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账号登录中心电脑:3-6岁儿童心理<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3:14:02

儿童患季节性情感障碍
   儿童患上季节性情感障碍,季节的转换只是诱因之一。有的儿童可能以前就比较厌学,只是以前一直表现的不明显;或者以前听说过的鬼故事等,现在突然想起来了,觉得特别恐怖,没有家长在身边就无法入睡。
    一般来说患上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儿童,自身在性格上也存在一些缺陷,个性就比较忧郁或者胆量平时就较其他孩子要小,他们的父母在平时的教育方式上可能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说有的孩子可能只是因为家庭作业没做好,平时家长说一下也就过去了,可如果赶上季节转换孩子情绪一时不能适应,就有可能表现的特别激烈,导致儿童患上抑郁症。  
  当儿童患上季节性情感障碍后,家长不用太惊慌。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会持续4~6周的时间,不严重的话不用治疗,慢慢就会痊愈。只有个别表现比较厉害,或者持续时间三个月以上的儿童才需要到医院治疗。  
  但不去医院并不代表可以不管,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对孩子多鼓励、多支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多陪他们晒晒太阳,对其情绪进行梳理和积极肯定,使其早日走出季节性情感障碍的阴影。

儿童性格异常与吃的甜食有关
   目前 ,我们在幼儿园、学校都不难见到一些莫名奇妙烦躁不安的孩子 ,他们不但性格古怪 ,而且好动 ,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成绩也不好 ,给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的教育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孩子的性格变得如此糟糕呢 ?经笔者所在医院调查发现 ,出现类似症状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与过量摄入甜食有关。现在的孩子多喜欢吃甜食 ,加之家长的溺爱 ,不断地满足其需要 ,造成孩子体内摄入糖分过多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
  甜食为什么会对孩子造成性格怪癖 ?从医学的角度分析 ,如果体内糖分过多 ,丙酮酸和乳酸等代谢物就会明显增高 ,这时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维生素B1来加速这些代谢产物的排泄 ,而维生素B1在体内是不能自然合成的 ,全赖于从食物中摄取 ,但嗜糖的儿童却难以在偏食的习惯中摄取更多的含有维生素B1的食物。当体内维生素B1缺乏时 ,糖类代谢物丙酮酸等就会在脑中大量的蓄积 ,同此造成儿童性格的异常。
  对于嗜糖所致的性格怪癖的孩子 ,除了严格控制食物中的糖分外 ,还应积极诱导其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 ,特别是含有维生素B1的食物如花生糙米、瘦肉等。若是维生素B1缺乏症状明显 ,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维生素B1片或注射维生素B1,并增加体育锻炼 ,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健康的成长。

公平意识从小培养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场景:有的孩子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幼儿园中仍耍少爷气,与小朋友们一块玩时,看到好的玩具就要,不管别人是否在玩,别人不给时就闹。凡有好事,他总想占先。为什么这些孩子会这样?原因在于他们缺乏公平意识。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公平意识呢?
  培养孩子的公平意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家庭环境中要营造和睦相处、平等互助的良好氛围。要让孩子从小就在尊老爱幼的环境中受到熏陶,树立起敬爱他人、安分守己的平等意识,并逐步推而广之,养成经常关心帮助他人的好习惯。   
  其次,应该加强幼儿公平意识与行为的培养。在幼儿的生活中,要经常有意无意的正面培养幼儿推己及人、平等待友的好品德。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努力培养幼儿心灵中的公平意识。虽然父母可能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无能为力,但在家庭教育中则要对孩子进行引导。   
  第三,对教师而言,树立教育公平意识也相当重要。教师必须做到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赏罚公平。 
 
孤独让孩子性格越来越怪异
   大声尖叫 打骂亲人 难以合群 
      近几年,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因为父母的过分宠爱、身边缺少伙伴,导致一些孩子性格怪异,经常大声喊叫、不听管教、打骂亲人,在校时不和同学一起玩。教育人士认为,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孩子成长。
      言行怪异 大声尖叫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王琪浩是家里的独生子,平日里除了在学校能和同学一起玩,回家后根本没有伙伴,他的游戏伙伴经常是一堆野战塑料人、机器人、卡通电影。左边摆上一堆野战塑料人,右边摆上一堆机器人,一边喊叫、一边扔打,这就是他的游戏了,而这样的游戏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却不知玩了多少次。寒假的一天,琪浩又在独自玩野战游戏,玩着玩着他突然大声喊叫起来,一会儿发出像毛驴的叫声,一会儿又发出类似火车的鸣笛声,声音尖利刺耳,并不断地在室内奔跑高跳。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坏了身边的父母和奶奶,孩子的奶奶马上将孩子拉了过来摸摸额头,并没有发烧的迹象。还没等奶奶问话,小琪浩突然从奶奶的手中挣脱出来跑向卫生间,没几分钟,只听"哗"地一声巨响,父母跑进卫生间一看,小琪浩已将一盆凉水浇到了身上,看着爸爸妈妈大笑起来。这一番折腾让大人们担忧起来,以为孩子患上了疾病,赶紧到医院检查,各项检查表明孩子一切正常,这让家长们不知所措。
      不服管教 打骂亲人
      今年9岁的新宇是家里人的心肝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姑姑、叔叔一家人每天都要围着他转,虽然他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却还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要是他哪顿饭说不吃,全家人就要挨个跟着身后喂他。上个周末是小新宇的生日,一家人早早地就为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大蛋糕摆放在桌子中间,可还没等家人点燃蜡烛,小新宇便用两只小手拍在了蛋糕上,奶油溅到家人的身上和墙壁上。父母原有的笑脸一下子沉下来,小新宇却拽起了桌布,桌上的碗盘纷纷落地。"马上住手,不许再拉桌布。"爸爸的话音还未落,新宇一脚踢到了爸爸的腿上,妈妈正过来要训斥儿子,不想新宇伸手挠向妈妈的脸,然后捂着耳朵跑回自己的房间。一家人正商量着怎样批评这孩子时,新宇穿着大衣从房间出来了,说了一句"我要离家出走"后就往门口跑去,家人马上上前拦住孩子,连哄带劝地将新宇弄回了房间。
      记者调查发现,像新宇这样不服管教、打骂家长的孩子并不少见。
      与同学难相处 不合群
      今年上小学五年级的子朋在班里成绩名列前茅,学习从未让家长担忧过,可子朋在学校里不愿意和同学一起玩,常常一个人坐在教室里,这成了父母的心病。今年元旦,学校组织了联欢会,班里组织一个合唱,可子朋怎么都不肯参加,老师几经劝说还是没能改变子朋的想法。为了让子朋合群,妈妈要求子朋必须参加排练,可到联欢会的那天,子朋却躺在床上怎么也不肯去学校,并对妈妈说:"要是再逼我,我就自杀。"妈妈无可奈何。
      缺少交流形成心理疾病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研究室的刘爱书介绍,孩子这些怪异的行为,是一种心理疾病的表现,说明孩子的心理健康已经受到威胁。目前,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独生子女,身边缺少伙伴进行交流沟通,家长和老师也不能完全掌握孩子的心理,孩子日积月累积压在心里的压力太多,在家长批评孩子时,或是孩子独自玩时可能就会将这种情绪爆发出来。对于这样的孩子,亲子沟通就显得十分重要,家长要时常与孩子说心里话,通过孩子一些语言和动作了解孩子的心理。同时,家长更要为孩子创造和伙伴一起学习、游玩的空间,重视同伴沟通,家长要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小朋友之间的游戏、学习等活动,增加孩子与同伴在情感上、学习上的交流和沟通,让孩子不感到孤独。 
 
孩子为什么怕到幼儿园去?
   姚女士来电问:春节长假后,我的女儿又要送去幼儿园了,但她就是不愿意去。之前每天早上都要演一场"哭别"。从吃早饭时就开始央求"好妈妈,不上幼儿园好吗?"时间到了,怎么也不肯出门。好容易出了门,还没到幼儿园门口,眼泪就开始往下淌。下了车拖着我的腿不让走,哭着不肯入园。如果逢到生病,需要在家休息,就会高兴地说:"生病真好,可以不去幼儿园,我希望天天生病!"我觉得幼儿园挺好的,可孩子为什么不愿去呢? 

  心理咨询师分析 

  从儿童心理的发展来看,孩子出生三个月以后到一周,虽然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并开始逐渐脱离自闭期,但作为独立人格的自我意识还没产生,感觉运动机能尚未成熟。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一切方面都需要父母的帮助,是依赖性很强的年龄期。 

  一般来说,如果三岁之前,孩子从没有离开过母亲或家人,突然上幼儿园会感到恐惧,怕生,不愿意上幼儿园。但是,只要家长坚持送,及时鼓励,再加上幼儿园本身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吸引,一般孩子会由不适应到适应,由不愿去到愿意去。 

  但如果孩子一去幼儿园就有情绪,每次都哭闹一番,且持续的时间较长,那就表明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不充分,年龄虽然到了三岁,进入独立期,而自我意识发展的某些指标仍处于三岁水平以下。有这种现象的孩子往往和家长平时过分溺爱、娇惯有关。因此,家长在孩子一周岁能独立行走后,应该多让他自己玩。只要孩子没有危险,可以让他独立活动,鼓励他多和别的小朋友接触,使他逐渐适应离开父母的守护,为今后上幼儿园打好基础。 

  在孩子上幼儿园前,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做些准备工作.比如,经常给孩子吹吹风,幼儿园如何好,有什么玩具,幼儿园的老师唱歌跳舞特别好等,使孩子在思想上先有一点向往:"幼儿园是个好地方。"可以把邻居家上幼儿园的小朋友请来,讲讲幼儿园的事,表演一下老师教的儿歌,让孩子产生"我也想去幼儿园"、"我想唱儿歌"等欲望。 

  有条件的家长,应该带孩子提前到幼儿园转一转,看看幼儿园里各种活动器材,看看小朋友们在老师带领下做游戏的场面,让孩子看看教室里的小桌椅,睡觉用的小床。这些实地"考察"都可以让孩子产生对幼儿园的兴趣,让孩子熟悉幼儿园,喜欢幼儿园。 

  进幼儿园那天,家里可以搞得像过节一样,让孩子吃节日食物,穿节日服装,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是一件特别好的事,盼望已久的事,让他在"隆重欢送"下欢欢喜喜地进入幼儿园。到了幼儿园,把孩子交给迎接的老师,家长应立即离开,不要千叮咛万嘱咐,和孩子和老师讲个没完没了。孩子看到家长这么不放心、自己也就会对家长的即将离开感到不安。所以,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保持孩子上幼儿园的欢乐心情和稳定的情绪。 

  一旦决定把孩子送幼儿园,家长就必须坚持到底。如果孩子一开始不适应,有些哭闹,家长不要有所顾忌,时间长了就会好的。所以问题不在于孩子的哭闹,而在于父母的态度坚定与否。如果父母态度不坚定,孩子就有机可乘,就会反反复复,迟迟适应不了。 

  平时家长切忌拿幼儿园吓唬孩子,千万不要用恐吓的口气威胁说"你再不听话,就送你上幼儿园"或"看幼儿园老师怎么治你。"使孩子觉得幼儿园是惩罚人的地方,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教育专家称灰色童谣折射儿童心灵深处的忧伤
  "在我心中,只有教师最凶,天天把作业留到七八点钟。回到家中,就是爸爸最凶,天天把我打得鼻青脸肿。爸爸走了就是妈妈最凶,天天把我骂得一窍不通。妈妈走了,就是老子最凶,老子才是真的真心英雄……"
  为什么现在孩子中会流行这类童谣,是个性使然还是有更深层的社会根源?这类童谣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一些儿童心理专家和社会工作者认为,灰色童谣的流行折射出儿童心灵深处的忧伤。
  陕西阳光心理咨询研究所心理咨询师刘瑶认为,如今成人世界不断地侵占儿童的空间,影视作品、歌曲、短信中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严重腐蚀了儿童的心理。儿童的模仿性、好奇心、接受能力非常强,对外部世界不设防,而家长往往只重视对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忽视了对孩子好的习惯、好的性格的培养。孩子理想的缺失造成了他们的空虚,同时他们又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于是另类的"灰色童谣"便产生了。
  一些教师认为,目前对孩子的教育,喊的口号太多、太大。"大口号"与"小个人"之间距离、空间太大,没有人做具体填补这方面的工作,孩子只能自己来填补。于是他们借用一些歌曲、诗词等来排解内心对现实教育的不满。
  专家指出,"灰色童谣"只是孩子内心世界的信号和指示灯,通过它我们应该看到孩子心中的"阴晴冷暖",能够了解孩子内心的"死角",从而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打压。"灰色童谣"也是孩子想得到别人的重视,想与其他群体交流的表现,是孩子在用另类的声音呼唤社会多给他们一点空间,呼唤学校教育少给他们一些束缚,呼唤家长多给他们一些精神上的关心。
 
颜色偏爱洞察宝宝性格
   似乎都有自己无意识的色彩偏好,孩子们玩的24色橡皮泥、36色绘画水笔,总有一两种色彩早早需要"补仓";去童装柜台买衣服,款式再怎么新颖可爱,售货小姐也无法说服孩子接受他"意料之外"的颜色。  
  对颜色的无意识选择有可能说出了孩子的内心秘密:他的深层个性与旗帜特征;孩子极端地热爱某一种颜色,他的个性往往越突出,这种个性常常是他优点和缺点的"爆发点"。 找准了这个"爆发点",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可以更加有的放矢。既然颜色说出了孩子的秘密,我们可以运用简洁有效的"颜色疗法",来对孩子的某些"极端个性"加以矫正。
  发现之一:粉红色-依附性特别强 
  大部分的女孩子喜欢漂亮的粉红色。如果您所爱的小女儿喜欢粉红色的话,表示您的家庭经济环境在一般水准之上,而且,也象征着双亲爱心的充分表现。 
  在爱心的保护下,这种女孩子多具备"高度审美观"、"细心体贴","优雅","柔顺"的物质,亦正是吸引人之处。
  4~6岁的女孩中,也有特别讨厌粉红色的人。粉红是这样一种颜色,讨厌它的人特别讨厌,而追捧它的人,连枕头和漱口杯都要买"粉红色,上面有五瓣小花"的。大量的证据表明,热爱粉红的女孩与父母的亲子关系特别黏乎,在心理上特别依赖父母,大小事希望大人替她拿主意,站在前面替她做"挡箭牌。"如果父母拒绝当这个"挡箭牌",让她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她的眼泪马上像开了闸的水龙头,关也关不住。蓉蓉就是一个例子,她的一切用品都是粉红色,人又胖,外号"粉红小猪",但就是这么个高胖女孩,连同伴错拿了她的皮球回家,她都不肯去"交涉",非要拖着妈妈去跟对方小朋友说。 
  妈妈常常叹气:这一朵温室小花,将来还能够移栽到野地里去吗? 
  发现之二:绿色和蓝色-讨厌竞争 
  热爱绿色和蓝色的小朋友都有回避竞争的倾向,绿色尤甚。喜爱绿色的孩子,个性上较随和开朗,没什么心机,具有包容宽恕的心胸及强烈的好奇心,而且颇有求知的上进心。此类型者,成人后适宜于领薪阶层,如能有恒心踏实做下去,也可有成功的一日,许多才气纵横的男孩多属此类型。 
  连小三轮自行车也要选择"青草绿"的卓珊,宁可在幼儿园植物角看一下午"蚂蚁大游行",也不愿与一群小朋友玩"抢椅子游戏"。"她明明眼急手快,能抢得赢,不知怎么一玩这个游戏就要上厕所。"除了讨厌这个"8人抢6椅"的游戏,卓珊还聪明地避开与同伴的"残酷竞争",比如要排演《白雪公主》没人想演"凶恶的王后",卓珊就举手说愿演王后,因为白雪公主有12位小朋友想演,11个人注定要体会失败的滋味,卓珊说:我不想跟别人去争。又说,要是有一个童话,能让每个小朋友都分上一个角色皆大欢喜,就好了。 
  妈妈有这种忧虑:卓珊热爱的绿色,是否平息了她心中的骚动和表现欲,令她向往一个没有竞争关系的、和睦且各司其职的世界?孩子将来必须直面残酷的竞争时,会不会喉头发紧、两手冒汗,兴起"逃之夭夭"的念头? 
  发现之三:紫色和橙色-过度情绪化 
  偏爱橙色和紫色的孩子都有情绪波动剧烈的倾向,只不过偏爱橙色的孩子更乐观,情绪颠簸时会往好处想,比较善于自我开解。"橙色系"的孩子惟一的缺陷是,被坏情绪掌握时可能有攻击性。热爱紫色的小孩则完全相反,他的情绪失控不会向外,只会向内??别人一个眼神、一句话的语气,他都能在心里放大很多遍,非常敏感,你对他的态度有些许变化,都能左右他一两天的心情。父母和老师不得不经常尴尬地抚慰他:"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那个意思……"值得注意的是,喜欢紫色的男孩比女孩还多,这或许可以解释两个事实:第一,为什么神经质有成就的艺术家从来是男多于女;第二,为什么"生闷气"的怪男孩屡见不鲜。敏感的女孩会用眼泪来释压,男孩从小被教育"不许哭!要坚强!"男孩就只剩下"闹别扭"一种表达方法了。
  假若发现热爱紫色的小男孩在"闹别扭",千万别呵斥他,想一想如何有效安抚他那颗"容易受伤的心"吧。
  发现之四:橙色-活力与自大 
  喜爱橙色者,个性上较外向活泼,喜爱说话而且人缘很好,有趣的是,幼小就喜欢橙色的人,会从一而终地喜欢到成年,虽然有时人暂时喜欢其他颜色,但仍会再度重返橙色的怀抱。此类型者创造性,自我为中心,较不懂得体谅他人,粗枝大叶,幼稚地认为天底下都是好人,所以,易被骗。 
  喜欢将场景的所有组成部分??太阳、跳舞小人、带烟囱的房子和房子前面的玫瑰花,都涂成橙色的孩子,一般都是群体中的"明星",无论和家人在一起还是和伙伴在一起,他都希望成为一切计划中的主宰,希望由他说了算。当然,他是乐观主义者,开朗热心,唯一的缺点是不懂妥协,永远不肯立于从属地位。幼儿园排演童话.  

