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数学竞赛教练:80年前苏州人 怎样过新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3:44:22
———读1931年元旦《大光明》报


1931年1月1日《大光明》报一、四版


       民国时期的元旦,苏州报纸登点啥内容?现在恐怕鲜为人知了。笔者藏有一张四开四版的旧报纸,报名叫《大光明》,出版发行的日期是民国20年1月1日,即1931年元旦。这张旧报纸距今已有80个年头,所刊登的都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有关苏州的人和事,至今读来,仍吸引“眼球”,倍觉饶有趣味。颂春釐,恭贺新禧广告占“半壁江山”

  1931年元旦这一天,《大光明》报被广告占去了很大的版面,最多且内容相同的,首推“恭贺新禧”,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吴县县政府、县公安局全体同仁,县长黄蕴深、省水上公安队第三区长沈高尘、县公安局长邹竞、县公安局第一分局长徐景清、县公安局第二分局长潘鸣之、县公安局第三分局长闵仲谦、县公安局侦缉队队长周鸿江、县警察大队队长杜鸿仪、县建设局长魏祖摩、县财政局长袁孝谷、县教育局长吴耀章等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皆一一亮相向全市民众“鞠躬”。此举看似形式,却留给读者的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恭贺新禧”广告中还有以单位名义向读者“鞠躬”的,如苏州电汽厂、苏州基督教青年会、乐群社电影部、东方大戏院、吴县职业指导所、长兴煤矿局驻苏经理处、吴县实验民众教育馆、福来德电料行、马镕兴、马天一帽庄、源源祥杭线局、天声绸缎商场、进步鞋庄、一鸣书局、文新印刷局、美丰油墨公司、侯锡藩医室、兴昌照相馆、中美公司、惠中旅馆、利昌旅社、志华医院、新苏台旅社、同仁和绸缎局、唯一社等。
  向读者“鞠躬”最多的是个人,有乡绅名流刘正康、刘庚华父子,有苏州商界、文化界人士吴怀之、杜永润、程华笙、朱世勋、夏鸿章、费公行、吴耀祖、梁杰臣、方冠洲、陈涓隐、高子彦、徐少甫、程用中、王国瑾、吴霞如、何兆庆、顾慧仑、王桂辰、虞吉甫、程式、费善元、孙振裘、汪雪舫等,还有律师章世菼、费廷璜、朱润,名医侯锡藩、高瑞山、史绍宗、古雄星、王几道、赵迪克、许维扬、吕甘泽等等。《大光明》经营部梅晴初、查寄尘以及编辑部同仁,也在报上向读者鞠躬,“恭祝进步,并颂春釐”。
  一四版和二三版的天端和中缝里,还刊登了吴县国货流动展览会开幕、天声绸缎商场加赠礼券物品、西中市鼎泰昶五金号新开等消息广告,侯锡藩医室、广慈医院、苏州几道医院、利昌旅馆、高瑞山牙医师等经营广告,以及东方大戏院、青年会、乐群社电影部当日放映的影片广告。
  第二、三版以文为主,其中第二版刊登文章8篇:清风的《李先良之终身大事》、蛟腾的《叶楚伧元旦正心》、记者的《二十年之本报》、骨骨的《苏州米业不景气》、骨人的《迎新》、星的《元旦宴》、青青的《党案三周年》、兆庆的《交友范子荀竹》,作者用的都为化名;还配有女画家朱宛仙的人物照片以及她的画作。第三版刊登文章6篇:忆华的《一九三一年的预测》、黄六的《编者日记》(连载)、清风的《为苏州闺秀书红》、海棠的《摩登女郎ABC》、旦旦的《雷峰塔》、记者的《十九年人事小记》,作者用的也都是化名;还有一幅题名为“一声送旧”的漫画,由画家吴霞如所绘。

