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奇教育:中风的康复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07:33
中风的康复治疗 发表时间:2010-06-18发表者:赵卫锋 (访问人次:270)

 (一)、康复治疗的时间:脑血栓康复治疗的时间尚无统一认识。对病情轻无意识障碍者,在急性期治疗的同时就可进行康复治疗;病情重意识不清时,待意识恢复1~2天后进行是适宜的。总之,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进行。只要遵循生理、心理功能负荷量,从小量开始,缓慢增加,何时进行均可。
    神经功能的最大自动恢复能力是病后的4~6周,6个月后恢复则困难。经系统而规范的康复治疗,50%的病人可望达到在功能(活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交际能力)上完全自立。长期生存的病人中,84%能恢复一定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Greshan,1975)。西安铁路医院普通内科赵卫锋
    Nlwman认为偏瘫恢复从1~7周开始,持续14周左右,以后则很难改善。在此期间出现神经纤维的再生(侧出)突触形成、新回路的开辟等脑可塑性的改善。经适当治疗,康复恢复时间还会延长,特别是年龄较轻,病情较轻的患者。相反年龄大(70岁以上),则恢复情况也差;
    (二)、康复治疗的内容:生活能力的康复大致包括:身体(生理功能)、心理和职业能力康复;1)、康复治疗应无碍于神经功能的自然恢复,并尽量促进其恢复。;2)、增强健侧肢体和躯干的肌力,促进残余的肌力;3)、预防和改善肌萎缩、挛缩、骨质疏松等废用性综合征。对上述症状已发生者,提出矫正和改进方案;4)、减少或解除躯体疼痛、心理失衡及其它障碍;5)、提高或改善其职业或生活能力,增强对各种障碍的协调和控制能力;6)、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7)、减少或消除复发;
    (三)、卧床期康复治疗:在作出脑及肢体各种功能的评价后,便可针对具体病人选择最佳康复实施方案。卧床期:是指急性期或功能障碍严重尚不能活动期。卧床期主要预防废用综合证。要实行主动运动与被动相结合,全身与局部相结合,以健肢带患肢,以近端大关节带远端小关节,以下肢促上肢。具体做法如下:
    1、保持良好的肢体功能位置,防止肢体变形和功能障碍。如肩关节的功能位设置为敬礼位;髋关节伸直,腿外侧可放一沙袋或枕头;膝关节伸直,足要和小腿成90°角度,以防止足下垂;
    2、定时变换体位,预防褥疮和坠积性肺炎。利用紧张性颈反射、紧张性腰反射和紧张性迷路反射等以抑制痉挛状态。紧张性颈反射通常:1、对称性:颈的屈曲可促使上肢屈曲和下肢伸直,而颈伸展可促上肢伸展和下肢屈曲;也可能颈伸展促使两侧上下肢伸展,而颈屈曲促使双上下肢皆屈曲,总之诱发颈发射的感觉感受器,可使颈上部关节活动灵活;2、非对称性:指腭伸展促进颜面朝向侧的上下肢伸展,而枕侧屈曲促进颜面朝向侧的上下肢屈曲。紧张性颈反射本是原始反射,当中枢损害时则又易显示出来,主动利用这种反射利于随意运动改善。紧张性迷路反射:仰卧位时伸肌处于优势,下方上下肢伸肌占优势。紧张性腰反射:当上半身向左旋转时右侧的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占优势,左侧的上肢伸肌和左下肢的屈肌占优势。向左旋转时则与之相反;
    3、常用被动运动方法:
    下肢被动运动:1、勾腿运动:抬起病人一条腿,使膝关节伸直,一手托小腿下部,一手捏住脚底前方,向前推前掌部,使足尖勾起,再向后使脚步面蹦起。其作用是拉长跟腱及脚背肌腱,并使小腿肌肉被迫紧张;2、转足运动:保持上述姿势,手推脚底前部,由外向内,再由内向外作旋转运动。目的是伸展踝关节部韧带,提高灵活性;3、伸腿运动:一手托踝部,一手握住膝部,使大腿抬起,小腿下垂,一手按膝,一手顺势将腿抬起,使腿伸直。其作用是拉长膝后韧带,活动膝关节;4、压腿运动:保持屈膝收腿姿势,将小腿压向大腿,大腿压向胸部,可拉长腿四头肌及臂大肌;5、下肢按摩:将腿伸直,两手由上向下作提摄按摩,增强肌肉弹性,恢复疲劳。
    上肢被动运动:1、肩部运动:一手托住病人上肢肘部,一手将病人上臂外展,复原,再向前做上举动作;2、前壁运动:托住病人手腕及肘关节,掌心向上,作屈曲伸展动作,再伸直前臂,掌心向下,作前臂内旋动作;3、手部运动:帮助病人作手腕屈伸运动及手指屈伸运动;4、按摩运动:由上向下按摩;
    (四)、脑血栓康复的功能训练:脑血栓病人的病情稳定后,可在被动运动的基础上及早在床上进行功能训练。训练要调动病人和陪护家属两种积极性,要循序渐进,训练方法、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要因人、因病情而异,动作要柔和,有计划、按规范、持之以恒,并随着康复情况灵活调整方案和方法;
    1、基本活动训练:基本活动训练包括各个关节的活动度、站坐位的平衡及移动躯体动作的协调。这是病人生活自理的先决条件。
    训练方法是:
    (1)、坐位平衡训练:先屈膝依靠背架支持坐在床上,渐去除支架,把双腿放在床边,也可在床侧或床头设上围栏杆、把手或捆上绳索,以助坐起。坐位平衡训练增强躯干肌(同时收缩)肌力和坐位平衡力等;
    (2)、站位平衡训练:要有人扶持,或在特制的双杆中训练,可能的话用手杖协助。站立时两足分开约3厘米,先以健肢持重,缓慢试着用患肢,逐渐有两足交替,直至站稳,也可扶着凳子或其它工具,渐渐移步行走
    (3)、行走训练:初由他人扶持,渐渐过渡到独自行走,同时注意纠正行走时的问题,如偏瘫病人画圈步态。训练时主动作屈膝动作和踝关节背伸动作,选择较轻而坚韧的拐杖,长短适宜,一般是腋下3~5厘米至脚底的长度,或病人身高减去40厘米,也可选用双拐,因人而异,合适为度;
     (4)、上下楼梯的训练:上楼时先用健足跨上然后再提起患足与健足在同一台阶,下楼梯则相反。如用拐杖,可先将拐杖支在上级台阶,再跨健足,最后再跨患足,下楼动作与之相反。有时下楼有居高不安感,可试行面向后方下楼法;
     (5)、使用轮椅训练:初由人扶持及协助,协助人员站在轮椅后面,用两手握住轮椅扶手或背,再用足踏住下面的横轴以固定轮椅,轮椅放在病人健侧,上下时要挂上手闸;上去后训练椅上活动,前后动和左右旋转;6、改乘动作训练:病情稳定、身体情况好转后,可做改乘动作训练。方法是除上述动作轮流练习外,再做床→轮椅、轮椅→椅子或便器、手杖→椅子、床→行走等改乘动作。边转动患侧边进行改乘,易做、安全;
    2、日常生活训练:经日常生活的训练,使患者尽快能独立生活。训练应由简到繁,由室内到室外,由院内到院外,逐步扩大;1、垫操:让患者在垫子上学习如何来去移动,侧卧和坐起,渐延及起床、上下床等;2、拐杖平衡练习:学习和应用拐杖技巧,上下轮椅;3、自我护理训练:个人卫生、刷牙、洗脸、洗澡等;个人体表修饰、梳头、修面;上厕所或便器,大小便自我处理;就餐,穿、脱衣服;带手表、开灯、打电话、戴眼镜等;4、旅行活动:上下汽车及其它交通工具。
    总的目的是促使肢体恢复或达到生活自理;
    3、作业疗法:对于年轻、病情轻、残留症状也轻的,经作业疗法,使其尽可能回到社会,参加一定的工作。包括:保持和扩大生活能力,增强肌力和肌肉的耐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巧性,培养集中力,提高心理功能,进行原职业内容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