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象与骑象人:积极心理学的另一种答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26:28

我喜欢读点书,但有两类书我却避之惟恐不及,一类是励志书,一类是智谋
书。它们其实是一类,给我的印象都是用夸夸其谈、激动人心的教诲兜售一些伎
俩,去蛊惑人们追逐唯一的目标——成功,其神秘兮兮的味道有点类似于武林秘
籍……印得连篇累牍,卖得如火如荼。我对这些宝典敬而远之,倒不是我不想做
成功人士,我怕自己画虎不成反类犬——做不了成功人士事小,成了神经兮兮的
半瓶醋麻烦就大了。
         不过,我最近却读起了心理学。朋友们别担心,我心理并没有出现问
题,心理学书其实是给心理健康的人读的;心理不健康的人应该看心理医生而不
是读心理学。心理学的书乍一看也很像成功学,它也大谈人格的健全、心理的健
康……连书名都很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的大作就叫《影响力》。但心理
学和成功学还是有大大的不同,前者应该属于科学的范畴(原因我后面还要谈
到)。它不像哲学是纯思辨的,也不像宗教单纯依赖信仰,更不像成功学靠的是
激情澎湃。读过一本心理学书就敢做这种跨学科类比,你不说我也知道有些狂
妄,但这本来就是“杂读乱谈”,我姑妄言之,你就姑妄听之吧。
         我也不完全是姑妄言之,我有一些体会;我的体会来自一本刚刚读过的
书:美国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写的《象与骑象人》。
         据我所知,成功学最响亮的口号是:战胜自我。好像只要战胜了自我,
我们就可以无往而不胜。这当然很美妙;但恰恰在“什么是自我”这个关键问题
上,它却语焉不详。这正是我所不能原谅的——你要战胜它,最起码你要知道它
究竟是什么;如果你连战胜的东西都不清楚,谈什么战胜呀?我读的这本心理学
书,作者乔纳森教授则先撇开“如何战胜”不说,首先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是自
我”。
         关于什么是自我,答案有很多,哲学,科学,宗教都有各自的说辞。作
为心理学教授,乔纳森的看法有些独特。他提出了一个比喻——骑象人与大象。
         这个比喻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比喻的灵感来自于作者骑马的经验。有一
次作者骑马郊游,开始,他觉得马是由自己控制的,很洋洋自得;突然,峰回路
转,来到悬崖边上的时候,他吓傻了,忘了怎么驾驭,而他的马却在他什么也没
有做的情况下,继续前行,并没有失控而掉下深渊。作者一身冷汗之后,忽然有
了顿悟:你坐在马背上,似乎动动缰绳就能指挥马转弯,行走,前进后退,但只
是马愿意听你的时候这样做才有效;如果马有自己的想法,你根本没办法。实际
上,马很多时候并不需要你的指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作者顿悟之后马上又有
了联想:人类的自我形象不就是一个骑在马上的骑马人吗?
         接下来,作者从联想回到了思辨,他用科学的语言对此进行了阐述。从
心理学角度说,人是复合体。人不仅是心灵肉体、左脑右脑、情感理智的复合
体,最重要的还是自动化系统和控制化系统的复合体。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的心
理受控制化和自动化两套系统的双重控制。是理智的,也是情感的;是有意识
的,也是无意识的。也许在作者看来,人在某种程度上,不可控的倾向更为突
出,于是他把马换成了大象——控制化系统就是一名骑在大象背上的骑象人,指
的就是理智,有意识、控制后的思考;除此以外的,包括内心感觉、本能反应、
情绪、直觉……等等就是大象。作者的结论是:所谓的自我就是骑象人与大象的
组合体。
         在这里,作者最重要的提醒是,骑象人并不能控制大象。骑象人和大象


 

的关系并不是亲如家人,总是状况百出。骑象人不可能完全驾驭大象。情绪并不
是理智的仆人,决心,意志,往往是靠不住的——说的直截了当一点就是:我们
无法自制。
         这个结论意义非凡,它不仅和我们习惯不一样,也对传统的智慧提出了
挑战。我们的习惯和传统智慧总是过于看重“骑象人”——有意识的思想。大多
数圣贤的教导都是告诫我们要依靠理性的指引,控制欲望,达到自由。成功学更
是如此,他们信誓旦旦地保证,一旦运用自己的理性力量,我们就会排除一切干
扰阔步走向成功。对于这些乐天的说教,作者明确地说,错了!我们不能完全指
望骑象人。人类的自我既然是组合体,任何一半都不是全部。所谓的战胜,驾
驭,超越,不过是自欺欺人的一厢情愿。自我和我纠缠在一起,都是我们整个心
理的一部分。要“我”战胜“自我”就像揪住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拎起来一样困
难。
         那么,我们人类只能由大象为所欲为了吗?作为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
作者当然不会这么消极。
         在这里,我必须贩卖一下,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以往的心理学都把关注
点放在“异常病症和人性黑暗面上”。佛洛伊德研究的对象都是病人。而美国心
理学家塞利格曼反其道而行之,把重点放在人性的优点上,创立了积极心理学。
本书的作者正是积极心理学的一员主将。积极的意思就是看到正面。积极心理学
有一些很有趣的主张,比如,与其吃力不讨好地改正缺点,不如发挥本来就有的
优点。人不可能每样都比别人强,你能把优点发挥好就很不错了。说得真好,我
深有体会。缺点你其实很难改掉,我抽烟这个坏习惯就是改不掉,发毒誓也不管
用。
         就凭这一点,我就喜欢上积极心理学;当然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的还不
止这个,回到骑象人与大象的话题上,它的观点是希望我们找准用力点。单是针
对骑象人,或者大象用功夫都是错误的。人生不是选好目的地,然后一直走过去
——骑象人没有这么大能耐;人生也不能信马由缰——大象是盲目的,它可能夜
半临深池。在作者看来,唯一的办法是大象与骑象人要合作才有出路。虽然这非
常困难,但也不是无法可想。
         我读书有一个经验,不管你读的是多么伟大的书,只要涉及人类自身的
问题,你都别指望会得到一个激动人心的答案。骑象人与大象到底该怎样?本书
作者提供给我们的答案一点不新奇,就两个字:合作。其实,答案的好坏,不在
于是否新奇,而在于它是否可以给我们一个有启发的提示。这个提示不仅仅是一
个结论,而是能够告诉我为什么可以相信它。对答案的不同态度,可以区分出科
学与非科学、伪科学。为什么积极心理学是理性科学,而成功学就不是?其中一
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依靠激情,讲究的是实验,证明。科学的可信赖之处
就在于,不是苦思冥想出一个伟大的理论来教育人,而是把观点作为一种假设,
利用资料、实验来说服人。不管你有多么伟大的发现,你都要证明给人看——说
到验证,这正是外国人的长处。
         外国人好奇心非常严重,对世界上任何一种现象都进行实证研究。本书
的作者就专门研究过“流言”“恶心”这些古怪的问题,还得出过一些很有趣的
结论,比如他说“流言是社会的粘合剂”。这些实证研究可不是书斋中的正襟危
坐,我读过简·古尔多的书,这位女士为了研究黑猩猩,居然在非洲丛林里生活
了十九年。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这样的傻话,有一个中


