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朝鲜的小说:历史的进步都是从破坏开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4:15:26

历史的进步都是从破坏开始

2011-12-22 10:07:45

浏览 887 次 | 评论 1 条

当今的一切,有点让人看不懂:

一方面财政收入剧增,一方面居民实际收入下降;一方面乡镇政府办公大楼有如美国白宫,一方面隧道,涵洞下滞留着大批劳民工;一方面强拆,一方面流血,抗暴;一方面维权上诉,一方面维稳,截访;一方面要求改革先行先试,一方面大唱红歌,仿佛回到文革;……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中国人终于获得了自由劳动的权力,中国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但是,近十年累积的维稳等问题,似乎一下子又把一切矛盾都集中起来。稳定、维稳成了当今的主旋律。一切的问题,在维稳面前都要让步。无论媒体、无论新闻传播、无论专家、学者的声音,都要按照维稳来定义。

这一切,不禁让我们重新回顾三十前的那场改革。

三十年前的改革,可以说一切是从破坏现存的体制开始的,如果没有破坏当时现存的体制,就没有当今一切的改革进步都是从破坏开始

取得的一切成就,这样一个普通的道理,似乎在今天并不为执政者认同,这无疑是令人遗憾的。

三十年前的改革,每一步都是从破坏旧的体制开始的,没有破坏,就没有崭新的今天成就。如果当时也抱着维稳,抱着维护旧的体制,抱着“两个凡是”思想,是不是现在的改革成就,也就不复存在?

中国的农民历来是破坏旧体制的先驱。

三十年前,如果没有小岗村的农民用生命,写下的联产承包契约书,哪有今天的中国农业的发展?如果没有小岗村农民的革命性牺牲,中国农村仍然是在公社化的体制内,别说生产效率与农民积极性提高。不用牺牲的代价打破公社化的体制,能有今天的中国农村的变化吗?

中国的城市改革,也是从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开始的,破坏旧的体制,只是让中国人有了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权力,自由选择劳动的权力。如果没有破坏计划经济的体制,能焕发中国人的创造性的劳动吗?

从今天来看,如果没有从体制破坏入手,如果坚持维护旧的体制,维稳,仍然坚持计划经济体制,那么当今的中国经济发展也是不可能的。

中国当今推动经济发展的三大马车之一的出口拉动,如果没有破坏从前的外贸管理体制,允许其它经济体经营出口,中国的外贸增长能给中国经济带来如此大的贡献吗?

回顾三十年走过的每一步,我们看到:每一次的成功,都是从破坏旧的体制开始的,而不是维稳得来的。

了解中国文化的,都明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内在含义。中国的发展都是从破坏旧体制开始,然而在取得经验后,又顽固地保守地重新地回到旧体制中去,这就形成了中国历史的无限的重复与循环。僵死的不去,崭新的不来,保守与僵死的拖住了崭新的力量,最后历史必然选择激烈的革命冲突来解决所有积累的矛盾。这是中国的不幸。而历代的不幸,不是执政者看不到革命的力量,而是看不到维稳、守旧,将在何时给社会带来危险的可怕的冲击。而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全部意义也在于此。

中国三十年的改革从近十年开始进入了中庸与保守的维稳。保守和维护现存的体制成了一大“亮点”。这就为中国当今的发展留下许多的空白与问题。

旧体制在破坏之后的重新愈合,就象有了抵抗力的病毒一样,更加疯狂地肆掠一切,要重新破坏旧的体制,就要付出更大的、更惨重的代价。甚至要付出一代人的革命代价。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这是历史的规律。

无数起冲突事件,让我们震惊,乌坎村事件的和平解决,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希望在新一代的改革面前,并不是维稳,不要维护残存的不适应现有经济发展的体制,而应当是象三十年前的改革一样,大刀阔斧地从现存不适合体制的破坏入手,重新建立一个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崭新的体制。

我们期待领导人的智慧与勇气。这才是中国人民之幸,中华民族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