,默默伫立。圆毯边的地上,散落着酒杯及滤酒用的瓯、盏,简洁的画面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使人不禁怀想唐贤纵酒高歌的神逸风采。
豳风图25 《豳风图》
清 吴求 绢本设色 纵26.5厘米 横23.6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仕女画是古代人物画的一个分支,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西汉墓葬中出土的帛画上,就有体态动人的妇女形象;唐宋以来,随着人物画的兴旺发达,仕女画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产生了不少专门画仕女的画家,并成为一门较为独立的画科。明清时期人物画相对衰微,但仕女画仍然有新的发展。吴求此幅《豳风图》具有典型的清代风格,造像清瘦而秀丽,姿态优美娴雅。“豳风”是指今陕西及邻近地区的民风民俗,作者据此画出了很多具有生活气息的作品。
秋林舒啸图26 《秋林舒啸图》
清 颜峄 绢本设色 纵140厘米 横81.8厘米
颜峄,生卒年不详,字青来。江苏扬州人,师从李寅,山水、人物画学宋人,能界画,尤擅长米家山水,浓淡相间,融化无迹,十分精妙,日本人极重其画。画面构图精妙,设色鲜明。秋林中端坐一位儒者,人物神气安闲,如小憩一般。在下端山路上、溪流畔有几个仆人身份的陪衬人物,有小书童,亦有年长者。在最右端还停有一辆车。画面极类北宋作品,通观全画只有一短款,一印,而且隐于山石中,不细看很难发现,人物也有古风衣饰。
罗汉图27 《罗汉图》
清 归庄 纸本水墨 纵26厘米 横35.3厘米 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归庄(1613—1673),原名祚明,字尔礼,又字玄恭,号恒轩。江苏昆山人,移居常熟。明诸生,归有光之孙。兼长山水、人物、花卉、墨竹,笔墨简劲,有元人遗韵。图中所画罗汉以中锋用笔,笔法飞动,一波三折,信手写来,简洁明了,神态刻画,呼之欲出,嬉笑怒骂,禅意盎然。
胤行乐图28 《胤行乐图》
清 佚名 绢本设色 纵34.9厘米 横3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世宗胤,年号雍正,康熙第四子,清朝第三代皇帝,在位十三年。此图册描绘胤行乐故事,共十四幅。雍正分别着古装、道装、佛衣、戎装等不同服饰进行各种不同的行乐活动。此选赏景、弹琴二幅。
西园雅集图29 《西园雅集图》
清 华喦 纸本设色 纵100.8厘米 横58.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华喦是乾隆年间画家,在扬州卖画为生,工人物、山水、花鸟著称。人物画早年以白描面世,中年取浊陈洪绶,晚年成简笔的自家风貌。西园为北宋附马都尉王诜宅第,当时的文人墨客多雅集于此。元年初,王诜曾邀苏轼、苏辙、黄庭坚、陈景元、王钦臣、郑嘉会、圆通大师十六人游园。当时由米芾为记、李公麟作图,记录下这一盛况。此图正是描写这一场景的。
小青小影图30 《小青小影图》
清 顾洛 绢本设色 纵99厘米 横39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藏
顾洛(1763—约1837),字西梅,号禹门,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擅书画。画工人物、山水、人物古雅,山水苍润;花卉、翎毛亦见生动。仕女工致妍丽,尤为著名。生平作画未尝重稿,亦未授一弟子。此画以淡墨写意绘庭院中的树木竹石,点撇随意,韵味清冷。小青,据传为明万历间女子,杭州豪公子冯某妾。能诗善音律。为大妇不容,被置孤山别业,抑郁而死。画中冯小青,清秀瘦弱,顾影自怜,孤坐于案几旁,面带愁思,郁郁寡欢,颇现人物之神韵。
梅边吟思图31 《梅边吟思图》
清 顾洛 纸本设色 纵134.3厘米 横33.2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顾洛为乾隆时画家,以画仕女著称。画法宗宋代陈居中,造型优美,补景清秀,落笔清秀,风格简逸。《梅边吟思图》反映了顾洛仕女画的典型面貌。
李清照小像32 《李清照小像》
清 姜壎 纸本设色 纵115.8厘米 横26.7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藏
姜壎为乾隆年间画家,以仕女画著称。画中的李清照敷粉施色,肌理细腻,笔致清劲,风格清雅,表现了女词人惜花伤春的情思。
幽栖图33 《幽栖图》
清 髡残 纸本设色 纵20.5厘米 横32.7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髡残(1612—约1692),俗姓刘,字介丘,号白秃、石道人、残道者、电住道人等,湖南武陵(今常德)人,久居南京牛首山幽楼寺为僧。擅画山水,受“元季四大家”影响,尤其于王蒙笔法得力最多。兼学明季沈周季文徵明,画有文人气息。喜作渴笔或秃笔秋景山水,皴擦层次丰富浑厚,笔墨荒率苍雄,“粗头乱服”,自成一格,与石涛等人称“清初四画僧”。此画代表了髡残人物画的典型风貌。
人物图34 《人物图》
清 石涛 纸本水墨 纵69.5厘米 横33.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石涛画人物时神情毕露,有的造型极为夸张。画中人物神态稚拙,趣味横生,颇得寒画天趣。用笔淋漓纵率之中显得工致缜密,沉着而痛快,同时墨气浑成,淡浓得宜。与其景物的处理相比较,人物俱用细笔,所谓一种“细笔石涛”,精气逼人。
乾隆朝服像35 《乾隆朝服像》
清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20厘米 横18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爱新觉罗·弘历,世宗胤第四子,年号乾隆,在位六十年,嘉庆四年(1799)卒,享年八十九岁。图中乾隆皇帝着全朝服,端坐龙椅,不怒而威,天子贵胄之肃穆而不可触犯的气质表露无遗。
孝庄文皇后朝服像36 《孝庄文皇后朝服像》
清 佚名 绢本设色 纵155.5厘米 横116.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孝庄文皇后,姓博玺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二月,被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聘为侧福晋。崇德元年(1636)改元,五宫并建,被册封为永福宫庄妃。顺治元年尊为圣母太后,在清初顺治、康熙两朝曾参与政事多年。图中孝庄文皇后端庄肃穆,华服丽影,端坐宝座而粉面含威。
华清出浴图37 《华清出浴图》
