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cp v3.2 ftp连不上:精神要振奋、振奋、再振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5:39:05
精神要振奋、振奋、再振奋

发布时间:2011-10-13 13:42:55      文章来源:中国反腐倡廉网     作者:孙红伟  阅读1073 次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在这里,精神懈怠的危险又居“四个危险”之首。精神是思想、意志、灵魂,是风骨、支柱、动力。精神一旦懈怠了,共产党人昂扬向上的进取、开拓、创新的风貌,就一切皆无。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是决定、保证一切的。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它是一种信仰、一种品质、一种追求、一种气魄、一种境界,也是一个人情绪、心理、气度、志向、人格的综合反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心血、汗水,必须有领导魄力,这魄力必须由精神注入。在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必须检查一下自己的“精气神”,看看敬业精神强不强,进取意识浓不浓,创业姿态高不高,一句话,看看科学发展观树立得牢不牢,落实的怎么样?对此,特写出“精神要振奋、振奋、再振奋”一文。        领导干部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重在振奋精神,这里指的是干工作要有朝气。朝气,恰似早晨东方升起的第一缕曙光、春天柳枝绽放的第一抹新绿,它来自体内奔流的热血、跳动的脉搏,它表现为对事业的孜孜追求、对正义的忠诚捍卫、对人民的无私奉献。朝气,它是由领导执政能力而派生、滋生、焕发出来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一种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动力。古代“夸父追日”的精神是朝气,“精卫填海”的毅力是朝气,“愚公移山”的执著是朝气,“闻鸡起舞”的勤勉是朝气。明代思想家吕坤曾说:“精神爽奋,则百废俱兴;肢体怠弛,则百兴俱废”。执政能力一旦焕发出朝气,在科学发展上,对工作就有热情、对事业就有激情、对目标就有痴情。创业之时保持蓬勃朝气状态、易;守业之时保持蓬勃朝气状态、难;实现科学发展,保持蓬勃朝气、更难。“风激沧溟立,惊涛拍翠峦”。俗话说:“世上没有不光彩的岗位,只有干不出光彩事情的人”。朝气使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焕发、永远向上、永远作为。领导干部要以执政能力焕发出的朝气为动力,在新形势下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的良好习惯,培养出创新的新思维,以敢为人先而不步后尘,开拓创新而不因循守旧的姿态,敢闯不合适宜的“禁区”、敢闯前人未曾涉及的“盲区”、敢闯矛盾错综复杂望而却步的“难区”,在攻难克难中创新求突破、求发展、求政绩。今天,在取得节节胜利中,要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领导干部首当其冲的是破骄满立谦逊,破消沉立振奋,破消极立积极,破暮气立朝气,永葆开拓、创新、向上的劲头,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领导干部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重在振奋精神,这里指的是干工作要有志气。志气,指志向、意志。《国语·晋语》上讲:志,“德义之府也”;孟子在《国语·晋语》上说:夫志,气之帅也。在这里,前者强调志是精神的寓居之所,是生发精神的根基;后者强调志是气的统帅,志立气行,立志神注。歌德说:“壮志与热情是伟业的辅翼”。科学发展不是笔直的,直线上升的,往往有曲折、有斗争、有艰辛、有弯路,需要我们去攻艰、化难、解忧、排阻,就要有雄心、志气。“人无志而不立”。“人而无志,不知其可也”,“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淮南子兵略训》说:“兵有三势,有气势,有地势,有因势”。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志凌青云,气如飘风,就能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一般来说,人有“三条命”,一性命,指存心要正;二身命,指精气神要足;三身外之命,指社会功德、人品声誉。这里的身命,指的是志气。人失去了志向、志气,就失去了方向,失去了归宿,因此会产生无尽的忧患,无名的恐惧,往往会出现无知感,无事感、无聊感、无奈感,变得无志向、无志气、无作为。所以,涵养志气,尤为重要。“夫志,气之帅也”。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都是志气宏大的表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无冥冥之志,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之功”。志气,是实现科学发展之本。“有志者事竟成”。志气的高与低、硬与软、强与弱,是由一个人的执政能力决定、反射出来的。志气的本身就属于一种领导的执政能力。