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树 发财树 哪个好:探究"加息"背后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1:13:33
探究"加息"背后的故事

近来,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都在热烈讨论一个话题,那就是“中国加息”。舆论普遍认为:在目前中国投资过热的情况下,央行应该通过加息的手段来抑制投资过快增长,更有海外机构的分析师甚至为央行设计好了加息的时间表。

    加息作为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它的调整体现了众多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无论提高或降低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加息杠杆的背后牵动着进出口贸易、国际汇率变动、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人口就业率、外资热钱流动、资源消耗、居民消费等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和问题,其关系错综复杂,相互影响、互为制约。应该说,利率的调整是一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大工程”。

    从今天开始,将与大家一起探究利率调整背后的问题,讨论利率调整的动因、调整所引发的连锁反应等。由于这个问题过于庞大、复杂,而且很多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很多问题的阐述仅仅代表一家之言,其中偏颇之处,还希望广大网友提出中肯的意见和观点,使我们的经济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些近期海内外专家学者对于加息的看法,给大家提供一些讨论的资料,为我们的讨论热热身!

    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大势已定 政府智囊提议加息

    “今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大势已定。”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2006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座谈会后,该局局长邱晓华,作出了这样的判断。

    尽管中国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着固定资产投资和银行信贷增长过快、国际收支不平衡等问题,但从今年上半年的发展情况看,主要经济指标GDP保持10%以上增长、国家财政大幅增收、物价水平1.2%的低位徘徊、企业利润表现良好,使中国各主要经济部门均作出了肯定目前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判断。

    但发展中的问题难以回避:如何抑制过快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信贷投放,成为决策者的焦点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几大政府智囊机构的提议都有一个共同点:“加息”。详细>>>

    投资&信贷增长过快 发改委:央行下半年应择机加息

    继外资投行预测下半年中国加息0.25甚至0.54个百分点之后,中国官方研究机构也提出了加息的建议。昨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发布研究报告,建议未来择机加息。

    从4月份开始,中国针对投资和信贷增长过快的新一轮宏观调控方兴未艾。但是,发改委研究院的这份报告指出,从投资继续快速增长的数据可以看出,前期的调控效果并不明显,除非出台较大力度的投资调控政策,下半年的投资增速仍难有明显的回落。

    投资降不下来有两个原因:一是地方政府主导的众多建设项目对宏观调控不敏感;二是市场存在大量低成本的资金,这些资金在股市出现动荡、房地产被调控和银行低利率的情况下,只能流入实体投资领域。

    报告称,与当前的投资回报率相比,国内的资金成本明显偏低,同时金融市场过多的流动性也要求加息。因此,如果投资继续呈现高温难退的情况,可以择机提高存贷款利率。详细>>>

    谢国忠的年内两度加息时间表

    “随着美联储利率持续调高,中国仍有足够空间提升存款利率。8月份可能提升27个基点,年底之前再次提高27个基点。”   

    中国可能在年底前提高利率水平54个基点。

    “中国存款利率8月份可能提升27个基点,年底之前再次提高27个基点。”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近日称,随着美联储利率持续调高,即使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中国仍有足够空间提升利率。

    谢认为,与GDP增长率相比,中国的利率水平过低。随着全球流动性缩减,中国过量的流动性也将消散,中国的利率水平将可能恢复到常态。“中国的存款利率在未来24个月之内将可能从当前的2%提升到5%。”详细>>>

    易宪容:货币政策受国际影响 中国步入加息周期

    目前国内的许多经济问题都是低利率政策导致的结果,而银行存贷款利率上升是化解这些问题最好的手段。有关部门没有看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在于货币政策思维的后向回顾性而不是未来前瞻性。从未来前瞻性思维来看,银行存贷款利率持续上升是解决目前国内许多经济问题较好的方式。

    6月29日,美国基本利率升至5.25%,这是美联储连续第17次提高利率。

    不仅在美国,过去的两个多月里,世界上10多个国家及地区央行宣布加息,全球利率上升成为趋势。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今天,当全球各国都进入加息周期之时,中国是否能够置身度外呢?

