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先锋6杀集锦:三网融合诸神之战:广电电信进入艰难博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43:20
故事从公元2010年1月13日开始: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使三网融合的僵局有了重大突破,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一个“加快推进”的时间表。正如电影《诸神之战》讲述的发生在奥林匹亚山的一场权力之战一样,神与人、神与神、抑或是半神半人间在拯救与被拯救中,都希望成为新秩序的统治者。广电与电信将展开一场有史以来最艰难的博弈。

  体制之惑

  试点方案PK新舞台

  5月12日,据知情人士透露,根据国务院的要求,三网融合试点方案是加速的第一步,按计划应该是在2010年5月份推出。但现在由广电总局和工信部联合上报的试点方案第二稿已被打回。

  一场盛大的婚宴,却成为两个“婆婆”PK的新平台。

  而在已出的两稿方案中,并没有看到两部委对于融合的诚意,试点方案的制定似乎已经成为两大系统PK的新舞台。

  两个城市代表两种心态

  两个城市的不同态度,正好体现了试点方案制定过程中博弈的心态。

  杭州华数是广电系统三网融合业务推进最好的企业,成为整个广电行业的样板和急先锋。华数以新业务形态实现三网融合的实质进展,不仅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宽带网接入、互联网应用业务均有涉及。华数在这轮试点城市的选择上颇为积极,华数副总裁赵志峰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势在必得”。广电系统更倾向于让华数这样广电业务相对强势的地区进入试点范围。

  另一个试点城市的潜在可能是北京。据记者了解,北京的情况比较特殊,情况复杂,在各种新业务的推进中一般不会作为试点。但从新业务拉动本地经济的角度考虑,北京市政府对这次三网融合的试点非常积极,作为北京地区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歌华有线并不太愿意成为试点。歌华有线在北京完成双向改造的用户只有30万户,到今年年底有望完成100万户。从双向改造用户数量来看,是不够试点要求的,也不具竞争力。“成为试点意味着广电和电信的双向进入。而歌华有线因为历史原因,在北京地区的双向改造进展很慢,与电信系统的用户数量相差悬殊,一旦放开,歌华  可能会流失客户。而电信业更希望北京成为试点。” 一位广电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仅试点城市的选择一项,广电与电信就费尽心意,更何况试点方案涉及到更多的势力划分,争执不下自然容易理解。试点内容包括推进双向业务进入、加快网络改造、培育市场主体、探索形成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试点地区的选择理应具有多样性、典型性和代表性,而试点的结果将会很大的影响未来政策以及双方优势的延伸。

  台上PK,台下助威

  4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就给国务院三网融合领导小组递交了一份《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第一稿)》,双方因为“各执一词”,第一稿很快被打回。4月26日,双方制定的第二稿再次提交。第二稿双方的表述有所缓和,内容也变得模糊。但第二稿依然没有得到国务院的认同。

  据记者了解,国家为推动三网融合已经成立了两个小组:一是领导小组,由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以及各部委的主要领导组成。二是专家小组,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校长邬江兴带队,专家小组是在三网融合方案被国务院正式接受后,对该方案进行评估、预判、修改的专业团队,并提供给领导小组最终的评审意见。“第一稿和第二稿都没有送到专家小组进行评审,说明方案离要求相差很远。第三稿什么时间能出来不清楚,但从审批流程来看,一定会晚。”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就在为试点方案PK的同时,双方频发文件,以抑制对方势力在方案明确之前悄悄扩大。

  4月12日,广电总局向各省广电局发出一道“41号文”,要求对于未经广电总局批准擅自开展IPTV电视业务的地区,依照《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等条规依法予以查处,限期停止“违规”开展的IP电视业务。4月中旬央视曝光TCL等互联网电视等涉黄问题。4月28日,广电总局先后出台《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管理规范》、《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管理规范》双牌照进行监管。私自提供互联网视频服务的电视机企业将属于违法行为,与其合作的通信单位负有连带责任。

