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ll.wim:台湾经济的困局与未来首篇--工业革命与发达国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5:57:34
台湾经济的困局与未来首篇--工业革命与发达国家来源:台湾  网路城邦  天下纵横谈
链接:http://city.udn.com/3011/2940181, http://city.udn.com/3011/2940187
作者:voyager_ho  2008/07/10 21:47

 最近前暨南大学教授李家同在联合报写了一篇社论:“我们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请大家自己去Google搜索详细内容。我个人非常尊敬这位学者,他在信息领域为台湾扬眉吐气,更为台湾的教育做出奉献,这些成就是王建明无法比拟的,他才是货真价实的“台湾之光”。文中他点明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困境,而“高科技产业”正是台湾经济目前赖以生存的基石,甚至连政治口水都开始把这当作筹码与大陆叫嚣对抗。
 
 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仔细审视“工业革命”的方方面面,以便了解发达国家何以发达,台湾又何以落后?否则我们无法找到台湾经济面临目前困境的核心原因,我们也永远不可能让台湾人有一天过着像日本人或者美国人那样的高生活水平。
 
 我会用三篇文章来谈这个议题:第一篇是关于工业革命的基础和发达国家何以富裕的本质,第二篇关于世界范围“中国威胁论”的生成原因及中国大陆为何富强的秘密,第三篇是台湾民主、台湾经济以及目前政治乱象的相互关联性和治疗药方。
 
 产业生产从手工业过渡到大工业,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并扩充到其它行业。这一演变过程叫做工业革命。
 
 蒸汽机被用于动力机改变了纺织业的生产面貌,因此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然后人类用电力带动机器,电力被广泛运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能源,钢铁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到了1978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发明后,借由计算机芯片,人类能让工具机有“独立思想”,并且精确的完成生产任务,芯片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今天我们生活里的MP4和抽水马桶都是古代帝王无法拥有的,因为工业革命我们才有高质量生活,否则我们只能像非洲原始部落的酋长一样看族人表演跳舞。
 
 让我们看看L.S.斯塔夫里阿诺斯(L.S.Stavrianos)全球通史里的一段描述:
 
 英国伟大的工业中心伯明翰之所以变得重要,就因为它为殖民地提供了种种产品:供印度用的斧子和供北美洲土著用的战斧;销往古巴和巴西、适用于贫穷奴隶的枷锁、手铐和铁颈圈….在美洲的原始森林里,伯明翰的斧子砍倒了古老的树木;在澳大利亚放牛的牧场上,回响着伯明翰的铃铛声;在东印度和西印度,人们用伯明翰的锄头照料甘蔗田。
 
 这个时期新的需求分为两种,一种是为殖民需要的,比如杀人用的船、火炮、黑色火药、硝石等,以及殖民钉子(美洲盖房子用木头)等金属制品,另一类是加工奴隶劳动的成果:熬蔗糖用的煤炭开采、纺织工业等。这些需求是巨大的,因为海外抢劫和殖民活动发生的很迅速。仅仅北美因为盖房子需要钉子,就产生原来生产方式无法满足的需求。
 
 它还发展起一种分散在家庭加工的制度:生产钉子的铁器商即铁工厂老板将针条分发给制钉工人,由他们在家里加工,然后再运回去销售。到1775年,钉子制造业每年用去一万吨铁,雇用约一万名工人。任何一种经济状态,如果没有外来突发性的经济因素冲击,一般不会产生巨大的内部变革,而会持续原本的状态。没有“强盗-殖民经济”,不会产生欧洲内部新的、强烈的生产力变革需求。欧洲会持续已经延续了500年的中世纪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结构。
 
 西方国家的“强盗-殖民经济”引发了工业革命,这是个什么样的经济体系?
 
