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作为dhcp:刘仰:质疑市场万能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37:20
如果中国一家电视台将不再播出商业广告,这意味着什么?本人微博上写了一条这样的消息,反对意见、批评意见汹汹而来,其中真正讲道理的不多。大都是意气用事,而这种意气用事的背后,无非是一种既有的思维定势:市场万能。在这里,我不想用国外的事例和理论来讨论公共电视的问题,只想从国内的“新三座大山”——教育、医疗、房子——来解释一下。
    当今中国大多数人都感受到教育、医疗、房子这“新三座大山”的压力,这个巨大的压力来自哪里?如何产生的?只要看它的解决方案就会知道。教育资源的公平还是要靠政府调节,教育的普及也要靠政府投入为主;医疗同样需要政府投入,以实现大多数人的基本保障;房子问题,政府开始在各地城市投入廉租房,其中,到目前为止,重庆投入的规模最大。很显然,造成“新三座大山”压力的最大原因在于——过度的市场化。教育市场化、医疗市场化、房地产市场化,以为市场化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手段,到如今,造成压在中国民众头上的“新三座大山”。
    中国电视当今所面临的问题,与上述“新三座大山”的问题,本质上是一样的。电视节目的同质化、电视内容的庸俗化等等,早已让很多观众不满意,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同样是在市场化道路上越走越远。如果我们看到,解决“新三座大山”的根本,在于政府行为从彻底市场化的道路上稍稍后撤和调整,那么,对于电视台不播商业广告就比较容易有清醒的认识。在“新三座大山”的范畴内,很多人常说国外比中国解决得好,其实比中国解决得好的国家,关键也在于此。比方说英国、法国,医疗大都是政府提供的保障,而不是彻底的市场化。教育、房地产问题也一样,解决的好的国家,都是政府起到了相当的作用,而非全靠市场化。包括电视也一样,国外的电视并非只有商业电视台这一种形式,恕不一一举例。
    当今中国很多社会问题,都是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走的太远的结果,然而,中国的现实是,一旦有人指出过度市场化的不良作用,立即有一批人跳出来说:你是要回到计划经济,是反市场化,是极权。这种极端化的思维比较幼稚或偏执,似乎世界上只有非此即彼两种选择。事实上,以重庆为代表的、以大量公租房为主的解决高房价的方式,并不反对市场化,只不过是用政府的力量,弥补市场化可能带来的缺陷,以更大程度地实现社会公正。要讲大道理也很简单——市场化讲究竞争,竞争就会有成功者和失败者;如果只有彻底市场化,那么,失败者只好自认倒霉,某些国家大量的贫民窟就是一个例子。而好的政府应该起到的作用是,为失败者或刚起步者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即便失败,也不至于彻底绝望,政府还给“竞争失败者”提供了重头再来的可能。因此,政府力量对彻底的、过度的市场化进行调整,并不是反对市场化,而是让市场的自由竞争更加公平、更有保障。非此即彼的对立观念,对于理解这一选择没有益处。
    但是,我们必须问一个问题:为何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两者极端对立的概念,在中国会有如此强大的舆论基础?这里不得不说到外国资本在中国市场化中的角色。只有中国彻底市场化,外国资本才能在中国如鱼得水,凭借它们强大的经济实力,在“自由竞争”中挤垮中国资本,占有最大份额的中国市场。如果中国只是有限地市场化,外国资本可能占据的主导地位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外国资本几乎无一例外地要求中国市场化越彻底越好,以便他们大展拳脚。因此,当今天的中国不得不面对过度市场化造成的问题时,以外国资本为背景的舆论,常常会说:那是市场化还不够、还不充分的结果。但是,当中国全面彻底市场化后,外国资本获得了极大的好处,它会用实际方式安抚“竞争失败者”吗?它只会拿着他的巨额利润走人,并理直气壮地说,那是你们政府的事情。然而,当所有资源都被市场占有,政府又能拿出什么来给“竞争失败者”提供保障呢?
    所以,当中国政府要实行有控制的市场化时,首先提出反对和质疑的,往往都是外国资本。例如,医疗如果由政府提供基本保障,外国资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巨大的市场被缩小了,能够挤入的余地很小了。为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所操纵媒体和舆论,往往会把政府的行为歪曲成计划经济、反对市场化。这一现象在重庆话题上尤其明显。凡是重庆做的事情,这些舆论和媒体往往都极为夸大地说成“倒退”、计划体制、反市场化等等,而根本不愿面对现实——重庆重来没有说要取消私有制,重庆依然在发展市场经济,只不过是想通过政府的力量,使得市场竞争更为良性、公平而已。当今中国某些舆论和媒体,对于重庆种种做法的歪曲,的确误导了很多民众。
    对于电视,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在微博里给我回帖或评论的人中,有些人比较冷静地指出,国外也有不播商业广告的电视,例如英国的BBC、日本的NHK等。我们应该看到的,在英国等国家,不播商业广告的电视与商业电视台也是同样存在的。如果看到这一点,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反对中国出现一个不播商业广告的电视台呢?在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中,彷佛就是这样一个路线图:只要有一个不播商业广告的电视台,未来中国的电视就会彻底背离市场化。这种观点打个比方来说,就好比一说房价高,要解决,就一定要回到计划分配的时代。太机械了。
    在其背后,我们不得不警惕外国资本的鼓动能力。一旦中国的市场化不再是彻底的市场万能思路,外国资本攫取中国市场的可能性就降低,外国资本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作用的可能性也会降低,这是他们必然要大大反对的。就电视来说,默多克等国外媒体巨头早在中国的大门口等了很长时间了,原以为中国总有开门的一天,国外媒体便能蜂拥而入。没想到中国突然要出现一个不播商业广告的电视台,彻底市场化的前景越发渺茫了。将来即便进来,很可能也无法占据主导了。事实上,市场化从来都不是万能的。虽然西方理论中有一个流派以市场化为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但西方社会同样有不同于此种观点的流派,并在具体政治中得到体现。当今中国在教育、医疗、住房问题上已经遭受过度市场化的危害,在电视乃至网络等媒体上,现在就开始寻找一种方式,既能实现良性的市场化,又能避免过度市场化的弊病,有何不可呢?对于这种率先尝试进行歪曲和丑化,在我看来,要么是糊涂、思想僵化的结果,要么是项庄舞剑,话外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