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深圳医院 脱发:《千古才情万古对》之钟耘舫不愧“长联王”(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45:26

钟耘舫不愧“长联王”(上)


    四川江津(今属重庆),古称江州。地处泸州、之间,控涪陵、合川之冲,素以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而著称于世,闻名天下。清道光年间,一位名不见经传、事不见史册的“奇人”就诞生在这里。他就是“对联才子”、“江津才子”、“长联圣手”、“长联王”钟耘舫(1847—?)。钟耘舫又名钟祖。之所以说他是个“奇人”,是因为他人奇、诗奇、对联更奇。他自称“铁汉”,号“铮铮居士”。他一生怀才不遇,人生道路坎坷,曾因文字切中时弊,揭发贪官污吏而入狱。他“性情真挚,一生不作欺人语”,“为人豪爽倜傥,性刚简而不能谀”,“一副傲骨直刺贪官酷吏、秽气邪风”,“与人多直言不讳”。他最爱阅读笔记杂书,对“经典”著作兴趣甚少。他写的文章光华璀璨,不落俗套。更为难得的是他最喜欢编撰联语,尤擅长联。他毕生创作了1850余副对联,无不脍炙人口。他晚年撰写的212 字的成都望江楼崇丽阁长联闻名遐迩;长达1612字的四川江津临江楼联,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他的整个生命,与对联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联笔锐不可当,尽扫绮丽粉饰之风,构思卓然不群,不愧为奇横盖世之作,其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无不与对联息息相关:他因联而扬名,因联而落第,因联而结百年之好,因联而罹祸,最后亦因联而终,有《振振堂文集》为证。
    钟耘舫年幼时,尽管家里很穷,但他父亲还是把他送进一间离家不远的塾馆念书。塾师姓董,原是道光初年的大学士,因触犯朝廷当权者而隐居于江津,并常以当地先贤、曾辅助孔明诸葛亮治蜀的名士、蜀汉大司马董和自比,对其清廉洁己推崇备至。每当授课之时,总免不了抨击时政,以吐心中不快。
    有一天,董先生正给众学童讲《张中丞传后叙》。之后,塾师问:“他有一句我时时讲起的名言,众学童可曾记得?”学生们听得正入神,老师的突然发问,竟无一人立即回答出来,唯独钟耘舫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朗声答道:“杜老夫子言:‘我得志饶君子不饶小人’!”塾师喜不可言,又向学童们突然发问:“杜老夫子之言极是,尔等又何以对君子与小人?”众学童忍不住窃窃私语,有的说,君子可敬,小人可畏;有的则言,君子可饶,小人亦不可不饶;还有的人议论说,孰为君子,孰为小人,实难分明……此刻,钟耘舫欲言又止。董先生向他问道:“祖曷不言其志?”钟耘舫霍地站起,声音格外响亮:“我是得志饶君子不饶小人,失意也是饶君子不饶小人!”奇语惊人!董先生捋须赞道:“孺子可教也!”兴高采烈之余,他又命钟耘舫属对,想以此再观钟耘舫的心志。先生的出句是:
    满腔子都是恻隐。
    其意显然与“饶君子”相关。钟耘舫明白老师的用意,答对对句道:
    一肚皮不合时宜。
    ①民间传说又称,唐代诗人李群玉曾与一塾师妙对过这几副对联。②③同此。
    意即“不饶小人”,董先生点头称是,并夸赞说:“‘不合时宜’4字洒脱不俗,妙!”说罢,又吟半联:
    嬉笑、悲歌、怒骂。
    这是老先生的又一次借题发挥。钟耘舫不慌不忙地答对道:
    诗仙、剑侠、酒狂。
    董先生一听连声叫好:“对句气势十足!”接着又诵出句:
    富难淫其心,为伦类中所当行其事。
    钟耘舫答对得格外响亮:
    威不屈所志,做天地间不可少之人!
    董先生满怀喜悦,称赞说:“好个‘威不屈所志’!好个‘做天地间不可少之人!’祖之言深得吾心!”
