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房天下:穴位贴药疗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3:25:16

    第一节 概述

    穴位贴药疗法是一种古老的治病方法。它以中医经络学说为依据,用药物贴敷于身体的某些穴位或一定的部位上,利用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和药理作用,调整机体,达到治病的目的。

    本法源远流长,在公元前3世纪的《帛书·灸经》中1974年在湖南长沙Ⅲ号汉墓出土的文物)就有“蜢……以蓟印其中颠”的记载。即用芥子泥贴敷于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红,治疗毒蛇咬伤。在历代许多医著中都有一些关于穴位贴药疗法的记载。如汉代《内经·灵柩经筋篇》谓:“足阳明之筋……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谓:“治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临发时,以醋和附子末涂背上。”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的风毒脚气治法中记载有外用膏方八首,如“神明白膏治百病,中风恶气及头面诸病……皆以膏敷……”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谓:“治疗腰脚风痹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帛贴须臾即止。”明代朱棣《普济方》谓:“鼻渊脑泻,生附子末,葱涎和如泥,贴涌泉穴。”清代吴谦《医宗金鉴》谓:“阴阳熨脐葱白麝,冷热互熨尿自行。”本法即用葱白捣烂加麝香少许,敷脐上神阙穴,并用冷热刺激,治疗小便癃闭、点滴难出之证。由此可见,穴位药贴是外部治疗方法之一,《内经》、《千金方》、《外台秘要>等都有记载,历代医家也普遍使用。穴位贴药,简便价廉,疗效显著,医者可以选用,患者也可作为自我治疗的手段。

    第二节 治疗作用机理

    贴药疗法是利用温热芳香、具有一定刺激作用的药物,贴敷于穴位上而起到治病作用的。其治病作用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温经活血,行气止痛。通过药物对经穴的刺激,温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同时尚具有沟通表里,调和营卫,温阳行气,激发经气,调整阴阳。从而对肺气虚、卫表不固、易受外邪入侵有一定作用。因此,对防病治病、强身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2.局部的刺激作用。具有一定刺激作用的药物,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从而起到消炎退肿的作用。药物刺激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某些抗体形成,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对某些过敏性疾病起防治作用。

    3.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至皮下组织,在局部保持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同时通过药物对局部穴位的刺激,以激发全身精气,通过缩小血管的吸收输送,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

    第三节 常用穴位

头面部

头部穴位

     一、百会

  【位置】位于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归属经脉】督脉。

  【主治病症)头痛,头晕,神经衰弱,耳源眩晕,脱肛,中风和精神病等。

  二、天柱

  【位置】在项后正中入发际5分,旁约二横指,斜方肌外缘。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头痛项强、肩背痛和咽喉炎等。

