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纪念品困难与挑战:“六线鱼苗种大规模人工繁育技术”顺利通过验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0:57:47

 

“六线鱼苗种大规模人工繁育技术”顺利通过验收

来源: 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发布日期: 2011年5月3日 http://www.hssd.gov.cn/article/news/

    2011年4月29日,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主持,邀请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中科院海洋所等单位的专家对省海水所承担的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项目“六线鱼苗种大规模人工繁育技术”进行了现场验收。    项目组培育亲鱼1100尾;2009年培育苗种4.1万尾,平均全长14.5 cm,其中最大个体为15.8 cm,最小个体12.7 cm;平均体重32.1 g,其中最大个体为42.4 g,最小个体21.7 g;2010年培育苗种11.4万尾,平均全长6.3 cm,其中最大个体为6.9 cm,最小个体5.7 cm,苗种健壮,生长正常。    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认为该项目已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大泷六线鱼苗种大规模人工繁育技术”成果获山东省科技发明二等奖

 近日,山东省科技创新与奖励大会在济南召开,隆重表彰2012 年度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奖的单位和科技工作者。省海水所郭文副所长、高级工程师主持完成的“大泷六线鱼苗种大规模人工繁育技术”项目获2012年度山东省科技发明二等奖。

  大泷六线鱼又名欧氏六线鱼、六线鱼,俗称黄鱼,为冷温性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沿岸。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北方石斑”之称,经济价值极高,颇受我国消费者和养殖业者青睐。六线鱼是近海定居性岩礁鱼类,是网箱养殖的理想品种,增殖放流、资源修复最适宜品种。

  大泷六线鱼鱼卵有高粘性,极易粘结成团块状,受精率、孵化率极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人工育苗初步研究,90年代我国开始人工育苗试验,均未获得成功。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科研单位和企业致力于攻克这一难题,但均未取得突破。是学术界公认人工繁育难度大的品种。项目组根据鱼卵高粘性特点,创建了一种六线鱼大规模人工繁育技术模式,即“单层平面授精+吊式孵化+苗种培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六线鱼人工繁育技术操作规程。经专家鉴定,此项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该成果在国内外首次突破了六线鱼苗种大规模繁育技术难关,打破了目前六线鱼养殖所用苗种全部依赖采捕野生苗种的局面,为六线鱼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繁育苗种可满足我国北方网箱养殖需要,也可用于渔业增殖放流,补充自然海区的种群数量,起到海洋生物资源修复的作用,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