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itor怎么读音:2011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02:55:19
 本文档由鲤鱼山九龙门 编辑整理 

2011届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语文适应性训练20110514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2)开荒南野际,              。(陶渊明《归园田居》)

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5              ,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6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参考答案】(6分)(1)民生各有所乐兮    (2)守拙归园田  

          (3)天涯若比邻  4)无案牍之劳形

 (5)盈虚者如彼    (6)梧桐更兼细雨  (每处1分)

                                                

                             与韩荆州书

李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岂不以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杰,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君侯。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脱颖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②心迹,安敢不尽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③,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今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一荐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白以此感激,知侯推赤心于诸贤之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倘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④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加草头)荛,请给纸笔,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推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谈士:谈论世事的人。②畴曩:往日。③制作:指文章著述。侔:相等,齐同。④谟猷:谋画,谋略。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吐握之事   躬:鞠躬          B、未下车,即荀慈明    辟:征召

C、而愿身国士    委:托付      D、惟君侯之     图:考虑

【参考答案】(3分)选A。(亲自)

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是写李白/向韩荆州/介绍自己的才华/的一组是(3分)

①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

②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

③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④笔参造化,学究天人;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⑤王公大人,许与气义

⑥推赤心于诸贤之腹中

A、①③⑥B、②④⑥C、②④⑤D、③④⑤

【参考答案】(3分)选D。 (①赞美韩荆州有周公那样的作风  ②赞美韩荆州的德行与文才  ⑥赞美韩荆州对贤士真诚相待)

有话要说此题选项及答案解析还需要商榷。(②不是赞美韩荆州的;③⑤分别表现“心雄”“气义”而非李白的“才华”;④前半部分是写君侯的)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借用天下谈士的话——“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赞美韩荆州谦恭下士,识拔人才。

B、接着作者毛遂自荐,介绍自己的经历、才能和气节。文章表现了李白“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的气概和“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自信。

C、作者在介绍自己的同时,颂扬韩荆州的德行、学问和文章。作者为了得到韩荆州的赏识,不得不改他平日不卑不亢,“平交王侯”的性格,对韩荆州进行恭维。

D、文末作者提出请韩荆州阅读自己的作品,并愿意当面呈上,就像薛烛相青萍宝剑,卞和识璞玉一样,自己也能得到韩荆州的赏识。

【参考答案】(3分)选C。(本文虽是干谒之作,但作者并没有露出卑屈之态,而是对自己的才能充满自信。)/该题要求选正确的一项,而答案却是错误的一项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君侯/不富贵/而/骄之,(不以∧)寒贱/而/之。

【参考答案】(1)(希望)君侯您不因为自己的富贵而对他们骄傲,也不因为他们寒贱而轻慢忽视他们。(3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以”“忽”译对各给1分)

(2)//才名/见/知,或/以/清白//

【参考答案】(2)有的(人)由于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人)因为操行清白受(被)您赏识。(3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或”“见”译对各给1分)

【参考译文】我听说天下谈士聚在一起议论道:“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只希望结识一下韩荆州。”怎么令人景仰到这样的程度!难道不是因为您有周公那样的作风,亲自践行吐哺握发之事,因而使海内的豪杰俊士都奔走而归于您的门下。士人一一旦被您赏识,便如跳进了龙门,声誉立即提高了十倍。所以藏龙卧虎待机而动的人士,都想从您这里获得声誉和肯定的评价。希望君侯您不因为自己的富贵而对他们骄傲,也不因为他们寒贱而轻忽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有毛遂那样的奇才。假使我能有脱颖而出的机会,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我是陇西平民,流落在楚地汉水一带。少年时期即爱好剑术,拜见了许多地方长官;三十岁而诗文有成就,拜见了很多朝中卿相显贵。虽然身高不满七尺,但心志高超,过于万人。王公大人都赞许我有志节,讲道义。这是我过去的抱负和行事,怎么敢不尽情向您倾诉呢?

  您的著作堪与神明相比,您的德行感动天地;文笔阐明自然化育之大道,学问穷究天道人事之精微。希望您推心相与,和颜接待,不因为我以长揖之礼晋见而拒绝我。如若能用盛宴来接待我,任我纵情畅谈,那么请您以日写万言来测试我,我将手不停挥,顷刻可就。如今天下文士都认为您是执掌诗文命运的星君,衡量人才高下的权威,一经您的品评,就是德才兼美之士。那您何必爱惜庭阶前区区一尺之地,使我不能扬眉吐气、气宇昂扬于青云直上呢!

  从前王子师担任豫州刺史,尚未到任就征召荀慈明,到任后又征召孔文举;山涛任冀州刺史,考察选拔三十余人,其中有的人官至侍中、尚书,这都是前代人所称道赞美的。而您也荐举过严协律,进入朝廷任秘书郎;其间还有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等人,有的由于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为操行清白受您赏识。我每每看到他们怀恩感慨,忠义奋发。我因此感动激励,了解您以至诚待人,对贤士推心置腹,故而不归向他人,而愿意把身心命运付托给国中才德至高的人。倘使您有什么紧急艰难而要用我之处,我自当献身效命。

再说人并不是尧舜那样的圣人,谁能十全十美呢?我在谋略策画方面,怎么能自夸呢?至于我的诗文创作,已经积累成卷轴,却想呈请您抽暇过目。就怕雕虫小技,不能受到大人的赏识。倘蒙垂青,愿意看看拙作,那么请赏给纸墨,还有抄写的人。然后回去打扫安静的小室,誊清呈上。希望青萍宝剑、结绿美玉,能够在薛烛、卞和的门下,增添身价。但愿您推恩于身居下位的人,大开嘉奖鼓励之门。还望您加以考虑。