  三、翳风

  【位置】耳垂后,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

  【归属经脉】手少阳三焦经。

  【主治病症】耳聋,耳鸣,面瘫,腮腺炎,中耳炎等。

  四、太阳

  【位置】在眉梢和外眼角之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

  【归属经脉】经外奇穴。

  【主治病症】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眼病,牙痛,面瘫等。

  五、天突  

  【位置】在胸骨上窝正中处。

  【归属经脉】任脉。

  【主治病症】咳喘气逆,呕吐,咽喉肿痛等。

  六、百劳

  【位置】大椎穴上2寸,旁开1寸。

  【归属经脉】经外奇穴。

  【主治病症】虚劳咳嗽,落枕等症。

  七、定喘

  【位置】大椎穴旁开半寸。

  【归属经脉】经外奇穴。

  【主治病症】支气管哮喘,咳嗽等症。

胸腹部

胸腹部穴位

    八、膻中

  【位置】在两乳之间,平第四肋间。

  【归属经脉】任脉。

  【主治病症】气喘,胸痛,乳少等。

  九、中脘

  【位置】脐上4寸,胸骨体下端和脐连线中点。

  【归属经脉】任脉。

  【主治病症】胃痛,腹泻,脾胃虚弱等。

  十、神阙

  【位置】在脐正中。

  【归属经脉】任脉。

  【主治病症】中风,脱肛,腹胀,腹泻,腹痛,肠鸣等。

  十一、关元

  【位置】在脐下3寸,腹正中线上。

  【归属经脉】任脉。

  【主治病症】阳痿,遗精,痛经,月经不调等症。为全身性强壮穴。

  十二、天枢

  【位置】脐中旁开2寸。

  【归属经脉】足阳明胃经。

  【主治病症】腹痛,腹胀,腹泄,痢疾,便秘,呕吐等。

腰背部

腰背部穴位

    十三、结核穴

  【位置】大椎穴旁开3寸半。

  【归属经脉】经外奇穴。

  【主治病症】肺结核等其他结核病。

  十四、大椎

  【位置】在第七颈椎棘突下,约与肩相平。

  【归属经脉】督脉。

  【主治病症】发热,中暑,疟疾,精神分裂症等。

  十五、命门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下。

  【归属经脉】督脉。

  【主治病症】脊强,腰痛,带下,阳痿,遗精,泄泻等。

  十六、风门

  【位置】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寸5分。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腰背痛等。

  十七、肺俞

  【位置】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寸5分。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气喘,咳嗽等症。

  十八、心俞

  【位置】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l寸5分。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心痛,心悸,失眠和健忘等症。

  十九、肝俞

  【位置】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寸5分。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肝病,眼疾等症。

  二十、胆俞

  【位置】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寸5分。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肝胆疾患,神志方面的疾病等。

  二十一、脾俞

  【位置】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寸5分。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脾胃虚弱,面浮、水肿等。

  二十二、胃俞

  【位置】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l寸5分。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遗精,阳痿,月经不调,腰痛,目昏,耳鸣等。

  二十三、膏肓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肺结核,神经衰弱,气喘等症。

  二十四、次髎

  【位置】在第二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督脉之中点。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痛经,妇科疾患等。

