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上汽通用好坑:道德状况:怎么看?怎么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16:43
时间:2012年01月13日 12时34分   来源:《红旗文稿》   作者:侯惠勤 胡云腾等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编者按:党的十七届六次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灵魂作用。全会强调,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社会的道德状况?如何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请看一组专家笔谈。
判断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的总体状况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世界观、方法论
◎  侯惠勤
道德问题是当前引起较大反响的一个问题。最近,道德失范的现象频出,使一些人觉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最大的失误就是精神文明建设没有搞好。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值得认真探讨。
一、 总体判断
判断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的总体状况,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世界观、方法论。不能仅靠事例,不能简单地用一个事例来炒作和立论。列宁曾说过:“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也就是说,只要我愿意,我可以找到能够证明任何观点的事例。但是,这些事例如果不是在普遍的联系中,就没有任何意义。正如列宁所说:“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所以说,普遍联系才是判断一切事物的基本依据。
从这样一个观点来看,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基本判断,当前我国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主流是好的。正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讲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这样的判断是符合我国当前社会实际状况的。我们在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中,一直关注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始终强调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从最近的一些热点事件所引发的社会讨论也可以看出,当前我们整个社会对道德建设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要求是健康的,对一些不良道德现象是有力抵制的,人民群众的基本追求和对思想美德的总体判断都是健康向上的。
但是,不可否认,从微观上看,我国社会确实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的现象,这是一个需要切实加以纠正的问题。
二、 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
1. 理论阐释不彻底。理论方面有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未得到澄清,并在社会上蔓延,从而导致一些认识上的混乱。可以说,思想上的混乱主要是因为理论阐释上的不透彻。
比如有的人提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个悖论,因为如果人人都只是为他人、不为自己,那么人人为他人就不可能实现,总要有人是为自己的,才能使别人的“利人”落到实处。乍一听,这番话很有说服力,似乎无法对这套理论进行批判,但是,从哲学上来讲,这套理论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主体不一定是个人,主体可以是阶级、民族,个体的毫不利己最终促成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腾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提出的,白求恩作为一名加拿大共产党员,在中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但挽救了一个又一个中国战士,最终,这些战士的英勇献身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可以说,如果没有众多个体的毫不利己,就没有今天中华民族的腾飞。但是今天,合理利己主义似乎成了天经地义。有的同志甚至提出,一些理论过去提得太高了,现在应该落到实处,要从共产主义、集体主义回落到个人主义。这样的看法似乎还很有市场。类似的理论上的混乱必须解决。
2. 理论和现实的对接。我们所倡导的理论和社会现实如何对接?现在,我们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奉行的是等价交换原则,等价交换背后的价值观实际上就是合理利己主义,在这一原则下,人们选择的永远是对自己最有利的。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道德失范的现象。但是,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的是一种道德理想。如何把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奉行的一些原则对接起来,这个任务我们还远远没有完成。
3. 加大对道德堕落和失德行为的惩罚。在把道理讲清楚的基础上,要对道德堕落和失德行为进行严厉处罚。过去我们的道德建设,最缺失的就是对道德的堕落现象缺乏有效的制裁,我们要通过严厉的惩罚促使道德行为能够内化成人们的道德自律。
三、 值得研究的问题
1. 中国传统的道德资源哪些可以用、哪些不能用。现在有的人一提道德建设就讲要回归传统。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道德建设看作是中国传统道德建设的回归,一定要分清中国传统道德好的有哪些,不好的有哪些,哪些是值得坚持并弘扬的。