                                                  

6.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西楼(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城南(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以上两首诗都是写雨景,试说说这两首诗写的雨景有什么不同?(2分)

【参考答案】(1)《西楼》主要写雨前景,《城南》则写雨中景和雨后景。(2分)

(2)《城南》三、四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2)对比。(1分)暴雨过后,昔日绚丽似锦的桃李经受不住暴雨袭击的考验,已经零落殆尽;而惟有青草,不仅未被摧毁,反而翠绿欲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人通过雨后桃李与青草的对比,烘托出青草的顽强生命力。(3分)

(表现手法+对比点+目的/效果+情感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他们都看中我的钱,哼!我的女儿,休想:我利用这帮人替我钓鱼!”

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葛朗台面对送礼物来的客人,心里如此盘算着。(《欧也妮·葛朗台》)

B、“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

这是聂赫留朵夫第二次去探监并表示要赎罪,甚至要和玛丝洛娃结婚时,玛丝洛娃发出的悲愤的指责。(《复活》)

C、“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这是关羽斩颜良后,对曹操说的夸耀赵云的一番话。(《三国演义》)

D“不!我还是要干下去的!中国民族工业就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项了!丝业关系中国民族的前途尤大!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的!”吴荪甫虽然遇到资金短缺的困难,心中依然有万丈豪情。(《子夜》)

E、“”连老二也学坏了,他居然造起反来了。

觉民逃婚走了。觉新读了觉民留下的信,生气地对觉慧说了上面的话。(《家》)

【参考答案】(5分)选C.E。(C. 这是关羽斩颜良后,对曹操说的夸耀张飞的一番话   E.这是觉民逃婚后,高老太爷生气中说的)/答案却是“错误的两项”。叙述正确的两项应是(ABD)?

(《巴黎圣母院》)(《红楼梦》)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爱斯梅拉达遭遇不幸,被加西莫多救入巴黎圣母院, ,克洛德别有用心地来找冷漠的甘果瓦商量“解救”爱斯梅拉达的办法。甘果瓦想出了什么办法?结果如何?

【参考答案】甘果瓦的办法是:利用乞丐王国里的人都很疼爱爱斯梅拉达这一点,鼓动乞丐王国去攻打圣母院(1分),趁加西莫多抵抗乞丐的时候,伙同克洛德前去骗取爱斯梅拉达的信任。(2分)最终爱斯梅拉达被他们从修道院的侧门带出,落入军警手中,被绞死。(2分)

(2)林黛玉两次葬花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第一次是觉得落花不论在何处都不干净,只有埋在土里,日久随土化了,才干净;//(2分)第二次葬花是因为前一天和贾宝玉发生了误会,(1分)借葬花以抒发自己的寄人篱下的苦楚、青春易逝的伤感。(2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 (6分)

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孟子·滕文公下》)

(1)下列选自《论语》的名句意思与上文最为接近的一项是(3分)

A、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B、君子不器。

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参考答案】选A。(3分)

(2)孟子在这段话中展现出独特的精神气质,请概括说明。(3分)

【参考答案】(3分)孟子表现出强烈的自尊自强精神和一定程度上的人格独立。/他认为,君子不能因外在的环境而改变自我的道义准则。

【参考译文】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路上,能实现志向就与百姓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时就独自施行这一个原则,富贵不能使他折腰,贫贱不能使他改变,武力不可以使他屈服,着就是大丈夫!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012题。

教育公平不同于教育平等。教育平等是一种量的特性,它是对教育状态的客观描述,它只是回答是否有差别或者是否有差距,但并不回答是“好”还是“坏”,也不对“合理”还是“不合理”进行判断。()教育公平(Educational equity)是一种质的特性,是对教育状态合理与否的价值判断。平等意味着等量一样,但等量、一样未必就合理,平等并不必然意味着公平。公平比平等有更丰富的含义。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是城乡教育公平。与教育公平的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相对应,城乡教育公平分为平等性公平、差异性公平和补偿性公平,城乡教育公平的三重含义要求进一步明确教育条件公平、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的实质差别,以及这种差别对于制度刚性的不同要求。/12

根据教育公平的三种含义,可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公平目标予以概括性的表述——城乡教育机会均等(起点一样)、教育条件一样、过程不同、结果都达到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发展。与此相应的各种教育制度在改革方向和重点上也有差异。()

城乡教育公平的不同含义以及相关制度的不同刚性要求,对作为保障制度的办学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也提出了相应要求。总体而言,要求办学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改革要保障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不同类别的教育公平所要求的制度刚性和弹性的落实。具体而言,要求办学制度改革鼓励吸纳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鼓励城乡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以保障教育过程的差异性公平和学生培养制度的弹性,并减轻政府教育投入的刚性压力。要求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中,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简政放权,给学校下放更多的办学自主权,鼓励学校自主发展、特色发展,鼓励学校探索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教育方法、培养模式,以保障教育过程的差异性公平和学生培养制度的弹性;()同时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加强督导评价和问责,以保障教育条件、教育机会的平等性公平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的统一性要求,保障教育投入制度、教育人事制度、入学招生制度的刚性。

