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绘画:观无量寿佛经大意南怀瑾先生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7:53:09

观无量寿佛经大意南怀瑾先生讲
净土修法入门

 

南怀瑾先生讲,及门李淑君记录

  净土三经的高下
  一提到声震东方佛土的净土宗,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名扬几千年来的阿弥陀佛,以及佛教徒们爱念的《阿弥陀经》;至于净土三经的其余二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的光彩却似乎被《阿弥陀经》所掩盖。同为释迦随缘敷演的经论,也有钟鼎山林之分。当然,除了—分(上穴下目)不可测的运数之外,还有一些现实的客观因素。
  阿弥陀经所举示的只一个“执持名号”,再加上“—心不乱”,临命终时就可乘风归去,飘向莲花池 畔,倘徉在鸟语花香之间。这种言论,不但动听而且引人入胜。
  至于早在曹魏时期传人的无量寿经,当然也包含了净土修持的无上法门,和弥陀经同样言简意赅。虽然它修持的重点同样是“执持名号”,但对于极乐世界的来龙去脉、风土人情还作了一番详尽的介绍,或许因此,在行持上反不如弥陀经予人以浓缩深刻的印象吧!
  再看刘宋时代传人的《观无量》寿佛经,整本经的重点在于十六种观想法门,涵盖了大小二乘、显密双融的修持,堪称极乐要道。然而行行复行行的十六道门户。不免使人敬而远之。
  于是,只靠一声阿弥陀佛便了事的阿弥陀经,就好像是一本万利的如意算盘而大受欢迎了。果然这把算盘比较灵光吗?且让我们从净土宗的兴衰概况看起。
  唐宋以前大概经济思想尚未发达,修习净土的多半肯老老实实地作工夫,观无量寿佛经的十六种修观的方法,当然也是他们把本修行的柱杖,从神僧传、神尼传、高僧传以及其他史料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虚心笃行。
  或许是天道好还,或许是自求多福,他们的耕耘终于获得了成果。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净土宗,其他各宗各派的修行人,即生证果的也都有相当可观的数字。
  唐宋以后,美丽的禅宗大兴,人们好逸恶劳,禅 宗里的口头禅日渐滋长,净土里的口头佛也逐渐蔓延。到了今天,阿弥陀佛的声威不仅时历千余年,而且厂被海内外。阿弥陀佛四个字好像成了万灵丹。“只要念句佛号,罪业即可消掉,死后极乐报到。”本着这种观念,阿弥陀经大行其道,阿弥陀佛如果有灵,不知是喜是忧?
  阿弥陀经真是把如意算盘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当然,它所标举的方法非常简单,只要“念阿弥陀佛”就行了,但是要念到一心不乱,心心念念都挂着阿弥陀佛,念到茶里也是它;饭里也是它,这件事容易吗?我们不妨试一试,一试之下我们不难发现这颗心的交情之广,好客之深,心里杂念一波未平数波又起,要想“万缘放下,制心一处”“万年一念,一念万年”地念着阿弥陀佛怎么做得到?
  看来简单的阿弥陀经,修持起来竟然如此棘手,那就再看看<十六观经》吧!要用这颗杂念纷飞的心把虚无缥缈的极乐世界观想得“如于镜中,自见面像”,又怎么做得到呢?
  许多人以为修“净土”,只要有口无心地吟吟佛号就行,果真如此;观无量寿经的“十六观”这套复杂的修法就不会诞生,华严会上普贤菩萨也就不会引领大大小小数不尽的菩萨们回向净土,以为华严海会圆满的谢幕曲。由此可见这座世外桃源颇有一番道理。
  禅、唯识、净土
  这就牵涉到禅净双修以及唯识的问题了。在佛法修持中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将来再作专题讨论。目前只针对要点作概要性的介绍,以为修习净土的人们作个参考,并有所警觉。
  既然我们想从这娑婆世界往生极乐净土,又想瞻仰阿弥陀佛的丰采,我们就必须知道什么是净土,什么是阿弥陀佛。有了正确的认识,修行起来才不致演出认贼作父的笑话,也才不会走错了路而入于魔道。就好比我们要寻找一位自幼失散的亲人,虽然难免记忆模糊,但是至少要有个大概的轮廓,否则茫茫人诲中,何处觅得?这一步和禅有密切的关联,和禅宗里“念佛的是谁?”“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主人公何在?”等认识可以说是息息相关。所谓“不见本性,修行无益。”不但是禅门的圭皋,同样也是净土的准则。对这一层有所体认后,对修行的要领才能有所契入。功夫下了,也才不致像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没个消息。
  其次,同样重要的,是必须对我们“日用而不知”的心有个进一步的了解。穿衣吃饭是这颗心,成佛作祖也是这颗心,它能下地狱,它能升天堂,它能出凡人圣,它能化腐朽为神奇。这一步除了禅理外,还必须深通唯识。虽说唯识是后期佛学,但它却是作工夫的绝妙指标,没有了它而想证果有成,真可说是难之又难了。因此,以无相为宗、无门为门的禅宗也要以楞伽经印心,当然净土宗同样也少不了唯识的助阵。
  为什么唯识如此重要?简单说,佛法是要人成佛,至于人所以能够修成佛就在于人“心”即是佛“心”,而人所以不同于佛,也就在于“人心”有别于‘‘佛心”。同样的心,为什么会有凡(人)圣(佛)的不同,怎么样才能超凡入圣,转人心为佛心?
  唯识就针对这颗神秘的心作了种种现象、功用、实质、转化等多方面的精细探讨。唯识把我们凡夫千变万化的心称为“识”,把‘‘识’’又分成八大类——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八识。至于如来那颗变而不变的心王则别称为般若,为菩提,为涅架,又名“大圆镜智”。
  譬如参禅的有时参到了无何有之乡,念佛的有时念到了一念不生,甚至佛号都提不起,观想的有时把佛像观得清清楚楚,乃至于观到佛即是我,我即是佛,尽管以上这种定境持续上好几天,甚至于吃饭、睡觉,都仍然处在这种定境中,但必须要知道工夫到了这一步,也还是没有脱离意识的圈子。
  如果不通唯识的学理,不在意识上下番踏踏实实的静定工夫,则不仅大乘门中没有我们立足之地,就连小乘的成果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观想和念佛
  非常简要地介绍过净土和禅宗、唯识的关联后,让我们看看观无量寿佛经的主旨。
  净土三经中的其余二经都是以“执持名号’’为主。也就是平常人所谓的“念佛”法门。至于这部“观无量寿佛经”则以“观想”佛像、佛土为入门法则,其实这也是一种“念佛法门,但是一般人们对“念佛”、“观想”都没有透彻的了解.所以就莫名其妙地认为阿弥陀经的“念佛’’简而易行,观无量寿佛经的“观想”繁而难入。
  为什么“观想,”也就是“念佛”?下面将就经文里的观想法门陆续加以解说。
  这部经里介绍了十六种观想的方法,所以也有别称为(十六观经》。
  提到“观”字常会被人误以为是用眼睛看,其实这里的观是指用心眼看,也就是在第六意识中呈现出影像。所以唐代以后在‘观”字下加一个“想”字,就成了“观想”。
  我们举个最浅近的例子,一个导演在安排一场戏剧之前,或者一个画家在挥毫一幅作品之前,脑海中已经浮现了一个意象,一种构想,这种情形可以说是一种最初步的观想境界。
  通常我们只要一提到某位最钟意的电影明星,或者自己最怀念的亲人,脑海中即刻就会荡漾出他们的音容。但是,要我们观想菩萨们的慈颜,胸中却空空如也。这是什么道理?—想之下,原来是从未见过菩萨的模样,难怪观想不出来了。这种唯物观点的论调当然也言之成理,不过佛法唯心的观点却不以为然。
  佛法的唯心观不同于西洋哲学的唯心论,西洋唯心的心并未超越心理的意识,而他们所研究的心理范围,始终还在佛法的第六意识中打转转。譬如他们的潜意识、第六感都属于第六意识中的独影意识;至于最近“超心理学”的研究,也仍未脱离第六意识的范围,虽然偶尔碰到一点第八识的外围的外围,但他们还只在发现问题的阶段。至于发展成一套稍具系统的理论,则尚须长时间的努力.。
  至于佛法的唯心观则气象万千。誉满全球的六祖在彻悟之后曾说了几句话,我们姑且拿来做佛法唯心的简要说明。“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从这个观点看.佛法唯心的心涵盖了心理、物理,有如万化之总源。所以诸佛菩萨乃至诸佛世界原本都在我们心量当中,也都包含在我们自性的功能里。但是为什么我们睁开眼,看到的只是这娑婆世界的种种,闭起眼,又是乌漆一团?诸佛菩萨、清净国土的芳踪怎么丝毫不见呢,很简单,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至于能近朱,能近墨,能赤能黑的并无动摇。)我们日常都把自性功能消耗在绵绵密密的尘劳妄想上,这股精力的投资又换回一串串的恶习。由于这些世间业气(业力习气)的混扰,诸如财、色、名、利等恶势力就把菩萨们挡驾到脑后。正所谓“举世皆从忙里老,几人肯向死前休。”只要我们心平气和,对于自己谆谆善诱,从“少私寡欲”(戒)“宁静致远”(定)上着手,这些迷途的羔羊终会良心发现,把菩萨请人中堂,而返璞归真(慧)。从此我们就可“随心所欲不逾矩”地来一番逍遥游了。
  说到这里.我们可归结出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所以要我们念佛号,或观佛像,无非是借此使我们心猿意马的第六意识(凡夫日常的心境)先做到制心一处,转成五分别的“妙观察智”。而后再把第六意识的根根——第七识(我执)转成“平等性智”。做到了这一步,才能谈得到入定;至于人我双亡,真净土的呈现则必须把第八识再转成“大圆镜智”了。(概言之,戒是对前五识和第六意识而言,定则对第七识而言,慧则对第八识而言。)至于如何观想,如何转识成智,讲解经文时会再加叙述。
  大道废有仁义
  在进入经文前,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就是释迦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孔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有许多雷同之处。从三藏十二部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少印度当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事例。对于这个时代问题,释迦和孔子不约而同地主张要以教化来对治,所不同的是释迦比孔子更重于人心的转化,而且对这万恶之源,也是众善之本的心作了一番更深入更彻底的探讨。因此佛家除了有五戒、十善等(相当于儒家的礼和人伦规范的礼仪)劝告,主要精神还是在于心地法门的揭示。为了了此心事,为了善用心力,因而不厌其详地演出天台止观、密宗观想、禅宗参禅、净土念佛等多门方便。这本经就从一个“子不子”的事端而引申到十六种观想的解脱法门。说到这里,不期然又想起了老子的“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现在且看正文。
  耆(闭-才+者)崛山也就是释迦拈花微笑的灵山,当时参加此盛会的除了常随众一千两百五十人以外,还有三万两干位菩萨,曾为七佛之师的文殊师利菩萨为此会的首座。从释迦一向随机施教的教育态度看来,这部观无量寿经是以大乘为主。但是许多学佛的都往往把净土宗看成愚夫愚妇的玩意,真使人啼笑皆非。
  据说有位诲人不倦的老师,别具只眼,多生以前就看上释迦,料准他异日必有所成:因此生生追随释迦的左右.专门和他作对,以“饿其体肤,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在释迦成佛的这一生,这位伟大的老师扮演了他的堂弟调达——提菩达多这个角色。印度当时有个小国叫王舍,王舍国的一位太子阿闭世和调达私交甚笃。这位太子听了调达的唆使,把王舍国的国王频婆婆罗;也就是他自己的父亲幽禁在七重密室里,不准任何臣子前往探视。王后韦提希和国王二人伉俪情深,每次会面时先洗过澡,拿酥和蜜置涂在身上,同时把葡萄汁藏在装饰品里偷偷带去给国王。国王吃饱后漱了口,感慨万千地向着阉崛山,对世尊遥致礼敬:“世尊,您那神通第一 的徒弟大目犍连是我的亲戚,请您让他发发慈悲,来传我八关斋戒。”