当心打孩子打出心理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田岚、何俊萍两位教授针对"家庭体罚子女现象"的调查显示,近2/3儿童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在接受调查的498名大学生中,54%的人承认自己在中小学阶段经历过家长的体罚,高达被体罚总数的71.38%。体罚的形式以父母手打脚踹为最多,占到88%,借助工具,如棍棒、皮带、衣架等实施暴力的占1.6%。从体罚的种类看,辱骂占25.28%,罚跪占16.36%,罚站占13.38%,被父母逐出家门的占4.09%。心理学家指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滥用体罚会给孩子造成诸多心理问题。

■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孩子郁闷 

    "滥用体罚会造成诸多心理问题。"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峰指出,"儿童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但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孩子过得并不开心。"最近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联手举办的调查结果发现,参加调查的孩子中竟然有78%感到不开心,因为父母责怪、训斥甚至动手打孩子而感到不开心的占到15%。 

    肖峰主任分析指出,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成为孩子郁闷的"罪魁祸首"。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需要:首先就是父母的爱护和关怀,而不是父母的责怪和打骂;第二点,被他人接受,被他人尊重;第三点,得到别人的赞赏;第四点,在家里有地位。而滥用体罚会破坏孩子的这些心理需求。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父亲经常打女儿,会造成女儿缺乏自尊、自爱和自信,在青春期容易出现早恋,还会使女儿数学成绩差;父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逆反心理,不愿服从社会规范,或者退缩、幼稚,缺少男子气;母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缺乏自信心、挫折感、多疑、没有安全感等。也就是说,打孩子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造成新的心理问题。 

■滥用体罚会丧失惩戒效果

    "滥用体罚会破坏父母和孩子的亲密感情。"肖峰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一种尊重平等和谐支持的关系。一旦滥用体罚,既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肖峰特别指出,体罚不但使孩子不再愿意与父母亲近,而且打多了,只会使父母子女之间在感情上产生隔阂,严重的甚至会对抗、对骂、对打。 

    肖峰认为,滥用体罚会丧失惩戒的效果。体罚作为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手段,如果滥用,父母动辄就是几板子或几巴掌。打孩子打惯了,习以为常了,孩子对打也就没有了惧怕。孩子一旦对打失去了惧怕。"打"作为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手段也就丧失了它的威慑力。这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有些孩子所咕哝的:"动不动就打,只会打"。美国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40%的父母觉得打骂之后,孩子的表现还是一样。 

■滥用体罚不能真正让孩子明辨是非

    国外有专家分析了自1938年以来体罚孩子的众多后果,跟踪分析了打屁股对孩子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她认为:通过打孩子屁股,你可以让孩子暂时听话,但问题是,孩子心里并不特别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应该让孩子从内心里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是"如果我怎么怎么了,妈妈就会打屁屁……"否则,一旦家长不在身边,不存在打屁股的威胁了,孩子们就不会有分辨是非的主动性了。 

    滥用体罚还会使孩子学习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打孩子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只会是对孩子的一种个性压抑,尤其是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这是很糟糕的。孩子往往会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以暴制暴",学会了"打人经验",染上了暴力行为。日前,美国一个专家小组分析调查了过去60年有关"打屁股"的案例,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童年经常挨"屁板"的人们更容易滋生侵略性、反社会的行为,更容易虐待配偶和孩子。 

    无论是打还是使用别的方式处理或惩罚孩子的过失的意义,不是针对事件的结果,关键的是针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态度。批评、惩罚的根本目的与重点是让孩子思考事件的本身,而不是如何避免、减轻惩罚。当孩子对可能被惩罚的方式、轻重等考虑的越多,就越不关心事件本身的问题,从事件本身吸取的教训和经验越少!因为打骂只会使孩子不再在你的面前表现你不喜欢的行为,并非真的改正了,而躲到你背后,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继续淘气,继续使坏;打骂只是让他学会了逃避被打,而没有学会什么是该,什么是不该的是非善恶。 

    肖峰主任肯定地说,家长期望完全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一味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决不能获得教育孩子的效果。
 
儿童满腹心事,原是焦虑症
  大夫,我儿子今年上小学6年级,以往他天真活泼,可近一年经常见他愁眉苦脸,似有满腹心事,到医院检查并无器质性疾病,医生诊断为"焦虑症"。请问,儿童怎么会有这种病呢?  

  云南晓蒙 

  近来,医学心理专家进行了近10万名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发现有32%的学生存在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其中以"焦虑症"最多。 

  儿童期焦虑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由于学习任务过重,课外作业太多,娱乐及睡眠时间少,压抑了儿童好玩的天性,日久就会产生焦虑。2.家长期望值过高,把孩子的考分看得太重,时间一长,孩子怕考不好就会滋生焦虑情绪。3.父母经常吵架,家庭无幸福感可言,孩子心灵受到创伤,变得失望与焦虑。4.升学的压力以及学生之间竞争增强,造成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孤僻、厌学、焦虑。5.孩子考得好,家长在生活上加倍关怀,考得差,生活上给以惩罚,甚至嘲讽挖苦,使孩子加重焦虑。6.个别教师及少数家长以严厉的惩罚手段教育孩子,易使儿童产生心理障碍。当以上的一种或几种情况出现在一个孩子身上时,就会导致儿童焦虑症的发生。 

  防治儿童焦虑症要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家庭成员要和睦、民主、互敬、互助。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要按实际情况而定,要指导其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多与孩子沟通,提高其学习兴趣。教师与家长要经常给孩子鼓励,绝不能施压过大与过度惩罚。
 
孩子也有罪恶感
   五岁的孩子懂得自责表示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期许,并能分辨出什么是好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这一说法得到瑞士Jean Piaget的支持,另有一个研究报告指出:约百分之八十九的孩子曾出现过罪恶感。   
  父母负面的锐利言辞是导致孩子产生罪恶感的元凶之一,比如:"你快气死我了"、"我被你累死了"。另一个元凶令人意外,居然是笑话!当我们幽孩子一默,例如回应他天马行空的谈话时,我们会说:"你怎么大话西游啊?"孩子很可能会因为无法体会父母只是在跟他开玩笑而误以为你在责骂他。有见于此,在培养孩子的幽默感的同时,也要留意他的心理成熟度是否能负荷你的玩笑。   
  即使孩子很调皮,你也不应说出消极气馁的话。只要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不当行为会引起什么不良后果便可以了,这样也能帮助他们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    
  要知道罪恶感有正面的作用,它与守法守规是相辅相成的,不能认知什么是罪恶感便会很容易做出违背道德良心的事 。除此以外,让孩子对自己有期许也能推动他们把事情做得更好。

嫉妒,污染孩子灵魂
   嫉妒是一种"负面情绪",但却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斯坦贝格的研 究,嫉妒感可能最早出现在学步前的婴儿期。专家曾发现,有的不足周岁的婴儿当看到母亲 在给其他婴儿哺乳时,也会出现心率加快、面色潮红等不安反应,甚至哭闹起来。而长大到 学龄前的五六岁时,嫉妒会更频繁地升上心头。至于上学以后,由于和小朋友进行多种"比较"的机会骤然增多,他们可能会遭到更多的嫉妒的折磨,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学会 了"掩饰"自己的嫉妒感。不过,绝大多数10岁以下的儿童仍会表现出较明显的嫉妒情绪, 尽管深知这并不光彩,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有的孩子会因为邻桌赢得了一朵小红 花或受到老师表扬而闷闷不乐;或对小伙伴在游戏时投中了球感到不快;或对自己最好的朋 友穿上好看的新衣莫名其妙地耿耿于怀……  

  斯坦贝格的统计还显示:不仅在女孩,而且在男孩中,嫉妒均十分常见(而以往的看法 是男孩心胸较开阔);嫉妒的对象往往是关系较亲近的同桌、好友甚至年龄相差不多的兄弟 姐妹;经常嫉妒他人的儿童,大多性格怪诞、不思进取,也少朋友。一般来说,嫉妒心是阴 暗、丑陋的,它可能摧毁理智,泯灭良知,扭曲人格,污染灵魂。因此,一旦发现孩子表现出嫉妒时,你必须尽最大努力帮助他控制、摆脱,并最终予以克服。斯坦贝格为此提出了以 下合理化建议: 

  不要批评、挖苦。当孩子显露出其"丑陋"的嫉妒心时,作为家长不要严加批评指责, 更不要冷嘲热讽,因为这只能使孩子更多地丧失自尊,最后更严重地身陷嫉妒的苦海之中难 以自拔。比较合理的应对方法是,佯装漫不经心地对引起他嫉妒的"背景"通过询问加以了 解,语气平和,且面带微笑。 

  静静倾听。不妨把孩子抱在怀中,然后安静地倾听他的感觉。他也许会描绘说,他正体 验着强烈的不快甚至愤怒,而这种敌对情绪的起因仅是由于他的一位小伙伴刚获得了一辆崭 新的玩具自行车,此时你不要劝慰说"那我也给你买一辆更好看的自行车",因为这在大多 数情况下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可能糟糕地诱发他的贪欲和攀比欲。其实,此刻孩子最需要的是向亲人将自己的不安和烦躁和盘托出,希望有人能倾听他的诉说,并理解他、体谅他。 待你听完他也许是语无伦次的诉说后,你不必加以评论,相反地你可以轻松地说:"呀!我 还以为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哩!"要知道,你的轻松和微笑可以有效地使孩子控制住自己的嫉 妒心,其强烈的情绪即会渐渐隐退。 

  力求转化。或许,你对孩子时不时冒出的嫉妒心很难予以扑灭,但你完全可以聪明地将 其转化为激励他前进的动力。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对同桌收集到的玩具汽车眼红得要死,出 于妒妒他意"信口雌黄"地对母亲说,杜尼那小子一定是偷来了别人的汽车,不然不可能那 么多。这位明智的母亲听了便对他说,要是你不乱买零食,省下来钱照样可买许多玩具车的。想不到这孩子真的下决心改变了乱花钱的恶习,省下钱来买了一辆又一辆的玩具汽车。时 下,他再也不必因他人拥有玩具汽车而伤心了。 

  家长是表率。研究表明,生活在充满嫉妒心的家庭里的孩子,也往往嫉妒心较强。因而 作为家长,你须留意:切莫在邻居发了一笔横财或挚友升了官时,出于嫉妒对他们横加指责 、冷潮热讽甚至恶语中伤。要知道,坏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理学家认为,缺乏自信的孩子往往更容易产生嫉妒心。对这类孩 子来说,家长的爱、赞扬和理解是医治自卑、进而克服嫉妒的佳方良药。你对孩子每一长处 由衷的肯定和赞美无疑可大大增加他的自信和自尊,而一个充满自信和自尊的孩子往往会充 满了安全感、满足感和快乐感,他们深知,他人的成绩是通过努力完全能取得相似的成功。因此,他们不大会被他人的成功搅得心神不宁,或生出畸形心理。他们会心胸开阔,笑对人 生。而大度和乐观,恰恰是扑灭嫉妒之火的最好的"灭火剂"! 
 
你的孩子属于哪种类型
  德国汉堡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扎比内·梅尔巴迪博士,日前在一篇学术文章中给父母们提供如下建议,父母们可以根据这些忠告,对不同性情的孩子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乖孩子   
  这种类型的孩子适应性强,心情几乎总是很好的。他不怕生人,但对陌生人的热情也不高。因为这种孩子很少大声表示抗议,所以常被父母强迫接受他们自己的意志,提出过高的要求。可能的后果是,孩子在成人后缺乏自信。   
  腼腆的孩子   
  胆小羞怯的孩子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适应新事物。和其他孩子在一起,他开始的时候可能有点不合群;一旦"混熟"了,就会高兴起来。这类孩子比其他孩子"节奏"慢,若迫使他提前活跃起来,他就会失去信心,心里不踏实。   
  活泼的孩子   
  活泼的孩子生命力旺盛,他们不愿意老老实实地呆在父母身旁,而喜欢自己到处乱跑。对于特别活跃的儿童,应该给他一点小小的教训,使他从中学到一些东西。如果太溺爱,完全顺着他的性子,那么他成人以后可能会无所顾忌,不知天高地厚。   
  问题儿童   
  这种儿童常常睡醒就哭,而且很难使他安静下来。他对新玩具和新环境总是不能接受,一会儿过度热情,一会儿又哭又闹"问题儿童"需要父母有极大耐心,需要父母无条件地去爱。他只有在感觉到受大人重视的时候才会慢慢地平静下来。 
 
女儿过分爱美
   女儿今年6岁,每天都要自己挑选衣服,特别爱穿裙子。还要求过几天就换个梳小辫的样子。最令我生气的是,她竟然偷偷使用我的化妆品,在小脸上涂脂抹粉,在镜子前照个没完。第一次发现之后,我警告她不准有下次。但是她根本不听,隔三岔五的化上一回妆。我真不知道该拿她怎么办?  
  首先妈妈应该找一找孩子这样"爱美"的原因:学电视剧中的人物?受妈妈平时化妆的影响?对化妆品感到好奇?与幼儿园小朋友攀比?如果孩子只是好奇,妈妈可以耐心的向她展示并介绍各种化妆品的用途,孩子了解了也就不感兴趣了。如果是一种模仿行为,妈妈及全家不妨采用"冷处理",对孩子化妆后的小脸熟若无睹,漠视容易浇灭孩子的热情,警告或惩罚反而起到强化孩子偷偷化妆行为的作用。化妆也可能反映了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得不到心理和情感上的满足,故而采取这样一种成人化的行为进行弥补。妈妈不妨找老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与小伙伴的相处情况,发现症结所在,如遭排斥、被冷落等等,进而更有效的帮助孩子应对这些现实问题。

玩游戏也能让孩子充满自信
   自信是情绪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源于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以及自我接受的程度。自信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有能力的,是受到他人的重视的。  

  真诚地赞扬。每当孩子做了一件好事,或者有一点可取的进步,我总会毫不吝惜地夸奖他一番,这时的他总会眉飞色舞,信心百倍。而如果孩子遇到困难或者什么地方做得不对的时候,也不挖苦讽刺、批评责怪,如果经常说"你真笨!""你什么也干不好!"之类的言语,则会使孩子神情沮丧,损伤了他的感情,使其不知所措,难以认可自己。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对孩子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一定行!"这类鼓励的话。  

  中肯地分析。通过耐心细致又合情理的分析,让孩子明白这么一个道理:兴许别人在某些方面比你行,但你完全可能在另一方面比他行。我明确地向他指明,他在画画方面可以超过别人。  

  多提供尝试的机会。提供尝试的机会也意味着为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潜能。如:我总是鼓励他积极参加学校、班级举办的各种比赛及文体活动,当然事前应帮助他做好充分的准备。每次孩子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后,总是表现得神采飞扬,他的自信心势必大增。  

  积极的暗示与鼓励。孩子的自信来自于成长感、价值感和胜任感。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告诉孩子,他在长大、在进步;他是有用的、被需要的、被喜爱的;他是有能力的,会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例如,让孩子自己穿衣服,不要说:"你如果自己穿衣服,我下午就给你买玩具。"而是用成长来鼓励他:"我想你已经长大了,能够自己穿衣服了。"在这样的暗示下,他努力穿好了,就会感到自己确实长大了,并在以后每天的努力中巩固这种感觉,从而获得自信。平时,我经常给孩子量量身高,称称体重,告诉孩子在长大,强化孩子的成长感。在表扬孩子的时候,我通常比较他的过去和现在,如"你的这幅画色彩很漂亮,比上个星期画的好多了。"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  

  我们还设计一些游戏来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建立自信。游戏的目的在于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在大家相互交流、肯定和鼓励中建立自信。比如:家庭成员在一起,轮流说出自己的优点。爷爷说:"我喜欢自己做的菜。"奶奶说:"我织的毛衣好漂亮。"爸爸说:"我喜欢自己设计的房间。"妈妈说:"我把房间打扫得真干净。"刚开始孩子说不出来,我们就帮他说,到现在他会说:"我能自己穿衣服。""我的画画得好。""我有礼貌。"……再者,就是家人围坐在一起,请孩子担任"小老师",给大家出一些题目,请予解答。如果没人能答出,最后请"小老师"告诉大家正确答案。游戏的时候,我们总是有些题目能回答,有些不能回答。"小老师"告诉正确答案后,就对他进行肯定和鼓励,称赞他"真聪明"。在类似这样的活动中,孩子能表现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会因为出了一些爸爸妈妈都不能回答的问题而自豪,同时也因获得了成人的鼓励而增强自信。  

  还有我觉得同样重要的一点是"以身作则,树立典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难想象缺乏自信的家长如何能培养出自信心十足的子女。父母能够充满希望地看待未来,充满自信,孩子也会深受感染。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修养,做好孩子的典范。 
 
我们的孩子最怕什么
   你知道我们的孩子最怕什么吗?新加坡《海峡时报》在一项调查中发现,新加坡的孩子害怕考试不及格更甚于害怕父母去世。与中国和英国的儿童相比,新加坡儿童的恐惧常与学习或校园有关,而中英两国的儿童担心的却是人身安全。中国儿童也害怕考试不及格,但这方面的忧虑仅排第五。   
  调查结果还发现,新加坡儿童明显生活在学业的压力下。每三个孩子当中,便有一个认为不值得活下去。而这些觉得生无可恋的儿童,往往是害怕考试表现不佳的一群。  
 
  中国儿童最怕的是:1、无法呼吸;2、地震;3、被电击;4、熊或狼;5、测验不及格。 
  
  新加坡儿童最怕的是:1、测验不及格;2、父母或监护人死去;3、考试中不能考出高分。   
  英国儿童最怕的是:1、被车撞倒;2、无法呼吸;3、遇炸弹攻击、遇袭。

