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英文:现代化与忧郁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54:36

    作者: 一草(常.岭.银.草) [141784:6240], 08:03:00 01/05/2006:

    - 论剑谈棋 豪杰尽聚 -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现代化与忧郁症



    先看下面这则新闻报道。

    美国10%少年 患严重忧郁症
    http://www.creaders.net 万维读者网 2006年01月01日 12:28 PM

    【万维读者网】联合早报消息,据华盛顿路透电,美国政府统计数字显示,去年
    ,美国有近10%少年曾患严重忧郁症,其中少过一半接受了治疗。医生说,物质
    滥用与精神健康服务管理局(SAMHSA)星期四发表的数据证实了青少年忧郁症问
    题至今仍旧受到忽略。整体来说,有9%或220万个少年患忧郁症,年纪较大者的
    患病风险又比年纪较轻者高。16、17岁的少年当中,去年约有12%患严重忧郁症
    ;在12、13岁的少年当中,有5%的人患上此病;在14、15岁者之中是9%。

    物品滥用与精神健康服务管理局局长居里说:“这些新数据是对家长的当头棒喝
    。精神健康是孩子们整体健康和福祉的一个关键部分。”

    所谓严重忧郁症,患者起码持续两个星期意兴阑珊,情绪低落,同时在睡眠、饮
    食或注意力等方面有所改变。医生指出,这个发现显示,需要有更多措施来尽早
    帮助这类少年,但医生对这样的数据并不感到意外。

    佛蒙特大学精神科医生法斯勒教授说:“真正的悲剧,如报告所指出,是至今还
    有那么多青少年尚未获得适当而有效的治疗,这是他们需要且应得到的。”芝加
    哥的伊利诺斯大学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学医生勒文塔尔教授透露,过去15到20年来
    ,患忧郁症的少年一直在10%左右。他说,有专业知识的照顾者有限、保险问题
    ,以及家长和老师难以辨识有关症状,都加重了治疗青少年忧郁问题的难度。

    新报告也显示,12至17岁严重忧郁的少年滥用物质的几率比一般少年高一倍,其
    中约有28%喝酒、近23%抽烟、约21%吸毒。


    我一直感到奇怪不解的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怎么就会患上忧郁症了呢?而且还
    是严重忧郁症。嗯,有意思。现代化社会里让人用一般性的常识和推理(美国人
    的用词为:common sense),理解不了的现象和解释不明白的问题还是真叫多。

    不由得回想起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怎么想怎么认为我的童年是金色的,而
    且怎么想也想象不出哪一个小伙伴能够患上忧郁症。

    金色的定义:无忧无虑,愉快轻松。我们成长的时候,生活物质确实很贫乏,购
    买很多东西都要凭票和证,这是现在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的孩子们很难理解的。
    但是,我们有着现在的孩子们很是缺乏的东西:儿童的天真烂漫、愉快和轻松,
    金色的童年。我以前写过一篇《我的金色的童年》,附在此文的后面,作为形象
    说明。现在的孩子们能够写出一篇值得回忆、得意一辈子的自己的金色童年的文
    章来吗?

    现在中国的孩子们患上忧郁症还是可以理解的,小小的年纪,他们精神上承受的
    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压力太大了:每天七到八个小时上课,下课回家后做不完的作
    业,各种考试,周末还要相当不情愿地去上乱七八糟的各种补习班、特技全能训
    练班。因为大学毕业,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文凭,之后成为某一专业学科的学
    究大拿,这是一个人能够具有今后幸福一生的一个基本的必要条件。童年失去了
    无忧无虑的金色,孩子们比上班的大人们还要忙。

    现在美国的孩子们患上忧郁症,就不那么好解释了。首先,美国人还是讲究人权
    的,他们大都尊重孩子们的个人意愿,所以美国的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上并没有
    什么多大的压力。第二,美国青年们的就业选择机会很多,况且,美国社会上一
    个相当普遍的群众舆论就是看不起读书成绩好的人,贬称他们为nerd(书呆子)
    。美国的大多数老百姓选举在学校读书的平均成绩为C的小布什为总统,就是一个
    非常生动活泼的例子。第三,美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早已进入小康中康的水平,
    各种生活物质丰富,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基本都是无忧无虑。

    于是,问题就来了: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百分之十的美国孩子们患上严重的忧郁
    症的呢?