    钟耘舫7 岁那年除夕,江津城内李家新建的一座祠堂落成,全城的有名之士均前往李家祝贺。一时间,李家张灯结彩,车水马龙,好不热闹。李家主人见宾客如云,心中大喜:“难得今日盛会,当请诸位来宾尽兴而乐!”随即吩咐总管让厨房加紧准备,尽早开宴。塾师董先生这一天也带着得意门生钟耘舫赶到李家道贺。主人素来对董先生特别敬重,此日特意与董先生及几位老者在高楼上品茗畅谈。谈兴正浓之际,一老者突然发话:“高楼幸会,何不以对句为雅事?”李家主人欣然表示赞同。坐在老师身边的钟耘舫一听要对句,高兴得鼓起掌来:“对句最乐!对句最乐!”主人起初并未留意席上还坐着一个小童,听罢此言,忙问董先生:“小童何名?”董先生得意地说:“老朽学童钟祖。”主人见钟耘舫眉清目秀,落落大方,甚是高兴。他靠近钟耘舫问道:“能对句否? ”钟耘舫回答说:“从师学焉,略知一二。”主人闻听,更加高兴地说:“既如此,我出几比考你,若尽为佳对,当赏香茶!”说罢,先吟半联出句:
    经传道德五千言。
    联句述老子李耳撰《道德经》之事,语切李姓,若要对出佳句,当然也应举李姓故实,以求与李氏祖祠相关。钟耘舫看了看老师,老师投之以信任的目光。他静下心来,款款对出对句:
    胪唱儿孙三百辈。
    古时候,皇帝金殿召见,唱名传呼进士为“胪唱”。唐代时曾放李姓300 人上榜,故钟耘舫的对句以此为题,夸赞李姓人家人才辈出,层出不穷,主人听罢满意至极。沉思片刻,主人见楼下茂竹青翠,忽有所感,又出半联:
    虚心成大事,事见君子气。
    乃以竹喻人。钟耘舫深解其意,脱口答对道:
    劲节显奇才,才得高人风。
    乃以竹自喻。弦外之音是,我将以翠竹为楷模,做守气节、多奇才的好男儿、大丈夫。
正当座上众人七嘴八舌地称赞对句时,远处厨房方向吹来阵阵微风,送来缕缕肉香,主人由香味联想到此刻厨内正是炉火熊熊、沙罐肉汤滚滚之际吧。遂以此为题出句道:
    汤开罐滚,红火炉中三尺浪。
    岂料这一比非常通俗的出句,竟一时难住了“神童”钟耘舫。他一时想不出好句,只得转眼看着董先生。董先生含笑不语。正在为难之际,忽然楼窗外传来阵阵鞭炮声,震耳欲聋。这炮声一下子触发了钟耘舫的灵机和妙思,只见他高兴地说:啊,有了,有了——
    烟飞爆响,青云路上一声雷!
    ④据民间传说,清代光绪年间湖北蕲水“神童才子”李仕彬曾与塾师对过一副与此相似的对联。联作:火烛冲天亮,文光射斗;惊爆落地响,怒气冲天。
    主人听毕欣喜异常,说:“连对3 联,对对皆佳,小客人当饮香茶!”忙命佣人送上一杯香茶外加两块甜饼。钟耘舫非常有礼貌地谢过主人,正欲执杯饮香茶时,主人忽见茶杯上醒目的“太极”图案,不由得又吟一比出句:
    杯中含太极。
    主人心想:“就是神童也未必能对上这比即兴妙句。”谁知钟耘舫不慌不忙地举起甜饼吃起来,并足对道:
    腹内孕乾坤。
    虽只5字对句,却引得在座者无不夸赞。有的说:“即兴为对,命名似易实难!”有的道:“乾坤者,天地也。以二饼喻之,甚当,甚当!”有的云:“一语双关,巧为心声。难矣!妙哉!”