清 康涛 绢本设色 纵120厘米 横66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康涛为雍正、乾隆年间画家,以人物画著称,承明代仇英,尤求白描传统,用笔工整,形象静逸。此图以杨贵妃出浴为题。图中杨贵妃的云鬓松挽,身披罗纱。两个小宫女端着香露,跟随其后。
贤母图38 《贤母图》
清 康涛 绢本设色 纵136.7厘米 横67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康涛的人物画有明代仇英风格,严谨工整而写实。从此图的题款“临民听狱,以庄以公。哀矜勿喜,孝慈则忠”,可以推知此为贤母向即将离家赴任的儿子所作的教诲。画家以高超的笔法将贤母严肃训诫却又暗含离别伤感之态、儿媳恭顺侍立而又对丈夫依恋不舍之情、儿子恭敬聆听地踌躇难离之意,刻画得极其生动传神。
仕女图39 《仕女图》
清 冷铨
画中仕女面容清瘦秀丽,画法工细,衣纹灵活流畅,人物面部先用细线钩勒,然后微微敷色,别开生面。绘画技法在传统的线描基础上糅和了西洋的光影塑形原则,很是写实生动。
十六罗汉图40 《十六罗汉图》
清 贾全 纸本设色 纵31.5厘米 横2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贾全,生卒年不详,乾隆时供奉内廷。工画人物及马。此册画不同形象的罗汉十六尊。佛像采用中国传统人物画技法,勾线填色。人物神态平和,面部晕染有致,衣纹流畅,背景简率。
庐山观莲图41 《庐山观莲图》
清 上官周 纸本设色 纵374厘米 横25厘米
上官周(1665—?),字文佐,号竹庄,长汀(今福建长汀)人,善画山水,兼精篆刻,其山水画烟岚弥漫,别具风味,人物画笔法潇洒,亦是独树一帜。此图是故事画,描绘东晋僧人慧远于庐山结社,与当时文人交往。左上题云:“庐山远公开池种白莲,以十八人为社,社中陶渊明、谢灵运,一因无酒不至,一好游而长来。”可见图中人物主要应是谢灵运、慧远。四人神态各异,而无不细致生动,十分传神。
纨扇仕女图42 《纨扇仕女图》
清 闵贞 纸本墨笔 纵113.8 横45.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纨扇仕女图》中仕女神态娇弱, 流露出一种夏日疾困的气息。树杆的苍健虬劲与女子的妩媚身姿, 曲线交叉, 相映相衬, 构成新颖别致的格调。仕女的曲眉、凤眼、丹唇、粉面、轻挥纨扇 脉脉含情, 画家均着意刻画。从此图中可以看出当时人对于仕女画的审美情趣—倾于工整细腻。
蛤蟆仙人图43 《蛤蟆仙人图》
清 闵贞 纸本设色 纵189.1厘米 横70厘米
闵贞所画人物, 笔墨奇纵, 衣纹流畅, 顿挫有法, 亦工篆刻。此画中的的蛤蟆仙人,蓬头垢面,体弯如弓,眯缝着眼睛抚摩着蟾,姿容可掬,笑嘻嘻的面容充满了大度。造型狂放而不失严整。
秋闺思妇图44 《秋闺思妇图》
清 崔慧 绢本设色 纵79厘米
崔慧,生卒年不详,三韩(在辽宁省)人,工画人物,画风学焦秉贞,略得西洋晕染技法。画面颇有古风,布局饱满,用笔细致,有宋院体画之风,有带有受郎世宁画风影响的痕迹。此画内容是一妇人颇为寂寞地坐在假山石上,面部刻画细致,非常清秀,然表情忧伤凄恻,有深思远念的牵挂。画面无款,无从交代作画的背景、目的、作者心情等信息,有点像宋人小品的风格。
钱东像45 《钱东像》
清 改琦 纸本设色 纵35.9厘米 横5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钱东字东臬,号袖海,又号玉鱼生,浙江杭州人。他与改琦之间相聚的时间虽不长,但情谊甚笃。此图为1823年改琦寓居扬州时为钱玉鱼的写照。因改琦对钱东的个性十分了解,所以能很好地表现出钱东与凡尘悬隔的“禅定遗照”。画面上人物趺坐于“贝多罗”树丫的“蒲团上”。钱东敛心,参禅,澄性养身,超脱世尘,面壁成佛的形象,反映了玉鱼老居士虔诚于佛心的志向。而旁边石案上放着的贝叶、经卷和灵芝、石磬之物,更是为了衬托出人物的性格。
宫娥梳髻图46 《宫娥梳髻图》
清 改琦 纸本设色 纵88.2厘米 横20.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改琦是位善画仕女的能手,他远学宋、元、明诸家法,曾临写李公麟白描,但在总的格调上,还是倾向于唐寅、仇英以秀润飘逸的情致气韵。此画中的宫娥形象清秀而纤弱,敷色清雅。
秋风纨扇图47 《秋风纨扇图》
清 改琦 绢本设色 纵52厘米 横37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全图弥漫着清淡静穆、幽冷的艺术氛围,增添了高蹈出尘、超妙欲仙的画面效果,是改琦肖像画中的精品之作。表现了闺秀悲秋等不同的情态,又传达出一种共通的幽怨伤感思绪,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趋向。
靓妆倚石图48 《靓妆倚石图》
清 改琦 绢本设色 纵83.2厘米 横27.1厘米 广东省博物馆藏
此图描绘一靓妆女子斜欹在青石上,姿容娇柔而美丽,却有一种幽怨哀愁溢于画面,衬以翠竹郁郁,更增加了画面的幽静和清雅。
仕女图49 《仕女图》
清 张淇 纸本设色 纵104厘米 横48.1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藏
此图中的人物衣折线条,流美而顿挫,犹如草书,节奏感很强。张淇擅长人物,喜欢做单个人物,形式犹如塑像或传真写照。
李香君小像50 《李香君小像》 清 陈清远 绢本设色 纵115.5厘米 横35.5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中国人物画以传神为上,这幅仕女画着笔不多,而神在个中。画中年轻美貌女子,即为明末秦淮名妓李香君,是一位才华横溢而富有正义感的奇女子。
九日行庵文燕图51 《九日行庵文燕图》 清 叶芳林 绢本设色 纵31.7厘米 横201厘米 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叶芳林,生卒年不详,字震初。吴县(今属江苏)洞庭山人。工写照。此画描绘了马氏兄弟在行庵会友雅集的情景。行庵在扬州天宁寺西隅,由马曰琯、马曰璐兄弟出资购买。 画中马氏兄弟及其他众人肖像神态各具,很生动传神,由方士庶补景。
好消息图52 《好消息图》 清 费丹旭 绢本设色 纵44.7厘米 横169.5厘米 重庆市博物馆藏
此画系费丹旭为海楼作的冬景肖像。图上海楼及侍女都处梅树叶中, 动态不同, 各有所事, 又不喧宾夺主, 衬托了文人闲适的生活情趣。画史称费丹旭写人物, 好象以镜取影, 尤精补景仕女, 以潇洒清丽、简淡自然、柔美妩媚见长。
倚栏图53 《倚栏图》 清 费丹旭
《倚栏图》是一幅有代表性的作品。主人坐在水榭的亭台里,旁设一桌子,摆着花瓶,插着鲜花。主人自在地扶栏而坐,右有侍者侧立。画的右边,有一抱琴者与对面的仕女们在谈论什么。这种将肖像画与古典人物结合在自然环境里,而且能取得和谐,这是费丹旭肖像突破前人所取得的成就。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此画为费丹旭中年时的作品,园林背景笔力苍劲不足,画面也不够浑厚,但在人物与环境的布局上尚能协调。