  另一方面,工信部联合六部委下发《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则对网络带宽提出了大跃进式的发展思路,颇有拖垮广电的意味。更有意思的是,近日工信部印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年标准化工作要点》,在2010年的工业和通信业各行业(领域)标准制修订重点,工信部明确提出,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手机电视、IPTV等三网融合国家标准。”虽然对新业牌照发放没有 控制权,但在标准的制定上,工信部则可以“立威”。

  明争暗斗,试点方案制定的过程,正是一个双方PK的新舞台。而系列针对性的政策频出,则如同台下的“啦啦队”,虽不决定PK的胜负,但绝对可以影响双方的声势。必争之地

 

  IPTV PK主战场

  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等新业务逐渐走进用户的日常生活当中。虽然有强大的推动力,也有足够的市场需求,但这些新业务都没能取得快速的发展,而长期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我该归谁管?我会不会违法?就一直在广电系、电信系的斗法中,这些新业务成为重灾区。新兴业务的监管与抢夺,成为双方PK的主战场。IPTV表现得最为典型,特别是在2010年年初,三网融合提速之后,IPTV遇到最多的麻烦。

  在IPTV上给予限制,就是为广电赢得时间。

  从国务院发布三网融合整体战略之后,在三网融合试点方案还没有确定之前,广电系统又频繁出手。

  先是在2月22日,紧急叫停广西、新疆两省级电信公司的IPTV项目,涉及面达到十几个城市。

  4月12日,广电总局发出了一道“41号文”,要求对于未经广电总局批准擅自开展IPTV电视业务的地区,依照《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等条规依法予以查处。这次涉及面更为广泛,除云南、江苏、上海、哈尔滨、大连等两省十二市外,包括广东、福建、浙江等IPTV用户大省的业务将被强制叫停。据悉约有200万IPTV用户受牵连。

  这一次的清查矛头直指电信运营商,而且时间点正处于试点方案制定的关键时期。

  IPTV是最为典型的三网融合应用,只要是一根足够带宽的网络,用户就可以享受通信、电视、互联网的多重服务。在欧洲就是抓住了IPTV的业务实现了三网融合的突破,政策法规为三网融合铺平了道路,IPTV进展较快。而在中国,IPTV却成为三网融合最残酷的主战场。

  从国务院三网融合所做出的战略规划来看,政策上是对广电有些优势,但广电体系市场化机制落后,除了电视以外,没有核心优势的业务,在这种情况下,限制电信系统抢跑成为唯一方法。

  另一方面,电信企业财大气粗,技术、设备、网络都有条件引入新业务,所以大打擦边球,广泛开展新业务,以期在监管的边缘先行一步。

  IPTV仅是三网融合中部门利益博弈的一个缩影。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等业务也一样,如果不能实现两个部门的统一协调,业务拓展将会举步维艰。从之前手机电视标准之争,到今年互联网电视牌照的发放,新业务都只能在两部委的较力中缓慢前行。

  两军对垒 内容PK宽带 谁的手中王牌

  广电与电信手中各有王牌。虽然从三网融合的整体政策上看,对广电略有倾斜,但在战场上,双方却都有钳制对方的致命武器。

  一个管内容,一个管宽带出口;一个手里拿着牌照,一个负责制定技术标准。广电与电信手中各有王牌。虽然从三网融合的整体政策上看,对广电略有倾斜,但在战场上,双方却都有钳制对方的致命武器。

  广电手中最主要的王牌就是对内容的监管权,而广电多年发展的优势也在于节目,而不是网络。由于掌握着内容监管的王牌,广电顺理成章地取得了多项新业务发放牌照的权力,这也成为阻击电信的最有力的武器。

  5张IPTV牌照、247张互联网视听节目许可证和5张手机电视A类(集成类)牌照、几十张手机电视B类(自有类)牌照、3张互联网电视牌照,仔细梳理就会发现,牌照的发放多为广电家族的企业。

