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的图标不见了:大学毕业后%就业现状与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08:13
大学毕业后%就业现状与分析       1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分析

1.1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我国教育部统计,从2001-2006年,全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就业人数、未就业人数如下表显示:

表1-1 2001年至2006年全国大学生就业情况

年份

毕业生人数

(万人)

就业人数

(万人)

未就业人数

(万人)

百分比  %

数据来源

2001

114

102.6

11.4

90

经济参考报:《2003年:100万大学生待业》

2002

145

116

29

80

新华社:《全国高小2002届毕业生就业率已达80%》

2003

212.2

148.5

63.7

70

中国青年报:《2003年至2005年普通高校不用说的平均就业率》

2004

280

204.4

75.6

73

2005

338

245.4

92.6

72.6

2006

413

289

124

70

国务院召开2007年全国高校不用说就业工作会

从表可以看出,每年的毕业生在增加,未就业人数也在怎张,而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尤其是2003年以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没有超过74%,原因在于,从1999年开始,我过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调查结果显示,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340.87万人,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413.42万人,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556.09万人,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719.07万人,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903.36万人,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1108.56万人,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1333.5万人,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1561.78万人,高校毕业生的绝对人数逐年上升。

与此同时,供需反差较大,社会需求相对不足,自1999年开始招生规模的无限扩张与社会有效需求数量的严重脱节,据全国各地人才市场统计,“2001年全国人才需求约387万人,2002年全国人才需求约605万人,2003年全国人才需求约862万人,2004年全国人才需求约990万人,2005年年全国人才需求约1180万人,”因此,形成“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格局,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难格局基本形成,另外,随着扩招人数的增加,毕业生的绝对人数逐年增长,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人口出生的第二个高峰期,社会劳动人口增速过快,计划体制下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需求相脱节,与毕业生就业期望相关等等。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就业率还是很低的。据国际文化教育事业处统计,2004年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量,加拿大为580人,美国为520人,韩国为571人,而我国只有120人;按毛入学率计,1997年欧美等发达国家为61.1%,其中美国、加拿大高达80.7%。我国即使按2004年数字统计,也才刚刚达到19%;与我们同处亚洲的韩国为71.69%,泰国为31.92%。这都充分说明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可见,扩招与就业难都没有必然的联系。大学生需求方面也存在着深层次的体制问题。主要是民间投资受到制约,中小企业数量人少,民问中介、社区等组织不发达,自由职业者受到限制。日本1.25亿人口有6 6 0万个中小企业,中国近13亿人口只有7 0 0万个。从世界性的规律来看,一个国家的企业,99.5%以上是中小企业;观察中小企业数量与在企业中就业人员的关系,中小企业平均从业者为10人左右:而从就业的结构看,一个国家65%——80%的劳动者在中小企业就业;随着发展水平的不同,每千人企业数量也不同,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数量平均每千人50个左右;而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创业者等,中小企业就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多去处。

1.2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2.1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一些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

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据教育部统计,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为1:0.4。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1.2.2 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根据2003年至2005年的招生数据推算,今后5年内,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为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2%的高峰。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32.1%;2005年为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达到21.4%。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1.2.3 有就业意愿但未能就业的大学生群体值得关注

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社会上称之为“毕业漂族”。其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类:

一类是复习考研者。为提高自身的就业条件,获得更好的工作职位,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而选择考研的毕业生迅速增多,这部分人约占“毕业漂族”的30%左右。他们中的不少人集聚在大中城市的大学附近租房住,以便及时获得考试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培训。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则在三年后进入就业市场;若考不上,当年就会加入失业行列。

二类是边看边干者。有些是毕业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工作岗位;有些是因用人单位或个人原因,时而应聘,时而解约。这些人约占“毕业漂族”的20%。

三类是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他们没有考研的打算,仍将户口、档案放在学校里,虽然有就业的意愿但难以就业,他们约占“毕业漂族”的50%。其中不少人通过各种方式多次求职,但仍找不到工作,心理受到较大的打击。

在上述三类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第一类人有明确的目标,他们一般集聚在一起,互相鼓励,如无大的变故,属于相对稳定的群体。第二类人虽然边看边干,但能逐步融入市场,适应市场就业。但第三类人市场就业能力相对不强,心理较脆弱,而其数量在今后还会成倍增加。