上肢

上肢穴位 

    二十五、肩髑

  【位置】肩峰与肱骨大结节间,当抬肩时肩端前凹陷处。

  【归属经脉】手阳明大肠经。

  【主治病症】肩关节周围炎,肩臂痛等症。

  二十六、曲池

  【位置】屈肘,当肘横纹外端凹陷中。

  【归属经脉】手阳明大肠经。

  【主治病症】荨麻疹,肢体痿痹等。

  二十七、合谷

  【位置】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归属经脉】手阳明大肠经。

  【主治病症】头面疾患,妇产科疾患等。

  二十八、支沟

  【位置】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归属经脉】手少阳三焦经。

  【主治病症】便秘,胸肋痛等症。

  二十九、外关

  【位置】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归属经脉】手少阳三焦经。

  【主治病症】感冒,发热,偏头痛等。

  三十、内关

  【位置】腕内横纹正中上2寸。

  【归属经脉】手厥阴心包经。

  【主治病症】心痛,心悸,胸肋痛等。

  三十一、大陵

  【位置】在腕内横纹正中。

  【归属经脉】手厥阴心包经。

  【主治病症】心绞痛,心动过速,神经衰弱等。

  三十二、阳池

  【位置】在腕背第三四掌骨间直上,腕横纹中凹陷处。

  【归属经脉】手少阳三焦经。

  【主治病症】肘臂痛,腕关节肿痛。

  三十三、劳宫

  【位置】手掌心横纹中,第二三掌骨之间。

  【归属经脉】手厥阴心包经。

  【主治病症】心痛,口腔炎等。

  三十四、少商

  【位置】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1分。

  【归属经脉】手太阴肺经。

  【主治病症】咽喉肿痛,热病等。

下肢

下肢穴位

    三十五、环跳

  【位置】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内三分之二交界处。

  【归属经脉】足少阳胆经。

  【主治病症】风湿痹痛,下肢瘫痪等。

  三十六、阳陵泉

  【位置】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归属经脉】足少阳胆经。

  【主治病症】胆疾,胁痛,下肢痹痛等。

  三十七、足三里

  【位置】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

  【归属经脉】足阳明胃经。

  【主治病症】胃肠疾患,虚劳赢瘦,肢体痿痹等。

  三十八、委中

  【位置】在胭窝横纹中点处。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腰腿疼痛,高热抽搐等。

  三十九、承山

  【位置】在胭横纹中央,与外踝尖平齐处的连线中间,伸小腿时肌腹下出现人字纹的尖处。

  【归属经脉】足太阳膀胱经。

  【主治病症】痔疮,脱肛等。

  四十、解溪

  【位置】踝关节前,在趾长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中。

  【归属经脉】足阳明胃经。

  【主治病症】下肢痿痹,足下垂等。

  四十一、太冲

  【位置】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凹陷中。

  【归属经脉】足厥阴肝经。

  【主治病症】肝阳上亢,头痛抽筋等。

  四十二、涌泉

  【位置】足底中,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

  【归属经脉】足少阴肾经。

  【主治病症】头痛目眩,咽喉痛,失眠等症。为准确确定穴位的位置,附骨度图(图25—6)。

图25—6 骨度图

    第四节 常见病症治疗

    一、支气管哮喘

  【取穴】天突、百劳、肺俞、膻中、大椎、膏肓等穴。

  【药物组成】白芥子、甘遂各30克,细辛、元胡、丁香、肉桂各10克。

  【功效】利气祛痰,除寒暖中,消肿止痛等。

  【药物配制】上药研为细末,密封备用。临用时用姜汁调如泥,做成如铜钱大的药饼。

  【治疗方法】每次贴一组3~4穴位,4—6小时后除去。每周贴药1~2次,6次为一疗程,休息一周再进行第二个疗程。一般连续贴药2—3个疗程。

  【注意事项】若有水泡发生,可挑破后搽龙胆紫药水。

  二、慢性支气管炎

  【取穴】肺俞、定喘、天突、膏肓、膻中、命门等穴。

  【药物组成】白芥子、杏仁各30克,麻黄、细辛、黄芪、肉桂各10克。

  【功效】止咳定喘,祛痰利水,散寒止痛。

  【药物配制】将上药研末,装瓶密封备用。

  【治疗方法】取药末用滔调成如铜钱大药饼,烘热贴敷穴上,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每次选3—4个穴位,交替使用,直到症状缓解。

  【注意事项】贴治时忌食生冷或刺激性食物,不洗冷水澡。

  三、感冒

  【取穴】大椎、太阳、劳宫等穴。

  【药物组成】薄荷、大蒜、生姜各等份。

  【功效】散寒发表,疏风退热。

  【药物配制】取上药捶烂如膏。

  【治疗方法】贴敷于大椎、太阳穴,以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两手劳宫穴贴药后合掌顿坐约30分钟。本法对感冒初起有恶寒头痛者,若微汗出即效。

  【说明】若风寒感冒有全身酸痛,则在上药中加入半分细辛同捣,并加酒数滴炒热贴敷即可。

  四、疟疾

  【取穴】身柱(在第三胸椎棘突下)。

  【药物组成】自信石。

  【药物配制】将白信石研为细末,瓶装备用。

  【功效】蚀疮去腐,祛痰截疟。

  【治疗方法】疟发前两小时,取药粉l克放在胶布上,贴于穴位。疟止后将药取下。

  【注意事项】本品性大热,有大毒,孕妇禁用,用时宜  

  五、胃痛

  【取穴】胃俞、脾俞、肝俞、胆俞、足三里、内关等穴。

  【药物组成】吴茱萸5克,白胡椒2克,丁香1.5克,肉桂I.5克。

  【功效】温中,降逆,止痛。

  【药物配制】上述药物捣碎为末,密封备用。

  【治疗方法】取药末10克加酒炒热,分贴穴位,外加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每次取穴两个,交替使用。10次为一个疗程,休息5天后可继续进行第二疗程,直至症状缓解。