7岁,心理发育一道坎
   孤僻、逆反……青春期孩子的种种问题困扰着父母。但是许多父母根本无法想到,孩子这些不和谐的改变竟然是在幼儿期埋下的。 
  心理问题专家刘华清教授表示:父母,尤其是母亲要避免以各种原因疏远7岁之前的孩子,因为孩子7岁前和母亲的关系建立得不好,会直接影响孩子日后心理和人格的成长,孩子在青春期就会爆发出种种与人与事不和谐的问题。
  刘教授认为:很多妈妈出差或出国时,把孩子交给老人"全权处理",这会使孩子的潜在心理中形成"我不重要"、"妈妈不喜欢我"等想法,孩子的人格成长中应有的自信和融洽的元素就会缺失,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会显出无法应付外面世界、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的缺陷。
  孩子和妈妈在一起得到的亲密感和安全感是自幼儿期就形成的,在两岁之前,孩子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需要有两个:吃和抱。如果孩子饿了马上就给吃,而不是按书上说的"两个小时"或多长时间吃一回,或者在妈妈抱孩子的问题上,妈妈高兴时就抱,不高兴就不抱的话,孩子自幼就会没有安全感,直接导致日后缺乏和人形成亲密关系的能力。如果孩子从小看家庭矛盾的种种表现,他们的人际关系也就潜移默化地学到了。
  尽管孩子在青春期会爆发了一系列问题,但是刘教授认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不以行为判定孩子的好坏,即使做了错事,也还是给孩子信心,让孩子感到"你是我们家的骄傲"。对青春期孩子的管理要有弹性,如果用管理5岁孩子的方式管理15岁的孩子,那么孩子就会感到受束缚受压制。给孩子留出个人发展的空间,看似父母要求得不严了,实际上往往会造就孩子。

帮孩子走出孤独的困境
   目前,对于孤独症并无特别治疗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教育和行为治疗。目的是促进对患儿正常行为的教育,特别是社会性行为的矫正,纠正异常行为,如刻板动作等,消除睡眠障碍、发脾气、多动等继发性症状等。 
  父母要善于同孩子接触,多关心和照顾孩子,多抱抱、抚摸孩子的头、脸和四肢,逗孩子笑等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另外,父母应和睦相处,不争吵、不打闹,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感到家庭的舒适和温暖。

别把孩子"心病"不当回事
   少年自杀事件并不鲜见。追溯过去,北京、上海、长沙……全国各地青少年每年浮现出的自杀事件总能引起人们无限的感慨与惋惜,各地心理专家、精神科学者的警示与告诫、甚至是呼吁在那些时刻都显得孱弱无力。  

  自杀、抑郁、郁闷、心疾,这条看似无关的链条中,究竟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只因为相依为命的叔叔说了一句重话,14岁的小强就喝下剧毒农药自杀,被送进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病房抢救;而同一病室的是另一名13岁的少年,也因为服下农药自杀,尚未脱离生命危险……同一病房住进两名自杀少年,这一幕的发生仅仅过去一个多星期。 

  病根--沟通能力缺失影响心理 

  今年5月初,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展开了一项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 

"自杀是一个成熟社会不能杜绝的现象,不该被刻意渲染。"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精神病学专家李雪荣教授说,然而,如今这个社会问题亟待全社会关注:近年15岁到34岁的青少年死亡事件中,自杀已经成为第一死因,约占死亡总人数的26.04%。  

  2005年4月23日16时,某校中文系一名大二的女孩,从9楼跳下自杀。她生前在校园BBS上留下了一封遗书。遗书中这样写到:我列出一张单子,左边写着活下去的理由,右边写着离开世界的理由。我在右边写了很多很多,却发现左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写的…… 

  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柳中权认为,独生子女大学生已经变成如今大学生群体的主流,这一代特有的依赖、敏感、孤僻等性格特征决定了一些人一旦离开父母,无助、孤单感便异常强烈,直接导致其极端行为的出现。  

  "特别是如今的青少年成长正逢E时代。"柳中权指出,对于这一代有许多评价:信仰缺失、精神沙漠化……然而,网络盛行之际,沟通能力缺失是青少年面前的最大弊病,直接对其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危害--六成自杀者缘由抑郁症 

  一度在网上流行的高校流行语调查中,"郁闷"一词高居榜首。就读湖南师范大学研二的袁同学说,同学中使用最多的词便是"郁闷",该词成了一个下意识的口头禅。即使在心情好的时候也会脱口而出。 

  到底郁闷什么。"郁闷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低落状态,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骆晓林说,产生郁闷情绪的原因很多,比如由校园中较常见的"冷暴力"所引起。她指出,冷暴力实质上就是对学生精神的虐待,属于隐蔽性的伤害,如老师或同学一个歧视的眼光、一句偏见的话语等。"长辈们不该将孩子口中的'郁闷'视作年轻人无病呻吟的表象。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正日益突出。"骆晓林说。 

    那是否郁闷等同于抑郁?是否有抑郁情绪就一定会导致自杀? 

  "当然不是!"骆晓林强调,抑郁不等于抑郁症,前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通过一些化解途径较容易解决,而后者是一种心理病症。 

 有专家指出,最常见的心理疾病是抑郁症,以至于它常被称为"精神感冒",据专家估计我国目前大约有2600万抑郁症患者。抑郁症是一种最常见的情绪障碍,我们的情绪大致可分为五个状态:"躁狂--轻躁狂--正常情绪--心境不良--抑郁",多数时候人们的情绪在中间三种状态间波动,但如果因为种种原因而长时间处于抑郁状态时,才可能发展成抑郁症。 

  有分析表明,六成甚至更多的自杀者因抑郁症而自杀,因此,医学界也常认为是抑郁症杀死了他们。 

    延伸阅读: 小孩子也有心理压力  

    现代的孩子在得到铺天盖地的爱的同时,却越来越失去了随心所欲地玩的自由;在得到大量玩具的同时,却失去了与父母拥抱、游戏和谈话的机会。 

  很多人都认为,学龄前儿童没有学业负担;不愁衣食,受到的照顾无微不至,他们怎么会有压力呢? 

  然而,现代的孩子在得到铺天盖地的爱的同时,却越来越失去了随心所欲地玩的自由;在得到大量玩具的同时,却失去了与父母拥抱、游戏和谈话的机会;在幼儿园,教师与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有时会有一些问题发生,如受到批评,不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等等,这些都是使孩子产生压力感的原因。  

  孩子感到压力时,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往往无法清楚地讲出来,因此他们有时无法得到成人的及时帮助。而且由于他们自身的知识以及处世经验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太差,因而不能自己解除压力。所以,当压力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时,孩子会产生诸如抑郁症、厌食症、睡眠障碍等生理或心理问题,这些将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作为家长,如果能细心观察孩子的言行,就能觉察孩子是否面临压力以及压力的程度如何。 

  当孩子面临压力时,行为方面常表现为爱说假话、爱打人,故意损坏东西;情绪上常表现为爱哭闹、不讲理,常常感到害怕而纠缠着大人,睡眠不稳,夜惊(从睡梦中突然惊醒甚至坐起),梦魇以至梦游等;身体反应是经常持续(用力)眨眼睛、咬指甲、挖鼻孔,面部或四肢肌肉抽动等等;精神反应则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爱忘事,爱胡思乱想,说话含糊不着边际等等。 

  发现孩子出现某些上述反应时,家长应多与孩子接触和交流,帮助孩子自然地解除压力。比如,可给孩子纸笔,让他随心所欲地画;给孩子一个故事开头,让他续编故事;让孩子提出游戏的内容和玩法,和孩子一起玩;当孩子从梦中惊醒时,安慰他之后,让他说一说都梦见了什么。而且当孩子叙述时,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提建议或下结论。这些活动,可以使家长比较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了解使孩子感到压力的原因,从而帮助孩子减轻或解除压力。 

  如果家长的疏导仍不能有效地解除孩子的压力,就应寻求专家或心理医生的帮助,尽量使孩子的异常反应得到及早纠正,消除其对孩子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 
 
不让孩子为所欲为
   心理学家认为,攻击是宣泄紧张、不满情绪的消极方式,对儿童的发展极其有害,必须进行纠正。家长可以采用"转移注意"法,对有攻击性行为的独生子女给予较多的关注,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一些有趣的事来转移其注意力,这样可以培养兴趣、陶冶性情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例如: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培养文化兴趣、绘画、音乐是陶冶性情的最佳途径。引导孩子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们的心理平衡,乃至逐渐转移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目的在于使他人受到伤害或引起痛楚的行为,它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幼儿园阶段主要表现为吵架、打架,是一种身体上的攻击;稍大一些的孩子更多的是采用语言攻击,谩骂、诋毁,故意给对方造成心理伤害。 

  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是婴幼儿阶段。这期间,年轻的父母不仅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而且食物也优先供应孩子,甚至不让孩子与他人分享,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占有欲旺盛。家长的娇宠放纵,极易导致孩子为所欲为,稍不如意就以"攻击"的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趣的地步。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一般男孩的攻击性比女孩更突出,男孩受到攻击后,会急切地去报复对方,如果任其发展到成年,这种攻击性行为就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 
 
心理因素是孩子的生长激素
   人们往往把儿童发育不良,包括生材过于矮小的根本原因归于生理因素。诚然,遗传因素起的作用很大,但美国费吉尼亚医学院的儿科专家们在一项最新研究中又发现:心理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专家们在研究中曾对1000余名少年儿童进行调查,这些孩子有的充分享受着双亲之爱,有的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因而只能享受单一的母爱或父爱,有的虽然与父母住在一起但双亲并未能给他们以足够的关爱,还有的干脆享受不到任何爱……统计显示,有幸充分享受父爱和母爱的孩子,其发育状况比起其他孩子来说要好得多,平均身高、体重指数也较高,身材矮小者的比例小得多。   
  专家们对此解释说,最根本的原因还不只是有幸充分享受到双亲之爱的孩子通常摄入的营养也比较丰富,以及有病能及时接受良好的治疗。他们发现,当孩子得不到爱,特别是来自关系最亲密的父母的爱时,他们"带着阴影"的心理状态不仅会妨碍他们正常的进食、消化和睡眠,而且还会引起生长激素分泌混乱,最后导致长不高、长不壮,甚至发育不良。在调查中他们发现有8名孩子原先生活在缺乏爱的环境里,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但后来回到父母身边,身高即恢复正常,然而再回到原先的环境,生长发育又一次减慢了。   
  据此,专家们要求父母们给予孩子更多的爱,特别对那些未能享受双亲之爱的孩子,教师、保育员的责任更为重大。除了在生活上应该无微不至地关心以外,更应该在情感上给予更多的安抚,这是因为:任何爱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父爱和母爱的不足。

移情帮孩子度过受伤的情绪
   当孩子摔倒碰伤膝盖时,我们知道该做什么:清洗伤口,再系上绷带。可是,当孩子情绪受伤时,我们往往就束手无策了。面对孩子反常的情绪,我们该有怎样的反应,如何去疏导? 

  当孩子情绪受伤,你会 

  冷漠:那有什么?我不在乎 

  冷漠是指爸爸妈妈对宝宝的情绪缺乏反应,缺乏兴趣,缺少关心。父母常常由于工作太忙而冷落孩子,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很容易被孩子理解为:爸妈对你漠不关心。 
  如果当孩子向你表达他的感受时,你毫无反应,或者说些陈词滥调,如我相信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回去接着玩吧--他会想:"爸爸妈妈一点都不关心我。他们不爱我。" 

  同情:我真难过,你真可怜 

  与冷漠截然相反的另一端是同情,同情往往是指爸爸妈妈对宝宝的情绪情感产生共鸣,为孩子的快乐而快乐,为孩子的忧愁而忧愁。 
  可是,宝宝真正需要的是爸爸妈妈提供他们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一味地表现同情心态,这样宝宝更会觉得自己可怜,而对解决问题没有什么信心。 

  移情:看来你很害怕离开你的朋友 

  移情就是爸爸妈妈用自己的心灵和头脑去倾听宝宝的心声,当你对孩子表现出移情时,他会知道你理解她的感受。爸爸妈妈能敏锐地觉察到宝宝的痛苦、恐惧、失望、愤怒,或沮丧,并且能够谅解,同时又能比较明智地为孩子提供鼓励和帮助。 
  移情能很好地安抚孩子的情绪,并且能够有效地使孩子摆脱这种情绪对他的影响。 毫无疑问,三种常见的发应中,移情是最好的一种。移情的反应,有利于孩子的自我接受,有利于孩子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一种亲密、而互相信任的健康的亲子关系。如何掌握这种特殊的育儿技能,其实并不难。 

  学习怎样移情 

  第一步:倾听 

  当宝宝悲伤、愤怒、抑郁或惊慌失措时,他所需要的也许只是爸爸妈妈能聆听他的诉说。孩子只希望父母能够耐心听完他的诉说,不要爸妈对自己的表现作任何评价,也不要他们提任何建议。  
  所以,允许你的孩子向你诉说他的感受。你不要对他妄加评论,也不要急于帮他解决问题。通常,他需要知道的只有一点--你关心他,你愿意花时间来听他的诉说。让他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必要时,你可以提一些问题引导他诉说。 

  小提示:爸爸妈妈在向宝宝提问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使你的问题变成质问。 

  第二步:不加评论地接纳和反映孩子的感受 

  接纳你孩子表现出来的情绪,不要评价,不要歪曲。描述你所看到的情绪表现:  
  小家伙,比赛输了,你很生气吧? 
  看上去你的朋友令你心烦意乱。 
  这类对情绪的反馈,有助于孩子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就像照镜子一样,宝宝通过看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了解了自己的相貌、身材等身体特征,通过听爸爸妈妈对他感受的反馈了解自己的情绪特征,孩子还可以据此对自我情绪进行修饰和改变。 
  通过给孩子的情绪命名的方式来反映他的情绪,可以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是正常的,可以被别人接受。同时,它还使孩子知道:别人了解他们的感受。这是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的最重要的一步。  

  小提示:当我们对孩子的情绪表示肯定时,不要翻来覆去地重复一两句话,否则孩子会对你的话不以为然,甚至认为你口是心非。 

  第三步:如果有必要,事后引导孩子讨论他的感受 

  在许多情况下,你不需要采取这一步。但是,对于比较严重的问题,或当孩子表现出比较极端的情绪时,你需要他情绪平静下来,头脑保持清醒时,与他就这些问题做一些讨论。  
  这时,你可以和他讲道理,探寻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产生不良的情绪。你可以问这样的问题: 
  你从这次经历中吸取了什么教训? 
  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时,你可不可以用另外的办法来处理:对你自己的态度有什么看法? 

  小提示:在向孩子提这些问题时,重要的是要孩子通过自己的情绪反应,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要让他们反省。 

怎样面对孩子提出的"为什么"
   宝宝长大了,他对世界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强,遇到问题,他会不断地追问你"为什么",直到你筋疲力尽、理屈词穷。那么,父母应该怎样看待宝宝的提问呢?
  首先,宝宝能提出问题是好事,这充分说明他在动脑子思考,他对世界的好奇心已经不满足表面现象,而是想挖掘深层内涵,宝宝的这种追根溯源的精神值得我们鼓励。宝宝的问题也许会非常简单幼稚,但是家长的态度要真诚,不要嘲笑他,要以积极的态度诱导他。切忌不要因为忙或着心情不好就对宝宝的问题不理不睬,这样做只会使宝宝会感到深深的失望,理性的探索欲望也会随之消失,因此,对宝宝的求知欲是个打击。
  在回答宝宝的问题时要简明扼要,不要繁缛地解释不停,只要让宝宝明白简单的道理就行了。比如宝宝问:为什么电话能听到声音?你可以简单回答:这是因为有电话线接通。至于更深的电路内容,宝宝理解不了,也不必从多费口舌。
  处理宝宝的问题时,还可以与他一起去寻找答案,在寻找的过程中,宝宝既学到了知识,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他与父母一起努力时,还会让他体会到父母就象朋友一样可以互相帮助,从而使宝宝的自信心大大增加,因此,这是帮助宝宝提高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有时你可以采取反向思维来回答宝宝的"为什么",那就是通过反问来诱导他思考问题,让他自行寻找答案,在询问的过程,可以适当辅助他思索,为他理清思绪。
  宝宝提出"为什么"是他思考的开始,面对宝宝的提问,作父母的,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
   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引导孩子加强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自我的潜能,珍惜自身的优点和长处,把它们转化为积极进取的内驱力,以此消除嫉妒心。 

  2. 以孩子的赞扬在适当,态度、情感、方式、用语在恰如其分。表扬和批评相结合,让孩子随时都清楚自己仍存在不足,以免由于盲目自满而滋生嫉妒心。
 
  3. 指导孩子进行分析判断,既要分析嫉妒对象成功的原因,又要进行自我分析,帮助孩子找出自身的缺陷和赶超别的孩子优势的途径。 

  4. 要设法使嫉妒的消极作用向积极方面转化,积极引导孩子把嫉妒心理转变为竞争意识,鼓励他们奋起竞争,以强者为"参照物",形成力争超越强者的良好心态。 

  5. 帮助孩子进行情感调节,确保孩子精神健康,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态,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这需要多方面努力。一是要对孩子进行积极的精神鼓励;二是要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情感暗示,包括父母的情感暗示和孩子的自我调节;三是要转移孩子的注意方向。 
 
"色"宝宝其实很单纯
     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色"?在幼儿园或去公园,他一看到漂亮的小妹妹就会主动跑过去亲人家一口,我们做父母的却很尴尬,总觉得别人会想我们是怎么教的孩子。一些父母有些忧虑。他们说:"或许,现在孩子小,别的小朋友的父母不会太在意,但是等孩子大了,还是'色心'难改,将来会不会闯出什么祸来也未知。"

    首都师范大学儿童心理学教授王文娟表示:父母完全没必要这么担心。王教授解释:不到10岁的孩子,出现这些行为其实是无意识的,而并非如父母所想的那样--由于性的冲动。他这么做的目的很单纯,只是出于好奇,想要模仿
 
"心病"发生在宝宝大病初愈后
     生活中,爸爸妈妈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宝宝生病前性格活泼开朗,可是生病后性情会来个180度的大转弯,变得闷声不响,羞答答。难道一场病就能改变一个宝宝的个性吗? 
    专家表示:患病,尤其是患慢性病的孩子,在康复后,性格会变得任性、乖张,甚至出现一些从未有过的怪癖。这种性格的改变直接反映出孩子心理上的缺陷。 
    孩子患病后,往往更受到家人关爱,有时近于娇惯。大人百依百顺,事事由着孩子来,无形中助长了他的任性。病情好转后,孩子仍然企求得到父母的这种关心,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撒娇、发脾气。另外一个因素是,对孩子来说,医院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患病住院后,那里的设施、医护人员的着装,都和平时见到的不太一样,检查、治疗的过程,也大大改变了孩子的生活方式。他们往往因此感到茫然,无所适从。年龄小的孩子会感到恐惧,大哭大闹;大一点的孩子则表现为焦虑不安……
    避免孩子大病初愈后又得"心病"的方法
·提高病儿的适应能力
    以孩子易懂的方式讲明生病的缘由,告诉他到医院看病、治疗的重要性,减轻其心理负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帮助他逐渐适应陌生的环境。