2 从供给角度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而且在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大学生还极度缺乏但是从供给的角度看,我国的大学生人数及入学率也还是很低的。那么存在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2.1 从国家看,国民经济结构与国家政策对毕业生就业有很重要的影响

2.1.1二元经济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对于我国大学生来说,假设学生是一次性择业,考虑到我国二元经济的现实情况,大学生在就业时实际上存在着3类就业选择,分别是:第1类:在大中城市(或发达地区、东部地区,下同)体制内(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就业,有就业城市户籍。第2类:在大中城市体制外(如民企、私企)就业,无就业城市户籍。第3类:在小城镇(或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就业。

三类就业的收益不仅包含工资收益,还包括户籍收益、社会保障收益,那么对于上述三类就业,有:

就户籍收益而言,如果在大中城市就业而没有该市户籍,要付出许多额外的成本,仅子女入学的借读费每年就要多负担数百至数万元不等,一直负担至少12年,所以有第1类就业的户籍收益大于第2类就业的户籍收益;如果到小城镇就业,其户籍收益也低于大中城市户籍拥有者,例如子女入学虽然不用额外负担费用,但子女接受教育的质量比大中城市差;第2类就业者一般户籍都迁回了原籍(多为中小城镇),所以第2、3类就业的户籍收益基本一致。

就社会保障收益而言,由于行业性质、效益的差异,使第1类就业比第2类就业享有的社会保障(包括医疗、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等)范围和程度要高;而由于地方财力、管理规范化等原因,第2类就业的社会保障水平又高于第3类就业。

 就工资收益而言,第1类就业的名义工资收益或会略低于第2类就业,但非社会保障性福利收益(如实物分配)、享有闲暇更多些,并且在体制外就业更辛苦,所以二者的实际工资收益可视为相等;而在大中城市就业比小城镇就业的名义与实际收入都要高。

将上述3种收益加总,可以看到,第1类就业的收益大于第2类就业又大于第3类就业。在一次性择业的背景下,这种收入差距会一直延续若干年,因此,大学生面临的第1类就业的累积总收益远远大于第2类就业,又远远大于第3类就业。

从而,对于学生来说,虽然第2类就业的成功概率大于第1类就业的概率,但除非后者足够小,否则仍是大于0的,学生会偏好选择第1类就业。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政府公务员的计划需要数只有8400人,而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者多达38万人,报名录取比高达45:1,岗位需求与求职人数均完全不成比例。

  因此,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二元经济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而导致了大量学生对城市就业,尤其是对在大城市体制内就业的过度偏好。

2.1.2 由于经济结构引发的结构性失业是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失业分为三种:总量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结构性失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陈宇说:“劳动力总量过剩和结构性失业交织在一起,影响了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至少在本世纪前20年,这都是非常严峻的问题。”

   种种迹象表明,就业意愿和就业现实的矛盾非常突出,如果大学生就业意愿不发生改变,只是指望劳动力市场的改变来实现就业将是不现实的。市场不相信眼泪。中国当前艺术成就突出,影响较大的国画家刘大为语重心长地对参加论坛的大学生说,要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35.4%的应届毕业生希望去党政机关工作,而只有3%的人能实现这个愿望。

    来自人事部的数据显示,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分别为各级党政机关约占3%、事业单位约占20%、国有企业约占24%、非国有企业约占(包括私营和外资等)52%。

    同一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参与的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显示,有35.4%愿意去党政机关,18.9%选择去国有事业单位、17.8%选择去教学科研、13.6%选择国有企业、15%选择外资企业,而只有1.3%选择去私营企业。

  非国有企业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但大学生认为这类企业既无高薪又不稳定。以公务员为代表的党政机关只占非常小的份额,而大学生却将之作为首选。

2.1.3 国家部分政策使大学生就业渠道不通畅

就业渠道不通畅,表现在:一是非国有单位使用高校毕业生仍然受到进人指标、户口指标及档案等限制;二是高校毕业生的跨省市流动受到限制,如对毕业生收取增容费、出省费和其他一些不合理收费的政策;三是派遣制度的时间限制问题, 2002 年 2 月 8 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 ( 国办发[ 2002 ] )19 号 ) 的第七条规定,对于未找到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学校可根据本人的意愿,将其户口和档案两年内继续保留在原就读高校。但事实上,一些学校却规定毕业当年年底以后,不再办理派遣证。另外,目前大学生人数的增加,也是国家没有采取政策控制高校的招生人数所导致的。