    最激动的还是李氏主人:“上一联对句已寓凌云之志,此联对句更见其胸襟,用语不同凡响。此子真不愧神童之誉也!来人哪,赏神童美酒3 杯!”主人竟然兴奋得忘记了小小年纪的钟耘舫怎能饮酒这个茬。
    钟耘舫上前答谢道:“多谢主人盛情!”落落大方地接过美酒,献给自己的老师董先生,说:“若无恩师教诲,学生岂能有今日之对句?美酒当敬恩师!”董先生笑得更甜了。
    从此后,“钟耘舫神童善对”的美名,很快就传遍了江津一带。由于有名师指点,加上勤奋好学,使得自幼就有“神童”之誉的钟耘舫终于成长为“江津才子”和“对联才子”。
    这一年,科考临近。钟耘舫家境贫寒,祖父久病未愈,父亲又沉疴不起,这一切无疑为他的学习和进步设置了不少难关,但他夙兴夜寐,锐意攻读,终于在童试中以最优异的成绩考取廪生。
    为了取得参加每3年一次乡试的资格,同乡的生员们都必须参加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考试。这种考试虽不是大规模的科举考试,但它却事关重大。钟耘舫和他的学友们怀着初战必捷的信心和决心前去应试。
    临考前一天,薛秀才邀请钟耘舫到一座酒楼上小饮。邻座几个人也是生员,他们高谈阔论,话题离不开考官、考试的事。一个胖脸秀才说:“听说主考官肖学政,名叫儒卿,威风之至,每到考场,便命人在考场外张挂一副对联……”没等他把话说完,一个口齿伶俐的秀才把话接了过去,说:这副对联写的是:
    场列东西,两道文光齐射斗;帘分内外,一毫关节不通风。
    另一个矮个头秀才,放下酒杯,很神秘地说:“别看学政那般威严,可他一看见银子就软了!还有……”秀才们问:“还有什么?”矮个头秀才接着说:“听他的一个亲戚讲,他这个考官虽名为学政,实则胸无点墨,上次考试时,他就胡乱判卷,将卷中引《周易》‘贞观’语批为‘汉代年号’;将引《毛诗》‘佛时仔肩’之‘佛时’判为梵语……”秀才们深感意外:“未料到这样的人当主考……”坐在旁边的钟耘舫越听越生气,拳头越攥越紧:“哼!如此不学无术者能具慧眼,如此昏官能‘一毫关节不通风’!”这时,胖秀才凑过身来,对钟耘舫说:“久闻祖兄擅长联对,何不撰句刺刺肖学政?”薛秀才忙道:“不可造次!钟兄童试已名列前茅,科考取胜不费吹灰之力。倘若孟浪为之,岂不葬送了功名前程?钟兄应三思才是!”钟耘舫慨然道:“钟某敬清官如父母,视昏吏如小人,刺刺昏庸无耻之辈又有何妨!”随即起身口占一联:
    本非正人,装作雷公模样,却少三分面目;惯开私卯,会打银子主意,绝无一点良心。
    ⑤关于此联来历,民间另有一说,称清代同治年间,四川某县县官名叫柳儒卿,欺上瞒下,横行不法,人送外号“柳剥皮”,有人以其姓名析字成此联。
    此联巧析“儒卿”二字,讽刺肖学政善作伪装,贪赃受贿,用笔辛辣。
    众秀才齐声叫好:“妙语!妙语!”那位口齿伶俐的秀才又说:“何不再吟一联?”薛秀才劝道:“钟兄,不必了吧! ”钟耘舫微微一笑道:“薛兄,一联难以尽兴啊! ”说罢,举杯一饮而尽,又诵一联:
    佛时是西域经文,宣圣悲啼弥勒笑;贞观系东京年号,唐宗错愕汉皇惊。
    此联嬉笑怒骂,专刺肖学政胸无文才,用语犀利无比,秀才们听罢,莫不赞赏:“钟兄性刚简而不谀,方能为此等出色文字,我等敬佩! ”钟耘舫酒肆吟对联嘲讽主考官的事,很快就传到主考耳中。科考结束,品评试卷,副主考认为钟耘舫的试卷文章气势磅礴,立意超群,理当名列榜首。肖学政用心叵测,一听大为反感:“钟祖口吐狂言,诋毁朝廷命官,理当问罪,何言名列榜首?”副主考争辩道:“大人主试,须以文取人,勿以人废言……”他还想再往下说,肖学政离座拂拂衣袖,脸上的横肉直颤:“吾意已定,不必再议了! ”放榜以后,全县士人大哗,榜上有名者,多是富家子弟中的酒色之徒,钟耘舫及几个极有文才的廪生都落了榜。钟耘舫忍无可忍,会同一群愤懑无比的学子赶到贡院,一见“贡院”二字匾额,更是怒不可遏,一把抓起薛秀才手中的纸笔,大书“卖完”2 字贴于“贡院”匾额之上。接着,又在考场外那副主考张挂的对联末尾各添4 字,使对联变成:
    场列东西,两道文光齐射斗,虚张声势;帘分内外,一毫关节不通风,尽是谎言!