·照顾病儿生活有分寸
    对于病程长,需要久治、久养的孩子,根据病情轻重,安排好起居生活,避免养成懒散习惯。孩子的饮食需要特别照顾,但不可过分迁就。让孩子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游戏,可以增强孩子的抗病能力,不过,应避免因过份贪玩而疲劳。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疾病恢复情况,要求他达到同龄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这对于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理,保持乐观情绪、缩小与健康孩子的心理差距非常必要。

·丰富病儿的精神生活
    孩子生病后活动的空间减少,可根据他的不同年龄创造条件,为他创造适当的游戏、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心愿"别强加给孩子
    很多家长一辈子没有特别的成就,便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实现父母无法完成的梦想。于是,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被迫变成十项全能选手,弹钢琴、学跳舞、踢足球、唱歌、滑冰、参加智力竞赛、出书、当班干部,凡是好的东西样样不缺,孩子看起来像个超人,心里却对父母的严厉压迫充满怨恨。 
    父母这种过分的要求,如果遇到天资聪颖的孩子,在表面上的确可以培养出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天才,但有没有后遗症呢?一种明显的后遗症就是强迫型人格,对任何事情都追求完美,力争第一。一旦遇到挫折,因为从小就饱受父母的高压恐吓,那个孩子很可能会一夕崩溃,转眼间变成一个颓废落魄的忧郁症患者。
    由于大多数父母在生活中并不是一个理想中的成功者,当父母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时,便出现一个问题,父母只能做到言传,而不能做到身教。在孩子机灵的眼睛里,父母只是空头理论家,而不是真正的实干家。父母这种表里不一的窘态,根本无法逃过孩子的眼睛。孩子可能迫于父母的威严,不敢点穿。
    其实,希望孩子成为全才并没有错,错的是父母的逼迫的态度。真正的天才不是逼出来的。在美国有一个华裔父亲,整天带着一张印有他孩子大幅照片的报纸,他的孩子在美国青少年最著名的一个科学奖中获得金奖。他为孩子的成就无比骄傲,但却叹息道,孩子成人以后和他断绝了一切关系。无可否认的是,逼迫式教育虽然可以提高孩子的才能,却往往以牺牲孩子的心理健康为代价。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人中豪杰,那么就从自己做起吧,千万不要年纪轻轻就放弃自己的努力。如果父母以身作则,在每天的生活中做出成功表率,那么孩子自然会模仿父母的积极人生态度,和父母一起进步。如果父母信任孩子,多给孩子鼓励、支持、爱护,帮助孩子发掘内在的灵性和才智,那个孩子虽然开始不一定鹤立鸡群,但稳定的心性和自然积累的自信定可帮他最终胜出。

3--6岁儿童心理测试
    适用于3-6岁的孩子,并且对这个年龄组中越大的孩子帮助也越大,
1  孩子能否轻易被逗笑?         A、是 B、否 
2  孩子是否经常耍脾气?         A、是 B、否 
3  孩子能否安静地躺下睡觉?     A、是 B、否 
4  孩子是否总把家人激怒?       A、是 B、否 
5  孩子是否挑食?               A、是 B、否 
6  孩子的饭量是否稳定?         A、是 B、否 
7  孩子吃饭时是否经常耍脾气?   A、是 B、否 
8  孩子有没有要好的小朋友?     A、是 B、否 
9  孩子是否经常失去自制力?     A、是 B、否
10 孩子是否总是需要看管?       A、是 B、否 
11 孩子是否做到夜间不尿床?     A、是 B、否 
12 孩子是否有吮手指的习惯?     A、是 B、否 
13 孩子是否经常抽噎、啜泣?     A、是 B、否 
14 孩子能否安静地独自呆一会儿? A、是 B、否 
15 孩子是否有恐惧心理?         A、是 B、否 
 

判定结果: 
以下选择加一分,1,是。2,否。3,是。4,否。5,否。6,是。7,否。8,是。
9,否。10,否。11,否。12,否。13,否。14,是。15,否。

如果11--15分,心理状态较好。6--10分,心理状态正常,0--5心理状态较差

八种做法帮他清除心中自卑
   孩子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使自己感到自卑。

  例如,被老师批评了,自己穿的衣服没有小伙伴的好看,上台表演时出现了差错……每遇到这种情况,家长都心中暗暗焦急。这种自卑心理,会不会在孩子心理上造成阴影,会不会影响到他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伴随他一生呢?其实,为孩子清除心中自卑的阴影,您完全可以帮他做到!

  改变形象法

  心理自卑的孩子,通常具备说话吞吞吐吐,走路畏缩等特点。从说话的音量、走路的姿势入手,便可改变他们的心态。对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应特别注意教育他们改变自己的形象:穿着整洁大方的服装,讲话爽快,走路昂首阔步等。

  语言暗示法

  积极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改变消极的心态,因而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用"你聪明","你一定行"之类的语言为孩子打气,或是在此基础上,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天上学之前都念上几遍,在语言暗示之后再满怀信心地去上学。

  预演胜利法

  每当孩子遇到困难,不敢接受挑战时,就要求他先在头脑中想像完成任务时的胜利情景。这种白日梦式的预演胜利法,对于帮助孩子战胜恐惧心理,愉快地接受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发挥长处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长,就连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相反,一个人若能扬长避短,强化自己的长处,就是有残疾的人也能充满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因此,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势,并为他们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条件,这也是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关键。

  储蓄成功法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自信也是建立在成功的经验之上的,科学家研究表明,每一次成功,人的大脑便有一种刻画的痕迹。当人重新忆起往日的成功模式时,又可重新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消除孩子自卑心理时,为了能让他生活在成功的体验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导他建立成功档案,将每一次哪怕是非常小的成功与进步都记录下来,积少成多,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看看,经常重温成功的心情,这样能使他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难。

  洗刷阴影法

  失败的阴影是产生自卑的温床。有自卑心理的孩子遇到挫折与失败比一般孩子要多得多,及时洗刷失败的阴影是克服自卑、保持自信的重要手段。洗刷失败阴影的方法很多,较为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家长要帮助孩子将失败当作学习的机遇,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学习和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二是彻底遗忘,家长要帮助孩子有意将那些不愉快的、痛苦的事彻底地忘记,或是用成功的经历去抵消失败的阴影。

  逆向比较法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要认识自己就得拿别人来做比较。我们通常不提倡逆向比较,即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但对于"羡人之长,羞己之短"的孩子来说,采用选择别人的短处作为比较的对象,对于消除自卑心理,达到心理平衡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降低追求法

  一位哲人说过:"追求越高,才能的发挥就越充分。"对于后进孩子来说,与其空谈立志,还不如让这些孩子适当降低追求,让大的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做到一个学期、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都有目标可寻。目标变得小而具体,就易于实现,这样一来孩子会经常拥有成功感,可以更快地进步。
 
3、4、5岁时的恐惧感(一)
     常见的幻想题恼  我们知道了不同年龄的孩子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还有另外一些类型的恐惧症,它们绝大部分突然出现在3、4岁左右的孩子身上,比如害怕黑暗、狗、消防车、死亡以及跛腿的人。孩子这时的想象力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他能使自己置身于别人的处境,描述出他们从未经历过的危险。孩子的好奇心涉及到方方面面。他们不仅想知道每一件事情发生的原因,而且还想知道这些事情跟自己有什么联系。偶然听说别人谈论死人的事,便想知道什么是"死亡"。等到他有了一点儿模糊的认识以后就会问:"我会死吗?"

    容易产生恐惧症的孩子通常有以下几类:由于不爱吃饭和上厕所之类的事情而经常被父母搞得精神很紧张的孩子;由于恐怖故事或者经常被警告而使想象力受到刺激的孩子;缺乏培养独立性的机会和不经常外出的孩子;以及爸爸妈妈过于溺爱的孩子。过去积累下来的焦虑感经过孩子进一步的想象加工以后,就变成了具体的恐惧感。

    听起来好像我是在说,如果对待孩子的方法不当,任何孩子都会产生恐惧感。其实我说的根本不是这个意思。所有的孩子都有恐惧心理,因为世界上充满了他们不理解的东西。无论孩子是在怎样的爱护和体贴中长大的,他们都会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和脆弱性。有些孩子生来就比别的孩子敏感,而有些孩子,无论你如何精心抚养,他们都会对某种东西产生恐惧感。

    爸爸妈妈的任务并不是要排除孩子想象中的一切恐惧。事实上,学会面对恐惧和战胜恐惧是人生重要的一课。家长的任务是帮助孩子掌握有益的方法,去对付和战胜恐惧。塞尔玛·费里勃格在一本书中阐述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观点:"孩子未来的心理健康与否,并非取决他充满幻想的生活中是否存在着可怕的东西,而是取决千他能否战胜这些可怕的东西。"

    害怕黑暗  孩子如果害怕黑暗,家长就要设法帮他排除这种恐惧感。这主要得靠你的方法,因为它比说教更为重要。比如千万不要取笑他们,也不能着急,更不能劝说他们消除对黑暗的恐惧。如果孩子想说出来(有些孩子是愿意说的),那就应该让他说出来。要让他感到你们愿意理解他们,还要让他知道你们确信他不会有任何事情。当然,家长绝不应该用可怕的怪物、警察或者魔鬼之类的东西吓唬孩子。

    要避免让孩子看恐怖电影、电视节目以及残暴的神话故事。他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已足以使他害怕了。另外,不要为孩子在饭桌上的行为动肝火,也不要在晚间无聊地呆着。要明确引导孩子举止端正,而不要先任由他胡来,然后再去指责他。要为孩子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出去和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以便使他过得充实。孩子参加的游戏和活动越多,内心的恐惧就会越少。如果孩子坚持在晚间开着门睡觉,你不妨就按他说的去做。还可以在他的房间里开一盏光线微弱的灯,这样,不用付出多少代价就能让他看不见妖魔鬼怪了。其实在孩子睡觉时,他房间里的灯光和大人在起居室里的谈话声音远不及他的恐惧对他的影响大。等到孩子的恐惧心理减轻以后,他就不会再害怕黑暗了。 
 
吵架比离婚更伤害孩子心灵
     上海市日前对1000名未成年人的调查显示,在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中,子女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1.68%,比离婚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检出率(28.33%)还要高!

    此外,专家们在"2005上海国际儿科论坛"上特地指出,与离婚相比,子女对父母吵架的心理体验更为明显,受到的直接伤害更大。经常面对家庭"战火"的未成年人,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恍惚等心理问题,个别孩子甚至患上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症。这些孩子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焦虑、多疑、缺乏信心,并且对将来婚姻产生恐惧等。

    专家分析说,孩子看到父母吵架会感到非常恐惧:一方面,他看到父母情绪都失去控制,自己呆在一旁,会感到随时都可能受到父母的攻击;另一方面,即使孩子跟吵架没有关系,孩子也非常担心"父母万一离婚了,我该怎么办",因而缺乏安全感。如父母在生活当中总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状况下,心理问题由此产生。

    孩子的心灵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父母即使有矛盾冲突也应避开孩子冷静处理,以免孩子受到不良刺激。更不能把孩子当作自己与对方较量的筹码或攻击对方的工具,让不懂事的孩子卷入大人的是是非非之中。

    夫妻间意见不同在所难免,可心平气和地讨论,沟通彼此的想法,这不仅有助于达成一致,更可教导孩子养成接受他人不同意见的度量。有专家说,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不是高档的童装或昂贵的玩具,而是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和谐、安全的家庭生活环境。
 
多给孩子心理营养
     儿童最为重要的心理"营养素"是爱。童年时代主要是父母和亲人之爱。"爱"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如温暖、关怀、宽容、安慰、鼓励、奖赏、赞扬、信任、支持等。一个孩子如果长期得不到或很少得到别人尤其是亲人的爱,长期处于孤单、寂寞、失望的境地,不但不能健康成长,而且还会造成心理变态、人格不健全、人性扭曲等不良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犯罪行为的产生。心理学家通过对儿童发展的观察和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最为需要的,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充足的食物,而是爱与关怀。

    自信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营养素"。自信能使人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它是杰出和成功人士的良好素质之一。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是要支持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孩子在做事中培养兴趣,并从成功中体验自己的力量、能力,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希望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营养素"。对未来充满希望,会使人努力奋斗,不甘失败。让孩子充满希望,关键是环境的潜移默化。成人在孩子面前要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抱乐观的态度,给孩子的个性发展以良好的影响。

    宣泄和疏导也是重要的心理"营养素"。人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想对亲人和好友诉说,这就是宣泄。与此同时,也希望有人帮助自己解开心里的疙瘩,这就是疏导。宣泄和疏导都是维护心理平衡的有效办法。心理负担若长期得不到宣泄或疏导,则会加重心理矛盾,进而成为心理障碍。因此,对于当今大多数独生子女来说,宣泄和疏导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有上升的趋势。据保守估计,目前我国至少有3000万到5000万孩子存在行为问题。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行为异常和心理异常,如多动症,学习困难,抑郁、不懂人际交往、离家出走、迷恋网吧、结交不良朋友甚至暴力犯罪等。心理专家认为,"问题儿童"人数的增多,外部因素是主导。社会、家庭、学校是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三个主要因素。 

    死亡,只因一句批评!--儿童心理:需经风雨考验的花朵

    中考日益临近,青岛的秦先生夫妇却永远看不到自己的女儿走进考场了。3月9日晚,一女士突然冲进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大呼"快来救救我的女儿!"医护人员立刻全力抢救一个多小时,最终未能将女孩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这位正在读初三,本应该有着幸福未来的女孩,却因为父亲一句批评,赌气喝下半瓶农药。这个女孩小丽(化名)的父亲正是秦先生,据他回忆,小丽平时学习很认真,也许是要考试的缘故,她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9日,小丽偶尔打开电脑玩游戏,出于对学习的考虑,秦先生严厉地批评了她浪费时间,但万万没有想到她会选择死亡回击父亲。 

    心理学家分析认为,造成孩子走上绝路的原因,一是家长的批评过火,对孩子过于苛刻,另一个原因是孩子不能正确面对批评,自身遇到心理障碍,而不知如何排解。在家长教导方式应受责备的同时,儿童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孩子正遭受着已被发现或还隐藏的心理问题的折磨,而当矛盾被激化时,后果不堪设想。 

    据了解,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儿童出现心理障碍的人数有上升的趋势。据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心理科统计,10年前,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心理科一个月儿童的咨询量为70人左右,只是现在两天的工作量;原来全年咨询总人数为1000多人,2004年已达到以前的5倍,医院心理咨询常年没有淡季。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心理科主任匡桂芳说,目前国内公认儿童年龄段为1岁到12岁,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及儿童心理问题的增多,多数心理咨询将儿童的年龄段延伸到18岁以下,研究表明从12岁到18岁间出现的心理问题多数与1岁到12岁有直接的关系。据她介绍,医院曾调查了600多个3岁到6岁孩子,其中30%的孩子有心理问题。同时,根据医院的接诊情况,学龄期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最多,占到看病总数的80%,学龄前的儿童呈逐渐增多的趋势。 

    据保守估计,目前我国至少有3000万到5000万孩子存在行为问题。他们主要表现为行为异常和心理异常,如多动症,学习困难,抑郁、适应不良、不懂人际交往、离家出走、迷恋网吧、逃学、过早的性行为、结交不良朋友甚至暴力犯罪等,如果早期不进行有效干预,任其发展,将有可能导致成人时期适应不良、违法犯罪和精神疾病等。
 
儿童夜惊与梦游症
     夜惊与梦游症均为睡眠障碍,多见于儿童,发病率约为3%,男略多于女。可发生在儿童的任何时期,但以5~7岁为多见,青春期以后少见。夜惊发作多发生在入睡后半小时之内,最迟不超过2小时。 
    临床表现:患儿在开始入睡的一段时间后,突然惊醒,瞪目坐起,躁动不安,面部表情恐怖,呈凝视状,有时喊叫,但意识仍呈朦胧状态,同时并可表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出汗。发作时,若叫唤患儿,一般很难叫醒,患儿常常不加理睬,仍表现惊恐、哭泣或叫喊,紧张地抓住任何人,似乎继续在遭受某种强烈的痛苦,而对父亲母亲的安抚、拥抱及焦虑等视而不见,发作一般持续十余分钟,又能自行入睡。清醒后对夜惊发作内容完全遗忘或只有片段记忆。部分患儿在发作时,可伴夜游,即患儿起床走动,做一些简单的机械的动作,如开抽屈等,醒后完全不能回忆。本病发作次数不一,可隔几天、几十天发作一次,偶可一夜发作数次。本病偶可为癫痫的早期症状之一,可结合脑电图检查加以区别。 
    病因与治疗:主要的精神因素是受惊,如睡前听紧张的故事,看恐怖的影视片等,此外,初次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的环境的紧张不安也会导致夜惊的发作。夜惊往往反映孩子存在持续较久的焦虑状态,因此,要进一步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家长对儿童夜惊发作不要过于紧张,夜惊伴夜游发作时,要注意防止可能出现的意外事故,发作后,要协助患儿重新睡好,盖好被子等。 
    儿童夜惊一般不需药物治疗,但反复发作,次数较多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镇静剂,以控制夜惊发作。在预防上,应注意培养儿童的勇敢精神,睡前避免听紧张恐怖的故事和看紧张恐怖的影视。本病一般预后良好,诱因解除或随年龄增长之后,即能自愈。  
 
帮孩子走出父母离婚的阴影 
   夫妻感情失和离婚,无论哪一方都非常痛苦和尴尬,而此时最无辜、脆弱的莫过于孩子了。尽管不同年龄的孩子对父母离婚的反应都不尽相同,但多数孩子都会感到悲伤、愤怒和焦虑,并通过其日常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大人在伤心难过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多给孩子以关心和抚慰,敞开心扉,真诚地与他交流,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压力,帮他度过这一特殊而  
困难的时期。 