  目犍连即时运展了神足通,一眨眼功夫就到 国王的禁室,传授八关斋戒,释迦同时派遣富楼那为国王说法,如此经过了三个星期.国王吃了蜜,听了难得一闻的佛法,因此气色和润,精神舒畅。过了些时,阿阉世王问看门的侍卫:“父王现还活着吗?”侍卫说:“王太后身涂蜜,璎络盛浆,供上王食用。目连、富楼那从空而降为王说法,我们无法阻挡。”
  阿阉世一听大怒:“母亲竟与贼王为伍,当然也是贼党,沙门更是可恶,幻惑咒术使此恶王多日不死。”于是拔剑而起,想杀害他的母亲,此时幸而有月光和耆婆两位聪明多智的臣子同时对王作礼;“大王。我看婆罗门教的毗陀论经上记载,从劫韧以来许多恶王为了贪求国位,杀害了自己的父王,这种事例有一万八千多件。却从来没听说过无道而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大王如今要做这种伤天害理之事,是粗暴贱民的行为,有损我们贵族名声,臣等实在不忍预闻,我们只好就此求去了。”两位大臣说罢,以手按剑行礼而退。阿阉世惊怖惶惧地对耆霄婆说:“你不顾我了吗?”耆婆说:“大王,千万不要杀害您的母亲。”阿阉世听了,即刻忏悔求援,收起宝剑;不再杀害他的母亲。对内宫下令:“将王太后闭置深宫,不准出来。”
  韦提希被关在深宫,满心忧愁,形神憔悴地向耆阉崛山对佛作礼:‘如来世尊,从前每逢我烦忧时,您总是差遣阿难来慰问我,如今我遭此厄难,无法亲见您的德容,希望您能派遣目连和阿难来看看我。”祝祷完毕,泪下如雨,遥遥向佛作礼;头还没抬起,世尊在耆阉崛山已经知道了韦提希所动的心念,随时差遣大目犍连和阿难乘空而往。释迦也同时从耆阉崛山消逝,出现于深宫中。
  韦提希礼拜完毕抬起头,看见世尊释迦牟尼佛坐在百宝莲花中,身放紫金色光,目连侍于左,阿难侍于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花以为供养。韦提希一见世尊就取下宝珠等装饰,五体投地悲泣道:“世尊,我前世造了什么罪业,生下了这么个不肖的儿子!世尊,又为什么因缘竟和提婆达多牵扯上关系,希望世尊为我解说消除烦恼的大道,我如今只想求道,再不希罕这阎浮提浊恶世界的一切虚荣在这世界上,到处充满了地狱、饿鬼、畜生等不善之类的行为,但愿我未来听不到恶声,看不到恶人。我现在向您顶礼,衷心忏悔,希望您能让我看到清净佛土。”
  世尊从眉间放出金色光辉,普照十方无量世界而后金光返至佛顶,化为金台,广大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都普遍呈现其中。
  眉间放光属报身神通;头顶放光属法身神通;唇 嘴放光属化身神通。
  从眉间放光还至头顶,这是工夫境界,也可以谓 是自性功能;就密意而言,这些神通是生理功能的发 挥,只要我们身上的业力转化,就可变化自如。中国的道家也早有“人身为一小宇宙”的看法。
  现在让我们浏览一下由释迦心力的感召,在他身上所呈现出各方善行所造成的佛国世界。 有些佛国一眼望去全是琉璃珠宝,有些佛国漫无边际的莲花,有些佛国清华绝伦有如自在天,有些佛国就像面光滑的镜子,十方清净国土都在其中呈现,如此无数无尽的庄严佛国都清晰的显现。
  韦提希一一观览之后对佛说:“世尊,这些佛国虽然处处都清静光明,我却最钟意于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希望世尊能教我如何思维修持,如何得到正受,以便往生净土。
  “思惟”在禅宗而言就是“参”,参究无明烦恼、妄想杂念自何方来?往何处去?除去这些绵绵密密的杂思乱想,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动念”和“无念”之间那恒常不变的“佛性”“真心”在哪里?在我们身上,还是在我们心里?如何悟入?如何保持?这一点在前面“禅、唯识、净土”里也曾约略提到,至于详情以后将另作专题讨论。
  总之,般若智慧即由思惟修持而来。
  “思惟”在净土宗而言就是“念佛”。表面看来,念佛和禅宗的思惟似乎是两回事,因此数不清的净土行者都以为一心一意的念着佛,把佛念来了,往生净土就算了事。殊不知把佛念到了眼前,佛还是佛,我还是我。殊不知往生极乐固是“往生”,往生娑婆也一样是“往生”?殊不知往生琉璃宫殿后还有一段大事因缘。这一段和禅宗乃至其他各宗的最终极旨叫说毫无二致,究竟是什么?讲到第十四观“上品上生”时,经文中会有明白的揭示。
  和“思惟”(慧)同样重要的是“正受”(定)。梵文:译音为三昧,也就是禅定的意思。观经玄义分曰:“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一般人依文解意,提到入定,就想到不吃不喝,一闭眼再一睁跟就已物换星移,春去多时了。再加上佛法中常有“去妄想”、“四大皆空”等说法,于是许多学佛打坐的上了座就有意无意地想求一个“空”,在心境上又加(求空)又减(息念)地乱忙一通,忙了半天结果是“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让我们看看大乘义章十三对禅定(正受)如何解释:“离于邪乱故说为正,纳法称受。”这可以说是对禅定的一个很好的说明。所谓“离于邪乱”,说通俗点,就是清明、纯净;“纳法”的“法”则包括了世间、出世间的一切理、一切事。由此我们可知“禅定”(正受),不一定是“耽空住寂”,也不一定是空空洞洞的什么都不知道。只要“离于邪乱”,“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则不论上座用功,或日常处事,都算是处在定中。
  关于这点,我们还可以参考唯识上特别提出的“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这五种心的作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永远存在。或许有人会说瞎子对光线没有感“受”,但是他眼前黑洞洞的就是“受”;至于神经麻痹的人,他那麻痹的部分也多少有点麻木的“受”。入了定则有所谓百千三昧,也就有成千成百各种不同的定境(正受)。除了“受”,其他四种心的作用都存在各种凡圣的境界。但是一般学佛的通常都以为作意、触、受、想、思这五种心的作用只是凡夫的妄想境界,殊不知成了佛的般若境界仍不离这“作意、触、受、想、思”。至于从凡夫修炼成佛陀的凭借也不外就是“作意、触、受、想、思”这五遍行。那么历尽于辛万苦成了佛,和芸芸众生之间有什么不同?日常修行用功,和任意浮沉又有什么不同?这是修行用功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问题。认清楚了,“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悉是法身。”行、住、坐、卧都是修行;认不清的话,虽然念佛、打坐,也只是妄想。
  我的禅宗心法老师袁先生曾说了一句名言:“知妄想为空,妄想即是般若。执般若为有,般若即是妄想。”换言之,如果能作得了身、心的主;遇到事情该提起时就提得起(用),该放下时就放得下(空),这就是境界般若(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否则,像我们平常,头痛不能叫它不痛,腰酸了不能叫它不酸。不但作不了身子的主,连自己的心念都管不住。经常胡思乱想,甚至不知到底想些什么;知道了乱想的无谓,却怎么也停不住。许多损人不利己的事就这么糊里糊涂地做了出来,因此“至可怜愍者也众生”——就成了释迦的口头语。
  其实,凡圣所不同的就在于前者迷糊而随境流转,后者清明而超然物外。中国道家说了句很美的话“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和佛家的正受可以说有异曲同工的会意之妙。
  这么看来成佛岂不太寻常?的确,平常心就是道,最平凡的也就是最不平凡的。如今要这群念念在“不平凡”上打转的我们,收回“放心”,归真返璞地 做到“和光同尘”的平凡境界,真是谈何容易!因此 ;古人有云:“成佛作祖乃大丈夫行径,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于是佛家就为此提出了种种修行法门,诸如:念佛、止观、参禅、观想等等。
  懂得了这层道理,学佛修道的行者无论在日用行事或上坐用功时,才知道如何心平气和地调化这颗野马尘埃之心。久而久之,他们自会“无事不登三 宝殿”。再度出现时却是“水月道场,空花梵行。”的另一番景象了。
  韦提希一语问出三藏十二部的重心所在——“思惟”“正受”,世尊不禁破颜微笑,即时从口中放出五色宝光,洒照到频婆娑罗王的头顶。 这才是真正的灌顶;记得引导我学禅的大师——袁先生曾说:“诸佛菩萨随时都在给我灌顶, 也时时给他们灌顶。”不明理的人听了不是以疯狂视之,就是迷信地想入非非。其实这是功夫境界,本身自性放出的光和如来的光,光光相照,不就是互相灌顶吗?
  这个时候,大王虽然被幽闭在禁室里,“心眼”却无障碍,遥遥地望见世尊;五体投地施以礼拜。见地、功夫自然增进,立刻修成了阿那含,进入了初禅之门。
  平常打坐时心里风起云涌的妄想,乃至于妄想不起了,心里还有一个“空”的“念头”,这都属于“心障”。
  至于眼前黑洞洞的一片无明,就是“眼障”的缘故,如果用功到忘身,而进入非肉眼所见的清净无边之境,就是眼无障的一端。
  我们所以不能成道,就因为心、眼有障,如果心、眼障消就能见佛,也可以说是初入明心见性之门了。
  这时候世尊又对韦提希说:“你知道吗?阿弥陀佛离此不远。”
  阿弥陀经上却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这两种说法那一种才对呢?对我们这群凡夫俗子而言,阿弥陀佛无疑是远在天边。有朝一日乘上人造卫星,来个太空漫游,也不见得能找到这西天的乐园。那么世尊何以又对韦提希说“阿弥陀佛离此不远”?这和某些宗教所说“道在我们心里”是同一个口吻,也就是“道不远人,人自远遣”的意思,只要我们心地上是一片净土,阿弥陀佛自然显现,要怎样心地才会是一片净土呢?这就必须要修持净业了。接着又说:“你现在留心看看‘净业’修成,生于彼岸的人们具备了些什么条件,我概略地为你介绍一下,也好让后世想往生极乐的人们有个典范”。通常我们一看到有人做了桩坏事,就会脱口而出,“造业!造业!”学佛之后,看到某人不太顺眼,“业力深重”这顶帽子就送了出去。
  其实学佛的也个个在造业,阿弥陀佛如果不是“业力深重”,西方乐园就不会出现。这话怎么说呢?我们再看看六祖——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弘誓愿不也是一股强烈的业力? 其实“业”也就相当于事业之业,善的是善业,恶的是恶业;造业并不一定是“造孽”。人们不造善业,就不可能成佛,成了佛不造善业就不可能普度众生。法藏比丘以一国王之尊,抛却了荣华,离弃了富贵,动心忍性地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成就了“为天地立心”这至高无上的成就之后,又流露出“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伟大精神;立下四十八条大愿,为受苦受难的人们创建了一处非言语所能尽其美妙的乐园——极乐世界,广揽天下同好,无条件供应各人精神或物质方面最美好的需求。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项丰功伟“业”。这座乐园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只要我们“净业有成”,这片净土即可呼之而来。
  “净业”到底是什么呢?