    众人见此妙改,大声赞道:“寥寥数语,解我士子心头之恨,痛快,痛快!”
    落第以后,钟耘舫闭门不出,每日以吟联撰对为乐。一日,他读毕《聊斋志异》,感叹蒲松龄为后世留下了这部嬉笑怒骂、刺贪刺谑的巨著,深赞其才,又联想到蒲松龄屡试不第、发愤笔耕的生平,更是感慨万千,禁不住高声吟诵起蒲松龄落第后撰刻于镇纸之上的那副脍炙人口的联语来: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吟诵毕,心潮仍未平息,情有所动,即磨墨抻纸挥毫,抄录下这副名联以自励。正在此时,自恃才高的王秀才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道:“钟兄,一人在家挥毫,雅趣不少矣!”钟耘舫见是他来,忙起身相迎:“请坐!心中烦闷,捉笔消遣而已,何来雅趣?王兄喜形于色,有何乐事? ”王秀才得意地点了点头:“岂敢,岂敢!小弟不才,已被张大官人家聘为塾师,今特来告知。”王秀才所说的张大官人,是本地臭名昭著的财主,掠人财产,高利盘剥,夺人妻子,无恶不做,远近百姓莫不切齿痛恨。钟耘舫心想:“为这样的恶人家效力,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真是可憎……”想到此,他握了握拳头,不再言语了。王秀才只好讪讪道:“钟兄又要说我奴颜屈膝了吧?其实,我也是尽传道、授业、解惑之职,你又何必动气?”不说动气还好,一说动气,钟耘舫真的动了气:“为人师者,须心正志坚。心正道乃直,志坚业始成。寄身张某,本为人所不齿之事,你却……”王秀才这才尴尬起来,忙辩解道:人各有志。钟兄大可不必为此动怒。岂不闻古人有言——
    友如作画须求淡。
    钟耘舫瞪了他一眼,指着墙壁间自己写的一幅横幅——庄子的《逍遥游》,回敬道:
    文似看山不喜平。
    ⑥关于此联,在很多楹联书中有载,惜未指作者姓名。但一般均列入“居室联”或“格言联”类中。一说为两个未留下姓名的秀才应试后所对。
    从字面上看,两人所对此联似在谈文,其实是借此表明人生态度:不愿平平庸庸度时光,不甘心逆来顺受。王秀才自讨没趣,见钟耘舫刚抄录的对联旁还有一些纸,便随手抓来,提笔在纸上写出半联:
    上有加餐饭,下有长相忆,如意事常有。
    钟耘舫知道王秀才要用笔与自己对句,只觉好笑,随即从笔筒中另取一支笔濡墨书对道: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敢为人所难。
    表明自己宁肯以“清”、“直”为生活准绳,决不苟且行事。王秀才不甘心就此作罢,又拖长了声调说:“不过依我看,我总还有事可做,这比钟兄天天在家枯坐好啊!”钟耘舫听罢,只“哼”了一声,不屑一顾。王秀才对钟耘舫的“回击”再也招架不住了,自感理亏,便要匆匆告辞。钟耘舫笑道:“王兄今日既喜对句,何不再为此乐?记得前人曾出半联,至今尚无佳对,老兄可否赐教?”稍作停顿,钟耘舫徐徐吟出那半联:
    钟鼓楼中,终夜钟声撞不断。
    ⑦据说这比“绝联”已流传久远,至今无人能对。
    钟耘舫是想借此难以为对的旧“绝对”上联,再刺一刺王秀才。
    “钟”字既切自己的姓氏,又与“中”、“终”、“撞”( 平声) 字音相谐,“钟声”又巧寓自己心中之语,又赋“撞”以讽刺意味。如此含蓄巧妙之句,王秀才又怎能对得上呢?在钟耘舫爽朗的笑声中,王秀才一心只想早点溜之大吉,不料慌慌张张跨门槛时,差点跌倒。
    春节快到了,江津城热闹非凡,人们办年货、买鞭炮、备香烛,还忙着请人“书红”,喜迎新春。钟耘舫在自己狭小的书房门两侧贴上刚写好的一副春联:
    几根穷骨头,撑起气运;两个大眼孔,看倒乾坤。
    就听得有人急问:“钟先生在家吗?”钟耘舫抬头一看,认得来人姓项名龙,是城北大街项老者的大儿子。项家以卖酒为生,为人胆小、老实,平时写书信、请帖之类,都要请钟耘舫帮忙,因此钟、项两家时有交往。钟耘舫心想,眼下项龙匆匆找来,莫不是又要自己去写什么?钟耘舫忙让项龙进屋。还未等坐下,项龙就急匆匆地说:“钟先生,急死人了!快请帮个大忙吧!”钟耘舫忙问:“何事这般匆忙?”项龙说:“怎么不急!别人把春联贴出来挖苦我们,能不急吗?”钟耘舫想:“项家一贯谨慎,从不招惹是非,居然还有人用春联来戏弄他们?”他要项龙尽快讲明事情的缘由。项龙说,他家对门住着一个姓刘的举人,此人一贯横行乡里,为人刻薄狠毒,每年春节,他都要贴出大红春联来显扬刘氏“家威”,贬低别人,大有不可一世之慨。今年,刘举人家又早早贴出一联,围观者不少。观看的人明知联中有“刺”,也不敢说。为此,父亲命他火速前来找仗义勇为的钟耘舫帮忙。听完项龙的叙述,钟耘舫很感兴趣地问:“项龙,刘举人家写的是什么春联?”项龙一板一眼地背了出来:
    击败项王成帝业;匡扶洪武定皇基。
    ⑧类似的以显扬家声而斗对的故事,民间流传很多。如某地旧时一朱姓人家建祠堂,撰联云:两朝天子;一代圣人。言后梁朱温、明朝朱元璋、理学家朱熹本事。同村项姓人家看后不服,也在新建祠堂大门上悬挂一联,企图压倒对方。联作:烹天子父;做圣人师。言项羽、项橐本事。又传有刘、项2人旅居外地,过春节时,刘某撰书一联贴于门首:曾为两朝天子;又做一代圣人。言刘邦、刘裕分别代表两朝天子,刘基为“圣人”本事。项某不服,亦题联于门曰:曾烹天子父;又做圣人师。仍言项羽、项橐本事。⑨⑩同此。
    上联述刘邦击败项羽称帝之事,下联写刘基(字伯温)辅佐朱元璋建国之事,全联尊刘抑项,字字咄咄逼人。钟耘舫听着听着,右手五指慢慢收拢:“真是欺人太甚!难道就只准你显扬家声,不准别人扬眉吐气吗?哼! 来而不往非礼也,看本廪生怎生回敬你这位大举人!”说罢,吩咐项龙:“磨墨,铺纸!”当即挥毫写下一联:
    勇烹天子父,此勇谁比?才作圣人师,斯才他无!