    美国的青年人中患有包括忧郁症在内的心理疾病的比例很高,我的学生们中服用
    心理药物的不少于百分之十五,经常看心理医生的在三分之一以上。生活在如此
    优越环境里的美国的儿童和少年青年,居然能够患上精神忧郁症这样的心理疾病
    ,这是一个一直深深迷惑纠缠着我的迷。我是好多年百思苦想而不得其解,最近
    这两年渐渐琢磨出了一些门道。我认为这里有着几个互相关联着的原因,最根本
    的是市场经济的强者文化。

    定理:精神忧郁症和其它心理疾病是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思想精神状态的根本特
    征之一。

    下面证明这个定理。首先定义强者和强者文化。

    定义:什么是强者?强者的定义有两个。一个是身强力壮牙齿尖武器好,别人谁
    都打不过。超人(superman)是其典型代表。这是一般人的常识中显而易见的强
    者的概念。美国人民当然无限崇拜这样的强者的。另一个强者的定义却不是那么
    显而易见的。这个强者的定义是与市场经济紧紧地绑在一起的:凡是具有着顺应
    、鼓励市场潮流的长象、体质、爱好、谈吐方式者即为强者,要是能够代表崭新
    的消费方式、引导着新的市场潮流者,那就更是人人疯狂崇拜敬仰的强者了。模
    特、歌星、电影明星、体育明星等等,是第二类强者的典型代表。以这两类强者
    为崇拜模仿对象的文化,就是强者文化。

    命题:市场经济社会的文化意识是对强者的疯狂崇拜、热烈模仿的文化意识。

    证明:市场经济得以兴旺发达的两个根本条件之一是有一个积极、广大、深厚、
    持久的市场(另一个条件是能够不断推陈出新、提供标新立异诱人上钩的新产品
    )。对于代表市场新潮流的第二类强者们的狂热崇拜和模仿,就是市场经济社会
    的文化意识。

    在美国的学校里,小学、中学和大学里,学生们对于个人的长象、穿着打扮、谈
    吐方式是非常重视的。最受大家热爱和崇拜的是各类体育运动员与歌星们。女孩
    子们尤其热爱身体健壮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女孩子们若是长得过矮、过胖、不漂
    亮、穿着不时髦,那是一定找不到男朋友的;而没有男朋友,那是女孩子们的最
    大精神压力。同样,男孩子们若是缺乏运动员的气质和身材,那是很难吸引女孩
    子们的。没有女朋友,那是处在社会下层的loser(失败者)、underdog(倒霉的
    人)。美国中学里发生的多起枪击杀人事件,绝大多数是这些倒霉的underdog、
    loser们实在不堪被挤压、被歧视而采取的暴力反抗行动。

    这样loser、underdog的精神压力是非常强大的,足以使得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精神
    忧郁起来。在我的学生中,一半以上身体较胖的女学生服用抗忧郁症的药物。很
    多性格内向的男学生也在悄悄地服用各种不同的心理调理调节药物。

    年青人从事工作之后,这一辈子都要面临着工作与家庭不稳定的各种问题,而且
    市场经济社会的强大舆论(以老婆、孩子、父母、亲戚朋友的无休止说教形式出
    现)逼迫着人们不停地玩命工作,以便挣更多的钱、盖更大的房、买更时髦的车
    、买更多的东西。于是这忧虑、焦急、提心吊胆、焦虑不安就成了家常便饭。

    这就证明了本定理:精神忧郁症和其它心理疾病是市场经济社会不可能摆脱的重
    要根本特征之一。

    推论1:大量的心理精神疾病患者,为心理医生和精神病医生创造、提供了大量的
    工作机会;而且为研究人的大脑神经功能的科学家医学家们提供了大好的机会;
    因此,制药厂的资本家、股东们的资本翻了若干番,赚取的利润翻了多个个儿,
    那可是赚大钱了。(坏事变好事,是不是?)

    推论2:现代化社会的一个根本标志就是人们看心理医生、服用心理药物成为正常
    活动。

    中国社会已经现代化起来了,证据之一就是心理医生开始遍地扎根开花了。我的
    一位在九十年代初患上忧郁症的朋友告诉我: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的精神病院(
    例如北京的安定医院)也开始提供治疗忧郁症的药物了。

    为什么毛泽东时代没有心理医生和心理治疗药物?答曰:没有现代化吗。

    一个问题: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联系是什么?我外行的认为是:心理疾病和精
    神疾病都是人的大脑的神经功能出了毛病,只是程度不同。程度不够深的神经功
    能毛病称为心理疾病。

    2006-1-5


    *** 返回论坛


    跟帖目录:

    1. 附录: 我的金色的童年 - 一草 08:17:13 01/05/2006
      • 那时候中国还是个正常的健康社会,社会成员都能在精神上得到应有的关爱 - 戏迷 08:25:46 01/05/2006
      • 把谁往那边一放没人理他,什么东西都得自己决策.时间长了都得或多或少得点精神上的问题* - 戏迷 08:19:22 01/05/2006



