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经营卫生许可证:2011年的10本好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1:05:51
与各媒体的评选相比,我个人的评选肯定是片面的,也缺乏公正性,但把自己读书的一些想法告诉大家,想来也不算一点意义都没有。

  梁小民2011年读了两百四十八本书。不能再读了,再读就是二百五十本了,总不能读书读成“二百五”吧。

  我对数字还是有点迷信的,总喜欢用数字说话,而且趋吉避邪。不知是不是学习经济学这个专业之故,总觉得拿数字说话有根有据,有铁一般的事实在支撑着。不过,见的各种统计数字多了,才知道看似铁一般的数字很多时候是氧化了的铁,像豆腐一样不堪一击。就拿两百四十八本书这个数字来说,其实既不能反映书的数量,更不能体现质量。用“本”来衡量读书的数量,很不准确。有的书一本六十多万字(如岳南《南渡北归》,三大本,每本都六十万字),而有的只有几万字(如收入“海豚书馆”的王安忆《骄傲的皮匠》,只有四万字)。如果只求本数,一味读薄书,可达上千册。书的质量更无法靠“本”来体现。我读过的书,少说有百分之十算是垃圾,读了让人恶心。但也有些书读了几遍后,仍觉余音绕梁。用读过多少本,如何能反映出读书的状况?尽管统计数字并不见得准确,但人们仍然在用,我权且从众,把一年读的书用“本”作一个统计吧。

  我读书的唯一目的就是休闲。都这把年纪了(年近七十),退休已多年,早已没有什么追求。主要的工作是在各地为EMBA讲课,讲完课,晚上也无事可做,正好用读书打发时间。正因为读书是为休闲,所以完全从兴趣出发,挑轻松的书看。如果偶有所得,也写一点书评,今年共写了长短书评二十多篇。我的习惯是,只要读书就认真读。读过的书,小说类的,情节、人物都得记住;非小说类的,基本观点都有所了解。每本书读完后,都要在扉页上记下评语或感悟。因为完全是个人化的,就写得大胆一些,是好是坏,毫不客气。一年读下来,就想完全按自己的标准评一评十大好书。

  如今许多媒体都要评选年度十大好书,有些已做了好多年,在全国颇有影响。我经常按这些推荐来找书读。媒体评书自有其标准,大体上是思想性、对社会的引导作用及销售量之类,但总不能不参考一些其他因素,尤其是政治因素。比如,某地政府组织编写的反映本地精神风貌的书,即使内容平平,也会入选,无论什么地方来的专家,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一些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书或大人物的书,评委无论读过与否,都会同意入选。中国人是讲政治的,评委也不例外。这种评选还有一个缺点:所评的书涉及方方面面,候选名单有上百本之多,很难有评委全部认真读过。评选时只能听相关专家的意见,未免有一点盲从。与各大媒体的评选相比,我个人的评选肯定是片面的,也缺乏公正性,但把自己读书的一些想法告诉大家,想来也不算一点意义都没有。我的评选标准完全是个人化的,标准有三:一是好看,读来兴趣盎然,甚至废寝忘食;二是能让我有所收获,或者激发了思想;三是文字通畅优美。当然,对各类书的要求也不一样,以后再分类谈。

  

  说起来,我是以经济学为业的,所以,尽管读的经济学的书并不多,但首先还是从经济学评起。个人感觉今年经济学的好书并不多,无论是国人写的还是翻译的,能引起广泛关注的很少,畅销书倒有几本,又是当前的时局又是洋人的阴谋论,总在排行榜上,不过我对这些书不感兴趣,媚俗而已。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许小年先生的《从来就没有救世主》。许先生是我敬仰的经济学家,他对自由市场的坚定信念和顽强的斗志,与自由主义先辈大师哈耶克有些相像。在国际范围内,他坚决主张埋葬凯恩斯主义,至于国内,则是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他的书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意义,与他前几年出版的《自由与市场经济》一脉相承。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并不现实,面对欧债危机、美国金融危机这些凯恩斯主义引起的恶果,只能靠政府实行更多的干预。这尽管是饮鸩止渴,但已饮上了,就只好再饮下去,让我们的政府放弃干预,经济上也不可能。但我们在思想上必须明白,政府干预过多确是市场经济的大忌。