“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北宋理学家张载说:“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凡是成大器者,都是胸怀大志的人。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志寄隆中对,谋取三分天下;王安石素有“矫世变俗之志”,才能面对旧党的反对,极力推行变法,成为不朽的改革家;王贞仪“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却以石破天惊之志,成为一代女科学家。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图破壁”,毛泽东的“不到长城非好汉”,都以惊人的词句,表达出非凡的志气。“人必有志,学宜刻苦”,“花鸟尚绘春,人生莫虚度”。林逋在《省心录》中说:“心不清则无见道,志不确则无以定功”。在今天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年代里,知难而退,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只会半途而废干无所成;只有不畏艰险,直面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收获、有成功;有成绩、有贡献;有功劳、有口碑。       领导干部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重在振奋精神,这里指的是干工作要有正气。“正气者,正风也”。 对此,孟子有“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的论述;苏轼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千古名句;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有“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的传世绝句。在近代史上,朱自清有“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方志明的《清贫》有“不稀罕那华丽的大厦”。这些传颂不朽的名句,是对民族精英正气魄力的真实写照。这是多么惊天地泣鬼神,气壮山河,气贯长虹、豪情义胆。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她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具有弘扬正气的精神品质,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具有崇尚正气的优良传统。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如果丧失浩然正气,就等于没有灵魂,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玉碎不改其白,竹焚不毁其节”的美德。孔子倡导“君子忧道不忧贫”,深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决不随俗浮沉,提倡特立特行。孟子主张“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人生哲学告诉我们,无论是失意还是得志,都应力所能及地承担应负的责任。有能力时,多多帮助别人;能力不足时,至少要把自己管好。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坚守心中的道德原则,保持高尚的气节。可以说,一个官员为人处世是不是正直、正义、刚直,有没有气节,是辨别忠佞,判断善恶、区分高下的试金石。一些英雄、豪杰、贤人,所体现的讲正气的伟大精神,孕育着一批又一批有志之士,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英才脱颖而出。今天,作为领导干部,应以松竹梅兰自励,学松之苍劲,竹之风骨,梅之高洁,兰之幽香,处处展示出正气的品质,即光明正大、公正无私之心,正直坦荡、刚正不阿之气,坚持真理、主张正义之魄。浩然正气不是高傲自大、唯我独尊的霸气,它来自内心对理想信念的信仰,对正义的追求,对事业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它非一日所养、一日所发,也非山洪暴发、昙花一现,而是研读了出污泥而不染、傲风雪而怒放、弃幽谷之后的泰然,所积聚的原气、精炼的神气,渐成的脾气。所以说,正气是官员执政之神、之骨、之魂。浩然正气,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品格之精髓,是我们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党不断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千百年来,正气成了维系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一个国家的精神品格,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道义支撑,一个政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所在。培育领导干部的浩然正气,要重视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引导党政干部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塑造优秀品质,远离浅薄低俗,守住尊严与骨气,始终像一首歌曲中唱到的那样:“酒绿灯红心不动,浩然正气贯长虹”。