  把真相告诉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足够大,而且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好直接告诉他(她)你们的决定。离婚是件尴尬的事,对孩子开口确实很难,但是终有一天得把真相告诉他。找个机会跟孩子好好谈一谈,最好夫妻双方都在场,并且尽量保持克制和情绪稳定。双方即使有再多的愤怒、愧疚、和指责,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把一切都抖落出来。要知道,你们不幸,孩子更不幸,而且更无辜、无奈,是一个更大的受害者。 

  当得知父母离婚的消息以后,许多孩子最关心的问题是:父母以后还会像以前那样疼我吗?为了打消他的疑虑,必须向他保证:你们对他的爱是永恒的,无条件的。你可以告诉他:爸爸和妈妈过去是很相爱,很快乐的,可是现在在一起不幸福,所以决定分开,这样会更好些;然而无论爸爸、妈妈之间发生了什么,都永远是你的爸爸、妈妈,都会像从前一样疼爱你,照顾你。 

  有的孩子会很天真地认为:父母在平时常因自己而吵架,离婚也是由他而引起的。因此大人必须告诉他,事实并不如此,是因为很复杂的原因,等他长大了才会明白。切记,孩子无须知道过多的细节。 

  多数孩子都担心父母离婚会对他有什么影响:我将和谁在一起生活?我要搬到哪里去?妈妈住在哪里?爸爸住哪里?我是不是要换学校?我还能不能参加今年的夏令营活动?对于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坦诚回答,不要让他有被骗的感觉。告诉他困难是暂时的,一切问题都将会解决,让他对未来的生活之变有心理准备,并开始慢慢适应。 

  孩子在被告知父母离婚时,反应因人而异。有的孩子会不停地问问题,有的大哭,有的在一开始时则看不出任何反应,后来才会哭闹或烦躁、郁闷起来。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得很郁闷,一言不发,也不愿当着你的面哭出来,就要告诉他:你想哭就哭吧,哭出来会更好受些。你也可以说:我知道这使你很伤心,真是对不起,让你这样难过,但是爸爸、妈妈一定还会像以前那样疼爱你的。 

  在父母刚刚离婚时,多数孩子都不肯放弃最后的一线希望,傻傻地期待着父母破镜重圆。这种想法是正常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逐渐接受现实,适应生活的骤变。 

  帮孩子减轻压力 

  离婚不仅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还使他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每每想起过去美好幸福的时光,而如今父母必须分开,使他不能同时拥有两个人的爱,孩子就会非常地伤心、失落,有的会整天郁郁寡欢,甚至有患忧郁症的危险。因此,帮孩子减轻心理压力是当务之急。 

  ·郑重跟他谈话。必须让孩子知道,他的感受对你来说很重要,你会认真对待他的每一个想法。 

  ·引导孩子倾诉其感受。有的孩子会将悲伤或愤怒压在心底。要引导他,让他倾诉自己的感受,不要试图改变他的想法或故意曲解他。你可以说:你好像不高兴,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使孩子正视自己的感受。你可以说:你觉得难过,这是很正常的。或者说,我知道这种感觉不好,但它很快就会结束的。要鼓励他战胜自己,克服困难,而不要寄希望于父母重新和好。 

  ·提供帮助。问问孩子:怎样才能让你感觉好一些?他可能不会说什么,这时你可以提供一些建议??也许只是亲昵地在一起坐一会儿,或者到外面去散散步,或者养一只可爱的小动物什么的,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年龄小的孩子可能特别想给爸爸打个电话或给即将离去的妈妈送件礼物。答应他任何不过分的要求,并为他提供帮助。 

  孩子对生活变故的适应需要时间,有的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有的则比较短。如果父母能够密切关注孩子的表现,理解其想法,并能正确地加以引导,就能尽早使其摆脱压力和负面影响。一旦度过这段过渡期,生活稳定下来,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就会重新步入正轨。 

  对压力的反应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父母的离异有着不同的思想压力和反应。 

  1至2岁 

  1至2岁的孩子非常需要父母和家人的爱抚、安慰和关怀,而且还必须来自他最亲密、最习惯的人。这种规律和模式一旦被打破,孩子的情绪就很容易陷入低谷,会焦虑不安或啼哭不止,甚至改变吃、睡规律。别瞧他们小,可是他对父母分离却相当敏感。 

  3至5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样需要始终如一的关心,但随着记忆力的增强和语言能力的提高,他会越来越自信。面对父母离婚的压力,孩子常常表现得很担忧,害怕分离。在行为上也会出现倒退,例如吮吸手指、尿床或睡眠不安等。他还会时不时地向父母发脾气,大声啼哭。总之,很多行为就像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一样。 

  6至8岁 

  6至8岁的孩子需要单独和爸爸或妈妈在一起,而且喜欢不断确认父母是否还爱他。此时,父母角色的平衡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孩子希望父母陪他的时间一样多,关爱也一样多。此时,孩子最大的幻想便是使你们重归于好,并为此而不懈努力,例如单独和你谈,为你们创造碰面的机会等等。另外,孩子内心中的不快还可能会通过发脾气、吵嘴、打架等表现出来。有的孩子会变得性格孤僻、自卑,与其它同学无法正常交往,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心理疾病。 

  9至14岁 

  此时,孩子有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经常参加学校和社区的活动,有了自己的朋友和圈子,因而不需要父母老是陪着自己。他对父母有了好恶之分,甚至会选择一个生活。这时的孩子要防止出现思想偏激、孤僻、抑郁等心理问题。 

  15至18岁 

  这个时期,孩子进入了青春期,身体发育、心理躁动、是非辨别能力不强而又固执已见是其共同特点,同时这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对其以后一生的职业、性格等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个极端重要的时期,所有孩子都需要大人的关注和辅导,尤其是离异子女,更是如此。由于多数孩子对父母离婚不能理解,排斥大人的说教,而父母又是抱着惭愧的心情对孩子溺爱有加,这导致许多离异子女缺乏管教,任性妄为。有的男孩很早就学会逃学、吸烟、赌博,上网聊天,甚至跟街头小混打得火热,染上不良习惯,严重者会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对异性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有的开始早恋,有的甚至偷食禁果,这对学习极大。等等诸多严肃问题,不仅值得离异父母、而且也值得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帮小男子汉度过调皮期 
   男孩子比女孩子调皮完全属于正常现象,尤其3至6岁这一年龄段,许多男孩常常横冲直撞、大喊大叫,攻击性较强。他们还常常以男子汉自居,时时想表现得很勇敢。男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有下面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他们为自己身体比女孩子多个小鸡鸡而感到骄傲。这一年龄段的男孩对自己的性器官有强烈的兴趣。小鸡鸡让他们感到疑惑,但同时又引以为傲,并时时表现出一些男子汉行为,试图控制甚至欺负其他小朋友。  
  第二个原因是角色期望和培养差异。由于家庭和社会对男孩与女孩的角色期望和培养大不相同,男孩多被要求勇敢、自立、自强,如引导不当,就会表现为男孩的攻击和顽皮行为。  
  第三个原因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所说的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尤其是3至6岁之间,男孩对母亲产生强烈感情,并由此产生了罪恶感和焦虑。加之这一阶段的抚育责任更多地由母亲承担,男孩与母亲之间的感情更难以理清,因此,他们常会通过攻击、喊叫、活动与游戏等激烈的方式来减少内心的恐惧。而这一时期的女孩,虽然潜意识中对父亲产生强烈感情,但由于她更多地是和母亲在一起,在母亲的呵护下她会很容易认同母亲。这样,在母亲与女儿良好的关系下,女孩潜意识中的罪恶感和焦虑大大减少,也就较为安静、平和。  
  这一阶段孩子的性格发展对日后的影响不容忽视。明白了男孩女孩性格迥异实际上事出有因后,作为父母,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帮助自家的男孩子度过调皮期:  
  其一,对调皮的男孩切忌过分禁制。过分禁制会使孩子的潜能难以发挥,其感情与想像力也会受到压抑,严重的甚至导致成人后的性无能或性冷淡。为了防止孩子长大后出现这种不良倾向,父母应注意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方式。不要只看到孩子调皮消极的一面,也要看到调皮积极的一面。调皮的孩子通常好奇心较重,乐于探索外部世界,当然,在探索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过激行为。对孩子恶意伤人或破坏东西的调皮行为,父母应及时劝导和阻止,但应容许孩子没有恶意的或没有伤害到他人的调皮行为。同时,尽量少用贬义的言语评价孩子,少拿孩子的弱点与别的孩子的优点相比,多赞扬自己孩子的优点,从而将孩子的调皮转化为对新事物的探索兴趣。  
  其二,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引导孩子的进取心。男孩的攻击性行为中包含有进取的因素,这是好事,但如果进取心发展过度就会引起孩子过分补偿的心态。过分补偿指人会不顾一切去追求某些永远无法达到的目标,以证明自身的价值。这种心态常使身心缺乏休息,过分紧张,易导致心理性的身体疾病。过分补偿的倾向有时也表现为自炫或自我宣扬。自炫者其实内心胆小怕事,但为了掩盖,却偏爱出风头引人注意,以期抬高身价。因此,对待孩子的调皮行为,父母应加以区别,奖赏分明:一般的调皮捣蛋父母可对孩子讲清道理,鼓励孩子行为中所出现的进取的、创造性因素;而当孩子过分捣蛋并出现激烈的攻击性行为时,父母要及时制止,约束他改正,无效时可适度惩罚,如暂时不准他和同伴玩、剥夺一些权利(如不准看电视)、当众道歉等。  
  其三,这一时期孩子的模仿倾向极强,父母应注意对孩子起榜样的作用,树立起家长的权威;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为孩子创建一个充满友爱、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这样有助于孩子学会对他人的关心、尊敬和爱护;父母要多花一些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特别是父亲更要多与孩子交往。一起看电视、做游戏等亲子活动,有利于缓解孩子的焦虑感,同时可促使男孩认同父亲的角色,对调整孩子的恶意调皮有帮助。
 
宝宝需要自己感觉 
   火车在轨道上行驶,这是成人的规则,当孩子用玩具火车进行其他玩法的时候,爸爸会说:不对,火车应该在轨道上走。你能知道儿童的内心吗?这可能是一个与火车无关的探索。  
  儿童的理性  
  儿童始于一无所有,并独自向前发展,这就是儿童的理性。儿童的整个生命发展依据他自己进行。很多父母都说,我要教这个孩子,要把这个孩子教出来好像儿童的整个智力发展依据这个成人。如果这个成人不在了,他就会成为白痴,大多数成人都是这么认为的。蒙特梭利说,我们成人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是把自己扮演成上帝,尤其当儿童在做些不对的事情时,成人会急切地想给他改正,急切地想告诉他这不对,应该怎么样。实际上,儿童是依据内在的理性独自发展的,这种理性的过程是自然的和创造性的。蒙特梭利说:理性提供了最初的动力和能量。各种印象被整理、排列起来服务于理性,儿童吸收他的最初的印象来扶助理性。这个理性的过程就是一种自发的运动。尽管儿童的这种精神发展需要我们成人的帮助,就好比说一个婴儿,如果没有成人的帮助,他会死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成为他的救世主。尽管我们帮助了他,但他精神的发展是依靠他自己的,我们只是帮助他形成概念,联结概念,区别概念,发展思维。  
  举一个例子。我孩子因为第一个认识的是天这个概念,所以天上的星星也是他随之最早认识的事物之一,天、星星属于一个范围之内。当时我已经搞了几年蒙特梭利教育,现在想起来,当时我的好多观念还是传统的,所以我在给他灌输所谓的知识时,依然是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的。直到宁夏蒙特梭利幼儿院建立以后,我开始观察大量的孩子,我传统的观念才逐渐转变过来,我的行为才同蒙氏教育配上对。有一天我们家的电视上出现了黑猩猩,我对儿子说:辛辛,你快看,这是猩猩!我儿子当时的状态真像计算机出现故障一样,他说:星星,啊目瞪口呆地指着天,极为惊惧。他不知道这个丑八怪怎么跟天上的星星是一个词。这说明什么?他内在的理性开始分辨和推理了,所以他对同音不同对象特别敏感。当时我就明白了,他的心智还没有达到区别这两个音同意不同的xing xing的能力。而我的强行灌输使他产生了极大的恐惧。  
  经验的获得  
  实体化也是蒙特梭利教育的一个概念,什么是实体化呢? 我们知道,儿童内在的精神胚胎指导儿童发展。精神胚胎要变成儿童肉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实体化。比如我们听讲做记录,字的笔顺、笔画就意识不到,就实体化了。有时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思考得很深很深,忽然发现走了很长的路,这段路上遇到过谁,我们怎么搭话的,我们是用什么姿势走路的,我们都不知道,这时我们的话语,我们的走路方式,就作为已经实体化的东西而存在着。  
  儿童怎么样才能实体化呢?只有通过一个办法,就是不断地活动,通过不断地活动来把精神胚胎实体化。比如说儿童眼前有个瓶子,儿童内在的冲动告诉他:去抓瓶子,然后他就蹒跚地走过来开始抓这个瓶子,不断地抓。在他反复活动的过程中就把他内在的精神胚胎要求他做的那件事情实体化了。实体化讲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儿童内在精神的那种冲动实现的过程。蒙特梭利说,儿童进行一个组织自我的过程,并且把这些东西都变成记忆。  
  再举一个例子。一个小孩子拿来一个枕头,枕套上有花,小孩子就闻这朵花,亲吻这朵花。保姆认为他在乎这个东西,那我应该拿别的东西也让他亲。于是她拿了一大堆东西让孩子亲。这位保姆不了解儿童的心理,儿童要亲什么是受他内在的理性冲动来支配的,而不在于外界。但她匆匆拿了各种各样的东西说:闻这个!吻这个!结果,儿童的心灵被搞乱了。  
  我想何止是她这样,我也是这样。我的儿子在做某一件事情时,我看他反复努力没有成功,就会给他拿个东西:来试一试这个,儿子!幸亏我儿子说:闭嘴!你安静一点好不好?每天早晨起来我就想给他说好多的事情,我丈夫就说:你安静一点吧!让他自己思考吧!后来我儿子听到这句话,早晨我一说话,他就说:闭嘴! 请你安静!后来我开始变得安静。有一天早晨,我给孩子穿衣服,当我帮他把衣服穿起来,让他站立起来的时候,我发现孩子脸上的神态那么专注、神往。我想:这家伙看什么呢?我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看到早晨的阳光从玻璃窗射进来,射在了一件粉色的睡袍上,粉色又将光反射过来,那景色特别漂亮。孩子在看,我不敢吭声,我想,我不能破坏他这个内在的自然组成的过程。过了一会儿,他不看了。我问:你是不是看到阳光照在妈妈睡袍上特别漂亮?我儿子点点头。但谁知道,那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那诗意的感觉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流连的呢?如果这个时候我废话一大堆,这个过程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很显然,我们有些成人太喜欢说话了!  
  自己的智力  
  蒙特梭利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孩子拿着玩具火车玩,他不让火车在轨道上走。火车必然要在轨道上行驶,这是成人的规则,而孩子用这个火车在进行其他玩法的时候,爸爸就会说:儿子,这是不对的,这个东西应该在火车的轨道上走,应该这样。他的孩子不想这样做,但爸爸认为应该这样做,他就不断地干涉孩子。  
  这同我们幼儿园济济的爸爸有着惊人的相似。济济的爸爸非常爱他的孩子,但他孩子的状态并不好。他的孩子有时候拿一条毛巾往衣架上搭,搭不上,那孩子就站在那儿,能提毛巾站半个小时。后来我的孩子去他们家,我孩子一玩什么东西,那孩子就一把抓过来说:不可以这样,应该这样玩!我儿子就把这个东西放下,又拿起那个东西。刚一拿起来要玩,他一把又抓过去:不对!这个东西应该这样玩。等到下午四点钟的时候,我发现我儿子已经被压抑得受不了了,借了一件事情哇哇大哭。他们说我孩子跟济济争玩具,我说:不是的。济济压制辛辛太久了,他每次要按照自己的方法去玩的时候,济济就一把抢过来说:应该这样玩。济济的做法纯粹是他爸爸的作法。济济很聪明,他的聪明表现在哪儿?他机灵,非常非常机灵。机灵得像什么?像鸽子、小鹿,很多人都喜欢。但是我认为,他自己的自我组成的能力已经丧失了,他的创造性不好。  
  因为儿童应该在他自己的发展点上探索、努力、成功,将经验实体化,将概念内化。这个经验是从儿童自己的探索开始,通过他自己的每一个小开拓而进行的。幼儿期是感觉经验开创期,创造经验感觉期,感觉知识敏感期。这时,如果是从自己的经验得出结果,它变成你生命的一部分,那是你自己的,但别人教给你的东西,那是别人教的,那是别人的感觉经验,感觉经验是不能代替的!创意是不能教的!  
  蒙特梭利说:儿童保留他所得到的清晰印象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只有当这些印象清晰,并且对它们进行了区分之后,他才能形成自己的智力。  
  哈佛大学有一个经典性的实验。它提出,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这样的,当你给他一个全新的知识时,儿童不接收,如果你给他一个东西,他曾经认识,只有一丁点儿新内容,他也不接受。但是,如果其中有一大部分是他认识、已经掌握的,少一部分的内容是他没有掌握的,这时候他接受得最快。因为儿童喜欢把一个事物跟另一个事物联系起来。其实成人也一样。  
  我们都看过迪斯尼经典动画片《小魔琴》,那架钢琴能够自己弹,影片中的小男孩就跟这架钢琴达成协议。于是每一次钢琴自己弹的时候,大家都以为是小男孩在弹,就不断地让他去参加晚会,不断地夸他;于是小男孩就骄傲了。孩子通过这个故事,明白了骄傲的概念。当你有点成绩,你这个人或许就骄傲了。这个概念是贬义的。但是有时候,因为孩子做得特别好,妈妈就会说:啊,儿子,我真为你感到骄傲!在生活中孩子又明白了骄傲的另一种含义,但是孩子会产生疑问。我儿子这两天问我:妈妈,《小魔琴》上有一个骄傲,你刚才也说了一个骄傲,怎么两个骄傲呀?他开始区别同音字了。骄傲是对一个情景和事件的感觉的描述,这个感觉较复杂,它的难度正好同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相符。  
  智力也表现在对事物的区分能力上。在区别这个东西的时候,他也抓住了共同的东西,抓住了那概念的内核,这样,他才能形成自己的智力。