   (作者:褚宏启 节选自《教育研究》2010年第11期

                  

10.下列对“教育公平”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教育公平是对教育状态合理与否的价值判断。它不同于教育平等。

B、城乡教育公平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分为平等性公平、差异性公平和补偿性公平。

C、城乡教育公平的三重含义要求相应的各种教育制度在改革方向和重点上也有差异。

D、城乡教育公平的不同含义,要求在办学制度改革中,简政放权,给学校下放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参考答案】选D。(“简政放权,给学校下放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应属于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

1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教育平等是对教育状态的客观描述,是好讲好,是坏说坏;肯定合理的,指出不合理的。

B、教育平等意味着“等量”“ 一样”,但未必是合理、公平。

C、城乡教育机会均等,条件一样,过程不同,质量达标,学生在此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发展,就可以说是达到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公平目标。

D、城乡教育公平虽然有不同的含义,但教育制度是严肃的,改革要求是一致的。

【参考答案】选D。(城乡教育公平的不同含义,于此相应的各种教育制度在改革要求上是有差异的。)/选(A、D)?

12、为什么说教育公平比平等有更丰富的含义?(3分)

【参考答案】①教育公平不同于教育平等。②平等意味着“等量”“一样”,是一种量的特性,但“等量”“一样”未必就合理,平等并不意味着公平。③教育公平是对教育状态合理与否的价值判断。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

仰望天空

和谷

秋日午后,走过城门洞的石桥头,见一群人仰望天空。

我顺着众人的目光所向,也高高地举起头,在云霞舒卷的天空搜索目标。没有什么啊,除了远处的摩天楼,就是无垠的蓝天和浮云。在众人此起彼伏的惊讶声中,我终于望见了云朵间那一枚小小的黑点。这才收回酸涩的目光,发现了人群围拢中心的角色,那个放飞风筝的老人。

精干,爽朗,大约年近七旬,戴遮阳帽,穿运动鞋,嘴角噙一支雪茄烟,抬起手臂摆弄着控制风筝的转盘。他饶有兴趣地向众人解疑,当然都与风筝知识有关。不是无所事事,比起那些百无聊赖的营生不失为一种雅兴。他手中的丝线收放自如,其能见度只是三五百米,在远处的摩天楼顶消失了,却依然连接着飘渺处的飞行器。

陆续围拢又离开的一批批观者,有黄种人白人黑人,有男人女人,有穷人富人,有老人孩子,有情侣或独行客,他们都为此情景止步,免费观看表演。大多是在被诱惑而迷惘片刻后,突然一阵惊喜交集,发现并欣赏着。

这周围的许多人,在城市的楼群与车辆之间奔波劳顿,已经很久时间没有机会或闲暇问候一下头顶上的天空了。似乎,天空多与天气预报有关外,不与其它贴身利害攸关。人们与天空亲近的这一时刻,面孔还原为天真无邪,好奇而安静,暂且忘却了脚下的尘埃,让心烦意乱的琐事走开,心随风筝在自由自在地徜徉。

天色向晚,老人的风筝徐徐降落,人皆散去。握在他手中的是一张方桌大小的塑料薄膜,中间画有飞机的图案,用细细的竹篾子连结着。他收起这看似再简单不过的物什,脸庞荡漾着一种收获的喜悦,准备骑自行车离开。

我上前询问老人,老先生的风筝能飞多高?

老人说,这要看风力风向,你不妨猜想。

我说,一千米?

他说,两千五。

我不由噢了一声。老人离去,石桥头又复宁静。我回望了一眼那片天空,浮云消失后呈现湛蓝色,风筝徘徊过的那片远天不胜寂寥。仰望天空,风筝那么微小如豆,而风筝倘若有灵,它所俯瞰的人群岂不一样渺小如蚁?

敞开心窗,让目光抵达久违了的天空,不是都需要风筝一类目标所牵引的。

(摘自《散文》2010年11期)

13.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高飞的风筝使我们产生了仰望天空的好奇心。

B、观看风筝而与天空亲近,使人们获得了放松和自由。

C、我猜想老人的风筝只能飞一千米,说明我缺乏放风筝的常识。

D、人在仰望天空之时,会感受到自我渺小如蚁,会不胜寂寞寥。

E、文章通过众多观者欣赏风筝表演,赞扬了老人放风筝技艺的高超。

【参考答案】选D E。(D文章是从风筝的角度说,它在高空俯瞰的人群“渺小如蚁”;还有会“不胜寂寥”的是没有风筝的天空。 E老人放风筝体现了他的生活雅兴和情趣,引起众多观者去仰望天空,放飞心灵。)

14.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文本探究那个放风筝的老人收获了哪些喜悦。(4分)

【参考答案】要点:①放飞风筝的喜悦,②被众人欣赏的满足感,③与天空亲近的放松和自由。(言之成理即可)

15.文章首尾呼应,多次提到高飞的风筝,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

示例一:不管什么人,只要往高处看,往远处想,即使可能在生活中受到诱惑,

产生迷惘,终会有惊喜,有发现,而使自己宠辱偕忘,放飞心灵。(实例略)

示例二:许多人为工作和生活奔波劳顿,忙得不可开交,而心烦意乱,疲惫不堪。

只要他们抬头看到奋斗的目标,看到宏伟的远景,就会忘记得失,不懈努力。(实例略)