姚燮忏绮图像54 《姚燮忏绮图像》 清 费丹旭 纸本设色 纵31厘米 横128.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姚燮(1805—1864),字梅伯,一字复庄,号野桥,又号大梅山民,浙江镇海人。此画画面将肖像与古装仕女有机地融为一体,姚燮坐在蒲垫上,双手揣袖,凝神思索,似乎从梦中初醒,为其自身的风流韵事做超悟式的忏悔:“始于迷惑,继以悟超,推迷而挽悟,则惟忏为缘起。”在他身旁有几位姿态文雅的女子,人物各有顾盼,或执纨扇,或手执宝剑,或展纸,或握笔,或依树睇视姚燮,把忏悔者衬托得更加醒目,而且增强了画面活泼松和气氛
柳荫仕女图55 《柳荫仕女图》 清 费丹旭 绢本设色 纵104.7厘米 横30.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费丹旭(1802—1850), 中国清代画家, 字子苕, 号晓楼, 别号环溪生、偶翁等, 浙江乌程人。其叔祖、父亲均擅绘画, 从小受到良好艺术薰陶。他幼年天资聪慧, 很早就能书善画, 先工仕女, 稍长, 更精人物写真。此幅《柳荫仕女图》所画仕女,身姿纤细修长,呈弱不禁风之态。
昭君出塞图56 《昭君出塞图》 清 费丹旭 绢本设色 纵144厘米 横41.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费丹旭工人物、肖像,尤精仕女,与改琦并称“改费”。其艺术创作以人物画为主, 肖像画名闻一时, 多作群像, 形象逼真, 神态自然, 还擅长仕女画, 体态轻盈, 婀娜多姿, 笔墨松秀, 意境淡雅。画中的昭君风姿绰约、仪态飞扬,其纤秀瘿弱又体现出一种离愁别绪和无奈。
月下吹箫图57 《月下吹箫图》 清 费丹旭 纸本设色 纵136厘米 横56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费丹旭笔下的仕女,面相做鹅蛋脸,柳眉细眼,樱桃小口,富清秀娇媚之容。善于通过人物的不同姿态、神情和环境背景,表现出人物迥异的内心思绪。此图绘一貌美女子,在清幽静谧的月下吹箫,其情其景引人入胜。
罗浮梦景图58 《罗浮梦景图》 清 费丹旭 纸本设色 纵143.5厘米 横47厘米 无锡市博物馆藏
费丹旭笔下的仕女姿容娇媚而清秀。衣纹用兰叶描,更趋流利轻灵,补景取华。此图写梦境,万玉竞艳之中,美女睇盼有情。作者以纵放的笔意写梅,枝条纷披,曲折纵横,冷葩寒萼,暗香浮动。仕女面容娇俏,具典型的费氏风格,柳眉细眼,脸庞长圆。梅花纯以水墨写成,仕女却设色妍丽,二者相为映衬,产生玄虚梦幻的效果。
柳下佳人图59 《柳下佳人图》 清 费丹旭 纸本设色 纵127.2厘米 横30.8厘米 广东省博物馆藏
费丹旭笔下众多的仕女形象,大都是典型的鹅蛋脸,柳眉细眼的脸部特征,体态修长,表明出清末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的审美特征。图中的柳树连勾带染,随意抒写,颇有临风摇曳之感。《墨林今话》称其肖像画有“如镜取影,情神酷肖”可见其肖像是很有影响的。
弄镯图60 《弄镯图》 清 费丹旭 纸本设色 纵90厘米 横30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肖像画在费丹旭的绘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许多肖像画,都是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不但在经济上比较富裕,而且物质生活方面都是门庭华丽,院落幽深,不少还是宦官之家、豪富之门,他们有私家花园,成天生活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弄镯图》也体现了贵族的闲情逸。
蹴鞠图61 《蹴鞠图》 黄慎 立轴 绢本设色 纵115.6厘米 横125.3厘米 天津历史博物馆藏
作者以白描的手法写人物,线条顿挫有致,笔力雄健,写中带工,浓墨淡彩相映成辉。此图写宋太祖与宋太宗、赵普以及大臣内侍玩蹴鞠的场面。图中宋太祖身着龙袍,与赵普正在争抢。人物用笔细劲削力,顿挫自如,有草笔行书之意。玩者之动态与观者之静态,相映成趣。人物神情刻画生动,笔意奇趣不俗。
捧花老人图62 《捧花老人图》 清 黄慎 纸本设色 纵182.3厘米 横97.8厘米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此图写捧花老人,长袖曳垂,须发皆白,似醉非醉之态,呼之欲出。用笔迅疾,衣纹顿挫,线条硬折虬结,墨色浓淡相间,面部信笔写出,细笔复线,体现了画家成熟后不拘成法、灵活多变的绘画风格。此图章法颇妙,人物侧面俯顾,恰与右上草书自题构成整体。
渔翁渔妇图63 《渔翁渔妇图》 清 黄慎 纸本淡设色 纵118.4厘米 横65.2厘米 南京市博物馆藏
《渔翁渔妇图》画一渔翁身背鱼篓, 手拈鱼钩, 钩上挂一小鱼, 笑容可掬, 面向渔妇, 似叙家常; 而渔妇则回首目对渔翁, 聆听其述, 渔翁渔妇, 动态生动, 呼应密切, 充满生活之乐趣。此画人物衣纹作铁线描, 连勾带染, 洒脱随意, 更加以草书之笔入画, 极为自由流畅, 属水墨大写意, 仅于渔翁面部、手部略施淡赭。
八仙图64 《八仙图》 清 黄慎 绢本设色 纵228.5厘米 横164厘米 泰州市博物馆藏
黄慎的绘画, 着重于写意, 描写对象不拘泥于形式。郑板桥曾赠诗黄慎, 称“爱着古庙破苔痕, 惯写荒崖乱树根; 画到情神飘没处, 更无真象有真魂。”对黄慎的绘画艺术作了精辟的概括。画史上以“八仙”为题的作品很多,图中张果老击渔鼓作歌,汉钟离抚掌击节、应声而合,铁拐李、荷仙姑、曹国舅、韩湘子聆听入神。蓝采和听着歌声,拈花出神,连吕洞宾拿麈尾戏抚他的头都没有察觉,人物情态各异,动静有别,生动传神。用笔或粗犷转顿,或细致工整,与人物特征十分契合,画面无任何背景,既突出了人物群体,又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
春夜宴桃李园图65 《春夜宴桃李园图》 清 黄慎 绢本设色 纵121厘米 横163厘米 泰州市博物馆藏
画中的人物衣纹作游丝描、铁线描,或连勾带染,挺劲放纵;以草书之笔入画,极具功力。作者虽师法陈老莲、上官周,然又自创新意。此图取材于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诗意。画中几位文人围石案或坐或立,或饮酒品诗,姿态不一。身后有乐人正弹琴吹笙,以助雅兴。庭院中湖石玲珑剔透,古树枝桠纵横,意境清远幽深。作者以白描的手法写人物,线条顿挫有致,笔力雄健,写中带工,浓墨淡彩相映成辉。
果老仙姑图66 《果老仙姑图》 清 黄慎 纸本设色 纵201厘米 横110厘米 荣宝斋藏