  释迦说:“要想往生,必须修行“三幅”:首先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慈心不杀,行持十善业”。
  俗语说:“万恶淫为首,众善孝为先。”这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而释迦举示学佛净业的第一步恰好也是“孝、敬”,由于这个基础观念的相同,因此佛教进入中国,一拍即合地融人大汉文化,而后再放射出中国佛教的绚丽光彩。
  至于后世理学家攻击佛教的首项罪状“无父无君”,则不免使人有哭笑不得之感。
  其次,要受持三皈一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憎、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戒”相当于中国《礼记》中的“礼”;佛家分划得更详尽,依各人修持程度而渐次分为五戒、沙弥(尼)戒、比丘(尼)戒、菩萨戒等。
  威仪则相当于中国仪礼之仪。
  “最后,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在佛教界里我们经常听到“发心”这心眼,“发心”成为布施行善的代名词。其实“发心”的正宗意义是“发菩提心”。也就是“发道心”的意思,除了自己明心见性外,还希望并帮助每个人都求得无上大道而自在逍遥。讲得明白点,我们可以说它是“自度度他”“悲智双运”的大道这是佛法的中心所在,也是佛法追求的目标。
  至于大小乘佛法的理论基础则建立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上;儒道两家也有这种观念,所不同的是儒家的三世乃谓“祖父、父亲、儿子”这层人世间的三世关系而言,如易经上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而佛道两家则更彻底地探究到每一个生命的过去(前生)、现在(今生)、未来(来生)这一层的三世因果关系。
  上面所讲的三件事就叫做“净业”,它们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成就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说得广泛些,一切修行的法门都包括在净业当中,而净业也可以说是学佛的目的。虽说佛门是片智慧的园地;但修行福德也是不可缺省的—环。修福所以重要,除了“普度众生”这个原因外,“福”“智”二者相辅相成也是个重要因素。多一分智慧自然会多行一分善事,多增一分福德;多行一分善事多增一份福德,也自然会多增一分智慧。道家对此有相同观点,于是有修满若干功德才能成某种的说法。
  因此.如果我们见地;功夫尚未纯熟,则不仅代表我们智慧资粮的欠缺,同时也代表我们福德资粮的不足。有鉴于此,我们应当力求忏悔,在“正心、诚意、修身、助人”上多多努力。
  释迦接着对阿难及韦提希说;“你们注意用心听,我现在为未灭一切烦恼众生讲说清净业。韦提希问得真好,阿难,你要把些道理记住,并照着去做,将来好为众生们宣扬这修行要门。我现在教韦提希及未来一切众生,看到西方极乐世畀.因佛力的帮助。就好像照镜子一样清晰。看到那里种种极其美妙的乐事”心中自然充满欢喜,即时悟到无生法忍,而切断妄念。你目前只是个凡夫,心里掺杂了种种杂恶的想头、习气,因此无法得到天眼通,不能随意看到想看的东西。诸佛如来经过修持,有特殊的能力所以能够使你一饱眼福。
  韦提希就问:”世尊;,如今我因佛力的加持,看到了净土;但是如果您过世以后,那许多浊恶不善,受到八苦煎熬的众生们,要怎么样才能见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释迦说:“你和其他众生都应当专心系念一处地想着西方净土。”
  “专心系念一处”是修行作工夫的绝对指标。但这“一处”却不是指某一固定处所,许多传授观想的都教人们把明点或其他佛像观想在身上的某一部位,或者观想在头顶上的虚空。这种初步的办法不能算错,但却只适合某一部分人;因为各人生理、心理禀赋的不同.所以观想处所的部位也因而不同。
  普通人的观想,固然要专心系念于所观想之处,但这一处却不要摆在身内,也不要摆在身外。譬如观想菩萨,只要意境上维系着菩萨的影像就好,不要有意的把菩萨观想在什么部位。
  现在释迦要我们观想西方极乐世界,对这未谋一面的乐园,我们从何想起呢?让我们看看释迦作何说法。
  众生们差不多个个都有眼睛,也都看过太阳,所以第一步释迦要我们端身向西正坐,留心观想一颗像悬鼓般将要下山的太阳,使心念就定在这影像上,在观想这颗太阳的同时,难免心里还有其他杂念出现,不要介意,也不要理会,只要尽可能使太阳的影像存留在心念上就好。久而久之,杂想越来越少,太阳影像就越来越清楚。最后不论开眼闭眼,这颗太阳都清清楚楚地呈现在心中。这就叫做“日想”,也就是“初观。”
  意念中的“日轮”生起后,就观想而言只是“生起次第”,到这一步,还必须再把”日轮”乃至整个身、心都空掉,才算进入“圆满次第”。初观成就了以后,下面的观想就都轻而易举了。
  看到这净土法门的第一关,我们可以一提戒律森严的律宗。律宗的首要宗旨?在于断除财、色、名、食、睡等五种恶习。在对治“睡欲”的戒律中很巧的,有一条是睡前必须谤谛观日轮,进一步再使这颗日轮始终保持在睡梦中。这步功夫纯熟了,睡觉时就头脑清晰,不再迷迷糊糊地乱动念头,如此,时间虽短,却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至于密宗,有部《大日如来》的经典,所传述的修法,也是以“观日”法门的原理为主,配合性相的学理,再揉合一些当时印度的类似法门而成。除此,密宗还有“修明点”的方法。道家也有久视太阳的诀窍。
  但是我们都很熟悉《金刚经)上的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修道不是要去妄想的吗?何以各宗各派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这种“看吧”的修持’因为借着“日轮”、“明点”的一点幻光,观久了,定住之后,就会引发出我们本性的光明。到了这一地步,我们会觉得和光(非日、月等世间的光明)打成一片,“光即是我,我即是光。
  此时虽然我们和自性光明融为一体,但要明白这片光明仍是一种现状;是本性功能的一端,如果以为这样就算见到了我们圆明清净的自性.那才是大无明。(无明如果就“事’’而言:闭起眼睛黑洞洞的看不见东西;墙壁一挡,又看不见后面的东西。就“理”而言:凡是没有悟道,没有证觉菩提就叫无明。)
  在进入经文“第二观”之前,有一点要特别提起大家注意的,修习观想的过程中常会有“眼通”的现象发生。初期还不是真神通,虽然有时能正确地预先见到将来的事情,也能清楚看到好久以前的故事,但这只是气脉将通未通前在视觉方面所引发的特辨功能。如果沉湎在这一步境界,玩弄起这种小眼通,当然就无法“专心系念一处”地继续用功,无上道果又怎么可能求得?因此,修观想的用功到这一步,切要注意,必须戒除眼通,把眼前影像空掉。如果最初没有办法把眼前的影像空掉,最起码必须守住“视若未睹”“置之不理”的原则。久而久之,幻相就会随我们的心意而不见踪迹。至于参禅的有所谓“佛来打佛,魔来打魔。”虽然不限于这层道理,但是和这个道理也有关系。
  “日想”的初观成就之后,下一步——第二观是“水想”,第三观是“地想”,第四观是“树想”,第五观是“八功德水想”,第六观是“总观想”,第七观是“华座想”,第八观是“像想”,第九现是“遍观一切色身相”,第十观是“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第十一观是“观大势至色身相”,第十二观是“普观想”,第十三观是“杂想观”,第十四观是“上辈(品)生想”,第十五观是“中辈(品)生想”,第十六观是“下辈(品)生想。”
  只要“初观”成就了,下面的这些观想很容易就都能修成。因此细节不再多叙『(可参考原文,并加智慧理解)。现在只就几个重要的概念做个补充性的解说。
  第八观里有段经文: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这段话对那些以禅理标榜而藐视净土为迷信的人们,真可说是一记当头棒喝。盲目念佛而诬蔑禅宗为狂妄的人们,看了这些道理也该清醒清醒了。现在让我们对这段话再作稍微详细的讨论。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法界身也就是法身,它无形无状,很难用文词解说明白,我们可以勉强说它“放之则弥六合”——扩充而言,它涵盖了整个宇宙;“卷之则藏于密”——缩小而言,它就蕴藏在我们的心中。所以“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也可以说是“众生皆有佛性”的另一个说法。我们由此对“信佛”“学佛”“念佛”的“成佛”意义应该可以有更确切的领会了。对于这一点,下面还有更进一步的说明。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精神在这段话里透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净土和禅的差别在哪里?
  很明显的,释迦对净土“念佛”法门的指示,是要我们“心想佛”“一心系念,谛观彼佛。”一般修习净土非常用功的人们嘴上常挂着佛号,固然是很可喜的现象,但是必须切实检点一番,念佛时这颗心有没有和佛相应,”心”里是不是真“想”着佛?是不是有如“历历情人挂眼前”般“一心系念”地有个佛的影子,如果不是这么回事的话,那么“是心”没有“作佛”,“是心”不“是佛”,阿弥陀佛不会现前,极乐世界永远在那遥远的西天。
  要想“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登上如来宝座,那么就照经上所说“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就行了吗?
