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重烷老婆照片:那些曾经存在的中国大学【首页推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18:30:02

『文昌』那些曾经存在的中国大学【首页推荐】

访问数:10033  回复数:79
楼主
回复 
作者:揶乡小子  发表日期:2012-1-6 14:17:11    圣约翰大学
  
  
  
  圣约翰大学是一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叶在上海的一所高等教育学府,是在华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教会学校,1952年各院系被分拆并入其他各高等院校,原校址位于现在的华东政法大学所在地。
  
  历史
  
  圣约翰大学创建于1879年,原名是圣约翰学院,是由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S. J. Sekoresehewsky)将原来的两所圣公会学校培雅书院和度恩书院合并而成,在沪西梵皇渡购地兴办。于4月14日破土动工,9月1日开学招入第一期学生。办学初期设西学、国学和神学三门,用国语(即现在的普通话)和上海方言授课,1881年学校的英语老师卜舫济牧师(F. L. Hawks Pott)开始完全用英语授课,这是中国首个全英语授课的学校。1886年年轻的卜舫济出任校长,时间长达52年,对圣约翰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1892年起学校正式开设大学课程,并且将英语作为最重要的学科教授。1896年学校形成文理科、医科、神学科及预科的教学格局,为沪上唯一高等学府,对东南地区高等教育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1905年,学校成为正式的大学,并在美国华盛顿州注册,大学设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四所大学学院以及一所附属预科学校,成为获得美国政府认可的在华教会学校。此时的圣约翰已经初具规模,拥有了一座1884年美国纽约克拉克逊女士巨额资助兴建的教堂,后经重建成为该校礼堂兼圣公会教堂(80年代末该教堂被拆除后改建为华东政法学院图书馆),一座1894年建造的以创办人名字命名的中国式教学楼“怀施堂”(90年代初该堂改称“韬奋楼”)和另一座1903年用庚子赔款所建起来的“思颜堂”(纪念学校的第二任校长中国籍牧师颜永京先生)。1913年,圣约翰大学又开始招收研究生,1936年开始招收女生,后来发展成为一所拥有5个学院(原来的4所加上后来的农学院)16个系的综合性教会大学,是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入读者许多多是政商名流的后代或富家子弟,而且拥有很浓厚的教会背景。学校直到1947年才向国民政府注册。
  
  办学特色
  
  圣约翰大学是首个将西方教学风格引入中国的学校,除了极重视英语以外,宗教、体育和课外活动也十分被强调。校内的体育设施完善,这里还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足球队。其他的学生组织、活动也十分多,包括许多十分活跃的左派学生团体,曾十分活跃地参与了五四运动等政治运动。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曾有17名教职员及553名因对学校当局不满而离开圣约翰大学,于当年8月另组光华大学(今延安西路东华大学校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圣约翰大学曾将学校迁往公共租界里的南京路,与沪江大学、东吴大学、之江大学四校组成上海联合基督教大学,但后又于1940年迁回原校址。学校的办学经费除了来自学费的收入外,也有教会和其他社会捐款。
  
  1950年12月,圣约翰大学正式宣布与美国圣公会脱离关系,1952年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被拆散并入其他多所高校,主要是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第二医学院。其校址也被现在的华东政法学院占用。
  
  圣约翰在台湾
  
  1967年,台湾的圣约翰大学校友为了延续圣约翰的精神,原本打算在台复校,但受到当时国民党政府教育政策的影响,私人仅能开办专科学校,遂成立新埔工专,目前已升等为圣约翰科技大学未来将恢复为圣约翰大学,成为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光耀圣约翰光芒。
  
  圣约翰在加拿大
  
  另外,圣约翰校友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支持下于该校设立专为研究生而设的圣约翰学院。据上海圣约翰大学校友沈鉴治所言,虽母校不能在中国大地上重现,但这已是复校的第一步,故这所学院得到不少校友支持。
  
  圣约翰大学校训
  
  校训初为“光与真理”,后加上孔子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名校友
  
  圣约翰大学拥有许多著名的校友,都曾对中国的历史进程起到过影响,知名的校友包括了顾维钧、林语堂、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荣毅仁、刘鸿生、邹韬奋、严家淦、经叔平、贝聿铭(I.M. Pei) 、周有光、成幼殊、黄金祺、陈成达、何占春(中国评弹理论家)、曾楚霖(已故香港电视演员,擅长扮演乞丐与吸毒者) 、鲁平(前港澳办主任)等人,其校友多活跃于中国商界、政界、外交界和医务界。
  
  
  光华大学
  
  
  
  私立上海光华大学创建于l925年6月,由数百名脱离美国教会学校上海圣约翰大学的爱国师生组建而成。
  
  1925年5月,上海日本纱厂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等,激起上海各界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纷纷集会抗议,遭到帝国主义分子的血腥镇压,酿成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中国人民纷起反抗,掀起了大规模的爱国反帝运动。当时,上海美国教会办的圣约翰大学及其附属中学的华籍师生,积极声援爱国反帝运动,遭到校方压制,师生群情激愤。6月3日,大学及附属中学学生553人以及全体华籍教师19人,集体宣誓脱离圣约翰大学,10余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声明不接受圣约翰大学颁发的毕业文凭。6月4日,离校师生集会,筹议自行设校善后办法。他们的反帝爱国行动,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同情和支持,学生子华照之父王丰镐(字省三)先生,慨捐墓田余地60余亩作为校基;学生许体纲之父许沅(字秋朋)先生捐开办费5000元,沪海道尹张寿镛(字泳霓)先生也是学生家长,对爱国师生自行设校办法深表赞同,被推为簿备委员会主任,积极奔走筹划,朱经农先生自告奋勇承担向各方募捐经费的任务。经过短期的努力,新校很快筹奋就绪产建立了校董会,由王丰镐仔董事长,聘请张寿镛为校长,朱经农为教务长。定校名为“光华大学”,取日月光华之义。以日月卿云为校旗,红白为校色,“格致诚正”四字为校训。定6月3日为学校成立纪念日。
  
  学校初办时,租上海法租界霞飞路房屋为大学校舍,租新西区丰林桥房屋为中学校舍。报名入学时,脱离圣约翰大学学生皆米归,各地学生亦闻风来校就读,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同时举行(给声明退出圣约翰的应届毕业生颁发毕业文凭),全校学生人数达970余人,大大超出了由圣约翰大学退出的学生人数。从爱国师生退出圣约翰大学至光华大学成立开学,历时只三个月,学校创建速度之快,为世所罕见。
  
  1926年1月,学校在王丰镐先生所赠之大西路地内建筑正式校舍。当年9月,新校舍基本建成,大学部和中学部先后迁入上课。经过十余年的建设,至抗日战争前夕,校园面积已达百余亩,建成教室2幢,学生宿舍3幢, 教职员宿舍2幢,以及礼堂、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实验室、小工场等。
  
  学校校长长期由张寿镛担任,1945年7月张寿镛逝世后,先后由朱经农、廖世承担任。担任副校长的先后有:朱经农、张歆海、廖世承,颜任光,容启兆、朱公谨、谢霖。
  
  学校初设文、理、商、工四科。1927年工科停办。1929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立案,改文,理、商三科为文、理、商三个学院。文学院设国文系(内分国学组、国史组)、英文系(内分文学组、西史组),政治社会系(内分政治组、社会组)、教育系(内分教育组,哲学心理组);理学院设数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商学院设经济系,工商管理系、会计系、银行系。张东荪,潘光旦、容启兆,王造时、张歆海、蒋维乔曾任文学院长,颜任光、容启兆曾任理学院长,金其眉,薛迪靖、谢霖、沈章甫、岑德彰曾任商学院长,各院系教授亦多为国内知名人士。在校学生最多时曾达1700余人,其中大学800余人,高初中900余人。至1938年,毕业大学生1118人。高中生1026人,初中生509人,共计毕业2653人。
  
  学校管教甚严,纪律严明,学风较佳。特别注重国文、外国文和数理等基本科目教学,教员上课多用英语,学生毕业服务社会后,颇获好评,学校在社会上有较好声誉,被称为上海六大学之一。光华附中则是上海三大有名中学之一,教学质量较高,高中教材多采用英文版本,注重体育锻炼,曾获上海市中学体育比赛十项冠军。
  
  1937年8月13日, 日本军队进攻上海,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光华大学大西路校址正好处在两军激战地带,张校长迫不得已,带领全校迁入公共租界汉口路华商证卷交易所八楼上课,上海沦陷后仍继续坚持办学,未曾间断。同时,为图久安之计,张校长与校董会商定,委托商学院院长谢霖入川设立分校,定名为“光华大学成都分部”,于1938年3月1日在蓉开学。
  
  1941年以后,由于太平洋日美战争发生,租界亦被日军占领,为暂避日军干涉和汪伪组织的勒令登记,张寿镛校长将上海光华大学名义暂行隐蔽,对外改为两个学社, 一名“诚正文学社”(即原文学院),由蒋维乔教授主持;一名“格致理商学社”(原理学院利商学院),由唐庆增教授主持,壬午补习班(原附属中学),由毛仲磐主持, 并经成都分部代呈教育部备案,准许:两学社之毕业生仍作为光华大学毕业生,给予学位。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光华大学得以恢复,由于原大西路校址已被日军夷为平地,政府拨给欧阳路旧日侨学校为校址。所不幸的是张寿镛校长未曾享受抗战胜利的喜悦,于日本投降前二十七天在沪病逝。1945年10月,校董会进行改组,由翁文灏任董事长,朱经农任校长,朱公瑾、廖世承任副校长。校董会还议决,遵张寿镛校长遗愿,将成都分校赠给川省人士接办,藉留永久纪念。
  
  解放后,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上海光华大学于1952年与其他高校合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
  
  
  
  沪江大学
  
  
  
  
  
  
  
  沪江大学(University of Shanghai)是20世纪上半叶一所位于上海的浸会背景的教会大学。
  
  创办
  
  1900年,庚子之乱期间,美南浸信会(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的华中差会(在江苏传教)和美北浸礼会(American Baptist Missionary Union)的华东差会(在浙江传教)成员都来到上海避难。期间他们达成了共识,决定在上海联合创办一所高等学校(此前这2个差会对从事教育这样的副业不甚热心)。1906年,首先在北四川路北端开办了浸会神学院(Shanghai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校长是美南浸信会传教士万应远博士(Dr.R.T.Bryan)。1909年开设浸会大学堂(Shanghai Baptist College),校长是美北浸礼会传教士柏高德博士(Dr.J.T.Procter) 。1911年二部分合并组建 “Shanghai Baptist College and Theological Seminary”(上海浸会大学),校长为美北浸礼会传教士魏馥兰(Francis John White) 。校址选定在沪东军工路,建成一所黄浦江畔的绿茵遍地、风景幽雅的美丽校园。1914年中文校名定为沪江大学,并确定校训为“信、义、勤、爱”。1917年由美国弗吉尼亚州颁发学位。
  