黄慎中年以后,偶见怀素草书,以狂草法作画,粗犷奔放,纵横驰聘,多取材于历史、神仙佛道故事,或民间生活景况。此幅《果老仙姑图》表现出黄慎的“异端特质”。画中张果老与仙姑均用粗犷线条描绘,却有着无与伦比的艺术表现力。
山鬼图67 《山鬼图》 清 罗聘 纸本设色 纵91厘米 横35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罗聘喜作鬼趣图,笔情古逸,无不臻妙,深得金农神味。“山鬼”旧注皆认为是山中之怪,后人则认为是巫山神女,今人多认为是女性山神。此图中的山鬼不同于张渥《九歌》中的半裸野女形象,而是一位仪态万千的秀美女子,若不是身上绘有薜荔,身后随有猛虎,几乎被认为是一位大家闺秀。
易安像68 《易安像》 清 罗聘 纸本设色 纵119.5厘米 横44厘米
中国传统人物画着重写意传神,罗聘的肖像画中同样体现了这种追求。嘉庆三年(1798)初冬,罗聘幸遇老友易安,便绘此图以作临别纪念。整个画面,施以淡墨,行笔稚拙,给人以素雅、潇洒、安宁的感受。
寇眉像69 《寇眉像》 清 吴宏 樊圻 纸本设色 纵79.5厘米 横60.6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吴宏,生卒年代不详。清代画家。一作弘,字远度,号竹史。江西金溪人,长居江宁(今南京)。他自幼喜好书画,诗书皆精,金陵八家之一。樊圻(1616—1694),清代画家。字会公、洽公。金陵(今江苏南京)人。他与其兄樊沂均以画出名。为明末清初的金陵八家之一。此图由樊圻画肖像,吴宏补景。这是一幅带有风景的肖像画。画中人名为寇湄,是明末清初金陵秦淮名妓,善于弹奏古琴,能作曲,并工画兰竹。这幅作品中,由樊圻所画的寇湄肖像,浓妆安坐,娟娟秀美,穆然恬静。吴宏的补景和肖像画相和谐。
梅下赏月图70 《梅下赏月图》 清 余集 纸本墨笔 纵65.2厘米 横3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余集(1738—1823),字蓉裳,号秋室,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官至侍讲学士。擅画山水、花卉、禽鸟、兰竹,尤工仕女,无不精妙,工书及诗画,时称三绝。此图中画一士人在梅下赏月的情景。两枝老梅偃蹇相伴,环境幽雅而富有诗意。
落花独立图71 《落花独立图》 清 余集 绢本设色 纵93.1厘米 横34.1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余集专擅仕女,有“余美人”之称。他所作仕女,体态纤秀,风神娴静,笔法疏秀,敷色淡雅,其风格堪称“费派”仕女先声。《落花独立图》依据宋词而作,衣纹为兰叶描,简洁飘逸,设色清淡明快,为其仕女画代表作,体现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归”的诗意。
五老图72 《五老图》 清 汪圻 纸本设色 纵171厘米 横9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汪圻生卒年不详,擅长人物。五老就是指宋代苏东坡等五学士,此画即是表现五学士在一起谈论诗文的场景。人物用笔工细严谨,背景的山和松,则用没骨法,显得工放结合,松秀而灵动。
听阮图73 《听阮图》 清 刘彦冲 纸本设色 纵20.7厘米 横78.1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刘彦冲(1807—1847),字泳之,四川铜梁人,幼随父居吴门(苏州),师从朱昂子,而能“青出于蓝”。善画山水、人物、花卉,为晚清杰出的画家之一,惜年仅四十早逝未能成大家。《听阮图》可能是根据白居易《长庆集》七六有和令孤仆射小饮听阮咸所绘。画家虽未画出弹阮者的脸部,但从人物的背影和外观特征,可以看出其专注,而听阮者的入神,都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特别是人物眼神的刻画,深得“传神阿堵”的奥妙。
仕女图74 《仕女图》 清 包栋 绢本设色 纵90厘米 横21.2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包栋,生卒年不详。字子梁,子良,号近三、苕华馆主,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刘咏弟子,工画人物。衣折古雅,神态生动,在改琦、费丹旭两家外,独树一帜。图之一为《投壶图》;之二为《寻梅图》;之三为《鼓瑟图》;之四为《箫韵图》。四个画面,人物各异,背景不同,但绘景多用写意笔法,勾染点皴,隽永秀丽。 人物则刻画工整,线条宛转飘逸,有“吴带”之风。
太白醉酒图75 《太白醉酒图》  清 苏六朋
“李白斗酒诗百篇”是杜甫广为传诵的名句,号称“酒仙”、“诗仙”的李太白,其最有特色、最显才华的时刻正是在醉酒、诗兴横溢之际。因此“太白醉酒”便成了画家们偏好的题材。画面设淡色,内容为李白醉后由人扶持之态,李白神色飘逸,气象夺人,二扶持侍从躬背弯腰,神态中流露出吃力和无奈,他们的衣服鞋履均设较重之色,与李白一袭白色长袍形成鲜明对比。
清平调图76 《清平调图》 清 苏六朋 纸本设色 纵132厘米 横101.5厘米 广州美术馆藏
此图绘唐天宝年间,唐玄宗召李白作“清平调”的故事。画面构图完整,有开合之意,人物呼应紧凑。李白神色飘逸,文采气象夺人。此图用全焦墨完成,落笔草草,风致宛然,人物头像似不经意,却刻划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是苏六朋代表作品之一。
五羊仙迹图77 《五羊仙迹图》 清 苏长春 纸本设色 纵178.5厘米 横67.5厘米 广州美术馆藏
苏长春(生卒年不详),字仁山,别署教圃,广东顺德人,工山水、人物,兼写花卉,用笔构图自成一家,古朴高逸,有金石味。图中作者自题:“五羊仙骑羊,蝗神骑驴,分野之下,能修德政,则蝗神逐蝗于柳,种种兆年丰,九谷遍阡陌,故附祀之,帝高阳苗裔跋。”传说苏先祖为皇帝之孙,古帝颛顼,国于高阳,故称帝高阳。五羊仙是广州城的神话传说,古时候有五位仙人骑五羊,手执谷穗,在这里播下五谷,广州从此兴旺起来,画中之人,除五羊仙外,还有一人是否就是题款上所提到的蝗神。
怡园主人像78 《怡园主人像》 清 吴榖祥 纸本设色 纵116.5厘米 横2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怡园主人为顾文彬(1811—1889),字子山,元和(今苏州人),1841年为进士,官至浙江宁绍道台。怡园原为明代尚书吴宽的旧宅。清代为顾文彬所得。同治年间文彬之子顾承为设计怡园,与当时在苏州的画家任阜长商量,任阜长推荐虚谷设计,文彬因虚谷为和尚而加以反对,便请阜长设计。他吸取苏州园林诸优点,独运匠心,使怡园成为苏州园林中景观丰富精美的私家花园之一。顾文彬坐在松树下的石块上,手执书卷,身穿圆领长衫,衣纹线条遒劲,表现出文人士大夫的风度。
