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linkpass.exe 字典:形意拳健身桩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4:18:59

健身桩功:

“桩功”是武术运动中采用的静止性基本练习,用以增加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体会、掌握锻炼要领。不同的拳术,都有不同的站桩方法。如长拳基本功中的桩功(亦称裆功)有:马步桩,弓步桩,虚步桩;太极拳中的混元桩(无极式);形意拳中的三体式桩。这些桩功都是练习各种拳术的最基础功夫,不仅初学者,就是技术熟练的运动员,也要反复操练、不断巩固。

形意健身桩功,是今年来在体育界、卫生界很多专家、医生共同努力下,根据形意拳的指导理论所整理创造的医疗保健性的练功方法。在临床运用和体育教学中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表面看来,形意拳拳势刚烈,力量充实,但其要领却与行云流水的太极拳十分吻合。两者都要求“虚心实腹”、“含胸拔背”、“悬头竖颈”、“中正安舒”。打起拳来要求“刚柔并济”、“气沉丹田”。老武术家孙禄堂将形意、八卦、太极三种传统拳势融会贯通,创立三家合一理论,主张三家拳术虽有力实、力巧、力灵的不通表现,但拳理相合,养内为主,应用各有所当。实践证明,形意拳健身桩功用于年老体弱、慢性病患者的医疗保健与太极拳却有异曲同工之效。

形意拳健身桩功是在“清虚其心、轻松其体”的原则下,通过多种静止的姿势或柔缓的动作,使练功者心理安静、意念集中,借以调节人体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清除大脑皮层的紊乱和疲劳。同时,随着中枢神经发出的多种良性刺激信号和一系列的功法操练,活跃人体各系统的生理机能。增强和改善内脏器官功用。从而起到内壮外强、医疗保健的作用。

练习“形意健身功”的要则,可以归纳为四点,即:一虚、二松、三顺、四沉、这是指练功时总的法则。在具体姿势上,还应对各个部位有具体要求,对不同病情的患者,也要提出不同的锻炼安排,但是各种具体要求和安排都不能背离四点练功要则。上述要则不仅是形意健身功的基点,也是一切医疗保健功法、气功疗法的共同原则。

一、虚-----主要指练功时心里要安静。所谓“清虚其心”、“凝神息虑”,就是要做到意念专一,心平气和,避免心浮气躁和练功以外的一些杂念。当然我们在初学时期要克制自己复杂的思维活动却有一些困难,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成为习惯之后,身体已经站好,思想很快就安静下去,达到内外相合的境地。

二、松-------松是指整个身体在练功时,要保持身体舒松,使气血畅行无阻。“送”和“虚”是相互联系的,古拳论中讲:“心安清净,清净无物,无物气行……”等,说明只有做到思想安静专一,才会保证全身舒松和顺,不僵不滞;反之,能掌握放松要领,方有利于思想集中,达到”调息养神“的目的。在“松”的要求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舒:舒和松是相辅相成的环节,如果丢掉舒展,“松”只能成为松软无力、干瘪软缩。过去人们长讲舒松自然,支撑八面。“舒”的含义包括意识和姿势两个方面。在意识中要做到“体静神舒”,心畅神怡,情绪饱满;在姿势上要做到舒展大方,庄重自然,这样才会达到真正放松的要求。

(2)圆:圆有时指内外浑圆一体,但这里主要指外形姿势,要做到全身舒松安静,身体各部姿势就需保持圆润自然。例如:“桩功”中的抱式站法(两臂环抱胸前),要求两臂圆满,做到沉肩坠肘,微微含胸,从而把背阔肌舒展开,各关节松满自然,上体送柔沉静、舒展圆满,腰、臀也会放松、收敛,气也容易沉下去。其他姿势也是如此,不管两臀姿势怎么摆法,脚步怎么站法,“圆”的要求是不可忽略的

三、顺----顺包括“调息”和“调体”两个方面:

“调息”主要指在自然的原则下,使气息深长、匀、细,呼吸不及不迫,通畅无阻。避免练功中,气血上浮,上重下轻。调息时应强调用想象力用意念引导,不要勉强的抑制憋气,以免违背自然的原则。

 “调体”主要是指把全身上下、左右、前后各部分的位置、浮沉、虚实、动静都调配好,使全身大小肌肉群、关节、所以参加活动的部位,上下和顺,均衡自然,不发生紧张生硬,造作的现象,使整个姿势疏松圆活、轻灵稳健,外顺内和,练功者感觉舒服合度。

四、沉----一方面只“气沉丹田”,避免心浮气躁。另一方面是指练功当中,劲力向下松沉。这种沉的方法,主要是用意念引导,通过肌肉、关节的放松、舒展来实现,不可故意努力使力。初学桩功的人往往由于一时掌握不好要领,思想不能入静,身体难以松顺,因而觉得上重下轻,两脚无根。经过一段时间锻炼,逐渐掌握了心静体松,内外和顺的要领,就会觉得上体越站越轻松,下肢越站越稳固,呼吸深长、匀细,心神舒畅安怡。这时肩、肘、腰、胯各部关节肌肉都有舒松自然,向下沉实的感觉,全身也觉得融合通畅。这种劲力的松沉舒展是正确掌握站桩要领,反复操练,并与意念呼吸协调配合的结果。

下面介绍几种在教学和医疗实践中常用的健身桩功方法。

 

  龙形功:

(一)龙盘式:

方法:1.身体自然直立,两脚跟靠拢,脚尖外展成90°;(图1-1)。2.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半步,两脚跟相对,两脚中间距离约为一脚长,两腿膝部微屈,松胯,重心大部做在右腿,约前三后七,左臂平屈胸前,成半圆形,手心向里,前臂中段与脚尖上下相对,高于胸齐,手指自然微屈。右手置于腰部右前方,手心向里,臂成弧形,前臂外撑(绷圆);肩、肘松沉。胸部内含、腰松、脊正、敛臀,提肛(肛门括约肌略有收缩意念),头颈要正,口要微闭,舌尖轻抵下颚,呼吸自然,眼视左前臂;身体力求自然松顺、凝神息率,意念专一。(图1-2)。

以上为左式,右式动作要求与左式相同(图1-3)。

  图1-1                   图1-2                  图1-3

说明:练习时左右互换,时间长短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待腿发热后再换式。

(二)探爪式:

方法:1.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均直向前方,两臂自然下垂;眼像前平视(图1-4)。2.身体左转,右脚跟向后蹬,同时右手由下向上,向左提起,两前臂皆内旋(图1-5)。待右手上举略超过左肩时,左脚尖向外旋,左手提起,掌心向上,经右腕上方向前向上穿出(图1-6)。左掌穿出后,掌心慢慢转向下,落至齐胸,五指分开微屈,虎口撑圆,腕部微向下塌;同时,右掌由左上方慢慢内旋后撤,按于右胯旁,手指向前,腕部微向下塌,虎口向内,与右脚外侧上下相对;两腿微屈半蹲,膝部微向里合,两脚踏实,体重大部分坐在右腿(约前三后七);两肩要松,两肘要松,两手的手指微向上挑,掌心均内含;正脊、含胸、敛臀、头正,颈直,凝神息虑,呼吸自然,气沉丹田;眼看前手食指(图1-7)。以上是“左探爪式”。

图1-4         图1-5            图1-5             图1-6

2.由左式改为右式时,身体向右后转,先用左脚跟为轴,脚尖内扣,同时左前臂内旋上举,转成掌心向右,高过头顶;头部随身体向右转,眼看前方(图1-8)。上式不停,右脚尖向外扭直(向右),左手由上向下落到右肩前;右臂外旋,右手提起经左腕上方向上向前穿出(图1-9、10)。

               