  变迁
  
  1921年开始招收4名女生入学,实行男女同校,开在华基督教大学男女同校之先河。
  20年代末,全国掀起“收回教育权”运动,沪江大学改组了校董会,增补8名华人为校董成员。1927年神学院分立。1928年1月,经过改组的沪江大学校董会聘请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年仅31岁的刘湛恩博士为校长,这是沪江大学历史上首任华人校长。
  刘湛恩就任校长后,主张沪江大学“更为中国化”,致力革新校务,强调师生团结、学术自由。他曾说,沪江精神是积极的、前进的、建设的、牺牲的。他对学生从不疾言厉色,而是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在他的努力下,沪江大学于1929年获准在教育部正式立案。学校的设置作了一系列调整,相继成立了文学院、理学院、教育学院等院系,从院长到系主任皆由华人充任。课程设置注重打好基础,强调文理相通,学生英文水平普遍较高。学生课余生活十分丰富,有书法研究会、健美学会、口琴会、英美文学会、英文剧社、网球队、排球队、足球队、男女篮球队、田径队、女子体育促进会等。其中足球队的张绑伦后来成为上海的著名足球运动员。
  刘湛恩早年有半工半读的亲身体会,因而对家境贫困、勤奋好学的学生十分爱护,设置了奖学金、助学金,还让他们有一边读书一边做工的机会。
  在华各基督教大学中,沪江大学是最早开展社会工作的学校。1913年在杨树浦眉州路创设沪东公社,这是一个以宣传基督教教义为主,同时兼办社会福利的教育机构。刘湛恩就任校长后,沪东公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为工人区儿童创办幼儿园和中小学,还开办了医院和诊所,免费为周围工人及附近农民施医送药,受到社会的欢迎。
  1929年,沪江大学向中国政府立案,英文校名也改为University of Shanghai。
  1932年,刘湛恩校长在圆明园路真光大楼创办了沪江商学院,又称城中区商学院,这是沪江大学最富盛名的学院,院长为朱博泉。除本科外,另设专科与普通科,利用晚上业余时间上课,为在职职工、家境贫寒好学的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办学认真,课程切合实际,又聘请章乃器、潘序伦等社会名流执教,因而颇得社会好评。成为当时办得较好的并卓有成效的一所夜大学。
  刘湛恩就任校长后,主持建造了大学图书馆、教员住宅楼、女生健身房、男生新膳堂及大礼堂等,使校舍从最初的思晏堂等3栋增致怀德堂、思雷堂等44栋,学校规模有了较大发展,并添置了大量的实验设备,学生人数也有较大增加。
  刘湛恩校长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更是一位坚定不移的爱国者。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他被推举担任上海各界人民救亡协会理事、上海各大学抗日联合会负责人、中国基督教难民救济委员会主席,又是太平洋国际学会和国际俱乐部创始人之一。他为宣传抗日,支援前线,救济难民,安抚流亡学生,作了大量的工作。在他的影响下,沪江大学学生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初,日伪妄图利诱他担任伪教育部长,遭到他的断然拒绝。同年4月7日,刘湛恩上班之际,惨遭日伪特务暗杀,以身殉国。消息传出,震惊中外,引起全国人民极大的愤慨和悲痛,社会各界3000余人为这位杰出的爱国教育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1938年4月7日,樊正康接任校长。在重庆的沪江与东吴大学的校友曾联合开办法商学院。
  抗战爆发后,沪江大学因地处战区,校区遭到严重破坏,学校本部迁往城中区商学院。抗战胜利后,沪江大学于1945年10月1日正式复校,1946年2月迁回杨树浦军工路原址。
  1951年2月,沪江大学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办,校务由余日宣、蔡尚思主持。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沪江大学各系分别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相关院校,校址移归上海机械学院。 (今上海理工大学)
  校训
  
  信、义、勤、爱
  
  校园
  
  馥来堂
  
  思伊堂
  
  思魏堂
  
  思斐堂
  
  思乔堂
  
  思孟堂
  
  思晏堂
  
  思雷堂
  
  怀德堂
  
  校长列表
  
  柏高德(J. T. Proctor,1906-1911)
  
  魏馥兰(Francis John White,1911-1926)
  
  刘湛恩(Herman C. E. Liu,1928-1938年4月7日)
  
  樊正康(T.K. Van,1939-1942)
  
  凌宪扬(Henry Hsien-yang. Lin,1944-1949)
  
  参考
  
  Hipps, John Burder.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Valley Forge: Board of Founders of th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1964
  
  王立诚:《美国教会高等教育在中国:沪江大学个案研究》。博士论文,上海:复旦大学,1995。
  
  沪江大学校友会:《沪江大学纪念集 (1906-1986)》。上海:沪江大学校友会,1986。
  
  一霜:〈沪江大学的“大家庭”精神〉。《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59辑 (1988),页120-127。
  
  朱博泉:〈沪江大学校史述略〉。《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47辑 (1984),页206-212。
  
  刘王立明:〈沪江大学始末简记〉。《全国文史资料选》(北京),第31期,页120。
  
  鲁易:〈沪江大学女学生的制服〉。《民国日报》,第77册 (1928年12月6日),总页585。
  
  王立诚:〈沪江大学与近代商科教育〉,《近代中国》,第6辑 (1996),页41-61。
  
  顾宗沂:〈沪江大学〉。中国学生社编:《全国大学图鉴》,页176-180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3。
  
  刘王立明:〈先夫刘湛恩先生〉。《中华教育界》,复刊第1卷1期 (1947),页116-118。
  
  朱抚松:〈私立沪江大学〉。《中华民国大学志》,页156-158。台北:中国新闻出版公司,1953。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添加到专辑

 
  • 优悦生活优雅品质 愉悦生活
  • 鑫万福珠宝香港品牌 国际品质 珠宝定制专家
  • 深圳建国医院深圳最好的男科医院
更多企业空间>>1#
回复 
作者:揶乡小子  回复日期:2012-1-6 14:20:00  大夏大学
  
  
  
  1924年6月,厦门大学三百余位教师和学生由于学潮离校奔赴上海,当时刚卸任的原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与前厦门大学教授欧元怀、王毓祥、傅式说等人的共同成立了“大厦大学筹备处”。“大厦”即“厦大”之颠倒,后来取“光大华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学,聘马君武为校长,王伯群任董事长。成为当时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
  
  大夏创办之初,因无固定校址,以租房作教室。民国18年(1929)春,学生逾千人,租房不能容纳,于是集资于次年建成占地三百余亩校舍(现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址),包括教学大楼(时名聚贤堂,现名文史楼)、大礼堂、理科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医疗室、疗养院、教职员宿舍、男女生宿舍、饭厅、浴室等建筑群及一条婉蜒秀丽的校河(现丽娃河)等。在当时上海40多所私立大学中,以建筑宏伟,环境优美著称。当时的校董有:吴稚晖、汪精卫、叶楚伧、邵力子、张嘉森、马君武、傅式说等。教授更是囊括:马君武、何昌寿、邵力子、郭沫若、田汉、何炳松、李石岑、朱经农、程湘帆等。甚至当时炙手可热的杜月笙也曾屡次资助大夏。可见大夏当时的盛况。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大夏大学一度与复旦大学合并成为联合大学,一设庐山,称复旦大夏第一联合大学,一设贵阳,称第二联合大学。庐山联大以原复旦师生为主,贵阳联大则以原大夏师生为主。后庐山联大迁重庆,与贵阳相距不远,遂解除联合,各恢复原校名。民国29年(1940),大夏大学择定于贵阳城郊花溪辟地2000余亩为固定校址,因经费不足,只完成校舍三栋。次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拟将大夏大学与贵州农工学院合并,改名为国立贵州大学,引起大夏师生强烈抗议,遂奔走各方求与各校董商诸,要求教育部收回成命,终得维持大夏大学体制不变。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上海,直至1949年始终保持私立大学性质并保留校名至1951年。
  
  由于1950年开始的中国大专院校大调整,1951年10月,教育部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院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了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时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
  
  
  
  震旦大学
  
  
  
  
  
  
  
  
  
  震旦大学(Aurora University)是天主教耶稣会在中国上海创办的大学。
  
  概述
  
  天主教耶稣会在中国创办的大学。1903年建校,地点在上海徐家汇。初名震旦学院。始由发起人马相伯主持校务,项微尘为总干事。所定学科,为语文、象数、格物、致知四门。学校各部事务,由学生自行管理。1904年耶稣会另派法籍神父南从周为总教习,尽改办学方针,马相伯辞职,学生亦相率离校。震旦停办。1905年8月复校,规定为两年制。1908年迁卢家湾吕班路上课,分文、理两专科。1914年改为六年制,分设法政文学、算术工程、博物医学3个专科。附设有预科及特别班,预科3年,特别班1年。1927年震旦学生参加收回教育权运动,被学校当局开除,上海政府即将吴淞中国公学划出一部分校舍收容,震旦大学仍继续办理。1932年经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核准立案,设置法(分设法律与经济两学系)、文(分设中国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教育、家政、社会六学系)、理工(分设化学、生物、物理数学、土木工程、电机工程、化学工程六学系)、医(分设普通医学与牙医两学系)4个学院。此外还另设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学生来源多为徐汇公学及各地天主教会办的学校毕业生。每逢大考,中法政府各派代表监试,文凭由中国政府与法国驻京使署盖印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收回教育主权,将震旦大学各院系分别归并上海市各有关高等学校。
  
  历史沿革
  
  1903年2月27日,中国神父马相伯在徐家汇天文台旧址创办震旦学院。震旦是印度对中国旧称,英、法文校名分别为Aurora和L'Aurore。
  
  1904年马相伯辞职,别办复旦公学。震旦1908年迁卢家湾吕班路,占地一百零三亩。
  
  1914年改为六年制,分设博物医学、法政文学、算术工程3科。即后来的医、法、理工3个学院。讲授均用法语。学生来源多为徐汇公学及各地天主教会办的学校毕业生。
  
  1915年起院长需由罗马耶稣会总部任命。
  
  1932年改称震旦大学,圣伯多禄教堂落成。
  
  1937年美国圣心会在蒲石路创设震旦女子文理学院(现上海社会科学院),名义上属震旦大学,实际经济、行政、教学完全独立,教学语言为英语。
  
  1947年增设文学院。
  
  1951年2月1日开始,传教士退出学校,天主教会停止拨给震旦大学经费。
  
  l952年l0月震旦大学医学院和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合并组成上海第二医学院,胡文耀任院长。经济系、中文系、化学系和营养组并入复旦大学,法律系并入华东政法学院,电机系并入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并入同济大学,化工系并入华东化工学院,托儿专修科并入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银行、会计、企业管理等夜专修科并入上海财经学院,从此震旦大学撤销。现为重庆南路227号和280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舍。
  
  历任校长
  
  姚缵唐(Henry 1915-1923)
  
  帅理蔼(Seellier 1923-1927)
  
  桑黻翰(Lefelvre 1927-1931)
  
  才尔孟(Germain 1931-1946)
  
  茅若虚(Dumas 1946-1952)
  
  著名校友
  
  何振梁 国际奥委会委员 2#
回复 
作者:揶乡小子  回复日期:2012-1-6 14:22:00  上海大同大学
  
  
  
  
  
  
  
  1911年6月,北京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教师胡敦复、平海澜、朱香晚、吴在渊、顾珊臣、郁少华、张季源、顾养吾、华绾言、周润初、赵师曾等11人,组织立达学社。旨在兴办教育,培养人才。社长胡敦复。同年11月,因不满清华学堂外国主事者的办学方式,相继来沪筹办学校。
  
  1912年3月19日,立达学社同仁捐款在上海南市肇周路南阳里租屋,创办大同学院作为同仁讲学励志之所,以"研究学术,明体达用"为宗旨。院长胡敦复,招收学生91人,立达学社同仁一年之内,将薪金全部捐纳作为办学之用。 1914年1月,大同学院迁入南车站路401号自建校舍上课,有学生126人。
  