昭君出塞图79 《昭君出塞图》 清 倪田 纸本设色 纵118.5厘米 横5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题:“一望关河萧索。宣统辛亥新春”。可见作于1911年。王昭君名嫱,汉代美女。汉元帝后宫既多,不能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贿画工,独王嫱不肯,遂不能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元帝见后,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娴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昭君出塞图》为历代画家所重视。过去的“百美图”上常见此图。画面上昭君是以公主打扮,裘皮斗篷,立于马前,若有所思,仰望天空。
四红图80 《四红图》 清 倪田 纸本设色 纵122厘米 横49.9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四红图》格调精细严密,充分发挥了画家的绘画技巧,既有前辈大师优秀传统的继承,也有画家个人特色的表现。设色方面,画家更有独具的匠心。用环境来衬托主要人物,画家在人物心理状态的刻划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钟馗仕女图81 《钟馗仕女图》 清 倪田 纸本设色 徐悲鸿纪念馆藏
倪田(1855—1919),初名宝田,字墨耕,江苏扬州人。侨居上海,画初学王小某(愫),人物、仕女、古佛像等皆佳。尤善画马。因喜爱任伯年画,故作画亦受伯年画法影响。设色花卉、人物,风格近似伯年,古拙绝俗,意境清新。此图写钟馗与其妹倚石对坐,喝酒饮茶,似在谈天说地,旁边一小鬼卒端上新采的野果,气氛平和轻松。人鬼两界的兄妹俩倒都像是凡间的人物,加上瓶花、香炉,更添一些世俗化的气息。作者以不同的笔法来体现不同的人物特征。钟馗以大色块渲染,粗笔干墨略加钩勒,画法粗犷有力,体现其孔武雄健之力;其妹用笔轻细,渲染较为细致,色调清雅,显其娴静之态,,一刚一柔,一张一弛,构图斜中存直,对比之中又协调统一,使画面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
梅花仕女图82 《梅花仕女图》 清 倪田 纸本设色 纵138厘米 横48.4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人物画家在画人物时,有时为了避免单调,往往将人物置于一种精心构置的氛围和环境中。此《梅花仕女图》就是将一妩媚清丽女子的倩影安置在高洁清雅的梅影中,二者相得益彰,互为衬托,更能表达画面意境。
蕉荫读书图83 《蕉荫读书图》 清 吕彤 纸本设色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吕彤生卒不详,以擅画人物著称。《蕉荫读书图》绘一纤柔清丽女子正凝神静气在蕉荫下读书的情景。画家用白描手法,细劲而游刃有余的线条,将仕女轻噘的唇、倾国倾城的媚眼表现得无与伦比,充分体现了仕女的美质。
雪窗仕女图84 《雪窗仕女图》 清 叶道本 纸本设色 南京博物馆藏
美人欹窗,而且是飘满白雪的窗,本身就是一种美景。叶道本生卒不详,擅画人物画,特别是仕女画。他笔下的仕女,多采用白描手段,上述宋代院画的富丽,下承西画光影和透视的影响,颇具有艺术表现力。
送子得魁图85 《送子得魁图》 清 任淇 绢本设色 纵97.6厘米 横42.6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清代人物画家受陈洪绶的影响颇大。任淇无论在人物造型还是线条的运用上,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陈洪绶的影响。《送子得魁图》很显然是一幅临摹之作。图中仕女孩童面部造型、衣纹线条,甚至右上角“老莲洪绶画于狮子林”九字,都仿陈洪绶的艺术风貌。
樱姹丹源图86 《樱姹丹源图》 清 任淇 绢本设色
任淇,生年不详,卒于1861年。字竹君,号建斋,浙江萧山人,任熊族叔。工书法,精篆刻,擅画花鸟、人物、界画。此幅《樱姹丹源图》画风工细,设色浓艳。
柳荫仕女图87 《柳荫仕女图》 清 任熊 绢本设色 纵141.7厘米 横39厘米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任熊的此幅《柳荫仕女图》画面层次井然,人物欹石,以人的纵向动感破石的横向结构,石又半遮着柳树。这种被表现的物象的相互遮挡穿插,形成了变化的韵律、含蓄而又令人快慰的艺术节奏,进而使这幅简约、单纯的《柳荫仕女图》显得丰富而耐人寻味。
桐荫抚扇图88 《桐荫抚扇图》 清 任熊 绢本设色 纵154.5厘米 横41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任熊所作仕女主要继承陈洪绶传统,然有所变革。造型夸张而比例却大致准确。线条圆润而遒劲,出方折之笔,或变为钉头鼠尾描,具更强的装饰性;设色浓艳,呈更多世俗趣味。《桐荫抚扇图》就是这类风格的典型。
湘夫人图89 《湘夫人图》 清 任熊 纸本设色 纵121.4厘米 横35.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湘夫人图》画的是《楚辞》中的“湘君”和“湘夫人”。人物的造型、服饰和神态明显接受了古代人物绘画风格的影响。画家用圆转劲利的细线,画出宽袍大袖、长裙曳地、神气高古拙朴、意态飘逸的仕女。
元女授经图90 《元女授经图》 清 任熊 绢本设色 纵129厘米 横41.5厘米 天津人民出版社藏
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帝国主义的长枪大炮无情地打开了古老封建帝国的森严壁垒。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的艺术家们不能不对自己的创作观念和民族传统进行重新理解。所以,在不知不觉中,文人的雅逸、宫廷的富贵、民间的粗俗,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宽容态度融洽和凝铸到一起,成为中国绘画的新的传统—这就是以赵之谦、任熊、任颐、虚谷、吴昌硕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所创造的“海派”绘画艺术。《元女授经图》就代表了这种趋同的艺术风尚。
大梅诗意图91 《大梅诗意图》 清 任熊 绢本设色 纵27.3厘米 横32.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任熊的绘画艺术继承了明代画家陈洪绶的很多因素。在人物造型上,较陈洪绶的夸张变形又有所区别。“大梅”是指号称“大梅山人”的晚清诗人姚燮。自宋代以来,“诗画一律说”大受推崇。许多诗句被画家作为画题加以描绘,而同时许多画面也被诗人再三吟诵。但不论是由诗而画或由画而诗,都是一种再创造,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转化。任熊作过多幅姚燮的诗意图,大多意境悠远,耐人寻味。