        原 帖 [ 0 ]

        附录: 我的金色的童年

        我的金色的童年——毛泽东时代的童年


        首先,人们对什么是幸福,即什么是金色,有着不同的定义。在中国与美国乱转
        了一大圈,在人生的道路上走过了一半(假设我能活一百岁),回过头来再看,
        我要说:幸福就是无忧无虑轻松愉快。当然,无忧无虑已经包括了基本生活的衣
        食住行不发愁。无忧无虑是人的精神思想的一种状态。无忧无虑则可以轻松愉快


        毛泽东时代对于大多数工人农民一般劳动人民来说是幸福的,虽然生活物质绝对
        没有今天这样丰富,但确实是有基本保障的。吃饭虽说要粮票,也没有像现在这
        样多的副食品来选择,但是基本没有挨饿。那时的住房比较挤,但是也没有现在
        这样得绞尽脑汁地琢磨着到哪去找几十万元买住房。更重要的是,那时候人人有
        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是不用担心下岗失业,而且生老病死有单位管。在农村
        是集体所有制,生产队有赤脚医生合作医疗,五保户,是有相当的社会保险成分
        的。那时的农民没有现在的农民这么多的精神压力以及各种的远忧近虑。

        毛泽东时代的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生活轻松愉快。下面,我要详细说说我的
        幸福开心的童年少年时期,给没有机会经历毛泽东时代的年轻人们一些具体的感
        性知识。

        首先,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学习压力。那时候一般小学生就是半天课。中午放学回
        家吃饭,下午做一会儿作业,然后就是成群结伙地玩了。中学生下午最多两节课
        ,有时是自习课,好像也不是一个星期的每一天下午都有课。就是有课,四点钟
        之前也是可以回到家的。我从来不记得有过熬夜做作业这样的光荣刻苦经历。

        那时,一般人家没有电视。我们当然也没有什么电子游戏之类的东西。那么课间
        或放学之后玩什么呢?

        砍包:用六片小方块布缝一个正方体的包,里面装上一些小石头子。玩砍包的一
        群人分成两拨,一拨砍,一拨跑。在地上相隔大约十米画两条平行线,砍的这一
        拨人分成两组,面对面地站在两条平行线后,他们之中的一个人手里拿着包;跑
        的这一拨人就站在两条线的中间,面对着手中有包的那一边。砍包的这一拨要用
        包砍到跑的人的身上,则此人下场。被砍的这拨人要两眼紧盯着飞来的小包左右
        躲闪。看着小包飞到了另一边,有人捡起拿在手中,跑的人群赶紧转身纷纷往后
        退,当然离手中拿包的人越远越好。砍包的目标是把跑的这拨人一个接一个地砍
        下场,全砍中后,换拨(砍换跑,跑换砍)。但是,若跑的人群里有人用手接到
        了包,则得分,而且不下场。最后是看哪拨得分多。所以如何将包砍的人身上又
        不被此人接住,还是很有技术可以研究的。这是一个团队活动游戏,需要互相协
        作配合(如何躲闪,谁来砍)。玩起来,连喊带叫,很是热闹。我们上小学时,
        课间休息,常常是半个班或是全班人一块儿玩砍包,人多的话,就两个包一块砍


        跳间:有很多种跳间游戏,而且新的玩法又被不断发明创造出来。常玩的一种:
        在地上用粉笔画一串儿互相连在一起的间(方形或是长方形的格子),有单间和
        双间。单间用单脚跳,双间用双脚跳。有一些规矩。有时在某一间里写着要做的
        动作,比如闭眼、伸舌头、做鬼脸、双手平伸、下蹲等等,跳到这一间的人就要
        做相应的动作。跳间也是课间休息时我们喜欢玩的一种游戏。

        弹球:在地上挖一些小坑,小坑之间用小棍划上连线。从一个作为起点的小坑开
        始,把小玻璃球从一个坑用手指弹进另一个坑,一个坑接一个坑,直到小玻璃球
        进了最后一个坑为止。玩的时候,几个人排着队沿着同一路线弹球,小球进了坑
        可以接着弹;若没进坑则换别人弹(高尔夫球是不是弹球的一个变种,值得认真
        研究)。攒弹球也是一种爱好:把积攒的各色的弹球拿给哥们儿们看,看得大伙
        那个眼馋,自己那个得意。