  1922年9月,大同学院立案,改称大同大学,有学生563人,增设大学别科。
  
  1928年2月12日,立达学社会议决定:立达学社社长不得并任大同大学校长;大同大学校长不得并任立达学社社长。通过大同大学校董会组织大纲。拟聘大同大学校董:马相伯、吴稚晖、蔡孑民、胡孟喜、杨荫杭、张澹如、杨杏佛、陆伯鸿、赵晋卿、徐新六、张菊生。票选社员为校董:叶上之、平海澜、朱香晚、华绾言、吴在渊、胡刚复、胡宪生、曹惠群。推选曹惠群为大同大学校长。 1928年8月5日,立达学社票举朱香晚为社长。
  
  1932年2月6日,上海市教育局准予大同大学中学部立案,改称大同大学附属中学,除教室、宿舍分开外,行政和经费仍与大学统一办理,大学预科停办。
  
  1935年,《三十年之上海教育》对大同大学的评价:"该校办理,处处经济,绝不浪费。教员刻苦耐劳,精神贯注,学生朴素好学,教师辅导学生自动研究,尤为可贵"。
  
  1937年8月28日,日机轰炸高昌庙江边码头一带,又炸毁南火车站,大同部分校舍被炸。1937年10月,华界沦陷,大同大学从南市迁至租界,借中国无线电工程学校及位育小学继续上课。1938年9月,大同大学租用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律师公会大厦为临时校舍。中学部979人,大学部850人。后大学部改借公共租界光夏中学校舍。1939年9月,新闸路大同大学新校舍建成,并附设大同大学附中二院,律师公会校址称大同大学附中一院。
  
  1942年,胡敦复继曹惠群任大同大学暨附中校长。
  
  1945年11月,大同大学校长胡敦复辞职,校董会推胡刚复为校长。胡刚复于1945年11月3日由渝飞沪到校视事。
  
  1949年10月 大同大学校长胡刚复北上,由平海澜担任代理校长。
  
  1951年2月 中共蓬莱区委调闻人馨来校任党支部书记、政治教师。
  
  1952年10月 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大同大学商学院并入上海财经学院,理学院并入复旦大学,工学院相关科系分别并入同济大学、交通大学和华东化工学院,文学院(文学系、哲学教育系、史地政治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取消大同大学建制。
  
  
  
  中国大学
  
  孙中山先生为培养民主革命人才,于1912年仿日本早稻田大学在北京创办的中国大学,宋教仁、黄兴为第一、二任校长,中山先生自任校董。学校初名国民大学,1917年改名为中国大学,且建校伊始就有附属中学,1952年附中更名为北京市第29中学。
  
  中大及附中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中一直走在前列,以李大钊、李达、吴承仕、杨秀峰等为代表的一批"红色教授"在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学校培养出了以李兆麟、白乙化、董毓华、段君毅、张致祥、任仲夷、徐才、李大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民族英雄和国家栋梁。
  
  《中国大学十六周年纪念大会会刊》写道,辛亥革命的硝烟尚未散尽,“孙总理在这成功的失望当中,深知欲贯彻革命的主张,谋真正共和的实现,非养成革命的人才从根本上改造不可,于是和宋教仁、黄兴诸先烈规划进行,以树百年大计。这时宋 先生恰供职北平,又以北平为全国文化的中心,逐决计组织搜罗学识经验丰富的革命人才为导师,而 宋 先生则被推为第一任校长。筹备即竣 ------ 至是为时势所要求的中大(中国大学及附属中学——编者注),逐于民国二年四月十三日正式成立了。”成立前校名定为“国民大学”。岂料将要开学时,第一任校长宋教仁先生于1913年3月19日 在上海遇难。于是改由校董黄兴出任第二任校长由彭允彝先生代行校长职务。
  
  国民大学设有教务、总务、庶务、会计等机构。学校初设四大部:大学部,下设文、法、商三科;专门部,下设法、商两科;法政别科部;附属中学部。在中国大学及附中的历史上,一些国民党军界要员都曾任职。蒋介石、冯玉祥、张学良、阎锡山等曾任名誉总懂事;孔祥熙、孙科等曾任懂事长。
  
  1917年春,经董事会决定,将校名改为“中国大学”。此时,在校学生已达到一千余人。原校舍狭小,很难适应事业的发展,经校长与校懂事多方努力,于1925年6月买下二龙路口袋胡同郑王府房产(今国家教育部所在地)。同年9月,除附属中学部外,均迁至新校址开学,附属中学依旧在原址上课
  
  1949年北平解放,中大附中改名新生中学,后又更名新英中学,1952年定名为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至今。
  
  中国大学及附属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李大钊、鲁迅等曾在此讲学,在北京的历史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中大及附中学生都走在前列。在斗争中,中国大学及附属中学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先进青年和革命志士。
  
  1919年“五四”运动,中大学生率先列队参加,结果多数学生被打被捕,其中一些人被警厅关押了半个多月。后经姚撼校长与其他院校的六位校长联名保释放回。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大辽籍学生曾组织了抗战救国团,9月21日 中大召开反日救国大会。中大学生李兆麟从此奔赴抗日前线,他与杨靖宇、周保中同志成为东北抗日联军三位著名将领。
  
  “ 九.一八”事变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大及附属中学的传播更加迅猛。这一时期,李达、吕振羽、蓝公武、管彤(张致祥)、鲁方明(余修)等一批共产党员或先进分子在校内或写文章或作讲演,宣传马克思主义。当时还出版了《文史》双月刊,《盍旦》半月刊,载文积极倡导马克思主义。
  
  在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中,中大学生会主席董毓华等率领学生队伍越墙出校,涌上街头游行,最早来到新华门请愿,在12月16日北平抗日大游行中,董毓华和其他同学夺过水龙头反射军警。现在中学历史课本上“一二 . 九”运动图片,就是依据当时现场拍的这幅照片绘制的。这是历史的见证,是中国大学及附属中学的光荣。
  
  1935年12月22日 ,北平学联在中国大学逸仙堂举办血衣展览,展出“一二.九”、“一二.六”事件中各校受伤学生的数百件血衣。这个展览是由中大学生董毓华和白乙化筹办的。白乙化不久也投身抗日前线,成为平西抗日游击战的著名领导人;他的绰号“小白龙”,使敌寇闻名丧胆。他于 1941 年在密云与日军战斗中光荣牺牲。白乙化同志的墓就建在密云水库岸边。
  
  中国共产党早在1924年便在该校建立了组织,冯雪峰、齐燕铭、吴承仕、曹靖华、 段 君毅、任仲夷、崔月犁、宋汝棼、黎光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开展过地下斗争。
  
  中山先生说:“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为了真共和,孙中山亲手创建中国大学及附属中学,于1912年冬筹办,1913年4月13日开学。11年后,1924年月1月下令筹备黄埔军校,5月5日军校第一期学生开始入学,5月16日 正式开学。中国大学和黄埔军校,共同培育革命人才,一文一武,一北一南,是中山先生“振兴中华”人生的不朽丰碑!国民党故老相传“先有中大,后有黄埔”事实确是如此,培养文职人才的国民大学(中大前身),比之后建立的培养武职人才的黄埔军校的历史,要早11年之久!现在中国大学和黄埔军校都已不存在了,但有“中大附中”既今二十九中依然为民族、为国家培养人才。二十九中的前身是中国大学的旧址。在中华大地上,以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学校很多,但只有中大附中是由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惟一一所中学。这所学校至今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为振兴中华培养人才。她是中山先生遗留给北京市西城区的一艘正在航行、永不沉没的中山舰!是国之瑰宝! 3#
回复 
作者:揶乡小子  回复日期:2012-1-6 14:23:00  燕京大学
  
  
  
  燕京大学是20世纪上半叶4个美英基督教差会在北京开办的一所著名的教会大学。建立于1919年,其前身是美国教会在北京一带办的三所教会学校:
  
  汇文大学(Peking University,美以美会,1889-;崇内怀理书院,1870)。校长刘海澜博士(Hiram Harrison Lowry),在崇文门船板胡同的校址后来改办汇文中学
  
  华北协和女子大学(贝满女塾,1864-)灯市口东口的佟府夹道胡同。(校址后来改办贝满女中)
  
  通州协和大学(公理会潞河书院,1867-)。谢卫楼(DavelleSheffield)校长
  
  除了美以美会和公理会,美国美北长老会和英国伦敦会也参与燕京大学的创建。
  
  这时,正在南京金陵神学院任教的司徒雷登被任命为新成立的燕京大学的校长。1921年校长司徒雷登获得美国著名出版商亨利·卢斯及美铝公司创办人Charles Martin Hall的捐款,在北京西郊购买了数处前清亲王赐园,聘请建筑设计师墨菲进行总体规划,建造了近代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环境最优美的一所校园。1926年,正式迁址。
  
  燕京大学下有神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又称医预院,学制为三年预科),以及文科和理科相关专业学系。
  
  1952年法学院,社会学系并入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其余与清华大学文科院系等并入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校址“燕园”成为院系调整后的北京大学校园。未名湖燕园建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校园
  
  即今天的北京大学校园。1921年—1926年,曾为多座在华教会大学进行过设计的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1877年—1954年)接受聘请,为燕京大学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建筑群全部都采用了中国古典宫殿的式样。
  
  燕京大学的东西轴线以玉泉山塔为对景,从校友门经石拱桥、华表(取自圆明园废墟),方院两侧是九开间的庑殿顶建筑穆楼和民主楼,正面是歇山顶的贝公楼(行政楼),两侧是宗教楼和图书馆,沿中轴线继续向东,一直到未名湖中的思义亭,湖畔还有博雅塔、临湖轩。东部以未名湖为界,分为北部的男院和南部的女院。男院包括德、才、兼、备4幢男生宿舍以及华氏体育馆。女院沿一条南北轴线,分布适楼、南北阁、女生宿舍和鲍氏体育馆。
  
  燕京大学建筑群在外部尽量模仿中国古典建筑,在内部使用功能方面则尽量采用当时最先进的设备:暖气、热水、抽水马桶、浴缸、饮水喷泉等等。
  
  校训
  
  因真理 得自由 以服务 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
  
  校长
  
  司徒雷登 吴雷川 陆志韦 梅贻宝
  
  著名校友
  
  谢婉莹(冰心) 周南 赵兰坤 黄笃修 4#
回复 
作者:揶乡小子  回复日期:2012-1-6 14:24:00  之江大学
  
  
  
  
  
  
  
  之江大学(Hangchow University)是基督教美北长老会和美南长老会在中国杭州联合创办的一所教会大学。也是中国的十三所基督教大学之一。
  
  变迁
  
  之江大学起源于1845年美北长老会麦嘉谛牧师(D.B. McCartee)在宁波创办的崇信义塾(the Ningpo Boy’s Academy/Boarding School)。该校于1867年迁往杭州,改名为育英义塾 (Hangchow Presbyterian Boys' School)。1897年开设大学课程并改名育英书院(Hangchow Presbyterian College),1914年改名为之江大学(Hangchow Christian College)。1909年美南长老会加入。北伐战争期间一度停办。1931年向中国政府立案,因为只有文理两个学院,定名私立之江文理学院。抗日战争期间曾经迁至安徽屯溪、上海、福建邵武、贵阳、重庆等地。到1948年因已拥有文、商、工三学院,得以恢复之江大学(Hangchow Univeristy)名称。
  
  1951年被浙江省文教厅接管,美籍教员离校回国。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该校文理学院部分系与浙江大学文学院组建浙江师范学院,院址设在原之江大学;文理学院部分系并入复旦大学;财经学院并入华东财经学院;工学院除航空工程系并入中央航空学院以外,全部并入浙江大学,之江大学宣告结束。
  