  搞促销,照相行业大廉价不惜血本

  节日搞促销,流行甚早,而在报纸上刊登促销广告,则在清末民初才“普及”。
  苏州照相行业进入民国后,风起云涌,发展步伐加快,观前、石路、虎丘几个地区,先后成为开照相馆的首选地。之后,随着苏州照相行业队伍不断壮大,一场场“广告大比拼”在各个时期演绎,卷入的照相馆不惜血本,场面惊心动魄。
  1931年元旦,在《大光明》报上演绎的这场照相业“广告大比拼”,是上年苏城照相业大减价“浪潮”的延续。那天,一、四通版同时刊登了“大光明”、“康生”、“金龙”三家照相馆的广告。
  大光明美术照相馆,坐落在护龙街(今人民路)景德路口,开设于民国18年(1929)12月,这是一爿属于“松石轩”照相馆的分号,主人是“松石轩”老板许清贤。民国19年(1930),许清贤在翻造房屋,搬迁总号“松石轩”时,由于各事过繁,难以兼理,就于同年11月把刚开了一年的“大光明”委托
 徐新夫代理一切事物,并登报广而告之:
  大光明照相馆一周纪念,廉价一月,特聘沪上著名美术摄影专家徐新夫技师。本馆开设以来,迄今一载,荷蒙各界赞许,毋庸细述。兹因适逢一周纪念,于十月廿五日(12月14日)起,特大廉价一月,照码七折,放大六折,一副惠顾诸君之盛意。刻因扩大营业,精益求精起见,特聘沪上著名美术摄影专家徐新夫技师担任摄影、修相、着色等职,并任为全部经理负责指挥。惟徐君对于摄影一项具有专门经验,思想宏富,别具艺术观念,向在沪上颇负盛名。本馆为求营业永久计,聘之再三荷允许慨然莅苏,为吾苏摄影界放一异彩。值此减价期间,请各界诸君赐顾一试,无任欢迎。再,本馆减价,专为竞争营业起见,实事求是,非他家可比,请速一试,方知言之不谬也。(《大光明》1930年11月2日第四版)
  徐新夫是海上著名美术摄影专家,对最新摄影艺术研究颇有造诣。1931年元旦,他以“大光明”的名义,又一次推出“照相明码一律七折,加赠时装美女画片”的促销广告,还另设“廿四寸放大照相每张实洋三元,画片照赠”的优惠项目。所登的广告位置最显著,版面也最大。结果事与愿违,由于他管理能力欠缺,全面负责一年多下来,最终弄出了一屁股的“人欠欠人及担保纠葛”。为此,许清贤在同年12月6日收回“大光明”的委托权,出于防患于未然,还特意在《吴县日报》上刊登启事说明原委呢。
  康生照相馆,坐落在观前察院场西,门牌号码是观前大街58号,与“大光明”仅隔一个察院场,开设时间还不到半年。民国19年(1930)12月6日,“康生”卷入了“广告大比拼”,搞起了“减价一月,照码七折,廿四寸放大特价,每张二元八角,加送长年七折优待券,承接冲晒,冲费不取”(《大光明》1930年12月6日四版)的活动。尝到甜头后,“康生”又在报上刊登广告,推出“自民国二十年元旦,大减价三星期,拍美术照半价计算,廿四寸放大实洋二元八角,惠顾价满五角起,赠送蓬莱世界游览券一张”竞争举措。民国20年(1931)春,再度推出新技术:“本馆自开幕以来,所蒙各界赞许,良以定价克己,出品精良。今因特设新法化身摄影部,精究艺术,电光放大照相片,五彩着色,耀目雅观,比众不同。电光照相并不加价,以资推广。”(《苏州明报》1931年3月5日至3月6日封面)广告一出,顿时吸引了不少好奇的顾客光顾,“康生”的生意着实红火了一个阶段。
  金龙照相馆,坐落在护龙街(今人民路)关帝庙北,民国18年(1929)年底开设,主人姓金,名端一。民国19年(1930)3月30日,“金龙”率先在苏城照相业掀起大减价“浪潮”,推出“照码减价七折,以尽优待而示盛情;另拍明信片者,每打买洋二元”活动。之后又推出“二十四寸电光放大,每张三元”的优惠价,并在《大光明》上频频刊登广告,大造声势达数月之久。“金龙”以减价优惠顾客,赢得了市场份额。“松石轩”、“大光明”、“兴昌”、“中华”、“康生”等多家照相馆见“减价”举措有利可图,也纷纷打出这面旗帜。这一年,护龙街、观前一带处处可见“照码七折,放大六折,不惜血本,牺牲贱价”的宣传招牌,着实使顾客得到了一次实惠。
  民国20年(1931)元旦,“金龙”在向读者鞠躬、恭祝新年进步的同时,又推出“国历元旦起,照相一律七折,放大照码对折”的大廉价活动。之后,再度大喊大廉价,“特于国历一月一日起,照码一律七折,廿四寸放大照相,每张四元”(《大光明》1931年2月8日一四版中缝)。但明眼人发现,“金龙”这次非但没有减价,廿四寸放大照相反而比前2个月涨了25%,也比“康生”的贵了1元2角。由于“金龙”的变相涨价,生意受到影响,所以其他照相馆没有跟进。