    写毕,钟耘舫放下笔来,给项龙讲解说,上联用楚汉相争时项羽对刘邦言必烹刘邦的父亲做肉羹之事;下联用孔子以7龄童项橐为师之典,全联尊项抑刘,字字语不饶人。项龙越听越高兴,拿起春联就要走。钟耘舫让他稍等,挥笔又成一联:
    人王失箸犹惊,惊犹见诈;殇帝乱伦极乐,乐极生悲。
     “殇帝”为南汉刘玢谥号。刘玢即位后,在为其父举丧期间,仍于宫中饮酒作乐,裸男女而嬉,又时与娼女夜行,后为人所杀,在位仅一年。“人王”指三国时刘备。刘备为屈伸计,曾隐其大志。曹操有一次同他饮酒,称他为英雄,他以为曹操已察知其心,致使手中所执之箸失落地上,惊恐万分,正巧此时迅雷突起,刘备即以畏惧迅雷为借口加以掩饰。钟耘舫的上下联分述这两个刘姓君主乐极生悲、奸狡诡诈之行,以此痛斥刘举人。
    项龙得此2 联,飞跑回家,和父亲有说有笑地将两副春联贴了出来。没过多少时辰,刘举人便灰溜溜地叫人将自己门上的春联撕掉了。
    春节过后,又迎来了“三月三日天气新”的美好时光,这一天是人们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好日子。上午,钟耘舫在家挥笔练过大楷之后,即乘兴出城游览。他先游江津绝胜处,即有名的前八景和后八景,每到一景,他都要将明人江渊的题景诗句吟诵一番,甚觉惬意。游完八景,日高身热,钟耘舫只想解渴充饥,忽见远处村落有一小店,便快步赶到店前。举目一望,小店为竹架草脊结构。细看店内,清一色竹椅竹桌,整个饭店倒也算得上是清爽典雅的竹园。再看店门,上有一匾,大书“金玉园”3字,匾下门两侧悬有一联:
    生意如春意,兴隆通四海;财源似水源,茂盛达三江。
    钟耘舫心想:“这匾额之语也还不俗。只是联语在此处似有虚泛之嫌……”想着想着,不觉间走进店来,在斜对门面的地方选好一把竹椅坐定,只见炉旁一个伙计正忙着揉搓汤元粉,铁锅内沸水腾浪,热气冲天,店中另两名伙计正无精打采地给三两个客人看座,那边柜前坐着一位老妇人,面带愁容。不用说,她就是小店的女主人了。
    见此情景,钟耘舫心中纳闷:“此时正该宾客盈门之时,为何店内冷冷清清?莫非汤元少而无味?”小伙计这时走了过来,问钟耘舫:“客官来碗汤元吧!要附油的,还是要芝麻的,还是要冰糖的?我们店里的汤元味道正、皮儿薄、汤又爽口不糊嘴,吃了包你满意……”小伙计说个不休。钟耘舫微微一笑:“小兄弟真个能说会道,那就来碗芝麻的吧!”不多时,汤元就煮好了。小伙计正要给钟耘舫送去,女店主却从他手中接过热气腾腾的小碗,亲自送到钟耘舫跟前。钟耘舫客气地接过碗,吃罢汤元,顿觉爽快,小伙计之言一点不假。他又要了一碗冰桔汤元,待这碗汤元下肚,饥渴全消,精神倍增。女主人前来收碗时,钟耘舫禁不住问:“老妈妈,生意还好吧?”“唉!不瞒先生你说,小店开张不久,生意还不错。可眼下就不像对子上写的那样,什么‘通三江’、‘达四海’了!”“为何不在闹市开店?”“本钱不足,岂敢有这样的奢望?只求这里多来几位客人,也就心满意足了。” “那好办,如蒙不弃,小生愿为代劳。”女店主虽不明白眼下这位先生怎样用妙法让她的汤元店“发”起来,但对他却深信不疑:“那就有劳先生了。”钟耘舫也不再客气,抽身出店。小伙计匆匆赶出店外:“客官,你还没有付钱哩!”“我岂敢白吃贵店的美味汤元?”他边说边转身,向店主道:“老妈妈,可否让伙计明日到江津城中我钟耘舫家中取钱?”女店主相信他不是骗吃的,又听他曾说定“代劳”之约,便点头答应了。