  电信业手中的王牌则是出口带宽。今年4月份,电信与联通方面就表示不能给予广电网络互联网骨干网的地位,其理由是广电若与电信网络免费对等互联,将带来网络安全、国际出入口的等问题。而未来昂贵的网间结算费用将成为制约广电推广互联网接入业务的掣肘。

  当然,工信部还有武器,在广电以发放牌照制约电信运营商进入新兴业务领域的同时,工信部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年标准化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手机电视、IPTV等三网融合国家标准。” 在这些三网融合需要制定的标准中,手机电视和IPTV作为两个广电和电信三网融合的典型性业务,这次被工信部提到了显要的位置。

  广电总局的职能就是对节目的监管权,所以对一些新业务牌照发放的生杀大权也在广电。而互联网带宽出口和技术标准则在工信部的权力范围之内。我国的监管原则是,“谁提供谁负责、谁运行谁管理”,在内容提供和运营商分离的三网融合背景下,技术与业务虽然发生了融合,但权利与监管还是分而置之。

  互掐命脉,双方只能在原有的领土上撕杀。其实,地方上一些运营商以合作的心态开展全业务,不仅双方无损,而且开辟出了新领域,真正将饼做得更大。比如深圳天威视讯和深圳移动走到了一起,二者联合推出了“家庭欢乐颂”套餐业务,旨在为用户提供跨广电与电信的业务包,包括手机、家庭固话、家庭2M 宽带和付费数字电视节目等,全年费用是1380元。这种业务很受用户欢迎。再比如从杭州华数的发展历程来看,与网通的合作共赢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歌华有线副总裁罗小布在一次公开场合讲道:“三网融合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不是部门之间的利益重组,显然未来的格局还要由国家战略来决定,而广电、电信为部门利益进行的布局和利益博弈可能会成为无用功。”

  利益拉锯 三网融合身陷僵局

  还没开始,就已经陷入僵局;置身事中,看不清前路,但却不得不披挂上阵,在这场战争中,掌管奥林匹斯山不一定意味着赢,堕入人间不见得就是输。

  “你怎么看三网融合?”当记者很多次问不同的人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在被采访对象询问着。

  因为这是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原本预计5月出台的三网融合试点方案,果然不出所料地推迟了。“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拿了个方案,广电不同意,关于具体试点城市仍然在吵架。”一位知情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还没开始,就已经陷入僵局;置身事中,看不清前路,但却不得不披挂上阵,在这场战争中,掌管奥林匹斯山不一定意味着赢,堕入人间不见得就是输。主神的较量

 

  “不好意思,我要先走了,”中国电信的一名工作人员抱歉地对他的朋友说,原因是他刚刚接到一条短信:广电总局大举封杀IPTV,他不得不在周末赶回去加班,想办法应对。

  在三网融合的博弈中,广电总局和工信部坐镇中军,各自的主将则分别是网络运营商们。其中,工信部的几员大将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广电的则是各大广播电视集团。

  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广电在积极地进行双向网和市场化改造,并且对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进行布局。

  按照广电的规划,要用3~10年时间投资近千亿元来打造一张基于3T技术的NGB网络,其中计划在3年内打造一张用户超过1500万户的试验网,其中在上海建设50万户的试验网在世博期间已经投入使用,每户接入带宽速度超过60Mbps,比现有电信宽带用户平均上网速度快近百倍。

  中国电信不甘示弱,推出了“城市光网”计划与之叫板。据悉,这个计划可以全面提升城市宽带的网速,世博期间,中国电信对方圆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实现全覆盖,并提供光纤到楼层、到场馆的百兆/千兆的上联能力,以便承载基于中国电信“城市光网”之上的诸如高速上网、IPTV、VOIP、会议电视、视频监控、“网上世博”等业务,这个速度将高于NGB的网速,使双方在接入速度上的竞争优势变得模糊。

  网络能力的较量,其实只是一个方面。更大的胶着点还在于增值业务的培育。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业务正式商用,可使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的客户端已经有403款,电子书将有8款,入库图书6万册。手机终端的功能和价值再次得到延展,此前,在资讯、游戏、视频等增值业务领域取得的效益更是让广电眼红不已。

