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u盘制作教程视频: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交流的艺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40:25

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交流的艺术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存在于家庭和幼儿园之间,是面向整个家庭,而不是孤立地针对个别幼儿。这种伙伴关系强调了家长和教师的平等性。肯定了家长的潜能和作用。正是教师和家长共同活动,促使家长之间相互作用,从而有利于家长的关系融洽而形成家长教育群体。反过来,这个群体有效地作用于教师,使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幼儿园教师接触最多的人,除了孩子就是家长了。随着全民素质的提高,家长对于教育子女问题十分重视,他们增强了自身的主体意识,迫切要求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与教师共任教育之职。其中也有许多家长十分注重学习教育子女的方法,具备了不少育儿知识,这一切为家长参与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由于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家长非常关心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的一切情况。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掌握与家长交流的艺术是很重要的。

一:教师要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有时也会听到有的老师抱怨:某某家长根本听不进去老师的意见,觉得自已的孩子是最好的,不会犯错误……。其实在父母眼里,都是自已的孩子最棒。他们如果听到别人说他的孩子调皮,他认为是活泼可爱的表现;如果别人说他的孩子犯错误了,他认为,孩子只是一时糊涂,还不太懂事;如果他的孩子在幼儿园不小心碰破点皮儿,家长就会非常心疼和紧张。所以,作为幼儿教师,了解幼儿家长的心理状态,掌握其需求以及问题所在,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孩子就显得十分重要。每个家庭是不同的,他们有不同的需要和传统。教师也应当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在为孩子的成长而做出努力,家长有自已的教育经验,而且最了解自已的孩子。因此,教师应当尊重所有的家长。绝大多数家长,包括那些打骂自已孩子的家长都是在用自已认为适当的方式在管教孩子。因此,教师不要轻易地否定家长的教育方式。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一定要以一颗真诚、善良、理解的心去关注每一个孩子,时时表现出对孩子的关爱之情,以此换来家长的信赖。家长十分在意老师如何看待自已孩子的态度,在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如果我们教师能够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幼儿,那么与家长之间的交谈一定会顺利进行。而且也会使家长感受到教师是有诚意的,并喜爱和关心自已的孩子。因而对于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家长就会更容易接受,并与之积极配合。

二、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

   要用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教师切勿以专家自居,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教训家长,不要发号施令似的老是说“必须”、“应当”怎样,更不能指责家长。要尊重家长,多倾听他们的建议。如果教师提出共同促进孩子发展的措施时,宜采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家长的意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加。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他们理想的幼儿园,费尽心机。他们能将孩子送进来,是出于对幼儿园的认可和对老师的信任。家园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如果教师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听取家长的建议,并乐意以诚恳的态度与家长交谈,那么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

如对爱挑剔的家长,教师不能简单地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应尽可能地满足家长的要求,主动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对“多事儿”的家长,教师要以一颗平等而细致的耐心来对待家长的挑剔,以宽厚的胸怀来接受家长不同的意见,以积极的心态和方法来改变家长的埋怨。对总是不放心孩子的父母,教师要主动帮助其调整好教子的心态,利用幼儿园半日活动,及其他请家长来园的活动,向家长推荐有关家教方面的文章,也可以介绍他人的经验或介绍书籍入手,经常性地与家长约谈。在交谈时应采取较为委婉的方式向家长介绍孩子进步的地方,对于孩子各方面的进步,教师都要用心观察记录,然后及时反馈给家长。还可以采取和家长聊天的方式,先听一听他们的想法,然后再逐步引导家长观察和了解孩子,帮助他们寻找适合自已孩子的教育方法。有些家长自尊心很强,把谈孩子的缺点视为对自已的批评,感到有压力。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不要用“迟钝”“调皮”“不乖”等字眼来形容孩子,以免家长听了不舒服。

