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纸牌子:消化性溃疡辨证施治食疗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1:46:14
消化性溃疡辨证施治食疗方    王圣蔚

提要:我在临床见到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很高,约有10%的人患此病。以前多见于中老年人,目前青年人也不骚见,绝大部分是胃黏膜血流量减少,胃液的质与量都有变化,易受幽门螺杆菌的侵袭及药物的刺激而发病。中医称此病称为“胃脘痛”,民间也称“胃气痛”,食疗也要根据病情症状辨证施治分型,应用药膳调理只能辅助治疗,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增进全身营养。

 一、脾虚湿热型:

  临床表现:大都为上腹刺痛或绞痛、拒按,口臭,便干,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宜采用健脾清热化湿的药膳。

  1、山药包心菜汁:

       【原料】新鲜包心菜250克,新鲜山药100克,。

  【制法】将包心菜、山药洗净,切碎,放入榨汁机中搅碎,取汁去渣,将浓厚的菜汁分成两份,早晚饭前各一份,加温、加适量饴糖饮服(胃酸多者不要加饴糖),10天为一疗程。

  【特点】包心菜味甘、性平,入肝、肠、胃经,山药味甘、性平,补益肺、脾、可利五脏、调六腑,清热健胃祛湿。据报道包心菜中含有维生素U,对缓解胃溃疡疼痛有一定效果。

  2、薏莲子扁豆粥:

  【原料】 薏苡仁30克,白扁豆30克,山药30克,莲子30克,粳米100克。

  【制法】各原料洗净,加水煮成粥,每天早、晚食用。

  【特点】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清热、利湿功效;白扁豆、莲子可健脾化湿;山药味甘、性平,补益肺、脾、肾,再加粳米,煮成黏稠粥,不仅可健胃祛湿,而且黏稠的粥对胃黏膜也有保护作用。

  二、脾虚寒湿:

  临床表现:大部分为上腹痛,胸脘闷胀,恶心、呕吐,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润苔白,脉迟缓,宜采用温中健脾祛湿的药膳。

  1、茯姜术肚汤:

  【原料】白术50克,山药50克,白茯苓50克,生姜100克,猪肚一具,(约500克)。

  【制法】将生姜洗净切碎,与白术、茯苓、山药同放入洗净的猪肚中,文火煲熟,喝汤吃肉。

  【特点】猪肚味甘、性温,具有补虚损、健脾胃之功效;生姜味辛、性温,可温中止呕健胃;白术、茯苓、山药能健脾燥湿,经常食用可增强脾胃功效,有利于溃疡愈合。

  2、乌贼草米粉:

  【原料】乌贼骨50克,粳米100克,干姜、甘草各5克。

  【制法】将乌贼骨、甘草、干姜、粳米粉碎过筛成细粉,将细粉用文火炒黄后出锅即可。每次取30克,加水调成糊食用。

  【特点】乌贼骨味咸涩、性微温,可治湿浊中阻之胃痛吐酸,又因它含有碳酸钙等物质,也能除湿制酸而止痛;粳米味甘、性平,健脾和胃;甘草可补脾益气,缓急止痛,干姜温胃散寒。常食本品,可中和胃酸,阻止其腐蚀胃黏膜,对溃疡修复有一定效果。

  三、脾虚肝郁型:

  临床表现:大部分为腹痛常引两胁、胸胁胀满,抑郁易怒,口苦多梦,舌红苔黄,脉弦而数。宜采用健脾舒肝的药膳。

  山药茉莉粥:

  【原料】茉莉花(干品)3克,山药50克,粳米60克。

  【制法】将茉莉花用水煮开后捞出,放入洗净的山药、粳米,煮粥,加适量白糖调食(胃酸多者不要加饴糖),每天酌情食用。

  【特点】山药味甘、性平,补益肺、脾、肾,有调理五脏调六腑之气的功能,茉莉花味辛甘、性温,有理气开郁、和中的作用,可理肝气,配合和胃的粳米,对于胃炎、上腹胀痛、失眠多梦者效果更佳。

  四、脾虚血瘀型:

  临床表现:大都为胃脘刺痛,连及胁背痛处不移,反复呕吐,大便干结,唇色青紫,舌质暗,有瘀点,苔黄白,脉弦虚、略数。

  玫瑰山查黑枣

  【原料】山查20克 ,玫瑰花(干品)适量,黑枣适量。

  【制法】黑枣去核,将玫瑰花塞入黑枣中,放入山查盖上有盖碗,隔水蒸烂即可。每次食枣5枚,每天3次,经常食之。  
              【特点】玫瑰花味甘苦、性微温,入肝、脾经,与山查配合具有活血散瘀、理气解郁作用;黑枣味甘、性温,益气活血,补脾和胃,生津液,富含的环磷酸腺苷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常食玫瑰黑枣,对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溃疡愈合有一定帮助。

  患消化性溃疡后,应注意在饮食上要忌酸、辣、刺激及厚味油腻之物,起居规律,调畅情志,忌烟酒,还要避免服用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