保护好孩子心灵的窗户 
   俗话说,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可是幼儿园里视力较差、戴眼镜的孩子越来越多,令家长十分担心和着急。为什么本该明亮的"心灵之窗",却在小小年纪就模糊起来?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用眼过度 

    不少家长因为工作繁忙,顾不上陪伴孩子,经常让孩子长时间看动画片、影碟,玩游戏机,造成眼睛疲劳,视力下降。 

  ★孩子偏食、挑食导致膳食营养不平衡,缺乏有益眼睛的营养素 

  ★部分孩子患有眼部疾病,导致视力变差 

  以上这些情况都是造成孩子弱视、斜视或近视的主要原因。3~6岁的孩子正处于眼球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同时供给营养丰富的食物,促进视力正常发展。 

  ★抽时间陪孩子到郊外走走,尤其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带他去郊游,登山远眺。这对孩子的视力非常有益,孩子也乐于采取这种"护眼措施"。  

  ★提醒孩子看电视时要离电视机2~3米,长时间用眼后,让孩子向远处眺望一会儿或做眼保健操,使眼部肌肉得到放松。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和别人共用毛巾、脸盆,要勤洗手,不要用脏手揉眼睛。 

  ★给孩子吃些对眼睛有益的食物。首先是蛋白质。蛋白质是保证良好视力发育的基础,对眼睛正常的视觉功能以及组织的修复和更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瘦肉、禽肉、鱼虾、奶类、蛋类、豆类等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次是富含维生素A、C或是钙质丰富的食物。通常豆类、绿色蔬菜、虾皮食物中钙含量较高;而维生素A一般在动物肝脏、鱼肝油、奶类、胡萝卜、苋菜、菠菜、青椒、红心薯、桔子等食物中含量较高;维生素C是组成眼球水晶体成分之一,在青椒、黄瓜、花菜、白菜、梨、桔子等食物中含量较高。 

  ★如果孩子的视力低于4.8,家长则应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分析情况,如果孩子被确诊为患有眼部疾病,应及时治疗,确定为远视、弱视、斜视症状的,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配镜、用药。  
 
"成龙"还需好性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性格是获得成功的前提。曾有心理学家对1500名天 才儿童进行了3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这些儿童并不是都能有所成就,有20%的儿 童在幼儿期智商很高,但成年以后没有什么成就。与那些成功者相比,其差距不 在智力方面,而在非智力因素的个性品质上。例如,缺乏上进心、主动性、自觉 性、勇气、毅力等。所以,意志和性格是成才的重要因素。但是,有些家长更重 视孩子身体素质和智能的培养,给孩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和学习条件,却忽 略了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也不了解培养哪些个性品质对孩子的成功至关重要。 不少孩子身上已经表现出懒惰、自觉性差、依赖性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意志 薄弱等,尽管他们很聪明,但学习效果并不好。应当培养孩子哪些优良性格呢?  
    一、求知的兴趣  
    即有稳定的注意力,对学习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有坚持到 底的毅力和恒心。   
    二、愉快的情绪和活泼的性格  
    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表情活泼。面部表 情丰富生动,说话有时伴有手势。  
    2.语言活泼。口齿清楚,喜欢对人说话、讲故 事、讲见闻、背诗、唱歌、表演等。  
    3.动作活泼。喜欢参加运动和文娱活动,爱 做游戏。  
    4.感知活泼。善于观察事物,记忆力好,善于模仿。  
    5.思维活泼。好奇 心强,喜欢探索新事物,喜欢认字和读书,爱提问。  
    6.双手活泼。爱劳动,喜欢 动手操作。    
  三、友爱、合作和同情心  
    善于和别人相处,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 关心别人,助人为乐。   
    四、独立性  
    能够独自睡觉、吃饭、玩耍、穿脱衣服、洗手、洗脸、收拾玩 具等,不依赖家长,会和别人交朋友。   
      对照以上的标准,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家长在许多方面做得很不够,例如, 孩子对某种活动很感兴趣,但家长却嫌费时间,嫌天气热,怕累着孩子等等。这 样,孩子怎能培养出毅力和恒心呢?有些家长怕孩子出危险,或忙于自己的工 作,很少让孩子外出,孩子就没有机会观察大自然,增长见识。有些家长不让孩 子劳动,孩子变得懒惰、笨拙,独立生活能力差。还有些家长事事以孩子为中 心,造成孩子自私,没有友爱之心。要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家长首先要从自己 做起,要从微小的事情做起,如果你不知从哪儿入手,可以向心理医生咨询。   
 
5岁儿童的心理
   5岁的儿童自己已经可以作很多事情,做事认真,情绪稳定,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有责任感,有同情心,事情做的不好感到焦虑,自尊心极强,成功时会感到骄傲,但思想仍简单,专注能力可达20分钟到30分钟,很喜欢听真实的故事。对问题产生疑问。做事持久有持续,有耐心及恒心,很好问,成人应耐心倾听及解答,对这个年轻很爱家,父母的和睦对其心里影响特别大。需要平静快乐的家庭生活。

6种能力造就快乐心灵
   10月2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今年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关注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乐心情,健康行为。之所以取此主题,是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5个最主要的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  
    为了使孩子不出现精神障碍,拥有快乐的心情和健康的行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父母、老师都要努力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专家解释,这里所谓的生活技能不是指洗衣、做饭、整理内务等生存能力,而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是一个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行为的能力。根据孩子的特点,可以具体表述为以下几种能力。  
    1、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  
    孩子往往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了解,对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不认识,对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不清楚,对将来的目标心中无数。多数情况下是父母和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更有的孩子只是看到自己的缺点,对自己的所谓短处产生自卑心理。  
    如果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在遇到挫折和竞争的时候,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因此,要让他们明白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长处才能培养乐观健全的个性。即使对成年人来说,正确地认识自我也非易事,所以,首先要懂得客观评价自己,有客观明确的生活目标,不苛求自己去做做不到的事情,这样才能在快乐的情绪中循序渐进,健康成长。  
    2、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  
    认真倾听他人谈话和意见,使用恰当的语言同他人交流和沟通思想,这种听和说的技能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  
    一些儿童往往在与人交流时,不注意他人的讲话或表现出不耐烦和不理睬,使人感到不尊重他人,排斥他人;有些儿童不愿意讲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时候缺乏自然坦诚的态度,妨碍了与人的沟通,有快乐的事不能同他人分享,有烦恼的事不能同他人分担。这样,由于长期听不进来,说不出去,容易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天地里,造成独来独往,孤僻苦闷或固执偏激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大人要帮他们在与人交往时恰当地运用言语和非言语进行自我表达,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望和需求,避免误解和猜疑,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结交到更多的朋友,也使他们懂得要对人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己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流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采取宽容、公平、有理有节的处理方式。尊重他人、相信他人,在人与人的彼此支持和鼓励中健康成长。  
    3、认识情绪,培养缓解压力的能力  
    儿童青少年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对自己的情绪有时难以把握,在遇到困难和矛盾的时候可能不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许多的烦恼和冲突,而长期的情绪压抑更是精神疾病的基础。因此,要培养他们学会缓解精神压力,尤其是对一些情绪压抑的事,要教育他们懂得和学会宣泄和放松,这样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的心态,不仅从心情上得到愉快,而且在遇到困难时有能力做出冷静的处理。  
    4、理解支持他人,培养换位思考能力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孩子容易受到父母过多的呵护,导致一些儿童青少年往往只关心自己眼前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人漠不关心。在这种时候,应培养他们懂得什么叫理解,什么叫爱心,在这当中,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上,换位思考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既是一个交友的必须,更是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帮助和支持他人是一种付出,但却在这种付出中获得了乐,这是我们培养儿童青少年快乐心情、健康行为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5、有效解决问题,培养应对能力  
    每个儿童青少年都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父母、亲戚、老师、同学和朋友等许多人中,即使在非常和睦的家庭,也会遇到一些矛盾和冲突。怎样有效地解决这种冲突,需要学会应对的技巧和方法。  
    对儿童青少年来说,他们往往缺乏应对的态度和办法,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着手解决问题,这样容易产生苦闷、难过、恐慌等心理问题,长此以往,将使他们处于抑郁、焦虑之中。因此,应该教育和训练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应对的技巧,帮助他们认识问题出现和存在的客观性,帮助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方法步骤,要讨论,要协商,要探讨,要尝试。使他们学会主动地适应环境,尽快地从遇到的问题中解脱出来。在解决问题中成长,在解决问题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6、避免攻击性言行,培养自律能力  
    儿童青少年之间容易因一点小事产生摩擦和矛盾,轻者闹意见,闹不团结,重者就会一时冲动,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攻击性行为。如果这种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矫正和制止,发展下去不仅对他人是一种严重的伤害,对自己更是遗患终生。  
    因此,要培养他们严格的自律能力,不为自己的利益火冒三丈,学会用和平的方法替代攻击性行为。这既是为人之道,也是健康心理素质养成的基本要求。  
    提醒:如有异常表现应该尽快找精神医生  
    一个人如果能够很好地培养出以上几种能力,他应该可以有比较快乐的心情和健康的行为。如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孩子出现比较严重的异常表现,要及时去看精神科医生。这些异常表现诸如:注意力分散,多动,易冲动;对立师长,处处违抗,难于管教;对网络或某种癖好成瘾;多门主课不及格,阅读、计算困难;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无事自烦;孤独自卑,忧郁苦闷,懒于交往,情绪低落;兴趣变淡,欲望骤减;不易入眠,多梦易醒等。  
    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找专科医生咨询。
 
3-6岁孩子的情绪特点
   3~6岁宝宝的情绪怎么样?此时的孩子社会情感迅速发展,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都逐渐发展起来了。并且,孩子调节情绪的认知策略开始出现,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强。他们开始掩饰自己的情绪,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情绪表达规则,知道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可以得到成人相应的反应。他们还会使用富于表达性的身体动作来辨别情绪,对情绪的外部原因和结果的理解进一步提高,知道发生的某个事件让大人或同伴高兴了或是不高兴了。  
  3~6岁宝宝社会情感的发展还没有完善,因此他们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场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对情绪的控制能力才会有所增强。  
  3~6岁宝宝情绪的特点  
  易冲动  
  3~6岁宝宝的内抑制发展差,控制力弱,言语的调节功能不完善,因此当外界事物和情境刺激儿童时,情绪就会出现爆发性,常从一端迅速发展到情绪的另一端。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情绪易波动,极不稳定。所以,这个时期孩子的脸就象春天的天气那样多变,说哭就哭,说笑就笑。  
  易外露  
  这个时期的宝宝控制力发展差,他们的情绪变化毫不隐藏地表现出来,而且擅长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达。如,不高兴就哭,高兴、舒服就大笑或者是手舞足蹈,愤怒就瞪眼跺脚,有高兴的事就要向亲近的人诉说。  
  易感染  
  宝宝的情绪具有情境性,得到新玩具、妈妈离去、新朋友出现都会使他们的情绪大起大落,孩子的情绪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很多时候情绪不是由宝宝自身发出来的,而是因周围人的情绪波动而引起的。在幼儿园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小朋友哭起来了,其他小朋友也莫名其妙地跟着哭起来,整个场面会变得混乱极了。以后随着年龄增长,控制能力加强,这些情绪特征就会逐渐减少,情绪的控制力、稳定性也随之提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道德感、审美感和调控情绪策略逐渐发展,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慢慢加强,易冲动、易外露、易感染这些特征就会逐渐减少,情绪的控制力、稳定性也会随之提高。  
  3~6岁宝宝情绪的发展  
  道德感  
  三岁以后,儿童产生了简单的道德感。在儿童与成人的交往中,初步接触到社会人群对人和事物的好坏、美丑的体验和评价。孩子的道德感就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在成人的评价和语言强化下发展起来的。儿童了解了游戏规则,遵守游戏规则,成人夸奖了他,他得到了肯定,体验到满意愉快的体验,又在成人的语言的指导下得到强化。他们逐渐知道哪个行为会引起满意的体验,哪些行为会引起不满意的和不愉快的体验。他们开始按照社会行为标准认识好坏、美丑,使道德感发展起来。  
  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不妨多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会准则,同时要用夸奖来巩固孩子的利他行为。如,孩子会主动地擦桌子,给奶奶洗苹果,爸爸妈妈要给他多多的鼓励和夸奖,让孩子体会到自豪感,为自己而骄傲。  
  审美感  
  孩子在成人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体验和言语的直接影响下,能直接感知到与自己生活紧密相连的事物。如:美好的大自然、周围和谐的事物、优秀的美术、音乐、文学作品等。让孩子在欣赏这些事物中,产生一种愉悦的体验。审美感,就是从这些事物的鲜艳的颜色、新颖的形状、匀称的位置和图案开始的。到5~6岁,由于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和成人的指导,儿童对事物的分析和辨别能力增强。儿童就能从生活中分辨美丑,知道什么图画美,什么音乐好听,什么语言美,什么行为美。这样就产生了对美的事物的舒服而愉悦的情绪体验。  
  这时候,爸爸妈妈要多让孩子注意使用自己聪明的眼睛、耳朵、鼻子,充分地运用它们来观察我们美丽的世界。有时间的时候带他们走出家门,到博物馆、公园、湖边、草地去畅游,去欣赏美丽的事物,孩子对事物的感觉会更加敏锐,艺术修养也会有较大的提高。  
  情绪调节策略的应用  
  儿童在5~6岁时学会了调节自己的情绪,开始使用一定的策略来掩饰自己的情绪,掌握了简单的表现规则。在做了大人禁止做的事情后,为了逃避惩罚,掩饰自己的负罪感,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孩子会学会撒谎,但是他们的策略是简单的,很容易被成人发现。成人这时也不必发怒,要先检查自己的禁令是否合理,和孩子讲清楚道理,同时要记住,原先如果申明要惩罚的,就一定要执行。  
  此时的爸爸妈妈,更要细微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真正的想法,然后告诉孩子正确的情绪应对方法,这样孩子的应对策略才会更加有效。  
  爸妈如何面对孩子的情绪?  
  1、摸摸、拍拍  
  3~4岁的孩子仍然喜欢身体接触。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很愿意老师牵他的手,喜欢搂着妈妈。喜欢熟悉的人,特别是老师摸摸他,亲亲他。有时拍拍他的肩膀,他就会感到极大的满足。这是一个过渡阶段,孩子需要得到这样鼓励和支持,所以妈妈也要尽量地利用各种机会摸摸、拍拍孩子。  
  2、避免对孩子的惩罚  
  5岁以后的孩子,要求别人的注意,有和他人交往的需要,所以在幼儿园中,如果小朋友们不和他玩,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很严厉的处罚,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痛苦。同时成人如果对孩子不加理睬,孩子会觉得非常沮丧,很有挫败感,不利于孩子健康情绪的发展。所以这样的惩罚手段最好是不要使用。  
  3、合理的生活制度  
  丰富的生活内容、身体健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幼儿情绪的稳定。丰富的生活内容会让幼儿产生兴趣,有探索欲望,感到快乐和满足。所以爸爸妈妈尽量让各项活动轻松、活泼和多样化。多带孩子走出去,进行各种的户外活动,让孩子接触到较多的事物和情境。  
  4、和谐的家庭生活  
  良好的情绪示范、家庭和睦、家庭关系亲密,都会给孩子带来良好的情绪示范。成人要显示出积极热情、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幼儿等良好的情绪。要公正地对待孩子,适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适应变化的新环境。不能恐吓威胁孩子,也不能溺爱或过分严厉地对待孩子,否则会使幼儿形成不良的情绪和性格。  
 
让和煦阳光照亮宝宝的早晨
  宝宝不愿上幼儿园多数原因是家长未能满足他的要求或是他还没有睡醒。所以,在每个早晨给宝宝一缕和煦的阳光,一个充满母爱的微笑,他会心情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想让宝宝在微笑中醒来,就应该培养宝宝早睡早起好习惯,。每天晚上最好不超过9点,就让宝宝伴着摇篮曲进入梦乡。这样,第二天,他不超过7点就会自然醒来。如果孩子没有醒,妈妈也不要大声地催促宝宝起床,最好等他自己睡醒,然后微笑着向他道一声早安,帮助他穿戴洗刷。
  如果时间允许,让宝宝看看鱼儿睡醒了没有,带他到户外感受第一缕清晨的阳光,听听鸟儿在唱些什么。如果宝宝偶尔有不顺心、不高兴的时候,妈妈要尽可能地帮助他调整情绪,让宝宝高兴起来,待他心平气和时再送他去幼儿园。
  宝宝的脸就是他心灵的晴雨表,从他的脸上就可以读到他的内心。妈妈要采用适当、科学的方法,一定能让宝宝的脸上时时挂满灿烂的笑容。想让宝宝喜欢上幼儿园,那么就让清晨的第一缕和煦的阳光照亮宝宝的每一个早晨!
  