应看到,领导干部在从政品德中呈现出的正气,是我们党的一个政治优势。正气、指向的是心正,行正、法正、气正。心正,为人、为事、为党、为国、为民,心不歪;行正,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老老实实做人;法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无有特殊,当官掌权不施霸气;气正,一身正气,躬身做官,不为利所谋、不为权所迫,不为暂败所挫、不为暂胜而骄、不唯上唯书而唯实。“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风雨自来往,青山原不动”。有正气,在物欲横流的世俗社会中,禁邪欲、正身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正气,在是非曲直中,爱憎分明,惩恶扬善,坚守正义。今天,实现科学发展,会受到各种歪风邪气的干扰,在精神上一旦受邪气的熏染,科学发展就会半途而废。“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一个人只有站在伟大灵魂面前,才会感到自己的弱点;身处正气的氛围之中,才会拷问自己的灵魂。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积极健康的主流,也有消极落后的支流。如果缺乏正气,人就会变成软骨头,在党性、原则、党风、政风,以及歪风邪气面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人一旦少正气,就会被各种邪气、歪气、瘴气所侵染。实践科学发展观,既要一身正气,用良好的形象影响群众,又要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展现惩恶扬善的气节和品德。共产党人只有唱响“正气歌”,用正气扫除一切污气,才能讲党性不讲私情、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公道不讲情面,不以感情代替政策、不以原则拉取人情、不以职权谋取私利,呈现出“风正、稳定、心齐、气顺、劲足”的大好局势、局面、环境,就能乘风破浪,永往直前。     领导干部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重在振奋精神,这里指的是干工作要有勇气。《左传》讲:“夫战,勇气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之矣;出乎其萃,拔乎其类,怡若登天然”。勇气是一个人内在的精神品质,是支撑人生的钢梁,是成就事业的法宝。领导的执政能力与勇气相比较,一个人具有了坚定的执政能力,就有了勇气的胆略、素质、品位。离开了勇气,领导的执政能力就失胆、失力、失志,也就失胜。只有勇气在胸、在身、在前,才能开辟科学发展的通途,坦途、宏图,前进中再长的路也能走到尽头,再高的山也能攀登顶峰,去领略“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自豪。有勇气才能战胜强敌,有勇气才能捍卫尊严,有勇气才能迎来科学发展的春天,有勇气才能高唱“大江东去”,造就一代风流人物。领导者要有政治勇气,像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五不怕”精神,邓小平强调的“敢摸老虎屁股”的胆略,陈云提出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立场、原则性。“勇者所至,荆棘让道”,要有“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之势、之态、之力。“大勇者,视天下无不可为之事,亦无不可胜之敌”。人的生命不仅有物质生命,还有精神生命。物质生命有生有灭,但精神生命可万古长青。著名未来学家王小平说:世界上有三种伟大之大,第一种是功业的伟大,第二种是思想的伟大,第三种是心灵的伟大,然而无论是功业的伟大还是思想的伟大,都比不上心灵的伟大。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人,是与道为伍的,既有美妙的精神世界,又有充实愉快的现实生活。有勇气的人,是心灵伟大的人;有勇气的人生,是心灵伟大的人生。在今天,领导干部要有实践的勇气,在参与社会的伟大变革中,敢试敢闯,能“杀出一个血路来”,“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要有创新的勇气,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以创新之勇让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让我们以排山倒海之勇,以叱咤风云之势,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领导干部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重在振奋精神,这里指的是干工作要有锐气。锐气,是敏锐的洞察力、尖锐的鉴别力,龙吟虎啸、剑拔弩张的穿透力,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的震撼力,开拓进取、乘风破浪的原动力。锐气是一个人思想见识、品行修炼、工作魄力的综合表现。锐气,指有一股子劲,具有回天之力,保持一种永远向上的进取态度,展现的是一种高昂的工作热情,展示的是一种工作韧性。人要有锐气之魄,展敢于担当之责,树敬业执著之力,迎难进取之行,愚公移山之志。“涉深潭者得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锐气,它是“敢入虎穴,才得虎子”的闯劲,它是“明知牙齿痛,偏啃硬骨头”的狠劲,它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智劲。