示例三:人们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只有看得高,看得远,才能有所成。正如文中所言:仰望天空,风筝那么微小如豆,俯瞰大地,人群渺小如蚁。所以只有敞开心窗,看到理想的未来,看到美好的前景,生活就有乐趣,工作就有动力。(实例略)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

鼓浪屿的女儿
刘芳

  每逢傍晚,我总要到厦门鼓浪屿的码头堤岸上徘徊。此时的鼓浪屿似乎也要沉睡了,岛上的绿树、沙滩,以及琳琅满目,彰显着世界各地最美的风格建筑。此时,小岛多么像一只巨大的天鹅,漂浮在海面上正在游弋寻觅啊……

  在那片万绿丛中,有一尊汉白玉雕成的白衣天使,冉冉地升起,与夜幕下幻化成的白天鹅何其相似,那就是林巧稚大夫的雕像。她出生在鼓浪屿晃岩路47号一座白色的欧式建筑里,她是名副其实的鼓浪屿的女儿,她是中国最著名的妇产科专家。虽然她终生未嫁,孑然一身,但总共有5万多个孩子都是由她亲手领进这个世界的,她是万婴之母,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好妈妈,好母亲。

    林巧稚大夫看门诊,从不三言两语便把病菌人打发走,总要盘根问底,甚至家务琐事,她也不厌其烦地细心询问。她把妇女的许多疾病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家庭生活及夫妻生活等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综合治疗和调理。她要求下级大夫对病人要热情,要帮助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病人从医生护士的言行上看到生的希望。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林巧稚每逢出诊时,除了随身带的医疗器具外,一定要带上一个小钱包,一旦遇到交不起医药费的人,她总要偷偷地付上,这是她坚持数十年的老习惯。她不让老百姓挂专家号,只挂有林巧稚出诊的普通号就行了,她会一视同仁,认真看病救人。她一生清苦,从不多收一分钱,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献给医疗事业。早在1959年她就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唯一的一位女学部委员。她是中国妇产科事业的一位奠基人,在治愈妇科癌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注:卷中此处为逗号,而查看原文发现此处是句号。我认为这一改动,对13题C项的理解有影响)为表彰她为中国的妇产事业作出的功绩,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于1990年专门颁发了林巧稚纪念邮票和首日封一枚。在她83年的人生经历中,在她即将离开人世时,她掏出那个小钱包,里边只有三万元存款,并立下遗嘱:要把我这一生积攒的三万元献给首都医院幼儿园、托儿所;把自己的遗体献给医院作研究之用。

  我在小院中漫步,久久不愿离去。想着林巧稚的生平,心如潮涌。她是多么的清贫,而在学术研究和造福人类上又是多么的富有。远处的琴声又响了,这是我到鼓浪屿后经常听到的琴声,因为这里汇集了全世界太多的钢琴,很多钢琴大师都是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出国门的。这里早已被命名为琴岛,也许,林巧稚也受琴岛钢琴的声音所感染和熏陶吧?她也喜欢音乐,不过,她却说,我最爱听的声音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那是一首绝妙的生命进行曲,胜过人间一切最悦耳的音乐。

  这位中国的女性,她的胸怀是多么的宽广;她的博爱是多么的伟大。她在一首如诗般的日记中写道:我是鼓浪屿的女儿,我常常在梦中回到故乡的大海边,那海面真辽阔,那海水真蓝,真美……”

  人淡如菊的林巧稚,要求把自己的骨灰撒在鼓浪屿的大海上,真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不留任何痕迹。(《 人民日报 2010年09月29日   有删改)

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林巧稚被称为“万婴之母”,是因为她是中国最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是中国妇产科事业的一位奠基人。

B、汉白玉雕成的林巧稚大夫的白衣天使雕像,象征着林巧稚大夫人淡如菊的精神和品格。

C、邮电部于1990年专门颁发了“林稚巧纪念邮票和首日封”一枚,是为了表彰她在治愈妇科癌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D、文章通过林巧稚的言行赞扬了她宽广的胸怀和伟大的博爱精神。

E、林巧稚临终前立下遗嘱,把一生积攒的三万元钱和自己的遗体都捐献出来,体现了她彻底的奉献精神。

【参考答案】选AC。(A强加因果关系 C.应为“对中国的妇产事业作出的功绩”)

14.文章第一段关于鼓浪屿的描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要点:①紧扣题目《鼓浪屿的女儿》, ②为引出人物,营造一种诗意的

氛围,③小岛像巨大的天鹅具有象征意味。

15.怎样理解林巧稚是“名副其实的鼓浪屿的女儿”?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参考答案】林巧稚生在鼓浪屿,葬在鼓浪屿。她在自己的日记中称自己是“鼓浪

屿的女儿”,鼓浪屿是她成长的摇篮,鼓浪屿的环境塑造着她的性格,使她有着海

一样宽广的胸怀和博爱精神,一生为中国妇产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1)某中学举行百年校庆学生摄影作品展览,一组题为《校园风光》的系列作品备受好评。略嫌不足的是所列的6个小标题中,其中一个构词方式与众不协调,请你指出并加以修改。

①校园晨曦②球场绿茵③教室倩影④石阶苔痕⑤湖畔歌声⑥夕照红楼

其中            (只填序号),应改为                 (1分)

【参考答案】⑥  红楼夕照

(2)本次展览围绕“辉煌的一百年”校庆主题,拟出对联的上联,征集下联。其上联是:摄取秀丽风光展示百年兴盛

【参考答案】(2分)摄取(秀丽)风光|展示(百年)兴盛/动+定+宾

构建和谐校园/创造千秋辉煌(内容1分,格式1分)