弱智儿童有什么心理特点?
  弱智儿童就是在智力发展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水平或在智力发展上有严重障碍的儿童。他们一般有如下一些心理特点:
  知觉方面:知觉速度缓慢,知觉范围狭窄,知觉内容笼统而不精确。整个知觉显得较正常儿童明显迟钝。
  记忆方面:再现中会发生大量歪曲和错误,支离破碎,缺乏逻辑、意义和联系;识记速度缓慢,记忆保持差;记忆表象贫乏、缺乏分化,不稳定。
  言语方面:言语出现迟,发展缓慢;词汇量小,缺乏连贯性;词义含糊,不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词不达意。
  思维方面:判断力差,不能完整地认知客体,缺乏概括能力;难以理解概念的确切含义,特别难以理解抽象概念;分析能力差,考虑问题不合逻辑;数的概念掌握困难,简单的计算亦难完成。
  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范围狭窄,稳定性差,难于分配注意。
  个性方面:情绪紧张、压抑,消极沮丧或喜笑失度;对人多怀有敌意。缺乏自信心和自制力,做事难以坚持到底。性格极其孤僻。
  从上述说明可见,弱智儿童一般不是某一心理过程水平低下,而是整个心理活动各方面的水平都很低下。
 
心灵施虐 家庭教养的偏向
   心灵施虐是现代社会中并不少见而又不易被人们重视的一种家庭教养偏向。我们稍加注意便可发现,不少父母一味关注孩子的学习,却无视孩子的感情需要,悖逆孩子的天性,限制孩子的游戏、交友、爱好等活动,有的甚至迫使孩子绝对服从父母的意愿。当孩子有过错或未能达到父母预期目标时,不是对孩子给予鼓励和帮助,而是任意贬斥,有的还用侮辱性的语言任意辱骂。因此,有心理学家认为,"心灵施虐"起源于父母本身的"心理发展障碍"(即情绪失调)。如有的母亲因为丈夫的过失而把希望全部倾注在儿子身上,把烦恼全部向女儿发泄。还有更多的父母则是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转而寄托在儿女们"成龙、成凤"的希望上。 
   国外研究认为,心灵施虐是"看不见的灾难",这是因为其恶果一般要经过较长时间才反映出来,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调查表明,长期受到父母心灵施虐的孩子,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在父母面前荡然无存,他们对现实生活充满困惑与烦恼,但又无处排解。调查还发现,经常受贬斥的孩子在智力和心理发展上甚至比经常受体罚的孩子都更为低下,甚至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而且,这种少儿时期的心灵创伤体验往往是许多人成年后出现心理障碍的根源。值得注意的是,像武汉的小英、江苏扬子市的素伟、浙江金华市的徐利等(均为近年来媒体报道有弑杀行为的孩子),这些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也即处于心理发展过程中对父母最为疏远、父母形象在他们心目中最为低落的"心理逆反期",由于心灵受虐,使之心理扭曲,加上这个时期的孩子情绪极不稳定,极易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那么,父母应该怎样来教育孩子,避免心灵施虐呢?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孩子,以亲切语言与子女交流,主动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情况,增进感情交融;
  其二,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点,有位心理学家说得好,应用显微镜来寻找孩子的优点,孩子哪怕有了一点微小的进步,也应充分鼓励和肯定;
  其三,尊重孩子的情感、人格,与孩子有不同看法时,应像朋友一样与他们交流,不可高高在上,随意训斥;其四,面对有过错的孩子,家长首先应控制情绪,要心平气和地把道理教给孩子。只有创造一个优良的家庭环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才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解读孩子的恋物行为 
   两个小女孩

  妞妞,4岁,妞妞妈妈最近很心烦。原来,阿姨在妞妞4岁生日时送她一件粉色的连衣裙,穿上后像个小公主。妞妞特别喜欢,天天吵着要穿公主裙,更让妞妞妈妈心烦的是:一旦妞妞穿上这条裙子,她就死活不肯换下来,也不管裙子有多脏。即使你怎么哄她、劝她,都没用。最后妞妞妈妈只好采取暴力手段让她脱下裙子,可换来的总是妞妞长时间的吵闹和 
 
哭泣。妞妞妈妈疑惑了:妞妞是不是得了恋物癖啊?

  同样4岁的丽拉,每天形影不离的不是她的妈妈,而是她的一块白色小毛巾。毛巾的白色已经被漂洗得没有光泽,而且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已有些破旧。丽拉没事干的时候,就咬着她的小毛巾。有人好奇地问丽拉妈妈:"你女儿是不是有恋物癖啊?"妈妈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她从小就这样。"

  恋物行为≠恋物癖

  这两个女孩到底是不是得了恋物癖呢?当然不是,这种高帽子可不能乱戴啊。因为"恋物癖"和我们一般说的对某样东西比较依恋,可不是一回事。"恋物癖"是变态心理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它是指对性爱对象的一种象征意义上的迷恋。恋物癖患者通过抚弄、嗅、咬或玩弄某物来获取性快感。而妞妞和丽拉这两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怎么会是恋物癖患者呢?最多,只能说是存在于幼儿身上的一种"恋物行为",还没有达到"癖"的程度。恋物行为是指儿童对某种特定物品的依恋,在这种特定物品的陪伴下,儿童能获得安全感和慰藉,而一旦离开它,儿童容易哭闹、焦躁不安、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儿童失眠、拒食。恋物行为在婴幼儿中比较常见,婴儿一般依恋毯子比较多;而稍大些的孩子大多会依恋那些比较柔软的玩具,比如说毛巾、毛毯、布娃娃、长毛绒玩具等。

  恋物行为"追根溯源"

  那么在儿童的世界里,为什么会有恋物行为呢?

  一般是因为儿童的心理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而导致。

  对依恋的需要。我们知道亲子之间存在着一种依恋,孩子会依恋一直照顾她的人,通常这个依恋对象是妈妈。孩子对父母的依恋,能保护他们不受外界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影响,比如,孩子对妈妈的依恋,使她不会因独自一人而磕破弄破;也能在害怕时,从妈妈那儿找到安全。但是,由于父母平时工作繁忙,孩子无法从他们那里找到安全,得到依恋。于是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会转移注意力:既然不能时时刻刻恋"人",那只能转而求其次,即"恋物"。因此,有专家认为:当孩子在需要妈妈而得不到满足时,把某些物品作为妈妈的象征或替代品,从中获得安慰。 

  对皮肤和身体接触的需要。这是我们经常听说的:"皮肤饥渴"。心理学家曾用猴子做过试验。用两个假的母猴作代替母猴。一个是由金属丝构成的"金属母猴",另一个是圆筒及其外面一层柔软的毛巾组成的"布母猴"。结果发现小猴子与布母猴产生了依恋的关系,而金属母猴却没有得到小猴子们的依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身体接触是否舒适决定着孩子是否产生依恋。从这个实验中,我们也能看到:动物也需要舒适的身体接触,动物也有"皮肤饥渴"。而人呢,更是存在着这种身体接触的需要,尤其是在婴幼儿阶段。在舒适的身体接触中,孩子得到的不仅是感知觉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她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放松。所以,孩子们的所"恋"之物都是那些比较柔软的东西,也就不足为奇了。

  恋物行为的利弊权衡

  当孩子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和愉快时,那些父母的替代品便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孩子的需要,也同样帮助孩子稳定了情绪、得到了安全和快乐,从而弥补父母的不足。这种依恋的替代同样也能使孩子产生自信、自控,从而拥有更好的情绪适应能力。

  要是父母对孩子的恋物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也会产生负面效果。重度的恋物行为会使孩子根本无法离开所恋之物,一旦离开或由意外导致无法复原的话,孩子心理的成长将遭遇重大考验。更有甚者,到了青春期,随着生理发育的需要,其恋物行为会发展成为恋物癖。性学研究表明:性变态中的恋物癖者在儿童或少年期就已显示出明显的恋物迹象。

  爸爸妈妈怎么办?

  爸爸妈妈们需要多问问自己两个问题:

  --我有很多时间陪孩子吗?

  --我经常抚摸孩子吗?

  如果有,那恭喜你们,更要恭喜你的孩子。

  如果其中有一个答案是否定的,甚至都是否定的,那爸爸妈妈们得赶紧改变一下自己的抚育风格,多陪陪孩子,多安抚安抚孩子。他们一定很需要你!

  假如你的孩子已经有了恋物行为,那么"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 适当减少孩子的独处时间。因为孩子在一个人的时候,最有可能需要依恋物的陪伴。

  * 准备一些更具吸引力的玩具或其他物品来逐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 在睡觉之前,可以利用舒缓的音乐使孩子获得平静以及心灵的安抚,从而减少对某特定物品的依恋。

  * 睡觉时,妈妈可以讲讲故事,在房间里点一盏小灯,减少孩子一个人独睡的恐惧。

  * 设置一个情节,让孩子把所"恋"之物送给她最喜欢的小朋友。比如,孩子既喜欢那条粉红色的毯子,又喜欢阿姨刚生下来的小宝宝。可以建议她把小毯子送给小宝宝,做个小姐姐。

  * 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可以多带孩子做室外活动,多交几个好朋友;或者出外郊游,欣赏人文、自然景观,开阔孩子的眼界。孩子的性格开朗了,对物品的依恋自然也会减少。

过度的爱使孩子变"家贼"
   一份儿童心理咨询门诊的资料表明:44名有不同程度"偷窃"行为的孩子中,6.8%是在4、5岁时拿家里的钱;63.7%发生在小学阶段。而且他们的生活条件普遍很优越。

  专家表示:这些阶段的孩子,心智没有得到完全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不够成熟。而且他们的父母给钱大方,养成了孩子乱花乱用的习惯,一旦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偷窃的行为。

  专家:纠正孩子这种不良行为,关键是教育

  ·综合帮教:孩子的成长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家庭、社会、学校的大环境里。所以孩子出现问题,父母要从多个层面去解决。通过学校教师加强教育,及时与教师沟通反映情况,可有效防止偷窃行为进一步恶化。

  ·预防教育:检查家里的财物保管是否合理;监督孩子在外结交朋友的状况;给予孩子一定的爱心和关心;防止出现家庭教育真空现象。经常性提醒孩子要节约,不要乱花钱。

  ·惩罚教育:偷窃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尽管偷的是家里的钱。父母必须批评孩子错误的行为,并进行适当的制裁。损失的钱,可以通过后期表现进步奖励作为补偿。

  ·宽容教育:不可把孩子一时的错事当成品质的败坏。那样就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了,反而伤害孩子的自尊或者说会让孩子自暴自弃。孩子及时反省自己的行为并决心改过,我们不妨适时的宽容一下,忘记不愉快的经历,给予孩子一定的耐心和信心,等待孩子的改变。
3-4岁宝宝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 
   你可知道家里那个3~4岁宝宝的心理活动?了解他的行为有哪些特点吗?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3~4岁宝宝在心理和行为上有了许多令人惊喜的变化,爸妈唯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读懂宝宝的行为,并能更有的放矢地培养宝宝的能力。 
  言语和游戏能力发展迅速
  3~4岁宝宝的言语表达逐渐由连贯性言语取代情境性言语,从对话言语发展为独自言语。宝宝言语发展中的另一个突出变化是有了自我中心言语,这是一种伴随着动作和游戏而进行的自言自语,是一种既具有外部言语特点,又具有内部言语特点的由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转化的过渡言语。在宝宝独自一人玩游戏时,或遇到问题情境时,这种过渡言语就频频出现。
  对这个时期的宝宝来说,他们的思维已开始摆脱动作的束缚,成为独立的一个心理过程,如今,他们接触到的任何对象都是有生命的,天上的太阳、月亮,地上的花草树木、河流或是小动物、各种各样的玩具等,都可以成为他们交谈的对象。到了4岁,宝宝的话题会更多,他们会交流看电视节目的感受,并互相炫耀"春节爸爸妈妈要带我到香港迪斯尼玩!""妈妈给我买了新裙子"等话题。
  宝宝已具有丰富的想像力,集中表现在宝宝的游戏中,游戏是3~4岁宝宝的主导活动。由于这个时期宝宝的想像异常活跃,因此他们的游戏也非常有趣,他们可以给任何一样东西加上他们想像的象征性意义,比如:一个小手绢,他们可以当作布娃娃的衣服和被子,也可以当作漂亮的蝴蝶结;一块积木,他们有时可以当作小桥,有时可以当作跷跷板。每一种游戏都有宝宝自命的特殊含义,任何一种游戏中都藏有打开宝宝心灵大门的钥匙。这个时期宝宝游戏的另一个特点是共同游戏,他们不再像1~2岁宝宝那样独自玩耍。
  建立性别意识
  3~4岁宝宝的心理和行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们开始认识和学习彼此之间性别的差异。首先,宝宝由于男女身体上的差异和行为特点而对性的区别发生兴趣,随后宝宝便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开始习得同自己的性别相适应的态度和反应。在宝宝习得性别区分的过程中,往往以同性家长为榜样,求得相同的行为和感受。女宝宝们玩当妈妈的游戏,惟妙惟肖地学着妈妈的温柔、能干和女性所具有的独特行为;男宝宝们则模仿着爸爸的态度和行为,希望自己像爸爸那样坚强、果断。
  喜欢结交朋友
  3~4岁的宝宝很喜欢结识小伙伴并和同伴玩耍。这个时期宝宝在伙伴中体验到完全不同于爸妈和其他成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在同小伙伴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宝宝的知识、想像力和各种社会能力都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这种和同龄伙伴共同进行的自主活动能使宝宝认识到自我价值和能量的存在。而幼儿园这种集体生活,能够为宝宝创造同众多的伙伴接触的机会,对宝宝的心理发展十分重要,对宝宝们结识伙伴起到了桥梁作用。
  专家小档案
  丁彤女士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咨询师,上海同仁医院特需医疗中心特邀心理咨询专家,上海康圣宁咨询公司心理顾问。
  擅长儿童、青少年成长心理咨询、情感婚姻心理咨询、职业心理咨询。长期担任广播电台心理节目的专家讲座,国内诸多知名报纸、杂志的专栏作者和特邀撰稿,出版《心有千千结》一书。
  
独生子女的五种心理偏异
  家庭育儿学前健康教育知识:独生子女的五种心理偏异

  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相对宽裕,有可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但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独一无二,若教育不得法,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偏异。

  1.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娇宠,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从不知为别人着想。

  2.对"独苗苗"百般袒护,长者不愿约束孩子。孩子在家庭这个最早加入的社会结构中,未能养成尊重长辈、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而是任性骄横,家庭成员关系颠倒,走向外部社会也不懂得尊重别人。

  3.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所以社会适应能力差,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

  4.在家里,父母代劳独生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工作,易于形成依赖性,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都差,也缺少劳动自觉性。

  5.家长望子成龙,请家庭教师,买钢琴,成天逼孩子认字、作文、弹琴、习画、学外语,没完没了。孩子缺乏应有的游戏时间,会产生厌学情绪。

  其实,只要家长能发挥孩子的优势,独生子女的体格和心理都会得到很好的发挥。

让宝宝学会不再害怕失败
  身边的故事

  佳佳是一个争强好胜的小男孩,凡事总想当第一,但只要碰到一点困难,又非常容易退缩。

  佳佳和妈妈在院子里比赛拍皮球,看谁拍的次数多。有时妈妈故意让着佳佳,佳佳就 

非常高兴,可只要让他输几次,他就不高兴了,"我老输,你老赢,不玩儿了!"几乎成为佳佳的口头禅。和爸爸下跳棋也总是爸爸让着他,如果输了,佳佳就会把棋子一扔:"又输了,不玩儿了。"

  在外面和小朋友玩游戏,佳佳也总想比别人好,想着赢,一旦输了就不高兴:"不玩儿了,不玩儿了!"

  佳佳这么脆弱,妈妈真担心佳佳长大后成为不经风雨的孩子。

  专家诊断

  幼儿大都有争强好胜之心,如何帮助幼儿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是家长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

  √ 由于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值较高,或幼儿不愿落后于同伴,独生子女受到家庭过多的迁就等原因,使幼儿在面对失败时表现出脆弱、不自信和逃避,缺乏勇往直前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 让幼儿学会应对失败,应从培养幼儿坚持不懈的品质以及勇敢的精神做起。

  您的孩子是否这样

  √ 只能接受成功,不能接受失败。

  √ 遇到一点困难就愁眉苦脸,不是想找大人帮忙就是想放弃,或怨天尤人。

  √ 从不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从不分析失败的原因。

  支您一招

  1帮助宝宝正确认识挫折

  可通过宝宝喜欢的童话故事、电视媒体或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告诉宝宝,生活中会有许多挫折和不如意,应把挫折和失败看作动力,如《小蚂蚁搬家》,中的小蚂蚁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怕苦难,成功地将粮食拖到了自己的窝中,再也不怕过冬的。

  2及时鼓励宝宝

  有的宝宝因为害怕失败而产生胆小、自卑心理,家长应善于挖掘宝宝的优点,经常鼓励宝宝:"没关系,每个人都会失败,宝宝不是在××方面比别的小朋友好嘛!"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期望值过高,而使宝宝达不到,家长须重新调整对宝宝的期望值,减轻宝宝的心理压力。

  有的宝宝的自我期望值太高,常常由于达不到而感到失落,家长在帮助宝宝认清自我的同时,应帮助宝宝增强抗挫能力,克服宝宝的虚荣心,使他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

  3给宝宝一点"劣性刺激", 让宝宝受点挫折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有意识地为宝宝设置一些"难题",给宝宝一点"劣性刺激",如让宝宝自己穿衣、系鞋带、收玩具,鼓励宝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宝宝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家长应善用表扬,一则避免表扬过头而使宝宝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二则避免随意表扬而使宝宝对表扬习以为常,失去自我激励的动力。 
 
限制行为,但要允许情绪 
   限制行为,但要允许情绪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限制孩子的某些行为,但是不应限制愿望或者情绪。
  大多数的纪律问题包括两个部分:愤怒的情绪和愤怒的行为。不同的部分应该不同地处理。情绪应该得到理解地处理,行为可能需要限制和纠正。有时,理解孩子的情绪可能就已经足够解决问题了:
  妈妈:你今天看上去很生气。
  罗南:我是很生气!
  妈妈:你心里感觉有点不舒服。
  罗南:你说对了!
  妈妈:你生某人的气。
  罗南:是的,我生你的气。
  妈妈: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罗南:你没有带我去参加小小联盟比赛,但是你带史蒂文去了。
  妈妈:是这个让你生气啊,我打赌你一定在心里说:"她爱他超过爱我。"
  罗南:是的。
  妈妈:有时你真的那么想。
  罗南:我确实会这么想。
  妈妈:你要知道,亲爱的,当你这么想的时候,应该过来告诉我。
  有些时候,必须要有限制。当四岁的玛格丽特想割掉猫的尾巴"看看里面有什么"时,他的父亲接受了她的科学好奇心,但是毫不迟疑地阻止了她的行为,"我知道你想看看它里面什么样子,但是猫儿的尾巴是不能割掉的,让我们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张图来告诉你它里面什么样子。"
  当妈妈看到五岁的特德在起居室的墙上乱画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想揍他,但是他看上去那么害怕,她不忍心过去打他,于是她说:"不,特德,墙不是用来画画的,纸才是用来画画的,给你三张纸。"妈妈开始擦墙,特德非常感激,说道:"妈妈,我爱你。"
  将这个例子和另外一家类似的弄脏墙的处理方法比较:"你在干什么?你怎么了你?你不知道不能弄脏墙啊?我真不知道该拿你怎么办。"
  有用和无用的训诫方法
  训诫孩子时有用和无用的方法有巨大的差别。在训诫孩子的时候,父母有时会制止不良行为,但是却忽视导致该行为的驱动力。限制如果是在愤怒的争吵中作出的,往往没有条理,不连贯,并且无礼。甚至训诫有时是在孩子几乎不可能听得进去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说出的话也最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抗。那样经常会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觉得不仅他们的行为遭到批评,连他们自己也不是好人了。
  当我们用有用的方法训诫孩子时,我们帮助他们,不仅关注他们的行为,也关注他们的情绪。父母应该允许孩子说出他们的想法,但是要限制、指导他们的不良行为。在作出限制时,态度既要保持父母的自尊,也要保持孩子的自尊。限制既不能专断,也不能反复无常,而是要有教育意义,能塑造人品。在实施限制时,不能使用暴力或者过度的愤怒。孩子对限制的反感应该能够预料到,并且要理解他们的这种反感,不能因为孩子怨恨禁令而额外惩罚他们。
  这样的纪律可能会使孩子自愿接受限制和改变某种行为。从这个意义来说,父母的训诫可能最终带来孩子的自律。通过认同父母和父母体现出来的价值,孩子内心会获得自我调整的标准。
 
如何避免单亲家庭给孩子造成不利影响 
  如何避免单亲家庭给孩子造成不利影响: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单身的你在心理上也受到极度的创伤,可能会因此而更期望得到社会的理解与同情,得到他人的尊重,也许会出现过分地谨小慎微,多疑,用封闭、极端和孤独的行为来进行自我保持,而你的心态将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只有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以健康、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以后的生活,面对孩子,才能给他创造良好的心理发展氛围。
  注意与孩子的交流:这是避免孩子出现行为问题的有效方法。尽管父母已经不在一起生活了,但也要让他感到父母给予他的关怀和爱是丝毫没有减弱的。
  不要把孩子当撒气筒:单向的你也许要独自面对生活中的许多不适应,需要很长时间的调节过程,但这些都不是你迁怒于孩子的理由。家庭的破裂,孩子是最无辜的受害者,不要让他在承受单亲家庭压力的同时,再承担你自私的发泄而给他带来的伤害。
  不要采取过分偏激的教育方式:过分的严厉和过于溺爱容易给你的孩子造成逆反心理,会使他认为就因为他的成长环境是不健全的,所以你才会用这些偏激的方式来对待他,给他的心灵造成更沉重的负荷。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孩子来对待,给他健康、积极的教育吧。
  关注他的心理感受:不要让孩子卷入你们夫妻之间的矛盾,不要逼迫孩子在父母之中周旋、选择,在你重新投入爱情的时候,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要知道他在作为你们的孩子的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会有自己的感受和生活,所以要在尊重他的基础上关注他。
 
如何防治小儿患电视孤独症 
   近年来,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儿童孤独症患者有所增加,多见于3~7岁的儿童。那么如何防治小儿患"电视孤独症"呢?