    第二天一大早,小伙计就找到钟耘舫家,钟耘舫笑着请伙计进入自己的书房,让他喝茶,随后递上已写好的一副对联:鼎清馨皆适口,馨招来云外几多客;玉樽美味好充饥,味引出洞中无数仙。
并说:“小兄弟,请把它送给你家主人,烦她贴在店门外,3 日之内,贵店生意一定会好起来的。记住,这是我付的汤元钱!”小伙计疑惑了:“这几个字也能当钱?”本想再说些什么,又想起女主人临走时的叮嘱,也就不作声了。女店主听罢小伙计讲述的经过,便让他取下店外那副旧对联,换上钟耘舫新写的这一副。果然如钟耘舫所言,没过3天,远近士人客商纷纷光顾此店,他们欣赏着对联,无不称赞联语作者巧嵌“金玉”店名,用笔奇特、想象丰富。品联之后,又无不落座品尝汤元。“金玉园”的生意就越来越红火了。
    约摸过了半个月时间,女店主喜笑颜开,亲自到钟耘舫家来致谢,并请教联句招引顾客的奥秘所在。钟耘舫淡淡一笑:“贵店那副旧对联,各处商号都可见到,很难引人注目。小生另书之句,在贵店的店名上作了一点文章,力求翻出新境并与贵店生意相关,不期果如所愿。”女店主听了,方知此妙联之妙用。就这样,钟耘舫“以联付钱”的事,便越传越远了,临别时,钟耘舫又为女店主书写了两副对联。其一是:
    宇内江山,如是包括;人间喜乐,同此团圆。
    民间又传旧时北京一家专卖馄饨和元宵的小吃店曾悬挂过一副与此联十分相似的对联。联作:宇内江山,如是包括;人间骨肉,同此团圆。
    另一副是:
    为己忙,为人忙,忙里乘凉,喝杯汤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求乐,到竹园来。
    民间另有传说称,广州(一说北京,一说岳阳等等)某茶楼(一说酒楼)曾悬一联,与此联相似。作: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
    金风送爽,桂蕊飘香,转眼又是一年中秋佳节。
    黄昏临近,钟耘舫正在书房吟诵诗书,学友薛秀才前来邀他同游江津名胜万景楼,钟耘舫欣然应允,一同前往。
    来到万景楼时,天已快黑,钟耘舫和薛秀才尚未及上楼,却见不少游客面带怒容从楼上下来了。有人愤然道:“成何体统!成何体统!”钟耘舫感到奇怪,忙上前询问。一个后生怒气冲冲地告诉他:“楼上有几个臭秀才,聚众狂饮,胡闹了整整一天,还不准我等登楼赏景!”闻听此言,钟耘舫不由怒气顿生:“哪里秀才竟敢如此横行,有辱斯文! 我倒要上楼去见识见识! ”薛秀才赶忙上前劝他:“君子自重,不必为这班人动气!钟兄,我们另找个地方饮茶去吧! ”钟耘舫略露不悦之色,问:“薛兄为何如此胆怯?”