2.1.4 政策引导力度不够

在就业意愿方面,在美国,中小学及特殊教育教师、护理、国民服务、军人等职业都存在着大量的需求,但按照劳动力市场机制,无法实现供求均衡,需要政策的介入。我国政府确立的方针是:“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要加强西部和民族地区人才开发,建立促进优秀人才到西部、基层和艰苦地方工作的机制。 2003 年,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我国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 2003 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各级政府要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工作条件”,“在艰苦地区工作两年或两年以上者,报考研究生的,应优先予以推荐,录取”。“报考党政机关和应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到非公有制单位去就业,并提出了相关的配套鼓励措施。

尽管如此,大学生仍然对热门专业、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一往情深,由此可见,政策引导的力度是不够的。 

2.2 从社会看,人们普遍的思想是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现在社会倾向于高等教育,而不重视职业教育,如此则造成了大批的企业不需要的大学生处于待业状态。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日前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81%的城市居民认同“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看法,60%的人表示为了孩子读书,举债也在所不惜。例如,我去陕西省旬阳县蜀河镇做了一次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人们对孩子上学的态度。调查结果是这样的:60%的家长在孩子上完初中后非要安排着上高中,其中70%的孩子都要靠自费上高中,80%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大学。只有40%的家庭特别贫困的孩子选择上了职中。而结果,上职中的孩子反而就业快。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3%,本科生为84%,高职(专科)生为61%。技术型专科生备受用人单位青睐,上海、深圳等地企业时常出现为聘用钳工、车工等技术型毕业生而竞相提供高薪的现象。有“一技之长”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然而现在的社会生产了很多“高学历”的人,有“一技之长”的人反而缺乏,所以出现那么多不能就业的人也是必然的。

2.3从学校看,学校设置的专业、开设的课程及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信息对毕业生就业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2.3.1 学校盲目扩招,使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蔡克勇认为,一般说来,高等教育的增长速度,应不高于或略低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但由于有些地方盲目扩招,高等教育的增长速度实际已经超过了8%,有的地方更是高得离谱。这是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自1999年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扩招挽救了一些面临生存危机的高校,使个别办学条件差的地方院校起死回生。有些高校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认为有了学生就有了学费,把规模扩张看成是“救命稻草”,于是拼命增加招生指标,不顾现实条件甚至违规违纪,擅自扩招。 从2002年的145万到2005年的340万,这种爆炸性的扩招是形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本专科招生1700多人,2004年升至2000人,2005年又升至2200人,每年增长至少10%;而在北京联合大学,去年本专科招生6870人,今年上升到7433人,增长比例也近10%。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曾长期分管高等教育,对此深有感触。他说,扩招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压力是很明显的。因为招生数量快速增加,高等教育投入增长跟不上规模发展,部分高校办学条件不足,高校生均师资、仪器设备、实习场地、教室、宿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地方,扩招后高等教育的经费并没有增加,一些高校靠收学费来维持生存。目前,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高校教师队伍水平亟待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压力。

2.3.2 学校专业设置存在问题

 长期负责学生招生就业工作的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生处处长万敬坤指出,有的学校为了多招学生,盲目开设专业成风。比如会计专业原来是文科类院校的传统专业,学生就业前景也不错,但是在看到这个行业的前景以后,多个理工科学校也马上开了会计专业,比如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结果造成会计专业毕业生过多,就业困难。类似这样的热门专业还有人力资源管理、新闻专业等,各大院校现在新开办的也不少。

    就业比招生滞后四年,而大局变化莫测。往往是招生时的热门专业四年后成了冷门,前途也由此黯淡。同时,为追风潮设立的专业也缺乏竞争力,一些院校的 “新兴专业”也往往很快没落,招生出现萎缩。以北京科技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为例,上一届毕业生有31人,这届29人,下一届28人,而今年才招生的一届只招了26人,甚至有的学生知道要被调剂到这个专业后宁可重新参加高考,也不上这个专业。另外,学校在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存在不足。调查显示:“就业的专题讲座”是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的最主要形式,其次为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 而提供“就业法律、政策专业指导”及“就业心理辅导”的比例则相对较小。提供“到对口单位深入实习”的比例最低。