2. 共产主义道德的现实性问题。共产主义道德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而是共产党员的道德。如果没有共产主义道德,还谈什么共产主义理想。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我们讲了许多年,但许多人对共产主义认识不清,缺乏认同。因此,我们对共产主义道德的现实性问题应该好好研究。
3. 要研究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及人类道德发展的走向。当前,西方奉行的合理利己主义已经遇到很多问题,道德方面也是漏洞百出。因此,我们要研究和关注人类文明和人类道德发展的未来,这样才能占据制高点,才能掌握历史发展的未来。如果只是停留在对细枝末节、情绪宣泄式的炒作上,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教授)
加强道德建设要多管齐下
◎  胡云腾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道德规则、道德理念、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体系受到极大冲击,总体上对公众的影响力与约束力减弱,而社会主义道德规则、道德理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体系尚未全面形成,或尚未被人们普遍接受。也就是说,旧的被抛弃、被转化和被重新吸纳,而新的尚未全面形成和被普遍接受。因此,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道德问题不容忽视
中华民族是格外重视伦理道德的民族,几千年来创造并传承了极为丰厚的道德文化。比如,为官要施仁政修官德,经商要讲诚信修商德,为师要讲师道师德,做人要讲修身重品德,为人处事要以德服人,统治者治国理政也要坚持德主刑辅,形成了尊老爱幼、父慈子孝、扶弱济困、见义勇为等诸多道德规范。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道德建设更加重视,坚持用社会主义新型道德教育人民,弘扬正气,积极倡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大公无私、先人后己、严于律己、公正诚实的道德行为规则,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规范体系,出现了精彩纷呈的乡规民约和市民公约,道德模范人物和优良道德事迹不断涌现。可见,道德建设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也应当指出,当前道德失范行为频频发生。一是官德滑坡。突出表现在政绩弄虚作假,年龄履历造假,私生活腐化和经济上贪腐,公然耍弄特权等。二是商德滑坡。突出表现在不讲诚信,坑蒙拐骗,假冒伪劣,欠债不还,虚假诉讼等,典型案例如“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黑煤窑”等不一而足。三是公德滑坡。突出表现在见危不救、见恶不忿、见弱不帮、见苦不悯,为人不讲规则、不修德行、缺乏教养、损人利己等。四是文德滑坡。一些社会精英道德水准下降,如一些文人、名人缺德,说斯文扫地也不过分。突出表现在论文抄袭、成果剽窃、买卖文凭、骗取职称、炫耀隐私、互相攻击乃至雇凶杀人等。
二、分析原因应全面深入
对于当下严重的道德问题,应当实事求是地分析、把握其复杂原因,包括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个体原因与群体原因,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国内原因与国外原因,浅表原因与深层原因,等等。
第一,社会转型。社会转型包括道德转型,传统道德发生裂变,新旧道德激荡碰撞,道德失范现象不可避免。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是我国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型期,这里的转型就包括道德规范的转型。在转型期内,既有传统道德的裂变、消亡和新生,也有新兴道德的生长、发育和检验,二者融为一体需要一个过程。
第二,对传统道德尊重不够、认识不足、取舍不当。很长一段时期,我们对传统道德规范批判的多,肯定的少;抛弃的多,继承的少,导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许多优良美好的传统道德被忽视、抛弃甚至践踏了。相反,近年来重新认识传统道德以后,有的人又把传统道德中的一些沉渣捡起来了,如官场厚黑学、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对传统道德的良莠不分、取舍不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
第三,对新兴道德建设重视不够,研究不够,宣传不够,应用不够。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是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哪些内容和哪些层次,各类不同群体、阶层和行业的特殊道德规范是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提出的新兴道德如何梳理、清理、扬弃,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如何规划建设,总体上重视不够,研究不透,把握不准,缺乏共识。
第四,对西方资产阶级道德的两面性认识不足,应对失措。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道德,就像对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一样,持基本否定的态度。改革开放以后,资产阶级道德通过经济管理、商业规则、思想理念、学术作品、法律规范、文化教育甚至意识形态等进入我国。客观地说,西方国家的道德也具有两面性,既有高尚美好的,也有低级肮脏的;既有对我国的道德建设起促进作用的,也有对我国的道德建设起破坏作用的。但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道德的认识、鉴别和借鉴,都存在模糊和不当之处。
第五,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脱节,道德失范代价过低。通常认为,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这说明,道德与法律互为表里,相互依存。但一段时间以来,许多人对强调法制建设不会有意见,一旦强调道德建设,有人就不大认同,就有担心和顾虑。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导致在行动上厚此薄彼,一手硬一手软。特别是很多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发生后,由于没有相关法律,司法机关无法将其绳之以法,公众和舆论谴责的威慑作用有限,久而久之,道德失范行为不仅增多,而且更加严重,并形成不良效应。