  绝对不行.“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只是修“定”的要门。而佛法讲求的是“定慧等持”,这“慧”力要如何修持呢?除了参研佛理外;还要靠善心、福德来培养。如果善心、功德不够,就好比提炼的火候不够,业力、习气就无法彻底转化。如此不仅慧力不够精深,定力也无法稳固。
  这也就是释迦何以诃责小乘为焦芽败种的道理。因此,修成小乘极果——大阿罗汉后,经历了八万四千大劫还得再回心向大,发起大乘入世之心,“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而后才能进入“不生不灭”的如来之门。
  所以,第十四观里说到“上品上生”必须发三种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也就是要“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回向发愚(利世救人),愿生彼国。”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往生成就后,就了事了吗?往生成就还只刚刚人门,入门之后还有一段大事因缘。且看经文:
  “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这才是佛法的中心所在,净土到此大致相当’禅宗所谓“一悟千悟”的大彻大悟。
    至于密宗修观想的朋友,对此也必须特别注意,佛像观想成就了,千万不可画地自限,得少为足。虽然观想成就了,但是和佛法的中心可以说是两回事。还必须百尽竿头更进一步,如果没有悟入“无生法忍”,没有得到“无量百千陀罗尼门”,那么始终还是佛门的门外汉,一切佛像、圣境也还只是妄想。
  随兴说到这里,大致可以对佛法“万法归宗”的宏伟气象有个概略的交代。《观无量寿经》虽说是净土法门的揭示,相信对学禅、学密的人们也可以有所助益。

带业往生与消业往生
  南怀瑾先生讲述 陶之记录
  1
  今天应洗尘、显明两位老和尚暨本院从智、明光两位法师之邀,指定讲述“带业往生与消业往生”这一专题。
  在座也许有已成就的菩萨或阿罗汉,而本人为一道地凡夫,却冒昧的来谈此无上乘的重大问题,极为惶恐,然承诸法师们之命,而又无从推辞。
  每次应邀演讲,我都感觉好像回到学生时代,接受口试时的紧张,兢兢业业,不知所云。现在也是以此同样的心情,来讨论这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已经传闻两年多了,也曾有人当面问及:到底是“带业往生”?抑或“消业往生”?每当我听到这个问题时,只有报之一笑。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应该成为问题,只在修持的人,自己去研究参详,自求解答。一直到最近,听说佛教界,已
  时才能到净土?几时才能往生极乐世界呢?
  这一来就很严重了,比起世间做股票生意的人,遇到跌停板时,短短时间,便受到倾家荡产的打击,还更严重。所以这次应几位法师之邀,也不能不谈一谈了。
  2
  实际上“带业往生”与“消业往生”这两句话,都有道理,并不是那一边对,那一边不对。这两句名言,是前辈善知识以及现代的善知识们,说法的方便话。一个有成就的人;教化别人,每每因时间的不同,地区的不同,对象的不同,在说法上,就有各种不同的方便,所谓“观机设教”,便有因时制宜,园地制宜,因人制宜的作用。
  我们知道,“带业”与“消业”这两方面的辩论,重点在一个“业”字。那么,我们学佛的人,当然先要了解什么是“业”。
  业并不是绝对的坏事。我们知道,佛说的业,内插三种:善业、恶业,以及不属善不属恶的无记业,统称之为业。既然如此,那么,修行的人是否也在造业?答案是肯定的。修行人也在造业,诸佛菩萨也在造业,因为修行是在造业,造就至善纯净的善业,以至于菩提道业。既没有无记业,更没有恶业的杂染。
  如果说,往生西方,都要善业成就,那么善业成就的人,在理论上,是否也是“带业往生”呢?答案很肯定,当然也是“带业往生”,是带善业而生。如果说带业不能往生,必须消业才能往生,会使人认为消了恶业、无记业还不够,一定要修成一切善业如菩萨,才能往生。只因“消业”两字,在定义上,说得太仓促含混了,因此引发了争论。
  更进一步说,倘使必须消了一切的业才惨在生,那么极乐净土,就不欢迎我们,不欢迎一切众生,只欢迎成就菩提道果的大菩萨,甚之成佛的才能往生了。没有这个道理,也不是这个道理。且别说大菩萨们,只讲一般修行的人,真正9e将善、恶、无记等一切的业都消尽了的,能有几人?况且根据佛的圣教,只有转业,而不能消业。“转识成智”,转识成佛。所谓“带业往生”,固然是古代善知识方便的说法,“消业往生”,也是一时方便的说法,如果彻底穷究,便要试问:消掉了什么业-?
  譬如小乘成就的阿罗汉们,甚至证得了有余依涅磐的阿罗汉们,他的业还是存在,只是暂时内伏下去,因此也能成道。我们不要以为回罗汉们已经成道了,他的业就此能消灭了,只是暂时潜伏下去而已。甚至于“地”上菩萨,以及没有到“地”的菩萨,还都是带业的,只能说:“地”上菩萨的业,转化、净化到一个层次,或转化、净化到某个程度。佛说:“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例如世尊释迦牟尼佛,现生还得示现,接受往劫的果报。绝对不能说我已成就了,就可赖债不还报而消业得了。所以,如果一定坚持要捎了业才能往生,否则便不能往生,此说似乎太过固执了。如果认为非如此不可,则落在“见取见”和“所知障”中。主观成见的“见取见”容易形成法执。例如世间成见说:此事非如此不可!但是,佛法没有如此不圆融的。
  再进一步研究“带业往生”与“消业往生”的争辩。“带业往生”一语;在佛法的经论上,是没有明确的看到。这句话最初的出现,是元朝一位有成就的大和尚——惟则禅师,他著作的“净土或问”中,针对某些人就净土法门所-提-出的疑难,作了一些解答。在他这一著作中,提到一句话一“带业得生”,他的方便语意,是说即使带业,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到了明朝,净土宗的澫益大师,也提到这个问题,他提出的意见,是“带惑往生”。所谓惑,就是“见思惑”,也即是业。一直到现在,七八百年以来,我们中国佛教,不昔在家出家的道友们,都熟习澫益大师
  此话而更不疑。他所提出来的,比元朝惟则禅师所说的更明白。至于提倡“带业往生”“最有力的,便是现代前辈善知识印光法师
  当民国初年到二十年之间,中国文化,也随时代的改变,政体的革新,受到西方文化的激烈撞击,一切在不今不古,不中不西,不新不旧的大紊乱中激荡不安。根探蒂周的中国佛教文化,受到激进派的打倒军阀、打倒迷信等等口号下,遭遇很大的破坏。身任佛教会长的敬安法师(八指头陀),被北洋军阀积威之下的内政部长亲手打了一记耳光,活活被气死。在这一段时期,佛法的淖、净、密、律等,都一蹶不振,不像现在受到学术上的重视,宪法上的保障,可以说五浊紊乱的现象,如火燎原,方兴未艾。印光法师以亦佛亦儒的善巧方便,笔伐口诛,大声疾呼大家好好念佛“带业往生”,实为法师的无上悲愿,一片婆心,善巧运用方便法门,才使佛法佛教,更为普及。
  什么是“惑业”呢?惑与业的名词,有时候,是连在一起来讲。所谓“惑”,郎无明迷惘。什么是我们的惑?在教理上有两种,“见惑”与“思惑”。简称为•见思惑”。所谓“见惑”,包括:邪见、身见、边见、禁戒取见、见取见五种。以现代语来说,就是不正确的思想、观念、看法。例如现在讨论:“带业往生”是对的?还是“消业往生”是对的?双方都是在“见取见”
  的见惑上引起争执。所谓“思惑”,即是思想观念中不好的性情,包括:贪、嗔、痴、慢、疑五种。如果把“思惑’了掉,发大愿力,往生极乐净土,那就是已经成就大半的大士了。我们凡夫,没有一个绝对真能把“思惑”完全了掉的。这样一来,只有已经成就的菩萨。大阿罗汉们才能往生净土,我们这些带业凡夫,绝对没有希望,只好暂住在东方也不错。现在我们明白了所谓的业,包括了“见思惑”惑业的道理,当然也就是包括了世间做坏事的恶业。
  如果说古代的祖师们所说“带业往生”是错误的,乃至于对大家非常佩服的近代的印光法师,几乎口口声声主张“带业往生”是讲错了的,那就使大家失去了无比的信心,无比的方便。假如我们要标奇立异,别出心裁,推翻古代祖师所说,认为他们完全不对,只有“消业往生”,这才是现代有成就的善知识的确定名言,那也未免太过了。其实“消业往生”,也只是一时的方便话,对某一种人或对某一个人,某一时,某一处说的.并无不可。饵如某人平常造业很多,现在要劝他学佛,至诚仟悔,消灭恶业,俾得将来往生净土。如果他说自己造业多端,怎能往生净土?这时劝他,没有关系,带业可以往生。这样,确是菩知识们的善巧方便。而有一些人学了佛以后,我慢、贡高、师心自用,好像天上天下,唯他独尊。我常对
  这些人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而不是你。对于这一类的人,就要告诉他,消业才可以往生。不然你的人我贡高还那么重,如果能往生,那么“阿弥陀佛”那里管人出境的就太不公平了。所以说:这些都是善知识一时的方便说法,不可执着,也无争论的必要。只要大家自己好好修持心地,绝对正俏佛说的没有错,何必为了这些话,争来争去,争了半天,争褥脸红耳赤,又在那里大造口业,有什么好处?有这么多争辩的功夫,用来多念几句佛号,该有多好!何必去争论这个呢?所以说不要标新立异吧!
  更可惜的是,本来“带业往生”已经给予人们无比的信心,个个有希望,人人有机会。现在一定说非捎业不可往生,那么许多入都会自认此生造业如此之多,既消不了,又何必学佛!于是更走极端,更去造业,那可真的完了。那么随声附和,高唱“消业往生”这句话,就语气太重了。
  因此说,说法要留意,“观机设教”——观察一切人,以及当时当地的机缘。不然也很容易犯口过。可见善知识、法师是很难做的。
  因此我更要声明,我不是一个善知识,只是一个乱七八糟的凡夫,也许凡夫的资格还不够,说不定将来要下地狱。地狱有十八层,加上现代化的地狱,司
  能还有地下室,有了十九层、二十层都不一定。恐怕将来我要下到十九层半。在第十九层阴暗角落的我,说的话不见得真确,只能供大家作参考而已。
  3
  古人说:“一句合头语,千古系驴橛。”这是说,善知识们说法,“言出如箭,有力难拔。”如果有时掉以轻心.偶有一宇之差,在善知识本身,也许无关宏旨,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弄得不好就使他人造作恶业,这就是“一句合头语,千古系驴橛。”有如偶尔在路旁打了一根给人们挂东西的木桩,不料后来的人们,无论是骑驴子的、骑马的、放牛的、放羊的、乃至牵狗的人,经过这里,都拣现成的便利,把牲口们系到这根桩上去。
  再说,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并没有肯定说过,非消业不可能往生,或带业绝对可以往生的话。可是,学佛的人,大多都念过(阿弥陀经),这本经典上,记载佛说: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
  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
  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
  弥陀佛与诸圣众,理在其前。是人终时,必不颠
  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一个普通的人们,在最短的七日七夜,就真的能把业力消得干净吗?你不妨试试看。其实,只要人们一念回机,在真诚悔悟的灵明一念之中,专诚皈命念佛,不起杂染意念,则“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岂非当下即与佛的净土心心相印?如此七日,昼夜一贯,当然可以得生极乐净土。这是佛说的话,其中含义,岂非是说带业也可以往生吗?所以大家不要怀疑。
  大家都知道,《华严经)是佛经中的大经之一,也涵盖了一切宗派的大经大要。在华严会上,一切诸大菩萨,最后都躬身合掌,回向净土。
  在《华严经》第八十卷入法界品中,普贤菩萨也曾教导我们念佛的法门,如说:“或有众生,一日一夜忆念于我,即得成熟。或七日七夜,半月一月,半年一年,百年千年,一劫百劫,以及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忆念于我:而成熟者。或一生,或百生,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生,忆念于我而成熟者。或见我放大光明,或见我震动佛刹,或生怖畏,或生欢喜,皆得成熟。”
  普贤菩萨在这里说,有些众生,只要念他一日一夜,就可以成熟。但也有延长到七日七夜;甚至,无量数劫等等,才得成就。可见劫数无定,端在一心。为什么要排列这样多的数字?其中隐藏了一个秘密,须得仔细参详。不过,这是另一个问题,不必在此多谈。
  或者说,上引经文,只是普贤菩萨的境界,不是“阿弥陀佛”的净土。但是,我们要知道,佛佛道同,念“阿弥陀佛”就是念十方诸佛的大光明法藏。
  因此再将普贤菩萨所说的长偈中,有关带业往生或消业往生的这一部分,摘要:提供大家参考。如说:
  “随诸众生心智业;靡不化度令清净,如是无上大导师,充满十方诸佛国。
  “若人志劣无慈愍,厌恶生死自求离,令其闻说三脱门,使得出苦涅磐示。(三脱门:空。无相。无作。)
  “如来无碍智所见,其中一切诸众生,悉以无边方便门,种种教化令成就。
  “菩有闻斯功德海,而生欢喜信解心,如所称扬悉当获,慎勿于此怀疑念。”
  普贤菩萨说的“随诸众生心智业,靡不化度令清净。”任何一切众生,不问其任何种心。任何种业,只要心智清明,没有不能得到他的度化。可见志诚一念,就可以转业净化。被化度众生的我,以及发愿度化众生酌菩萨或佛,都是“如是无上大导师,充满十方诸佛国。”十方无上的大导师,当然也包括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如果自己已经消尽了一切业力,自己就已转心化佛,转身成佛。那么,心净则国土净,也可以度化一切众生.来生在自己的国土里,又何必一定要到西方或他方去呢?譬如世间法,现在大家都想去美国,因为现代美国的生活水准比其他各地好,假如其他地区的生活水准也比美国一样的好,甚之全球都同样的好,又伺必一定非到美国去不可呢?