详细数据统计如下图

图2-1 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就业指导主要方面

另外,部分学校为了增加招生人数,开设一些社会不需要的专业,使那些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比如历史专业,经考察,大部分历史系的学生都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就业很困难。

2.3.3 学校给毕业生提供的就业信息可能存在问题与不足

就业信息不对称:毕业生没有用人单位的足够信息,同时用人单位也缺乏毕业生的足够信息。

现在大学生求职的途径主要有:人际求职、人才招聘会、互联网、招聘广告、人才中介机构、短信和单位直接进校招聘等途径。当前那种农贸市场式的招聘会形式已不能适应当今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这种运作模式信息渠道比较窄,成交率比较低。从供给方来看,所有的学生,包括非应届毕业生都要到招聘会上看一看,这样的招聘会外但没有真实地反映出供需双方的情况,反而人为地夸大了供需不平衡,造成一种恐慌情绪,使学生、家长以及用人单位产生了错觉。

在大学生求职自荐材料中,假文凭、假荣誉、假成绩、假成果、假经历层出不穷。武汉一家用人单位在某次招聘收到的 84 份大学毕业生自荐表中,发现竟有 5 人同时为一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 6 人同时为某班的班长,这些现象也导致了用人单位和就业学生间的诚信危机。

就业信息不对称、缺乏针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体系(指导如何找饭碗和如何保饭碗)、缺少专业的职业顾问(指导找饭碗的方法)等。由于大学生就业绝大多数属于初次就业,他们对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了解不充分;如果没有适当的职业服务体系来提供就业信息与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市场过程显然面临着市场效率的损失。我们的毕业生因为不了解企业工作的性质,而误解为工作地域不好而不应聘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广东省某公司在一山区路段的工程需招员工,我院某专业的毕业生误解为工作的地域不好不愿意去工作,实际上该公司的总部设在广州,在此路段工作只不过是短期性的。

2.4 从大学生自身看,其本身的就业心理及其本身素质对其就业难度有着主要的影响

2.4.1 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1)大学生对就业地点的选择是就业是否成功的关键

大学生们对工作地区和工作部门的选择不均衡,使某些地区和某些部门人才过量,又使某些地区和某些部门人才缺乏。

从就业地点的选择上来看,绝大多数毕业生把理想的就业单位选择在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以及沿海开放城市,几乎无人选择县城及乡镇。即使不能在毕业派遣前找到合适的接收单位,很多毕业生也要逗留在这些大城市,成为“漂流一族”。

大城市大学生更偏睐外企。调查显示: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在就业选择时,选择外企的比例最高,来自中小城市、城镇、农村的大学生选择外企的比例依次下降。来自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大学生选择国有企业的比例高于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选择国有企业的比例。

详细图例、数据如下表:

表2-2 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比较

       地点

单位性质

大城市

中小城市

城镇

农村

民营企业

5.13%

5.47%

7.78%,

9.83%

国营企业

14.42%

20.00%

22.77%

20.22%

外资企业

43.91%

36.79%

27.67%

27.27%

私营企业

5.45%

5.85%

5.19%

7.05%

合资企业

9.94%

10.00%

11.24%

12.24%

政府机关

17.95%

16.98%

17.58%

16.33%

自主创业

3.21%

4.91%

7.78%

7.05%

从职业身份和行业部门的选择上来看,毕业生在选择所向往的职业时,公司、科研机构、党政机关的职业是排在前位,而选择到生产性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比例,即便是工科的毕业生也相当低。现实中,党政机关目前只能通过公务员考试接收少量应届毕业生,而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也进行向企业转制的改革,接收的毕业生数量也极为有限。从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改革的形势看,非国有单位发展迅速,很多三资企业、股份制公司、民营企业成为接收大学毕业生的又一主渠道,但毕业生选择这些单位就业还仅限于大中城市,到乡镇和县区民营单位的几乎没有。

上述这些由于城乡在物质、文化生活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使较多的大学毕业生希望能够到大城市、名企业等高性价比的环境就业,而不愿意到小城市、基层和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以及大部分大学生更愿意到需求少的党政机关和科研机构去工作而少数愿意去就业机会较多的三资企业、股份制公司、民营企业工作的现象已经形成了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素质的普遍提升及社会发展水平的跃迁,同时也造成了我国东部地区对于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呈递减趋势,就业空间逐渐缩小。尽管国家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有政策、制度的有力扶持,但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吸引能力仍处于较低层次,给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也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改善,而且也不利于人才的引进、区域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这样势必造成大城市、名企业等条件优厚的单位人才济济,甚至人才浪费,而那些急需人才去开发、建设的欠发达地区以及那些经济状况欠佳、处于转型时期的企业,不能够充分地吸引大学毕业生积极参与到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之中,不能够参与到企业的转轨与改制之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地区差异。