“东去入闽南入广,溪流湍驶岭磋峨”。懦弱者陷入绝境,则一蹶不振;锐气者遭遇绝境,则绝处逢生。锐气是前进的鼓槌、是奋斗的号角,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会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拼搏、进取、成功。奇迹,总是在锐气的进取中出现。犹如盛开的悬崖峭壁上的鲜花,俏丽而冷艳,更具有一种夺人魂魄的魅力。个人的伟大与否,不在于他所处地位的高低,权势的大小,不在于拥有金钱的多少,而取于一生一个人锐气的强弱和克服困难有多少、对社会贡献有多大。锐气是人成功的脊梁。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有坚强的、坚定的、一贯性的锐气,唯有这样,才能到达光辉的彼岸。因为人有了锐气之魄、之魂、之力,方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方能面对沉重的压力、巨大的挫折,会坦然处置,笑傲人世。锐气是一种忧患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是一种自我加压、拒绝理由、不讲条件、不顾环境、化难而进、遇险而为、绝不服输的品质。同时,也是领导魅力中的一种忘我精神、进取精神、战斗精神、奋斗精神、拼搏精神。面对社会变革的飞速发展,锐气是一种敢于开拓创新的气魄,是一种敢于攻坚、善于破难的勇猛,是一种锐意进取、展示才干的气质。“万古诗人呕肺肝,乾坤锐气得来难”。有了锐气,对科学真理的信仰就会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就能排除一切阻力、险情、难关。生命以形而居,以气而活,以势而威,以魅力而光彩。领导干部在科学发展中要用锐气开辟坦途,用奋斗磨砺意志,用艰辛播种希望,用奉献连缀辉煌,展现人生的丰采,浇灌人生的精彩,谱写人生的光彩,赢得人民的喝彩。          领导干部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重在振奋精神,这里指的是干工作要有清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以清贫、清气追求人生,心胸是最欣然怡然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方可尽情观赏、欣赏、赏心;“谈笑有鸿儒”,方可尽情畅谈、交流、交心;“调素琴,阅金经”,方可尽情享其乐。这样可避免“丝竹之乱耳”,“案牍之劳形”,这是一种清贫生活的精神支撑和精神画卷。精神生活上有了充实、满足、激情,在科学发展中,即便在物质生活上有了缺欠,也能抵制一切诱惑。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嚼得菜根,百事可做。“诗堪入画方称妙,官到能贫乃是清”。清气,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一种政治态度,能让人冷静、让人淡泊、让人思考、让人廉洁。非宁静无以致远,无清气难成大器。领导干部“气象要高旷,不可疏狂。心思要慎密,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不可枯寂。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就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以廉为重,一尘不染做官。否则,放弃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导致政治信仰动摇、理想信念淡化、道德防线失守、价值取向失衡、精神追求低下、心理产生扭曲,最终私欲膨胀、自毁前程。权力一旦成为私有,地狱之门便随时为你打开。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权力与做事的关系,把做官看成做事,为了做事才做官,明白权力是做事的平台而不是谋利的工具,坚决杜绝以权谋私和“权力寻租”。要正确处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权力越大,越要承担社会责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私欲面前要有“不畏人知畏己知”的境界,守住“慎微”、“慎初”这个关键环节,始终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一尘不染做官。大千世界,诱惑多多,要心灵不惑、信仰不失、精神不堕,以清气作为从政之本。“淡如秋菊无妨瘦,清似莲花不染尘”。共产党员要心不动于红利之欲、手不伸于物流之诱、目不眩于七色之惑。“任他水尽山穷处,牢抱冰心耐岁寒”。人、清气足了、心宽了、干净了、廉政了、正派了,在科学发展中,才能展宏图,创伟业,立新功。      领导干部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重在振奋精神,这里指的是干工作要有底气。所谓底气,是内在素质从内心里迸发出的豪气、操守、能力、品位。底气,是立业、创业、敬业之基、之根、之源,是心中把事业干好的一股不可磨灭的士气,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保证。实践科学发展观,如果底气不足,就会失之于软、困之于力。对此,做人要讲底气,做官要靠底气、执政要扬底气。一般来说,人的底气是由三大要素构成,指的是知识、能力、素质,在这里知识是底气的力量、能力是底气的资本、素质是底气的财富。