      图1-8                    图1-9                   图1-10

继之,右掌慢慢翻转向下,边落边推至体前,高与胸齐,五指分开微屈,虎口撑圆,腕部微向下塌。在右掌前升同时,左掌由上方慢慢内旋后撤,按于左胯除,与左脚外侧上下相对,两腿微屈半蹲,膝部微向里合,两脚踏实,体重大部分坐在左腿(约前三后七);眼看右手食指(图1-11)。其他姿势要领都与左式相同。

说明:练习时左右式轮换反复,可由右式再变左式(图1-12)。

图1-11                                图1-12

 

二 、   虎形功:

(一)   虎踞式:

方法:两脚开立与脚同宽,脚尖均直向前方,或稍外展,两胯要松,两膝微屈,两脚平踏,重心在两脚之间;两手放在两胯前方,两臂均成弧形,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两手虎口向内,腕部微向下塌,五指分开,自然微屈,掌心内含;肩要松沉,肘微外开,两手微向下按(不可用力);头颈要直,口要微闭,面部自然,舌尖轻抵上颚,用鼻孔呼吸;胸要含、脊要正、松腰、松腹、敛臀、提肛,凝神息虑,呼吸自然平稳,保持匀、缓、深、长;眼平视前方(图1-13)。

说明此式主要心静、放松、调息三点。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图1-13)

(二)   跃扑式:

方法:1.身体立正站好,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外展成90°,两手握拳屈肘置于腰部两侧,拳心向上,上体放松,眼平视前方(图1-14)。

2身体微下蹲,左脚向左前方迈出,脚跟先着地,同时两拳经胸前钻起,拳心向内(图1-15)。随即左腿前弓成左弓步,两拳随之经下颌前慢慢变掌,翻转向前、向下推出(扑式),掌心向前,虎口相对,两腕部微向下塌;两臂成弧形,松肩、垂肘、掌心内含;头颈正直,含胸、正脊、松腰、松腹、敛臀,提肛,呼吸自然;眼看左手食指梢(图1-16)。

3.上式微停,重心慢慢后移,左脚收回原处,同时两掌慢慢下落变拳撤回腰部两侧。身体站起,归回原来立正姿势(图1-14)。

 

图1-14               图1-15                图1-16

4.右型动作与前左式相同,惟迈步和扑掌方向为右前方,步型为右弓形(图1-17、18)。

            图1-17                              图1-18

说明:1.左右式可以反复练习,次数多少,姿势高低,要根据个人体质情况而定。换式动作要柔和缓慢,不可僵硬急促。2.在自然和顺的原则下,逐渐结合呼吸练习。当两拳上举时配合吸气;向前向下推掌,配合呼气;其他动作过程可保持自然呼吸,利于调节。

三、  猿形功:

(一)猿捧式:

方法:两脚开立与脚同宽,脚尖均向前方(或稍外展),两胯要松,两膝微屈,两脚踏平,重心在两脚之间,两手环抱于小腹前(脐下约2~3寸处),一手半握拳,拳心向上,轻轻放在另一手掌心之上(图1-19)。两臂成弧形,肩要松,肘微开。上体自然放松,凝神息虑,眼平视前方,其他要求与“虎蹲式”相同。

图1-19

(二)攀枝式:

方法:1.身体自然直立,两脚跟靠拢,两脚尖外展成90°,两脚握拳屈肘置于腰部两侧,拳心向上,上体放松;眼平视前方(图1-14),。

2.由立正抱拳姿势,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脚跟着地,同时两拳变掌经胸前向左前方伸出,掌心向上,臂微屈(图1-20)。

3.两掌继续向左上方伸出,两肘不要直;左手在前,右手在后,掌心均向上。同时体重慢慢上移,右腿升直,右脚跟 离地,重心移向左腿;头颈正直,身体舒展、敛臀、提肛。右脚跟虽离地面,但稍向后蹬劲,与上升之手有上争下衡之意,以牵制身体;眼看左手(图1-21)。

