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的地方教案:“仁义道德”“罪”大恶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13:12

“仁义道德”“罪”大恶极

——“仁义道德”的“罪”在消灭了中国人的“道德” 黎 鸣

最近看到李土生先生博客文章的题目:《“仁义道德”何罪之有?》,显然李土生先生认为,“仁义道德”无罪,不仅无罪,还应是中国人最好“听”的话头。我今天来告诉李土生先生,“仁义道德”,它的“罪”究竟在哪里?“罪”在消灭了中国人的“道德”。

中国人的俗话说,“满嘴巴‘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所谓“俗话”,其实即中国老百姓习惯说的话,而老百姓习惯说的话是针对谁说的呢?是针对中国上层人物,例如官人、文人们说的。说白了,长期以来,中国的官人、文人们最喜欢说的话即是关于“仁义道德”的话,而这些话,实际上全都是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男盗女娼”而说的明显的“假话”、“谎话”、“骗话”,也正是因此,“满嘴巴‘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才终于成为了中国人,特别中国老百姓的“俗话”。

我今天要为大家进一步解释“仁义道德”之所以是“假话”、“谎话”、“骗话”的根源,更要深刻地指出,“仁义道德”不仅是“假话”、“谎话”、“骗话”,而且根本上就是“有罪”的话,因为什么?因为“仁义道德”不仅高扬了“假仁假义”,更重要的是彻底毁灭了中国人的“真道真德”,也即消灭了中国人的“道德”。

大家知道,“道德”二字原本是老子《道德经》之中首先的“发明”,之所以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发明,那是因为正是老子在《道德经》之中首先彻底解释了“道德”的内涵、意义和价值。而我们大家也同样知道,孔丘及其儒家所有的徒子徒孙们,根本就没有任何人为“道德”二字作出过任何有意义的解说,而他们却擅自把“道德”二字放在了“仁义”之后,统称为“仁义道德”,其根本的意图,即使傻子也能够看得出来,是什么?是告诉人们,孔丘的“仁义”即是“道德”本身。说白了,即是告诉中国人,只要你按照孔丘说的话,你“仁义”了,你也就“道德”了。

真正说起来,“仁义”才是孔丘及其儒家徒子徒孙们的“重宝”,其中的“仁”是孔丘解释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其中的“义”是孟子解释的:“义者,人之正路也”,“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此即自古以来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之说的由来。

在前面的文章之中我已经谈到,孔儒不言“道德”,只言“仁义”,却在后来的两千多年历史之中完全窃取了“道德”的“圣人”之名,其问题的根本出在哪里?即出在后来孔儒们的“仁义道德”的习惯性的联称,这种“联称”的后果,即是造成“仁义”即是“道德”的严重的错觉,甚至一直到了今天,中国人,包括大量的学者文人们,还仍旧视“仁义”即“道德”。这种“错觉”的长期以来的恶果,即是中国人迄今不知道真正的“道德”究竟为何物。这不是“罪”是什么?这是从根本的意义上完全消灭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的巨大的、极恶的“罪”,是“罪大恶极”,是“罪不可赦”!!!

与孔丘及其儒家的徒子徒孙们的“仁义道德”相反,老子说的是“道德仁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显然认为,只有真正具有“道德”的人们,才可能真正具有“仁义”。说白了,“道德”是“仁义”的“因”,而“仁义”是“道德”的“果”,这种“因果”关系是不可能,也不应该颠倒过来的。然而孔丘及其儒家的徒子徒孙们则完全反其道而行之,完全颠倒了过来:以“仁义”为“因”,以“道德”为“果”,并完全以“仁义”即为“道德”本身,这实际上是完全淹没了、消灭了、取消了“道德”。令人更可悲的是,孔丘及其儒家徒子徒孙们的“仁义”,竟全都是只能说得“好听”,而根本就不可能“真做”的“假仁假义”,无怪中国人的“历史”全都被孔丘及其儒家的徒子徒孙们的“假仁假义”糟蹋了,而变成了一个根本就不可能有文明进步、发展、生长的任何可能性的完全停滞不前的“历史”。

请问,如此的“仁义道德”能“无罪”吗?简直就是“罪大恶极”。(2009,12,30.)

评论

125

点击

10811

收藏

支持

1241

反对

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