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营销策划方案范文:影响蒸发与节能的几个重要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03:36
文章来源:制糖科技网   发布时间:2010-01-08 15:33:36
1、第一效蒸发罐的效能
第一效蒸发罐是整列蒸发罐中最重要的,它要承担很大的蒸发量,其性能是否良好对糖浆浓度和抽汁汽节能都有最大影响。
不少糖厂第一罐的性能不理想,占用温差过大,影响后效性能。常见的原因是:
(1)、清汁入罐温度偏低,入罐后要将它加热升温到沸点。由于蒸发罐内液相流速很低,未沸腾前的传热很慢,明显降低了整体的效能。
(2)、罐内液面过高,对流沸腾状况不好,降低了传热膜系数,减少了有效温度差,还延长了糖汁的停留时间,增加了蔗糖转化和糖汁增色。
(3)、糖汁过罐时有汁汽串罐,汽凝水排出时有串汽。
要提高第一罐效能,首要的关键是提高清汁入罐温度,使之接近蒸发罐的温度(如能超过3~5℃就更好)。要重视配备良好的清汁加热器。有些厂使用了板式换热器,用汁汽加热时温度仍不足,用废汽加热则要注意防止废汽温度过高或操作不稳定,造成内部焦化。
如果清汁加热器不足需要,可以应用喷射接触式升温器补救。它可用第一效汁汽作热源,将清汁升温到接近沸点(相差只1~2℃),它的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不影响蒸发系统的热平衡关系(参阅“接触式换热器”)。
蒸发罐要保持低液面操作。当加热管排出的汁泡刚盖过汽鼓面、并从上管板迅速排走时,循环情况最好,传热性能最高。液面升高时循环和传热都变差。要保持低液面运行,首先蒸发罐的入汁均匀,出汁畅通,并要汽压稳定。操作人员要认真留意和控制。目前有些蒸发罐的过汁方式不完善,低液面时难过汁,而且还有汁汽串罐,应当改善。要注意将入罐前的废汽喷水降温至接近饱和温度。
技术管理较强的糖厂,第一罐用四折的隔室式蒸发罐有较好的性能。在蒸发罐汽鼓的上下方装设分隔板(上方隔板的高度约300mm),将全部加热管分成四组,相应增加糖汁回流通道(增加外循环管),使糖汁顺序流过4组管子后排出,不再循环。此时加热管中的液相流速比较适合,约为单程不循环的蒸发罐的4倍,传热系数较高。但这种蒸发罐必须入汁和汽压稳定,并保持低液面运行,否则效果不大。
2、蒸发罐积垢多
亚硫酸法糖厂的积垢较多,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清汁含钙量较高。在正常情况下,清汁含钙量(cao/bx%)为0.42~0.48。但在某些情况下,此值会超过0.50甚至0.55,此时蒸发罐的积垢会大量增加,以至大幅度降低蒸发效能,有些糖厂因此要降低压榨量。
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下列几种情况下:
(1)、亚硫酸沉淀反应不完全,清汁中残留较多亚硫酸(盐) 。清汁ph偏低如低于7.0时,含钙量常较高,因为形成了较多的可溶性的亚硫酸氢钙。如ph低于6.8,此现象更突出。应当经常取清汁和滤汁用碘液滴定(按测定硫熏强度的方法),良好的清汁耗碘液只2~3ml(对10ml汁),但有些厂的这一数值高达5ml。未沉淀的亚硫酸增加必伴随着含钙量升高。这一现象还有多种原因,要细致分析检查,采取相应措施。
(2)、甘蔗未成熟,或新鲜度差或受霜冻变质,细菌繁殖,含有机酸多。因此将蔗汁中和所需的石灰也多。这些有机酸的钙盐大部分是可溶性的,清汁含钙量就升高。对于这种蔗汁,可以在预灰时加入少量的碳酸钠(如对蔗汁的0.01~0.02%),相应减少加灰量,可降低清汁含钙量(0.05~0.1个百分点)。虽然成本略有增加,钠对收回略有影响,但都只是很微的。