《大梅诗意图册》共有12开,在此选其中四开。笔法或清丽疏朗,或意动韵飞,或工或写,运用自如。而线条也因人而变,因景而异,或细劲圆润,或刚劲削力,或宛转轻柔,采用铁线描、钉头鼠尾描以及战笔等来刻画人物,形成不同的特征及风格。设色清雅柔和,只是个别人物过于媚俗。
临陈洪绶钟馗图92 《临陈洪绶钟馗图》 清 任熊 绢本设色 纵97.6厘米 横35.6厘米 苏州博物馆藏
陈洪绶的人物造型多作极端的夸张变形,躯干伟岸,头大身体小,折射了一种神经质的畸形人格和变态心理。任熊此幅《临陈洪绶钟馗图》正是体现了这种风格。在线条的运用上,也是以圆转细劲为主,神闲意定,舒展自如,极其高古渊穆。图中钟馗骨相奇伟,一手持剑,一手捧爵,似正在驱鬼。
丁蓝叔小像图93 《丁蓝叔小像图》 清 任熊 绢本设色
此幅《丁蓝叔小像》在线条运用上,以方折的笔势出之,有如屈铁盘丝,方棱出角,一方面强调了装饰趣味,另一方面也多少流露出刻意造作的迹象。人物的音容和神态在这种富有表现力的线条的刻画下得以淋漓尽致地宣泄。
人物94 《人物》 清 任熊绢本设色
任熊(1823—1857),晚清画家,字渭长,号湘浦,浙江萧山人。自幼聪慧机智,喜爱绘画,童年时常画灯画,后从师塾学画行像,即画祖宗之像,久而厌之,到杭州谋生,有机会接触许多书画名家,提高了艺术修养。任熊此幅《人物》,笔法圆劲,形象奇古夸张,带有装饰趣味,衣纹如行云流水,铁画银钩等多种描法,流畅而奔放,得顾恺之、阎立本、陈洪绶神髓而别开生面。
仕女图95 《仕女图》 清 任熊 纸本设色 纵88厘米 横28厘米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任熊与任薰、任颐合称“三任”,加任预,也称“四任”,与朱熊、张熊合称“沪上三熊”。他的《仕女图》在设色方面,厚重浓郁,鲜爆活跳,特别是衣纹的折角处小块的对比色,与整体色相比极不协调,但因此也构成了一种特殊的视觉冲击力。
吹箫仕女图96 《吹箫仕女图》 清 羊文森 纸本设色 纵104.9厘米 横41.2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羊文森为晚清画家,生卒年不详,擅长人物画尤其是仕女画。此画中女子吹箫时的神情似若有所思。画法用勾勒填彩法,勾线如铁划银钩,赋彩浓淡并用。从画面上,我们似乎可以听到那传达人物情思的清幽悦耳的箫声。
梨花仕女图97 《梨花仕女图》 清 沙馥 绢本设色 纵84厘米 横37厘米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中国人物画家主张以神“君形”,紧紧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与重要细节,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详于人物活动及其顾盼呼应而略于环境描写。此幅《犁花仕女图》中的背景十分简略,用以突出仕女的神情和姿态及内心活动。
芭蕉美人图98 《芭蕉美人图》 清 沙馥 纸本设色 徐悲鸿纪念馆藏
沙馥(1831—1906),晚清花鸟画家,也善画人物。此图笔法清新活泼,气味静穆,富有装饰趣味。画芭蕉美人,具有写生的效果。
扑蝶图99 《扑蝶图》 清 费以耕 绢本设色 纵91厘米 横38.9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费以耕,生卒年不详。费丹旭长子,画承家传,工仕女画。风格清丽。画中仕女柳眉细眼,身材修长,一副弱不禁风而楚楚动人的样子。同时又身姿活泼地在花丛中追逐着上下翻飞的彩蝶,神情煞是可爱而迷人。背景以水墨疏笔简写,调以汁绿写出柳技垂曳之态;几笔朱砂勾出桥栏;人物近似白描,线条细柔秀逸,飘舞轻灵,只在扇柄垂缨及耳后发髻敷以淡彩设色,更将人物衬托的素雅清秀,妩媚动人。
牡丹仕女图100 《牡丹仕女图》 清 任薰 纸本设色 纵101.9厘米 横31.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任薰(1835—1893),字舜琴,又字阜长,其父任椿、兄任熊都是画家。任薰自幼受父兄影响,喜爱绘画,青年时在宁波卖画为生,1868年与任颐去苏州,后寓居苏州、上海。任颐、任预均从其习画。《牡丹仕女图》描绘了一瘦弱清丽的女子,其娇嫩妩媚的风姿与雍容华贵的牡丹一样,给人以愉悦的美感。
蔡文姬101 《蔡文姬》 清 任薰 纸本设色 纵145.5厘米 横39.5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任薰治学严谨,在写生、临摹上均下了苦功夫。他的画承父兄,人物常用高古游丝、铁线、行云流水、兰叶几种描法。此幅《蔡文姬》用方折有力的线条描绘了才女蔡文姬的形象,将其聪慧而富有正义感的内在品质表现得生动传神。
吹箫引凤图102 《吹箫引凤图》 清 任薰 纸本设色 纵145.5厘米 横39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任薰擅画人物,在人物画方面具有杰出的艺术天分。《吹箫引凤图》藉妩媚清俊的吹箫仕女的形象,表现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意境,也传达了画家内心对于美好的一种向往。
灯下沉思图103 《灯下沉思图》 清 任薰 纸本设色 纵130厘米 横33厘米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任薰的人物画同任熊一样,受陈洪绶影响很深。人物造型夸张而不乏写实倾向,力透纸背,很有艺术表现力。《灯下沉思图》描绘一淡妆女子,在灯下陷入沉思的娇丽姿容,那中蹙眉凝神的模样很是惹人爱怜。
麻姑献寿图104 《麻姑献寿图》 清 任薰 纸本设色 纵172厘米 横81.5厘米 江苏省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据葛洪《神仙传》,麻姑修于牟州姑余山,姿容美妙,成仙后居蓬莱仙岛。三月三日,王母寿辰,麻姑用灵芝酿酒作寿礼,后来民间多画此以贺女寿。任薰此画很有陈洪绶笔意而出新,用工笔重彩绘出,敷色浓郁,颇能表现寿喜之日的热闹纷繁的场面。
瑶池霓裳图105《瑶池霓裳图》 清 任薰 纸本设色 纵243.5厘米 横122.2厘米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瑶池霓裳图》画仙雾缭绕的瑶池盛宴场面。画中裙裾飘举若飞的众仙女吹奏的天籁之音,似乎从画面传递而出,令人心旷神怡、绕梁三日而不绝。雍容华贵的王母娘娘驾彩凤乘祥云、徐徐而来,场面很是幽雅热烈。
华天跨蝶图106 《华天跨蝶图》 清 任薰 纸本设色
《华天跨蝶图》是任薰的传世名作。人称“任阜长精于绘事,名噪当时”。除从学者任颐、任预外,宁波、苏州均有弟子,深受时人拥戴。他的人物画,格调清新,雅俗共赏,很有特色。