        剁刀:那时候,削铅笔的刀子有两种,一种是横的折叠刀,另一种是竖刀,不能
        折叠。剁刀要用竖刀。夏天下过雨以后最好,因为地面比较软,而且没有浮土。
        在地上画一些图形,要把刀准确地剁到图形里的某一或某几个很小的指定地区里
        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拔根儿:秋天杨树落叶后,一群小孩低着头在满地的落叶中寻找叶柄粗的看起来
        结实的那些叶子。找到后把叶子揪掉,叶柄攥在手心里。等手里积攒了一把叶柄
        以后,就开始拔根比赛了:两个人每人拿出一个叶柄(这叫根儿),其它的装在
        兜里,将两个根儿互相套住,每人的两只手攥住叶柄的两端,然后使劲往自己这
        边拔(要不怎么就叫拔根呢),看谁的根儿不断。断了一个根儿,再从兜里掏出
        一个根儿来接着拔。等根儿都拔断了,再低着头撅着屁股寻找新根儿。有时有人
        找到一个特棒的根儿,能跟别人拔一个星期不用换根儿,那叫得意自豪。

        弹球、剁刀、拔根儿之类的游戏,我们多在放学后玩,因为第一不要求人多,第
        二不用受时间限制,爱玩多长时间就玩多长时间。我们还玩拍三角(纸烟盒叠的
        三角最好)、木头人(类似捉迷藏)、分拨打仗。女孩子们最爱玩,而且玩得非
        常拿手的是跳皮筋。皮筋有猴皮筋与牛皮筋之分,当然都与真的猴皮牛皮无关。
        猴皮筋是自行车内带剪成的,比较便宜;牛皮筋就是现在商店里卖的橡皮筋,比
        较贵。把皮筋一个接一个地套成一长串,两个人拉着皮筋串儿,一个人边跳边把
        腿迈来迈去与皮筋串儿缠来绕去地做着各种花样,而且边跳边唱着歌谣。很是好
        看。一套动作做完后,皮筋串儿升高一截,跳者要高抬腿把这套复杂的动作再重
        复一遍。男孩子有时也来玩,但总是玩不过女孩子。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家住在复兴门外,那时并不像现在这样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水泥
        沥青地面,还有不少长满野草的野地。夏天的时候,野草地里开着各色的野花,
        草丛里住着多种昆虫。放暑假的时候,我们就钻进半人高的野草丛中,夹蜻蜓、
        扣蚂蚱、逮蛐蛐,抓螳螂(我们叫做呱达板儿)。夹蜻蜓要伸出手臂,用张开的
        两个手指慢慢地接近停在草叶上的蜻蜓的翅膀,等翅膀到了两个手指之间时,猛
        的一下子合上手指。我听说蜻蜓专门爱吃蚊子,就捉了好几只放到屋子里。结果
        让我大失所望:蜻蜓只是呆呆地趴在沙窗上并不捉拿蚊子。逮蛐蛐天黑以后比较
        好,先听着蛐蛐在哪叫,然后拿手电筒照着翻砖头搬土块,顺着声音很快就能找
        到蛐蛐。

        知了不住在草丛里,而是高高地趴在树干或是电线杆子上,使劲大声地唱着歌。
        后来我们在课文里学到了:知了不是用嘴唱歌,而是它的翅膀在快速地振动发出
        了“歌声”。对知了不能逮只能粘,用面筋来粘。先得从家里偷一小撮面粉,放
        一点水,和成面团,然后放到水里洗,或是放在水龙头下冲。洗来冲去最后就剩
        下粘粘的面筋了。把面筋贴在一根长竹杆的尖上,高高地举着竹杆,慢慢地接近
        放声高唱着的知了,看准了以后,将贴着面筋的竹杆尖碰上知了,“吱”的一声
        ,知了没了声儿,我们就知道是粘住了。

        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的这个奥林匹克提高班,那个什么什么补习班,家长也
        不逼着我们点灯熬夜做作业。下课放学后,我们的生活就与学校没有多大关系了


        上初中时,我参加了北京市少年科技馆的天文小组,一个星期活动一次,都是在
        下午。暑假里我们参观天文台,还用天文望远镜做夜间行星的观测。记得有一次
        ,老师教我们如何给自己做一个简易的天文望远镜:到一个照相器材商店花一块
        多钱买两个减价处理的凸透镜片,一个直径十多厘米作物镜,还有一个直径三厘
        米作目镜(当然要计算好焦距),又花了两三毛钱买了一张马粪纸。回家熬了一
        大碗浆糊,把浆糊均匀地抹在马粪纸上,再将马粪纸圈成一个长筒,两边装上镜
        片:天文望远镜制成了。我举着这个近七十厘米长的大纸筒,对准月亮,哈,效
        果是惊人的:二维平面的月亮一下子变成三维的球型鼓了起来,月亮上的环行山
        也是立体的。只是这望远镜没有支架,用手举不了太长时间。我的这个能让月亮
        变成月球的望远镜可是让我们一块玩儿的哥们弟兄们惊奇佩服的不行,人人都来
        举着大长筒看月亮又观星星。但是这望远镜看地球上的景物人物就不行了,因为
        是倒像。

