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喷子Bang:西北马家军阀史(前言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3:53:26

  民国以来的大小军阀,有其共性,即争夺地盘,扩充军队。以军队保地盘、争更大之地盘;以地盘征粮饷、抽壮丁,以扩充更多之军队。地盘与军队交互增长,以扩大其势力。西北马家军阀也不例外。这在马鸿逵时代之宁夏、马步芳时代之青海最为突出。两省在其统治期间,都有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的税捐,以横征暴敛,竭泽而渔,遂使广大百姓力所不胜,日渐贫困,苦不堪言。两省征兵抓兵为害尤甚。青海当时不足100万人口,扩兵至15万之多。宁夏当时人口仅70万,扩兵也近10万之众。敛财与抓丁,形成猛于虎之苛政。

  一般说来,军阀大多有聚敛发财的私欲和豪华奢侈的生活习惯,因而他们除向百姓身上直接榨取之外,还在资源开采上、商业经营上实行垄断。宁夏的滩羊皮、枸杞等特产,青海的羊毛、金矿,都是他们着重搜刮的资源。他们不仅在位时大讲排场,铺张浪费;退职后仍做富家翁称霸一方,马麟、马步青是最好的例证。即使流亡国外作寓公,架子仍然不倒。马步芳在埃及开罗,是最显着的例子。

  军阀主政,是封建统治,最高统治者一个人说了算,与民主和法治无缘,因而反对进步、反对共产党成为一种必然。马步芳、马鸿逵以及马鸿宾都曾认真阻击过长征北上的红军,马步芳对红西路军的堵截围攻,以及虐俘杀俘,尤其残忍。解放战争中,他们仍是解放军西北战场上的主要对手。解放西北最大战役的兰州之战,对手正是马步芳、马继援父子。

  不过,历史地客观地观察问题,许多军阀为了博取自己较好的名声,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还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一任己意胡作非为,还需要做一些拿得出手、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事情。马家军阀也是如此,他们对祖国做过一些有益的事。庚子年,他们与侵略者英勇拼杀,他们的一些亲属血染沙场,为保卫祖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马福祥极力宣传西北边防之重要,提出应充实蒙古、西藏边防,修筑通藏铁路,指出国人入藏假道印度,非但缓不济急,且为国人的一大耻辱。他力主加强民族团结,五族平等共处,一生也以善于和解纠纷着称。马麒在青海,竭力反对英帝策划的将青海、四川大部分土地划归西藏,一纸通电全国的“艳电”,不仅粉碎了英帝的侵略阴谋,也批评了北洋政府的软弱无能,得到了全国的热烈响应。抗日战争期间,作为大后方的宁夏、青海和甘肃、新疆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局面,是对抗战全局的支持。马鸿宾率所部在绥西与日寇血战,和傅作义一起,粉碎了日寇西进的迷梦。青海派出一个骑兵师转战于中原,使青、陇健儿得以保国立功。马仲英在南疆,粉碎了两起分裂祖国的武装力量。在新疆的骑五军马希珍连在北塔山与入侵者英勇战斗,扞卫了国土。这些都是值得称道的。

  他们在经济建设上,也有可追述者。如马鸿逵在宁夏兴修一些水利工程,清丈土地,扩大了农田种植面积,还开办了一些小型工厂。马步芳在青海提倡的“六大中心工作”中的植树造林、修筑公路等,在客观上都有积极作用。

  他们还在发展文化教育上下过一些工夫。开办了一些学校,特别是中等学校,起先青、宁两省很少,他们则有相当的发展,属于开创性的。马步芳还搞了一阵子成人识字运动。此外,还有的个人捐资办学,以马福祥办学最多,马廷斌也在其家乡办学。这都是应该肯定的。

  在个人修养方面,马福祥虽武人出身,却致力于文,不仅笃信伊斯兰教,而且具有儒家思想。所作诗文和书法,为世所称。马鸿宾熟悉四书五经,宽以待人,对抓回之逃兵,也不肯体罚;家教甚严,生活俭朴,官气最少,被百姓称之为“马善人”。马鸿逵之题字,遍及宁夏各地,说明他还可以写字,也想附庸风雅。马步芳不抽烟、不喝酒,喜好野游、打猎,爱跳舞、看电影,喜好音乐,有时还作词谱曲。1935年范长江采访他之后写道:“马步芳给记者之第一印象,为他的聪明的外表与热烈的情绪,并非如记者平日所想象的青面獠牙,如三国时许褚、典韦式的人物。”可见,并非如有些人所说的,他是“目不识丁”。

  总之,对于马家军阀影响西北半个多世纪的史实及其是非功过,必须全面考察,客观分析,给以恰如其分的评价。历史是延续不断的,前后之间,多为因果关系,马家既然当权施政,必然会留下其痕迹,对后来产生影响,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缺少了这一阶段,历史便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只有全面地弄清了过去,才可以更好地把握现在,发展将来。

  这本《西北马家军阀史》,初成于1989年。作者师纶先生,是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作者下苦功夫,广泛搜集,各方采访,力求不遗漏重大资料。在纷繁庞杂的资料中,进行筛选、辨析、订正,以实事求是精神,务求真实、准确。历数年之功,始成初稿。又经一些同志,特别是我馆前名誉馆长、陇上着名学者、对马氏情况研究有素的张思温先生校阅、匡正,方成定稿。为审慎起见,先在我馆馆刊《甘肃文史》上刊出,借以广泛征询意见。十余年来,尚未见大的不同意见,首肯者则所在多有。近年来,向我馆索要此书者甚多,惜乎书已不存,难以如愿。鉴于我馆有存史、研史的任务,特经原作者再次审订,增添可以找到的一些资料,重新编纂,公开付印出版。尽管如此,其中仍难免缺漏和不妥之处,尚望广大读者、研究者不吝及时给以指正。

  2005年8月

  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