  现在我们所说的往生问题,其实,也是释迦牟尼佛的善巧方便,说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力所化的净土,实是无上方便善巧的法门,井非说诸佛菩萨成就了,消业了,都要往生那里。十方三世一切堵佛,都有国土,无扯不在,无时不在。就是我们这个婆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也曾经亲自示现过,他用手一按,立即显现这个世界清净面的佛土。他方菩萨也有到此来生的,所以说往生着,究竟往哪里去?生到哪里呢?如果真正善业完全成就;恶业消除,则尽可生面不生,往而不往,随方皆净,何土不生?又何必有来有往?既然无处不是生,无处不是往,无往也无来,拿什么叫做“消业往生”?或“带业往生”呢?如果三业真正清净,完全成就了的人,无所谓往生,既不往生,则所谓“带业”与“消业”都没有关系,当然不成其为一个问题了。
  就因为我们没有成佛,才须至心皈命,效法“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信心清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阿弥陀佛”那里去再求学,在那里好好学,好好继续修持,转化潜伏的业力,终而成佛。但有人发愿往生西方,也有人发愿往生东方。东方有药师佛,北方有不空如来,南方有宝生如来。中央有毗卢遮那如来。都因众生愿力不同,往生方所也不同。可是佛佛遭同,各各的佛土清净,并无差别。有差别的,只是外相而已。现前娑婆世界虽为秽土,这是因为我们的染污业力所现。但佛在别的经典也兽说过,要想成佛的大菩萨,必须要到娑婆世界来,才得迅速成就。因为这里有苦乐、善恶、烦恼、清净,各各层面兼具,凡圣同居,魔佛俱在,处处有障,才易澈发解脱慧力,比起他方世界,反而客易成就得快。这也是佛说的道理啊!那么,说不定西方极乐世界,还有诸大菩萨,回到我们这里来呢,君不见普贤菩萨说的:“如是无上大导师,充满十方诸佛国”吗?
  “若人志劣无慈愍”,假如有人心力差,志力差,顽劣而没有慈悲心。“厌恶生死自求离”,有一天想通了,不再留恋这个世界,找个好地方去往生,于是也可以“令其闻说三脱门,使得出苦涅槃乐”。告诉他空、无相、无作的三解脱法门,就可以使他转业成道了。
  “如来无碍智所见,其中一切诸众生。”我们必须注意“一切”这两个字,业力很重的人,当然也在这一切众生之内。佛智所见,慈悲愿力所被,不是只度好人,坏人更要度。这是佛的精神,也是我们学佛的人要学的精神。善业成就了的人固然要度;善业投有成就的人也要度;恶业深重的人更须要去度。所以佛所见的,所注意的是一切诸众生,不只是消了业的人。
  “悉以无边方便门,种种教化令成就。”教化的法门不是固定的。因此可知,不一定是带业才能往生.也不一定说消业才能往生,如果固定一式而不圆融无碍,即非佛法。
  正如普贤菩萨的教示:“若有闻斯功德海,而生欢喜信解心,如所称扬悉当获,慎勿于此怀疑念。”倘使我们偏执如何才能往生;如何又不能往生;似乎都是自生怀疑,是“见思惑”上的争论事,何苦自于佛头着粪呢?
  又《华严经》八十一卷,普贤菩萨行愿品,最后的偈语说:“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所谓沉溺诸众生,他又沉溺在哪里呢?凡是沉溺在业海中的一切众生,当然都是带业的。纵然带业,只要体真正依照普贤菩萨的行愿,赶快发心速往无量光佛刹,蓦直而去,又有何疑?因此,希望大家不要在“带业往生”或“消业往生”这个问题上去争论。重点只在我们自己好好发愿修持.自然可以速往无量光佛刹,也就是过此以往“阿弥陀佛”愿力所成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佛刹。
  这次受几位法师坚邀讲“带业往生”与“消业往生”的问题,暂时到此为止,最后向大家报告的,如有坚定信心.带业绝对可以往生。当然能消恶业而成就善业的,多带些善业往生去的更好。善业成就,乘愿往生,莲花大如车轮,即使善业未纯,小一点的莲花也可以。(一笑。)但是,业是消不了的。无论大小乘的教理,没有真正消业的事,只有转业,才是正论。因此,可让我们大声疾呼一句:凡诸善信,迅速“转业往生净土”吧!可是这样一讲,好像愈讲愈糟了!这句话又要变成第三种主张了。奉劝诸位,切奠再去搞这些人我的是非之见,只须依照古德的一首名偈修去便好:“修行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趋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一个人修道.先把自己肯定下来,此心不再动摇,有如铁铸一般。自己用功,自己念佛,自己境界,自己成就,都是自己造的业。好与不好,自己明白。只要一条大道.一直走去,管它那些是非论辩作什么!请看:龙树菩萨所作《大智度论》云:
  “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三恶道,历无量劫,虽修余行,不能灭罪,后遇知识,教念阿弥陀佛,乃得灭障,超生净土。”
  读此经论,便知“带业往生或消业往生”两语,各各善巧方便不同,无非无是,正如《楞严经》云:“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斯而已。
  4
  现在,贡献大家念佛的法门.也就是习惯所称的净土法门。
  我们一千多年来,所流传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到了近代几百年来,大多都是采用“持名念佛”的途径,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持名念佛。“阿弥陀佛”是佛的名号。“南无”是皈依的意思,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须我来饶舌多谈。“南无”两个字,要念成 na3mo1.
  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有一点须要注意,不可以念成“哦(a)弥陀佛”,要念“阿(a)弥陀佛”。阿(a)是开口音,嘴巴张开,在喉部、胸部发音。这个”阿(a)字门,也就是密集的“陀罗尼”——总持法门之一。密乘修法中,具有“阿”字门的观想和念诵法。“阿”字是梵文字母的生发音声,是一切众生的开口音。所有佛经,大都从梵文翻译过来。梵文的真言咒语,有三个根本咒音,也就是普贤如来现身金刚萨埵的根本咒。这三个字是“唵(ong1)”“阿(a1)”“吽(hong4)。简略的说:。
  “唵(ong1)”的意义是:永恒常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遍满法界。
  “阿(a1)”是无量无边,无际无尽,生生不息,开发光明。.