        少年科技馆里有很多不同的活动小组,我印象最深的是航模组和无线电组,他们
        自己制造的遥控军舰模型和小飞机,引来了我们的大声喝彩和羡慕。除了少年科
        技馆外,还有少年宫。那里也有很多活动小组,都是文艺类的,比如少年合唱团
        、舞蹈队、绘画组之类。我们班就有一个哥们在少年合唱团。少年科技馆和少年
        宫的这些活动,都是纯粹为了增长知识培养兴趣爱好的课外活动,与学校里的考
        试没有一点关系。

        上了初中后,每个学期我们都有一个星期到郊区农村公社生产队的下乡劳动。我
        们亲眼见了牛马驴骡羊鸡狗猪长的什么模样,以及如何喂养;小麦稻子高梁玉米
        红薯花生是怎么种出来的,如何管理,又是如何收获的;而且亲身体验了农民们
        的生活方式和农业劳动的艰辛:麦收时从早到天黑顶着烈日弯着腰割一天麦子,
        真是累得腰酸腿疼灵魂几乎出壳。能够亲身体验下层老百姓的生活与劳动,对一
        个人的健康成长是大为有好处的。现在城里的孩子们能有这样下乡劳动的机会吗
        ?土地全都私有了,到哪去下乡呢?

        那个时候也有升学考试,但是并没有人把进重点中学当成生死攸关、就此决一死
        战的要命关天的大事。那时,很多人并不想上高中,更别说进大学了。并不是他
        们考不上,而是他们本来就不喜欢读书(现在的孩子能有这样的选择吗)。我认
        识的人里就有上完初中进中专,或是高中毕业进大专,毕业后,进工厂当工人,
        或是技术员。有的干脆就是初中毕业后就进工厂当学徒工。当工人是很光荣的,
        工人可是领导阶级。那时候绝对没有下岗失业这么一个概念,进了工厂,人这一
        辈子的生活就都保了险。他们的日子都过得挺快乐。就是能考上好的大学的人,
        也不会得到众人那么大的羡慕:不过是大家选择的要从事的事业职业的不同而已


        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候,没有上过高中就去插队了,所以自然没有经历过中考(
        考高中)和高考。当工农兵学员进大学也没有考试。就是到美国来读研究生也是
        赶对了时候:没考托福,没考季阿姨(GRE)。但是照样能念出个博士学位来。这
        得让现在面临无穷作业和考试的在校学生们,和玩命准备出国考试的人们不知是
        应该如何羡慕得眼红眼绿呢。现在的儿童少年今后的一辈子得面临多少各种考试
        啊,考得脑细胞得死不老少。

        童年应该是人的一生中最轻松愉快的阶段。现在二十、三十岁的青年能回忆出自
        己天真烂漫充满了童心童乐的开心的童年与少年时代吗?来自农村也许还行,但
        是生长在城市里的呢?


        2004-11-15

        [ 1:8188 ] 一草(常.岭.银.草) - 08:17:13 01/05/2006 *** 回 帖


        原 帖 [ 1 ]

        那时候中国还是个正常的健康社会,社会成员都能在精神上得到应有的关爱

        社会成员之间的网络是正常的网络,西方社会的网络是个不健康的,为适应资本主
        义的发展而被破坏了的非健康网络.人类被迫逐渐失去社会性.而这一社会性正被外
        界的由技术构成的传媒缺陷性的取代.

        [ 3:176 ] 戏迷(徐.埠.之.玉) - 08:25:46 01/05/2006 *** 回 帖


        原 帖 [ 0 ]

        把谁往那边一放没人理他,什么东西都得自己决策.时间长了都得或多或少得点精神上的问题*

        再加上内心的压力无人诉说.久而久之.这个我做过长期观察.
        社会的问题,给逼出病来的. 希望中国的社会别成他们那样.
        跟个人的性格也有点关系,性格开朗的意志坚强些的症状会轻,弱些的症状就会很明显.
        本版的那个自称巴黎来的哥们症状就很典型.

        [ 2:222 ] 戏迷(徐.埠.之.玉) - 08:19:22 01/05/2006 *** 回 帖



        - 论剑谈棋 豪杰尽聚 -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