    尽管目前中国的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但随着中国外贸依存度的上升,随着中国金融开放步伐加快,中国货币政策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因此,在世界各国央行祭出升息的方式来收缩泛滥的流动性,世界各国陆续进入升息通道之际,中国也将步入一个利率上升周期。详细>>>

    存款利率上升能够刺激消费 谢国忠:中国加息在即

    在全球流动性紧缩的环境下,中国的货币政策将回归正常化。中国年内可能将利率调高54个基点。但是地方政府驱动的信贷需求对于利率变动并不敏感。中国要控制信贷规模,最终可能需要暂时重新启用信贷配给

    2003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预期超过了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利率差,从而阻止了中国央行提高利率。如今随着美联储进入反通胀状态,中国通过加息控制信贷扩张的可能性上升。详细>>>

    中国经济如何经历全球加息震荡 须灵活调整政策

    最新一期香港《经济导报》报道,全球进入加息周期将近三年。全球各国的加息活动,也在高通胀的现象陆续浮现下而变得频繁。世人猜度的已不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会否于本星期宣布加息,而是其加息政策会否于8月时有所改变。地球另一端的欧元区以至奉行零息政策多年的日本,在通胀压力下均表现了加息的意愿。作为亚洲最大经济体系的中国内地,在近年推行的宏观调控措施里也加入了调升息口的元素。在一股加息潮中,内地经济如何从中得益呢?

    早前全球的商品泡沫,除了美元弱势及中东问题外,中国内地及印度两地经济高速增长而衍生的庞大需求亦是主因。而早前泡沫中的主角如石油、农产品、金银铜钢等商品,则为曾掀起金融风暴的对冲基金所炒作。商品及原材料过高的价格令内地通胀加剧。根据周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5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升1.4%,亦较4月上升0.2%。当中食物价格上升了1.9%,反映了农产品价格高企是诱发食品昂贵以及高通胀的成因。在低息环境及高通胀下,商品成为资金炒作的对象,久而久之其价格对全球息口走势亦显得敏感。因此当伯南克在月前提出息口尚未见顶的言论后,商品价格也从一个泡沫的水平回落至正常水平。从此现象可预见的是,一天美国尚未表示加息周期的完结,石油等商品价格亦难望再展新一轮的升浪,对内地来说,通胀压力可望暂时得到纾缓。详细>>>

    "巨斧"只是心理战--央行真的不愿加息

    六、七月份的统计数字无疑将相当敏感,它的经济特征,会决定新一轮宏观调控究竟是“点刹”还是“急刹”。

    存款准备金被视为中央银行的一把“巨斧”。为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终于动用了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月将上调0.5个百分点,达到8%,即银行必须把吸收到的存款的8%存在央行。

    这把传统意义的“巨斧”看似威力惊人,央行称,此举可以冻结1500亿元资金的流动性。

    然而,鉴于中国陷于“宽货币、紧信贷”的特殊处境,银行体系的资金高度充裕,本次调整并不一定能产生教科书上所讲的剧烈冲击。

    一个重要因素是,除了存款准备金外,银行还在央行存有超额准备金,能够部分冲抵多交的存款准备金。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银行可以直接把超额准备金转换为存款准备金,自身资金的运用不大可能遭受剧烈冲击。

    “巨斧”由此更具有心理战的味道,因为这次调整所带来的心理上的冲击是剧烈的。“巨斧”传递了强烈的紧缩信号,促使相关经济主体自觉收缩,可能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详细>>>

    人民币流动性过大 存款加息将引来热钱

    在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如果存款加息,将引来更多热钱投机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加息潮中,坚持人民币独立的货币政策,加快汇率改革步伐,积极推行利率市场化,可适当提高贷款基准利率 。

    近日,欧洲央行、印度、韩国、泰国、南非、土耳其等国先后宣布加息,美联储6月28、29日加息预期上升,日本7月份也有升息可能。全球资源类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上涨,通货膨胀有抬头迹象,因而用加息手段予以调控,遏制经济增长。详细>>>

    利率如何变动 影响几何?

    我们要说的加息,是银行利率上调,也就是央行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

    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利率;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3、制定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中国人民银行)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央行调节利率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直接调整存贷款利率是其较为慎用的一招。因为存贷款利率的直接变动对于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而且政策生效及影响的时期较长,通常一项利率政策启动后,其传导效应将在以后一段时间内慢慢产生效力,并且在未来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都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调整小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调整大了则容易出现矫枉过正的局面。

    利率对于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对人们手中剩余资本的调节来完成。简单来说,当市场上投资减少、生产萎缩的时候,我们说现在的经济变冷了,央行就会降低存贷款利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松银根”,增加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供应量,加大投资、扩大生产;当市场上的投资过多、生产过剩的时候,我们说现在的经济太热了,央行需要提高存贷款利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紧银根”,来减少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供应量。