  中国联通在引进iPhone之后,2010年5月11日,又与联想共同开始发售智能手机乐Phone,据联想集团CEO杨元庆透露,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为乐Phone的发展提出了诸多意见,包括构思“乐媒”这一多媒体彩信应用,以及双模式的销售渠道。乐Phone能以WiFi方式接入,也支持 WAPI。

  双方的沟通始于2009年春节。杨元庆向常小兵介绍乐Phone原型机。杨元庆回忆说,常小兵亲自接待,并提出建议,让杨元庆做一个多媒体短信的应用,让用户可以选择录音或者是图片,或者是一段短的录像传递信息,并依然可以利用今天联通的彩信平台来传递。

  “常总说‘如果你做出这样的应用,我就利用联通的平台推广你们的产品’。当时我们是一拍即合,我承诺年底前就拿出样本,这就是今天乐Phone上重要的应用,乐媒的浏览。”杨元庆说。

  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对产业链的精心锻造不同,广电的处理方式显得有些简单粗暴。“尽管他们现在需要SP和CP为他们的数字电视提供内容,但仍然改不了高高在上的姿态,和广电打交道是十分困难的。”一位地方有线电视集团数字电视频道的内容供应商对记者说。

  虽然真刀真枪地短兵相接,广电不占优势,但是可以用行政指令撑起保护伞。比如,在互联网电视业务上,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CNTV)、百视通、华数充当了收费站,在一条本应畅通的公路上设卡——拥有版权的内容要向电视机等硬件厂商提供内容,必须通过上述3家牌照方进行。

  小蚁雄兵

  “我相信三网融合会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实现的。”激动网董事长兼CEO吕文生告诉记者。

  对于激动网这样的视频网站来说,十分乐意看到多一个电视终端成为其内容的出口。完全依托互联网的视频网站,并没有获得广告主的广泛认可,基本上都处于收支勉强平衡的状态,而购买带宽和服务器、版权所耗不菲,有的甚至开始投入资金拍摄具有互联网特征的短剧。土豆、优酷已经启动了相关的计划,激动网的赳客互动剧场自2005年推出以来投入了6000万元之巨。

  如果数字电视强推成功,IPTV得到放开,对于上述有内容运营经验的公司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目前广电对互联网电视的政策是“双牌照”(内容集成牌照+内容牌照)管理,现在数字版权发行到电视机终端必须通过内容集成牌照方完成。“我们跟华数有合作。”吕文生说。

  另外,盛世骄阳渠道事业部副总监雷彬义向记者透露,百视通和华视也是其内容输出渠道之一。

  依附在这条产业链上的还有电视机、机顶盒、手机等终端厂商,假如最终形成4家运营商全网竞争,终端在技术和产品准备上已经可以实现多网络接入。以手机电视为例,联想、中兴、天语、LG、三星等都加入了CMMB的终端供货体系;互联网机顶盒市场在2010年风生水起;互联网电视机厂商尽管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尴尬,创维和清华同方分别与牌照方合作之后,开始名正言顺地市场推广。

  其实除了网络运营商之外,终端制造商和增值业务运营商都是骑墙派,但是广电的网络运营能力,却让很多人慎之又慎。最著名的案例就是2007年,天盛传媒以5000万美元的天价购得英超2007~2010年在中国内地的转播权,并且打算向球迷收费。这次大胆的尝试如果能成功培养用户付费的习惯,将开启一个潜力十分可观的金矿。但是,在这过去的3年中,用户急剧减少,天盛巨额亏损。

  吕文生向记者透露早年他也曾在数字电视上投入了3000万元,最终不见成效。因此,有从事电子商务的CP为分散风险,除了承接数字电视的购物频道,一定会搭建互联网平台,以促成销售。

  或力挺,或观望,各路神仙的心态不尽相同,这场涉及到利益分配的激烈拉锯,也许会改写历史。后市难测 一笔经济账

 

  三网融合的走向,就如同传闻中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秋天迷雾中的重庆,朦胧而神秘。

