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10通知横幅提醒图片:追寻理想的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0:31:41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九俊
追寻理想的教育,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话题,这里仅仅基于学校建设讨论十个问题,主要是作一些引述,作一点借题发挥,供大家参考。
问题之一:我们有教育理想吗?
教育是一个放飞理想、追逐梦想的事业,温总理提出“仰望星空”,也是希望大家有理想,有抱负,立大志,干大事。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教育工作者,有些校长,或多或少地屈从于世俗和有些残酷意味的现实,丢弃了自己的理想。没有理想的教育,了无梦幻色彩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失去了教育的本真和美好。所以,讨论教育工作首先要从理想说起。要追寻理想的教育,没有教育的理想就无从谈起。我们的教育理想是什么?在各位有理想的校长那里,各有其话语表达和图景呈现,五彩缤纷,争奇斗艳,但就其本质性和共性说,理想应该聚焦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应该集中关注如何“托起明天的太阳”。“太阳”这一美丽的意象,“她”会引起我们丰富的联想。在这里,我很高兴地引用巴尔蒙特的诗和邓丽君的歌,和大家作一个愉快的分享。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了看见太阳,
和苍茫无际的蓝天。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了看见太阳,
和巍巍群山的峰巅。
……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了看见太阳,
如果白昼竟然消亡,
我还要歌唱……我还要歌唱太阳,
在我生命弥留的时光。
(巴尔蒙特的诗)
直到海枯石烂,冉冉地出情人。
(邓丽君的歌)
《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俄国象征派诗人巴尔蒙特的一首诗,这里引用的是开头和结尾两段,“我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看见太阳”“如果白昼竟然消亡”“我还要歌唱”,这种对光明和美好的向往和歌唱,叩响了千千万万人的心弦,这也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大合唱。邓丽君唱的是一首情歌,开头两句是“我是星,你是云,总是两离分”,结尾突然绝壁高耸式地来了两句:“直到海枯石烂,冉冉地出情人”。想象之奇特,景象之瑰丽,信念之执着,感情之深挚,曾令我初次听到时有些愣住了的感觉,回味再三,觉得余香绵绵,意味深长。我特别喜欢“冉冉地”这样的情状,这画面可以描画出新人的成长过程。把这句歌词和巴尔蒙特的诗句放在一起,我以为可以化出一种意境,可以引出教育理想的基本元素。
第一句赠言:我们期盼、热望、追寻:冉冉地出新人!
有理想才有真正的教育,有了对“新人”的期盼,我们的教育工作就有了绮丽温暖的底色,我们就会感到有激情,有追求,有创造。否则,我们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就会失去工作的意义。
理想有时未能够完全实现,但并不能因此将理想都视为空中楼阁。陶行知先生在评价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校长丁超时,对这位校长的评价是:“他能就事实生理想,凭理想正事实。他有事实化的理想,理想化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说,理想有时就在脚下。我们有些校长在办学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和创造,就是 “就事实生理想,凭理想正事实”,就是一点一点地接近我们的理想。
总体上看,我们太缺少这样的校长了,我们受到的牵制太多,束缚太紧,这种牵制、束缚有很多来自制度、文化,但更多的是来自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有的甚至已经失去树立理想的欲望和能力。中国教育需要一批理想者,需要一点理想主义、浪漫精神、诗人情怀!让我们共同努力,去追寻 “冉冉地出新人”的意境吧。
问题之二:我们的学校是个什么地方?