            定格(浪漫、青春)瞬间、倩影|秀出(多姿)丰采(平声韵?)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2011年3月31日 ,北京市财政局公布:截至去年底,北京市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拥有量为62026辆。

材料二:据最新统计,人口总数多于北京市的日本东京都目前的公务用车拥有量为2431辆,加上警车2265辆,其中还包括了租赁车辆和警用车辆。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参考答案】北京市和日本东京都(1分)公车拥有量(1分)对比悬殊。(1分)

    人口少于东京市的北京市,公务用车却是东京市的十多倍。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7分)

【参考答案】示例:北京公车拥有量数目惊人,改革势在必行。(2分)其一,公车多,必然增加行政成本,纳税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不改革会诱发社会不安定因素。//其二,北京交通长期拥堵,如能大量削减公车数量,按级别发给公务员相应的交通补贴,对缓解交通压力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其三,还可参照东京都的做法,用租赁车辆的方式解决其中一部分问题。只要各级领导部门加大改革力度,问题就可以逐步解决。(5分)

(如有其他不同见解,言之成理亦可。)

五、写作(70分)

18. 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根据画意,展开合理想像,以“说堵”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套袭。 


                                                     

参见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题解】两种思路:一是时评类,“就事论事”为主,按“摆现象——析原因、明危害——挖根源——指办法”的思路来写。二是由“说堵”联想、想象、感悟到的,写的内容,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你说堵了吗?”,围绕“堵”来写,才不算离题。写议论文,需要有思辩力和说服力;写记叙文则需要创意与想象力。

【存在的问题】读不懂画面中学生坐着乌龟上学及所说的那句话的用意;离开画面,强加关系;不按题写作;转移话题,随意联想,东拉西扯,中心不明;牵强附会绝对绝对片面;文体不鲜明;

【读题】

堵——从经济发展、路、政府、车、人等角度分析原因;

堵——被堵、自堵;小堵到大堵;自闭、固步自封;

堵——学会变通,另辟蹊径,换一种逻辑思维。

堵——面对堵,要冷静,要反省,保持快乐的心境……

堵——车堵、心堵、思想堵……

堵——路窄车堵,车多路堵;堵则思变,疏则畅通,疏则和谐、平安

堵——心怀纯真,这条心灵之路才不会堵塞;心怀善良,这条心灵之路才不会堵塞;心怀美好,这条心灵之路才不会堵塞。学会转变,堵思变通。

堵——心理素质原因、道德素质原因、定势(习惯)思维原因、急躁造成堵的原因

转移话题

堵——礼让——生活需要礼让

堵——人多——要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堵——那堵墙

堵——环境污染;国民素质;

堵——堵塞影响了学生上学——人们重视经济发展,却忽略了教育的重要性。

                                           以上为正稿                         

漫画:堵车

 

                          

与韩荆州书(原文·题解·注释·译文)

[唐]李白

【作者小传】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土。唐代伟大诗人。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人。青少年时期在蜀中度过,约二十五六岁时,出蜀漫游各地。玄宗天宝(742—756)初至长安,待诏翰林院。不久便遭谗去京,南北漫游。安史之乱中,因参永王李璘幕府,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晚年飘泊江南,病逝于当涂(今属安徽)。李白诗深切关怀国家政治,对天宝年间权奸当道、穷兵黩武等阴暗面以及安史乱军危害国家的罪行均加以批判;强烈抒发了雄心壮志遭受压抑的痛苦和愤怒心情,表达了对权贵的蔑视和对独立自由人格的向往;热情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诗风豪放,想象奇伟,情感炽热,语言真率自然,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文风亦豪迈俊爽。今存诗约千首,文约七十篇。

【题解】本文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李白在襄阳(今属湖北)。韩荆州,即韩朝宗,时任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山南东道采访使。李白抱负宏大,自称“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但他不欲经由进士、明经等常规考试进入仕途,而企图一朝蒙受帝王赏识,获得重用。故广事干谒,投赠诗文,以表现才能,培养声名。作此文前,已多次上书和谒见地方长官,又曾入京谋求出路,未果。本文也是干谒之作,故极称韩朝宗善于识拔人才,希望获得接见和称誉。但并不露卑屈之态,而充满对自己才能的自信。文句骈散并用,长短错落,读来颇有气盛言宜之感。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1]:“生不用万户侯[2],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3],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4],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5],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6]。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7],即其人焉。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8]。十五好剑术,徧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9]。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10],安敢不尽于君侯哉?君侯制作侔神明[11],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12]。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13]。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14],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15]。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16],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17],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18];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19],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20],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21],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22],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23]。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24]。

且人非尧舜[25],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26]?至于制作,积成卷轴[27],则欲尘秽视听[28]。恐雕虫小技[29],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30],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31],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32]。幸惟下流[33],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34]。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李太白全集》

【参考译文】我听说天下谈士聚在一起议论道:“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只愿结识一下韩荆州。”怎么使人敬仰爱慕,竟到如此程度!岂不是因为您有周公那样的作风,躬行吐哺握发之事,故而使海内的豪杰俊士都奔走而归于您的门下。士人一经您的接待延誉,便声名大增,所以屈而未伸的贤士,都想在您这儿获得美名,奠定声望。希望您不因自己富贵而对他们傲慢,不因他们微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出现毛遂那样的奇才。假使我能有机会显露才干,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我是陇西平民,流落于楚汉。十五岁时爱好剑术,谒见了许多地方长官;三十岁时文章成就,拜见了很多卿相显贵。虽然身长不满七尺,但志气雄壮,胜于万人。王公大人都赞许我有气概,讲道义。这是我往日的心事行迹,怎敢不尽情向您表露呢?

