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火锅桌子批发:中式婚礼文化元素(二)花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5:28:45

花轿文化
   轿,在古汉语中也称作“舆”。轿子作为古代交通工具,同时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颜色和大小不同,不是贫民百姓随便坐的,整不好会有杀头的风险。从汉朝开始,在士大夫贵族阶层流行女子小脚文化,到了宋朝这种孽待女子的文化更是到了顶峰,民间也开始流行女子小脚裹脚,这也给花轿流行创造了条件。

花轿:花轿作为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是从南宋开始流行的。它分四人抬、八人抬两种,又有龙轿、凤轿之分。轿身红幔翠盖,上面插龙凤呈祥,四角挂着丝穗。有钱人家娶亲为五乘轿,花轿三乘,娶亲去的路上女迎亲者坐一乘,其余二乘由压轿男童坐;迎亲回来时新娘、迎亲、送亲者各坐一乘,另有二乘蓝轿,用蓝呢子围盖,上面插铜顶,由新郎、伴郎各坐一乘

   轿子曾流行于广大地区。自古以来历代相袭。因时代、地区、形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肩舆、檐子、兜子、眠轿、暖轿等。现代人所熟悉的轿子多系明、清以来沿袭使用的暖轿,又称帷轿。木制长方形框架,于中部固定在两根具有韧性的细圆木轿杆上。轿底用木板封闭,上放可坐单人或双人的靠背坐箱。轿顶及左、右、后 3侧以帷帐封好,前设可掀动的轿帘,两侧轿帷多留小窗,另备窗帘。历代统治阶级都曾制定过轿子的形制等级,体现在轿子的大小、帷帐用料质地的好坏和轿夫的人数等方面。民间所用的轿子分素帷小轿和花轿两种。前者系一般妇女出门所用之物,后者则专用于婚嫁迎娶。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素帷小轿、花轿都被旅游业启用。花轿多设置在旅游点,与中国帝王传统的结婚礼服——凤冠、霞帔配合,用来接待中外游客,举行中国古代婚礼仪式,或用作拍照道具。素帷小轿则作为江浙山区的一种民俗交通工具,用来迎送中外游客。
中式婚礼的一般流程
抬轿起程:(1),鸣炮绑轿。古代婚礼所用花轿是活轿。也就是可拆开的花轿。在婚礼开始之前,主家要首先请抬轿人吃饭,送上烟茶和利是(红包或者一块红布,里面放上至少一文钱)。然后放鞭炮,请老师们开始捆轿。捆轿完成之后,轿头向主家贺喜,表示可以开始了。中式婚礼讲究一个良辰吉时和在路上婚礼安全。所以,主家一般的情况下都会对轿工(下力人)很客气。如果有舞狮子的和唢呐队,礼遇也是一样的。(2)祭祖仪式。在花轿乐队舞狮子准备的同时,祭祖仪式开始,有司仪按照古制引领新人父母和新郎官开始祭祀仪式。首先是拜祖先灵位:男主人公上前一步,深深作揖--跪拜---叩首3次,接过礼仪官递给香烛,高高举过头顶,站在左边的礼仪官接过香烛,插在香炉上。起立,后退一步,左跨一步,作揖,跪拜---叩首,重复以上动作,开始敬拜男祖先灵位,然后敬拜女祖先灵位,以此类推。礼数各地区不尽一致,有三扣九拜二十四礼之说。整个祭拜仪式结束之后,方可进行其他仪式。(3)新郎官戴红仪式----成人礼:及冠仪式。第一步,有全福之人给新郎官梳头揭发--及冠。第二步穿戴红色衣服,佩戴红绣球。第三步,叩谢父母。(4)起轿仪式。在鞭炮锣鼓、唢呐、舞狮的伴随下,花轿开始起程。(5)迎亲仪式。到新娘家之后,也有一整套仪式。可以根据新娘家要求来做。(略),男方按照三请的仪式,请新娘上花轿。(6)新娘上花轿仪式。有娘家全福之人给新娘梳头,照轿,扫轿,敬天地神灵(酒)。新娘穿戴绿色衣服和鞋子。罩红伞出门。出门按传统,新娘应该被兄弟背出来送上轿子。不过现代人多独生子女,多由新郎亲自送上轿,通常也改背为抱了。另外按照习俗是要给轿夫红包的,因为他们会有意颤动花轿,俗称“抖轿”,一抖福,二抖喜,福喜双临门,讨个好彩头。鞭炮齐鸣,花轿起程返程。

*麽性子:花轿到婆家之后,现有舞狮子人到村口处迎接,-----接囍。到新郎家门口处之后,先在门口处颠轿,大约十道二十分钟,可以走龙摆凤。这个过程叫做“麽性子”,也就是磨一磨新娘子的性子,到婆家更温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