三、要讲究交流的一般技巧

第一是语气。无论与哪一类型的家长沟通都要讲究谈话和交流的艺术,切忌告状式的谈话方式。另外在表扬孩子进步的同时,也要适当地向家长表示对其教育方法的赞赏,可以通过孩子捎话或与家长谈话时自然流露的方法,让家长了解老师的态度。在与家长交流时语气很重要,应当委婉。先称赞孩子的优点,赞赏家长教育孩子方面有独到之处,然后再婉转地指出孩子存在的问题。这样家长会比较容易接受,并能调动家长配合老师教育的积极性。比如,小明今天又打了小朋友。老师一见到家长就告状:“今天小明又不乖了,又打了小朋友。”这样直接的话语,家长一定会很反感,虽然嘴里不说什么,但心里会很不舒服,觉得自已很没面子.如果换一种方式,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比如教师说:“小明有很大进步了,还能帮老师做事,今天画画也很认真。不过有一点就是户外活动时有些控制不住自已,不会与小朋友交往。这不,今天又把一个小朋友推倒在地。”然后教师再趁机提出:“孩子很聪明,很能干。只是自控能力较差,不太会和小朋友们相处。我们也和家长的心情是一样的,希望他能够做得更好。望家长能够配合我们共同教育孩子,相信他(她)一定会改掉不良习惯。”这样的谈话方式,家长基本都会乐意接受的。

    第二是报喜也报忧。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了解和掌握每个孩子的习性,对每个孩子的情况都要心中有数。平时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包括孩子在园吃饭、睡觉、上课、游戏等方面的进步表现,以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音的距离。因为这些正是家长都关心并十分乐意听你讲的事情。教师向家长反映情况要客观、全面,不能掺杂主观色彩,特别要注意态度要平和,语气要委婉。既要肯定孩子的优点和进步,也要真诚地提出不足之处。这样便于家长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教师还应尽可能地采取多种途径与家长交流。如:定期家访,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组织亲子活动等。

总之,跟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需要幼儿教师从家长的角色出发,把握好家长的心理,因症下药,因人而异。家长对幼儿园的认识就会加深,关系就会比较融洽些,家长工作会更有成效。

学习提纲:1、教师要了解本班幼儿家长的基本情况。

          2、教师要理解家长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3、教师要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

          4、教师与家长交流时,要讲究交流的一般技巧。

 

       我们都需要鼓励和表扬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鼓励孩子会使他们更加健康发展,而批评打击的一句话,会让幼儿变得畏缩犹疑。 作为教师,首先要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也看到自身不断增长的智慧和力量。

   只要我们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把孩子的今天和昨天相比,你就会发现孩子是在不断成长进步的,从而对他们加以表扬。你刚刚学画时,连笔都拿不住的,现在已经会画手绢了。”“你这次做得比上次好多了。孩子受到鼓励后,学习热情和思考探索的积极性会很高。有意识的表扬,对与幼儿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在活动课上,还有在幼儿园里的一些简单劳动、游戏或其他活动,教师要鼓励孩子有一定目的的多观察、多思考,如外出参观、游玩,目的是让幼儿与外界多接触,从而放松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这样教师就要对认真、能积极思考的幼儿多表扬,这既激发了这样的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对其他幼儿也起了一个正向引导的作用。在劳动中,有的幼儿不怕脏、不怕累,而有的幼儿则拈轻怕重,有躲避劳动的倾向。

教师就要讲明劳动的意义,大力表扬前者,对后者既不批评又不纵容,而是诸如此说:“**平常非常热爱劳动,今天的劳动热情还没全发挥出来,希望**成为小朋友中最能干一位。这么一说,大家肯定都干得热火朝天,结果是既美化了环境,又培养了幼儿从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对孩子的鼓励,不一定必须用语言表现出来。老师满意信任的目光,亲切喜悦的笑脸,都会给孩子带来力量。他们从老师的表情中知道自己做对了,啊,我进步了老师多高兴呀。于是孩子在盘算着,怎样让老师更高兴,不用你唠唠叨叨的数落孩子,他们自己会给自己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样孩子会在鼓励声中一步步向更高的水平攀登。

学习提纲:

1、教师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发现孩子的优点,加以表扬、鼓励。

2、教师除了用语言鼓励孩子,还可以用眼神、微笑肯定孩子。

3、称赞要具体,恰如其分。让孩子明确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