  概况
  
  1949年杭州本部有学生904人,上海分部有学生162人,共1066人。教职员113人。设文、工、商3个学院。
  
  校园
  
  初设皮市巷,后移大塔儿巷。自1911年起座落钱塘江畔六和塔旁二龙头,倚山靠水,风景甚美。
  
  这里现在是浙江大学之江校区,旧称“浙大三分部”,占地650亩。容纳学生近3000人。为浙江大学沃森基因研究院。 5#
回复 
作者:揶乡小子  回复日期:2012-1-6 14:26:00  东吴大学 (苏州)
  
  
  
  
  
  
  
  渊源
  东吴大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监理会在苏州和上海开办的几所学校。1871年,美国基督教监理会(监理会于1939年与美以美会合并改名为卫理公会)在苏州十全街设立存养书院,1879年迁至天赐庄,并改名博习书院(The Buffington Institute)。后并入上海中西书院(the Anglo-Chinese College,1882年创办)。
  
  东吴大学实际上是在苏州的宫巷中西书院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激发了年轻人学习西方知识的热情。1896年,苏州监理会宫巷教堂牧师孙乐文(D.L.Anderson)为回应一群年轻的中国学者学习英语的要求,在苏州开办了宫巷中西书院(Kung Hang School),第一批学生有25人。到1898年11月,学生已超过100人。
  
  1899年,监理会决定在苏州开办一所大学。1900年12月该校董事会在上海组成,孙乐文被选举为新大学的首任校长。新大学取名为东吴大学堂,当时成立文理,医和神学三科,辛亥革命后改称东吴大学。1901年6月24日,在美国田纳西州以“Central University in China”名称注册。
  
  1901年3月,宫巷中西书院迁入天赐庄博习书院旧址,东吴大学堂正式开学,成为美国基督教在中国建立的早期教会大学之一。开办之初,只设中学班,学生不足百人。到1905年开始招收12名大学生。该校西学课程大体仿效美国大学,国学则自作安排,分设有文理,医和神学三科和附中数所(分别位于苏州、上海和湖州)。
  
  1904年东吴大学增设医科。
  
  1907年东吴大学首次授予毕业生学士学位(中国第一个文学士学位(沈伯甫))。
  
  1908年东吴大学在美国田纳西州注册名称改为“Soochow University”。
  
  1909年东吴大学颁授三个医学士学位,后未继续(1912年医科撤销)。
  
  1910年东吴大学增设神学科。
  
  1911年3月,孙乐文去世,校董会选举同一宗派的上海中西书院的校长葛赉恩(J.W.Cline)为东吴大学的新校长。这一任命也就使上海中西书院与东吴大学合并组成了东吴大学的文理科。当时大学生人数为50名左右。
  
  1912年东吴大学颁授第一个神学学士学位(同年神学科撤销)。
  
  1915年东吴大学于上海崑山路中西书院原址设立法科。颁授第一个理学士学位。
  
  1917年东吴大学颁授中国第一个硕士学位(徐景韩)。
  
  1918年东吴大学颁授第一个法学士学位。
  
  1927年文理科、法科分别更名为文理学院及法律学院。
  
  1928年东吴大学开始招收女生。颁授第一个法学硕士学位(金兰孙)。
  
  1929年文理学院分为文学院及理学院。自此东吴大学设有文、理、法三个学院。文学院及理学院在苏州,法学院在上海昆山路。
  
  院系调整
  1952年,在教育部和苏南行署教育处领导下,实施院系调整,、苏南文化教育学院由无锡迁到苏州,东吴大学文理学院及江南大学数理系被并入此校,改名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冬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东吴大学在上海的法学院于院系调整中撤销,法律系师生转入华东政法学院,会计系并往上海财经学院。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成为江苏省属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经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批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苏州大学于2000年隆重举行100周年校庆活动,并拟使用东吴大学校名,后遭到原东吴大学大部分校友和教育部反对而未成功。
  
  在台复校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当时东吴大学并没有迁离,但是有部分校友去了台湾。1951年东吴大学旅台同学会推动在台湾建东吴大学,但因为法令限制,便先在台北市汉口街借屋设立的东吴补习学校,暂以台北市汉口街为校址,当时设法政、商业会计及英文3科,另设比较法律1科,限大学肄业两年者报考。1954年7月因办校成效显著,教育部核准成立为东吴大学法学院,设法律、政治、经济、会计4系并附设外文系,成为台湾第一所私立大学校院。1958年3月迁入位于台北近郊的外双溪之新校址。1969年奉准恢复完全大学建制,随后逐步增设各学系与学院,现已成为包括文学、理学、法学、商学、外语学院等5个学院22个系之综合大学。目前东吴大学除外双溪校区之外,尚在台北市贵阳街设有城中校区。经过几十年的耕耘,如今东吴大学已成为台湾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其法律系更是闻名遐迩,被认为是台湾最好的法学院之一。有趣的是,东吴大学的英文名称就叫“Soochow University”(苏州大学),它与大陆江苏苏州大学也常有接触交流。
  
  著名系科
  生物、化学
  东吴大学在生物、化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力量十分雄厚,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17年东吴大学第一次颁发硕士学位,这或许也是在中国授予的第一个化学方面的硕士学位。
  
  法学
  1915年9月东吴大学招收不到10名学生在上海开办了法学院,而当时教法学的教师则有10多人。1918年7人毕业获得法学士学位。法学院对入学的要求很严格,一般学生在进入法学院以前都要先完成至少3年的文学士学位课程。法学生每周要上15小时的法学课,还要参加实习法庭。1920年法学院的9位毕业生中有4名赴美国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旧址
  东吴大学旧址位于今天苏州大学本部的南半部分,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1万平方米。正校门北向,总平面略呈纵长方形,中央为草坪和操场,主要建筑分布在草坪和操场的北、西、东三面。其中有清光绪二十七年秋开工,二十九年春落成,位于全校中心的钟楼“林堂”(Allen Hall,纪念林乐知);宣统元年秋开工,三年落成的图书馆“孙堂”(Anderson Hall,为纪念首任校长孙乐文博士);1924年秋建成的科学馆“葛堂”(为纪念第二任校长葛赉恩博士);1934年建成的学生宿舍“维格堂”;1935年建成的学生宿舍“子实堂”(纪念曹子实);1936年建成的健身房。这些建筑各具风格,或作欧洲古典式,或仿中世纪城堡式,或效美国教堂式,既多样又统一,至今仍然保持原貌。此外北部有一排六座与校门平行的小楼,造型美观,有的为美国西部住宅式样,陆续建成于光绪三十三年至1919年,当时供高级教职员居住。西面还有一幢五层楼,为1936年建成的女生宿舍。东吴大学旧址东侧是古城墙遗址,东临葑门内城河,校内树木葱茏,绿荫红瓦相映,环境幽美清新。
  
  历任校长(院长)
  孙乐文(David L.Anderson)(1901-1911)
  葛赉恩(John W. Cline)(1911-1922)
  文乃史(W. B. Nance)(1922-1927)
  杨永清(1927-1952)
  邱汉平(1951-1952)(1951~1954:台北东吴补习学校时期)
  施季言(1952-1954)
  陈霆锐(1954-1955)(1954年东吴大学法学院奉准成立)
  曹文彦(1955-1957)
  石超庸(1957-1968)
  桂崇基(1968-1969)(1969年12月教育部核准东吴大学恢复完全大学建制)
  端木恺(1969-1983)
  杨其铣(1983-1992)
  章孝慈(1992-1995)
  蔡仲平(1995-1996)(代理校长)
  刘源俊(1996-2004)
  刘兆玄(2004至今)
  
  校训
  英文: “Unto a Full-grown Man”
  中文: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6#
回复 
作者:揶乡小子  回复日期:2012-1-6 14:27:00  金陵大学
  
  
  
  金陵大学,简称“金大”,是美国基督教会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大学。
  变迁
  金陵大学是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卫斯理会,Methodist Church)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大学,前身是1888年在南京成立的汇文书院(Nanking University)。1907年,美国基督会于1891年创立的基督书院(Christian College)和美国长老会于1894年创立的益智书院(Presbyterian Academy)合并为宏育书院(Union Christian College);1910年,宏育书院并入汇文书院,成立私立金陵大学(Private University of Nanking)。1937年因抗战迁至四川成都华西坝,1946年还宁。约翰·福开森、师图尔(G.A. Stuart)、包文(A. J. Bowen)、陈裕光、李方训先后担任校长。
  
  1951年9月,私立金陵大学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原金陵女子大学)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金陵大学和南京大学合并为新的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由四牌楼旧址迁至金大鼓楼岗校址。
  
  金陵大学文理学院并入南京大学。金陵大学教育系、农学院、农学院林学系、理学院电机系、化工系等系科分出,和南京大学等有关大学相关院系组建了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学院(电机系在今东南大学,化工系在今南京工业大学)等校。电影与广播专修科迁至北京组建电影学校(今北京电影学院)。另有部分院系调至其他有关大学。
  
  概况
  金陵大学1888年创立时名为汇文书院(The Nanking University),书院设博物馆(文理科)、医学馆(医科)和神道馆(神学科)。1890年设成美馆为中学部。
  
  1910年汇文书院改为金陵大学(University of Nanking)时,在美国纽约州教育局立案,毕业生可同时接受纽约大学的学位文凭。并和美国康乃尔大学结为姊妹大学。先后设有文科、理科、医科、农科、林科、工科等。
  
  关于金陵大学成立之始在美国纽约州立案注册,一面当属无奈之举,“当本校创始之际,中国教育行政机关尚未有大学授予学位的规定,而私立大学之立案尤无明文可遵,故当时本校董事会议决暂在美国纽约省立案,并由该省政府授予学位,本校毕业生今日所得之外国学位,实系过渡办法,一侯中国教育当局规定授予学位办法时,当即遵照办理。” 另一面,此举对保持教学水平及获得国际认可有所助益,“本堂毕业者,即无异于在美国大学校毕业也,凡领本堂毕业凭单者,即无异于美国学士之凭单也”。1928年,金陵大学在中国教育部立案。1934年,金大又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承认了与其他国际间之大学同等学术地位,并能自行颁发获国际认可之学士和硕士学位。
  
  早期金陵大学的教材、图书杂志、教学仪器以至生活设施都来自美国,校长、教务长、各系主任、教授也以外国人为主。金大之课程设置,偏重于西洋科学与文化;日常教学用语除国文和经史等课程外,都用英语,文娱活动场所,实验室内,运动场上,甚至学生助威的啦啦队亦不例外。1928年陈裕光出任校长后,注重中国教育主权,维护民族尊严,发场中国文化。首先在国民政府教育部呈请立案,是第一个向中国政府请求立案并获批准的教会大学。同时增聘中国教职,加强中文、地理、历史的教学。并将金陵神学院从金陵大学脱钩出去,将宗教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尊重信仰自由。
  
  金陵大学文理农三院嵯峨,英语文学和中国文化研究成就卓著,尤其农林为中国先驱闻名世界。其他方面亦有发展,如开创中国电影教育、首开中国医科七年制教育和博士教育。在美国对外人在华所办大学ABC编类中,是中国唯一的一所A类大学,享誉海内外。
  
  美国对外国人在华所办大学ABC编类,是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在1928年所做的评鉴。中国的教会大学,A类一所,为金陵大学,B类一所,为燕京大学,其他如金陵女子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岭南大学、华中大学等校,均属C类大学。依此标准,持有A类大学学位的毕业生有资格直接进入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持有B、C类大学学位的毕业生只能进美国大学本科,有些可进三年级或四年级,有些只能进二年级,进入研究生院则要补修30个本科学分。
  