李香君小像107《绶砚作书图》 清 任薰 纸本设色
任薰兼工人物、花鸟、山水、肖像、仕女,画法博采众长,面貌多样,富有新意。他所作仕女主要继承陈洪绶,然有所变革。此幅《绶砚作书图》中的人物,造型仍加夸张,然比例大致准确。圆润劲健的线条在刻画人物动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表现张力。
窦燕山教子图108 《窦燕山教子图》 清 任薰 纸本设色
画中设色十分清淡,人物的面部略加晕染。线条多为宛转回旋的行云流水描及飘逸的兰叶描,画风独特。窦燕山对孩子那种舔犊之情和拳拳之爱跃然画面。
闺中礼佛图109 《闺中礼佛图》 清 任薰 纸本设色
任薰的绘画明显地继承了陈洪绶的风格,虽没有陈的高古、清逸之趣,却显得通俗平易,能收到雅俗共赏的效果。闺中仕女姿容娇柔而清丽脱俗,具有典型的清代仕女审美特征。
芭蕉仕女图110 《芭蕉仕女图》 清 任薰 任颐 纸本设色 纵125厘米 横31厘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此画是任薰与任颐合作而成。画法采用勾勒填彩,勾线如铁线银钩,有行云流水之妙而多一种劲健遒丽,芭蕉用没骨法晕染,仕女用线条勾画,颇具特色。
人物111 《人物》 清 任薰 纸本 纵139.5厘米 横47厘米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任薰的人物画讲究用笔。他用盘曲如丝的方折圆劲的线条来表现人物的胖瘦肥丰,面部造型上狭下丰,躯干伟岸,画风古雅。
烹茶洗砚图112 《烹茶洗砚图》 清 钱慧安 纸本设色 纵62.1厘米 横59.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画在两株虬曲的松树下,有傍石而建的水榭,一中年男子倚栏而坐。榭内琴桌上置有茶具、书函,一侍童在水边涤砚,数条金鱼正游向砚前;另一侍童拿着蒲扇,对小炉扇风烹茶。人物线条尖细挺劲,转折硬健,师法陈洪绶而不受所围,其技法已臻纯熟,仪容闲雅,设色清淡,为清末海上画派的风格。这是同治十年(1871),作者三十九岁时,为友人文舟所作的肖像画。
簪花图113 《簪花图》 钱慧安 绢本 设色 纵142厘米 横80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耸立两株青松,虬枝盘折,古藤披垂,气势非凡。松下湖石峻峭,芍药盛开。此图似是取意韩魏公邀客品赏芍药名品—金带之轶事。据说“此花开者,城中必出宰相”,后果如此言,品赏此花的人,后皆入相。此画用笔工整,以钱线描写衣纹,人物神态各异,均有生意。色彩古雅,韵味高远。
仕女屏114 《仕女屏》 清 钱慧安 纸本设色 纵162厘米 横39厘米 天津美术学院藏
钱慧安为清光绪年间上海著名仕女画家。人物造型清瘦,笔法遒劲,喜用重叠细劲的线条作衣纹,别具一格,在当时颇负盛名。这里选两幅:《西池桃熟》和《瑶岛分香》,画中仕女形象诚如上言。
慈母图115 《慈母图》 清 钱慧安 绢本设色 纵175厘米 横92厘米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钱慧安(1833—1911),初名贵昌,字吉生,号双管楼,一号清溪樵子,宝山(今属上海市)人。侨居上海卖画,名重一时。擅画人物、仕女和花鸟。笔意遒劲,态度闲雅。《慈母图》将伟大无私的母性渲染得十分崇高而令人感动。
对弈图494 《对弈图》 清 钱慧安 绢本设色 纵175厘米 横92厘米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画中仕女呈典型的文人理想的美女形象:鹅蛋脸型、柳眉细眼、身材修长、体态风流而弱不禁风,千柔百媚,惹人爱怜。对弈仕女蹙眉凝神的形态既有病西施的沉鱼落雁之美,又充满林黛玉似的聪慧和促狭,很是生动传神。
荷塘仕女图116 《荷塘仕女图》 清 樊虚 纸本设色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樊虚生卒年不详,清代晚期画家,善画人物。《荷塘仕女图》笔调简洁,结构处略作渲染,后顺墨线以色勾勒,色从墨态,浑然一体。画中仕女的衣纹一变成法,运笔细劲流畅,笔调高朗严谨,成功地表现了夏衣的质感,充分显示了画家的艺术功力。
柳下晓妆图117 《柳下晓妆图》 清 陈崇光 纸本设色 纵127厘米 横43.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陈崇光(1838—1896),原名炤,字若木、栎生,江苏甘泉(今扬州)人。初为雕花工人,后拜虞蟾为师。山水、花卉、人物俱能,尤擅双钩花卉。古人云:“画人难画手,画树难画柳”。既要把柳树的枯枝老干画得挺拔多姿,又要保持其婀娜之势,确属不易。作为此画中起点缀和烘托环境作用的柳树,在陈崇光笔下却表现得很是从容妩媚。柳下仕女正专心整理晨妆,其光鲜娇媚的姿容在柳枝的衬托下,显得清丽脱俗而动人。
仙姑图118 《仙姑图》 清 任颐 纸本设色 纵148厘米 横79.7厘米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任颐的人物画题材广泛,既有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也有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他善于写真术,能够捕捉人物一刹那之间的神情动态,被誉之为“曾波臣后第一手”。《仙姑图》形象生动,构思奇妙,堪称近代绘画史上少见的佳作。
祝翁呼鸡图119 《祝翁呼鸡图》 清 任颐 纸本设色
任颐的人物画继承了“传神写照”的优良传统,宗法陈洪绶、上追唐寅、梁楷、李公麟、贯休、吴道子、顾恺之、曾鲸、禹之鼎、费丹旭、黄慎,对他都有影响。他的肖像画能做到“如镜取影,妙得传神”,表现方法上吸取西画优长,注意人物解剖关系和立体感。《祝翁呼鸡图》中人物,生动传神,面部须眉毕现。
老子骑牛图120 《老子骑牛图》 清 任颐 纸本设色
任颐是近代“海派”的代表画家,除了花鸟、肖像,人物画的成就很高。《老子骑牛图》中老子瘦骨清像,一副仙风道骨的智者模样。其衣纹勾勒精练,表现了潇洒飘逸的线条美,除了发挥传统笔墨人物画技巧,还适当地吸收西洋人物画的阴影和明暗,而敷色淡雅,浓墨点睛,神采焕发。
钟进士斩狐图121 《钟进士斩狐图》 清 任颐 纸本设色
任颐是“海派”画家中卖画最多、成就最高的画家之一。“海派”就是指清末集中在上海出售自己艺术品,其画作符合新兴城市阶层欣赏口味的一批画家。他们虽然生平经历各不相同,为了适应艺术品市场,高雅的文人趣味逐渐减少,在表现手法上尽量采用更适于被民众接受的方式。此画中的钟进士即钟馗,那满脸正气和威风严肃的表情用任颐那方折遒劲的线条来表现可谓得天独厚。
人物图122 《人物图》 清 任颐 纸本设色
