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来和李秋歌谈恋爱:第一章从内战到国际性战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7:49:31
1-1亚洲的火药桶爆炸了
2010年10月29日15:32
1950年6月25日,这是一个令人难以忘却的日子。这一天的黎明前,滚滚乌云笼罩着朝鲜半岛上空。突然,三八线附近地面上闪动着一片片耀眼的火光,一阵阵天崩地裂般的轰鸣声响彻云霄。顷刻间,三八线地区陷入了烟雾火海之中。
朝鲜南北双方围绕国家统一问题而进行的斗争,终于在这一刻酿成全面内战。
长期以来,有关朝鲜内战的起因众说纷纭。争议的焦点主要围绕谁先挑起战争。内战爆发当天,南北朝鲜双方发布的战争消息是截然不同的。
平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务部发表公报,宣布:“南朝鲜的伪国防军突于25日拂晓在三八线全线向北朝鲜发动了意外的进攻。……目前共和国警备部队正抵抗敌人,展开了激烈的防御战。”
汉城,南朝鲜陆军参谋总长蔡秉德紧急召见各国记者,宣布:“与以往的三八线冲突不同,北韩军开始了全面进攻,国军正在击退敌人。”
如果仅仅把问题的焦点放在谁开的第一枪,是很难解开朝鲜内战之谜的。但如果对朝鲜问题的由来稍加梳理,朝鲜内战的起因应该不难判明。
朝鲜问题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经确定下来。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为解决日本侵占别国领土所发表的“开罗宣言”中,就提出了关于战后朝鲜的安排问题,宣布“我三大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独立”。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的会议上,美、苏首脑单独会谈时,提出了朝鲜的“托管”问题。美国总统罗斯福提议,在日本投降后,“朝鲜要由一个苏联代表、一个美国代表和一个中国代表实行托管”,“托管期也许要二十到三十年”,“没有必要邀请英国参加朝鲜的托管”。斯大林表示,“托管期愈短愈好”。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公告重申了“开罗宣言”关于朝鲜的问题的规定。
是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在中国人民和军队的支援和配合下,击溃日本关东军,逼近朝鲜。而美国地面部队还远在600英里外的冲绳岛。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十分担心苏军进入朝鲜境内后会大举南进,控制整个朝鲜,而此时美国还不能投入足够的兵力,抢在苏军进入该地区之前占领朝鲜南部。
为此,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三部协调委员会于8月10日至11日在五角大楼召开紧急会议,主要讨论在朝鲜的日本军队投降问题。国务院的代表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希望美国接受日本投降的区域尽可能往北推移,限制苏联在朝鲜的控制范围。
既然美军难以抢在苏军进入朝鲜地区之前控制朝鲜南部,就只能通过政治手段划定日本军队在朝鲜的投降区域来限制苏军的行动。这个区域的划分既要能满足国务院的政治意愿,又能符合美军的军事现状,而且还要考虑到苏联方面能否接受。美国陆军部提出,以北纬38度线为界,美国在这条线以南接受日本投降,这样可把朝鲜半岛大体上分成两半,而且汉城被包括在美国部队的受降区。
这一方案很快得到杜鲁门总统的批准。问题的关键是苏联能否接受这条由美国人划定的界线。
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麦克阿瑟立即发出盟军总司令关于日本受降的总命令第一号,其中确定以北纬38度线为界,命令朝鲜地域的日军在三八线以北者向苏军投降,在三八线以南者向美军投降。
使美国感到意外的是,苏联对于日本在朝鲜受降的区域划分没有提出异议。于是,一条没有任何政治、军事含义的纬度线竟变成了南、北朝鲜的分界线。一条分裂朝鲜的三八线就这样定下来了。朝鲜内战的祸根由此埋下!