    一、严格控制儿童看电视的时间。学龄前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0.5~1小时。
    二、要选择适合儿童电视节目。

    三、家长自己尽可能少看电视,以免孩子跟着看。

    四、家长应陪孩子一起看电视。给孩子解释电视节目中的某些适合孩子的内容当孩子看过电视之后,可以让孩子复述,这样既可使孩子尽快从电视中摆脱出来,又可培养孩子的分析、表达、记忆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儿童撒谎的心理治疗 
   很多家长对孩子有撒谎的现象感到生气和苦恼,特别是对明显的说谎和死不承认的说谎尤其恼火。

  孩子为什么说谎?──他们说谎有时是由于不让他们说真话。有些家长常以打、骂等惩罚手段来对待孩子的错误。一个孩子打破了一个花瓶,妈妈回家后,就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妈妈,可妈妈一听珍爱的花瓶被打破了,很恼火,把孩子狠狠地训斥了一通。从此,孩子遇到类似的情况。为了逃避惩罚,就采取说谎来保护自己。

  想让孩子避免说谎,父母不但要听得进孩子令人高心的真心话,也听得进令人伤心的真心话。

  孩子的感情体验无论是积极的、消极的,或是矛盾的,都不应该鼓励他按照父母的意愿来说,而应该按照孩子自己的体验去说。例如,孩子生病时,不想服药,家长骗他说药不苦;不想打针,家长骗他说打针不痛。这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什么印象呢?那就是可以用说谎的方法欺骗别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和实现自己的意愿。

  家长所谓的权宜之计往往会成为孩子说谎的样板。如有人敲门找爸爸,爸爸不愿见,就叫孩子告诉找他的人说:"爸爸不在家"。家长骑车带孩子,被民警发现并批评时,家长就对民警说:"孩子生病,急着送医院"。孩子遇到类似的情景,情急之下就会说谎。所以,家长平时应该时刻留心自己的言行,切断孩子说谎的隐性心理动机,为孩子做出诚实的榜样。

  母亲急着催孩子起床去上学,孩子还想睡一会,哼哼唧唧的一脸苦相。母亲不应提示说:"是不是肚子疼?"孩子为了达到目的,就会按母亲的提醒顺杆爬,谎称肚子疼得利害。如果真的肚子疼,孩子会主动说出来的。孩子和玩伴打架了,有的母亲会不由自主地鼓励孩子说谎:"是不是他先打你?","是他先惹你的,对不对?","你没有打他,他就哭了,对不对?","他头上的包是自己不小心摔的,对不对?"这样的提示绝不会使孩子诚实地说出事实真相"不,他是我打哭的"。刺激孩子说谎的家长往往自食其果。

  孩子由于判断不准,把心里想的当作事实说出来,说出自己对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的一种想象,如"我看见一只漂亮的小狗在天上飞","我爸爸有一把手枪"。这种谎言说出了孩子畏惧或希望的事实。这时候,审慎的家长就会理解孩子的心理希望和动机,而不是简单责备孩子说假话。从谎言中了解到的情况可以用于帮助孩子分清现实和希望。

  总而言之,父母的态度和言行不应该引起孩子用谎言为自己辩护的心理动机,也不应该有意提供说谎的机会。发现孩子说谎,我们的反应不应该是斥责和惩罚,而是就现有的事实向孩子讲解,使孩子懂得和感受到没有必要对我们说谎。
 
3、4岁孩子最想听的一句话 
  对3-4岁的孩子来说,再没有比听到"你很特别"这句话更重要的事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敏感,他会从成人的话语中听出"我在他的眼里价值多少",更重要的是,孩子也会用成人看他的眼光来评价自己。对孩子来说,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这就是最好的培育;当我们相信孩子的能力,提供孩子动手的机会,这就是鼓励孩子的最好方法。当我们用正向的态度与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孩子会得到极大的鼓舞,同时也会建立起孩子的自尊。 

  3-4岁的孩子是主动又勤劳的。因为肢体比以前更令他有随心所欲之感,对周遭事物总是表现出跃跃欲试的心情。父母应当把握时机,鼓励孩子畅所欲为,为孩子创造归属感。这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的好方法。当孩子提问题时,要安静地听他说,了解他的思考脉络、看法与观点,不要对孩子的答案做任何评价,可与他好好的对谈。当孩子作一些肢体上的伸展动作时,不应该说"小心!这样很危险"之类的话,而应该说:"我相信你会把自己照顾得很好,这对你是个挑战,你很想做到,是吗?" 

  有些父母喜欢拿自家的孩子与别人做比较,比身高比体重,比学习比聪明,很少教导孩子"自己和自己比"、"看看自己进步的地方在哪里",也没有教导孩子如何"向内看",看到自己的力量。其实,跟别人比是很辛苦的,一样米养百样人,怎会有比得完的时候?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特别的,也让孩子相信自己是特别的,他可是能会创造出自己所独有的价值!
 
对孩子哭闹要软硬兼施 
   小乔4岁的女儿特能哭闹,以前小乔夫妇总是姑息迁就她,结果她以哭为武器,眼泪说来就来。小乔感到这样下去不行,遂找机会反复教育女儿,有什么要求,一定要说出充足的理由来,只要理由是正确和合理的,家长就一定会满足她。反之,如果不讲理地哭闹,那么即使是合理的要求家长也不答应。这天,女儿又开始犯倔了,小乔让她先练画儿,每天规定好的时间。而女儿偏偏要先玩新买的玩具。小乔一再给她讲要养成先学习后玩的良好习惯的道理,但女儿就是不听,而且还使用了她惯用的伎俩--抹眼泪。这时,小乔见说理不行,马上断然宣布:"今天不能玩玩具了。"女儿一听,哭声又上了一个"音阶",小乔也马上"升级","明天也不许玩玩具了。"结果到了第二天,女儿果然没能摸着玩具,不过她也没敢再哭闹,以后她就很少再采用这种无理的方式来表达要求了。 
  孩子常常通过哭闹来表达他们的要求,对此不少家长采用了这样两种方式来对待:一是通过恐吓、打骂来强行"镇压 ",另一种是软下心来答应孩子的要求。实际上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妥的,前者使孩子不知道通过什么样的合理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要求,后者则是纵容孩子用一种无理方式来获得自我满足。小乔这样教育孩子,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不过,如果孩子年龄较小,而且有时是因为受了什么委屈才导致哭闹,家长就不宜采用上面的方法。这时家长最好采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等他们平静下来以后,再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教育,提出你的希望和要求。
   小孟5岁的儿子额头被桌角碰了一下,这下可不得了了,小家伙立刻大哭起来,小孟丈夫怎么哄都不行,儿子非让他们俩把桌子扔出去。这时小孟突然对儿子说:"哟,宝宝流了这么多的眼泪啊,都快变成一条河了,得找个杯子收集起来。" 丈夫一听也在旁边打趣:"不行,得找个大碗。"等把大碗找来时,儿子已破涕为笑了。你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就这么容易。当孩子去注意新鲜、有趣的事情时,就忘了自己的眼泪,放声笑了起来,其劲头就像刚才放声大哭一样。这时,你就可以对他进行耐心的教育了。
 
帮助孩子懂得真实的自己
  孩子爱我们,同时也怨恨我们。他们对于父母、老师以及任何可以管教他们的人都有两种态度。父母发现要接受这种又爱又恨的矛盾感情很困难,他们自己不喜欢这样,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有这种想法。他们认为对人又爱又恨在情感上天生就是错误的,特别是对家人而言。  
    我们可以学着接受我们自己内心以及孩子心中的这种矛盾情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孩子应该知道这样的感情是正常的、自然的。通过承认孩子的这种矛盾情感,并表达出来,可以减少孩子的内疚和焦虑。  
  你似乎对老师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你既喜欢她,又讨厌她。  
  你似乎对你哥哥有两种情感,一方面你敬爱他,另一方面又讨厌他。  
  对这件事你有两种想法:你既想去参加夏令营,又想待在家里。  
  对孩子的矛盾情感保持平静的、不批评的态度对孩子有好处,因为这样做传达给他们一种信息:即使是这样混合的情感也是能够被理解的。就像一个孩子说的:如果我的这些混乱的情绪能够被理解,那么它们就不是那么混乱的。另一方面,下面的话是毫无帮助的:孩子,你的思路很混乱!你一会儿喜欢你的朋友,一会儿又讨厌他。下定决心,如果你有决心的话。  
  对人类本性更高深的考察考虑到了这种可能性:有爱就会有恨,有尊重就会有嫉妒,有奉献就会有对抗,有成功就会有担忧。需要睿智才能意识到这些感觉都是真实的:不管是积极的、消极的,还是既积极又消极的矛盾心情。  
  要内心接受这样的概念并不容易,我们儿时的教育和成年之后的教育都倾向于从相反的一面教导我们。我们被教导说消极的情绪是不好的,我们不应该那么想,我们应该为那样的想法感到羞愧。而新的方法认为只能针对具体的事实下判断,不能对那些想像中的不好的、好的事实妄加评论。只有行为才能受到谴责或表扬,而感受不能、也不应受此对待。对感觉下判断,或者对幻想横加指责,不但妨碍个人自由,也会对精神上的健康造成伤害。  
  情感是遗传的一部分。鱼儿会游泳,鸟儿会飞翔,人会感知。我们有时开心,有时不开心,但是,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有这样的时刻:我们感到愤怒、恐惧、悲伤、开心、贪婪、内疚、渴望、不屑、喜悦、厌恶。尽管我们无法随意地选择这些情绪,但是,倘若我们知道它们是什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何时以及如何表达出来,这是问题的关键。许多人被教育得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当他们感到憎恨时,被告知说那只是不喜欢而已;当他们感到害怕时,又被告诉说没什么好害怕的;当他们感到痛苦时,教育建议他们要微笑着勇敢面对。我们中的许多人被劝诫在不开心的时候要强作欢颜。  
  在以上的这些矫饰中我们真正该做什么呢?说实话。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孩子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对孩子来说,知道他怎么想,远比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想要重要。当他确确实实知道了他内心的真实感受,那么他的内心就不太可能觉得一团糟。
 
多理解与倾听孩子的意见
   不少孩子有这样的看法:"每当我和爸爸的意见不一致时,他都以势压人,不让我说话,有的批评的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家长不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调查问题的来龙去脉,而是一味地大发脾气,严格地说,这种做法是违背教育宗旨的。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父母和子女发生矛盾,是在所难免。作为长者,应该让孩子把意见申述完,要耐心地倾听,如果不等孩子讲完话,家长就主观臆断地下结论,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后果,其中,孩子的逆反心理将会表现得十分强烈。"每个人都盼望别人尊重自己,孩子也不例外,父母只有尊重孩子,所说的话才会发生效应,何况在许多争论中,孩子往往是站在真理一边的。 
  儿童由于身体、智力发育的不成熟,有许多不同于成人的特点。所以,比成人更需要理解。可有些家长忽视了儿童的这些特点,常常不自觉地用成人的行为标准要求孩子,其结果往往对孩子造成伤害。 
  家长正确理解孩子的关键是要注意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理解能力低的特点。例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把新玩具能拆开的地方都给拆开,他想知道里面的秘密,这正是儿童的好奇心所致。好奇心是儿童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家长对此应正确理解,不要简单粗暴地制止孩子。再如,儿童由于理解能力低,常常不能理解家长的教导。家长用反语说:"你就这样做吧!""你就淘气吧!"可孩子不理解大人语气变化的涵义,误以为是一种鼓励。因此,家长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说话或教导时应考虑孩子理解能力。没有对孩子真正理解的爱是一种盲目的爱,只有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爱护孩子、教育孩子。
 
儿童的心理需求
  现在的父母,常常为了儿童的身体的发育,竭尽所能为儿童补充大量的营养品,以期他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然而,有些父母往往忽略了儿童在其心理的成长过程中也需要补充一些"心理营养素"。那么,正常的儿童心理发育有哪些需求呢?  
    被爱、被关怀是需求 要让孩子感觉到你非常爱他。父母一定要把爱"表达"出来,让孩子能真正体验到、感受到。一个得不到爱的孩子其心理发育必将是不平衡的。只有感受到爱的孩子,才会学习如何去爱别人、爱社会、爱自然、爱生活。   
    归属感的需求 儿童是社会中的人。他喜欢有同伴、有父母、有家庭。当儿童受到冷落时,可能会很敏感地认为大家都看不起他。产生"大家都排斥我"、"这个家好象不是我的"。久而久之,他就会对家庭和集体产生排斥心理。目前一些离家出走和不良少年组织中的儿童就属于这种心态。  
    自尊心的需求 自尊与自信的建立,对儿童心理发育及未来的发展尤为关键。应多给予孩子表扬及鼓励,一句鼓励顶一万句批评。应该让孩子感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相信自己的能力,这是儿童学会生活继而迈向社会的动力源泉。  
    成就感的需求 当儿童第一次体验到成功的滋味,并得到适当的鼓励时,他会继续做下去。这种成就感是促使儿童继续去尝试他所遇到的任何事情的主要原因。  
    满足好奇心的需求 好奇心也是一种天性。儿童对于他不曾看到过的或不曾听说过的事物,会主动去问、去摸、去看,这样就产生了学习。所以,大人最好认真解答孩子的问题,在满足其好奇心的同时,增加其知识的积累,启发其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儿童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就会降低他们学习的欲望和求知的兴趣。  
    活动的需求 活动不仅能增强儿童的身体发育,同时也通过活动提供儿童与他人相处的机会。在活动中心身都得到锻炼。 
 
父母有哪些行为会损害孩子自尊
   外在世界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父母所营造的环境很重要。如果父母很少赞美孩子,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点;如果父母老是批评孩子,孩子也会批评自己和身边的人。当我们一味的强调没有做到的、没做好的,孩子的挫败感就会很深。他会认为是自己没有用、没有能力的人;当我们预设孩子还太小、做不好时,我们给孩子的就是怀疑自己,因为连我的妈妈或爸爸都说我不会,我真的做得到吗?   
  
    对三至四岁的孩子来说,由"做中学"是很重要的。只要他评估自己大概可以"试一试",他就会有意愿尝试,因为,学习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份,也是生命发展的重要任务。可惜的是,父母总是对"该学什么"充满了评估与判断。如果父母的期待与孩子的意愿完全相反,孩子的生命能量就会卡在"自己想要"与"父母期待"之间。   
  
  台湾父母总喜欢"比较",在孩子还是宝宝的时候,比身高、体重、皮肤,比先掉牙、先说话;等孩子更高大时,比的项目又更多了。我们很少教导孩子"自己和自己比""看看自己进步的地方在哪里",我们也没有教导孩子如何"向内看",看到自己的力量。其实,跟别人比是很辛苦的,因为一样米养百种人,怎么会比得完了?可是,如果孩子相信自己是特别的,他可是会创造出自己所独有的价值!   
  
  还有,父母总是"爱子心切",代劳各种杂事,剥夺了孩子自我学习的机会。试想,如果我们自己被看成是一种"负担"时,自己的感觉会是什么?我们会喜欢自己吗?会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吗?会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吗?我们可能会"很想独立",同时也会有更深的焦虑。   
  
  亲子关系是最忌讳的是成人口头的揶揄与讽刺,孩子的心头是很敏感的,他可是会记在心里。当我听到四岁孩子骂:"你这个白痴!""笨蛋!""傻瓜!""你很蠢喔!""你这只猪!"我就很清楚的知道围绕着这个孩子的外在世界是什么了。Dr. David Elkind 在《揠苗助长的危机》一书中指出,在孩子生命中的第四年与第五年,会开始利用语言将外在世界内化。这时成人要认真的思考,孩子的脑子里该装些什么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