  从1888年到1952年,金陵大学共有毕业生4475人。分布于海内外政治、实业、文化、教育、农业等各个方面,在各个领域内发挥所长,受到当地社会的重视。比如,在农业界,据美国学者杰西·卢茨所著的《中国教会大学史》,1949年前,金大毕业生一度领导着中国农林部7个技术部门中的5个,5所国立研究所中的3所,10余所国立大学农学院中的7所;1950年代后在以“经济复兴”为号召的台湾农业界,大部分骨干是金大毕业生。
  
  农科 1911年江南省一带暴雨成灾,“二十余州县灾民三百万人,已饿死者约七八十万人,奄奄待毖者约四五十万人”,金陵大学教习裴义理(Joseph Bailie)“深感农业改进之重要”,和张謇等人发起成立“中国义农会”,得到孙中山、袁世凯、黄兴、黎元洪等三十位民国要人“竭力襄助”,由华洋董事组成董事会,故又称“华洋义赈会”。在华洋义赈会以工代赈活动中,裴义理继感农林人才缺乏,乃于1914年在金陵大学创设农科,次年设林科,再一年合并为农林科,裴义理任主任。1917年裴义理辞职返美,芮思娄(J. H. Reisner)任农林科主任。1918年,与“万国蚕桑合众改良会”合作成立蚕桑学系,由吴伟士(C. W. Woodworth)主持。这一年,农科首届毕业生李积新、陈桢、叶元鼎、徐澄、潘健卿、赵叔愚六人毕业。1921年设立农业经济学系,由卜凯(J. L. Buck)主持。1930年农林科改为农学院,谢家声任院长。金陵大学农学院采用“教育、研究与推广”三位一体,推动了中国农业的近代化。
  医科 金陵大学1888年成立时设医学馆,到1907年停办,1913年重建医科,同年美国基督教会所办的东方医科大学并入,1917年再次停办,保留医预科和附属鼓楼医院。
  英语教学 金陵大学是美国人办的大学,英语是主要的教学语言,金大学生尤以英文水平高而被称道。在教会大学英语演讲、辩论比赛中,其他大学学生都是西装革履,唯金大学生长袍布履,夺冠者则多为金大,而且一度金大理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胜过其他大学英语系学生,引起国民政府教育部关注,曾特别委派社会教育司司长陈礼江等人进行调查。
  中国文化 金陵大学有许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学者,1927年陈裕光当选校长,以美国工业家霍尔(C. M. Hall)的捐款创办中国文化研究所,聘徐养秋主持,在史学、哲学、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文法学、目录学、国画研究及海外汉学研究等方面都有建树。1934年,金陵大学成立国学研究班,国学导师有胡小石、胡翔冬、黄侃、吴梅、汪辟疆、商承祚等人。著名词人沈祖棻就是金陵大学国学班的首届毕业生。 7#
回复 
作者:揶乡小子  回复日期:2012-1-6 14:28:00  校园建筑
  汇文书院的校园起初建在南京干河沿,第一座建筑名曰“钟楼”,由首任校长福开森设计,当时被南京人称为“三层楼洋行”。陆续建造的还有礼拜堂、青年会堂等,以后作为中学部,现为金陵中学校园。
  
  1910年合并改名金陵大学后,在鼓楼西南购地建造新校舍,同时中国政府以金大教授裴义理主持华洋义赈有功赠地百亩,1913年由纽约建筑师克尔考里(C. X. C)完成校园规划,之后由美国建筑师司斐罗、芝加哥珀金斯费洛斯与汉密尔顿(Perkins, Fellows & Hamilton)建筑师事务所的测绘师莫尔负责建造,1921年建成后作为大学部。金陵大学建筑群是最早期融入西方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群。1952年金陵大学和南京大学合并,金陵苑成为南京大学校园。
  
  金陵园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样式,以塔楼为中心,形成不完全对称的布局,造型和装饰为中式,材料和构架为西式,许多建筑材料由美国进口。
  
  主要建筑
  
  小礼拜堂,或称小礼堂,建于1916年,由中国建筑师齐兆昌、美国芝加哥珀金斯建筑师事务所共同设计。
  礼拜堂,现称大礼堂,建于1917年,由美国珀金斯建筑事务所设计。
  塔楼,名为北大楼,建于1919年,由美国建筑师司迈尔(A. G. Small)设计。
  东大楼,初名科学馆,建于1925年,由司迈尔设计。
  西大楼,原名裴义理楼,建于1926年,由齐兆昌设计。
  图书馆,有人为纪念被北伐军士兵杀害的文怀恩博士(J. E. Williams)曾称其为“文怀恩图书馆,建于1936年,遥对北面的北大楼,由中国建筑师杨廷宝设计。
  
  校训
  诚 真 勤 仁
  
  校歌
  词:胡小石 曲:H. S. Thompson
  大江滔滔东入海,我居江东,
  
  石城虎踞山蟠龙,我当其中。
  
  三院嵯峨,艺术之宫,文理与林农,
  
  思如潮,气如虹,永为南国雄。
  
  著名校友
  张德慈,首位华裔泰勒奖得主、宗座科学院(Pontificia Academia)院士
  李景均,被称为人类遗传学的开拓者,曾任美国人类遗传学会会长
  李卓皓,第一位拉斯克奖华人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左天觉,农业及烟草专家,曾任美国农业部烟草研究室主任
  王应睐,中国生物化学科研事业的主要奠基人
  马保之,农学家,被称为“利比里亚农业之父”
  陶行知,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活动家
  刘伯明,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学界精神领袖
  程千帆,著名文史学家、国学大师
  孙明经,中国电影教育事业的开创者、中国电视之父
  刘国钧,中国图书馆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的奠基人
  吴德耀,新加坡儒家思想教育的主要设计者,被称为“海南一代哲人”
  程抱一,第一位华裔法兰西文学院院士
  赛珍珠(执教),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曾任美国作家协会主席
  邹秉文(执教),农学家,曾任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筹备委员会副主席
  章之汶,农学家,曾任联合国粮农组织副总干事
  来自这所大学的著名校友还有中国现代内科医学先驱戚寿南,中国配位化学的倡导者和奠基人戴安邦,新中国声学事业的奠基人魏荣爵,新中国电影教育事业的重要开拓者沈嵩生,禅学大师南怀谨,历史学家王绳祖,中华民国教育部部长、美国联合援华会会长杭立武,中华民国教育部长、外交部部长蒋彦士,中国妇女联合会主席、国务委员彭佩云等。 8#
回复 
作者:揶乡小子  回复日期:2012-1-6 14:29:00  齐鲁大学
  
  
  
  
  
  齐鲁大学(Cheeloo University)是1904年至1952年在中国山东省办学的一所教会大学,由来自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的多个基督教差会联合开办。
  
  历史
  
  1860年代初,来自美国北部的美北长老会(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s,North)差会在登州府城(蓬莱)建立了在中国北方的第一个传教基地(后来山东省一直是美北长老会在华最重要的传教区)。1864年,美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teer,1836年-1908年)到登州(蓬莱),在这里创办了中国境内第一所现代高等教育机构登州文会馆(Tengchow College)。
  
  在山东省传教的另一个重要差会是英国浸礼会(English Baptist Missionary Society )。1875年,英国浸礼会将传教基地从烟台迁到青州。1884年,在青州创办了一所广德书院(Tsingchow Boy’s Boarding School)。
  
  义和团运动之后,这两所学校决定合并开办成一所大学。1904年,两校合并,成立位于潍县东关乐道院的广文学堂(Shantung Protestant University)。
  
  1917年,广文学堂再度改名为齐鲁大学(Shantung Christian University),校址也迁往济南南关。学校分为文学院、理学院和医学院。
  
  1951年,学校由政府接管。1952年,撤消齐鲁大学,文学院并入山东大学,理学院并入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医学院并入山东医学院。
  
  综述
  
  齐鲁大学前身是由美国、英国等教会创办的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1904年由潍县广文学堂、青州共合神道学堂和济南共合医道学堂合并而成。1916年在北京的美国“罗氏竹花医学社”将北京协和医院的三个班的学生转来济南并入“共合医道学堂”,并带来15万元的“协款”。1917年潍县广文学堂、青州共合神道学堂也迁来济南,并入共合医道学堂。同年,南京金陵大学的医科和汉口“大同医学”两校师生,也并入济南共合医道学堂。为了适应学校扩充之需要,学校筹巨款(200余万元)在当时济南市新建门外,建筑校舍,创办新校,学校定名为“齐鲁大学”。1917年9月正式开学,设文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学生277名,教工53人,其中外籍教职员工36人。校长是英人布鲁斯,经费由英、美、加等国教会支付。齐鲁大学校址,包括医学院、附属医院,就是现在的山东大学西校区、齐鲁医院。在历经了山东医学院、山东省立二院的变迁,原齐大的建筑,除个别受到损害拆除外,其余均保护尚好,仍在使用中。齐大的建筑以德国、英国、美国的风格为主,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办公、教学、运动、生活分区建设,各种设施完备、耐用,至今不衰。办公楼称之为麦柯密古楼,美国建筑设计师设计,物理楼叫考文楼,化学楼称柏尔根楼,图书馆名叫奥古斯丁图书馆,神学楼叫郭罗神学楼,礼拜堂称康穆礼拜堂。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0月,日军逼近黄河,学生无心读书,学校停课。除留下部分员工留守外,大部分师生及主要教育教学设备迁往四川。第二年秋天,在成都华西坝借华西协和大学的部分校舍复校开课。留驻济南的师生在抗战的前几年尚能“平安”,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齐大,外籍教工被押往潍县乐道院关押,其他人解散,学校教学设施遭到严重破坏。1945年8月,日本投降,齐大师生陆续返校,经过整修,学校于当年10月1日正式在济南复校。1947年上半学期的在校学生442名,其中文学院105名、理学院123名、医学院203名、医事检验技术专修科11名,教职员工70人。1945年经费3亿元。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极少数人的操纵下,齐大曾将部分人员和教学物资南迁,医学院被迁往福州。济南解放后,齐大经过短时间的修整,由原总务长杨德斋代理校长,重新开课,南迁的师生也相继返校。1949年全校共有学生799人、教师119人。1951年齐大被人民政府接管,1952年9月,根据华东高等学校调整方案,撤消齐鲁大学,文、理两个学院的有关系及部分人员分别并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校,医学院并入山东医学院,校址由山医接收。齐大存在了48年。
  
  齐鲁大学虽是一所教会学校,但在办学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政策,改善管理体制,提高办学质量,使学校的教育目标能与我国社会现实需要相符合。就整体而言,齐大已融入中国学校教育系统之中,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齐大已经“作古”,她留下的那些典雅、古朴、大方、充满了异国风情的校舍建筑,已经成为中国大学校园一道不可多得的美丽风景。和煦的春日行走期间,似依稀可见“保罗楼”丰盛的早点,教师学生一边“学说英语,分享社交和查经活动”。齐大还聚集了大批文化和教育界的名流,他们共同涵养了齐大的文化精髓。1930年8月,作家老舍到齐大任教,住在南新街一个四合院。在这里老舍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如《济南的冬天》《济南的秋天》《大明湖》《牛天赐传》等。与老舍同在齐大文学院任教的栾调甫,是蜚声海内外的墨子研究专家,人称“齐鲁一大怪杰”,梁启超呼其:“迈越前人,石破天惊”。甲骨文研究大家胡厚宣,在齐大被迫南迁的困难时期,到齐大任教。在这里他潜心钻研甲骨文,著述颇多,出版了《甲骨六录》等多部著作。建国后,胡厚宣任《甲骨文合集》总编辑。1932年加拿大人明义士,被齐大聘为考古学教授,他将自己在河南安阳收集到的甲骨和其它文物运到济南,在校内建博物馆。明义士的儿子明明德曾任加拿大驻华大使,前几年明明德向山东大学捐赠了父亲留下的大批有价值的资料和文物。另外还有钱穆、张维华、孙伏园等一大批文化精英。学校还编辑学术性校刊《齐大季刊》及国学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国学汇编》,影响国内外。1948年,一大批优秀人才走出齐大校园,如医学院的病理科主任侯宝璋、化学科主任江清、皮肤科主任尤家骏等。但是、齐大初建时,招生和毕业的学生很少,1917—1931年毕业生只有438人。究其原因,一是招生条件过高,高中必须毕业,还要通过党义、国文、英文、混合算学、中外历史、科学六门考试。历史政治系前四届每年只招三四名学生;二是学费过高,学生要向学校缴纳10项费用,每年高达140元,其他杂费还要20多元。也有其他原因,像一个时期的收回教育权运动,长期未能在中国政府立案,影响了学校的扩张。即使如此齐大名声膨胀,学界曾有“南齐(齐鲁)北燕(燕京)”之说,足见齐大
  