  “吽(hong4)是无边威德,无漏果圆,无上成就,迅速成就。
  如果念成“哦(6)弥陀佛”,就有偏差了。哦(o)的发音是嘴部收缩成为一小圈,单从喉部(生死轮)所发出的声音,是轮回的音,轮回音是下沉的。所以不可以念成“哦(6)弥陀佛”,必须要规规矩矩念出“阿(a)弥陀佛”的清朗音声。
  一切众生,既有生命,首先发音的一定是“阿(a)”。它是开发的,上扬的,示现生命的生生不息。例如婴儿所发的第一声,以及开始学说话.都是“阿(a)的发音。至于“哦(o)”音是沉没的,向下的,甚至可以说是沉堕的音声。即如念唱华严字母的梵音,起腔由“阿(a)”字开端,到“陀“字完结,便是咒音的“声明”内义。
  持名念佛的法门,如果只念“阿弥陀佛”四个字也就够了。人在临命终时,气息将绝,这四十字也念不出来时,就系心一缘,“阿……”也就够了.绝对够了!我说此话,绝对负责任,如果错了,我愿下地狱。但千万记住,系心一缘在“阿弥陀佛”的这个“阿(a)”字。甚至这一声也来不及念,念不出声了,就要断气了,那就不要出声,只要忆念就够了。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就是一个大秘密。
  “阿”在梵文中的含义,包含了:无量、无边、无际、无限、空、大、清净等等,很多的意思。总之,是一切众生的生发音,是开口音。
  “弥”是时间、寿命、无限的延长、延伸、连续绵远.无尽止的延续、伸展。
  “陀”是光明,无限的光明,乖量的光明,无边无际、无尽的光明.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5
  因为“阿弥陀”这三个字的意思,无法用少数几个中文字表达出来,于是就照梵文名号译音。
  根据巴利文的发音,或根据后期的梵文发音,对于“阿弥陀”的:“陀”字,就念成“达”的字音。
  总之,“阿弥陀”即是无量寿、无量光。这便是一个大秘密。光和寿,代表空间和时间。“阿弥陀”即包括了无量美好的、殊胜的时问与空间。一切物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都有生灭,只有时间、空间——光寿无量,没有生灭。它充满了法界,尽法界、遍虚空,无处没有光。白色白光,红色红光,黄色黄光,蓝色蓝光。黑色的也有光。虽然说:现代的光学常识.把光与色加以界说,白是融射一切光的表色,黑是隐役一切光的表色。其实,黑只是不反射光的相,它同为光之体所含摄.五彩、七彩、多彩的光,只因光波长短的不同,它所显示的表相~一光色即有不同。而光是无所不在,无所灭处的。所以说尽虚空,遍法界,无不在佛光普照之中。但虚空无尽,法界无穷。诸佛性光,也无穷尽。
  无量寿、无量光的“阿弥陀佛”,他究竟在哪里?我们的身心内外,无所不在,处处都在。那么,那光从何丽来?从跟见的电订光而言,它是从电能发生的,而电能是从宇宙问的能源而来的。但“能”又从何而来呢?最初最初的能,不是物理的,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自性光所感发的。所以“阿弥陀佛”无量寿光,即是我们的自性心光。念“南无阿弥陀佛”,自性心光就出现了。并且光与音声都同时遍满。心光通于佛性,佛性自在心光。
  光有很多层次,有很深奥的内涵,随便介绍出来。在有些学习密宗的人看来,是一项很严重的事。但在我的观念中,密宗与显教本无差别,无所谓密与不密。一切都就公之世人。“道”是天下的公道,有利于人的,不应该保守什么秘密。如果另有秘密,而不可传,岂非佛法也有藏私吗?既然不能公开,尚须藏密.则此秘密何以值得相信?大公无私的道,不属于我之所有,也不属于任何人所应该秘密拥有的。这就好比空气、阳光,人人都有权分享,应该获得。所以不管显密,只要有益人群的,凡是所知的,都可以付出,一切都布施,一切都供养,不必藏为己有。真的秘密,秘密在每一位自己的身心中。所以云门禅师说:“我有一宝,秘在形山。”
  光有子光、母光。凡有相的光明,都是子光。眼前的灯不是物理世界的子光。假如将灯熄了,一片黑暗,黑暗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在电灯光中念佛,灯熄了,就在黑暗中,照念下去。念久了,自性心光发出,与“阿弥陀佛”的无量寿光融接了,在黑暗中也自发现光明照耀,这种境界,不是想像所得。
  要知道,我们人类是在白天的日光中才能看见东西的生物。在这个世界中,有比人类更多得众生,在白天日光的强度下,看不见东西的众生,更多的不知其数。如蝙蝠、猫头鹰、虫孚等等,有的反而要在黯淡的光线下才能看得见东西。他们都在黑夜才出来活动,它们有的看见日光,反而受不了,甚至会导致死亡。各各众生的业力不同,感光就不同。所以“阿弥陀佛”也在它们中间放出各各感应不同的光。大家须要懂得这个秘要,才可了知佛的慈悲广大.心愿。
  当你念佛,念到光明现前的时候,不要执着它就是胜境。这种光明还是子光,不是母光。到了~念不生,清净圆明,既无所谓光,也无所谓不光,自性心光现前,方可与“阿弥陀佛”的心光相接了。如果你在念佛时,见到有相的光明,便以为是“阿弥陀佛”放出光来接引你了,那就未免太小器了。那你拿四十元买一支手电筒,轻轻用手指一按,就会发出光亮.岂非比念佛打坐要便宜得多!。总之,有相光明,还是子光。换言之,它是母光的反映。有些人在静坐中,发现了光,就很高兴,认为自己有功夫,有道行了,这才是傻瓜。岂不闻佛在《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属虚妄。”所以必须了知,那是子光,不是母光。
  那么这类的有相光明好不好呢?不执着就好,执着了就不好。如果不执着、不着相,那有相的光明,与自性心光便自渐渐融会一体。如果执着了,便落在生灭妄缘中,那就不好了。所以说,持名念佛,如果能体会得佛号无量寿光的涵义,那就更好。
  再说持名念佛的法门,也即通于普贤如来和观
  自在菩萨的大光明藏的法门,光寿无量,无所在而无所不在。
  6
  其次,修“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有三本大经,最好先要了解。(一)《无量寿经》、(二)《观无量寿经》、(三)《阿弥陀经》。后世的习惯,对《阿弥陀经》,称之为小本《弥陀经》。因为内容扼要,经文字数较少,故叫小本,能熟读三经,对于净土法门,必可了然于心。
  归纳起来,修持净土,除“持名念佛”以外,还有很多其他法门,现在先介绍简略的“观想念佛”。
  观想念佛,先要将小品《弥陀经》所说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以乃《无量寿经》所说的境界,乃至《法华经》中佛所说的奥秘,作基本的认识。
  观是心观.想是心想。老实说,修行就是造业。不过不造五浊恶世的恶业或无记业,而是造善业,进而修造成佛的菩提大业。观想就是转业的方法,因为观想也是“见”“思”的境界。在凡夫的“见”“思”上.未曾明道,一切皆在无明杂染中乱起“见~思”,所以叫做“见思惑”。明道以后的“见”则转为般若智的见地;“思”则转为“正思惟”的观照成就。一念之
  间,转识成智的关键即在此,只要将此一念转过来就行。可是多少修行人,最难得的便在此无可着力的一转啊!
  观想念佛有许多方祛,将来如有机缘,再作详细讲述,现在先简略说~容易做到的方法。
  首先,应请一尊庄严相好的佛像。或雕、或塑、或画、或磁造、或铜质都可以。修习者,自身或立、或坐---跏趺坐,须面对佛像。但佛像的头面,必须略高过于自己的头额,佛相的双目与自己双目平视而略高些许。自己看着佛的眉间,或清净妙目,这样长留影像。不管他是真身佛或塑造画像的佛,初步只须存念观想清清明明习惯性所见的影像,“系心一缘”,念念不忘。但是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刹那间是不容易观起来的。因此,初修者,或者只观佛像眉间的一点亮光,或观佛的清净妙目也可。这样也就是“系心一缘”的念佛法门。但有人看见佛的双目笑了.自己也笑了,这却不可以。因为,动了散乱心念。此时仍应一心不乱,系心一缘的观想下去。观好以后。有了深刻印象,不须太加着意,渐渐的,随时随地,都有“阿弥陀佛”一点亮光的深刻印象现前,而此心念中的“阿弥陀佛”,念念不忘。乃至观佛全身,以及极乐世界的净土境界,一一历历分明.这样便是初基的观想成就。在开始修观的时候,也可以直接观佛的全身,或观佛像胸前的“*”放光。
  在修此观想念佛的法门中,真的看见“阿弥陀佛”现前时,切莫乱动欢喜心,或种种散乱心,这只表示你观想对了。所以这时,不要欢喜,也不要恐惧,只是澄心止意,一念不乱,我在佛的心中,佛也在我的心中,了了分明,无有差射。但也不是说好像投胎一样,投在佛的身中,而是觉得我心与佛合而为一,佛我一如,了无分别。既不我慢贡高,也无欢喜也无悲,一心清净自在,一念“阿弥陀佛”。所谓“万年一念,一念万年。”如此即可。
  如果有时候观到自己身体内外充满光明,心中不要起分别,不要问此光是真是假,是佛是魔。是真的佛光也很平凡,是魔光也没有什么可怕,即使放光动地也不希奇。这些境界,都是自性心光的偶然显露而已。一切众生,本来就具备了这些功能,现在只是回复了白性心光,不希奇、不执着就好。如果一生执着之心,就白起魔障了。有时观想念佛下去,自己头顶会呈现光明。但要注意,头顶放光,同样也不是用自己的眼睛看见的。如果是用眼睛看见的,则两眼必已上翻,那样会影响眼神经与脑神经。凡是念佛念得好的人,外面的形貌,更显得慈祥、可亲、活泼、和蔼、清净、庄严。心身更健康,头脑更清楚。是一个活活泼泼的平凡人,慈悲喜舍的平凡人。稍有怪异,即不是佛,而是糊涂的“糊”了。所以说,头顶放光,身体内外放光,都是自己观照而知的,不是肉眼所见。肉眼看见的光影,必须小心求证,是否是眼病现象。如在灵明中,见一片光明,常时修习,永不退转,将来临命终时,从顶囟门蓦直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就有把握。但年纪大的人,平常日子念佛观想,如无真正定力功夫,切切不可随便就观想头顶,否则,很容易走掉,或者引起血压升高。所以密乘传法时,往往同时传授药师佛的长寿法,观想药师佛的法门,是从头顶下降,不致虚脱。强健的人也可以修此法门,因为年青人寿元充沛,未来的日子还长的很,须知一个人求生不易,求死也很难,所以要真能修到来去自在,可不容易。
  7
  再说“持名念佛”的三种法门:一“出声念佛”。念“南(na1)无(m62)阿(a1)弥(mi1)陀(tuo2)佛(fo2)字字要发音清楚,可以大声念出,但不要只在喉咙嘶叫,心里却在打妄想。要由喉咙以下的胸腔发音。由丹田的气,连接上来发声,一口气念下去,念到气接不上来时,闭上嘴巴,不要用任何特别呼吸的方法,只任其自然,听任鼻子自然呼吸。此时心中没有杂想,片
  刻之间,非常清净,既不造妄想业,也不动祈求心。这样一口气,一口气的念去,心气合一,心念合一,便得大利。如果念到声光合一,也不必志得意满,此中道理已如前面所说,不必多讲了。
  二、微声念佛。虽然还是一口气,一口气的念,但旁人听不太清楚,只是自己耳根反闻内听,一字一句的清晰念去。
  大声念或微声念,都要一字一句,清清楚楚。最好耳根不要分昕外界的听音。在念佛中间,纵有一个杂念,要立即自净其意,要以念佛之念来遮断一切杂念,专心注意在返闻内听上,杂念自然中止不生。念到六根不受外界影响,念念是佛,这样也就是合于观世音菩萨“返闻闻白性”的法门,同时也可进人大势至菩萨“净念相继”的念佛境界。
  如此念去,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直念下去,当然没有不成就的。如是修去,在活着的时候,身体键康,百病消除。一旦临命终时,可以不麻烦自己,也不拖累别人,那便恭喜自在了。