我们的学校是个什么地方?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回答。如果让孩子们回答,可能大多数答案是校长们不愿意听到的。我们的学校基本的状态是个工厂,教育教学的过程是一条生产流水线,老师就是流水线的工人,当然说得好听一些,还可能是工程师,那句关于教师作用的隐喻——“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带有工业化社会的鲜明色彩,学生就成了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标准件。在这里,学习成了机械接受的过程,成了“被学习”,也就没有什么幸福和快乐可言。那么,我们的学校究竟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还是让我们先听一个宗教故事吧。
《圣经》里讲,上帝答应给亚伯拉罕及其后代一块土地,这块土地非常非常好,到处流淌着奶和蜜。
在这里,上帝是母爱的象征,母爱包括的不仅仅是吃饱、活着,还有生活的享受、生活的快乐、生活的幸福。我以为,学校也应该成为上帝赏赐的一块土地。
第二句赠言:让我们的学校到处流淌着奶和蜜。
“新人”的培养,应该是师生共享幸福生活的过程,这种幸福感来自哪里?从“师”的一面,“教”的一面,至少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
让学生“背着行囊上路”。这里的“行囊”是精神的,人生如同旅程,都是背着行囊的,里面装载着地域文化、学校文化等,如果我们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可以有意为之,挖掘、整理、提炼学校文化传统中最精粹的思想,让它成为学校发展之根,哪怕校园搬迁,恰如有的名校学生所言,也是“带着行李搬家”。有了这样丰厚的精神资源的滋润,我们的心田就会多了一些时尚界所说的“微糖”的气息。
教师的教育行为应当洋溢着 “生活的微笑”。大家都知道普希金是一位心地很敞亮、很乐观的诗人,“哪怕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有了这样的情感基调,普希金的诗歌就更多地给人带来温暖,带来信心,带来鼓舞,带来力量。别林斯基评价普希金的诗时曾经说过,普希金的抒情诗充满诗意的全部奥秘,就是在于他的诗篇的字里行间,总是洋溢着对生活的微笑。于是,俄罗斯的青年在这里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如果在我们的举手投足之间,也洋溢着教者、管理者对“生活的微笑”,这种向上、乐观的态度必然会让学生感觉到“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这是叶澜老师非常著名的一个观点,她提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生产的流水线。在叶澜老师看来,课堂教学首先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这些观点今天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关键是我们怎样好好地做。
问题之三:我们基本的教育立场是什么?
什么是我们教育的立足点?讨论、分析教育问题的基本视角是什么?我们习惯于从“教”的立场、“管”的立场、知识的立场、权威的立场出发,尽管有时口头上不是这样讲,但事实上更多的是这样做的。夏山学校的校长尼尔说过一段给我们有益的启示的话:
假如我在漆门时,罗伯特跑过来往门上扔烂泥,我会痛快地骂他一顿,因为我知道他在这里已经很久了,他不会在乎我的话。假如罗伯特刚从一个严格的学校转来,而他扔泥巴实际上是在反抗权威,我就会和他一起往门上扔烂泥,因为解放他比我的门更重要。
尼尔因为创办夏山学校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尼尔和妻子共同创办这所学校的理念,就是“创造一个不是让孩子们来适应学校,而是去适应孩子的学校”。“扔烂泥的故事”表明了尼尔的基本的教育立场。
第三句赠言:坚定地站在孩子们一边!
夏山学校办学的基本精神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就是解放学生。围绕这个话题,需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首先要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孩子也是一本大书,要读懂并不容易。杨绛先生带孩子坐电车,坐过几次,这个孩子在家里谈起,总说她没有坐过,杨绛很生气,认为这个孩子不懂事。又一次,她再带孩子坐电车,很习惯地抱着孩子,让孩子坐到自己的腿上,旁边正好有座位空着,孩子一边执着地从杨先生腿上下来,一边咕哝:“屁股,坐”。这时,杨先生才明白,孩子自己坐上电车的座位,才有坐电车的感觉,才叫做“坐过电车”。这个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就是你要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现在网上热炒“父母皆祸害”,那些对父母似乎有些深恶痛绝的孩子,并不都是说父母不爱他们,而是反感于父母没有“孩子立场”,难有真正的沟通。所以,从事教育工作时时刻刻都要想着“教育是人学”,孩子在哪里。
解放孩子天地宽。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培养创造力,以实现创造的民主和民主的创造”,要做到“六大解放”——解放眼睛,才能看得清;解放头脑,才能想;解放双手,才能做;解放嘴,才能说;解放空间,才能走进大自然和社会;解放时间,才有点做人的味道。陶先生认为:“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正因为束缚过多,我们的教育缺少灵气和活力。据报载,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教育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但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没有自由、没有民主,当然谈不上独立思考和创造。今天办教育需要重温陶老夫子的“六大解放”,给孩子们一个激活创造力的新天地。
解放学生其实也是解放我们自己。台湾诗人非马的一首《鸟笼》脍炙人口,就在于他出人意料地表达了一种思想。全诗很短,不妨引用一下:“打开/鸟笼的/门/让鸟儿/走//把自由/还给/鸟/笼”。鸟笼的门打开了,得到解放的不仅仅是鸟,也有笼,真正是意味深长啊!我们现在用过重的课业负担捆住学生,把学生逼进应试教育的深坑,学生缺失了想象力、创造力、幸福感,我们实际上也把自己的生命填进了这个深不可测的坑。如果“打开鸟笼的门”,“鸟儿”可以自由飞翔,我们也有了时间去学习、读书,去了解学生,去钻研教学,去关心辅导学生,包括去享受必要的闲暇。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问题之四:什么是教育的灵魂?