(3)、澄清过程中还原糖分解较多,或泥汁中有细菌繁殖,生成有机酸,它们的钙盐亦多数是可溶性的,就增加了清汁含钙量。蔗汁如果用碱性处理,在碱性下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就会产生此问题。多个糖厂曾试用碱性澄清法,就因此而造成清汁含钙量高,积垢严重。故蔗汁用碱性处理一定要低温和快速。另一方面,如沉淀器内有死角,泥汁停留时间长,温度降低,细菌就会繁殖,ph降低,汁中溶解钙盐量必然升高。应当注意分析滤汁的含钙量,与清汁对比;在操作上则要尽量快排泥汁,缩短它的停留时间。
3、蒸发热方案的实施
国内多数糖厂,都按节能的需要制订了较好的全厂热方案和蒸发热方案,但不少厂在实行时有较大出入。常见的差别是:后效汁汽用得少,加热和煮糖大部分用一效汁汽;这就大大增加了总用汽量,并使第一效蒸发量过大,后几效蒸发负荷过轻,间接影响第一效蒸发罐积垢增加,“走糖”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通常是:
(1)、加热器汽凝水排除不畅通。因为后效汁汽有真空,汽凝水必须排往真空更高之处,而且管道阻力要小,否则加热器就会积水,这样就要用压力较高的汁汽。
(2)、第一效罐传热性能不良,占用温差过大 (如有些厂达到15~20℃或更大) ,或第一效蒸发罐汽鼓压力偏低,使汁汽温度偏低,二效及后效汁汽就难以利用;蒸发罐排水不良或积垢多都会产生同样的问题。
(3)、蒸发罐各效面积分布不适当,第二效面积不足,就难以提供大量的二效汁汽。
(4)、煮糖不能用较低压力的汁汽。
糖厂要从设备和操作管理上认真解决这些问题,才可能实现良好的热方案,达到较低的能耗,主要关键是:
(1)、要彻底解决好各项设备的排水问题,和及时清除设备的积垢,使它们具有良好的传热效能。
(2)、努力提高一效罐的传热性能。同时要在第一效要保持较高而稳定的温度。如果蒸发罐面积较大及新开罐比较清洁、末效真空度较高而至前效罐温度偏低,可以减小冷凝器进水量以降低末效真空度,或者关小末效和前效罐之间(通常是第四至第五罐之间)的汁汽阀,降低其前效罐真空度。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提高前效罐的压力和温度。当然,这要以在设备容许工作参数范围内、和不影响糖汁质量为前提。
(3)、蒸发罐的加热面积要适当配备。 国内糖厂的设计,常取第一效面积最大,以后各效顺序缩小,这有利于抽取第一效汁汽。为使二效汁汽作为煮糖和加热(除了低温的加热外)的主要热源,第二效的面积就要较大,例如接近甚至超过第一效;如果要大量用三效汁汽煮糖,则第三效的面积也要大(如江门甘化厂的做法)。蒸发罐面积的配置应当在设计热方案时一并考虑安排。但要注意不应片面加大蒸发罐面积,否则糖汁停留时间长,蔗糖转化和色泽加深,妨碍了蒸发温度的提高,并影响积垢生成较快。此外还要注意蒸发罐轮洗时的安排。
糖厂蒸发系统还有一个较普遍的存在问题,就是蒸发罐之间的串汽,即前效罐的汁汽串入后效罐。这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前效汁汽与糖汁一起从糖汁管串入后效,原因是过汁未很好水封;另一是汽凝水排除的水封作用不完善,前效汽鼓中的汁汽随汽凝水向后排。这在用u形管排水或串罐排水时问题较大,据测定,串罐排水的串汽量可达到10%。等压排水系统如控制系统失灵也会有此问题。前一问题过去较受重视,早期的蒸发罐过汁管都使用u形管,高度也较大;但近年很多糖厂的蒸发过汁管都是直管,很易串汽,应当重视这个问题。有些厂感到用u形管过汁会影响前效液面升高,其实只要将过汁部分的结构处理好就不会有问题。
蒸发罐之间的串汽不但增大了用汽量,还使前效罐负荷增大,后效罐效能降低。
蒸发系统的管路系统很复杂,四通八达,有关的阀门如果泄漏,就很容易发生串罐,对此应细致地检查。最好的方法是在开机前试机时进行详细的检查,从后到前逐个罐(连附属部分)顺次抽真空(前效罐通过后效氨管抽),检查其他未抽的罐有无真空。如果有,就要找出因泄漏而造成连通的阀门,修复后再检查。逐个罐抽起真空后,再将该罐真空阀关闭,检查真空度能否保持稳定一段时间。如果真空度下降较快,就表示该部分设备或阀门、管路有泄漏,应找出问题修复。这项工作虽然麻烦,但将全系统细致检查完善再开机,可以避免开机后发现问题难以查找解决。在50年代,多数有经验的糖厂都这样做,但以后许多糖厂都疏忽这项工作,以至出现不少问题。在系统设计时也要尽可能使管路与阀门简单明白,减少操作错误的可能性。