4.身体后坐,重心慢慢移于右腿,左脚尖翘起;两掌心有向上转成相对,并慢慢屈指握拳(随落随握)。两臂屈肘后收,如同拉树枝状;眼看左拳(图1-22)。

         图1-20               图1-21                图1-22

5.上式微停,再将左腿慢慢收回原处,身体站立。两拳收于腰侧,还原预备姿势(见图1-14)。

6.右式动作完全与左式相同,惟左右相反(图1-23、24、25、26)。

图1-23          图1-24         图1-25         图1-26

四 、  熊形功:

(一) 熊抱式:

方法:

五  调养功:

说明:此功能即可锻炼上体放松和培养下肢力量,又能使学者逐步体会怎么用意识去引导动作,动作又怎么自然的结合呼吸,使意、气、动三者结合联系起来。

初学健身功法(包括各种气功动功)时,应采用自然呼吸。带熟练之后,逐步在顺乎自然的前提下,采用合适的速度,根据起吸呼落的原则,使动作和呼吸相结合。方法是:当两臂由下向上时,结合呼气;当两掌经胸前下落身体下蹲时,应随着姿势含胸、松肩,结合呼气,同时有意识的使腹部充实,气沉丹田,运用逆腹式呼吸的方法。实践证明,慢性病患者运用此法练功,效果很显著。有的人如果结合呼吸感到困难,则应继续采用自然呼吸,不要勉强结合。

上式还可以作为一种整理动作,当做完某些功法和拳法,感到呼吸短促不平时,用它来放松一下肢体,调顺气息,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参考资料:

这部分资料,是从各种旧抄本拳谱和解放前出版的拳术著作中辑录的。引文以其原貌,个别处稍加压缩。

引文中有一些关于交手打法的论述和歌诀,可以帮助练习者体会拳法的要领、劲力和功夫含义,对实战训练也有一定参考价值。但资料中也有一些观点不易理解,有的作者和出处尚待考证,有些资料因版本不同,内容也不完全一致。请读者在参考时去粗取精,批判继承。并着眼于对身体的锻炼,切不可片面追求勇、疾、狠的致命打法。

太极歌: 心猿已动,拳势斯作,

         刚柔虚实,开合起落。

两仪歌: 鹰熊竞志,取法为拳,

阴阳暗合,形意之源。

两仪说:两仪者,拳中鹰熊之势,防守进取往来之理也。吾人具有四体百骸,升之而为阳(鹰势),缩之而为阴(熊势),故曰阴阳暗合也。前人见有鹰熊竞志,因取法为拳,防守像熊,进取像鹰为,越此二势,其拳失真。名为形意者,像其行而取其意也。

三节说

三节举一身而言,手肘梢节,身为中节,脚腿为根节是也。分而言之,则三节为中亦各有三节也。如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此梢节中之三节也。脚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此根节中之三节也。头为梢节,心为中节,丹田为根节,此中节中之三节也。要不外乎起起、随、追而已,盖梢节起,中节随,根节追之,不至有长短曲直参差俯仰之病,此三节之所以贵明也。

三节即三体也,手为梢节,身为中节,足为根节,三节不明,周身是空,上中下三节总要分明,上节不明手多强硬,下节不明足多盘跌,中节不明浑身是空。

四梢说:

  人有血、肉、筋、骨,其末端曰梢,盖发为血梢,舌为肉梢,牙为骨梢,爪为筋梢。四梢用力,则可变其常态,使人畏惧。

1.血梢:恕气填胸,竖发冲冠,血轮速转,敌胆自寒,发毛虽微,催敌不难。

2.肉梢:舌卷气降,虽山亦憾,肉坚似铁,精神勇敢,一言之威,落魄丧胆。

3.骨梢:有勇在骨,切齿则发,敌肉可食,眦裂目突,惟齿之功,令人恍惚。

4.筋梢:虎威鹰猛,以爪为锋,手攫足踏,气势兼雄,爪之所到,皆可奏功。

 


人物动作画图像未能传上,敬请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