  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电信业2009年收入总额达到8400亿元,而广电的有线业只有39亿元,大概只有电信业收入的1/21,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毫无疑问,相比于富可敌国的电信运营商,广电行业是彻彻底底的穷人。

  广电与电信的纠葛,在中国的特有体制和文化背景下,既是钱的问题,其实又不是钱的问题。三网融合的走向,就如同传闻中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秋天迷雾中的重庆,朦胧而神秘。

  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如果拿出2009年的数据,差距则更为惊人,仅中国移动一家的净利润就已经超过1200亿元,也正是由于如此的财大气粗,三家运营商,尤其是中国移动不仅能够利用融合之前的缓冲期,倾尽全力,大规模补充固网瓶颈,实现FTTH(光纤到户),以抵消广电同轴电缆在家庭接入方面那仅存的优势。

  同样,凭借自身超强的产业链龙头效应,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头大象,让产业链上无数制造商俯首帖耳,百依百顺,为其马首是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雄厚的资本实力。现在的TD产业链,如果说初建时是由于周寰等大唐一班人马的坚定意志和张新生等信产部官员的鼎力支持,那么试商用之后TD产业链的每一次发展和跨越,则几乎完全依赖于中国移动一家之力。从“不换卡、不换号、不登记”的“三不”政策的提出,到6亿元资金补助产业链,中国移动这个 TD产业链的带头大哥一次次带领着小弟们迈过一个又一个大限,形成了今天的态势。

  富裕的途径和方法有千万种,但是改变贫穷的办法只有变革。一直墨守成规的坚守,是不可能换来脱胎换骨的变化。从现在看来,无论是资本、网络覆盖和运营方面,广电都是穷人,而且在市场、人才、管理等细分方面更是相去甚远。甚至连广电自己人在谈到自身的运营和服务水平方面,也没脾气。

  其实贫穷并不可怕,关键是作为穷人的广电要有改变贫穷的决心和行动,也就是解放思想,不能总想以自身的某一种职能作为挡箭牌来阻滞改革,拒绝市场竞争。超人是不存在的,市场规律迟早也会适用于广电身上——况且国务院已然为这个规律的适用时间做了规定,3年过渡期。

  目前,广电有16个省市已经完成了整合,平均用户250万户,实际上整合在一起统一经营的也就只有4000万户,而且大部分的有线网络用户还分散在众多的市县网络公司。在资产方面,全国有线网络总资产大概只有2000亿元,而且目前数字化大部分是靠银行贷款,还本付息的压力非常大。

  众所周知,目前广电网络的两个致命弱点就是网络单向及分散经营。这两个都是烧钱的大项。以双向改造为例,目前广电力推的是大连模式,因为大连地区目前在原来单向数字网的基础上,通过加载一个硬件设备,在每户花费数十元的基础上,实现了双向网。但这经过改造后的双向广电网上行承载力也很低,能够承载的业务极其有限,双向网能够为广电带来多少回头钱还是巨大疑问。况且即使一户数十元,那么全国数以千万计的数字电视用户改造完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况且改造广电网绝不仅仅是终端用户身上要花钱,单是全国BOSS等计费系统的构建都是糜费巨大。

  另一个花钱的大项是整合地方诸侯。与电信业全程全网、垂直管理不同,广电多年来形成了地方诸侯割据、上下政令难畅的顽疾。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顽疾呢?收购,这个看似匪夷所思的方法也许才是解决诸侯割据最有效的方法。放眼全国数以千计的大大小小广电运营商,我们似乎回到了春秋战国。虽然设立了中国有线,但其并没有对诸侯的实际控制能力。在收购方面,仅江苏有线就花了15亿元才购买了数家地级市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可想而知,要完成全国大规模的并购整合,需要多大数量的资本。这在广电还息尚且吃力的条件下,从哪儿来钱?