有条件的糖厂最好组织热能查定,重点在蒸发系统,以深入了解用汽和抽汽的情况,以及各台设备的性能和效率,从而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广东紫坭糖厂的这项工作就有很好效果。
4、抽汁汽煮糖
近年来,多数糖厂都很重视使用汁汽煮糖。国内最好的水平,煮糖以用三效汁汽为主,较多糖厂以用二效汁汽为主,但也有一些糖厂只能用一效汁汽,二效汽也用不上。煮糖使用蒸汽的种类,是影响糖厂能耗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反映糖厂节能水平的很重要标志。
用后效汁汽煮糖,需要在蒸发和煮糖的设备和操作上采取相应措施:
(1)、适当配备蒸发罐各效的面积,使之产生充足和压力适当的汁汽供外抽使用。
(2)、蒸发罐的操作压力要适当,不可偏低。通常二效汁汽要维持0.02~0.04mpa的表压。如果蒸发罐面积较大及传热性能较好,以致前效汽压偏低,可以适当降低末效或其前效的真空度,较方便的方法是关小末效的进汁汽阀(可以关大部分),提高二效的汽压至正常数值。
(3)、煮糖的真空度要足够,使温度差和传热正常。煮糖罐的加热面要清洁。
(4)、煮糖罐要有良好的传热效能,罐内对流良好。采用良好的机械搅拌可降低煮糖所需汽压。煮糖罐设备容量应有适当的宽裕,不宜过紧。煮糖罐的汽凝水排除必需畅顺。不少糖厂煮糖罐排水不良,是难用低压汁汽的重要原因。
(5)、将煮糖罐的氨管接入罐顶,刚开罐时开大氨管将汽鼓内的空气抽去,并将低压汁汽抽入汽鼓,待入汽正常时再把氨管关小。
(6)、汁汽管和阀门的尺寸要适当,并要正确安装,要细心计算和复核。
广东杨村糖厂多年来主要用压力只为0.01mpa的汁汽煮甲糖, 除上述措施外,煮甲糖用抽种法,养晶过程用小浓度差,连续入料,逐步浓上,使煮甲糖大部分过程的汽鼓无正压,并加强煮糖罐的调配,尽量均匀用汽,因而能够大量使用压力很低的汁汽。
5、汽凝水排除不良
不少糖厂中使用低温汁汽的加热器、煮糖罐和后效蒸发罐存在汽凝水排除不良的问题,降低了加热器和蒸发罐的效能,妨碍了低温汁汽的使用。
汽凝水排除不良时,汽鼓可能有水击声,但不一定。不能以此来判断汽凝水排除是否正常。在汽压低时,汽鼓内积满水也可能没有水击声。
糖厂的混合汁一次加热完全可以用第三效甚至第四效汁汽。但不少糖厂用不了,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汽凝水排不好。后效汁汽有真空,汽凝水必须排往真空更高之处,而且管道阻力要小,否则加热器就会积水。
加热器的汽凝水不能连接到所用汁汽的后一效蒸发汽凝水中,因为加热器的汁汽管和排水管有较大的阻力和压力降。应当接入再后一效的蒸发汽凝水的平衡罐中。如用四效汁汽作热源,就要独立排水。
蒸发汽凝水系统比较复杂。国内早期通用的立柱式自蒸发器和汽水分离器有不少问题,现在已很少用。早年国内还有一些糖厂采用蒸发罐串罐排水,将前罐的汽凝水通入后一罐,最后集中到末效罐排出。此法在蒸发罐之间常发生串汽(有些糖厂达到10%) ,且后效罐排水负荷增大几倍,管路与设备都不适应,导致汽鼓积水。以后亦很少用。
近年推广的等压排水方法,采用新式的仪表和用气动阀操作,在新用时效果一般较好,但使用两三年后就容易失灵,排水不良和串汽的现象相当普遍,导致蒸发效能下降和汽耗增大。
煮糖罐排水亦普遍有问题。有些糖厂采用u形管排水,并将u形管向上升高再下降,希望能平衡较大的压力差。不过,u形管所能平衡的压差只决定于u形管入口与最终出口的高度差,即它的有效水封高度,中间的上升或下降只是增加了管道阻力,并没有改变有效水封高度(向下的管道的虹吸作用形成负压将向上的管道的水柱正压抵销)。这种做法的水封作用有限,在压差较大时很易发生串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