 

 

国人干过这样的事情吗?看看《动物世界》就知道,如果没有外国人,我们连丛
林里有什么动物都不知道。真的要感谢外国这些不辞劳苦的人们,没有他们我们
将失去一大半知识——唔,好像有点离题了,还是回到大象身上来吧。
         在得到验证之前,骑象人与大象不过是一个有趣的比喻。只有当它得到
验证之后,才值得我们相信。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外国的心理学家们精心设计
了许多妙趣横生、古里八怪的实验,书中的例子随处可见。
         根据实验表明,大象是一种自动程序,是一种本能,大象使用的语言最
主要的字眼就是:喜欢,不喜欢。我们对人生的想法都是在无意识中快速形成
的,没有什么道理,就是喜欢不喜欢。道德判断,审美判断都是如此。你为什么
喜欢一个女人或者一幅画?你其实是马上就有结论,并没有进行推理;如果有人
要问为什么,我们会给出一些很有说服力的理由,但这些理由其实是现编出来的
——我们自己不一定意识到。骑象人有一个特长就是很会编理由。我们对某件事
的看法,几乎都是先确定立场,然后找理由。夫妻吵架、同事辩论,经常脸红脖
子粗,但总是谁也不可能说服谁,原因就在这里。你即使驳倒对方的理由,对方
也不会服气。因为他的理由都是他随便找出来的,不是他的真正原因。他真正的
原因只有一条:喜欢,不喜欢。知道了这个,你以后再也不会傻乎乎地问对方为
什么喜欢你了。在此,为了节省篇幅,我直接说出了结论,在书中,每一个推论
后面都有一连串的心理实验支持;这些实验不仅科学,而且有趣。
         在我看来,心理实验最大的用处,是为古老的智慧补上说明。古代的圣
贤对重大的问题的看法都自信满满,但他们依靠的是经验,不是逻辑,没有给出
证明。它可以让善者更善,却不能为不善者或怀疑者指点迷津。比如,要我相信
金钱是粪土,我就不容易接受。即使金钱真的像粪土,你也需要证明给我看,只
是举几个君子固穷的例子是不够的。像我这样愚钝的人每个时代都不少,现代社
会就更多。如果要把古代智慧拿到现在来用,必须补充点什么才行。作者做的正
是这种工作。他的做法是:汲取古代智慧,借助现代心理学。
         来看一个例子。人生怎样才能快乐?作者的答案是:爱与工作。这其实
是前人的智慧。佛洛伊德一百年前就说过;托尔斯泰也说过差不多的话:“只要
人知道如何工作,如何爱人,人就可以在世界上过一个精彩的人生”。作者对此
做了补充,他分析说,大部分人对工作有三种态度:差事,事业,天职。但这种
划分和工作本身没有必然的关系。一个公司的高管可以把工作当差事,一个医院
的勤杂工却可以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天职。关键在于:你认为工作是什么,它就是
什么。
         在现实中,把工作当着差事的人很多。我特别不理解,为什么有人那么
不喜欢认真地工作,生怕来早了一点,一心巴望快点下班,就好像手头的这份工
作完全就是负担,哪怕略微花点时间精力都是浪费。实际上呢,这些人除了上班
之外什么正事也没有,他们也不是准备离开另谋高就,但他们就是打算到退休都
这样厌恶现在的工作——他们把退休的日子提前来过,他们没有想过:现代人退
休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长,延年益寿延的益的都是退休以后的日子;你即使活100
岁,上班的时间依然截止于60岁。
         我喜欢自己的工作。我原来想的比较简单,我不好好干,也还是要干,
我也没有别的工作可干。但这本书,给了我更好的理由。积极心理学的忠告是:
全情投入。如果你全情投入,你就能把自己的工作从差事变成天职,从中获得巨
大的快乐,以及人生的意义。
         也许这本书并没有我认为的这么好,但有一点我必须承认,它给我的教
益比任何一本成功宝典都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