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李华民老板:胶东年俗VS江西年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18:26:03

    我到烟台15年了,自结婚以后才慢慢了解胶东的民俗,过年的风俗是一个地方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有特色的民俗,慢慢的发现,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胶东过年和南方还真不一样。

    首先是腊八,胶东是煮腊八粥,而在南方,基本没有这个习惯。胶东人从腊八开始年就近了,开始准备年货,一趟趟往家里买东西,而江西人一般是从冬至开始准备,因为腊肉腊肠腊鸡腊鱼这些东西买的是不好吃的,自己准备的才放心,而自己做几乎都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所以要早做准备。

    然后是小年,胶东过小年是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述职,所以要供奉灶王爷,让他说点好话。在江西,过小年的传统是从秦始皇修长城开始的,相传当年秦始皇征用了大部分的青壮年男丁去修长城,过年了,秦始皇会让他们回家和家里人团聚,由于路程远近不一样,最早的男人们是腊月二十三回来,也有的是二十三以后回来,所以,男人们回来就先庆祝一下,过个小年,有的人家最终也没有等来男人,所以没有小年,最后年三十,大家一起过大年。我爷爷家是二十四过小年,那么祖上就是二十四回来的,我外婆家是二十九过小年,那么当年的祖上就是二十九回来的。所以在江西,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天天可以听到鞭炮声,天天有人过小年,一直到腊月三十过大年。有意思吧!

    然后是大年,贴春联是大家一样的,胶东人少不了包饺子,还有意思的是年三十要用提前蒸好的十个大饽饽(就是用红枣点缀的大馒头,圆形的,特大的)供奉祖先。婆婆家比较正宗,12点以前大家起来,男人们在院子里摆上桌子,放上饽饽,点上香,烧上纸,放鞭炮,还要给祖宗磕头,女人们则准备饭菜,在男人们供奉完了以后,一家人一起吃饭喝酒迎接新年。在江西则是,在三十这天男人们去给先人上坟,女人们在家里准备一桌子讲究的饭菜,一般是8个,12个,或者16个菜,但是不管谁家都少不了整鸡,整鱼和年糕、米线。整鸡整鱼代表一家团圆,年年有余,年糕是年年高,米线就代替主食,是每个人都喜欢的饭。在12点以前,各家各户大门敞开,唯有放鞭炮以后才可以关闭,称之“关财门”,12点以后,就是新年了,家家户户争相早早放鞭炮“开财门”,初一一大早,给孩子换上新衣服去拜年。

    正月初三,在江西老家,唯有初三这天不可以拜年,因为这一天是鬼过年,谁家有这一年去世的人,这一天要给他过年,所以从小妈妈就交代,今天不可以乱说话,不可以串门。有故意初三去给人拜年的,真的会翻脸的。

    正月初七,在胶东初七是纪念女娲娘娘捏小泥人的,相传当年女娲就是在正月初七这一天捏的小泥人创造出了人类,所以,这一天大家要包饺子纪念她。在江西,俗话说,上七大似年,因为到初七,年就过了一半,在南方春天来的早,初七以后基本就是立春了,可以开始耕地、育秧、种水稻了,出门上班的人也可以出去了,所以初七这天大放鞭炮庆贺新的一轮劳动开始。每年春运,南昌火车站都会在初八这一天迎来第一个年后高峰,原因就在这里。

    正月十五,北方当然是包饺子,看花灯,赶庙会,但是少有舞龙舞狮。在以前,大人舞龙舞狮,也会给小孩准备个小灯笼,跟着队伍后面跑半夜。龙和狮到谁家,谁家都会大放鞭炮,先是接龙,后表演,最后还要送龙,很是热闹。很可惜,现在住楼房的多了,舞龙舞狮的也少了,没有以前热闹了。

    在南方,正月十五年就结束了,该干什么的就都干什么去了。在胶东,还有一个二月二,也算是过完年以后不尽兴的一个小尾巴。每年这一天,是龙抬头的日子,男人们都要去理发讨个吉利(理发店发财了!!)。二月二一般都有个大的庙会,大家赶庙会,祭龙王,希望来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至此,年才过完了。

    同样的过年,一个地方一个风俗,不知道在西北,中原,东北,是否还有更有意思的风俗。其实,过年过年,越过越没有意思,现在大家都不愁吃穿,过年图的就是大家团圆,谈谈过去的一年,展望未来的一年,不管什么样的风俗,都是为了讨个吉利,图个好彩头,跟以前的封建迷信已经关系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