  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大问题

  而正应了那句谚语——“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大问题。”广电之殇关键不在钱,更多的问题是钱也无法解决的。

  融合的终极目标无非是部门的整合和产业的融合。那么就如同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重组一样,总要有一个主导部委或者部门。那么究竟是工信吸纳广电还是广电整合工信呢?其实个中不确定因素还是太多。

  分开来看,在政府层面,工信部本身就是以信产部为班底,加入发改委的中小企业局以及国防科工局等相关机构的庞大部门。从其运行两年来的情况看,推动工业和信息化融合的初衷并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实现。铁腕部长李毅中甫一上任就遇到国际金融危机,投入了相当大精力才将工业经济稳住阵脚。工信部内部整合也是遇到了很大困难。司局间权限的规范和界定都遭遇较大难度,甚至连办公地点都分为多处,长安街和万寿路两个大办公区。

  广电总局不仅具有广电网络的经营管理职责,还肩负着内容管理审查的重任,意识形态管理才是其最为核心的职能所在。只有彻底完成市场部分与非市场部分的剥离,才能够让广电真正投入完全的市场竞争。

  从市场主体方面,按照推论,未来三网融合后应该形成的是3+1的基本格局,也就是现在的3家全业务电信公司再加上1个组建的国家有线网络公司。国家如此布局的考虑就是希望这4家网络运营商能够在业务领域展开竞争,但是经济学基础常识表明,要形成竞争,竞争者必须要有适度的经济实力,哪怕是竞争参与者,至少也需要有对手20%以上的实力,然而目前广电运营商的整体状况不仅缺钱,最缺的还是市场存活和竞争能力。如何展开竞争并让广电运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否则广电运营商甚至有可能被现金流充足的电信企业直接收购。

  广电方面曾经坦陈:“我们各级广电机构目前是硬件设备已实现了数字化,但服务却仍处于模拟时代,”并提出了“以人为本、用户至高”的口号。但是口头上的上帝毕竟仍旧是虚幻的。

  记者观察 为了融合而融合

  众所周知,三网融合的症结在于主管部门的监管权之争。

  广电和电信在多个领域的交叉,使得双方互相摩擦不断:广电产业链上的企业对电信运营商每月高达上百元的高ARPU值眼红不已,电信和互联网企业因内容处处受广电管制难以腾挪。这是一个困扰了中国政府长达十数年的心病。

  不过,仅仅是从市场和企业层面动手显然无法做到,从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以来,到如今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甚至原本确定将于5月公布的试点方案也一再受阻。扯皮、拉锯、胶着,两大实权部门寸土不让。

  4月8日,工信部联合六部委发出《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105号文),其中明确到2011年全国范围内电信光纤宽带的入户底线为:城市8Mbps、农村2Mbps。在这个带宽基础上,中国电信力推IPTV业务,无视广电禁令,依然我行我素。

  一位地方通信管理局官员曾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在IPTV这件事情上,原本双方暂时达成了和解,电信不再发展新的用户,广电也不再进行处罚。但事情显然没有这么顺利,就在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即将出台的时候,广电的举动打破了“和谐”。

  广电总局下文(41号文)宣布叫停除上海、江苏等2省12市外其他地区的IPTV业务,此后又要求对新兴的互联网电视内容实现“双牌照”(内容牌照+内容集成牌照)监管,对于内容的管控权丝毫不放。

  毫无疑问,广电和通信都会积极争取有利于自己的政策支持。业内人士认为,主管部门各自在擅长的业务领域里发挥应该有的监管职责,被认为是可能性较大、也比较合理的方式。

  广电在内容管理上有经验,通信在网络建设和市场运营上更为老道,牵涉到敏感的许可问题时,双方要进入各自的业务领域仍然要获得对方的许可。

  这和业内也流传一种说法不谋而合:未来几年将进行相关部委的职能调整,广电总局主要负责内容的监管,有线网络将与其他三张电信网络一样纳入到国资委、工信部体系,而制播分离之后的内容制作等产业则由“大文化部”负责。

  而从眼下的进展来看,并没有涉及主管部门职能的重新划分,而这一点假如不明晰,放出4家同样的全业务运营商,显然是一种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