  三、瑜伽念佛。持名念佛是出声念佛,要声气台一。瑜伽念佛,是意念台一,达到如《楞严经》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讲:“净念相继”的境界。这也就是心心念佛的法门。如活在世间,能修到“净念相继”,将来临命终时,往生净土,必然成就。所谓“净念相继”,就是由持名念佛或观想念佛,而到达随时随地,念念在佛念之l中。这种瑜伽念佛,最初正如白居易的诗倡所说:“坐也阿弥陀,行也阿弥陀,纵使忙似箭,还是阿弥陀。”随时都念念在阿弥陀佛。平常一般人说,现在是超音速的时代,一切都讲究快,讲究速度。所以许多人都说,我太忙了,工作太紧张了,没有办法念佛。昕来好像蛮有道理,但是忙到极点,也不会像射出去的箭,发出去的子弹那么急速吧。纵然忙到这个地步,身忙心不忙,能够做到还是一念在“阿弥陀佛”上,必定成就无疑。
  如此随时随地念下去,渐渐的念也念不起来了。只是一片清明,了无杂念的闲心。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业重障深,念佛念不|起来了,其实并不一定。有的正是到了净念境界。.清净现前。这样身心清净,突然断念,既无过去心,也无未来心,现前一念清明,佛也没有,念也不生,清净现前,正是净念。此时保持身心一片,了了常知,任运自在,这样就是净念相继了。然后一旦身心解脱,当然净土现前,绝对不会不成就的。如果在净念中,了了常知,既不昏沉,也不敢乱,顿然定住似的,你就让他多定一会,更好,试看五百罗汉的造相,各个不同,有的正在掏耳垢,有的正在捏脚,他就如此地人定不动了。佛国禅师偈云:“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闭观一片心。”诸位若能念到如此境界,当然无不成就念佛三昧。我当随喜,我当归向,暂且讲到这里为止,讲太久了,谢谢诸位,同声念佛,回向净土。

修止观与参话头法要
  勤三学
  树信依师,舍三学而业何修、德何进?三学者,戒定慧也。无戒而德莫全,无定而事莫成,无慧而智莫显。德者仁也,慧者智也,事者勇也。释曰戒定慧,孔曰智仁勇。东方有圣人焉,西方有圣人焉,此心同,此理同,盖不同即非圣人。古德云:“同一鼻孔出气。”故曰:十世古今始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也。然学人致力于斯,每生多异,今以二法揭其咎。
  《一》、志困平常。尝自念言,是三学者人人能作,人人能解,实无奇特,宁有胜行?以白乐天之贤,白鸟窠言,犹曰三岁孩儿解得,况其余乎?惟以平视,遂忽不趋,无始沉沦,长劫没顶。古德讥曰:“近山无柴,近河无水。”
  《二》、心埋怠忽。未了当体圆成,无德不具,放心不系,怠忽趑趄,谓此三学,圣者所居,凡庸宁至?或云法尔如是,何假他术,以智隍之精勤,未遇玄策,犹困半涂;慧南之勇锐,不识云峰,尚落寞臼。况其余乎?惟以怠居,遂远离勇。古德曰:几多鳞甲为龙去?虾蟆依然鼓眼睛。此略立二支,余固不及也。依次第言三学,启当人之一行。
  [一]、戒学
  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善萨十重、四十八轻戒,密乘十四,优婆塞优婆夷等,乃至八万细行,统曰戒也。无戒何以全德?德不全行焉尚?尚行全德,君子胜行莫尚乎此。行人无始落没天涯,还家路迷,荡不知返。邪师诡说异论庞然,今欲回车,途何由识?此戒者指途的要,依要而行,安全抵舍,故曰:“佛涅槃后,以戒为师。”《永嘉集序》曰:“非戒不禅,非禅不慧。”或曰:“湛堂准谒梁山乘,乘曰:‘驱乌未受戒,敢学佛邪?”准捧手比‘坛场是戒邪?三羯磨梵行阿闍黎是戒邪?’乘大惊。又有以戒定慧学问一古德者,德曰:‘我这里无如是闲家具。’” 又嵩岳元圭答乞戒者曰:“汝既乞戒,即既戒也。所以者何?戒外无戒,又何戒哉?又曰:“若能无心于万物,则罹欲不为淫,福淫祸善不为盗,滥误疑混不为杀,先后违天不为妄,昏荒颠倒不为醉,是谓无心也。无心刚无戒,无戒则无心,无佛无众生,无汝无我,孰为戒哉?”云云,如彼说又何邪?曰:是法非语言能诠,意识能缘,汝辈但紧紧记着、守着:无戒而德莫阶,无舟而海莫泛,则得矣。何也?在他既阶既泛之人,何德非戒?何行非戒?何事非戒?若然持邪犯邪,开邪遮邪,开遮持犯之法,以权信愿行证之趣为实,因权及实,既及实已,云何是戒?云何非戒?然未济海者,固不可忘乃舟也。行人行人,即应严守下之五戒:一杀,二盗,三淫,四妄,五酒。又此五戒者,任何一戒严守专工,悉能了彻本来,发明大事,况尽持乎?他方非计,以吾土言,道宣辈其先例也。
  [二]、定学
  记曰,“知止而后有定。”佛曰:“奢摩他。”天台大小止观,定相千差,定名匪一,曰定则不二。佛说无量法门,总摄止观。止者心一境性,观者抉择法慧。心一境性缘无分别,抉择法慧缘有分别。无分别断烦恼现行,有分别断烦恼随眠,二者相依,疾风扫叶。若曰偏废,必覆辅车。又止者定也,观者慧也。今以观糅杂于定学,共立一节者,盖以遍言,无止非观,无观非止,且欲于下文第四节,间彼参话头等四法也。黄叶止啼讵实义乎?是皆路途之方便,非及奥之良规。若及奥也,则此戒定慧学皆为闲话,尚何所谓糅杂非糅杂邪?然此止观亦开为二:
  一、胜妙止观。先得止而后起观者;
  二、随顺上观。依学人功行方便次序不定。曰止观,曰胜妙,曰随顺,种种名,种种法,悉以实诠人无我、法无我为其究竟。当人苟直下无我,无我则无心,无心则无法,无法则无人,而大用繁兴也。曰止曰观,讵不悖乎?其或未然,刺股封衾,宁忘载道?既载道也,而于此道起大障碍者,厥有多咎,今但及二:
  一、昏沉,心身于所缘境,无堪能性者,昏沉也。如心缘无念而定久,渐心昏身疲,继至睡眠等。修定行人最难辨者此耳。盖掉举易知,昏沉难捡,古人于此乃开二门,一粗二细。粗固无论,细为如何?渭于所缘境稍不明显,心无策励,皆昏沉也。比来同辈每印个似清净境界,或少许光影者,即曰得某定、某三昧。以余勘之,皆昏沉也。去圣日遥,谬阳焰而曰清波,可无惧乎?
  二、掉举,贪彼前境,妄计过未,摇心异趣,随业散乱者,掉举也。如心缘无念而定久,则放心不求,自意不牧,遂至朋从。尔思修定行人,人百其病,苟无昏沉掉举,无论何人,当时泊然在定,讵有他哉?一切止观法衍文也。行人既不越乎止观,然则缘当何缘?此无定法,要以行人乐欲及烦恼轻重而为对治。略开六法:
  一、贪重者应缘不净法;
  二、嗔重者应缘慈悲法;
  三、痴重者应缘缘起法(十二缘起);
  四、慢重者应缘界差别法(地水火风空识);
  五、寻思重者应缘出入息法;
  六、等分行者应缘各别缘上诸观。止观理趣既已粗知,于焉起行得地为上,古哲择处,人物悉宜,四时咸序,曰山、曰海、曰崖谷、曰市廛,总以便利行人,不害进业为是。当人自检。既得地已,行住坐卧无非道场。为利初机,故言坐法。金刚坐、狮子坐、七支坐等,生有多名,名有多德,都非此急。今以下之九法为行者的趋,若忘筌蹄,是此非此,均无不可也。
  一、跏趺或半跏趺(如有病或吃苦随坐亦可);
  二、坚脊(直如树铜钱);
  三、平肩(肩须放松);
  四、手置脐下四指处结定印(右手放在左掌上,必两大指微微相触);
  五、项微俯(项左右有脉如鱼鳃,出入循环冲动内气,故易掉举,微俯则压二脉不动,自然在定也):
  六、唇合任其自然;
  七、舌抵上腭;
  八、眼微开,自鼻端下视(远五尺近三迟);
  九、呼吸任其自然。
  行既趋乎上阶,业每新于日异。笃行固一,业相繁多。先圣以九法表之,令行者无栖故窠,日新乃德,甚可追也。今示定相,亦曰止相,当然应有之过程如次:
  一、 内住:即念住,摄外攀缘,离内散乱,最初系心故;
  二、等住:即续住,于所缘境相续而转,微细系缚渐略故;
  三、安住:或失念,或驰散,能复敛摄故;
  四、近住:收摄失念,及驰散已,能如理安住;
  五、调顺:思维定生功德,乐察烦恼过患,令其调伏心不散乱故;
  六、寂静:于粗寻思烦恼,能起正念,断除令心不流散故;
  七、最寂静:于极寻思烦恼亦能断除,或时失念率尔现行,亦能治伏,如是等过,令不更起故;
  八、专住一趣:于所缘境,恒常相续而行功用故;
  九、等持:于所缘境,恒恒相续,无功用故。是九相者,修定行人必经之程,得等持已,心一境性,即时身心轻安,名为得止。止者定也,行人证此轻安,即得定也。然此亦有四胜相,恐学者昧而不察,得少忘全,特开四法,检其伪真:
  一、头项似重,而无损恼;
  二、遍身如风,内触妙乐;
  三、身内如满溢状;
  四、于诸烦恼乐断能断。
  止既得已,由此起观,曰妙胜观。以外道例,止共而观不共。盖外道有止而无观,纵曰观,非此之观也。观亦开二门、六事。二门者,一、正思择,二、正极思择。正思择缘尽所有性,正极思择缘如所有性,此复依六事而行,观察如次:
  一、义,谓于所缘,依圣言教而明了其义;
  二、事,谓由义所指之一切事;
  三、相,谓所缘之事,思维其自相及共相;
  四、品,谓依义及不依义,所得善果恶果;
  五、时,谓于过未现决定如此;
  六、理,理又开四:
  (一)、观待道理。以观待而自明(如烟起而知有火);
  (二)、作用道理。以作用而自明(如笔墨人作用而成字);
  (三)、证成道理。以证得而自明(如饮茶已而渴解);
  (四)、法尔道理。不待证而自明(如三加二等于五〕。既得止已,依轻安力起分别观。观法虽多,我空观最为殊胜。所以者何?以此观者,能破根本我执也。如是分别思维,因止以观,因观以止,有时全止无观,有时全观无止,有时观止双忘,有时止观共显,时时增上,了体明静,所观能观,一切不系,内心外境,了不可形,而当人在此过程之中,所见如虹如电,如日月,如流星,胜境劣境,光影非光影等一切境界,不舍不取,无憎无爱,一一消归自性,乃曰观果。上说杂摘经论,百中仅一,行人但企于此,曰观曰止其庶几也。然略而未及者,止观之前行资粮,并正行时之助行,与断除沉掉之方便耳。宁可忽乎?权开三法,次略说之:
  (一)、未修止观前应具之资粮备预不虞,先哲所钦,矧应具之资粮乎?诗曰:“乃裹糇粮”,唯识于斯,特立一位,曰资粮体,固不可忽也。今依论摘四:
  一、地随顺,上文已粗说,即得爽垲之地等;
  二、戒清净,戒如筏,舍筏何渡?
  三、远离欲欲如系,离系乃行;
  四、应决定三见:
  (1)、出离见,人天六道,善恶诸业,皆为有漏,决不染不着;
  (2)、菩提见,即觉也,行人当净佛国土,成就众生,难行能行,决不推诿;
  (3)、空见,一切法因缘而生。
  (二)正修止观之助行
  借错攻玉,尚咏他山;展此胜行,宁忘助伴?缘苟有愆,过患立显,废半途返归车者,悉由此也。先圣悯之,爰开六法:
  一、睡眠适度:是睡眠者,本系过患,身不堪能,乃暂休息。行者应作如是思维、务于自所缘自思择,审度如理,即在睡中亦不忘失。睡眠时间亦须适合,总以回复疲劳为度,过短过长皆为过患。睡眠方式以吉祥睡法为是。盖此式诸圣所由,能除恶梦及贪着睡眠等诸过患也。
  二、食知量:万病多从食有。讵知食即是病?行者食时当作疾病想,防护想,不自在想,报恩想,药想,如量而止。[ 三、密护根门:色声香味触等,本自虚寂,当体即空,如空无染,仁者自闹。苟不取相于外,云何能动于中?内外翕然,天君寂然,漏泄远矣。
  四、正知而住:义所当为,力所能为,如理而为,不躁不诿,为而不为,不为而为,无间无遗,一派圆成,法尔如是,曰正知而住。
  五、发露忏悔:日新又新,德基于悔;讳恶自封,善无由迁。讳恶岂君子,迁善非小人。欲完大事于将来,宁潜过患于今日?过而不潜,悔德尚矣。
  六、恳祷加持:《易》尚感通,爰立垦祷。恳祷曰感,加持图通。感而遂通。物且云然,君子胜行,宁忽乎?此密乘之所以重礼拜,而诸宗之所以有祈祷矣。斯法也,大人犹驭,矧彼初机? 如是六法,行人朝斯夕斯,借助于彼,所作必办。
  (三)正修断除沉掉方法
  曰止曰观,从本以来,人人具足,个个圆成,亦非他得,不从师授,且非修有。若修而有,小乘法、外道法、邪法也,讵正法、无为法、无上大法邪?良以沉、掉二障,趋役行人,不驰则昏,遂昧本来。若无沉、掉,当下即通。不求已得,及通也得也。沉、掉亦是本来一切,何非大用?若然,行人未通、未得者,固不得言无修也。修者何修?去沉、掉耳。此开六法,果当人直下,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尽,能所俱泯,则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于焉千法皆赘,一法也无,况云六邪?检之! 勉之!