您的著作堪与神明相比,您的德行感动天地;文章与自然造化同功,学问穷极天道人事。希望您度量宽宏,和颜悦色,不因我长揖不拜而拒绝我。如若肯用盛宴来接待我,任凭我清谈高论,那请您再以日写万言试我,我将手不停挥,顷刻可就。如今天下人认为您是决定文章命运、衡量人物高下的权威,一经您的品评,便被认作美士,您何必舍不得阶前的区区一尺之地接待我,而使我不能扬眉吐气、激厉昂扬、气概凌云呢?

 从前王子师担任豫州刺史,未到任即征召荀慈明,到任后又征召孔文举;山涛作冀州刺史,选拔三十余人,有的成为侍中、尚书。这都是前代人所称美的。而您也荐举过一位严协律,进入中央为秘书郎;还有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等人,有的因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操行清白受您赏识。我每每看到他们怀恩感慨,忠义奋发,因此我感动激励,知道您对诸位贤士推心置腹,赤诚相见,故而我不归向他人,而愿意托身于您。如逢紧急艰难有用我之处,我当献身效命。

一般人都不是尧、舜那样的圣人,谁能完美无缺?我的谋略策画,岂能自我夸耀?至于我的作品,已积累成为卷轴,却想要请您过目。只怕这些雕虫小技,不能受到大人的赏识。若蒙您垂青,愿意看看拙作,那便请给以纸墨,还有抄写的人手,然后我回去打扫静室,缮写呈上。希望青萍宝剑、结绿美玉,能在薛烛、卞和门下增添价值。愿您顾念身居下位的人,大开奖誉之门。请您加以考虑。(王运熙杨明)

【注释】

[1]谈士:言谈之士。孔融《与曹操论盛孝章书》:“天下谈士,依以扬声。”

[2]万户侯:食邑万户的封侯。唐朝封爵已无万户侯之称,此处借指显贵。

[3]景慕:敬仰爱慕。

[4]周公:即姬旦,周文王子,武王弟。因采邑在周(今陕西歧山县北),故称周公。吐握:吐哺(口中所含食物)握发(头发)。周公自称“我一沐(洗头)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见《史记·鲁世家》),后世因以“吐握”形容礼贤下士。

[5]龙门:在今山西河津西北黄河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传说江海大鱼能上此门者即化为龙。东汉李膺有高名,当时士人有受其接待者,名为登龙门。

[6]龙盘凤逸:喻贤人在野或屈居下位。收名定价:获取美名,奠定声望。君侯:对尊贵者的敬称。

[7]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食客。秦围邯郸,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毛遂请求随同前往,自荐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随从至楚,果然说服了楚王,使其同意发兵。平原君乃以为上客(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颖(yǐng影):指锥芒。颖脱而出,喻才士若获得机会,必能充分显示其才能。

[8]陇西:古郡名,始置于秦,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李白自称十六国时凉武昭王李暠之后,李暠为陇西人。布衣:平民。楚汉:当时李白家于安陆(今属湖北),往来于襄阳、江夏等地。

[9]干:干谒,对人有所求而请见。诸侯:此指地方长官。历:普遍。抵:拜谒,进见。卿相:指中央朝廷高级官员。

[10]畴曩(chóunǎng绸攮):往日。

[11]制作:指文章著述。侔(móu谋):相等,齐同。东汉崔瑗《张平子碑》:“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

[12]参,参与。造化:自然的创造化育。天人:天道和人道。南朝梁钟嵘《诗品序》:“文丽日月,学究天人。”

[13]开张:开扩,舒展。长揖:相见时拱手高举自上而下以为礼。

[14]清谈:汉末魏晋以来,士人喜高谈阔论,或评议人物,或探究玄理,称为清谈。

[15]倚马可待:喻文思敏捷。东晋时袁宏随同桓温北征,受命作露布文(檄文、捷书之类),他倚马前而作,手不辍笔,顷刻便成,而文极佳妙。

[16]司命:原为神名,掌管人之寿命。此指判定文章优劣的权威。权:秤锤;衡:秤杆。此指品评人物的权威。

[17]惜阶前盈尺之地:意即不在堂前接见我。

[18]王子师:东汉王允字子师,灵帝时为豫州刺史(治所在沛国谯县,即今安徽亳县),征召荀爽(字慈明,汉末硕儒)、孔融(字文举,孔子之后,汉末名士)等为从事。全句原出西晋东海王司马越《与江统书》。

[19]山涛:字巨源,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为翼州(今河北高邑西南)刺史时,搜访贤才,甄拔隐屈。侍中、尚书:中央政府官名。

[20]严协律:名不详。协律,协律郎,属太常寺,掌校正律吕。秘书郎:属秘书省,掌管中央政府藏书。崔宗之:李白好友,开元中入仕,曾为起居郎、尚书礼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右司郎中等职,与孟浩然、杜甫亦曾有交往。房习祖:不详。黎昕:曾为拾遗官,与王维有交往。许莹:不详。

