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二手抓草机出售:国际板是真正救市之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1:30:54

如何才叫真救市

好久没在二级的圈子里混,消息面都不灵光了。最近股市连续下挫整的人心惶惶,各种谣传满天飞,其中以新股不断发行的戏份最重,而新股发行里推出国际板则是利空中的大利空,山寨机中的战斗机。

一说到新股发行不得不说几句发行制度。表面上有但实际没有,表面上不容许但实际却遍地开花,这种现象是咱们这片沃土的特色,连老外都习惯了你要说你不知道那是装,看官们别想歪了我这里特指的是做市商制度。做市商是国际惯例,看看港股的友邦保险、农行、平安等等发行之后的一段走势,就知道做市商的作用了,但做市商“做”到什么程度跟他们的利益相关,值不值得为此冒风险他们自己会有所权衡。A股没有做市商制度,但A股特定的264家询价机构以及与他们关联的基金券商财务公司等等,实际就是做市商。2010年的创业板,隐形的做市商把IPO市盈率打飞,就是这264家机构。如果说一个私募或个人大户去狂打海普瑞,那脑子绝对是进水了,这是人家264家机构树立的定价标杆,就是通常所说为了打开上升空间,你算干嘛地?

隐形的和不是被公开容许的,那就随时可能被“扫黄”,即使你再低碳再环保也没用,更何况这些都属于情节特别严重性质特别恶劣的,削你没商量。

广大中小散与私人机构,长期浸淫于中小板创业板题材股鲜有人去碰大盘股,那是由他们的资金量决定的,由于基金等大象们在2010年也加入其中,于是这条胡同便显得异常拥挤,2010年A股指数全球倒数第二也没人像现在这么悲观。但现在胡同里着火了,大象加小散一起要想出逃,除了杀跌还是杀跌。

审核制与备案制,是两种不同的发行制度。前者的意思是IPO的企业必须要经过主管部门的认可才能上路,而后者的意思是只要公司满足基本条件,上不上路是企业和中介机构自己的事。前面一种能够控制节奏和价格,所以发一个成一个,个个闪亮登场;后面一种太多太烂,要求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必须心明眼亮,因此通常把后一种叫做市场化发行。现如今制度还是那个制度,散户还是那些散户,但A股发行力度却远超过市场化发行,散户们不做到心明眼亮的行么?肯定不行,以后能不能张记性?还真不好说。

记吃不记打是A股投资者的风格,每每被套之后大家又痛恨起这万恶的发行来,想想又将推出个个都是航母级的国际板,唯恐避之不及。但是,未来可能有行情我指的是大级别行情,必定是伴随着境外资本共同的利益而产生。遥想2006年7、8月份股改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一个又一个的法人股十送三给A股形成了巨大的抛售压力,投资者几乎认为从1000点反弹至1800点行情再也没戏了,管理层却在此时毅然决然的推出一个又一个601系列股票,疯了么?不怕股改的政治任务失败么?



        上图是工行走势,A+H同步发行,其股价最高被打至9元结束,港股最高7.07港元,发行时每股摊薄后市盈率为27倍,港股22倍,以此类推中行、国航等等当时的601股票都是这种走势,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是谁托起了这些大家伙的股价,基金么?俨然不是,从当时Q3的基金持仓就能看出。那外资为什么要“做”A股?利益使然。首先A+H同步发行,A股价格的提升联动港股,其次作为战略投资者,股价的拉升关系到他们的直接利益,因此只有他们有动力也有能力而为之,而A股至今没有一个既有动力也有能力的机构,这也是新主席欲打造一流投行的目的,农耕干不过游牧,圈养干不过野生,此非一日之功。

再回到今天的A股,A股指数要想异军突起,必须由这些大盘股再起波澜。但是A股今后的发行,如果能找到对于境外机构既有利益也有能力把股价推升至高位的股票,只有期待国际板了。每每到行情处于危难之际,很多文人墨客公知都站出来为股民说话,要求管理层停发新股以解股市燃眉之急,首先即使停发新股股市由急跌改成缓跌但这有用么?能换来一波行情么?其次是我们期待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那么停发新股不是在非市场化道路上越走越远么?真正的救市,不是假模三道仨瓜俩枣的象征性增持,不是释放些虚假利好无谓的关怀,不是高喊为民请愿背后偷偷老鼠仓,是真金白银的将指数打上去,这才叫救市,而国际板则是管理层能够四两拨千斤把指数打上去的真正救市之策。