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考拉海购招聘:[转载]学校文化碎思(2):集体朝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22:41:18
原文地址:学校文化碎思(2):集体朝向作者:张菊荣

学校文化碎思(2):集体朝向

学校的作为与行为,取决于学校文化。

同一件事情,在这一所学校是这样的状态,在那一所学校是那样的状态,文化使然;同一件事情,在这一所学校可以为之,在那一所学校未必能为之,文化使然;同一个想法,在这一所学校是这样的应答,在那一所学校是那样的应答,文化使然;同一个矛盾,在这一所学校这样解决,在那一所学校那样解决,文化使然……

而朝向于何方,决定了文化的品质。

朝向于积极就是积极的文化,朝向于消极就是消极的文化;朝向于明亮就是明亮的文化,朝向于灰色就是灰色的文化;朝向于卓越就是卓越的文化,朝向于平庸就是平庸的文化;朝向于向上就是向上的文化,朝向于停滞就是停滞的文化;朝向于变革就是变革的文化,朝向于保守就是保守的文化……朝向不是一种程度化的抵达,而是一种方向性的规定:朝向什么,决定了文化的基本品质。

这种朝向不是一个人的朝向,而是一种集体的朝向。

集体的朝向,虽然不等于“每一个人的朝向”,而是一种主流的朝向,但是,每一个个人的朝向,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们才会说:每个人都是文化标识;所以,我们才会说:每个人都负有文化责任。只有当孤立的个体已经不再孤立,已经觉醒为自觉的文化创造者的时候,这样的文化才是真正优秀的;如果个体只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只是作为与“学校文化”无深切关联的个体而存在,那么,就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体朝向”,也就很难说我们已经拥有了“文化”。

学校的某些组织,在学校文化的建设中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教研组;比如,办公室;比如,年级组。——与“个体”必得能跳出“个体的小我视角”来看学校一样,只有当学校的“教研组”、“办公室”、“年级组”能够跳出“我们小组”的视角而是自觉把“小组”的取向自觉地转向“集体朝向”的时候,学校的文化才能形成。

而且,这样的“集体朝向”不是一种口令声的朝向,而是内心的向往,是共同的愿景,是“核心价值观”。

这种“集体朝向”的形成因此是艰难的,甚至是反复的、动荡的,当学校集体与每一个体一次次地经历艰难与反复之后,最后相对恒定于某种“朝向”,这种“相对恒定”的“集体朝向”,就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就是核心价值观。

学校只有形成了价值观,才可以真正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存在,否则,很危险地会成为一盘散沙——在一盘散沙中,没有一粒沙子是有意义的。

2011年1月3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