  我推选的另一本经济学好书是陈晋女士的《哈佛经济学笔记(2)》,(1)出版于去年。这本书扩展了《哈佛经济学笔记(1)》的内容,尤其是扩大了经济学的视野,又牵涉到一些最新的问题。前者如文化经济学,后者如有关医疗体系的政治与经济,不仅介绍了经济学家的观点,而且介绍了他们的争论。我也去过哈佛,旁听过一些课的片段。我认为这本书真实再现了哈佛大师讲课的内容与风采,又让你对各种经济学最前沿的问题有所了解。读这本书,我可以“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我对历史颇有兴趣,常以“史学票友”自居。读历史方面的书自然不可少,专业类大部头没时间读,读的还是通俗类的。对历史书我的要求是言之有据。记得一本专家所写的史学书,通篇尽是新观点,如反驳“落后就要挨打”的观点,仅仅根据清朝时GDP全世界第一来说明中国不弱小,我觉得根据并不充分。落后更多指的是制度。皇权专制主义无法与现代资本主义对抗,这不是落后是什么?还有一本写商帮的书,认为商帮兴起与明初确定银本位相类,观点很新,但读完全书,觉得论证基本没有。这一类的历史书还相当不少。

  我觉得今年最好的历史书是雪珥的《大国海盗》。雪珥是澳籍华人,近年来关于清末的各种书颇为流行,但我以为最好的是这本。国人不重视海权,也很少有研究海盗的书(也许有,但我没见过)。这本书研究明清东南沿海的各个海盗集团,而且对他们还是称赞的成分多一些。我认为写别人没写过的东西,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这就是创造性。雪珥这本书决不是光提观点而不论证,而是有根有据。我也看点商帮的书,知道闽商就是海盗,粤商、徽商和宁波商人也与海盗相关。这本书的观点与论据都是可信的。读完这本书令我兴奋,耳目一新。

  另一本书是岳南的《南渡北归》。写清华及以后以西南联大为主线的一代海归知识分子的学术造诣、人格与苦难。我觉得,他们那一代人才配得上“知识分子”这个崇高的称号。知识分子不仅要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建立在知识之上的独立人格。今天的知识分子在知识水平上无法与那一代大师相比,人格上更不是一个档次了。所以,我特别欣赏这本书的一句话:“大师之后再无大师。”那一代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创造的辉煌,以后的知识分子无法比拟了。钱学森先生曾发问,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创新型的人才。我想,读了这本书会有一个答案。什么时代就有什么知识分子:魏晋南北朝时只能有不着边际的“玄学”,清朝的文化专制下,只有“乾嘉学派”;如今一切向钱看了,什么都没了。当然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全面的知识分子史,不好求全责备。虽然文字上欠通畅、优美,不过的确值得一读,对照自己,也许可以照出“小”来。

  还有一本可能是最没什么影响的,这就是邵义的《过去的钱值多少钱》,写十九世纪北京、巴黎、伦敦的货币汇率、物价和收入。过去的货币与现在的货币,以及某一时期中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对比,如,现在的钱相当于明代的多少钱、清代的多少钱,或者1870年的一英镑相当于咸丰年间多少钱。这些问题对研究经济史相当重要。可惜现在很少有人下工夫去做这种学问。邵义的这本书仅十三万五千字,当然算不上全面的研究,但态度是认真的。他用充实的资料对中、英、法的货币制度,北京、巴黎和伦敦的物价收入做了有意义的对比研究,对权威的彭信威所著《中国货币史》、张国辉所著《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以及傅雷译的《邦斯舅舅》的个别观点提出了有理有据的质疑。本书的研究严谨,但读起来颇为轻松,不像一些著作过于艰深。

  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有关辛亥革命的著作自然是汗牛充栋,我只读了不多的几种,要推荐的是张鸣的《辛亥:摇晃的中国》。国内的历史学家,我最喜欢的是雷颐和张鸣。他们写的历史书,轻松有趣,而绝非“大话”。许多新观点让人耳目一新。不少写辛亥革命的书严肃而呆板,写辛亥革命的伟大与意义。武昌起义并非革命者精心策划,而是由一些偶然因素促成的。清的灭亡已成定局,而促使其在辛亥年灭亡的偶然因素有许多。正是这种种偶然使清朝在辛亥年而不是其他年份灭亡。张鸣指出了历史的复杂性,而不是教条地重复已有定论的观点。这样写历史让人感到亲切,让那些非专业读者也爱读。作为一个票友,我当然爱读这类书。

  

  还有一大类就是文学了。这类书更适于休闲,因此我看了不少。在各种小说中,我今年看了二十来本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我本来不爱看日本人写的书,无论是哪个方面的。但今年偶然看了一本《白夜行》,却被吸引了,于是就买了各种能找到的东野圭吾作品,基本都看完了。不过看过之后有点失望。他是高产作家,高产必然良莠不齐,有精品,也有一些敷衍之作。我觉得东野圭吾最大的贡献是把推理小说推进到推理社会小说。过去读的推理小说,如福尔摩斯、克里斯蒂是纯推理的,读来自然吸引人,但东野圭吾通过推理又反映了当代日本社会的状况,就更吸引人了。不过看完之后总觉得只有《白夜行》最值得推荐,但《白夜行》中文版出版于2008年,就不在今年的评选范围之内。