  功力之深。
  
  现在承其所有的山大,正在对“齐大”的校舍进行整修,力争修旧如旧,保护好这笔宝贵的历史遗产。笔者之见,其整修力度完全可再大,校园里的那些别墅,居住的人多且杂,整体形象遭到破坏。腾出来,“养”起来、或者居住可以,不许乱动手脚,保持原貌。全国诸多高校,拥有山大这样一些不同风格建筑物的不多了。
  
  历任校长
  
  Paul D. Bergen (1904-1915)
  
  J.Percy Bruce (1916-1920)
  
  Harold Balme (1921-1927)
  
  李天禄(1927-1929)
  
  朱经农(1931-1933)
  
  刘书铭(1935-1943)
  
  Edgar Chi-ho Tang(汤吉禾)(1943-1945)
  
  吴克铭(1945-1949)
  
  David Yang(杨德斋)(1949-1952)
  
  遗迹
  
  在今天山东省济南市的山东大学医学院 9#
回复 
作者:揶乡小子  回复日期:2012-1-6 14:31:00  华中大学
  
  华中大学是20世纪上半叶华中地区几个英美基督教差会联合创办的一所教会大学。
  
  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湖北武昌城内昙华林创办了文华书院(Boone Memorial School)。1885年,英国循道会也在武昌开办博文书院(Bowen College)。加上英国伦敦会在汉口创办的博学书院,并称为武汉地区的三大教会学校。20世纪初,三校各自都开设了大学课程。1906年,美国耶鲁大学雅礼会在湖南长沙开办了雅礼大学。美国复初会在岳阳也开办了湖滨大学。
  
  这些学校中,以美国圣公会在武昌开办的文华书院规模较大。早期建筑中圣诞堂至今保存完好。20世纪初,又陆续建造了教学楼、文华公书林(图书馆)、翟雅各健身所、多玛室、博约室、颜母室等建筑。
  
  1926年,两湖地区受到排外运动的严重冲击,上述学校一度被迫关闭。后来在武昌的文华校园内联合办学,校名为华中大学。
  
  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接管了教会学校。1952年,华中大学在高校院系调整中被撤销,原址改办华中师范学院。后来,华中师范学院迁往城外,原华中大学校园又改办湖北中医学院。 10#
回复 
作者:揶乡小子  回复日期:2012-1-6 14:31:00  金陵女子大学
  
  
  
  金陵女子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
  
  历史
  1913年,美国教会美北长老会、美以美会、监理会、美北浸礼会和基督会决定在长江流域联合创办一所女子大学,11月13日,组成校董会,选定南京为校址所在地。1915年,金陵女子大学在南京东南绣花巷李鸿章花园旧址开学。首任校长德本康夫人(Mrs Laurence Thurston)。
  
  1919年,首届5位学生毕业,学位以金陵大学名义授予,这是第一届在中国高等学校中获得学士学位的女大学生。
  
  
  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内的金陵女子大学旧址纪念碑。碑上第一行写的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已经成为中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3年7月移至随园永久校址,这是一个漂亮的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群,聘请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设计。
  
  1927年后,校务由美国人转交中国人。1928年,徐亦蓁女士被推选为董事会长,吴贻芳女士担任校长。1930年在国民政府教育部立案,更名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1937年,抗战爆发,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迁至四川成都城南的华西坝,和几所教会大学一起,借用华西协和大学的校园。直到1946年才返回南京。
  
  1951年,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和私立金陵大学被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时金陵大学被撤销,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和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而来的南京大学的师范学院合组为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改名南京师范大学),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的校园内。在南师最初的150名教职工中,原金女大教职工占了三分之一。
  
  1980年代,吴贻芳推动金陵女子学院复校;1987年3月,依托南京师范大学正式成立金陵女子学院。
  
  概况
  金女大办学中设置过16个四年级学科,包括中文、英语、历史、社会、音乐、体育、化学、生物、家政以及医学专科等,在国内外享有声誉。从1919年到1951年,毕业人数为999人,人称999朵玫瑰。
  
  校园建筑
  金陵女子大学1915年开学时设在南京绣花巷,此后校长德本康夫人筹划在宁海路随园一带建造新校园。随园金陵女子大学建筑群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师吕彦直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1922年开工建设,到1923年校舍落成,金女大迁入,此时完成了7幢宫殿式的建筑:100号(会议楼,1431平方米)、200号(科学馆,1541平方米)、300号(文学馆,1492平方米)、400号—700号(4幢学生宿舍,共4603平方米)。1934年,建造了图书馆(1397平方米)、大礼堂(1444平方米)。1952年原金陵女子大学和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合并成为南京师范学院,金陵女子大学随园成为南京师范大学校园。
  
  随园按东西向的轴线对称布局,入口采用林荫道加强空间的纵深感,主体建筑物以大草坪为中心,对称布置,100号楼后面设计了1个以人工湖为中心的花园,中轴线的西端结束于丘陵(西山)制高点的中式楼阁。建筑造型采用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和结构采用西方钢筋混凝上结构,建筑物之间以中国古典式外廊相连接,为中西合璧的东方建筑群。被称为“东方最美丽的校园”。
  
  校训
  金陵女子大学校训:厚生
  
  (“厚生”涵义:“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活著,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加丰满” ——吴贻芳) 11#
回复 
作者:揶乡小子  回复日期:2012-1-6 14:33:00  华南女子大学
  
  
  
  华南女子大学,又名华南女子文理学院(Hwa Nan College),是美以美会(1939年以后称卫理公会)在中国福州创办的一所教会女子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
  
  变迁
  1908年1月,华英女子学堂(华南女子大学预科)成立,最初有13名学生,校长为美以美会在华单身女传教士程吕底亚(Miss Lydia Trimble),校舍系租用仓前山倪厝弄的一处房子。课程为高中程度。1912年,首批有4人毕业。
  
  1911年12月,在仓前山岭后新校址开始建造彭氏楼(Payne Hall,行政楼)。1914年秋,谷氏楼(Granston Hall,宿舍楼)建成后迁入新址,开始招收2年制本科生。1916年,这5名本科生学完2年课程后,到美国、加拿大、上海等地院校继续完成学业。同年改称华南女子大学(The Woman's College Of South China)。
  
  
  
  福建基督教大学
  
  
  
  福建基督教大学 (Fukien Christian University)是20世纪上半叶位于中国福州的一所教会大学,是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学院的前身。
  
  变迁
  1912年,在福建传教的6个主要的差会:美国美以美会、美国公理会、美国归正会、英国圣公会、英国长老会和英国伦敦会,联合成立福建省基督教高等教育筹备会。不久英国长老会和伦敦会退出,剩下的4个差会于1915年成立福建基督教大学董事会,庄才伟(E.Jones)为校长。
  
  1916年2月,福建基督教大学正式开学,首次从福州英华书院、格致书院、三一书院和厦门寻源书院的七、八年级学生中招收了81名学生,其中基督徒72名。54人编入一年级,27人编入二年级。学制4年。初期校址租用福州仓山观井路租俄商茶行旧址。1917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注册,可颁发学士学位。
  
  1922年,学校迁入东郊魁岐新校址。
  
  1927年,聘林景润为第一任华人校长。1931年,向中国教育部立案,因为只有文、理两学院,改称“私立福建基督教学院”。
  
  1938年-1946年,抗日战争期间,协大迁到闽北邵武。1940年,设农学院。1942年10月16日,得以恢复福建基督教大学名称。
  
  1951年4月,中国政府接管福建基督教大学和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两所教会大学,合并成立福州大学,后改为福建师范大学。
  
  办学规模
  1932年,有教员42名,职员26名。抗战前学生有124人。1947年第一学期有教员63人,职员51人,学生587人,其中女生100人。图书135,857册。 设3院10系:
  
  文学院:中国文学、历史学、外国语文学、教育学4系;
  理学院:物理、化学、生物3系;
  农学院:农艺、园艺、农业经济3系。
  理学院的化学和生物两系均附设美国罗氏医社资助的医学预科课程,凡修毕医学预科1年者,可投考国内公私立医学院;修毕2年者,可投考湘雅医学院、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齐鲁大学医学院;修毕3年者可投考北平协和医学院;修毕医预4年者,参加统考及格后准予毕业并授予理学士学位。
  福建基督教大学办学35年,共培养毕业生1300多人。有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来自该校:郑作新(鸟类学者)、林兰英(半导体物理学家)、黄维垣(有机化学)、唐仲璋(寄生虫专家)、唐崇惕(寄生虫专家)。
  
  校训
  博爱、牺牲、服务
  
  校园
  1919年,福建基督教大学聘请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为位于东郊9千米外的魁岐村的新校园进行规划设计。校园占地1000亩,背倚鼓山,面临闽江,数年间在山脚和山腰陆续建造了文学院、科学馆及大小30座校舍,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主要建筑都采用中国古典大屋顶式样。如科学馆(Edwin C. Jones Memorial Science Hall)、文学院等。
  
  1951年,福建基督教大学和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合并成立福州大学,设在此处。1952年高校院系合并,这里成为福建农学院的校址。1958年大跃进中迁址到福州西郊,原址改办工厂。 2006年,魁岐原基督教大学的建筑现存建筑达14座,其中具有中国古典风格的建筑7座,是福州现存最大的近代建筑群。如今,这些建筑有些闲置,有些则成了福州制药厂的厂房和工人宿舍。福建基督教大学是过去的教会大学中唯一的今天校园未作教育用途的一个。
  
  历任校长
  庄才伟(Edwin C.Jones):1916年—1923年
  高智(John Gowdy)):1924年—1927年
  林景润:1927年—1947年
  陈锡恩:1947年— 12#
回复 
作者:揶乡小子  回复日期:2012-1-6 14:34:00  岭南大学 (广州)
  
  
  
