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用的复印纸:凡草:《麻油汤面条》后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29:08
 凡草:《麻油汤面条》后记 发布者 siyu 在 08-08-09 06:05

 请您惠顾赞助商
鼓励其长期支持CND


Quality Brand!
CND Amazon Cameras, Books...


·凡 草·

  如果我没有记错,那是1971年的夏收以后,省里派来一个知青慰问团。我们接到通知,下午到大队部听传达文件。

  那时,知青的上调工作已经开始,很多男知青都已被抽调回城。可是,大多数女知青却仍然留在农村。除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艰苦的生活条件,还会担惊受怕。每个人都感到沉重的失落,觉得前途一片渺茫。

在我看来,慰问团也好,文件也罢,并没有任何意义。1968年刚下放的时候,还有人在慰问团面前喊口号,表决心,海阔天空地胡吹,争当知青运动的积极分 子。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年幼的女孩子向慰问团诉说了一些实际困难,头头们十分难堪,也打破了几个高中大男生的计划,被他们狠狠地嘲笑了一番。可是,几年 过去,大家唯一的希望就是上调,早日离开农村,谁还想当积极分子?谁还有兴趣听那些空洞的大道理?可是,能够拿着工分在大队部坐一个下午,还能见到其他的 知青朋友,自然也没什么不好。

  我沿着崎岖坎坷的羊肠小道,穿过起伏不平的大地,一边是收获以后的荒凉,一边是刚刚播种和正在生长 的秋作物。我的心既在荒凉中无望,又试图在荒凉中寻求生机。磨磨蹭蹭,等我走到大队部所在的村庄,传达早已开始了,有许多关于知青的政策,不过都是些官样 文章。可是,其中一条却让我吃惊。它明文规定,不许用任何借口向女知青诱婚、逼婚,更要严惩强奸女知青的犯罪行为。

  慰问团里有个 中年妇女,看到年幼的女孩子,特别亲热。她拉着我的手眼泪汪汪,说她女儿也是知青,和我差不多年纪。我听着心里一酸,有些动情地叫她阿姨。阿姨告诉我们一 个凄惨的故事,并说保护女知青的文件就是因此而来。她千叮咛万嘱咐,要我们出门办事小心谨慎,千万不要轻信,以免落入人贩子的虎口!

  一转眼,三十多个寒暑流逝……。

  我从农村回到城市,又飞越大洋,有了一个美好的家庭,一份安定的生活。可是,这个故事我却一直无法忘怀。我不能不把它写出来,因为这不是单个知青的遭遇,一个家庭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写照。

  恰好那个时候我在看《灵山》,就不由自主地用第二人称来代表女主角。一来人物少,只用“你,他”就能讲清故事,不用再编人名。而且,我还感到是和那个“你”在直接对话,有种特别的亲切。

我非常同情“你”,为“你”感到深深的悲哀。我不知道“你”以后的境遇如何,能否被一个保守的,一个封建礼教流传了几千年的社会容纳,能否得到一个新的 机会重头开始。可是,我不难想象,“你”在妙龄年华,遭遇这样的厄运,受到如此可怕的身心折磨,梦魇如何能够安宁,灵魂怎会得到平息!

  我甚至有些感激“你”。正是“你”的事件引起了高层重视,知青的待遇才有了明显改善,从而使更多女知青,或许也包括我自己,没有陷入类似的悲剧。

可是,我却无法不同情“他”和“他娘”。听慰问团的阿姨说,事发之后,直接涉案人员都被抓获,“他”的罪名是“强奸女知青”,“破坏上山下乡运动”, “他娘”是从犯。我在为“你”终于逃脱而庆幸的同时,却不能不为他们感到冤屈。据说他们从来没有虐待过“你”,自己没吃没喝也要让“你”吃饱吃好,安心地 住下去,为他们生养儿子。那原本是两位纯朴的农民,怀着一颗善良的心。不幸的是,“他”生为男子,必有性欲,还同时担负着为这个家族传宗接代的职责。 “他”的罪名,难道不更应该是“贫穷”和“愚昧”?

  我更担心那个可怜的孩子!襁褓之中就父母分离,一生就此蒙上了阴影。即使“你”把他找回去,又能给他一个什么样结局?三十多年过去了,不知他的命运如何?

  有人指责这个结尾太悲惨。是的,文学作品可以虚构,可以随心所欲地编造。可惜,凡草无能,无法安排出一个光明的大团圆。心底还有点儿期待,没准儿,这种悲惨能够触动人心那点儿柔弱的地方。

□ 寄自美国

相关文章:

《麻油汤面条》
http://archives.cnd.org/HXWK/author/FAN-Cao/cm0511a-6.g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