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航道学校待遇:重庆国企发展模式的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9:09:23
  重庆国企发展模式的意义作者:崔之元来源:重庆日报来源日期:2009-9-25  

  观点:国资增值与藏富于民可以兼顾。“重庆经验”的意义在于,通过国有资产的增值———经营性收益上交———政府有能力减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国企发展的重庆模式,是对中国市场经济的重大探索,甚至对美国也有借鉴意义。

  主要内容:“重庆经验”有四大借鉴之处:

  一是市场经济的信奉者格林斯潘主张的国有化理论,与解决企业坏账的“渝富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格林斯潘认为,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的主要原因是银行坏账(即“有毒资产”)剥离太慢,因而银行不愿进行新的投资,别人也不敢和银行交易。如果银行本身能够国有化,那么“有毒资产”的处置问题便会迎刃而解。2004年重庆渝富收购中国工商银行在渝120家国企资产坏账的事例可以印证格林斯潘的国有化理论。渝富和中国工商银行都是国企,国企处置资产的效率较高,能较快剥离坏账,使企业尽快重整旗鼓。

  二是重庆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八大投”模式,改变了哈佛教授弗格森的“中美国”论。

  弗格森把美国视作消费国,靠内需拉动;把中国视作储蓄国,靠外需拉动。不少美国人认为,中国的高额外汇储备导致了美国长期利率偏低,因而国内金融衍生品泛滥,投机盛行,中国成为美国金融危机的所谓“元凶”。但去年,弗格森来到重庆,看到重庆1年开工修建5座跨江大桥,得出了“中国经济完全可以靠内需拉动”的结论。在弗格森看来,“至少在来到重庆后,‘中美国’论的概念将不复存在。”

  三是诺贝尔奖得主米德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与重庆国资形成市政府“第三财政”的情况不谋而合。

  米德认为,公有资产的市场收益可以降低对税收和国债的过度依赖,从而提高整体经济效率。如果没有国资收益,政府只有靠征收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必将降低创业和民营经济的积极性。2007年,我市市属国有企业、中央和外地在渝企业入库税金和基金,占全市财政收入的52%。如果没有地产集团负责大剧院建设,如果没有“八大投”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府必然要动用财政资金,如果让财政拿钱,必然挤占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八大投”成立以来,市政府债务并没有增加。国企改革的“重庆经验”赋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性内涵,即国资增值与藏富于民可以兼顾,并不矛盾。

  四是抗战时期来过重庆的美国原阿拉斯加州州长哈蒙德,他曾在该州推行社会分红。虽然重庆没有实施个人分红,但一大批公共基础设施没有完全依靠政府的投入得以修建,广大市民因此受益,事实上这也算是一种社会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