  《大光明》,一份茶余酒后的消闲读物

  《大光明》报,是由颜益生、姚啸秋、梅晴初等3位报人合伙经营的,颜益生担任主编,梅晴初当经理,创办于民国18年(1929)8月23日(《苏州市志》误作“民国18年5月创办”)。办报宗旨是“取材于地方事业而着眼小处”,反映新闻、影剧、文艺界活动迅速灵通,图文并茂,成为这张报的特色。当时的读者称它为“茶余酒后的消闲读物”。
  创办之初,《大光明》报按照当时流行的方式而划分版面的:即一、四2个版面打通,作为广告专版;二、三版以休闲文章为主,主要刊载章回小说、旧体诗词、轶事秘闻,以及形形色色的捧场文学,诸如闻人轶事、名媛艳事、艺员秘事等。除此之外,也发表一些如《叶恭绰倡修甪直唐塑》、《金松岑考据景德路》、《胡适应邀讲演<哲学之将来>》等消息。同时兼做广告,报道社会新闻,还插配铜版照片,借以迎合小市民这一读者群的趣味和文化需求。二、三版的天端和中缝亦做广告,所刊内容多半是戏院、影院、医院、医药品、棉纺品、酒烟茶、糖果糕点食品等类,这些广告客户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
  民国25年(1936),《大光明》报广告业务取得稳定,于是第一版与第四版“分离”,一版专门报道社会新闻,广告比例较小;二版以本地新闻为主,亦兼做广告;三、四版以副刊、广告为主,版面各占一半;一、四版和二、三版的中缝专做分栏广告。
  《大光明》报最初为三日刊,后来扩为日刊。印刷先后由苏州文新印刷公司、苏州护龙街(今人民路)中和印务局代印,最后由笔者的外祖父仇昆厂开设的昆厂印书馆(馆址在东中市16号)承印。《大光明》的报头,创刊时采用的是美术体字。民国24年(1935),孙中山的独子、时任国民党政府立法院长孙科题赠墨宝,才将原来的美术体字替换下来。
  《大光明》创刊时,定价每份“售洋二分四厘”,“中国境内全年大洋二元,半年一元一角,每月二角四分;日本同其余各国,加倍报资,先惠邮票加一寄费在内”(《大光明》1929年8月23日)。半年后,因“纸价暴涨,且锌版铜图,益加精究,以致收付相抵,亏累过巨,不得不酌加批价”(《大光明》1930年4月21日一版《本报加价启事》)。后来随着物价形势的变化,报纸售价渐涨,最高达到5枚铜元。
  《大光明》一度增版副刊一张,与《吴县日报》、《苏州明报》 等苏州地方上的大报竞争,并曾在民国25年(1936)与上海《申报》联合发行过,凡订阅《申报》的,都同时附送《大光明》,而零售才“国币一分四厘”。因而,《大光明》报的发行数量日益上升,销量逾4000份,在当时的小型报中销数最多,由此成为引人注目的佼佼者。
  民国26年(1937)10月,历时8年的《大光明》在苏城沦陷前被迫停办,办报人员相继遁之苏州郊外。自此,一张标榜为“不光明处见光明”的小报,就此在社会上消失。
来源:姑苏晚报       ■诸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