8月15日,苏军进入朝鲜北部,在金日成领导的朝鲜人民革命军的配合下,于8月22日占领平壤,23日南下至三八线以南的开城,逼近汉城。盟军总司令关于日本受降的总命令第一号发布后,苏军撤出开城,北撤到三八线地区。
从9月8日开始,美军第24军军长霍奇少将率第6、第7、第40步兵师在朝鲜南部的仁川、釜山登陆,占领朝鲜三八线以南地区。
当战争的硝烟在这片饱经战火的热土上渐渐散去,朝鲜半岛沉浸在民族解放的喜悦之中,朝鲜大地上洋溢着喜庆热闹的场面。但是,朝鲜人民欢庆的却是一个在大国政治交易下形成的分裂的国家。
三八线本来是美苏两国为接受侵朝日军投降而临时划分的界线,但从此,朝鲜便以此线为界,形成了南北分裂对立的状态。当时,全部朝鲜共有3000万人口,三八线以北占40%,土地面积占57%,三八线以南人口占60%,土地面积占43%。
在三八线以南,美国占领军司令霍奇将军宣布:美军在朝鲜的政策为“维持现状”。美军进入南朝鲜后,立即解散了该地区已经建立起来的人民委员会,复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机构。1945年9月19日,美国占领军在原日本总督府的基础上成立了南朝鲜军政府,把日本殖民统治的原有体制和行政机构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被朝鲜人民痛恨的日本官员和警察摇身一变成为南朝鲜军政府的执法人员。美国占领军善待原日本殖民统治机器的成员,残酷镇压南朝鲜左翼组织和爱国人士。美国人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南朝鲜人民的强烈不满。
霍奇向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报告说:“在南朝鲜,人们把分裂归罪于美国,这个地区的人民越来越憎恨一切美国人。”杜鲁门在其回忆录中承认:“大多数朝鲜人既不希望美国士兵,也不希望俄国士兵留在自己的国土上”,“1946年秋季,在我们占领的地区,曾发生过几起骚乱和示威运动,在少数情况下,我们的军队还不能不向进行示威的群众开枪射击。”
军政府在华盛顿和麦克阿瑟总部的鼓励下,大力扶持南朝鲜反共势力。1945年6月,离开故乡30年、流亡在美国的李承晚请求美国承认他是南朝鲜政府的领袖。10月下旬,麦克阿瑟用军用飞机将70岁的李承晚从美国接回汉城。麦克阿瑟当着另一位南朝鲜领袖金九的面,明确表示要由李承晚担任统治者。
李承晚1875年生于黄海道平山郡。1894年进入美国教会办的学堂学习英文,毕业后留校任教员。1896年,李承晚加入“独立协会”。1898年以有阴谋废除王位和推翻政府的嫌疑被捕,并被判死刑。1904年8月获释。1904年11月,李承晚受闵泳焕等人的派遣,到美国开展争取美国政府支持朝鲜独立的活动。先后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学习,获得普林斯顿大学授予的哲学博士学位。1909年9月回国,任汉城基督教青年会教师。1912年再次赴美,进行独立活动。
1919年3月,朝鲜民族主义者选中中国上海作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汉城临时政府也派人到上海,共商大计。4月8日,汉城临时政府又派人将政府的阁员名单和临时宪法草稿送到上海以供参考。10日,来自各地的朝鲜人代表会议,决定在上海成立临时议政院,作为大韩民国的最高民意机关,政府的全称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参照汉城方面送来的阁员名单,选举李承晚为国务总理。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成立后,出席巴黎和会的朝鲜代表即以临时政府代表身份进行活动。5月24日,朝鲜代表向美、英、法、意4国首脑递交了临时政府总理李承晚的一封公开信,详述了临时政府成立的经过和朝鲜人民对巴黎和会的希望。朝鲜代表还向和会提出将朝鲜独立作为会议一项议程,进行正式讨论。李承晚等朝鲜代表在巴黎的种种努力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成果。巴黎和会结束后,李承晚等人乘船前往美国,继续寻求美国的支持。
1933年李承晚又到瑞士,到日内瓦的国联会议上开展争取有关国家支持朝鲜独立的活动。1934年赴美。1941年在夏威夷召开的“海外朝鲜人大会”选举李承晚为“对美外交委员”。在美国期间,李承晚和美国的上层人士建立了较多的联系。
霍奇根据麦克阿瑟的命令,在汉城为李承晚举行回国仪式。霍奇要“全体朝鲜人拥戴他们的领袖李承晚”。1948年7月20日,在美国的操纵下,南朝鲜进行总统选举,李承晚、李始荣当选为正、副总统。8月15日正式成立了“大韩民国政府”。
应李承晚的邀请,美国远东总司令麦克阿瑟从东京飞赴汉城,参加总统就职仪式。
在庆典仪式上,李承晚发表就职演说后,麦克阿瑟充满激情地说:“在这个正义事业向前迈进的时刻,我们的胜利却由于现代历史上一场巨大的胜利而黯然了——一条人为的屏障分割了你们的国家,这条屏障必须而且即将被拆除。”
南朝鲜政府成立后,李承晚集团于1948年8月下旬至12月上旬同美国先后签订了《韩美暂行军事协定》、《韩美移交财政和财产协定》和《韩美经济援助协定》。这些协定规定:允许美国顾问完全控制南朝鲜军队、警察及一切重要地区的建筑;李承晚政府承担美国占领军的一切费用,美国有权在南朝鲜取得和处置任何财产;美国控制南朝鲜的对外贸易,鼓励美国私人资本在南朝鲜投资,掌握南朝鲜的经济命脉。
在三八线以北,苏军宣布:“朝鲜已成为自由民主国家”,“苏联将在朝鲜一切反日民主政党广泛合作的基础上,帮助朝鲜人民建立自己的民主政府”。
1948年8月17日,以朝鲜共产党为首的朝鲜各方面民主爱国人士在平壤成立了朝鲜建国准备委员会。之后,在朝鲜北方各地纷纷成立了人民政权机关——人民委员会。9月6日,以朝鲜建国准备委员会为主体,来自朝鲜各地的人民委员会的代表1100余人,在平壤举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中央人民委员会,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定国号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金日成任内阁首相。