根据教育部对2002届大学生就业指标统计表明,2002年接受大学生较多的6个省份为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全部是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或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些省份接受的大学毕业生占据了全国大学毕业生总数的40%之多。而接受大学生较少的6个省份为宁夏、青海、西藏、贵州、内蒙古和新疆,全部为地理位置边远、条件艰苦、经济欠发达地区。它们接受大学毕业生仅占全国大学毕业生总数的2.6%。可见,大学毕业生流向的地域性差异无形中加大了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供需矛盾。

另外,毕业生对于一些单位为了广纳人才而在招聘说明中模糊专业、学历概念等比较含糊的招聘条件,产生了一定的困惑;对于个别用人单位利用高薪吸引毕业生,但在签定协议后却不履行诺言的失信行为更产生一定的恐惧,在就业时有时过于小心谨慎。。

(2)自身定位太高使自身就业失败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过程中,但是家庭、大学生本人对就业的期望值并未适应这个转变。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应该当国家干部,有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高薪、大城市仍是大学生择业的首选,认为只有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一部分大学生宁愿待业,也不愿意“屈就”。

即使大多数来自农村的毕业生,也都不愿回农村或基层单位就业,据某师范大学一位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介绍,近几年来,到该校来要毕业生信息的很多,甚至县委书记、县长、教育局长亲自来要人,但愿意去的人极少,毕业生一听说要到农村中学去任教,很少愿意当即签订协议,其中一些学生宁愿在大城市当“飘族”,也不愿回家乡任教。

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渴求比尔·盖茨式的成功,一夜暴富,一举成名,追求高收入和高消费的生活,思想浮躁、消极,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寄希望于拉人情找关系找到一份好工作,而不愿从小事做起,从基层生做起,踏踏实实去成就自己的一份事业。广大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需求量非常大,可供大学生施展个人才能的空间也很广阔。我国大西北这样的边远和相对落后地区,众多的私营和乡镇企业,广大基层部门十分缺乏大学生。教育部公布的《教育与人力资源报告》中可知,到 2005 年,我国仅高中教育阶段的教师缺口就达 116 万,而最急需的则是县以下的广大农村地区

2.4.2 毕业生对企业薪酬福利的要求,仍处于偏高状态

据调查,60%的本科生的工资要求都在2000元以上,而只有30%的企业提供的薪资能达到2000以上,这种情况使大学生就业出现难的状况。

2.4.3 “名牌效应”占据就业市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名牌在大学生心中有深刻的概念。所产生的“名牌效应”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大学生对知名企业、名牌企业如中国石化、美的集团有限公司、APP纸业、友达光电等有着很大的兴趣。有很多大学生在就业前就定好目标要进某某企业,一定要进某某企业,等到该就业的时候,如果有其他企业来招聘,这些毕业生就会以一种不积极的态度对待,抱着反正又不想进该企业的思想在面试和笔试的时候不认真对待,而理想的企业又没有或者很少的招聘人数使自己错失就业机会。

2.4.4 缺乏经验和社交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严重

(1)部分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不强

针对就业结构而言,既存在大学生不愿从事的大量工作岗位,也存在着因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而无法从事的职业。追踪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生的五个方面: (1) 专业知识与技艺; (2) 敬业精神; (3) 学习意愿强、可塑性大; (4) 沟通协调能力; (5) 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从用人单位着重的几方面来看,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都是被注重的,因此,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目前的很多学校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教学质量不高,素质教育流于形式的现状,所以,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还是少数,也给就业造成障碍。

(2)一些大学生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太强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当代大学生已不再以天之骄子自居,相反,表现出程度不同的自卑。大学生或因所在学校名气不大,或因所学专业不景气,或因自身条件不如其他同学,或因几次求职受挫,逐渐产生自卑心理。表现出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或优势,不敢正确去面对用人单位,更不能准确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所长,有时觉得自身的长处也变成了短处,使自己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相对于其他学生而言,部分就业渠道更为狭窄,实现就业的难度较大。 还有部分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显得无所适从,犹豫不决,缺乏自信心,缺乏判断力。对一个单位一个岗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决断,而是依靠听取长辈之意,朋友之言进行取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或者迟迟不做任何决定,表现出消极等待的心理,总认为后面还会有更好的单位。