任颐的人物画画面简单,除人物外并无其他背景,更突出了人物的神情特点,真可谓传神写照。此画以勾勒、点缀、泼墨等笔法交替互用,赋色鲜活明丽,画面整体而无琐碎之感,然而其细部却经精心绘制,可清楚看到人物的每一根鬓眉,活灵活现。
送子观音图123 《送子观音图》 清 任颐 纸本设色
据说任颐的画“虽极细之笔,必悬腕中锋。”他自称“作画如颐,差足当一写字”。任颐常以书法用于画中,参用于画意,给人以惊奇不凡之感。
钟馗插花图124 《钟馗插花图》 清 任预 纸本设色
任预(1854—1901),晚清画家。字立凡,浙江萧山人,任熊之子。长期在上海、苏州一带卖画,画艺得到了任薰、任颐和赵之谦的指教。学习文人画,擅长人物、山水、花鸟。画风秀出时流,别立疏懒落拓的风趣。历来画家对钟馗夸张而诙谐的面容十分感兴趣,任预在《钟馗插花图》中将粗率武猛的钟馗与千姿百媚的鲜花画在一起,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钟馗插花动作的笨拙和憨态可掬让人忍俊不禁。
为陈文焯画三十小像125 《为陈文焯画三十小像》 清 任预 纸本设色
任预人物画师承陈洪绶,花卉学宋人双钩法,笔墨豪放,意境新奇,尤善传神。此画是任预为陈文焯三十岁时画的肖像。
梅花仕女图126 《梅花仕女图》 清 任预
任预曾生活在社会底层,目睹帝国主义的蹂躏和上海殖民地化,因而在一些创作中颇多针砭寄情之作,蕴含了一定的思想性。《梅花仕女图》用圆劲方折的线条表现出仕女的清秀纤细,作为背景的梅花则用没骨法晕染,在一种迷蒙中映衬出仕女的秀雅清丽。
秦赞尧像图127 《秦赞尧像图》 清 虚谷 纸本设色 纵143.5厘米 横48.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画秦赞尧立像。图中秦氏光头浓须,身著淡青色长袍,手执灵芝。立于画面的正中。右上方自题“秦醉经四十九岁小像,虚谷写,”下钤“虚谷”朱方印。右上方有秦赞尧自赞和记述创作的情况。全画笔法简练,构图简洁,是虚谷肖像画优秀之作。以秦赞尧“四十九岁小像”推断,此图应为虚谷五十三岁作品。
沈麟元葑山钓徒像128 《沈麟元葑山钓徒像》 清 虚谷 纸本设色 纵116厘米 横55.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坡陀泉石间,画沈麟元头戴斗笠,身著白短裤衣服,留着短发坐在石上,作观水沉思状,身后放着渔竿,以点破主题,画右上方自题“葑山钓徒。竹斋先生五十岁小景,虚谷。”下钤“虚谷”朱方印。画中人物神态悠闲,形象生动逼真。全画笔法冷峭超逸,别具一格。可称虚谷肖像画的代表作品。沈麟元,字竹斋,一字卓哉,钱塘(今杭州)人。清同治至光绪年间(1862—1908)官河南淅川厅同知,善书,工山水,笔力苍劲,书风似奚岗,与虚谷同时代人。
彭公像图129 《彭公像图》 清 虚谷 纸本设色 纵125.2厘米 横63.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一长袍老者手执菊花,倚坐于湖石块累上。庭院中双松挺拔,茂郁苍翠,松下两只白鹤在绿荫间闲步。竹篱边,秋树葱茏,丛菊盛开。画家很注重人物面目的刻划,勾染笔笔精到,墨色渲染过度,虚实对此清晰自然,很好地把握住了主人公面容丰满、神态闲适的特征,加上流畅简洁的衣纹和松鹤花石的映现,更显示出“人淡如菊”、儒雅持重的精神风貌。
中国名家名画赏析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金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十大传世名画
潮河边人推荐阅读:清宫十大顶级画家:郎世宁 禹之鼎 焦 2011.06.20 清宫十大顶级画家:郎世宁 禹之鼎 焦秉贞
十二月令图轴 清 唐岱 丁观鹏(全册) 2011.06.19 十二月令图轴 清 唐岱 丁观鹏(全册)
燕山八景图 清 张若澄(图文) 2011.06.19 燕山八景图 清 张若澄(图文)
十骏马图册 清 王致诚 2011.06.19 十骏马图册 清 王致诚
雍正妃行乐图 十二美人图 雍亲王题书 2011.06.19 雍正妃行乐图 十二美人图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
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 2011.06.19 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翚及其
焦秉贞(清) 仕女图(图册) 2011.06.18 焦秉贞(清) 仕女图(图册)
杜甫诗意图 清 王时敏(组图) 2011.06.18 杜甫诗意图 清 王时敏(组图)
红楼梦十二金钗图 清 费丹旭(组图) 2011.06.17 红楼梦十二金钗图 清 费丹旭(组图)
百子团圆图 清 焦秉贞(画册) 2011.06.13 百子团圆图 清 焦秉贞(画册)
历朝贤后故事图 清 焦秉贞(画册 附 2011.06.13 历朝贤后故事图 清 焦秉贞(画册 附文)
全新解析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原 2011.05.28 全新解析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原创) 台
您可能也喜欢:
清宫十大画家 冷枚画选 2011.11.20 清宫十大画家 冷枚画选清宫十大画家 余省画选 2011.11.21 清宫十大画家 余省画选清宫十大画家 禹之鼎画选 2011.11.20 清宫十大画家 禹之鼎画选清宫十大画家 姚文瀚画选 2011.11.19 清宫十大画家 姚文瀚画选清宫十大画家 唐岱画选 2011.11.20 清宫十大画家 唐岱画选清宫十大画家 丁观鹏画选 2011.11.20 清宫十大画家 丁观鹏画选清宫十大画家 金廷标画选 2011.11.19 清宫十大画家 金廷标画选扬州八怪:郑燮 罗聘 黄慎 李方膺 高翔 金农 李鱓 汪士慎 2011.10.31 扬州八怪:郑燮 罗聘 黄慎 李方膺 高翔 金农 李鱓 汪士慎明代名家名画赏析 2011.06.11 明代名家名画赏析清四僧:石涛(原济)、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弘仁(渐江) 2011.10.19 清四僧:石涛(原济)、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弘仁(渐江)清初“金陵八家”:龚贤、樊圻、吴宏、邹喆、谢荪、叶欣、高岑、胡慥 2011.10.30 清初“金陵八家”:龚贤、樊圻、吴宏、邹喆、谢荪、叶欣、高岑、胡慥清宫十大顶级画家:郎世宁 禹之鼎 焦秉贞 冷枚 唐岱 丁观鹏 徐扬 姚文瀚 金廷标 余省绘画精选 2011.06.20 清宫十大顶级画家:郎世宁 禹之鼎 焦秉贞 冷枚 唐岱 丁观鹏 徐扬 姚文瀚 金廷标 余省绘画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