 英国人等从非洲捕获和贩卖黑人到美洲,在美洲和印度用奴隶劳动生产大量的粮食、棉花、甘蔗、烟草、咖啡等产品运回本国(鸦片当然运往别国)。这就形成了三角贸易:非洲--美洲--欧洲。另外一个三角贸易是用在殖民经济中赚来的钱与中国人做生意。新产品、新路径、新方法成就了大英帝国。到18世纪末,工业化革命前,英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在墨西哥和秘鲁,西班牙人利用土著劳动力挖掘出许许多多的银子。德累克在对西班牙人的一次私掠巡航中,获得了等于其远航投资额的4700%的利润。伊莉萨白女王为他提供了几条船,也分得一些股份,净赚250000英镑。她将其中一部分投资于黎凡特公司,该公司的利润后又用于创办为英国赢得印度帝国的东印度公司。
 
 凯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说:“德雷克用‘金鹿号’带回来的掠夺物完全可以看作是英国对外投资的源泉和起源。”非洲也以几十万奴隶被掠去充当美洲种植园的劳动力的形式为欧洲冒险家提供了巨大利润。比奴隶贸易本身更有利可图的是由奴隶劳动力经营的甘蔗种植园。西印度群岛的甘蔗种植园主是当时的巨头,只有以往在印度发了财的“大富翁”能与他们相比。这些人挥霍无度、开销惊人,但是从长远的观点看来,更值得注意的是几个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黎凡特公司、非洲公司和其它各式各样的公司如莫斯科公司、哈得孙湾公司以及南北美洲的种种陆上殖民地公司的生利的收益。
 
 实际上,布里斯托更因为成为奴隶贸易和蔗糖贸易的中心而成为英国的二等城市。当地有位作者写道:“没有一块砖不是用奴隶的血凝成的。豪华的宅第、奢侈的生活、穿特殊制服的仆人都是财富的产物,而这种财富是用被布里斯托商人们买卖的奴隶的苦难和呻吟制成的。”
 
 工业革命不会凭空发生,变革生产力需要大量资本,上面的历史事实解释了英国资本累积的史实过程。除此之外它还需要两个基础:
 
 第一要限制封建制度在经济上的决定性影响力,必要时废除。封建制度下,“你的是你的,你却是我的”,限制封建制度的最大理由在于保证个人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否则无法提高生产的积极性。我的命如果是你的,那么我再怎么努力工作还是会被你拿走。只要政治经济上保持奴隶制就无法完成工业化,例如印度和西藏。完全废止奴隶制的国家才有工业革命的条件,如日本。
 
 第二要强力压缩大地主在农业上的比重,方法是土地改革。这和第一个条件是一体两面。确保农民的土地所有权才能提高农业生产量,农业剩余才有可能成为市场发展的基础。农民多收获50公斤稻米卖到市场上,就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也才有心思去改善农业技术。连吃穿都顾不上了,能指望他们搞实验提高产量吗?指望开明的大地主提升农业技术更是缘木求鱼。压缩大地主的农业角色后,也才能顺势引导他们把资本投入工业生产。没有完成土地改革的地区都无法产生工业革命,例如东南亚和南美。
 
 上述两要件对西欧不起作用,因为当地贵族势力总保持着经济、政治和军事独立。早期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外活动是皇室独资,利润八成以上归皇室。见钱眼开的情势下,合作经济很快出现,因此每次海外冒险都可借筹资完成。出资人可以是任何人,封建制度这时就剩形式。荷兰人青出于蓝,用全民参股“荷属东印度公司”的方式更好的实现平等。
 
 “东印度公司”首先发行股票,股票可以买卖,增加了风险规避的条件。几乎所有的人包括外国人都可以买这里的股票,只要你愿赌服输。女仆、小贩、渔民、铁匠、贵族、平民、将军、士兵、王室、商人…几乎欧洲大陆的每个人都能在这场对全世界的抢劫和奴役中获取好处,只要你买了股票!这种以契约为基础的经济分配基本规则就是“按股分红”。假如同样持有10荷兰盾1股的王室一年分5盾,贵族分3盾,铁匠分1盾,女仆分10分,这个公司最后只会剩下王室独资。因此按股份分红,金钱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非常普遍。有这种好康的发财机会,西欧不需要解决东亚国家的土地集中问题,去东方才重要。
 