    从数据上说,存贷款利率的变动有以下4个参照指标:

    1.物价指数(CPI)

    "CPI"是英文"consumer price index"的缩写,在中国又叫作"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指数"。它是用来衡量居民购买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化的指标。在我国,这一指数是由国家统计局每月定期发布的。 通常是被用作衡量通货膨胀率的核心观察指标之一,CPI的大幅上涨说明经济发展过热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到银行去存钱时所遵循的存款利率是央行公布的法定利率,也叫做“名义利率”。而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总水平与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之差)的差值叫做“实际利率”,也就是你在进行存钱这种投资行为时所真正得到的收益率。目前,我国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而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率为4%,其差值为-1.75%。也就是说,你把钱存在银行实际上是在做赔钱的买卖。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减少存款而进行收益率较高的投资,比如股票、买房等。从而,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

     2.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通过全面报表层层上报汇总得出,按月公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是2004年开始采用的新口径,与原来的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相比,增加了城镇集体、私营个体投资以及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的投资。二是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取得,只有季度数据。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说明生产扩大、发展加速,经济开始向热。

     3.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也称货币存量),是指全社会的货币存量,是全社会在某一时点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总额,它主要包括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所拥有的现金和金融机构的存款等各种金融资产。 当市场上的货币存量增加时,说明经济开始向热,反之则经济开始变冷。

     4.工业生产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二是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指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的增加值,是通过全面报表取得的,为月度公布指标。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是年产品销售收入低于500万元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增加值,是采用抽样调查取得的,为季度公布指标。工业生产增加值的大幅提高说明经济开始过热了。

    以上所说的4个指标表明了经济发展某一方面的冷热程度,为利率调整提供了指导依据。但是利率的变动是综合多项指标以及央行对经济走势的判断等多种因素所综合作出的。利率调整影响经济的基本原理大致如此。然而,对于经济的调节手段多样的,不能单纯地仅依靠货币政策一种手段单方面发力。

    号脉:中国的经济"热"在哪?

    近来,很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在宣称中国经济过热了。一时间,对于央行加息的预期空前高涨。那么中国的经济如何过热了?热在哪?从宏观层面上来说,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经济过热也就是经济增长过快,也就是上述三个领域中存在过热现象。从各方面得到的数据显示,中国在投资和出口领域的高速增长造成了中国经济的整体过热。

    房地产市场拉动投资领域疯涨

    投资领域过热一个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市场价格的大幅上涨。就近一段时期而言,对于固定资产的投资,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使得投资领域急剧膨胀,房地产的投资带动了原材料市场、能源市场等相关领域价格的上涨。统计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开发的土地面积以46.2%的比例超速增长,全国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658亿元,同比增长21.8%。以北京为例,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数据,今年1-3月,北京市商品住宅期房预售均价6885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4.8%。1-2月,全市存量住房买卖均价4187元/平方米,同比增长8.1%。

    与此相对应,一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也增加较多。从投向看,流动资金贷款及基建贷款增加较多。人民币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4908亿元,同比多增1753亿元,其中基建贷款增加2849亿元,同比多增1111亿元。一季度主要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投向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交通运输、能源、环境等方面。

    虽然,第一季度房地产行业投资的增速从总体上看比较平缓,全国平均房价的上涨幅度也有所回落,但部分城市的房地产投资仍存在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由于房地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例较大,而且与百姓的利益密切相关,因此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与增长。

    外贸顺差再创历史新高

    商务部1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月份贸易顺差145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时为连续第二十六个月实现贸易顺差,这推动1至6月贸易顺差达到614.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4.9%。更有专家预测,今年我国外贸顺差可能扩大至1500亿美元。这让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陡然高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顺差高增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外资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大量投资。仔细分析一下中国的贸易顺差结构便可以发现,通过加工贸易形成的顺差总是高于贸易顺差总额。去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已经达到创纪录的1018.8亿美元,是前3年的总和,其中加工贸易形成的顺差是1426亿美元,今年1-2月,加工贸易贡献的顺差则达202亿美元,一般贸易顺差仅为33.6亿美元,其他贸易形式则形成了115亿美元的逆差。

    综上所述,投资和出口领域的高速增长,使得中国经济持续升温,而要抑制经济过热,加息显然是一个重要的调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