  今年我读的小说中,我最喜欢的是格非的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和《春尽江南》,通过三代人反映了百年中国的历史灾难。第一代的陆秀米和其他知识分子为改变中国的状况而革命,他们从事反清的辛亥革命,结果中国并未改变。第二代的谭功达参加革命且成功了,并当上县长。但他的乌托邦梦想的实施却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自己的命也被革掉了。一旦山河入了革命者的梦,山河就变糟了。第三代的谭端午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而道德沦丧的世界。这是我们所希望的吗?全书无论是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还是气氛的渲染,都无愧于一流作品,语言之纯熟亦非他人能比。在当前拿小说换钱的时代,格非先生历时十几年写出此书,十年磨一剑,果然非同寻常。这三本书我把它们放在一起,作为一部好书推荐。如果非要只选一本,我就选《山河入梦》。

  另一本小说是方方的《武昌城》。这本写北伐战争攻守武昌城的书,视角极为独特。先写攻城一方北伐军,后写守城的北洋军,分为上、下两篇,既没有对北伐军的歌颂,也没有对北洋军阀的批判,写了战争中人民的苦难与无奈,而且写人性中的善与恶。本来战争为高层争夺,人民无论在哪一方都是炮灰而已。我觉得这是写战争史的突破,不过我看并未引起广泛关注。方方是一个成熟的女作家,无论故事情节、人物还是语言都堪称一流。读这样的书让人心灵受震撼,对和平无限热爱。不能为简单的正义之战而抹杀人民的苦难。

  在非小说文学作品中,我首先推荐尹伊文的《在世界边缘的沉思》。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对社会发展模式的反省”,以通信的形式介绍了三种发展模式:不丹模式、委内瑞拉模式和冰岛模式。作者最推崇以幸福为追求目标的不丹模式,写得也最详细。这些模式我们都无法模仿,但对我们思考中国的发展模式极有意义。因为是以通信的形式,把所见与所感密切结合在一起,有点类似游记,但又不止于此,而且有感悟。文字写得也极通畅、优美。尹伊文的书我还是第一次看,但深受感动。

  我评选的最后一本书是回忆录:江平先生的《沉浮与枯荣》。江先生是我极为敬佩的学界前辈。我敬佩的不仅是他的法学造诣,而且是道德与为人。历经磨难而不改赤子之心,为中国的市场化与民主化奋斗终身。这本书好就好在真实。我看过不少回忆录,许多是美化自己或美化时代,或以自己的苦难为主体,怨气冲天。江先生的苦难不比别人少,但他不是从个人恩怨得失出发,而是关心国家的兴衰。他讲的许多真话,今天还有许多人不敢讲。看这本回忆录让我内心激起一个又一个波浪。这本书刚出来也好评如潮,不想很快就被遗忘了。回忆录讲真话是不容易的,江先生讲了真话,仅就这一点,我们不应该忘却这本书。

  

  最后我还想推荐两套丛书。一套是上海书店社的“海上文库”。这套丛书出版多年了,模仿者不少,但都没有超过首创者。这套书已出了十几种,绝大部分我都看过,深感策划、作者、内容乃至装帧都是一流的。可惜出版者太谦虚了,宣传不够,影响不很大,绝大多数印数在五千册。其实我们需要这种融知识性与休闲性于一体的作品。

  另一套是上海社科院主编的“上海城市生活史丛书”。我四处收集,最后也只有十七本(十六种)。还没有全看完,看了几本觉得甚好。像这样集中研究老上海历史的,这是第一套。旧上海是辉煌的,可惜我们了解得太少了。这套书是严肃的学术研究,但读起来又极快乐。这套书我觉得历史意义极深远,趁着现在还不远,找回老上海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

  回顾今年的读书还是量多质差,与我们的GDP差不多。今年光顾休闲了,买的一些有意义的书,比如金观涛的《兴盛与危机》、《开放中的变迁》和《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张木生的《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张炜的《你在高原》等都没有认真看。明年我想还是不要追求数量,绝不看垃圾书(今年有些明知是垃圾也抗不住诱惑而读过,读后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嘴巴),多看一些有思想、能给人启发的。

  思考也是休闲。读而不思仍然是在浪费生命。我的生命不多了,已经倒计时了,还是要抓紧,活一天,学一天,思一天。没准这样还可以延年益寿呢,怎么好像没一个养生大师提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