[21]抚躬:犹言撫膺、撫髀,表示慨叹。抚,拍。

[22]推赤心于诸贤腹中:《后汉书·光武本纪》:“萧王(刘秀)推赤心置人腹中。”[23]国士:国中杰出的人。

[24]傥:同“倘”。

[25]且:提起连词。

[26]谟猷(yóu尤):谋画,谋略。

[27]卷轴:古代帛书或纸书以轴卷束。

[28]尘秽视听:请对方观看自己作品的谦语。

[29]雕虫小技:西汉扬雄称作赋为“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见《法言·吾子》)。虫书、刻符为当时学童所习书体,纤巧难工。此处乃自谦之词。

[30]刍荛(chúráo除饶):割草为刍,打柴为荛,刍荛指草野之人。亦用以谦称自己的作品。

[31]闲轩:静室。

[32]青萍:宝剑名。结绿:美玉名。薛:薛烛,古代善相剑者,见《越绝书外传·记宝剑》。卞:卞和,古代善识玉者,见《韩非子·和氏》。

[33]惟:念。下流:指地位低的人。惟,一作推。

[34]奖饰:奖励称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干:谒见

 B王公大人,许与气义   许:答应

 C.未下车,即辟荀慈明    辟:征召

 D.既下车,又辟孔文举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6.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D )

 A.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此则国人之罪也

 B.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

 C.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B )

 A.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

 B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

 C.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

 D.幸推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8.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项是 ( C )

A.作者先借“天下谈士”的话肯定韩朝宗的德高望重、援引贤才,进而以毛遂自比.不卑不亢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心愿,作为全文的纲领。

B.作者叙述自己的经历和才能,赞颂韩朝宗的学识与声望,并反复请求引荐,以表“待价而沽”的用意。

C.文中两次引证古人并历举韩朝宗提携后进的事例,委婉曲折地说明自己之所以希望“委身国士”“敢效微躯”的动机。结尾,李白表示准备进献礼物,希望韩朝宗能尽早引荐自己。

D.全文顿挫跌宕,起伏照应,笔力豪迈,但也夹杂着某些吹捧权势的庸俗之辞。

【百科词典】本文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李白在襄阳(今属湖北)。韩荆州,即韩朝宗,时任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山南东道采访使。李白抱负宏大,自称“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但他不欲经由进士、明经等常规考试进入仕途,而企图一朝蒙受帝王赏识,获得重用。故广事干谒,投赠诗文,以表现才能,培养声名。作此文前,已多次上书和谒见地方长官,又曾入京谋求出路,未果。本文也是干谒之作,韩荆州即韩朝宗,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判襄州刺史、山南东道采访处置使。李白《与韩荆州书》是他初见韩时的一封自荐书。文章开头借用天下谈士的话——“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赞美韩朝宗谦恭下士,识拔人才。接着毛遂自荐,介绍自己的经历、才能和气节。文中极称韩朝宗善于识拔人才,希望获得接见和称誉,也并不露卑屈之态,而充满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百科词典】《与韩荆州书》是唐代诗人李白初见韩荆州时写的一封自荐书。韩荆州,即韩朝宗,时任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山南东道采访使。文章开头借用天下谈士的话——“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赞美韩朝宗谦恭下士,识拔人才。接着作者毛遂自荐,介绍自己的经历、才能和气节。文章表现了李白“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的气概和“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自负,以及他不卑不亢,“平交王侯”的性格。文章写得气势雄壮,历来广为传诵。 

                     

6.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西楼(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城南(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赏析1】这是描写海滨雨前自然景色。诗人选择了雷雨即至那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渲染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与气势,描绘出海滨自然界特有时刻壮美的情态,并披示了诗人开阔胸襟与豪放的情愫,从而给人一种崇高的审美感受。
首句写西楼之前的景色,省略了云水变化的过程,直接截取了云水怒的高潮顷刻:海浪如云,云似海浪,水天一色,云浪莫辨。只见云浪拍岸,宛如骏马驰骋之去而复回,呈现出动与力的壮美。
    次句写西楼北侧。从听觉角度描写雷雨迫在眉睫的情态:忽然北风卷过,挟带数声雷响,使翻腾动荡的云水之怒平添了赫然的声势。“吹起”二字可谓笔力千钧,足以显示狂飚之威。
    第三句写楼本身。即是点题,又是作为从楼前海景通向楼后山景的桥梁,以及由写景转向抒情的过渡来写的。考察全诗,此楼雄踞于某座近海的青山之上,视野开阔。诗意写楼上之人(即诗人)把楼四面窗户垂挂的稀疏的帘子用帘钩卷起来,即面临雷雨,却任由风雨扫入,其妙何在?
    “卧看千山急雨来”,诗的尾句解答了这个问题。更道出了内心的豪情。前两句写风吹、云涌、浪卷、雷鸣,这是一支壮美的序曲,诗人最欲欣赏的乃是“千山急雨来”这位主角登场后更为精采绝伦的表演。他要享受急雨打破雨前沉闷不安的局面而呈现的新鲜境界,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诗中一个“卧”字耐人寻味,它把诗人那种怡然自得的气度生动地表现出来,使诗句动中有静,以静衬动,跌宕有致。

【赏析2】《城南》二首描写了暮春时节大雨过后的山野景象,笔调流畅优美,读来琅琅上口,令人赏心悦目。特别是“惟有青青草色齐”这一句,沁着水珠的草地鲜亮碧绿,表明雨后的大自然依然充满生机,这是作者的神来之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格调超逸,清新隽永。诗人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小草青色长久相对比,暗示了这样的一个哲理:桃花、李花虽然美丽,生命力却弱小;青草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很强大。