总之,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整体上存在着诸多难题。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积极主动地解决好其中出现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就业与成材,而且有利于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社会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有利于化解其中隐性的社会矛盾,进而实现社会和谐。

3 解决问题的方法

宏观经济运行的指标有三,一是 GDP 增长速度,二是物价水平,三是失业率高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果较大规模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就业,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将打击社会和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热情,降低人们参加教育与培训的积极性,对劳动力市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成为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和难点问题。

要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缓解就业矛盾,就要从国家、社会、学校、大学生个人等多方面入手,切实加以解决。

3.1 从国家角度,控制高校的扩招规模并应采取适当措施减少经济方面的差距。

3.1.1 控制高校的扩招规模,调整高校的结构质量

针对目前高等教育的一些热点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周远清指出,现在人们谈论高校收费、大学生就业等问题比较多,但可以预言,过两三年,社会关注的热点就会自然转移到质量上来。因为说到底,质量才是高校的生命。不抓住这个命脉,大学谈什么发展?谈什么一流?因此,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比例,普通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比例,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比例等,都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使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

3.1.2 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毕业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中指出: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加强就业指导,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建议政府部门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1 )取消进入非公有制单位的指标限制、跨省市的指标限制和时间限制;对于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灵活形式就业以及到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的大学生,有关部门和学校要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和服务,按照有关规定,在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维护其合法权益。

( 2 )加强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包括:进行失业登记;开展职业介绍与职业指导;提供就业训练;组织失业者生产自救;发放失业救济;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对农村进城劳动力实行就业管理等。

( 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医疗、失业、养老等保险 ) ,有效地降低个体从事经济活动的风险,从而激发人们的创业热情并使其职业选择多元化。

( 4 )要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降低大学教育各种收费,减少家庭培养大学生的“投入”,使大学教育真正实现大众化,才能降低大学毕业生择业思想的“门槛”。

( 5 )完善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创造公平和公正的就业环境。

3.1.3 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经验表明,凡是中小企业多、第三产业发展好的国家和地区就业压力都比较小。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比例已达 75% 以上 ; 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就业总数的 75% 以上。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实现就业市场存量与增量的“比较充分就业”。

应减轻能扩大就业的个体工商户、微型企业、中小企业的税负。国外对于能扩大就业的行业和企业,在税收方面有优惠的鼓励政策。目前,一些地县乡镇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超额收税、乱摊派等行为严重。有的权利部门甚至年年下达收费罚款指标。中小企业注册登记后,个体工商户和企业要交登记费、验资费、工商管理费、个体工商户协会费、私营企业协会费、年检费。工商、质检、税务等政府各部门还要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参加各种收费性质的学习班,以及订杂志和报纸,许多工商户和企业交的费占税的 2/3 ,甚至更多。这也为自主创业设置了人为的障碍。

对于贩卖雪糕、擦皮鞋、修理自行车、贩卖水果蔬菜、小店铺等等个体劳动和微型的合伙劳动,建议不再到工商局注册登记;一些特殊的个体和合伙劳动可以备案。实际上,许多这样的就业行为因注册登记手续太繁、要求太高,以及注册登记后收费太多而让人望而却步。

3.1.4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就业的结构性难题是全球性难题。任何国家都难以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大学生从事艰苦职业的问题,这需要国家通过有效的政策刺激,以促进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鼓励大学生到特定地区 ( 落后地区、危险地区 ) 、特定企业 ( 中小企业、微型企业 ) 、特定职业 ( 中小学教师、护理 ) 就业,并对大学生的收益差进行制度化的合理补偿。

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或从事特定的职业,采取了许多激励措施,其中最为常见的做法是免除学生的贷款义务。

我们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就业“西移”、“下移”,引导大学毕业生走向西部、基层、农村、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小企业。要利用读研、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与鼓励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去就业挂钩的办法,为大学生志愿者扎根西部、扎根基层创造条件,打开拓展毕业生就业的渠道空间。

