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月夜呢义第暴走:周围动脉缺血性疼痛如何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1:44:54
周围动脉缺血性疼痛如何治疗  

       周围动脉为何“闹血荒”
  临床上将心脑血管系统以外的血管疾病统称为周围血管病。各种原因致使周围动脉血管狭窄、栓塞、闭塞等,可引起肢体发凉、无脉、疼痛等一系列症状;重者可引起肢体坏死、截肢,甚至威胁生命。这类疾病常见的有: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或雷诺氏征、糖尿病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足)等。
  周围动脉血管缺血性疾病局部以疼痛,皮色、皮温改变,肢体肿胀或萎缩,溃疡和坏疽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疼痛:包括运动性疼痛和持续性疼痛。运动性疼痛是指伴随运动所出现的不适症状,包括供血不足部位出现的倦怠、钝痛、紧张和压迫感、痉挛性疼痛或锐痛等。
  发生于下肢的运动性疼痛又称为间歇性跛行,表现为病人在以一定速度行走一定距离后,下肢某个部位出现酸胀感及抽搐痛,被迫停步,休息1~5分钟症状缓解或消失后,再次行走又出现同样的症状。这是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一般认为是由于动脉供血不足,代谢产物刺激局部肌肉和末梢神经而引起的。
  持续性疼痛即静息痛,指肢体在静止状态下产生的疼痛,疼痛持续存在,尤以夜间为甚。表现为持续性钝痛伴间歇性剧烈刺痛,可向肢体远端放射,并伴有麻木、厥冷或烧灼、蚁行、针刺样感觉异常。症状多在夜间加重,病人常抱膝而坐以缓解疼痛。当肢体因缺血引起营养障碍性溃疡或坏疽时,也可有局部持续性剧烈疼痛。疼痛的产生是由于动脉阻塞不通,周围神经缺氧致退行性变,神经纤维化,甚至神经变性而引起的。持续性疼痛的发生常提示病变及缺血的程度均已加重,已接近失代偿的程度。
  皮色、皮温改变:皮肤颜色和温度取决于皮肤血管内血流的速度、流量和血液含氧量。血行不畅、动脉供血不足,肢端会出现苍白、冰凉。瘀血停留,血液回流受阻,则局部静脉瘀血,出现皮色紫红或皮温升高。
  肢体肿胀或萎缩:长期供血不足,肢体失养,或因长期抱膝而坐,肢废不用,均可使肌肉萎缩,肢体变细。反之,若由于长期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则会出现组织水肿、肢体肿胀增粗。
  溃疡或坏疽:动脉缺血日久,肢端无血供养,则出现坏疽病灶,坏疽区因液体蒸发和吸收而形成干性坏疽;如并发感染则形成湿性坏疽,局部化脓,有恶臭。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较难愈合。

  此外在急性期患者往往还伴有发热、骨节疼痛、疲乏不适等全身症状。
  传统治疗方法差强人意
  周围动脉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大致分为三部分:中西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
  中西药物治疗的适应症为急性血栓形成或栓塞、慢性供血不足及动脉痉挛性疾病,包括溶栓、抗凝、祛聚、扩管、降纤,以及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等药物,但疗效有限。
  手术治疗包括周围血管损伤需要进行的血管吻合和修补术、血管搭桥手术、静脉瓣膜修补术以及截肢手术等,在与药物相结合的治疗中,可以起到缩短疗程、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作用。但手术治疗适应症范围窄,存在手术并发症及术后高达30%的再狭窄率等问题,并且对肢体远端小动脉、毛细血管作用甚微。
  介入血管治疗与外科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低,以及病人恢复快等优点,如经皮经腔球囊导管血管成形术、腔内血管支架植放、动脉硬化斑块旋切、激光血管成形术、血管栓塞术等。但是介入治疗也存在对肢体远端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作用甚微、术后再狭窄等问题。
  脊髓电刺激燃起新希望
  近几年,对于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周围动脉血管缺血性疾病,脊髓电刺激(SCS)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领域。
  脊髓电刺激通过刺激支配缺血肢体的脊髓区域,一方面抑制交感神经的传出冲动,扩张缺血区域的小动脉和微动脉,同时可以促进缺血区域毛细血管的再生和侧支循环的建立,从而有效改善缺血,促进组织愈合,延缓截肢。另一方面,通过刺激粗大的传入神经纤维,使疼痛“闸门”关闭,有效缓解患者缺血肢体的疼痛。
  大量文献报道,SCS对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或雷诺氏征、糖尿病血管病变等所致的肢体缺血、溃疡,即便其他保守治疗方法和交感神经切除无效,甚至介入血管治疗与外科手术亦不能奏效的,SCS仍能取得较好效果。在欧洲,每年有近万名患者接受SCS治疗,大大降低了截肢率。SCS给众多糖尿病足患者燃起了新的希望。
  国内这方面的治疗刚刚起步,只有南京、北京等为数不多的医院开展。需要特别提醒的是:①溃疡面积小于3cm2的患者适宜SCS治疗。②疼痛缓解大于50%,经皮氧分压(TcPO2)升高>15%作为测试通过指征。③治疗前TcPO2<10mmHg者预后差。④治疗后TcPO2升高到30mmHg者,溃疡或截趾伤口能愈合。⑤SCS治疗POAD可缓解疼痛、改善供血、延缓截肢,但和传统的方法一样,不能改变最终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