    说罢,钟耘舫拉着薛秀才一同上了楼,只见楼上灯火齐明,本城出了名的6个“草包秀才”正在狂饮,一个个袒胸露腹、举杯猜拳,吆喝声、狂笑声格外刺耳。6个秀才中,只有受聘于张大官人家的王秀才认识钟耘舫。王秀才一见钟耘舫到来,知道不好对付,只好上前陪笑道:“钟兄,久违了!今日光临,有何贵干? ”“登楼观景! ”钟耘舫压住火气朗然作答。钟耘舫正打算上前质问他们为何霸占此楼行酒作乐,薛秀才赶忙抓住他的手,悄声道:“钟兄息怒。我们还是观赏观赏江津夜景吧!”钟耘舫不理睬薛秀才,直冲6 个秀才而去。王秀才满脸堆笑:“钟兄有雅兴饮酒乎?”钟耘舫道:“此处只有败兴,何来雅兴?”“既不饮酒,可敢与我们对句为乐? ”插话者是钟秀才。钟耘舫道:“请出句! ”6 个秀才围成一圈,叽哩咕噜商议了好半天,才推出曹秀才先出半联:
    画本妙天然,此楼真高百尺。
    词切此楼此景。钟耘舫从容答对道:
    人生行乐耳,有酒更尽一杯。
    意在嘲讽6个秀才贪杯寻欢,有辱斯文。
    自恃很有文才的章秀才不甘示弱,他见月上高楼,遂吟出句道:
    秋中赏月对高楼,月对高楼酒上游。
    钟耘舫明白,此句切时、地、酒、月,又是回文,不觉微微一笑,将此句反念作对句:
    游上酒楼高对月,楼高对月赏中秋。
    估计这则民间传说故事中的联句可能有误。因上下联末字同为平声,不合联律。
    谢秀才见钟耘舫对句不费吹灰之力,曹、章两秀才连出两比对句,均未能讨到半点便宜,也出来帮腔,他将民间传说中的一比出句稍加改动,吟道:
    此夕月无光,点数盏灯又为乾坤增色。
    意在夸耀他们6个秀才在此寻欢作乐,天地也有光彩。钟耘舫哼了一声,也将民间传说中的对句巧加变动,对道:
    今秋雷未动,吟一句对更替天地扬威。
    此联民间又传作:除夕月无光,点数盏灯,替乾坤生色;新春雷未发,击几声鼓,代天地扬威。有说系清代大臣张廷玉幼时对其父出句;有说是清代陶澍9 岁时对祖父出句;也有说是清代“神童才子”李仕彬幼时对塾师出句;还有一说称清代文人闵鄂元幼时随其父去毛尚书家,毛尚书提议斗对,一幕僚望着辉煌的灯火出句:元宵不见月,点几盏灯为河山生色。众宾客无人能对。闵鄂元听到阵阵鼓声传来,应声而对: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惜无所本,存而不论。
    意即我钟耘舫的对句足以为山河壮色。谢秀才碰了钉子,洪秀才摇头晃脑地又出半联:
    闲人免进,贤人已进。
    自命为“贤人”,贤人既已上楼,后来者当为“闲人”,不准入内。听到如此大言不惭的出句,薛秀才忍不住要痛斥对方,正要发话,钟耘舫已给对方以迎头痛击:
    盗者先来,道者后来。
    此联民间又传作: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近人改作:闲人免进贤人进;捞者莫来劳者来。借以讽刺“下水摸鱼”、“雁过拔毛”的检查团、参观团等。
    巧妙地将先到楼上的6 个秀才比作“盗者”,称后上楼的薛秀才和自己是“道者”,气得洪秀才一下子耷拉下脑袋。王秀才见几个人都不是钟耘舫的对手,赶忙站出来出句,企图挽回6 秀才的面子:
    廪生抹围裙,斯文扫地。
    王秀才知道钟耘舫是廪生,后因闹考场、贴对联得罪主考而落第,故拟此句挖苦讽刺。钟耘舫并不示弱,针锋相对,予以反击:
    志士诵豪言,庸才惊心。
    民间另传清末三大奇案之一“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主、杭州举子杨乃武曾书:大清双王法;浙省两括台。因此与余杭县衙结冤,被构陷入狱,问成死罪。杨乃武遂在狱中书写“举人变犯人,斯文扫地;学台充刑台,乃武升天”一联诉冤,惊动京城上下及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几经周折,终得平反昭雪。
    就这样,钟耘舫独自一人舌战6 名秀才,直斗得6个秀才个个垂头丧气,狼狈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