建议在就业等方面增加免除条款: (1) 借款人毕业后连续 5 年未找到工作单位的; (2) 从事极少数冷门而国家又急需的专业工作的; (3) 非“老、少、边、穷”又愿意去“老、少、边、穷”地区工作且达 5 年以上者等。属于以上情况之一者,可减免还贷款,损失由国家承担。

目前,尽管传统的就业渠道变窄了,但各种非公有制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大企业已经人才济济了,但中小企业还求才若渴;大城市已经人满为患了,但广大的乡镇与农村还大有用武之地。事实上,相对落后的地区和暂时冷门的职业或许蕴藏着更大的潜力和生机,可以为初次就业者充分发挥才能和专业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3.2 从社会角度,尽快建立和健全就业信息网络系统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传统信息交流方式,如信函交流、供需见面等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使得供需双方不能进行及时、充分和全面的交流。而就业过程中,毕业生最需要需求信息,用人单位则需要了解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和就业意向,因此,建立形成覆盖全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最快速、简捷地为学生就业工作提供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详实的信息,实现高校毕业生资源共享,把大量的基础性的信息交流多在网上操作,尽量减少大型洽谈会,缩短空间距离,积极推动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就显得十分重要。网络求职的方法因其可免去奔波之苦,查询方便、信息量大、选择面广,能让求职者降低求职成本而成为大学生求职新宠。

在美国,由其劳工部在全国各地采集数据,发布未来十年的就业环境和各行业的需求,分析各行各业的需求形势,每两年微调一次,并结集出版,成为美国大学生人手一册的就业“圣经”。由美国政府投资,劳工部建立了面向公众的统一网站,为雇佣双方提供了交流媒介,这也是大学生除学校以外获取信息的最重要途径。

我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指出:大力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需求信息,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因此,我们应当把就业信息的网络建设摆在十分紧要的位置,建立和完善全国各高校、各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就业率、毕业后收入等指标的定期发布制度,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尽快建立信息预警机制和大学生就业指数系统;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开设专门的窗口,对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后,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并建立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如失业登记、录用备案、就业登记、社会保险登记等,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得到保障,使暂时失业的高校毕业生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帮助和服务。大学要建立毕业生情况信息沟通与反馈系统,不断从用人单位获得毕业生评价反馈信息,以此为鉴,不断调整大学教学目标,该方式有助于促进供需双方的了解,有助于供需双方的长期合作。

3.3 从学校角度,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应做一定的改变

3.3.1 教育方式应逐步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

就人才供求关系总量和基本格局而言,高校毕业生远没有达到“饱和”、“过剩”的程度,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高校毕业生仍然是短缺和不足的,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财富,而不是“包袱”。目前我国青年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才的就业难和短期失业,主要是结构性的失业现象:职位空缺和失业并存。

根据对专业需求量的预测及已毕业学生的流向等情况的调查结果,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就业率不高的专业减少招生计划甚至停止招生。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上需要的、抢手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而不是毕业后仍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再教育之后才能胜任工作的人才。在师资力量没有相应增长前,不要盲目增设新专业。

供需双方签订协议,按需求单位要求定向培养学生,切实做到依用人单位的需求“量身定制”,即“订单式”培养,创造专业品牌,创造多个稳定的就业市场。

高等学校要根据不同的办学层次、类型和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不同需要。对那些高质量的有条件的大学,扩大招生的规模可以更大一些,速度可以更快一些;而对那些条件不够的和新办学校应该少扩大,甚至不扩大。有条件进行扩招的大学在扩招层次上也应有所偏重:研究型大学应该主要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而将本科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放在一般性的教学型大学。只有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供需不对口的问题。

3.3.2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就业最终需要通过工作岗位的创造而得以解决。

1998 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强调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美国是鼓励创业精神的典型代表,申请注册新公司只需要等待 7 天,成立新公司 ( 有限公司 ) 的注册资金底线在美国是零;而且美国风险投资行业发达,为创业者解决了资金短缺的“瓶颈”。