这三大要素的形成、发展、提升,取决于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知识内存、成熟的思维才干。把科学发展观践行好,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底气要强、要足。否则,就会出现爱岗敬业却难见佳绩,勤政廉政却处处被动,信心十足却适得其反,甚至,有的由魄力走向粗暴、由自信走向自负,由效果走向无果,这是应引起我们高度警觉和高度重视的。讲底气的重要性、必要性,在于靠底气解决在践行科学发展中出现的、存在的问题。科学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它的实践性。马克思有句名言:以往的哲学家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一切事物都存在矛盾之中,事物又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发展的。矛盾的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没有矛盾、没有问题,就没有世界;不解决矛盾、不解决问题,也就没有科学发展。靠底气解决问题,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所在,也是根本目的。所以说,领导干部涵养底气是不可轻视的素质要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既是涵养底气的方略,又是涵养底气的目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知,非行无以成业。领导干部没有“通材达识”之资,何来“长袖善舞”之能;没有榜样的感召力,怎能起到导向作用。领导干部要拨冗潜学,立足于勤,持之以恒,植根于博、专务于精,才有底气上的“胸有诗书气自华”。     领导干部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重在振奋精神,这里指的是干工作要有灵气。灵气是一个人对事物感受认知理解的能力,是智慧的象征。一个有灵气的人生,是主动的人生、进取的人生、超前的人生、创新的人生、胜利的人生。有灵气者,必然独具慧眼。慧眼即“心眼”。用灵气打开心门,使之心眼明亮,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相之中,用心面对一切,审视一切,穿透一切,“弃其形、究其实、拥其真、得其然”。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中,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悟得透,抓得准,干得实;有了灵气,才能“耳正眼明”,“三思而后行”,正确地判断是非,客观地看待问题,辩证地看待发展,在实践中既看现象,又看本质;既看主流,又看支流;既看全局,又看局部;既看实力,又看潜力。面对变化、发展,与时俱进的大势,擅长在繁杂中抓重点,统筹安排,分清主次,把握全局。能把干部群众关注的要事、难事、大事、急事作为重点,能理清事物的头绪,运用最便捷的方法,调动各种有利资源,形成合力,突破困难解决问题,达到“一发动全身”的效果。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种矛盾突出、复杂,许多矛盾又具有潜伏性,若在思维决策上缺乏灵气,对存在的、发生的问题发现迟、解决慢,就会形成大问题,造成不可低估的损失。因此说,增强政治上的敏锐性,观察事物,善于从萌芽状态上解决问题,尤为迫切、重要。灵气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吹出来的,它不仅靠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又靠战略性“思维”来完成、来实现。领导干部对周围的事物、情况、矛盾、问题,要站在全方位的角度多思、勤思、苦思、深思、善思,从中产生灵气,悟出道理,明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让我们以灵气干事业,为实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生动渲绎而奋进。     领导干部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重在振奋精神,这里指的是干工作要有静气。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指出的:“非宁静无以致远”,讲的就是静气的作用、价值。静气,指的是静思是非,头脑清醒,方向明确,决策科学,这是它的境界,它反对的是浮漂、浮华、浮躁、狂躁,以及目空一切的浅薄;静气,韬光养晦、深思熟虑是其成熟,反对的是牢骚满腹、无所事事的平庸;“应万变,索万里,惟沉静者得之”是它的本性。既善于辞令、精于表达,又知深默是金、言多必失。一言一语,如皓月般明净;一举一行,似泉水般清纯。定纷止争,冷热结合;当断则断,当缓则缓;处理问题,胸有成竹,沉着应对,处变不惊。人,恬静气定,不染浮躁,心如止水,才能高瞻远瞩、成就伟业、立下功劳。科学地讲,静气是一种修炼,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素质,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品格修养,更是一种决定持久输赢的关键内力。“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故,在中国古代就有“冷静观人,冷耳听语,冷静当感、冷心思理”的至理名言。对党员干部而言,具有静气的心态,不仅体现了心理的成熟,更展现了稳健持重的处事风格。