  一、掉举时应修止;
  二、昏沉时应修观:
  三、修止修观于沉、掉仍不能去,应起经行或讽诵、持念、忏悔,总以远离为是;
  四、掉多者,应多观五欲过患;
  五、沉多者,应多思维定有功德;
  六、沉、掉俱无者,应修行舍,稍缓功用,看止是何法,观是何行。能观所观,为自为他,自然头头上显,物物上明也。如是等法,当人倘一觑觑破,曰止曰观,曰戒定慧、曰三藏十二,胜劣一切等说,都成话柄也,讵不毅然大丈夫哉?苟自缚而求解,无病而长呻,三世诸佛将奈尔何?
  [三]、慧学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当用恰恰无,学学何道?会会何法?有学有会,恰恰学错会错。”“然则无学无会邪?”曰:“否否:有且错,况无邪?”
  进云:“有无不居,学人究从何会?”
  先生曰:“当人开眼闭眼,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汝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碍,即菩提道果也。菩提道果者,慧果也。慧果者,佛果也。能如是即上趋乎三藐三菩提也。宁舍此而别有他学曰去取邪?故曰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或曰初机者不言修,云何达道?况今之修道者遍诸方,何邪?”
  先生曰:“自性本来具足,但于善恶事上不滞,唤作修道人。船子诚曰:‘藏身处莫踪迹,莫踪迹处莫藏身。’唤作修道人。不如密多曰:‘出息不随众缘,入息不居蕴界。’唤作修道人。百丈曰:‘即此用,离此用;离此用,即此用。’唤作修道人。’舍此不图,取善舍恶,观空入定,悉属造作,统摄驰求,讵知转求转疏,转疏转远,穷劫不能履乎上阶而趣慧果也,悲乎!悲乎!“六祖能曰:‘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者智慧也,三昧者正受也,舍此则邪则愚,而非至行也。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杂无染,来去自由,通过无碍,是为无念。若百不思,百不想,合眼瞑坐,常令念绝,即是法缚,乃边见也。不名无念,不名般若,讵曰三昧邪?马师曰:‘前念中念后念,念念不相待,念念寂灭,唤作海印三昧。’是法也,不历阶梯,亦无顿渐,悟此即登佛地,一切不假他求。曰上根,曰中根,曰下根,曰三学,曰多学,曰万行,曰一行,皆方便而言,就行人迷悟示践履差齐耳。今兹权开四法,导彼初机。若曰悟门极尘沙罔罄开一法已云多,固不计也。”
  (一)随体消
  长庆叩百丈之室,曰:“愿识佛性义。”丈曰:“大似骑牛觅牛。”庆曰,“识得后如何?”丈“如骑牛人归家。”庆曰:“未审始终,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禾稼。”庆从兹领旨,享受下半截风光,更不驰求。此随体消之楷范,是法也,易滞在体,而难脱落。古德曰:“就体消停得力迟。”
  (二)从缘入
  香岩击翠竹以明心,灵源见桃花而悟本,从缘也。古德曰:“从缘入者得力强。”盖谓其直切契证,而远离乎情缘意度也。
  (三)依文字依先圣教言,如理而知,如实而行,或观或止,以戒以诚,丕说诠乎已言,幽理彰于未著,句破《楞严》先型悟则,语阅玄沙竟彻,灵源曰:“依文字。”古德曰:“从文字得力者弱。”盖幽虽渐著,理难彻忘矣。
  (四)参话头此法至易至简,至高至玄,胜行中之特行,要法中之妙法也。以言乎义,空生莫赞;以言乎慧,身子莫诠;摄上中下三根,普过未现三际。行者何修,得闻此法?既闻此法,即得此法;既得此法,喻如金刚王剑,魔来斩魔,佛来斩佛,何坚而不摧邪?伊庵曰:“是法也,穷未来际而不渝。”知言哉!爰以六说,略尽其义。
  1.话头之缘起话头者,黄檗揭于前,妙喜倡于后,比来宗门下客,言趣乎入处,莫不竟尚话头。而古人一言一句,契机契理,息心忘心,发明大事之风,不必曰无,然亦渐寝也。原古人纯笃,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异域抉择,殊方趋诚,心摇摇于胜义,情殷殷而神一。孟子曰:“是集义所生。”集义而生,非话头即话头。话头之义实亦潜寓也。末法人情浇薄,集义既难,趋诚者少,而此法门遂应运而诞也。旨哉!旨哉!千古不渝,人百其口,讵能罄赞?
  2.话头之殊胜当人果能直下荐取,探堂过寝,固无论也。其或未然,宁离功用?且谈功用者,不越止观。是法也,止观双运,遮照互通。止则沉、掉皆破,观则体用齐彰。惧显而放,遮以诠实;虑隐而拘,照以明真。不沉不掉,无放无拘,入乎否邪?此观音入德之门,诸菩萨入德之门,三世诸佛一切贤圣入德之门也,然则参法伊何,说如下支。
  3.话头之参法法本无法,无法亦法。今必依法,便摘古德参情数则,似之以新来学。黄檗运曰:“若是丈夫汉,看个公案。”僧问赵州:“狗子有佛性无。”州云:“无。但二六时中,看个无字,昼参夜参,行住坐卧,著衣吃饭处,屙屎放尿处,心心相顾,猛著精彩,守个无字,日久月深,打成一片,忽然心花顿发,悟佛祖之机,便不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便会开得大口也。达摩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阙。到这里说什么阎王老子,千圣尚不奈你何。”赵州诠曰:“汝但究理,坐看二三十年,若不会,截取老僧头去。”大慧杲曰:“当人当以生死二字,贴在头上。茶里饭里,静处闹处,念念孜孜,心知烦闷,回避无门,求生不得,求死亦不得。到这个境界时,善恶路头,相次绝也。切莫放过,正好把一个话头直截看下,看时不用搏量,不得注解,不用分晓,不得向开口处承当,不用向举起处作道理会,不得堕在空寂处,不用将心等悟,不得向师家说处领略,又不得掉在无事由里,行时卧时,但切切提撕,提撕得熟,口议心思都不能及,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莫滋味时,千万莫要退志,正是好消息到也。又把一个话头,喜怒静闹处亦须提撕,第一不得用意待悟。若用意待悟,则谓我至今迷,执迷待悟,纵经尘劫亦不能悟。但举话头时,略抖擞精神,看是个什么道理而已。又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无?”州云:“无。”此一无字,便是破生死疑情的刀子也,这刀子把柄只在当人手中,教别人下手不得,须是自家下手方亲,若舍得性命,方肯下手,反之亦须在疑不破处,捱将下去。倘蓦然自肯舍命,一下便休,那时方信静时便是闹时的,闹时便是静时的,不着问人,自然不受邪师胡说乱道也。又日用二六时中,不得执生死佛道是有,不得拨生死佛道是无,但只看个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如是参法,舍是无法。行人但行是法,无事不办,即名胜行。上行、梵行,可忽乎?
  4.话头之歧路古德参话头得入者,指不胜屈,而策意行心略不外右之理趣。果能把此一心不异,蓦直而行,何坚不摧,发悟可立而侍也。然则话头法门百益而无一害乎?曰:“否!”钱伊庵云:“话头之弊,歧途有二。”伊庵造诣固不足称,然检点斯处,亦有可取,宁曰以人而废言乎?今说之以履行者。 钱伊庵曰:“参话头之弊,厥有二岐。一说道理,二认光影。如参无梦无想公案,忽然自心谓云:不过令断妄想,亦别无奇特,又谓既无梦想何有主公?更以所参在无梦想处,而实悟不在此之类,各各游思,种种妄想,落说道理边收也,参情紧急,忽觉本心,如日当空,或如孤灯独照,或密入无间,或大弥虚空,或金光闪烁,或暗然空寂,或大地平沉,或见佛菩萨像,以及一切殊胜非殊胜,种种皆光影边收。非悟门,非本心也” 上之种种,无一而非透路,无一而非要门,总在当人明得透,信得及,把得住。一闻便信,一信便行,一行便深,一深便直趋,而入间达奥,方堪称为宗门种草。若徘徊歧路,相羊两头,痴云甚矣!
  5.话头之检择检择话头,以何为尚?大慧杲多主单提“无”字,天奇瑞专以“谁”字示人,伊庵则以“无梦无想主人公毕竟在什么处安身立命”,为学人必参,此乃能于八识上大亚一刀云云。余意不然,火器铁器,均能杀贼,任一话头皆可结秀。苟能激得学人疑情起者,便是杀贼利器,固不必拘有义路、无义路,或半有半无义路等。所谓欲尚无所尚,欲为无所为矣。比来丛林,总以念佛是谁交令学人一味死参者,亦可笑也。
  6.话头之罢参问者曰:“参究话头以何时已?”先生曰:“是话头也,在未悟前为方便般若,既悟后为实相般若。未悟前参一话头便是一话头,有参时有不参时,有打成一片时,有走着而片段不成一片时,迄彻后一话头该一切话头,一切话头为一话头,大地、山河、风云、雷雨、四时八节、人我是非,一切三昧,一切修多罗,十方圣哲,四类含生,语的、默的、静的、动的,何一而非话头?学人多到此,参也是他,不参也是他,觅一星儿参与不参皆是戏论,皆是诤语,皆不可得,何时而已?落在何处?当人自检,思之思之。” 曰戒、曰定、曰慧,支开为三,理原不二。任何一学,皆可了彻本来,发明大事。未了彻前三学竞秀,理有万殊;既了彻已,一物也无,事非殊致。以戒言,能持即定,知持即慧;以定言,知定即慧,能定即戒;以慧言,能慧即戒,常慧即定。明其德曰智仁勇,即其体曰法报化,绳其用曰戒定慧。随处立名,立名即真。既有真也,妄即虚形,非离真而有妄,实藉妄以诠真。真妄虚名,三学焉寄?非达天德者,其孰能游?志公曰:“无智人前莫说,打汝色身星散。”大慧杲曰:无智人前莫说,打你头破额裂。”今昔永叹,贤哲徒怀。

僧,自己才能得益。好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