三、道德建设要多管齐下
道德建设是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复杂工程,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1. 必须始终坚持思想上认识到位、重视到位。要把道德建设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像重视经济建设、法制建设一样重视道德建设。当今世界,道德建设也是国家的软实力建设,是中华民族的竞争力建设。从当前来看,我国的道德失范现象直接影响了我们国家的形象,影响了其他国家对我国的评价。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要实现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获得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尊重、认可,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2. 必须始终坚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能够较快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的重要优势,典型的例子是重庆。近年来,重庆市委下大力气进行“唱读讲传”和打黑除恶活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唱读讲传”和打黑除恶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道德建设活动,在党的强有力领导下,建设成效非常明显。因此,我们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协调各条战线、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群体共同推进道德建设。
3. 必须抓住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要始终把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公务员队伍的道德建设、富裕阶层和文化科技精英的道德建设作为全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坚持党员带头、官员带头、富人带头、文人带头。因为这些群体是社会有影响的强势群体,对其他社会群体的影响极大。有影响的群体如果不带头,要求老百姓加强道德建设就是空话。
4. 必须运用法律手段保障道德建设,加大对缺德行为的惩罚力度。很多道德失范的事件表明,违法与违反道德往往是同时存在的。要建立健全适合各类人群的道德规范体系,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制度、违约责任追究制度等在内的法律制度,强化诚信守法意识,打击经济缺德害人行为。要完善涉及社会公德的法律制度,加大对破坏社会公德行为的惩罚力度,保障社会主义道德基本秩序。对于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等既违反道德又违反法律的犯罪,要严厉打击,对潜在的犯罪分子形成强大的威慑。要把法制教育作为道德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使依法办事成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引导全社会养成良好的法制意识。
5. 必须加大舆论宣传,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道德是一种教化,必须讲究方式方法。要综合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力量潜移默化地传播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文化,使社会主义道德深入人心,使社会主义道德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灵灯塔。要加大对先进道德典型的宣传力度,通过公众人物、群体的示范效应,传播和渗透社会主义道德。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从点滴小事抓起,避免空洞号召和教条式说教,切实保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
全面客观地分析当前我国的道德状况
◎  戴木才
为什么道德问题大家这么热烈地关注呢?这与道德的特点有关。道德如同一块璞玉,容不得任何瑕疵。道德的这种特性,使得人们投入更多的热情关注,人们对道德的瑕疵也谴责得更厉害。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封闭到开放,从传统到现代,从被动到主动,从单一到多样的道德建设格局正在形成。总体上我国的道德是进步的,是与我国的发展同步的,但同时道德失范、道德建设滞后的现象也存在,甚至严重存在。
说我国社会的道德总体上是积极的向上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说明。一是我们对道德的认识是进步的。比如,我们对道德重要性的认识比过去大大提高,我国对道德建设的重视程度也与此相适应。如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十四届六中全会都通过了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又于2001年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二是我们在道德观念方面是进步的。比如,对人权的认识、对人的价值的认识、对经济建设与环境的认识等,都是不断进步的。三是道德领域大大拓展。发展到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以及生态道德等,涉及各个领域,与改革开放之前差别是很大的。四是从道德状况看,道德模范、道德先进非常丰富,与以前那种用一种道德要求人的状况相比,是进步的。五是道德理论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伦理学的建设和道德理论的建设,都系统化了、丰富提高了。