 英国人照章画葫芦,结果英国发现了更好的生财之道:贩卖黑人+农业生产。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从非洲抓满整船的黑人再说,然后卖到南美的西班牙殖民地和北美的英国殖民地。这些“移民”开拓了面积远大于整个欧洲的庄园,加上在印度奴役印度人种植棉花和鸦片,英国人建立起一个新的经济体系。这个经济活动方式成为17世纪到18世纪末“最先进的生产方式”,自然也带来最“丰厚”的利润,最后引发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随之而来的流动人口会升高社会对立,就业压力会转变为劳资对立和争取参政权,而产业资本也需要面对原料短缺和市场扩张的问题。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料短缺使英国向海外“寻求”充足供应的棉花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电气化”让产业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更是殷切,这个时候“钢铁”成为解决问题的良方,生产在线源源不绝的钢铁不但是产业基石,更是军事工业的基础,“对外扩张”成为一石数鸟的妙招。
 
 工业革命先行国家例如英美法可以用殖民地来解决原料和市场问题,顺便引导人口流向殖民地就业,今天的印度、澳大利亚、南非和香港就是英国皇冠上的明珠。法国有西非,美国则有西部大荒野等着移民去开发。原理换汤不换药,无非“枪杆子在手,本爷永远正确”。
 
 “仗剑经商”让英法两国国民享受到前所未有的生活水平和世界地位,更重要的是产生一种“良性循环”,对他们而言是福利,对殖民地人民来说却是灾难。殖民地的年轻人只有两种选择,要不孤注一掷的前往“宗主国”发奋求学,回家乡后成为统治者的“代理人”,例如李光耀和岩里正男之流;要不一辈子奔波劳碌,当个平庸的小老百姓,有口饭勉强温饱就谢天谢地,例如日本统治下的台湾人民。
 
 殖民地的好处是一言难尽的,首先是充沛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英法在各自的殖民地内用关税和行政手段排挤其它国家生产的工业产品,并且用高昂的价格加速其本国的资本累积。而本国国民在殖民地不但享有优厚的就业条件和待遇,更占有司法审判上优势。有了充沛的资本累积,更为了应付潜在军事冲突,技术改良必不可少,确保军事优势成为重中之重,两国也因为军事优势演变为帝国。
 
 这一切让英法两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军事和工业相辅相成,工业和商业同心协力,军事和商业缺一不可。基督教教义中的“三位一体”在帝国主义时代有了全新的面貌和内涵,信奉了一千年的上帝终于让英法子民生活在奶酒之乡,“我们要领导落后地区人民开化”成为当仁不让的使命,让全世界沐浴在“帝国的光辉之下”成为终极目标,不管宗教或政治皆然。
 
 好日子总有尽头。工业革命后进国家如德国日本也想过上好日子,但无法比照办理,殖民地已被英法等国瓜分,为了解决原料和市场问题,甚至为了打破封锁,唯一手段只能诉诸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就是这么开始的,第二次大战尤为明显,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和德国的“雅利安人生存空间”都是形而上学的鬼话,本质还是“强盗-殖民经济”。
 物理學中的永動機是指不停做功的機器。工業革命中的軍事工業聯合體就像物理學中的永動機,只要細心維護並且供給充足原料,就能為本國人民高品質的生活持續做功,做出貢獻。而鋼鐵工業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一切都是以鋼鐵為基礎。

為什麼?