  【说明】偏于脾胃虚寒者取中脘、胃俞、脾俞为主穴,偏于肝气犯胃者取肝俞、脾俞为主穴。

  六、腹泻

  【取穴】天枢、足三里、脾俞、中脘、命门、关元等穴。

  【药物组成】丁香、肉桂、木香、吴茱萸、薄荷。

  【功效】温中,降逆,行气,止痛。

  【药物配制】用上药各等份捣为粉末,密封备用。

  【治疗方法】取10克用生姜汁及酒调成糊状,炒热后贴于穴位,每次取两个穴位,每天换药1次。

  【说明】急性腹泻以天枢、足三里为主穴;慢性腹泻取脾俞、中脘为主穴;肾虚腹泻取命门、关元为主穴;腹泻伴恶心呕吐者配内关穴,水泻较重者配阴陵泉穴。

  七、便秘

  【取穴】支沟、天枢、足三里、神阙穴等。

  【药物组成】方一:甘遂3克。方二:巴豆1克,肉桂1克,吴茱萸3克。

  【功效】泻水攻痰,泻下破积,温中通便。

  【药物配制】将上述药物研末,备用。

  【治疗方法】实证用方一,调姜汁敷支沟、天枢;虚证用方二,调姜汁炒热贴足三里、神阙。

  八、神经性呕吐

  【取穴】中脘、足三里、神阙、劳宫。

  【药物组成】吴茱萸。

  【功效】温中,开郁。

  【药物配制】将吴茱萸研末备用。

  【治疗方法】取3克调姜汁贴敷,每次1~2个穴位。每天换药1次,各穴轮换使用。

  九、高血压病

  【取穴】涌泉、足三里双、太冲。

  【药物组成】肉桂、吴茱萸、磁石。

  【功效】镇惊安神,潜阳纳气,温中止痛。

  【药物配制】将上药各等份研末,密封保存。

  【治疗方法】用药末5克,调蜂蜜为药饼,贴于涌泉。阳亢者加太冲,阴阳不足者配足三里。每次贴2穴。轮流使用。每天于临睡前换药1次,贴药后用胶布固定。

  十、心绞痛

  【取穴】膻中、内关双,心俞双。

  【药物组成】降香1克,檀香1克,田七1克,冰片0.25克,胡椒1克,麝香0.1克。

  【功效)开窍镇痉,行瘀活血,散火止痛。

  【药物配制】将上药研末,密封备用。

  【治疗方法】取药末2克,调酒成药饼,分成5小块,贴于上述穴位,两天换药1次,5次为一疗程。

  十一、痹证

  【取穴】大椎、肩髑、曲池、外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绝骨、解溪、肾俞、委中。

  【药物组成】细辛、炮山甲、白胡椒。

  【功效】温经活络止痛。

  【药物配制】取上药各等份研末,密藏备用。

  【治疗方法】取药粉15克,调酒炒热做成3个药饼,并于药饼面放少许麝香,贴痛处穴道,或配合循经取穴。贴敷后,用塑料薄膜封盖,再以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交替选用穴位,直至疼痛缓解。

  十二、坐骨神经痛

  【取穴】环跳、殷门、承山、委中等穴。

  【药物组成】草乌(炒)60克,干姜(煨)60克,赤芍

  【炒】20克,白芷20克,南星(煨)20克,肉桂10克。

  【功效】温经活血,散寒止痛。

  【药物配制】将上药研为细末,装瓶备用。

  【治疗方法】取药末50克加酒适量,再加水调成膏状,炒热贴敷患侧穴位,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次4—6小时,每周2~3次。