静气产生智慧、产生信心、产生力量、产生清廉,产生淡泊,产生冷静、产生担当。心存静气,方能“静中念虑澄清,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把心彻底沉下来,心态平衡,不媚世俗,守住宁静,不为进退滋扰,宠辱泰然不惊,才能志存高远,心忧天下。“夫君子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声欲低而和。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心有静气才能戒骄戒躁,内心淡泊才能含英咀华,胸怀开朗才能登高望远。清代学者胡达源说:“简默沉静者,大用有余;轻薄浮躁者,小用不足。”领导干部养静气要在养神上下功夫。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人之三宝中,精要化为气,气要化为神;神是精气之和,神乃人之灵魂。所以,养心最终要归结到养神上来。神凝才能气定,气定才能心静。养神要做到心宽似海,心静如水,心明如镜,心坚如钢。要有大海般的胸怀,止水般的心境,明镜般的鉴别力,钢铁般的意志,这样我们的心神才会越来越健康,品德才会越来越高尚,人格才会越来越完善。静气做人、做事、做官,要以超然的心态对待眼前的一切,少一点计较、多一点大度,少一点浮躁、多一点务实,少一点杂念、多一点公心,以超越功利的境界,踏踏实实地干一番事业。应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身上却有一股与静气相反的浮躁之气在滋生、蔓延、扩张,在害人、害事,害党、害国、害民,这就是急于出政绩的“面子工程”,急功近利的“短命工程,只顾眼前利益的“豆腐渣工程”,急躁冒进的“形象工程”等等,“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肩负改革发展光荣使命的各级领导干部,不管处身于何种工作环境、何种工作岗位、何种工作条件,何种职能岗位,何种职位职责,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一切要从严治党,从严治人,必须静下心来学习,安下心来改造,俯下身来工作;要放弃欲望、浮躁、利禄、名位和非分之想,永葆一颗感恩的心,一颗敬畏的心,一颗平常的心,一颗自省的心;不逾越制度这条红线,不碰及纪律这条警戒线,不触及法律这根高压线;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与时俱进的使命感,以“不进则退”的危机感,以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责任感,沉下气来锐意进取,静下心来狠抓落实,一心一意谋求发展;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领导干部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重在振奋精神,这里指的是干工作要有大气。大气,是鱼翔浅底时的娴雅,是卧薪尝胆后的深邃,是运筹帷幄中的从容。大气,是指超脱的精神、豁达的气度、宽容的心胸,是一种包容、善待、涵养、承载和超越,显示的是一种博大的胸襟,恢宏的气魄,改天换地的壮志凌云。大气,是横刀立马的胆识,是壮怀激烈的抱负,是仰天长啸的雄风,是力挽狂澜的魄力;大气,是传统精神、历史精神、天地精神、宇宙精神的具体化、现代化、时代化。大气者,具有君子之胸,哲人之怀,平和之态,愚公之志;具有大气的人生哲学,则是把胸怀全局,追求崇高,向往远大,面向未来,保持高洁,永不言败,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价值取向。“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大气,是领导魅力之最、之峰、之高;大气,是豪迈,是信仰;大气,是气魄、是骨气、是凯歌。胸有大气的人,从事的事业长盛不衰,科学发展阔步之前;以大气作底气的人,充满必胜的信念,科学发展不断创新高。科学发展靠大气,大气铸成伟业。中华民族为什么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就是由民族的大气作底蕴、作底色。“力拔山兮气盖世”,大气是成功的指南,信心是永不放弃的召唤,热心是胜利者的胸怀,耐心是驱赶艰难的利剑,责任心是迈向成就事业的必然。没有大气,不可能有大作为;没有大作为,就谈不上大气象,领导干部要有大作为,一定要有大气。大气者,胸怀宽广、行为正义、一心为民、乐于奉献,所以,必然从私欲的泥淖里抽身出来,以一种不断自我质疑的反思精神,一种不断自我超越的进取气质,达到生命的新高度,创造人生的大作为。培养大气,必须秉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严格的政治纪律,抛弃那种贪一时之利而不谋长远之利,贪一己之利而不谋集体之利的思想,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之中。在今天,要发扬真理的大气,让永恒的真理绿树常青;要发扬理想的大气,把远大的理想一帜擎天,成为民族的脊梁;要发扬英雄主义的大气,在大气的支撑下,成为时代的楷模、豪杰、英雄;要发扬革命传统的大气,历久弥新,熏陶一代代传人;要发扬无私奉献的大气,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不怕苦、不言败、奉献一切、奉献一生;要发扬科学发展的大气,不断攀登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峰。让我们大力弘扬无产阶级革命的大气,使民族精神发扬光大,永放光芒,一路凯歌高奏!(作者系河南省西华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