国家教育部早在 2000 年初就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允许大学生、研究生休学保籍创办高新企业。各项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开发基金和开发园纷纷建立,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在大学生就业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创业精神,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这是带动毕业生就业的又一有效渠道。要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有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应该积极准备自主创业,不仅为自己解决了就业,还为他人创造了就业机会。创业教育并不是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也不是让大学生一毕业就去创业,而是给大学生播下将来创业的种子,知道应该如何创业,根据什么样的条件,创办什么样的事业,当机会来临时,他就会抓住机会进行创业。我们的多数大学生没有一种创业的概念,只有一种在大企业打一辈子工的思想 , 而从创业的角度来说,小企业、小地方更容易脱颖而出。因为在大地方人才济济,相对机会比较少,在大企业,他可能只是一个螺丝钉 , 而在中小企业、小地方,锻炼的机会更多,重新谋划自己未来的机会可能也就更多,可能很快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如果我们将创业种子播撒在学生的思想里,那么,他的择业方向就可能不一样了。

3.4 从大学生自身看,加强自身的素养,端正自身的就业心态是解决就业问题所必须做的

3.4.1 大学生要树立“普通劳动者”的观念

据教育部统计, 2005 年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率已达到 19% 以上,已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和 80 年代初相比,大学生已不再是社会的“精英”,而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也就是说,大学毕业生不可能都是“国家干部”,从事自己专业内的工作,毕业生从事公共汽车售票员、小店员、卖肉卖蛋的个体户、补鞋的师傅、宾馆的服务员等等,也是不足为怪的,大学毕业生就是一个“蓝领”,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在国外,如果有工作,但因为工资不理想、地点不理想,或是工作不理想而不去就业,就不能算作失业,而称之为“自愿失业”。北大学生卖肉、复旦学生卖蛋与国外哈佛大学毕业生开出租车,都是十分正常的就业现象。一些发达国家,每年都有 10 万大学生在勤工俭学或就业做“蓝领”工作。他们普遍认为,毕业后只能先就业后择业,不管对工作是否满意,都要先干起来,逐步积累工作经验,一边工作,一边寻找自己所喜爱的工作。

大学生应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 = 终生职业”和“一锤定终生”的择、就业观。无论什么工作,首先要养活自己,其次才是实现人生的价值,绝不能“毕业即失业”,成为社会的负担。市场才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不管你是不是大学生,有没有能力,一切都要通过市场的检验。

3.4.2 当前大学毕业生要适当改变自己的求职意愿

毕业生可以采用这样一些就业渠道:

(1)去私企。国家工商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司副司长孙文序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回答网友提问时说,2004年全国个体私营经济共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134万人,占当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人数的48%。他说,个体私营企业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已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重要途径。

民营企业已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目前全国个体、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已达8000多万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1/3。特别是近几年来,民企平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600多万个,约占同期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4/5。

(2)去基层。2003年起,甘肃省实施了财政拨款支持特困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政策出台伊始,甘肃省从省内普通高校选拔了500名特困家庭毕业生到乡镇基层单位服务,主要从事教育、卫生、农技、林业、畜牧、文化等部门的工作。省财政拿出专款500万元,用于大学生的生活补助及其它花费。2004年,政府选拔人数增加到了800人,资助经费也随之提高到800万元。

  两年来,1300名特困家庭毕业生实现就业。在乡镇单位服务期间,他们享受每月600元生活补助、每年1000元交通费和50元体检费,并享受政府为他们办理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服务期满后,他们还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享受优惠条件。比如,参加当地公务员考试可优先录用;报考省市公务员,笔试成绩加5分等等。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意见》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切实做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

 好儿女志在四方。面向基层,建功立业,是当代青年人应有的志向和抱负。党和国家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既着眼于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更着眼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毕业生思想敏锐、朝气蓬勃,有知识,有文化,正值创业的大好时期。广大基层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服务人民、报效祖国、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实践证明,只有把个人追求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广大高校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择业观,勇于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

此外,大学生更要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如交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学能力、运用外语和电脑等现代技术的能力等,提高就业竞争力

3.4.3 对自主创业大学生的建议

对大学生创业者提出4点建议:

要寻找并抓住机会接受创业教育或参加创业培训。不具备创业素质和技能匆忙走上创业之路,往往为其创业失败埋下伏笔。创业教育和培训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使被教育者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在创业激情中注入理性的力量;

要结合自身特点和所学专业慎重选择创业项目。大学生创业应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风险小、投资少、创业门槛比较低的项目。计算机类、管理类、艺术类、师范类、法律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创业相对来说略显优势;

要选择合适的创业地域。要把眼光放长远,考虑该地域的市场活力、政府政策、发展前景等因素。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有先发优势,西部有政策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有战略优势;

要充分利用各地政府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搭建的政策平台,力争得到扶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