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风气越来越可怕:中美加持 金正恩继位态势稳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19:53
     

中美加持 金正恩继位态势稳固

赵楚

2011-12-30 00:59

旺报 

 
     朝鲜强人金正日突然去世,一年多以来屡屡以浓厚的火药味为世人瞩目的朝鲜半岛再次进入国际观察家的视野。由于接班人金正恩不似乃父当年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继位准备,因此,他能否稳定内部大局,顺利接班,以及朝鲜会不会因此发动新的冒险,一时成了各国媒体关心的话题。

    金正日争取中国加持

     2008年9月,敏锐的新闻媒体注意到金正日没有在国庆60周年庆典上露面,继而传出其因中风抢救的消息。延至2009年元月,他带著略消瘦的面容再次在国际视野面前出现,此后其幼子金正恩开始公开出现在他身旁,接班战略于焉正式展开。然而,与金正日自己接班时期相比,内外环境相差甚大。一则,由于核武试爆六方会谈陷于停顿,再则,由于时间紧迫,金正恩已经没有乃父当时的充裕时间来建立自己的权威和班底,因此金家父子选择了重点突破的接班战略。

     实际上,六方会谈的失败和朝鲜未通知中国即试爆核武,已使中国外交部门对朝鲜的不可驾驭印象深刻,也标志著两国关系最新的裂痕。中国对朝鲜在能源和食品方面的长期支持,显然出自自身的地缘战略考量,多少也许有意识形态的理由。在朝鲜稳定金家政权,则可以延缓东亚变局,不会过早面对一个与美国结盟、意图未必友善的韩国,而朝核等问题的存在也会牵制美日,使美日不会过早将战略谋划重心转向中国。

     同时,无论朝鲜因拥核遭受军事打击,还是处于内部原因突然崩解,在难民等问题上,中国也难以避免池鱼之殃。这些都是中国对朝政策的基本考量,基于这些考量,中国才采取现在的保持支持,又坚持无核化终极目标的双重政策。前者为金家所需,后者则为中国展开对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点。

     金正日显然对中国的朝鲜战略了然于胸,所以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他选择了争取中国加持的策略。这一不无历史象征意义的行动果然令北京感到特别的热情,因此在携其子访华之后,他归国很快接待了中共常委、且分管情报和国内安全的周永康访朝,在周访朝期间举行的盛大阅兵活动中,金正恩追随其父身旁,而另一侧则是隐然「上国天使」派头的周永康,如此,中国为金正恩接班背书的外交布局大功告成。同一期间,为接班军权,朝鲜发生了延坪岛炮击和击毁天安舰事件,此类高调的战争边缘政策对外向美韩显示了新一代军事强人的决心,对内则树立了接管军权必须的功业。

     当朝鲜发生因接班而引发的种种危机,美国及其伙伴韩国应该并不意外,因为1994年朝鲜上一波接班战略展开,实际上此类行动模式已经具备雏形,而通过前此的接触,美国非常了解朝鲜种种吓人的姿态均出于自保,即达致朝美关系正常化和美国安全保证的目的,其总体战略意图实在是内向的。不能排除的一种合理猜想是,由于中美均不愿见半岛发生热战,在危机管控期间,通过朝中美的链路,美国应该对情势有较清晰的掌控,这也是外表热度十足而观察家并不十分紧张的原因。

     美国心领神会释善意

     此次金正日去世消息传出后,美韩迅速适度提升军事戒备级别,以作为应对,但自日本撤军等行动并未停滞,这表明美国对局势走向显有相当把握。欧巴马政府的军事战略受两大目标影响:一个是伊拉克撤军和阿富汗与伊拉克的稳定,这些事关欧巴马主要竞选诺言的兑现,并非虚文,一个是如何在预算紧缩和战略总体调整的时期,预防中国等地区军事大国侵蚀美国的地区军事霸权,而在这两大目标背后的是国内经济复苏的任务和下届大选的种种考量,因此,再加一个并无快速统一目标的盟友韩国,美国虽加强了有事和反击的准备,提升了联盟,但暗地里对朝鲜也并无认真的进攻计画。

     从金正日去世后的北京反应看,其对金正恩继位的强力支持很明显的,除胡锦涛以总书记身份亲赴朝鲜驻华大使馆灵堂吊唁致哀,其余八位常委亦前去致哀,直到12月27日,中国军委副主席徐才厚领衔,带同国防部长梁光烈、四总部及海空军主要将领前去吊唁,并即席讲话,这些话可谓再清楚不过,表明中国对金正恩的继位支持是全方位的,而且是以军事为最后支柱。

     美国对朝中一体的朝鲜继位大局似乎已经洞若观火,因此,心领神会地释出了相当具有善意的信号。国务卿希拉蕊在有关声明中说:「希望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新领导人通过遵守朝鲜的承诺、改善与邻国关系、尊重人民权利而选择将国家引入和平之路。」至此,朝鲜匆忙的再继位基本已没有悬念,而在素有守孝制度的朝鲜,三年的守孝期间正是金正恩摆平内部,真正建立自己权力基础的时间,而这期间半岛和东亚可望摆脱前2010年那种危机频发的局面,而中美也可以从长计议未来。

     (作者为上海国防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来源:http://gb.chinatimes.com/gate/gb/news.chinatimes.com/wantdaily/11052104/112011123000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