  十三、扭挫伤疼痛

  【取穴】天柱、曲池、阳池、肾俞、解溪等穴。

  【药物组成】桂枝、川革薛、伸筋草、乳香、没药、羌活、川牛膝、淫羊藿、当归、补骨脂各10克,独活、透骨草各12克,川红花、川木瓜各6克。

  【功效】活血散瘀,通络消肿止痛。

  【药物配制】将上药共研为末,备用。

  【治疗方法】将上药末加适量的白酒炒热贴敷上述穴位,外用玻璃纸和胶布固定,两天换药一次。

  【说明】根据扭挫伤发生的部位不同,使用穴位时也应不同。如发生在腰部,则以肾俞为主穴,若发生在颈项部,则以天柱穴为主穴,发生在踝部,则以解溪穴为主穴。

  十四、风湿性关节炎

  【取穴】大椎、曲池、外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肾俞、委中等穴。

  【药物组成】生草乌、生川乌、乳香、没药、马钱子、丁香各1克,肉桂、荆芥、防风、老鹳草、五加皮、积雪草、骨碎补各2克,白芷、山李、于姜各3克。

  【功效】祛风湿,活血止痛。

  【药物配制】取上药共研为末,备用。

  【治疗方法】取药粉15克,调酒炒热做成3个药饼,使用时按痛处选穴位外敷。每次2—3个穴位,每天换药1次,交替选用穴位,直至疼痛缓解。

  十五、腰痛

  【取穴】肾俞双、命门、次髑双。

  【药物组成】肉桂5克,川乌、乳香、蜀椒各10克,樟脑1克。

  【功效】活血、祛瘀,止痛,祛风除湿,温经镇痛。

  【药物配制】将上药研末,装瓶备用。

  【治疗方法】加适量白酒炒热贴敷上述穴位,外用玻璃纸和胶布固定。两天换药1次,直至症状缓解为止。

  十六、失眠

  【取穴】耳穴神门。

  【药物组成】酸枣仁。

  【功效】滋养,安神。

  【药物配制】取酸枣仁开水浸泡去外皮,分成两半,以酸枣仁平面贴在直径约10毫米的圆形胶布中心备用。

  【治疗方法】测定耳穴敏感点,将药贴于该点按揉1分钟,患者每晚睡前亦按揉3~5分钟,5天换药1次,4次为一疗程。

  十七、面神经麻痹

  【取穴】翳风、合谷等穴。

  【药物组成】白芥子10克,麝香少许。

  【功效】开窍镇痉,活血消肿。

  【药物配制】将白芥子研末,用酒炒热后,加入麝香少许,备用。

  【治疗方法】将上药末贴敷于患侧穴位,而合谷则贴健侧,每天换药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两天再进行第二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

  十八、耳源性眩晕

  【取穴】百会、翳风、内关、足三里。

  【药物组成】白芥子。

  【功效】温肺豁痰,消肿止痛。

  【药物配制】白芥子研末,备用。

  【治疗方法】每天取3克调酒做成药饼,贴于百会、翳风。有恶心或呕吐者配内关、足三里。每天换药1~2次,直至病情缓解。

  十九、咽喉肿痛

  【取穴】少商、合谷、涌泉等穴。

  【药物组成】斑蝥,麝香,吴茱萸,肉桂。

  【功效】破血消瘕,攻毒蚀疮,引赤发泡。

  【药物配制】将斑蝥研末,以酒调制成黄豆大小的药丸,吴茱萸、肉桂研末,备用。

  【治疗方法】将斑蝥药丸,加麝香少许贴于少商、合谷两穴,1~2小时后除去。本法适于急性咽喉肿痛。吴茱萸、肉桂等分研末,每次用2克,调水成膏贴敷涌泉穴,每天换药1次,左右交替使用。本法适用于慢性咽喉肿痛者。

  【注意事项】若出现水泡,可将小泡穿破,外涂龙胆紫药水防感染。

  二十、过敏性鼻炎

  【取穴】肺俞双、膏肓双、百劳双。

  【药物组成】白芥子、细辛、甘遂、玄胡、麝香。

  【功效】温肺祛痰,消肿止痛。

  【药物配制】取前四味药各等份研末,密藏备用。

  【治疗方法】取药末用姜汁调成糊状,做成如铜钱大的药饼,药面放入少许麝香,贴于上述穴位,每天贴6—8小时后除去,10天贴药1次,3—6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若出现水泡者,可挑破涂以龙胆紫药水,以防感染。

  二十一、痛经

  【取穴】神阙。

  【药物组成】乳香、没药。

  【功效】活血去淤,消肿止痛。

  【药物配制】将乳香、没药各等份研末,装瓶备用。

  【治疗方法】于经前取3克调水成药饼贴神阙穴,外用胶布固定即可。

  二十二、肺痨

  【取穴】结核穴、风门、肺俞、心俞、肾俞等穴。

  【药物组成】白芥子。

  【功效】温肺豁痰,消咳止痛。

  【药物配制】将白芥子研末,备用。

  【治疗方法】取白芥子药末3克,加醋调成糊状,每次贴敷上述3个穴位,贴药3小时后除去,余穴轮流贴敷,每隔4—5天贴药1次,3个月为一疗程。

  二十三、咯血

  【取穴】涌泉。

  【药物组成】大蒜泥10克,硫黄末6克,肉桂末3克,冰片末3克。

  【功效】助阳,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药物配制】上药调为药饼。

  【治疗方法】贴敷于双侧涌泉穴,隔天换药1次。

  二十四、肝炎

  【取穴】大陵、关元、肝俞、期门、章门。

  【药物组成】鲜毛茛根30克,食盐3克。

  【功效】清湿热。

  【药物配制】将上药捣烂,备用。

  【治疗方法】贴敷于上穴,6~8小时后将药除去,每周1次,每次一穴,3次为一疗程。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