  岭南大学是在美国美北长老会海外差会同意下,于1888年创立的一所不隶属于任何教派的基督教大学
  
  历史
  1885年,美国美北长老会海外差会(American Presbyterian Board of Foreign Mission)接纳以香便文牧师(Rev. Benjamin C.Henry)为代表的长老会广州布道团的建议,同意于中国广东地区建立一所基督教书院。
  1886至1887年间,长老会牧师哈巴博士(Rev. Andrew P. Happer, DD)与6名友人于美国纽约成立“岭南基金会”。基金会选出哈巴博士为书院监督(President),并授权他来华筹办开校事宜。
  格致书院(Christian College in China)于1888年3月28日开始授课,校址设于广州沙基金利埠(今六二三路)。1899年迁到广州花地萃香园。初期根据清代科举考试和美国中学的课程标准开设“广学班”,程度相当于大学预科。
  因发生排外事件及庚子事变,而格致书院与美国及教会关系密切,为避免滋扰,于1900年底迁校澳门。
  1903年5月改称岭南学堂(英文名称改为Canton Christian College)。
  1904年迁回广州,随后于河南岛(海珠区)康乐村一带建设永久校园。
  1906年成为中国第一所准许男女同校上课的学校。
  1912年9月,中文名称改为“岭南学校”,英文名称则仍用Canton Christian College。
  1916年开设文理科大学,1918年首届学士生毕业。
  1927年7月1日正名为岭南大学(Lingnan University),并改由华人办学。钟荣光博士为首任华人校长。
  1934年开始进行海外学生交换计划,以美国学生为主。
  1938年二次大战其间,广州沦陷,岭南大学迁往香港,并借用香港大学部份校舍办公、授课、住宿;农学院则于香港新界复课。1940年农学院迁往粤北坪石,另建校舍。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岭南大学因而停课。1942年旋即于韶关仙人庙大村复课。
  二次大战结束后,岭南大学迁回广州康乐校园,1945年10月31日复课。
  从战后至国共内战期间,岭南大学一方面重整院系,另一方面吸纳因战乱南下的著名学者,如陈寅恪、王力、姜立夫、梁方仲等,促进岭南大学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发展,直至1952年被并入中山大学为止。
  
  校歌
  由Annie Lisle 作曲,葛理佩 (Mrs. H.B. Garybill)填词(原文为英文),陈辑五译写中文歌词。
  
  广州河南康乐校园位于珠江南岸,远眺可见白云山。校园面积约3000亩(不包括校外农场),全盛期建筑物约250余座,除主要教学、行政、宿舍建筑外,另有护养院、大运动场20亩、球场42所、游泳池等设施。院系特殊设备则有自然博物采集所、斐文气候观察所、柑橘试验场、博济医学院等[3]。
  
  由于校舍建筑经费多来自海内外筹款所得,因此校园建筑物多以捐款人名字命名。马丁堂是校园内建成的第一栋永久校舍。校内主要建筑物如下:
  
  教学及行政建筑
  马丁堂:又称东院,建于1906年。楼高三层,采用红砖钢筋水泥建造,由美国建筑师司徒敦设计
  格兰堂(行政楼):建于1912年
  基督教青年会楼:建于1913年
  怀士堂(青年会会所):建于1915年
  迎宾楼(访客招待所):又称马应彪招待室,建于1922年
  卡彭特楼(医院楼):建于1919年
  亚德伍德抽丝实验室(蚕桑系实验室)
  张弼士堂(华侨学校):建于1921年
  史达理科学纪念大楼(科学馆):建于1928年
  惺亭:建于1928年,用以纪念史坚如等殉国员生,中国古典式建筑,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设计
  十友堂(农科教学楼):建于1929年
  陆祐堂:建于1930年,中国古典式建筑,亨利·墨菲设计
  哲生堂(工学院):建于1930年,中国古典式建筑,亨利·墨菲设计
  
  宿舍
  大学学生宿舍
  
  爪哇堂(男生宿舍):第一座学生宿舍,建于1920年
  荣光堂(男生宿舍):第二座学生宿舍,建于1924年
  广寒宫(女生宿舍):建于1933年
  其他宿舍
  
  希伦高屋(教职员宿舍):建于1911年
  美臣屋(教职员宿舍):建于1919年
  伦敦会屋(教职员宿舍)
  黑石屋(钟荣光博士在校宿舍)[4]
  宾省校屋(宾夕法尼亚大学来华职员宿舍):建于1920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生捐建
  同学屋(同学会所及校友教员住宅):建于1925年
  仰光屋:建于1925年
  九如屋:建于1925年
  广庇屋:建于1925年
  积臣屋(宿舍)
  高士屋(宿舍)
  哥德屋(宿舍)
  
  院系设置
  岭南大学自1916年开始完善大学学科体系起,曾先后设置6个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农学院、商学院;并有研究院2所:理科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室,开设研究生专修课程(理学硕士)。[5]
  
  文学院
  主修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西洋语言文学系、历史政治系、社会学系
  辅修学系:教育(附心理)学、家政学、哲学(附宗教、现代文化)、宗教学、音乐(未设系)
  理工学院[6]
  主修学系:生物学系、化学系、土木工程学系
  辅修学系:数学系、物理学系
  孙逸仙纪念医学院[7]
  学系[8]:解剖系(包括组织学和胚胎学)、物理学系(包括生物化学)、细菌学系(包括寄生虫学和病理学)、药理学系、公共医疗系
  农学院
  主修学系:农艺园艺学系、畜牧兽医学系、植物病理学系、蚕桑系[9]
  商学院
  主修学系:商学系、经济学系
  理科研究所
  生物学部、化学部
  社会科学研究室
  教育学组、社会学组、商业经济学组
  
  此外,协和神学院于1929年归入岭南大学名下,二次大战后迁入岭南大学校园,但仍保留本身董事会。
  
  历任校长
  注:1888年 至 1927年期间的校长称为“监督”。
  
  格致书院时期
  
  1888年 至 1890年 哈巴博士(Rev. Andrew P. Happer, DD)
  1891年 至 1893年 哈巴博士(Rev. Andrew P. Happer, DD)(代理)
  1893年 至 1895年 香便文博士(Rev. Benjamin C.Henry)
  1896年 至 1899年 那夏理博士(Dr. Henry V.Noyes)
  1899年 至 1903年 尹士嘉博士(Dr. Oscar F.Wisner)
  岭南学堂时期
  
  1903年 至 1907年 尹士嘉博士(Dr. Oscar F.Wisner)
  1908年 至 1924年 晏文士博士(Dr. Charles K.Edmunds)
  1924年 至 1927年 香雅各博士(Dr.James M.Henry)
  岭南大学时期
  
  1927年 至 1937年 钟荣光博士
  1937年 至 1938年 李应林博士(代理)(原校长钟荣光博士休假)
  1938年 至 1948年 李应林博士 [10]
  1948年 至 1949年 陈序经博士(代理)(原校长李应林博士休假)
  1949年 至 1952年 陈序经博士
  
   13#
回复 
作者:揶乡小子  回复日期:2012-1-6 14:36:00  杰出校友
  (按姓氏笔划排序)
  
  姓名 毕业年份 院系、获颁学衔 成就
  甘乃光 1922年 经济学系、学士 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教官,国民政府广州市市长、行政院秘书长、
  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国民政府驻澳大利亚大使
  伍沾德 1947年 香港美心集团创办人之一
  伍舜德 1935年 经济学系、学士 香港美心集团创办人之一,曾任香港美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林尚安 1950年 化学系、硕士 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思齐 1945年 学士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卑诗省)前总督
  林云陔 1937年广州国民政府广东省政府主席、前中山大学校长
  冼玉清 1924年 文学院、学士 广东学者,以研究广东文献为主;同时也是诗人、画家
  娄成后 1934年 理学硕士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前副校长
  倪少杰 经济学系、学士 香港前立法局议员、前临时立法会议员、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前会长
  蚬壳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陈文统
  (梁羽生) 1949年 经济学系、学士 新派武侠小说作家,与金庸齐名,曾任香港《大公报》编辑
  陈香梅 1944年 中文系 [11]、学士 飞虎将军陈纳德之妻,美国政府中国政策资深顾问
  陈荣捷 1924年 学士 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达茅茨学院(Dartmouth College )中国哲学与文化教授
  专攻宋明理学
  郭棣活 永安百货家族成员、广东省已故副省长、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郭琳爽 1921年 农学院、学士 永安百货家族成员、永安公司总经理
  曾呈奎 1934年 理学硕士 海洋生物学家
  黄本立 物理系、学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子光谱分析专家
  黄启明 1908年 广学班毕业 广州培正中学已故校长(1918年至1939年)
  黄翠芬 1944年 化学系、学士 分子遗传学家,军事医学院一级研究员
  黄锡凌 40年代 学士 粤方言语言学家,香港大学语言学校首任校长
  廖梦醒 农学院蚕桑系[12] 中国国民党元老廖仲凯、何香凝长女,中共党员。
  曾任宋庆龄秘书[13],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其夫李少石[14]曾为周恩来秘书。
  关恩佐 1906年 广学班毕业 广州培英中学校长 (1919年至1926年)
  钱树芬 1901年 广学班毕业 执业律师、国民政府国会首届议员(广东代表)、广东民政司司长
  简又文 约1917年 广学班毕业 太平天国史学家、耶鲁大学研究院研究员
  钟荣光 1905年 广学班毕业 清代举人,兴中会成员,岭南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并曾任民国初年广东都督府
  教育司长、广州市政府参事
  
  附属学校及海外分校
  广州岭南附中及附小
  澳门岭南中学(原广州岭分中学)
  香港岭南小学
  上海岭南小学
  岭南大学海南分校
  岭南大学位于新加坡的分校。创立于1929年,校址位于新加坡乌节路40号,设有小学部及初中部。1945年因太平洋战争停办。
  岭南大学安南分校
  岭南大学位于越南的分校。创立于1939年,校址位于堤岸孟劳苏街109号,设有小学部及中学(初中及高中)部。因越战爆发停办。
  
  广州岭南的结束
  1952年因内地高校院系调整,岭南大学被并入中山大学,所有外藉教员离开,原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博士后来被任命为中山大学副校长。原岭南大学校园成为中山大学的新校园(即现时中山大学广州南校区),而原中山大学校园则划给新成立的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等。
  
  岭南大学 (香港)
  
  “岭南中学校董会”联合“岭南大学香港同学会”及“岭南会所”于1967年组成“岭南教育扩展会”,在香港筹办岭南书院。开办初期,只提供一些预科及非学位课程。1972年升格为岭南学院。1999年,岭南学院升格为岭南大学。 14#
回复 
作者:揶乡小子  回复日期:2012-1-6 14:37:00  天主教辅仁大学
  
  
  
  
  
  校训 真善美圣
  创校 1925年北京创校
  1960年在台复校
  
  类型 私立,综合大学
  校长 黎建球
  所在 台湾,台北县,新庄市
  校园 市区
  面积 44.25公顷
  系所院 学 院:9
  学士班:46
  硕士班:44
  博士班:11
  进修部:14
  教员 专任约700人
  学生 25,694人
  大学部22,651人
  研究所3,043人
  
  天主教辅仁大学(英文校名: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英文简称:FJU,中文简称:辅大)是一所由天主教(罗马公教)教会所创办的私立大学,是全球数十所天主教大学之一,为直属梵蒂岡教廷教育部之宗座大学。现址为中华民国(邮递区号242)台北县新庄市中正路510号。
  
  该校拥有丰厚的国际资源,并设有自营电台。其管理学院已于2005年荣获国际商管学院促进协会(AACSB)国际认证,与哈佛大学等名校并列世界级商管学院。
  
  依据新加坡Asiaweek杂志的Asia's Best Universities评鉴显示,辅大在1999年与2000年分踞亚洲第63名与第70名,为台湾唯一入榜之私立大学。另据教育部93学年度(2004年)大学校院新生注册率调查,辅大以97%排名综合大学第一。
  