灵魂对一个人,对于一个事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说起教育的灵魂,我常常联想到一则宗教故事。
悉达多太子丧失了嗅觉,味道再重的咖喱也闻不到。晚饭后,星星大得像火焰一样永不熄止,宫女们横七竖八睡了一地。悉达多太子折了莲花放在妻儿枕边离去,他要去找回他的嗅觉。最后他骨枯形销昏死在河边,村中牧羊女喂以乳糜,悉达多醒来,闻见乳香,如此甘美,如此确凿,他感谢牧羊女说:“一切有情,由食而住。”。他渡河进城,坐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了佛陀。
人们常常说菩萨心肠、大爱无边。溯其源大概就是这里的 “一切有情”。弘一法师李叔同先生的一则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丰子恺请李叔同先生到家里,李叔同先生把藤椅轻轻摇动几下,然后慢慢坐下去。丰子恺疑惑不解,开始不敢问,后来看到先生每次来都是如此,就问先生其中的缘由。原来李叔同担心藤椅中藏有小虫子,他要给小虫子一个信息,让它们可以逃离即将有人坐的藤椅。
这种博大的爱的精神应当是教育与生俱来、须臾不缺的,教育就是要以爱作为自己的灵魂。
第四句赠言:大爱写人生。
大爱所写,是学生的人生,也是教师的人生。“爱”,说来容易做来难。许多同志都听说过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作家的太太是文盲,作家教太太识字,都是采用直观教学法,把所要教的字写成条子贴在具体的事物上,比如“椅子”贴在椅子上,“茶杯”贴在茶杯上。这一次,教到“爱”这个字,作家不知往哪里贴,忽然灵机一动,抱住太太亲嘴,太太总算把这个字记住了。这位太太有感而发,说道:“认识了这么多字,数这个字最麻烦。”
在我看来,作家太太的这句话倒有几分哲学的意蕴,不仅教这个字,还要亲个嘴,太费事了,而且,在有些时候,亲嘴也不一定就是爱啊!真正的爱是相当不容易的。
爱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在弗洛姆那里,爱包括四个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关心和责任意味着爱是一种能动性,而不是一种征服人的热情,也不是一种“感动”人的影响力。弗洛姆曾借《圣经》故事说明,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关心的事情做出反应。尊重和认识也是爱的组成因素,否则,爱就会坠落成统治和占有。尊重不是惧怕和敬畏,尊重意味着能够按其本来面目看待一个人,能够意识到他的个性和唯一性。没有认识,就不可能有对一个人的尊重;没有对人的个性的认识作引导,关心和责任也将是盲目的。弗洛姆阐说的这些思想很值得教育工作者反复领会。
教育爱除了具备这些爱的基本元素外,还应该有其特殊性。比如,教育爱要建立在教育伦理学的基础上,要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事实上,在学校教育中,偏心之爱是司空见惯的,那就不能叫做教育爱了。教育爱还有其理性的要求,教育的爱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指向了培养目标。教育爱还要讲究艺术,方法恰当,爱得其所,才可能有比较理想的结果。
著名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这样一段感人至深的话:“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在裴斯泰洛齐的身前背后,行走着一大批爱的典范,他们用大爱引导着青少年前行。我们应当紧紧跟随,共同唱响“爱的奉献”。
(本文根据作者在2010年全省普通高中校长学习研讨会上的报告整理而成,未完待续)
来源:江苏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