客观上说,道德失范、道德滞后等问题也存在。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道德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步性。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是一个裂变式发展。我们的经济建设迅速、社会发展迅猛,相比来说,道德属于上层建筑领域,有相对独立性,经济社会迅猛发展,道德难免跟不上,这是一个客观发展规律。二是道德冲突广泛存在。随着人们认识的多样化,看待一个问题就有了多种观点、多种观念,这也给人们的行为带来了矛盾,这种冲突导致社会道德建设难免缺乏主心骨。三是道德建设存在“一手软”的问题,与利益机制、法律机制、制度机制没有紧密配套。
为更好地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注重几个提升。一是道德作为一种价值,必须上升到人生观价值观高度,追求道德要与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联系在一起,道德的人生观的功能应该渗透到我们血液里去。二是加强社会精英道德教育,他们是道德的标杆,对社会道德的影响深刻。三是一定要依靠法律建设道德。软力量一定要有硬手段,这与道德当中的自律与他律是相一致的。
(作者: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
对道德领域出现的问题要有深刻认识
◎  葛晨虹
对目前道德状况总体判断不能简单地用道德滑坡、道德爬坡来判断。社会中有“小悦悦”事件中的冷漠路人,但也有“最美妈妈”们。有极端事件存在,但慈善组织、志愿者也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我们的城市文明、民主法制意识、环保意识、道德理论等方面都在不断提升。
但道德状况确实令人堪忧,应充分看到社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一是道德底线频频失守,“毒奶粉”、“地沟油”、“假证”、“假药”、“假鸡蛋”、“道德冷漠”、“体坛黑幕”、“权力腐败”、“潜规则”、“桥垮垮”、“楼脆脆”等各种热词和现象的出现,在显示无德行为和缺德事件在社会许多领域普遍存在的同时,也刺痛了人们的良知神经。二是民众的心态,从网络中可以看出,很多人认为个体的缺德现象越来越开始蔓延为普遍现象,甚至有人说“全民逐利”,把唯利是图当成一个价值取向。社会上尤其是网络间存在一种不安、失望、甚至怨恨的心态。三是社会信任度低的问题。假话不信,真话也受到质疑,质疑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
产生这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西方市场经济已发展几百年,仍然不断出现各种问题,中国市场经济才发展几十年,各方面尚不完善,也会导致各种各样问题的产生。二是制度、机制、法制管理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原因。我们的各种制度规则秩序都处在建立过程中,许多环节的法律规范、制度机制都有漏洞或缺失,需要进一步完善建构。一个社会如果在制度安排方面不能有效地去引导道德取向,不道德的现象就一定会出现。三是理论文化建设上的问题。多元价值观、中西新旧各种理论交错,导致社会现实中是非模糊,善恶不明,荣辱错位。主旋律声音很清晰,但现实语境中又有许多其他声音,社会文化及扬善抑恶舆论软约束机制还需作更多建设工作。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
应该对我国的道德建设进行回顾和梳理
◎  陈立思
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道德建设的重要一年,因为这一年不仅召开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而且正好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出台10周年。所以,此时我们应该对我国的道德建设进行回顾和梳理,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我们既要充分看到我国道德建设的成绩,也要看到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应该有信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没有过时,但在一些具体的提法上,要充分考虑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一些补充或者修订。例如,《纲要》中关于“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这条原则的阐释,就应该做一定的理论上的补充,增加“应该注意解决好现实性与超越性的关系问题”的内容。如果光讲适应性,而不讲超越性,那么,道德建设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容易被解读为迎合市场经济。比如,当前我们要不要、能不能倡导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道德?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对于现阶段来讲肯定具有超越性,但不讲这些恐怕不行。又如,有的人提出,物质利益是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只有关心大学生的物质利益,他才会听得进道德教育。实际上并非如此。那么多大学生做志愿者,并非完全都是出于利益需要,这说明他们是可以超越个人利益的。关键是要让他们感觉到这个事业是光荣的,是有价值的。新中国成立前,那么多出身豪门的人抛弃舒适的生活,投身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就是因为他们有信仰、有理想。雷锋精神今天以自愿服务精神的形式在更大的范围得到继承、弘扬,就是因为人不仅是脚踩大地,也是仰望星空的。
当前在道德领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忧虑。提高道德水平需要各种社会条件。许多道德问题是在诸多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以年轻人“啃老”的问题为例。现在的年轻人承受着各种社会压力,如就业、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而他们身边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不完整的,缺少朋友和单位的支持,主要就是靠父母的支持。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谴责“啃老”不道德。道德建设应该是一个社会各方面力量整体参与的过程,不能单单依靠教育和宣传部门。
(作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李艳玲
关键词:道德状况;道德失范;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