鋼鐵工業不僅代表鋼鐵冶煉,還包括化工和材料等工業。煤礦開採完後首先需要煉焦,將其中的硫和其他成分分離出來,例如煤焦油用以生產紡織業用的染料,苯提供給有機合成工業,譬如制藥。煉焦是早期最重要的化工產業,後來重要性排名被石油化學工業取代。塑膠產品是石化工業最重要的貢獻,沒有塑膠,我們今天的方便生活完全是泡影。

化工產業在軍事上可以生產炸藥,農業上生產肥料,用來生產炸藥肥料的石油就如同生命一樣無比重要。除了石油,工業永動機還大量需要各種原料,例如鎳、鉻、鈾、鋁、錳、銅等礦物,這些東西除了保證軍事上的優勢,也能保證國民的生活水準。

為了確保石油和各種礦物原料的供給,美英法德日俄等列強無不發展強大軍備,也就是以鋼鐵為核心的產業,並且在必要的時候大打出手。所以工業革命的核心就是鐵,工業時代就是鐵的時代。擁有石油,卻沒有足夠的強大的鋼鐵工業保護自己,下場會如同今天的伊拉克。擁有鋼鐵,卻沒有足夠的石油,列強的動作必定是軍事出擊,好比今天的英美和二戰時期的日本,因為他們心裏非常明白保證工業永動機的原料供應是何等重要的任務!

為了讓工業永動機持續運轉,所有的產業都是必要的,而且一定要能本國製造。輪胎、飛機、造船、汽車、鐵路車輛、工具母機等一個都不能少。發展的越齊全,綜合國力就越強,各產業還能彼此提攜,促進發展。“市場狹小”、“比較優勢”、“貿易分工”、“進口替代理論”。。。這些理論在列強眼裏全是狗屁。除非確實落後太多,需要引進研究,否則外購根本不考慮。

商業金融資本的主要任務是為了繁榮本國市場,盡力支持國內的技術開發體系,以便創造良性循環。別人來買本國的工業產品沒關係,但本國的市場不允許被外國公司侵佔。金融全球化的理由之一是為了阻擊潛在的競爭對手,本國金融市場則不開放。金融資本的另外一項任務是推廣本國貨幣在全球範圍的使用,持有本國貨幣越多,本國對當地的政治經濟影響力就越大。落後國家如果突然有了巨額資本,由於缺乏強大的本國工業,自然也沒有足夠的軍力,只能被迫投資列強的產業,例如沙烏地阿拉伯等海灣國家。

軍事是工業革命最重要的內容,沒有強大的軍事能力,商業資本和工業產品就缺乏臨門一腳。英國人用鴉片戰爭才迫使中國打開口岸,美國的佩裏艦隊用砲轟才迫使德川幕府開放通商。二次大戰後,美國完整繼承了英法兩國原本在世界上的位置,成為世界霸主,原因在於美國復員遼闊,人口比英法總和還多,礦產豐富而且位於本土,相較英法從殖民地進口更容易確保安全,加上運用了科學化的工業工程管理,輔以適合美國移民社會的生產組織體系,美國憑此才能徹底擊敗日本德國意大利。

從歷史角度來看,德國日本確實戰敗了,但從“打破工業原料的壟斷”來看,德日是成功的。他們借由戰爭讓英法殖民地大範圍的獨立,從此可以用金錢來購買工業原料,確保各自的工業永動機順暢運轉,同時用產品的品質優勢獲得世界市場。用於購買原料金錢只能算零頭,工業產品換回來的收益遠比原料多的多。

二戰後的電子科技發展最終導致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競爭內容在原先的基礎再加上吸引人才和資金投入開發的強度。李家同教授所說的FM集成電路就是核心內容,可以理解成CPU,或者微處理器。這些電腦晶片對於產業發展非常重要,應用廣泛。通過程式編寫,我們能細緻的控制自動化工具進行生產,甚至能取代經驗豐富專業生產人員,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品質。軍事上我們能提高偵查設備的運行速度,例如敵軍雷達信號追蹤,遠方戰鬥機的定位,陸軍火砲的瞄準計算,還能提高商業交易速度和成本,例如電子交易。性能優越的晶片在戰時更是確保自身軍事優勢的平安險。