金日成,1912年生于朝鲜平壤市万景台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随父到中国吉林,曾就读于吉林市毓文中学,其间组织朝鲜共产主义青年同盟。1931年加入朝鲜共产党,1932年创建反日游击队(后发展为朝鲜人民革命军),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地区坚持抗日武装斗争。1936年创建朝鲜祖国光复会,同年率队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后转到苏联,任苏军朝鲜支队支队长。1945年率队返回朝鲜,配合苏军解放朝鲜北部地区。1946年任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和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委员长。
此时,美苏很快由战时的盟友变成对手,大搞冷战,使朝鲜成为冷战的一个重要战场。杜鲁门指出:“朝鲜变成了两大思想体系斗争的战场,我们在亚洲获取胜利将依靠在朝鲜的斗争。”
1946年6月,美国总统特使埃德温?保莱在巡视朝鲜之后,于22日在给杜鲁门的报告中曾说:“尽管朝鲜是一个小国,从我们的整个军事力量来看,我们在这里担负的责任并不大,但是,这个地方却是一个进行思想斗争的战场,而我们在亚洲的整个胜利就决定于这场斗争。就在这个地方将测验出来,究竟民主竞争制度是不是适宜于用来代替失败了的封建主义,或者其他某种制度——共产主义,还是更强些。”
就这样,在世界军事大国的支持下,朝鲜形成了两个意识形态根本对立的政府。两个政府都试图按照各自的信仰统一朝鲜。扩军备战成了头等大事。
朝鲜内战爆发前,南朝鲜军队总数已达11.4万人,陆军共8个正规师,武器装备主要从美国引进。步兵师的炮兵主要为105毫米榴弹炮、82毫米迫击炮、60毫米迫击炮、57毫米反坦克炮等。
北朝鲜人民军空军拥有飞机200架,兵力2000余人。航空师主要装备有:伊尔-10、雅克-9、PC-2等型飞机。海军拥有一支鱼雷快艇部队。陆军发展到2个军10个师5个旅另5个团约10万人。人民军的武器装备主要是从苏联引进的。坦克旅的主战坦克为T-34型坦克。步兵师的炮兵主要为122毫米榴弹炮、76毫米自行火炮、45毫米反坦克炮等。
从1949年年初开始,南朝鲜军队不断在三八线地区挑起军事冲突。自1949年1月1日至4月15日,动用连至营规模的兵力,沿三八线向北进犯37次。5月,南朝鲜军队出动4100余人,在炮火的支援下,猛攻三八线以北开城附近松岳山的人民军警备部队阵地。7月,南朝鲜军队再次出动旅级规模的部队,进攻松岳山阵地。三八线以北的高山峰、银波山、国寺峰等要点,也多次遭到南朝鲜军队的进攻。据朝鲜北方的统计,1949年南朝鲜在三八线上的军事挑衅共计1836次。从1950年年初开始,南朝鲜向三八线地区大规模集结武装部队,朝鲜半岛的局势变得更加紧张。
1950年元旦,李承晚在记者招待会宣称:“我们在新的一年中将万众一心,收复失土……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把南北朝鲜重新统一起来。”
陆军参谋总长在新年贺辞中宣布:“今年国防军的任务是用实际行动收复尚未收复的土地,统一国土。”
6月19日,美国国务院顾问杜勒斯访问南朝鲜。对李承晚来说,这是一位能帮助他统一朝鲜的贵客。因为杜勒斯可以说是“大韩民国”的教父。他于1948年作为美国驻联大代表曾就朝鲜问题提出一项建议,这一提议使联大形成一个新决议,即在朝鲜的自由区域内建立一个代议制政府以帮助建立一个独立的朝鲜。杜勒斯又提议成立“过渡时期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投票决定在南朝鲜实施单独选举并据此建立民国,“大韩民国”由此而来。
李承晚毕恭毕敬地请杜勒斯走进南朝鲜国会会议大厅,并发表了简短的演讲,大加赞美杜勒斯对“大韩民国”的有力支持。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杜勒斯走上讲台。一番客套话之后,杜勒斯转换了话题:
“你们处于自由世界的最前线。你们的形势既充满危险又激动人心。你们面临着一种新的危险,这危险来自共产主义的苏联,它那冷酷的怀抱笼住了三八线以北的朝鲜人民,……同时它还用恐怖主义,欺骗宣传,渗透和颠覆性煽动来削弱和诋毁新的大韩民国。”
这位“大韩民国”的教父保证:“你们并不是孤立的,只要你们继续担负起自己为实现人类自由而应负的责任。”
南、北朝鲜之间的摩擦不断发生,朝鲜半岛的上空阴云密布,战争一触即发。由于朝鲜已经成为美苏冷战对抗的军事前线,一旦战争爆发,就不再可能是一场单纯的内战。
朝鲜内战一爆发,立即就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亚洲的火药桶爆炸了!”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嘶嘶作响!”
西方国家的各大报刊纷纷报道朝鲜内战爆发的消息。美国学者R.H.波茨是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的:
“在一连串沉闷的爆炸声中,这只火药桶爆炸了……在纽约,在东京,在伦敦,在华盛顿,人们本能地仰头望天:俄国人的原子弹飞来了吗?又一场大屠杀,就这样开始了吗?难道共产党选定遥远的朝鲜作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一场内战却引起国际上如此的关注,这并非天方夜谭。
(本章节选自《从鸭绿江到三八线》解放军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