  校史
  Image:FJU Peping.jpg
  北京辅仁大学侧影
  Image:FJU HuShi.png
  胡适手书新集一联
  
  公教大学(辅仁社)时期
  年 月日 事迹
  1912年 9月20日 英敛之、马相伯联名上书教宗碧岳十世(Saint Pius X),要求在京创校
  1913年 秋季 英敛之在北京静宜园创办辅仁社,招收教会青年入学
  1917年 夏季 河北爆发严重水患,英敛之募款赈灾,辅仁社停办
  1921年 12月17日 教廷传信部向本笃会总会长转达在华办学谕令
  1923年 8月7日 本笃会接受创校委托,司泰来(Aurelius Stehle)负责建校工作
  1925年 3月26日 永租涛贝勒府为大学校址,占地65亩,房屋600余间
  1925年 8月15日 社长英敛之手订《北京公教大学附属辅仁社简章》
  1925年 10月1日 正式开学,学生共2班23人,均为教会子弟
  1925年 11月 正式呈报北洋政府教育部,获准立案
  1927年 2月21日 第二学年开学,学生增至120余人
  1927年 6月 第一次董事会议。16日,以“辅仁大学”为名申请立案
  1927年 11月3日 经教育部多次视察,批准试办大学
  
  辅仁大学(北京)时期
  年 月日 事迹
  1929年 6月 董事会重组,由张继、马相伯、柯劭忞等27人组成
  1929年 夏季 爆发大规模学潮,遭南京当局降格“学院”。8月16日复名
  1930年 9月 新校舍竣工,西面另辟新门,作为大学校址(定阜大街1号)
  1931年 夏季 共计11人成为首批毕业生
  1932年 11月22日 大文豪鲁迅莅校演讲《今春的两种感想》
  1933年 2月18日 本笃会受经济大萧条波及,校务改交德国圣言会主持
  1934年 3月 董事会重组,由张继、马相伯、胡适等15人组成
  1935年 12月9日 一二九运动爆发,在学生彭涛、韩仲铨、史国定是为领导筹划者
  1937年 - 芦沟桥事变爆发,日占北平,因教廷、德国的背景,校务活动如常
  1941年 12月8日 太平洋战争爆发,未及撤走的美籍教职员被投入集中营
  1945年 8月 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追认沦陷时期毕业学生学籍
  1949年 1/2月 北平和平解放,校务改交中央人民政府主持
  1952年 暑假 全国高校整并,辅仁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经济等4系部分师生分并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4校 。 15#
回复 
作者:揶乡小子  回复日期:2012-1-6 14:39:00  津沽大学
  
  津沽大学(天津工商学院,Institut des Hautes Etudes et Commerciales)是20世纪上半叶天主教在中国天津创办的一所高等学府。
  
  变迁
  天主教在中国一共办过3所大学,其中前两所均为法国耶稣会所办。耶稣会在中国最重要的2个传教中心是上海和河北献县。1903年,耶稣会在上海创办了震旦大学。1920年,献县教区耶稣会在天津创办了中国第二所天主教大学——天津工商学院。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天津工商学院具备了三院九系的规模,1948年改名为津沽大学。
  
  办学规模
  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机械系、工商管理系。
  商学院:
  女子文学院:语文系、外语系、史地系和家政系。
  1949年,津沽大学教职工达109人,在校学生630人。
  
  津沽大学校园现状
  
  校园
  津沽大学的校园坐落在天津英租界马场道141号。今为天津外国语学院。
  
  历任校长
  于泽甫(Yubow)
  裴百纳(A.Beran) 16#
回复 
作者:揶乡小子  回复日期:2012-1-6 14:45:00  哦,还有西南联大。
  
  
  
  学校简介
  
  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同年10月25日开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5月4日开始上课,设立文、理、法商、工、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北大、清华、南开原均为著名的高等学府,它们有各自独特的经历,有各自的教学作风,组成联大以后,荟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教授,师资充实,人才济济。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树立优良学风,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学府。西南联大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约2000人,均学有成就,有的成为举世闻名的专家学者,他们对中国的建设事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世界学术研究,作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3校分别迁回北京、天津复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自1938年5月4日开始上课,至1946年5月4日结束,西南联大在滇整8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西南联大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其中有许多是蜚声中外的一流科学家。
  
  专业设置
  
  西南联大共设文、理、法商、工、师范五学院,共26系,另有先修班和体育部。
  
  学校宿舍
  
  西南联大先租得蒙自海关、昆明大西门外昆华农业学校、拓东路迤西会馆等处为校舍,总办公处设在城内崇仁街46号,但仍不敷应用。1938年7月,学校以昆明市西北角城外荒地124亩为校址,修建新校舍。1939年4月,西南联大新校舍落成,有学生宿舍36栋,全是土墙茅草顶结构;教室、办公室、实验室56栋,为土墙铁皮顶结构;食堂2栋,图书馆1栋,为砖木结构。
  
  校风
  
  民主自由、严谨求实、活泼创新、团结实干。
  
  著名教师
  
  叶企孙 陈寅恪 吴有训 梁思成 金岳霖 陈省身 王力 朱自清 冯友兰 王竹溪 沈从文 陈岱孙 闻一多 钱穆 钱钟书 吴大猷 周培源 费孝通 华罗庚 朱光潜 赵九章 李楷文 林徽因 吴晗 吴宓 潘光旦 卞之琳 李宪之 梅贻琦 张伯苓 蒋梦麟 杨武之 冯景兰 袁复礼 冯至
  
  著名校友
  
  杨振宁 李政道 朱光亚 邓稼先 彭佩云 汪曾祺 邹承鲁 王希季 陈芳允 郭永怀 屠守锷 吴讷孙 陈忠经 戴传曾 何兆武 李长之 何其芳 吴大观 任继愈 吴庆恒 叶笃正 谢玮 黄昆 王浩 杨凤 林景
   17#
回复 
作者:七脚猫ABC  回复日期:2012-1-6 15:32:00  要不是GCD上台,中国的忠孝仁义礼智信一定不会像今天这样的结果。 18#
回复 
作者:桂木沉香  回复日期:2012-1-6 15:47:00  不错,学习~ 19#
回复 
作者:未婚先由籽  回复日期:2012-1-7 17:22:00  一定顶上去~~ 20#
回复 
作者:八酸  回复日期:2012-1-7 17:51:00  当年的自由度比现在好,鲁迅就是证据。 21#
回复 
作者:椰林村人  回复日期:2012-1-9 12:02:00  祝贺上首页! 22#
回复 
作者:色在其中  回复日期:2012-1-9 13:36:00  这些学校早期是八国联军后英美传教士教会在中国建立的,为什么很多杰出的校友学生都跟着蒋跑去台湾或者去了香港或者去了美国呵呵。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同而道合。
  原来蒋的失败不仅仅是因为主要军力被日军挫伤,腐败,军阀不合力,还有一点三民主义代表的是中产知识分子阶层和商人阶层的利益。而毛代表的是大量用血肉当挡箭牌,人体炸弹,长期被奴役的奴性的工农阶级,工农阶级当时他们是最广泛的也是最强大的力量最终打败了,这一帮最早具有民主觉悟的知识分子。 23#
回复 
作者:八酸  回复日期:2012-1-9 20:40:00  楼主说什么--哦,还有西南联大,至今没谁能出其右。 24#
回复 
作者:草青蛙  回复日期:2012-1-9 22:05:00  厦大 很熟悉~ 福州的东南女子学校也不陌生。
  
  
  八月份还去了一趟厦大。 25#
回复 
作者:风行侠  回复日期:2012-1-9 22:55:00  中国近代史也就数美国对中国帮助最大了。 26#
回复 
作者:roover  回复日期:2012-1-17 16:24:00  不知道就不知道吧,这知道了也没什么用 27#
回复 
作者:无所谓的泪水  回复日期:2012-1-17 16:55:00  走了 28#
回复 
作者:只进头球  回复日期:2012-1-17 17:15:00  美利坚合众国。。。。。。。。。。。



29#
回复 
作者:喧闹2011  回复日期:2012-1-17 18:18:00  沪江大学







  沪江大学(University of Shanghai)是20世纪上半叶一所位于上海的浸会背景的教会大学。

  创办

  1900年,庚子之乱期间,美南浸信会(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的华中差会(在江苏传教)和美北浸礼会(American Baptist Missionary Union)的华东差会(在浙江传教)成员都来到上海避难。期间他们达成了共识,决定在上海联合创办一所高等学校(此前这2个差会对从事教育这样的副业不甚热心)。1906年,首先在北四川路北端开办了浸会神学院(Shanghai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校长是美南浸信会传教士万应远博士(Dr.R.T.Bryan)。1909年开设浸会大学堂(Shanghai Baptist College),校长是美北浸礼会传教士柏高德博士(Dr.J.T.Procter) 。1911年二部分合并组建 “Shanghai Baptist College and Theological Seminary”(上海浸会大学),校长为美北浸礼会传教士魏馥兰(Francis John White) 。校址选定在沪东军工路,建成一所黄浦江畔的绿茵遍地、风景幽雅的美丽校园。1914年中文校名定为沪江大学,并确定校训为“信、义、勤、爱”。1917年由美国弗吉尼亚州颁发学位。

  变迁

  1921年开始招收4名女生入学,实行男女同校,开在华基督教大学男女同校之先河。
  20年代末,全国掀起“收回教育权”运动,沪江大学改组了校董会,增补8名华人为校董成员。1927年神学院分立。1928年1月,经过改组的沪江大学校董会聘请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年仅31岁的刘湛恩博士为校长,这是沪江大学历史上首任华人校长。
  刘湛恩就任校长后,主张沪江大学“更为中国化”,致力革新校务,强调师生团结、学术自由。他曾说,沪江精神是积极的、前进的、建设的、牺牲的。他对学生从不疾言厉色,而是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在他的努力下,沪江大学于1929年获准在教育部正式立案。学校的设置作了一系列调整,相继成立了文学院、理学院、教育学院等院系,从院长到系主任皆由华人充任。课程设置注重打好基础,强调文理相通,学生英文水平普遍较高。学生课余生活十分丰富,有书法研究会、健美学会、口琴会、英美文学会、英文剧社、网球队、排球队、足球队、男女篮球队、田径队、女子体育促进会等。其中足球队的张绑伦后来成为上海的著名足球运动员。
  刘湛恩早年有半工半读的亲身体会,因而对家境贫困、勤奋好学的学生十分爱护,设置了奖学金、助学金,还让他们有一边读书一边做工的机会。
  在华各基督教大学中,沪江大学是最早开展社会工作的学校。1913年在杨树浦眉州路创设沪东公社,这是一个以宣传基督教教义为主,同时兼办社会福利的教育机构。刘湛恩就任校长后,沪东公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为工人区儿童创办幼儿园和中小学,还开办了医院和诊所,免费为周围工人及附近农民施医送药,受到社会的欢迎。
  1929年,沪江大学向中国政府立案,英文校名也改为University of Shanghai。
  1932年,刘湛恩校长在圆明园路真光大楼创办了沪江商学院,又称城中区商学院,这是沪江大学最富盛名的学院,院长为朱博泉。除本科外,另设专科与普通科,利用晚上业余时间上课,为在职职工、家境贫寒好学的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办学认真,课程切合实际,又聘请章乃器、潘序伦等社会名流执教,因而颇得社会好评。成为当时办得较好的并卓有成效的一所夜大学。
  刘湛恩就任校长后,主持建造了大学图书馆、教员住宅楼、女生健身房、男生新膳堂及大礼堂等,使校舍从最初的思晏堂等3栋增致怀德堂、思雷堂等44栋,学校规模有了较大发展,并添置了大量的实验设备,学生人数也有较大增加。
  刘湛恩校长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更是一位坚定不移的爱国者。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他被推举担任上海各界人民救亡协会理事、上海各大学抗日联合会负责人、中国基督教难民救济委员会主席,又是太平洋国际学会和国际俱乐部创始人之一。他为宣传抗日,支援前线,救济难民,安抚流亡学生,作了大量的工作。在他的影响下,沪江大学学生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初,日伪妄图利诱他担任伪教育部长,遭到他的断然拒绝。同年4月7日,刘湛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