德國把FM集成電路當作“槓桿支點產業”,日本則稱為“產業之米”。德國一向出口精密的加工工具,用集成電路提高精度後的工具可以確保德國優勢;日本則把晶片應用在家電、相機和汽車上,用電子化在世界市場上攻城掠地。這些就是李家同教授所說的高附加價值產品。高附加價值的產品所創造的資本累積不但為下一代的新產品作出貢獻,也促使晶片更軍事化,結果是列強能讓自己的地位不受後來者的挑戰。

這些還不夠。為了萬無一失,還需要對未開發國家或者開發中國家進行“人才吸血”,以便徹底摧毀來自這些地區的潛在挑戰。利用本國已經擁有的高品質生活環境和研究機會,加上提供獎學金,向全世界招聘有用的人才。“損不足以奉有餘”是工業發達國家萬年不變的一貫方針。

如果我們把工業化的發達國家看作一個人,那麼血液是商業金融資本,身體是工業生產體系,心臟是科技開發,身體披著一層堅實精良的盔甲。一個手無寸鐵的酋長與這樣的對手對抗會有什麼下場,其結果只能是曝屍荒野,非洲土著、南美印加人、北美印第安人等毫無例外。

工業發達國家都是民主體制,但實行民主體制是否能保證成為工業發達國家,甚至列強?

不可能。為什麼?

因為列強間在外交上的爾虞我詐和軍事上的磨刀霍霍從沒停止過,以前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將來還會這樣。民主人權是他們用來圓場的客氣話,確保他們自身利益才是真的。更何況這些列強本身民主進程不同,控制列強的也不完全是人民。

越是工業革命先行國家,例如英美,它們的民主化程度就越高,給予人民的政治權力就相對較大。但工業革命後進國家民主化的發展就相對緩慢,它需要集中國家的一切力量急起直追,沒有本錢進行民主化嘗試,所以政治集權成為首要選擇。例如日本的民主化就貧乏的可以。金美齡敢在日本大聲批判昭和天皇嗎?要知道昭和天皇是掀起日本二戰的罪魁禍首,如果東條英機是A級(甲級)戰犯,昭和天皇就是S級(Super)(特級)戰犯。東條英機在東京大審判裏一開始的供詞毫不避諱天皇的罪責。國民連批判元首的自由都沒有,它的民主算什麼?

實際控制這些列強的到底是誰?

美國:摩根大通公司、美國銀行、杜邦、通用汽車、通用電氣、石油產業等。

日本:三井集團、住友集團、三菱集團、三和集團、芙蓉集團、第一勸銀集團等。

德國:蒂森克虜伯、西門子、IG Farben,Basf等。

法國:Total、Elf等。

我們可以在每個列強發現類似的結構,這些集團所代表的正是“工業永動機”的核心部分,它們不但輸出原料供其他中小企業加工,還可以肩負起技術開發的重責大任。它們善盡職責的為本國國民提供高品質生活的保證,但它們永遠也不會被民主體制所左右,除非整個國家被摧毀。

在知識經濟時代下,“強盜-殖民經濟”有新的花樣。方法是把發達國家裏的高污染高能耗產業轉移到開發中國家,同時用智慧財產權遲滯開發中國家的技術開發速度,再適當配合商業低價傾銷戰術和債務陷阱確保本國在區域經濟體系中的高端支配地位,使開發中國家成為本國隱形的勞動力和市場補充。

未開發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如果不認清這種形勢,自立自強的堅持建立自己的工業永動機,到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工業化失敗。但失敗了也不奇怪,工業後進國家最後步入發達國家之林的也只有日本而已。

工業革命的基礎是“軍事工業永動機”,發達國家富裕的秘密是“強盜-殖民經濟”,就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