《西楼》主要写雨前景,此诗则写雨中景和雨后景,各尽其妙。

三、四句雨后两幅小景是:昔日绚丽似锦的桃李经受不住暴雨袭击的考验,已经零落殆尽,结束了一年一度的短暂青春;而惟有一片青草,不仅未被摧毁,反而翠绿欲滴,并且长得齐齐整整,毫无零乱倒伏之状。这暗示一条哲理:桃李虽艳丽,生命力却弱;青草虽朴素,生命力却甚强。本诗以暴雨并通过与“桃李花开尽”对比,烘托出青草的难以摧毁的精神。

此诗能注意选取日常习见但又有典型意义的景物作为描写对象,含理趣而又不失诗意,因此既深刻又自然,耐人玩味。

宋诗以理趣见长,一般喜发议论,而且议论性的句子往往直接出现,如“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再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但这首诗却没有这样的议论,全用意象来表达,表面上像唐诗。但猜测时还得有点读宋诗的意识,着力推究其中的理趣。

  姑且推测如下:诗人在春末夏初、大雨之后,看到城南一幅特有景象:水塘由干枯变得丰满,由死寂变得活跃,河水涨满,活力四溢,平时不怎么引人注意的峰峦忽然错乱纷出,扑面而来,争高竞秀,生机蓬勃,而那些小草,更是不甘寂寞,挺身而出,抖擞振作,秀色警人,只有桃李之花经不住急雨的袭击,香销玉陨,狼藉满地,不免可惜。

  诗人想:自然是公平的,万物都有其各自的舞台,至于什么时候突显特出,什么时候销声匿迹,自有公理。横塘不会一成不变,河水不会低沉依旧,山峦不能尽占青睐,桃李不能灼灼不谢,小草不会永远沉寂。隐者将显,显者将隐。万物之生命力无不因时而动,而且,绚烂意味着凋谢,早熟意味着早衰,相反,“野火烧不尽”的勃发也许来自更多的隐忍与潜伏。

  “大雨(急雨)”是一种考验,山禁得起这种考验,横塘禁得起这种考验,小草也禁得起这种考验,惟独桃李禁受不起。那就锤炼吧,潜伏,积淀,蓄势而发,像峰峦一样,大雨之后更显妖娆,像横塘一样,冲击之后推陈出新,像小草一样,洗礼之后茁壮挺拔!更持久的美不正出自抗击打的能力与足够的涵养吗?否则,只能像桃李开尽,让人惋惜,即便收获一掊同情之泪,又有何益!

                         

原文】孟子的大丈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解读】富贵不能淫:这是“仁”、“义”,也是“智”。富贵了也应该要仁爱,不能过于奢侈享乐,要多去帮助别人,不能为富不仁。说它是“智”,是因为它也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为富不仁的人是不会长久富贵的。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改变,自己的立场、志向决不会转移。或许正是这句话铸就了五千年来中华儿女们挺直的脊梁。

孟子的“浩然正气”就是他一贯表白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说不能。”(《孟子·告子下》)“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说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两千年来始终激励人心,传颂不绝的伟词名句。它似乎是中华民族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很明显,这种理想的道德人格并不是宗教性的精神,而是具有审美性灼灼光华的感性现实品格;它不是上帝的忠诚的仆人,而勿宁是道德意志的独立自足的主体。”(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从孟子到文天祥,再到近代以来的无数仁人志士,正是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辉映千古的“浩然正气”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开拓着中国的希望。

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第二章》)

【参考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一发怒,诸侯就害怕;安居无事,天下就没有冲突。”

孟子说:“这怎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礼吗?男子行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亲自送到门口,告以顺从是为人之妻的道理。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大道上,能实现志向就与民众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固守自己的原则,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我解

吴晗在《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说:“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吴晗对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解释合理吗?

我们先看孟子的原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这段是对“大丈夫”下的定义。景春问孟子象公孙衍、张仪算不算“大丈夫”。孟子的回答是否定的,然后对“大丈夫”的界定。孟子是以“礼”做基础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然后指出“大丈夫”具体表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得志”“ 不得志”应该是“得志时”“ 不得志时”这都是指自己处于怎样条件下的行为表现,属于主动式;“富贵”“ 贫贱”“ 威武”也应该是承上主动式,因此“富贵”“贫贱”“威武”所说的应该是指自己处怎样条件下的行为,“在自己富贵时,应该怎样;在自己贫贱时应该怎样;在自己威武时应该怎样”。

孟子所说是大丈夫是在“礼”范围内,发自内心,是自己在什么条件下怎样,而不是外界给我条件才怎样。吴晗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解释是犯了一个主动与被动之错位。

      因此我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应该解释为“在富贵时,能节制的自己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意志;在威武时不能做理亏的事,这样才是大丈夫。”

附:

在《辞海》中 “淫” ①浸淫。②久雨。③过度;无节制。④邪恶⑤惑乱。我这里“淫”选“过度;无节制”义项。

   “移” ①挪动,迁移②改变;动摇③旧时公文的一种行于不相统属的官署④通“施”施予。我这里“移”选“改变;动摇”义项。

 “屈” ①弯曲:如:屈指可数。②屈服。如坚贞不屈。③理亏。如理屈词穷。④治。⑤古邑名。我这里“屈”选“理亏”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